第55章
他没问宁月想不想吃,因为他觉得媳妇儿可能没吃过,那就不如不问,至于喜不喜欢的,大部分人对火锅都没什么抵抗力的。 哪怕媳妇儿就是真的不喜欢,也要尝试过才知道,大不了以后不去不就得了。 他们一行人在东来顺高高兴兴的吃火锅的时候,韩佩云同志也拿着饭盒准备去食堂打饭了。 她刚出了办公室,就被几个女同志拉住了,“韩主任韩主任,您今天系的这条围巾是从哪儿买的,我前两天还去过百货大楼,那儿根本没有这样式的。” 早上韩主任来上班的时候她们几个就注意到了主任脖子上的这条香槟色的丝巾,没办法,实在是这条丝巾无论是色彩花型还是光泽度都太吸晴了,让她们不多看两眼都不行,看了,看了就念念不忘了。 几个女人家里条件都不差,再说自己就是赚工资的,买点喜欢的东西真不犯怵。 韩佩云初时还有些不解,随即就笑得一脸开怀,“这个啊,那你是得找不到,这是我小儿媳妇买的,送了我和我闺女一人一条,我看了挺喜欢今天就系上了,好看不?” 问话的妇女道:“好看,真好看,你儿媳妇眼光真好,我就没见过这么精致的丝巾!” 韩佩云道:“听我儿媳妇说这是手工刺绣,还是双面绣,每条丝巾只此一条,没有重样的,是可以拿来收藏的,把我给听的,系起来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扯了挂了的。” 几个女人:好嘛,她们还想让主任帮忙问问她儿媳妇能不能帮她们也捎一条呢,被主任这么一说,就算真还有的卖,她们也未必买得起。 原本她们还想问问价格的,顿时就歇了心思。 连主任都要系的小心翼翼的,她们还是别指望买了。 不买是不买的,她们是真心喜欢啊,到了食堂的时候,还有两个特意洗了手坐在韩主任身边,小心翼翼的把丝巾展开看了看,丝绸的细腻触感,精质的茶花图案,看得她们简直是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之前听说主任家的儿子结婚了,娶了个乡下姑娘,她们背地里没少说主任家的儿子太任性,现在看来,人家未必就如她们想的那样呢! 几个妇女和韩佩云围坐一桌吃饭,话题转了两转就转到了主任儿媳妇的身上。 “主任您儿媳是做什么的?有工作吗?” 第217章七零福宝142 韩佩云道:“她在老家当老师,哎哟,说起这个你们是不知道,那孩子可争气了,才教了半年就被他们镇上的小学看上了,校长亲自去她们小学请了她两回,还答应给她分配宿舍,转民办老师,她都没同意。 听说今年期末考,她教的班级成绩又是整个镇的第一名,平均分拉第二名一大截,两门科目全班没有一个低于九十分的。 我儿子和她一比就差了一截,看来啊,这人还是不能用学历来判断能力,我儿子是高中毕业,我那儿媳妇才是初中毕业呢……” 一说起小儿媳妇,韩佩云就有些停不下嘴,把她从儿子那里知道的关于儿媳妇的事儿几乎全都说了一遍,直到一顿饭结束,才有些意犹未尽的回了办公室。 …… 许彥升和宁月一行人在京城里又逛了半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天都黑了,从车上下来,许彥升道:“都别走了,吃完饭再回去。” 卫建国几个也没客气,以前他们也没少在许家吃饭,跟着就下了车。 几人就坐在客厅闲聊,宁月让许彥升把东西拿回房间,自己进了厨房。 “阿姨,咱们晚上吃什么?” 王阿姨道:“先生打了电话晚上不回家,夫人应该快回来了,老爷子说要喝粥。” 她这会儿其实已经煮上粥了,再过一会儿就能出锅了,菜倒是准备了不少,宁月干脆的道:“那就继续煮,都是大小伙子,晚上吃粥不扛饿,再烙几张葱油饼吧,我帮您打下手。” 两个人做饭,总比一个人快一些,宁月洗了手就和面烙饼,她手脚麻利,醒面的功夫,就进了家里的储藏室,阿姨准备了六道菜,可家里来了客人,怎么也得再添两道,把储藏室里的东西看了一遍后,宁月将腊肉拿了出来,又取了一棵白菜一个葱头,她刚才看了,厨房里有泡发好的蘑菇,正好来个白菜片炒腊肉,一个干锅蘑菇。 锅里的粥正开着锅,阿姨放了一勺碱,很快粥就变得绿生生的,浓浓的米香味就飘散出来。 另一个锅里炒菜也一个一个的出了锅,宁月这边在炉子上放了个平底锅一张一张的烙起了葱花饼来。 两人在厨房一通忙活,韩佩云回来的时候,饭菜正好全出了锅。 老爷子下棋回来,闻着厨房里的香味儿,感觉今天特别的饿,饭菜一上桌就招呼白川几个一起去了餐厅。 韩佩云看到儿媳妇是从厨房出来的,便问道:“宁月,你今儿亲自下厨了啊,哪道菜是你做的,我可要好好尝尝。” 王阿姨道:“葱花饼、白菜炒腊肉和干锅蘑菇都是杜老师做的。” 韩佩云一瞅,葱花饼金黄,另外两道菜颜色非常好看,摆在盘子里莫名生出一种精致感,等老爷子夹了一角饼后,她赶紧弄了一筷子腊肉品尝,浓郁的烟熏味,配上白菜的清甜与干红椒的微辣,很是爽口,不知道宁月是怎么做的,这腊肉炒的竟是一点也不柴,味道特别的好。 她又夹了一筷子干锅蘑菇,这蘑菇还是宁月拿来的蘑菇,算上这顿她已经吃了三回了,但,就属这回吃的口感最好,肉蘑那叫一个滑嫩,配上干辣椒的辣,和葱头的甜香,真是让人停不下筷子来。 “小川,红军你们都多吃点啊,对了,婶子光顾着吃饭了,家里有酒你们喝一点不?喝的话让王姐给你们拿去。” 白川忙拒绝,“阿姨,我们都把您这儿当自己家了,您千万别和我们客气,要是想喝酒,咱们早就让彥升去拿了。” 他要开车,肯定是不会喝酒的,哪怕只是在院子里开上个几百米也不行。 至于另外两个,吃饼吃的连形象都要丢没了。 散发着浓郁葱香的烙饼,加上金黄的颜色,让人十分的有食欲,平时老爷子晚上大多就是吃一碗熬的烂烂的粥,再吃上些青菜就差不多了,吃多了容易积食。 但他今天就因为那饼是孙媳妇儿烙的就夹了一角,然后,就着熬的香浓的米粥,散发着浓郁烟熏味的腊肉,他又夹了一角…… 盘子大的饼切成八角,他今晚吃了三个小角,一碗粥,离开餐桌的时候,他竟觉得胃里有些发胀。 好吧,说胃里发胀是好听的,实际上他就是吃撑了! 老爷子离桌后,韩佩云和宁月也撂了筷子,三人一走,桌上的气氛瞬间一变。 “彥升哥,你这啥命啊,运气怎么这么好?嫂子这厨艺是我吃过的人中做菜味道最好的! 你可是有口福了!” 卫建国已经在心里打定找个机会,他一定要到彥升哥下乡的地方去看看,哪怕那个地方没有嫂子说的那么好,能天天吃到嫂子做的菜也行啊。 许彥升道:“我运气一向不错!” 卫建国:“嘿,这结了婚就是不一样,以前在你面前一说起哪个女人你恨不得立刻躲出八里地,瞧瞧你现在这样,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 李红军和卫建国把剩下的最后两角饼给分了,撂筷子的时候还有些意犹未尽,但,实际上他们再也吃不下哪怕一口了。 三个人里,也就大了两岁的白川面不改色的,李红军和卫建国走的时候都是捧着肚子的! 客厅里,韩佩云拉着宁月聊起了天,女人们的聊天话题永远是那么的天马行空,前一秒说逛街的事儿呢,下一秒可能就拐到了谁家的孩子不听话上了,白天在冰场打了一驾,宁月正心里奇怪着呢,便问起了骆家的事来。 “妈,昨天来咱家的那位骆夫人跟咱们家关系很好吗?” 韩佩云道:“他家老爷子和你爷爷关系不错,她丈夫之前和你爸也走得比较近,不过两人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平时想要聚聚那都不太容易。 他们家第三代也是三个孩子,老大还好一点,老二那个人,平时没事儿你躲他远点儿吧,那小子太疯了,正常人都跟他打不了交道。” 老骆那是脾气多爆的一个人啊,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就是扳不过他家老二的性子。 第218章七零福宝143 工作找了几次,他就是不干,整天带着几个小混混在街上混,前些日子还听说那小子调戏了一个大姑娘,当时事儿还闹的有点大,后来不知道老骆使了什么法子,把事儿解决了。 宁月静静的听着,今儿在遛冰场许彥升一喊骆雨淮的名字,她就怀疑那位骆夫人和他是一家,听婆婆的意思,两家老一辈的交情不错,父辈也还可以,怎么到了第三代见面就跟仇人似的呢? 而且,那位骆夫人看她的眼神,充满打量以及厌恶,这又是什么原因? 许彥升心里藏着事儿,眼见亲妈拉着媳妇儿说个不停,干脆催促道:“妈,这都几点了,赶紧回屋歇着吧,听说早睡早起皮肤好……” “真的吗?你听谁说的?几点睡才叫早睡?我看看,还好,才八点半,我先回房了,你们也早点歇着吧。” 韩佩云女士急匆匆的就回了房,似是生怕晚了一步她的脸上就长出一条皱纹一般。 老爷子每天都是九点休息,八点一到,人家就自动回房洗漱了。 许彥升等亲妈离开就拉着媳妇儿回了房,房门砰的一声关上了,他肃着一张脸,手指着床边的椅子,“坐,我有话问你。” 宁月坐在地张做工简单的红木椅上,突然有种上审讯台的感觉,“……问什么?” “媳妇儿,有些事你是不是该解释一下?” 宁月莫名有一丝心虚:“……我要解释什么?” “呵,还敢和我打岔!” 宁月:……头一次做坏事就被抓包了,这男人能不能不要这么精明啊? “好吧,我认错,本来这件事我也是要和你说的。” 说着,她赶紧起身走到衣柜前,拿出那件她白天穿了一天的大衣,手在口袋里摸了摸,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摸出三个钱包和五团钱,放在两人面前的书桌上。 许彥升看着她拿出来的东西有些傻眼,“这是什么?” 宁月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那你刚才让我解释什么?” 所以,他根本就没发现她偷了那几人的钱包对吗? 许彥升:他只是想问问她明明会滑冰,为什么要装不会?还有,看她的反应速度和力度,他这个小媳妇儿明显是练过的,以前他是真的一点也没发现啊! 不过貌似现在这些并不重要了,他急切的想弄明白自家媳妇儿身上为什么会有别人的钱包? “就是让你解释这个!”说着他还朝那七团指了指。 “……就,他们嘴贱,还敢要医药费,那我就想让他们没钱看病。” 许彥升:……她媳妇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偷了三个混混的钱包竟然没被任何人发现! “结婚这么久,我才发现,你会的真多啊!而且胆子还大!” 语气听上去虽然平淡,但宁月还是悄悄的打量了一眼男人的脸色。 “好吧,今天算我错,下次我绝不这么干了,那,这些钱要怎么办?难不成我还要给他们还回去?” 许彥升抬手摸了一把她的头发,“还什么还?我媳妇凭本事弄来的钱就是扔了也不能还给那几个混蛋。” 这下宁月不心虚了,只是看着书桌上的钱有些小小的遗憾,“可惜了,这些钱加一块儿也没多少,想做点儿好事都有限,不行就等下回的,他要是再敢来惹咱们,我非把他身上值钱的东西都拿光不可!” 许彥升没好气的道:“杜宁月,什么叫等下回?合着刚才你说下次绝不这么干了的话就是胡弄我的啊?” 宁月:…… “好了好了,算我没说,时间不早了,咱们赶紧洗洗睡吧。” 她才不要跟个傻子似的坐在这里研究偷人钱包的事儿。 至于那些钱,不要白不要,回去她就换成学习用品奖励给班上的同学。 她不知道,被她顺了钱包的几人,上午的时候被打了一顿硬忍着疼骑着车子回了家,在床上躺了小一天终于缓了过来,肚子饿的咕咕咕,就想去饭店买口吃的,结果点好菜付钱的时候却发现身上的钱全都不见了! 那真是一分也不剩啊,关键是他都不知道他的钱是什么时候丢的! 另外两位的经历和他这边也差不太多,他们骂骂咧咧的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自己的钱到底是怎么丢的! 第二天许彥升有事要出去,宁月在他走后,出去转了两趟,然后家里就多了巨多的东西,半扇猪加下水,猪头猪蹄猪尾都在的,几条十几斤的大鱼,还有一些小杂鱼,鸡鸭鱼若干,和一大堆的鸡鸭蛋。 要不是昨天她进了储藏室,光看她和许彥升结婚的时候家里邮过去的东西,还以为许家平时的供应要比一般人好很多呢。 然而并不是! 倒不是说家里缺了什么,储藏室里鸡鸭鱼肉的都有,但就是量不大,若是按他们回来这两天这样的菜量吃下去,只能将将支撑到过年。 而且她看得出来老爷子父子俩都是十分讲原则的人,家里给他们婚礼准备的那些东西估计也是攒了好久的。 所以,宁月便想着干脆从空间中拿些东西出来,只不过,她这一收拾东西就有点多,当她跑了两趟把那些东西全都搬回家时,王阿姨眼中全是满满的难以置信! “这么老多的东西,你是……你是怎么拎回来的?下回再出去买东西你可以叫上我的,两个人总比一个人轻省些。” 她怀疑这些东西是杜老师从黑市买回来的,但她没有证据。 宁月:她这不也是没办法吗?从空间里拿出来的东西,只能她自己一个人倒腾啊。 “也没多重,我这是干惯了农活了,几十斤的东西也没觉得有多重。 王阿姨也是下过地的,可她怎么不知道做惯了农活的人力气都这么大的? 而且这些袋子里的东西何止几十斤! “肉是不是太多了点,还有这老多的鸡鸭蛋,这得吃多长时间,放得久了也不新鲜。” 哎呀,这位杜老师可真是能耐人,她在许家干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去哪儿能弄回来这么多的好东西来,她可是才来京城第三天啊! 第219章七零福宝144 以前都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怪不得人家能当老师呢! 宁月道:“京城冬天冷,把肉分开挂在院子里冻上,能吃上很长时间,等开冻了如果还没吃完,完全可以做成腊肉或是腌肉慢慢吃呗。 鸡蛋鸭蛋吃不完可以腌上一些,腌好了做粥吃正合适。” 王阿姨忙道:“这个我会,我腌的鸭蛋都是流油的,味道也特别的香,这个得把腌鸭蛋的汤提前熬好放凉,这会儿天冷,估计得腌一个月左右才能吃,要是夏天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宁月就和王阿姨一起将腌蛋做好,再将那半片子猪的肉给拆分了,排骨大骨剔出来,留出一部分做合碗肉,剩下的切成条全挂在后窗台上,用不上多大功夫就完全冻上了。 王阿姨搬了把小板凳坐在厨房的一角收拾下水,这些活计不重,但是磨人,一干就是小半天。 晚上,许先生难得的准点回了家,他这边刚坐下没两分钟,家里就来了客人。 骆雄手里拎着瓶白酒,一进门就嚷嚷道:“哈哈哈,老许,咱们可是好长时间没见,今儿我可是特意来找你喝两杯的。” 许镜笑着招呼道:“老骆啊,快坐,咱们确实是好久没见了,我刚还想着等过两天放假找你喝两杯呢。” 老爷子这会儿正好从楼上下来,“是骆雄啊,你可是好久没来过我们家了,真是稀客。” “许叔,瞧您说的,这不是都忙吗?我这不是一抽出时间就赶紧过来了。” 许老爷子笑笑没:“对,你们都是大忙人,不像我们这些老家伙,天天闲在家里,都快闲出病来了。” “嘿,您怎么和我父亲说的一样呢,我发现你们这些老革命都有一个通病,多苦多累都不怕,哎,偏让你们享享清福你们就受不了了。 这不我家院子里那一小片空地都快让他弄出花儿来了,今儿种畦菠菜,明儿种畦豆角,后儿又来上几棵茄子,关键是他还不怎么会种地,忙活一年下来,我们家吃的那点儿菜,不够费事的。” 宁月将菜端到饭桌,而后出来喊人吃饭,骆雄见到她后突然眼前一亮,“这就是彥升的媳妇儿吧,我们家那位前儿从你们家回去,那是把侄媳妇儿夸了又夸,彥升好福气啊。” 许镜道:“小杜啊,这是你骆叔。” 宁月喊了人,“骆叔好。爷爷,晚饭准备好了,咱们先吃饭吧。” “好好好,那就先吃饭,今儿下午我看你在厨房忙了半天,准备什么好吃的了?” 老爷子听见喊吃饭那动作比谁都快,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 “王姨买了两块活豆腐,我就做了锅塌豆腐,还做了个糖醋排骨,另外蒸了一锅菜窝窝。” 菜窝窝啊,那玩意儿都吃够了,没什么兴趣,不过锅塌豆腐正适合他这样的老人家吃。 很快一家人都上了桌,老爷子夹了一筷子豆腐,豆腐上撒着零星的翠绿的葱叶沫,红色的辣椒沫,豆腐被煎的两面金黄,颜色好看,闻着也香,老爷子忍不住诱惑尝了尝,顿时焦香鲜嫩的口感布满了整个口腔。 老人家赶紧又夹了一筷子豆腐,可是本来就只有两块儿豆腐,按理,一般情况下一块豆腐就够做一盘菜的,但是架不住他们家人多啊,好吧,人不多,但这两天儿媳妇特别能抢菜,而且专抢孙媳妇儿做的菜,害的他都怕自己抢不到! 瞧瞧,她不仅自己吃的飞快,还不停往儿子碗里夹,再让她这么夹下去,这盘豆腐他还能吃到几块儿? 许彥升懂事的给老爷子夹了块糖醋排骨:“您老尝尝这个。” 老爷子端着碗就要拒绝:“我不……”爱吃甜口的。 然而小孙子的动作太快,没躲过。 那怎么办呢? 就只能吃了。 然后,他自己就夹了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他还想夹来着,但可惜没了! 哎~要是早知道糖醋口的菜这么好吃,他,他还能多吃一块儿! 不过不能感慨,豆腐只剩下三分之一了,手快有手慢无啊! 然而韩佩云和他有同样的心思,老爷子还好一回只夹一筷子,她得夹两回,一回放丈夫碗里,一回夹自己碗里,这么一来,一盘锅塌豆腐很快步了糖醋排骨的后尘,没了! 老爷子“吧嗒”了一下嘴,声音挺轻的,带着淡淡的遗憾,吃快了,碗里的粥还一口没喝呢,许彥升一惯是个懂事的孩子,就他爷爷的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没吃够呗,他干脆夹了一个菜窝窝放进了他爷爷的碗里。 菜窝窝就是窝窝头里放了菜,比窝窝头好吃,但,他老人家实在是吃够了,不爱吃这玩意儿,哪怕二和面的馒头他都能吃上大半个。 瞪了小孙子一眼,这啥破孙子,明知道自己不爱吃这东西还要给自己夹,原本还想过年的时候给他包个大点的红包来着,现在想想还是算了吧。 许镜虽然一直在和骆雄边喝边聊,但饭桌上的这些眉眼官司他可是都看着呢,妻子给夹的菜好吃,而且都是儿媳妇做的,以前他对小儿媳妇的印象就是心地不错,来家里后加了一条外貌不错,紧接着就因为那张图的缘故,多了一个智商高的印象,为人还挺淡泊的,现在又加了一条做菜的手艺也不错。 就是自家这儿子有点笨,给老爷子夹什么菜窝窝啊,当年打仗的时候条件艰苦,老爷子吃野菜窝窝吃伤了,现在一看到这玩意就犯愁,于是,他筷子一转就朝老爷子碗里那个菜窝窝去了,哪知,老爷子一躲,就把儿子的筷子躲过了,“你吃你的,不用你管。” 说着他夹起菜窝窝就咬了一口,玉米面儿独有的味道混着碎油渣和韭菜的味道扑鼻而来,就一个字:香! 莫不是他太多年不吃这玩意儿,所以,产生错觉了! 孙媳妇儿这厨艺,真是绝了! 当年打仗的时候他要是吃的这样的窝窝头,那他还想瘦成竹竿?不胖上十斤都对不起人! 第220章七零福宝145 对此宁月表示,她的厨艺是不错,但最关键的是她做的这些菜里全都放了一点点的灵泉水,真的是一点点,但因为灵泉水富含灵气,口感气味色泽都要提升很多不说,对身体也是有一定益处的。 骆雄这人喜欢喝酒,但,人家从不多喝,每顿都喝,这是他的习惯,但他从不喝醉,最起码许家人从没看他喝醉过,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这是很影响吃东西的,最起码,离他比较远的两道菜,他就一筷子没夹过。 而且,糖醋口的他也不怎么爱吃,因此也就不明白许老爷子那些古怪的表情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直到一顿饭结束,先吃完饭的移步去了客厅,韩佩云才腾出嘴说话,“我记得咱家的排骨早就吃没了,今天王姐抢到排骨了?” 供应靠抢,买肉尤其靠抢!像排骨这些到了年底,你光抢不行,还要靠好大的运气! 乡下人过年好吃大肉,膘越厚越好,越是条件好的人家就越愿意买些排骨吃。 王姐忙答道:“是杜老师买回来的,还有好多肉呢,下午我们刚把肉全收拾出来,蒸了不少的合碗肉……”有外人在呢,王姐可没说杜老师买了半片子猪回来,另外,还有好些好东西。 “我儿媳买的?她怎么出去买菜了?老二呢?” “他有事出去了一趟,下午才回来的。” 韩佩云赶紧叫儿媳妇儿,“快坐,以后买菜这样的活你别去了,挤来挤去的我也不放心,这些粗活就得让他们男人去干。” 许彥升觉得自己都要冤死了,他就今天有事儿出去了一趟,他媳妇儿就跑出去买了这么多的东西回来,他能怎么办? “妈说的没错,以后这种力气活儿都等着我来,你别再自己出去了。” 他回来的到是不太晚,但也没比许镜两口子回来早多少,压根没见着宁月到底买了多少东西回来,要不然他的语气就不会这么平静了。 那边,喝酒的两人终于结束了这顿晚餐,又坐回了客厅这边,宁月便敷衍了一句:“……行行行,我记下了,下次肯定叫你。” 骆雄笑呵呵的坐到了客厅正中间的沙发上,左边是老爷子,右边是许镜,韩佩云主动道:“王姐,去给老骆泡杯茶。” 骆雄忙摆手,“可别给我泡茶,我一喝那玩意儿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白开水就行了。” 韩佩云一听乐了,立刻吩咐王姐:“那就给老骆倒白开水,我们喝茶水,你去我房间拿茶,就用那个黄罐子里的。” 王姐应了,先给骆雄倒了杯白水,这才快步上楼去拿茶,很快就又拎着茶壶下来,想也知道,她是直接把茶叶放茶壶里了。 家里人都知道,那罐黄色罐子的茶叶是宁月送给许镜这个公公的,可是许镜实在是太忙了,忙到,他到现在都没功夫喝一杯儿媳妇送的茶叶。 很快王姐端着茶壶和茶杯走了出来,随着她的靠近,一股非常浓郁的茶香就飘散出来,老爷子只觉得精神一震,眼神直直的落在了王姐手中的茶壶上。 随着王姐将茶倒入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内,茶香更加浓郁了。 骆雄原本喝着白开水觉得挺好的呢,这茶香一出,手中的水杯就放到了茶几上,不想喝了。 老爷子忍不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入口微苦,随即回甘,又润又滑,咽下后,连喉咙都跟着舒服起来。 朝佩云的视线一直注意着自家丈夫的表情呢,看他那一脸享受的样子也知道儿媳妇送的礼物他是十分满意了。 许镜好不容易从茶香中抽出一丝心神,和骆雄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我看你经常不回家,怎么?住单位办公室就那么舒服?” “不舒服啊,这不我就想搬家了吗?那边最近正在给我腾房子呢,收拾好了我们一家就搬过去,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了。“ 骆雄微不可查的变了脸色,但很快他的眼神中便流露出一抹不舍之色,“许叔在这边都住惯了,真要搬到政府大院去他能习惯?” 老爷子那杯茶已经喝光了,这会儿正靠在沙发背上回味呢,闻言立刻道:“那有啥不习惯的!打仗的时候连雪地里都能睡着了,哪那么多的讲究!” 骆雄想了想,视线瞥到许彥升,状似无意的道:“彥升下乡都快三年了吧? 依我说,他们两口子都是老师,干脆就给调回来,在咱大院附近找个学校,还能顺便照顾许叔。 到时候,你为了工作方便尽管搬,嫂子过去照顾你就好了,这边有小两口照看许叔,不比什么都强?” 许彥升轻轻笑了一声:“是挺好,可惜啊,我觉得乡下的日子挺好的,做老师也不累,短时间内我是不想回来的。” 骆雄调整了一下坐姿,身体侧向许彥升的方向,脸上全是一副不赞同的神色:“你这孩子,说的都是什么傻话?乡下的日子哪有在城里好?而且你媳妇也愿意陪你留在乡下?” 他就不信了,哪个乡下人不想往城里扎,更何况他们这可是首都啊,有这样的机会,他这个乡下媳妇能不动心? 然而宁月还真不动心! “不是我愿不愿意陪他留在乡下,而是他甘心陪我留在我的家乡。 况且,知青上山下乡就是为了支援农村建设的,我丈夫响应国家号召,而且有为农村建设献出一切的决心和能力,我肯定是要举双手支持的。” 骆雄嘴皮子抽了抽,这话说得挺好,把他们夫妻俩的高觉悟突出的淋漓尽致,可听在他耳里就怎么听怎么别扭。 按理,许家这个农村来的小媳妇儿应该不知道自家的事才对。 昨天骆雨淮被打的太惨,最后还是去了医院。 有句老话讲“人要倒霉了喝口水都塞牙缝”,到医院检查要先交费,结果他一摸口袋,钱包没了! 他和几个跟班是在遛冰场分开的,他是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实在是挺不住那股疼,这才来的医院,身边连个能替他掏钱的都没有。 当然了,他并不知道,就算他那几个跟班跟着他,也承担不了给他交费的重任,毕竟宁月秉承着好兄弟就要齐齐整整的理念,把他们几个身上的的钱全摸去了,连个钢蹦都没给他们剩。 第221章七零福宝146(打赏加更1) 最后他干脆一咬牙把手表压在了医务室,用人家的电话给朋友打了个电话,对方给他送了钱,这才做了一个检查。 检查结果:身上多处轻微伤,左上臂有轻微骨裂。 而骨裂的地方就是当时莫名其妙疼得他摔了一个大跟头的位置,医生当场就给他打上石膏,身上那些伤也挺疼的,他懒得回家怕被家里人查问,干脆就办了个住院。 到现在他还在医院里住着呢,他以前就经常不回家,所以骆家还没有人知道他和许彥升发生冲突被打进了医院的事儿呢。 “你们啊,还是太年轻了,骆叔这也是为你们好,早点调过来一家人都在一起多好?家里也不是没这个条件,在别人那儿是千难万难,到你爸这儿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我知道你爸讲原则,这样,你们要是怕你爸为难,干脆骆叔帮你们办这件事儿。” 这话,许彥升就不接了,宁月也抿唇微笑看着,老爷子当场就把骆雄的话驳回去了,“骆雄啊,你这思想就不对了,叔得批评批评你啊,身为一名军人一名党员,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坚决不能搞特殊化,我们只有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的义务,绝没有一点点搞特殊的权力。 搞特权就是最大的不公,是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与人民期盼反向而行,影响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影响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实现,政治危害巨大……” 骆雄最后离开许家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是僵的。 老爷子不愧是老革命,政治课那是张嘴就来,本来他想讲上半个小时就结束的,可是一对上宁月那副认真听课的样子,他就越讲越来劲儿,然后一不小心,一个多小时就被他讲过去了。 整整一个多小时啊,哪怕是工作繁忙的许先生,在老爷子讲话的时候都没敢动弹半分,骆雄就更得老老实实的听着了,听得他腰酸背痛心里烦,好不容易抓住老爷子喝茶的空档提出告辞,这才得以解脱。 许镜将人送走后,回来就和老爷子一起去了书房,韩佩云也催促小两口,“你们也洗洗就回去歇着吧,时间不早了。” 老爷子的话听得她直犯困,真难为小儿媳能一路从头听到尾,还要强装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宁月表示:并没有装,她还真的挺爱听的。 “那妈您也早点睡,明早您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吗?我做给您吃。” 韩佩云脸上的表情一下子生动起来,但纠结了一会儿后,最终还是拒绝了,“你们小年轻就应该多睡会懒觉,厨房的事有你王阿姨,你就别操心了,可不能把你累着。” 说完就一摆手轰人回房了。 关上房门,两人洗漱一番换上家居服上了床,许彥升终于开问了,“今天怎么想起来出去买东西了?” 宁月丝毫不心虚的道:“我昨天看了家里的储藏室,因为咱们回来,顿顿好几个菜,肉什么的都不多了。 我就想着出去买一些……” “然后就逛到黑市去了?” 宁月赶紧装糊涂,“那个,你是没看到,我买的猪肉膘可厚了,王阿姨都说我会买东西。” “你跟我装什么傻,以后再去黑市记得叫上我,你一个人太危险了。” 宁月:“……那个,我以后肯定不去了。” “你说这话你自己信吗?” 宁月斩钉截铁的道:“还是信的,因为我今天把东西都准备全了。” 许彥升:…… 两人此时都靠坐在床头,宁月手里还拿着本书,这是从许彥升书桌上拿的,一本历史类的书籍。 “所以,你到底买了多少东西?” 宁月:“……就,能买到的东西,基本都买了。” 许彥升捏了捏她光滑白皙的小脸蛋:“……你可真行!你就不怕巡察队的把你抓回去?” 宁月吃疼,赶紧拍开他的手把自己的脸救出来,“我没那么傻,真要碰到巡察队的,我保证把东西一扔自己就跑了。而且,不是我吹,真要跑起来,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追上我的。” 许彥升多少有点无奈,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久,他对宁月的性格还是了解一些的,她这人特别的有主意,她想干的事儿,基本没人能拦得住她。 他下床穿鞋,走到书桌前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铁盒子,正对着宁月的这面画着一个古典美女,手上端着一个托盘,再配上上面的字,宁月知道了,这是一个点心盒子。 许彥升重新又上了床,和宁月面对面的坐着,将铁盒的盖子打开,将里面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 “这些年我攒的钱全在这里了,你都收起来吧。” 宁月:……这么一堆的钱,他是怎么攒出来的? 想了想,他又下了炕,从今天穿的绿色军大衣口袋里,又摸出了一沓子钱,也放进了炕上的一堆里。 “早上你出门的时候这些钱还没有的。” 许彥升:“今儿拿回来的。” “你干了什么?” 许彥升也没隐瞒,反正他家媳妇儿胆大,吓不着。 “我有两个关系不错的同学,不想下乡就留在了京城,其中一个有亲戚在煤矿上班,他们就打起了那些煤的主意。 干什么都要有本钱,当时他们俩加一块都凑不出二十块钱来,求到我这儿了,我就把零花钱全拿了出来借给了他们。 这两个同学还挺讲究的,每年我都能拿到一笔分红,而且这笔钱还一年比一年多。 不过,以后这笔钱就没有了,今儿我特意过去了一趟把本钱退出来了。” 宁月默默给他点了个赞,财帛动人心,时间短他那两位同学可能还是很感激他的,时间长了,就不定怎么想了。 当初许彥升只是借了他们一些本钱,可过了三四年,人家担着风险受着累却要给许彥升这个什么也不干的分上一大笔,换谁能高兴? 而且这个年代,真不用有很多很多的钱,手里有些小钱,能让自己的生活过的舒服一些就行了。 况且,许家是那没钱的人家吗? 第222章七零福宝147(打赏加更2) “啧,我怎么有种一夜暴富的感觉呢,这里,怎么也得有三四千块钱吧?”说着,她还故做财迷一般开始数起了钱。 许彥升顿时笑了起来,看她现在说的一副多贪财的样子,其实,她眼里清明着呢。 数了两遍,宁月把钱数清了,“一共三千八百四十二,当初你借了他们俩多少?” “一千块整。” “那就是三四年的时间他们一共分了你两千八百四十二块钱,看来他们这买卖挺挣钱的。” 别小看了这三四千块钱,在这个年代,能拿出这么多钱的人真心不多,减去本钱,两千八百四十二块也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就因为挣的太多,我才把本钱抽出来。” 宁月笑眯眯的道:“做得好,明儿给你加鸡腿。” 许彥升忍不住轻笑出声,她这个媳妇啊,是真的不在意钱,今天这件事要是换成别的女人肯定是会生气的,弄不好还要跟他吵上一架,还是十天半个月都哄不好的那种。 唯有她,偏还觉得这是件好事,还说要给他加鸡腿。 心下高兴,他大手一划拉将钱全都收进了点心盒里,往她手里一放,“你赶紧把钱收起来,时间不早了,早点歇着吧。” 宁月:就他这副表情,说歇着她能信吗? 每回他一说早点睡就得折腾大半个晚上,真难为她这老腰能撑得住。 房间里的灯灭了,男人很快将宁月搂进了怀里。 骆雄回到家里后,直接和骆老爷子进了书房,“怎么样?” “爸,我们来不及从长计议了,许镜说年后他们就要搬到政府大院去。” “什么?老许肯搬。” 骆雄沉默的点了下头,“我试过劝许镜把他家老二两口子弄回城,可惜那家人就跟傻子似的,轴的厉害,死活也不愿意。我说我帮他跑关系都不行。” 骆老爷子不说话了,因为他们父子都明白,住在一个大院里想要做点什么还容易一些,要真等他搬了家,那他们要干点什么就麻烦多了。 “不行,时间提前吧……” 骆雄琢磨了半晌,最后一咬牙,“好,我这就去安排。” “你知道的,这件事关系着骆家的未来,就算是你媳妇也要守口如瓶,免得节外生枝。” “这点不用您嘱咐我也不会和她说的。” 女人都藏不住事儿,今儿你告诉她了,不定哪天她就能说漏了嘴。 他可不想自己计划的事情最后败在女人一张嘴上。 …… 第二天早上,宁月早早起了床,公公婆婆七点就要各异早餐,大约七点半左右去单位,她要赶在七点前把饭菜准备好。 当初他和许彥升的婚事,许家长辈都没有见过她就同意了,来到许家后他们的态度也十分明显,许家人都在积极的接纳她。 想要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光是一方的付出是不行的,平时他们不在京城也就算了,探亲的这些天,她还是想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经常下下厨给家里做个饭。 王阿姨昨晚发了面,宁月就包了两屉肉包子,熬了香浓的小米粥,点上两滴灵泉水,家里有不少的红萝卜,昨晚她泡了些干海带,她就用这两种食材做了两个小菜,加上一碟拌咸菜,早饭基本就搞定了。 老爷子下楼后,第一件事竟然是不是赶紧吃饭,而是拉着儿子要茶叶,“反正你也不怎么回家,茶叶放久了就不好喝了,干脆我帮你喝。” 许镜无奈的道:“我是没多少时间在家,但是可以拿到单位喝。” “自家的东西拿什么单位啊,再说了,那么大
相关推荐:
痞仙
(性转)倚天屠龙之圣火
成婚
我有一个炼妖壶
大明:我摊牌了,我是皇帝
狐惑虎心
那个Beta回来了
神秘复苏的日本
抗日之血祭山河
高冷大叔住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