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 第251章

第251章

矿啊? 只不过是一些妨碍朝廷施展教化的垃圾而已。 为了帮你们清理这些垃圾,朕可是欠下了巨款啊。 朕都已经想好了,从今天开始,宫里就不吃肉了,要把钱省下来,早点儿把这笔巨款给还上。 哎,朕太难了啊......” “......” 俩人这一唱一合,差点儿没把赵鼎给憋出来内伤。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说道: “臣怎么敢让官家为了朝廷的事儿背上巨债,甚至连肉都吃不起呢。 要不,这件事儿就交给臣来办吧。 那些垃圾,臣自己想办法给他清理了。” 听见赵鼎这话,刘禅人都麻了。 你丫的真是一点儿脸都不要了啊。 朕想独吞就算了,你也想独吞? 正在他想着怎么把这话给骂回去之时,高软软轻飘飘的来了一句。 “朝廷都已经混到靠借钱过日子了,清个池塘恐怕都费劲儿,你们哪儿来的钱清理矿山啊?” 第567章 缺人怎么办? “朝廷都已经混到靠借钱过日子了,清个池塘恐怕都费劲儿,你们哪儿来的钱清理矿山啊?” 高软软这一句话,直接把赵鼎给干沉默了。 刚从人家手里坑走了一千九百七十万贯。 其中三百七十万贯,还是名义上的借款。 这会儿要是改口说朝廷有钱的话,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他正在想着该怎么把这话给圆回去之时,一直在看房顶的张浚突然来了一句。 “高尚宫此言差矣! 朝廷虽然没钱,但朝廷有俘虏啊。” “啥? 还有俘虏?” 惊讶的一句话脱口而出,高软软就恼怒的瞪上了赵鼎。 老娘是个女子,藏点儿底牌就算了,你个老爷们儿也玩这一套? 但赵鼎这会儿可没功夫跟她打这眉眼官司,他也同样震惊的扭头看向了张浚。 然后,小声问道: “咱哪儿还有俘虏?不就那六十万吗?” 这话一问完,就收到了张浚鄙视的眼神儿。 “现在没有,咱不会现抓?” 说完了之后,他就看向刘禅拱手说道: “官家,臣有个建议想请您恩准!” “什么建议?” “近些年来,在官家您的励精图治之下,咱大宋连续开疆拓土,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一句话说的刘禅并没有爽到,甚至还有点儿惭愧。 活都是岳爱卿干的,不过朕斗蛐蛐的水平在秦副相的陪伴之下,倒确实是日新月异。 于是,他赶紧说道: “励精图治这个就不用夸了,你还是说你的想法吧!” 刘禅这么一说,张浚心里一股佩服之情顿时油然而生。 官家真是谦虚啊,凭大宋这些的发展,换个皇帝估计早封禅去了,官家却连夸都不让夸一句。 明君之相,这才是明君之相啊。 心里又把刘禅狠狠夸了一顿之后,他才接着说道: “官家您虚怀若谷,但臣却不能忽略事实啊。 确实是在官家您的治理之下,咱大宋这些年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发展的快了,同样也出现了问题。” 一听出问题了,刘禅马上就认真了起来。 “什么问题?” “人不够用了啊! 这些年朝廷一直在直接发钱,免税、各费入学等方式鼓励百姓多生孩子,而且效果也着实不错。 但一代人想要成长起来,哪儿有那么快呢? 因此,短期内咱们大宋缺人的局面,仍然没法儿从根本上解决。” 张浚说到这里,刘禅那叫一个深有同感。 这些年赵鼎之所以花钱如流水,跟这个也有关系。 现在大宋的百姓只要生个孩子就直接发钱。 除了发钱之外,生的多了,还能免税,名劳役。 除了这个,赵鼎这些年还在到处建学校,直接建到了里这一级。 刚开始,建的都是男校。 但因为高软软在大宋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想要向她学习。 刚开始大臣们以及大儒们对于这个,是死命的反对。 但没办法啊,高软软实在是太能搞钱了。 看在钱的份儿上,高软软自己都不用下场,赵鼎直接化身战狼,撕得那些大臣们以及大儒们怀疑人生。 被撕得多了,他们也意识到这个趋势已经是挡不住了,干脆便两眼一闭当看不见。 后来,就开始大规模建女校。 现在大宋男校和女校的比例,差不多能达到四比一。 除了学校,赵鼎还在各个地方开始大量的建养济院(养老院)。 这个养济院制度,其实大宋一直就有。 但赵鼎直接丧心病狂一般的,同样把这制度给普及到了里这一级别。 刚开始大家并没反应过来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只觉得他是钱多烧的。 等这学校和养济院搞成了之后,赵鼎开始逐步向里这一级派出官员之时,大家才回过味儿来。 别说里这一级别,就算再高的乡一级别,自古至今都是宗族的天下。 所谓皇权不下县,说的其实就是这个。 但赵鼎这个举动,明显打破了这个默契。 百姓们为什么要听从宗族的控制? 因为他们想要学习,得宗族里识字的长者来教授。 他们老了之后,更是要依靠宗族来接济。 但赵鼎的举措打破了这个垄断。 他这是要挖了宗族的根儿啊。 回过味儿来之时,有人开始反对。 可恨得是,赵鼎一手学校一手养济院,完全占据了道德至高点。 而且,岳飞的刀到底有多利,大宋谁不知道? 所以,目前还没有人头铁到真正明火执仗的反对,只是暗暗的反抗。 比如不让宗族里的孩子入官学,或者不让宗族里的孤寡老人住进朝廷的养济院。 赵鼎一看他们只有这么点儿胆量,大手一挥,发钱。 上学的当然不会发钱,但是管饭,而且五天能吃一顿肉。 至于那些住进养济院的,他是真发钱,一年发三贯。 其实朝廷以前也发钱,每人每年差不多发两贯钱。 但那时候养济院只到县一级,本来就没多少。 每年再向那些乡绅们募捐一点儿,所以朝廷一年支出不了多少钱。 可赵鼎这回给普及到了里一级,还每人每年涨了一贯钱。 而且他这次得罪了乡绅,募捐的数目大减。 这一下子,朝廷的花销,可就成了天文数字了。 整个大宋八千来万人口,又加上战争的原因,孤寡老人差不多在四百万。 仅这一项,朝廷一年的开支,超过了一千万贯。 因为这个,当时朝廷快吵疯了。 但刘禅都没等岳飞表态,就直接表示,朕同意! 朝廷的钱不够,朕给补! 于是,没得吵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个制度现在执行的也仍然不是太好。 宗族势力哪儿有那么容易认栽呢? 这可是他们几千年来的传统势力! 所以三不五时的,就有派到乡以及里一级的官员们,在本地干不下去跑路的。 但他们除了这些暗地里的手段之外,目前没有人敢明面儿上站出来。 所以,赵鼎便也不慌,慢慢儿来呗。 除了这些措施之外,赵鼎想的另一个办法,就是让官家带头生。 这些年不停的往他后宫里塞人,就是这个原因。 总体来说,这些措施收效甚好。 但还是那句话,时间太短了,人都还没成长起来呢。 想着这些,刘禅便问道: “爱卿你有什么好办法?” 第568章 高软软:完了,这波又是冲我来的! 听见刘禅问自己什么 办法,张浚便拱手说道; “官家,臣以为咱大宋的军功体系是时候再优化一下了!” “嗯?” 不仅是刘禅,就连赵鼎也被张浚给弄得一头雾水。 优化军功体系? 这么大的事儿,你就这么水灵灵的提出来了? 甚至,咱俩这关系,你都没提前说一下? 老张啊老张,你这路可是走窄了啊? 刘禅可不知道赵鼎心里的想法,他只是觉得疑惑,这玩意儿还能咋优化? 以里这么想着,他便这么问了出来。 等他问完了之后,张浚就说道: “官家,臣以为应当将捕俘提升至四大军功之后!” “啥?将捕俘提升至四大军功之后? 有......有这个必要吗?” 不怪刘禅迷惑,实在是张浚这个提议过于惊世骇俗了一点儿。 他口中的四大军功,指的是斩将、夺旗,先登以及陷阵。 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这四样是打仗之中最难办到的事儿,而且一般立下这四类军功的将士,都能直接封侯。 哪怕你是个大头兵,只要立了这四类军功中的一样,也能封侯。 所以,才被称为四大军功。 但张浚竟然想将这捕俘跟这国大军功并列? 这......多少有点儿扯淡了。 他所谓的捕俘,其实就是抓俘虏。 抓俘虏当然也算军功。 甚至,大宋比之前的朝代更加重视捕俘。 比如,在大宋的军功体系里面,抓一个普通的俘虏,奖五贯线。 而斩首一个,才奖三贯而已。 从这个赏格就能看出来,大宋有多重视捕俘。 但再重视,也不能跟四大军功放一起啊。 人家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封个侯,你这边抓个俘虏,就想也封个侯? 这合适吗? 明显不合适啊! 张浚说完了之后,就一直在看着刘禅的眼神儿,看了一会儿之后,他就明白了刘禅心里在想什么。 于是,没等刘禅问出来,他就直接解释道: “官家,臣也知道自太祖以来,对捕俘就一直非常的重视。 但咱们现在的局势,实在是太缺人了。 想要缓解眼前的局面,最快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抓俘虏。” 说到这里,张浚观察了一下,发现无论是刘禅还是赵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之后,继续说道: “为了鼓励将士们多抓俘虏,臣建议以后将士们捕俘的数量可以累计。 如果一个将士能累计捕俘三千,便可以与四大军功一样,直接封侯。” 张浚这句话一说完,赵鼎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他现在算是明白,张浚为啥不提前和他商量这个事儿了。 这个想法,真的太特么炸裂了。 捕俘数量可以累计,达到三千就能直接封侯? 你他娘的真敢说啊! 事实上,如果一个将士真能在战场上抓到三千俘虏,那他基本上就已经可以封侯了。 但张浚这句话,并不是一句废话。 反而是一句不应该说出来的话。 以前的战争之中,抓俘虏只是战争胜利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可这句话如果明确的写进了大宋的军功体系之中,那就必然会导致大宋的作战方式以及作战目标发生改变。 不知不觉之中,大宋的作战目标,就会从斩将杀敌,转变为抓更多的俘虏。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如果真这么干了,会让大宋陷入一种道德困境之中。 你大宋号称礼仪之邦,结果你每一次作战,真实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抓俘虏? 如果真的明火执仗的这么干了,不仅仅那些大儒们内心的信念会崩塌,时间久了就连将士们的心态也会出问题。 大宋对于将士们,并没有成熟的思想教育体系。 甚至大部分时候他们还被称为贼配军。 可就算是这样,朝廷还是会不间断的向他们灌输报效君王,保家卫国的思想。 比如岳飞的岳家军,军纪为什么冠绝大宋? 就是因为岳飞把自己的信仰,灌输到了整个岳家军。 但假如有一天,这些将士们明白过来,他们所谓的报效君王,只是出去抓俘虏? 甚至,时间长了之后,万一这些抓回来的俘虏并没有用到国家建设上,而是成了某些权贵们的私奴? 那时候他们的心态,得崩成什么样? 一想到这里,没等刘禅说话呢,赵鼎就直接说道: “这个办法不行,本官反对!” 说完了之后,他还语重心长的看着张浚说道: “德远兄,今天这里只有我们几人,官家宽宏大量自是不会与你计较。 我、刘公公、高尚宫三人也只当没听见。 这些话你以后切莫再说了,一旦传出去,你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赵鼎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张浚的眼睛瞬间就红了。 仰了仰头,确认眼泪不用流下来之后,他才看着赵鼎一字一句得说道: “我既然说出了这番话,就早已经做好了遗臭万年的准备。 只要能快速解决咱大宋缺人的问题,就算让我张浚以死谢罪,我也愿意。” “你......” 赵鼎想要劝他,结果刚说了一个字儿,就被打断了。 “你不用再劝了,目前只有这个办法才能最快解决咱们大宋的问题。 至于你所担心的问题,大不了等咱们下一代人成长起来了之后,再给改回来不就是了嘛。” 说完了之后,他就不再理会赵鼎,而是看向了刘禅。 “官家,臣请您早下决心,早日对咱们大宋的军功体系进行优化。 缺人这个问题,已经拖不得了!” 说完了之后,他就拜了下去,五体投地那种。 看到拜倒在他面前的张浚,刘禅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为了国家的利益,宁愿自己遗臭万年,这绝对是忠臣无疑。 可是,这个方法实在是不靠谱啊。 赵鼎都能想明白的问题,刘禅当了两辈子的皇帝,怎么可能想不通。 所以张浚这个方案,说出来的第一时间,他在心里就已经否了。 而且,他觉得张浚把事儿想的太复杂了。 这事儿解决起来,哪儿有那么难啊。 于是,他一边起身去扶张浚,一边说道: “爱卿啊,你有没有想过,想达到你所说的目标,完全不需要复杂?” 被扶着起身了一半儿的张浚,听到他这话,一下子就愣住了。 “臣愚钝,还请官家解惑!” “你想让将士们多抓俘虏,完全不需要去动什么军功体系,只需要把捕俘的赏格再提高一点儿不就行了?” 刘禅这句话一出,张浚还没来得及反应,高软软就绝望的一拍脑门。 第569章 自已看上的男人,宠着吧! 高软软因为太过于绝望,所以拍脑门的动作就大了点儿。 动作一大,这声音也就大了点儿。 刘禅听见了之后,一扭头发现她把自

相关推荐: 蚊子血   九品道士   逆战苍穹   朝朝暮暮   永乐町69号(H)   呐,老师(肉)   蛇行天下(H)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妙拐圣僧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