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 第432章

第432章

没有数据支撑,也没有应对这种长期投入的经验。 在他们的视角看来,地盘过大之后,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而且这些过于遥远的领土还不容易控制。 甚至,随时都有反叛的危险。 既然如此,何不用心经营自己的核心地区呢? 而咱们的核心在哪里? 中原和江浙江淮而已。” 说到这里,他便看向了刘大中。 “现在你懂了吧? 他们这就是有意的把核心区和遥远的边境地区对立起来,然后引导学子们去二选一。 甚至我猜,如果这不是考试的话,他们都敢直接呐喊,别特么只想着扩张了,等等你的百姓吧。” 赵鼎这么一解释,刘大中顿时被惊呆了。 “不是吧,他们这么阴险?” “呵呵,他们的阴险还不止于此呢。 你再看第二个题,论证励精图治与穷兵黩武的界限。 这他娘的简直是脸都不要了,这是直接指着朝廷的鼻子说咱们穷兵黩武呢。” 说到这里,赵鼎鼻子都差点儿被气歪了。 “就咱们的那点儿军费投入,也配叫做穷兵黩武? 再说了,就算是穷兵黩武又怎么了? 没有咱们穷兵黩武,他们说不定现在还在金国人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呢。 还有这第三题,什么叫藏富与民与藏富于朝孰优孰劣? 他们干脆明着说让朝廷给那些商人减税就是了呗。” 吐槽完了之后,他就一脸无语的看向了刘大中。 “立道兄你什么情况啊? 他们这么明晃晃的心思,我可不信你看不出来。 你不直接否了,让他们重新拟定题目,而是拿到我这儿来,你到底咋想的?” 看着吹胡子瞪眼儿的赵鼎,刘大中嘿嘿一笑。 “赵相啊,我觉得咱们得相信学子们的智慧。” “啥?” 见赵鼎还没明白,刘大中便接着说道: “赵相,你太高看这些人了。” “什么意思?” “他们使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无非就是想用这种办法为自己筛选合适的盟友。 然后好在将来共同维护他们的那点儿利益。 但他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 “哦? 哪一点?” “咱们除了那几条铁路线之外,还在全国任何一处地点都有设驿道。 就连海外的地盘,咱们也有渡船定期通航。 如此之多的交通工具,足以帮咱们的学子打开视野,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赵相你觉得,那些看过了全国各处生机勃勃景象的学子们,还会相信他们那一套江浙淮天下第一的说辞吗?” 刘大中这么一解释,赵鼎瞬间明白,自己被他给耍了。 “好你个刘大中啊,你故意拿本相开心是吧?” “嘿嘿嘿,下官哪儿敢啊。” 俩人贫了一句之后,赵鼎才问道: “你的意思是,咱们干脆将计就计,就用这一套试题?” “我觉得行,这一套题简直就是智商和眼界的筛选器。 如果连这套题都答不好,那就证明这人压根儿不是咱们需要的人才。” “可是,这样改卷的难度会不会太大了? 毕竟,稍微有点儿眼光的人,答这套题并不难。” 听见这话,刘大中两手一摊。 “这就不关我事儿了,反正我又不参与改卷。” “卧槽......” 大骂一通刘大中无耻之后,赵鼎拿着题就找上了刘禅。 刘禅看完了之后,倒是颇为淡定,简简单单说了个准。 见他答应的这么干脆,赵鼎顿时感觉更不放心了。 这也太随意了吧? 于是,他赶紧说道: “官家,这题会不会太简单了些,这样改卷会很难的。” 赵鼎的话说完了之后,刘禅脸上的疑惑一闪而过。 题目简单了,改卷会变得困难? 有这事儿吗? 朕不懂啊。 朕前世那会儿,还是察举制呢,压根儿不用考试。 朕也是到了大宋之后,才知道有科举这个玩意儿。 所以,你说的这个东西,朕是真不懂啊。 要是岳爱卿在这儿的话,朕就直接承认自己不懂,让他决定怎么办了。 可是,他没来。 所以,你就别怪朕不懂装懂了啊。 心里想着这个,他便淡淡的说道: “爱卿此言差矣,朕倒是以为,越是简单的题目,越是能看出来学子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朕觉得这题目甚好,就不用换了。” 得了刘禅这句话,从宫里出来的时候,赵鼎总是觉得他似乎被忽悠了。 但是,他也找不到证据。 于是,这一年的科举就这么开始了。 然后,等学子们进了考场,拿到试卷之后,便纷纷傻眼儿了。 “卧槽,早就听说朝廷缺人,没想到竟然缺到这种程度了? 没想到啊,朝廷为了招人,竟然脸都不要了。 这么简单的试题,对得起我寒窗苦读十几年吗?” 第965章 虞允文这货也太疯狂了吧? 随着科举结束的钟声响起,参加科举的学子们一个个信心满满的停下笑。 然后,便收拾好自己的考篮,兴奋的出了考场。 再然后,便是挤进各大酒楼之中,嘲笑起了今年的奇葩考题。 “早就听说朝廷现在各个地方都缺人,只要是个识字的,都恨不得抓来当官儿。 原来我还不信呢,没想到竟然真的是这样。” “嘿嘿嘿,就是就是。 今年的运气真是逆天了,没想到能遇上这么奇葩的考题,这次想不中举都难了呀。” “嘿嘿嘿,这就叫时势造英雄啊。 我本打算今年再考不上,明年就去考技术科,好赖混个官位算了。 没想到,今年竟然走了这么大的运气,碰上这么简单的题。” 这边正议论的火热之时,突然一个声音冷笑道: “呵呵,一群无知之徒。 也只有你们这些不学无术之辈,才会以为这次的考题简单。” 听到这声冷笑之后,众人顿时不乐意了。 “你特么谁呀? 我看你才是大放厥词。” “在下不才,姓刘,名文敬,隆州人士。” 见说话这人仪表堂堂,众人顿时也收起了轻视之心。 “刘文敬? 不认识! 听你的意思,你觉得这次的考题不简单?” “那是当然。” “那你说说,怎么个不简单法了?” “呵呵,想要我说的话,你们不得先说一说,你们都答了什么?” 听见这话,马上有一个学子打扮的人站了起来。 “这还用说吗? 第一个题是让论述国家治理的广度与深度。 那自然是以深度为干,以广度为枝。” “哦? 何为以深度为基,以广度为枝?” “呵呵,这都听不懂? 听不懂的话,看看这汴京正在修建的城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岳元帅的意思这不明摆着的吗? 中原乃是朝廷的核心。 聚天下之财,将中原经营成牢不可破的铁桶之后,再一点一点的向外延伸......” 此人说完了之后,刘文敬笑眯眯的说道: “这位兄台高论。 那请问聚天下之财经营中原,又该如何来聚这个财呢? 四方之财每年聚多少于中原,又最为合适呢? 还有,往外延伸之时,第一步又该延伸向哪里? 是要往南? 还是向北?” 刘文敬的话问完了之后,对面之人顿时脸色铁青。 “卧槽,我没想过啊。 我把论点论证完了之后,时间就已经差不多了呀。” 说完了之后,他便一脸惊恐的看向了身边的人。 “你们不会都是这么论证的吧?” 他的话问完了之后,原本围在他身边的人有的一脸兴奋,而大部分则一脸沮丧。 很显然,他们答的程度应该跟这人差不多。 眼看对面之人已经如丧考妣,刘文敬嘿嘿一笑,转身就准备上楼去往自己定的房间。 结果他刚走到拐角处,就听到一个声音说道: “刚才听兄台一番宏论,在下实是钦佩之至。 不知能否请兄弟共饮一杯?” 发现眼前之人长的斯斯文文,最关键是和自己口音相近之后,刘文敬拱手回道; “兄台相邀,岂敢不从? 请!” “请!” 两人刚一坐下,刘文敬便率先问道: “听兄台口音,是否也是隆州人士?” “正是,在下虞允文,乃仁寿县人士。”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刘文敬顿时大惊。 “你便是虞允文?” 看着眼前刘文敬激动的样子,倒是把虞允文给吓了一跳。 “你认识我?” “七岁即能文,人称三苏之后隆州第一才子的虞允文,谁不认识啊!” 他这么一说,倒是把虞允文给弄的脸红了。 “乡邻谬赞而已,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见虞允文谦虚,刘文敬干脆也不再提此事。 不过,意识到对方是谁之后,刘文敬马上疑惑的问道: “您不是已经恩荫入仕......” 说到这里,刘文敬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恩荫入仕对于大宋的官员来说,是相当不体面的一件事。 所以,有些才华的人,即使能够靠着恩荫入仕,一般也会再去参加科举,搏一个正式的出身。 眼前的虞允文,显然就是这种情况了。 意识到自己失言之后,刘文敬赔着笑往自己嘴上拍了一下儿。 “虞大人,学生失言,莫怪莫怪。” 看到他这个动作,虞允文一下子没忍住笑了出来。 “刘兄何必如此? 你们同科参加科考,若能中举,以后便是同僚,何必如此计较?” “是是是!” 眼见刘文敬还在因为刚才的失言而尴尬,虞允文马上转移话题道: “刚才听兄台所言,在下心中着实佩服。 不知可否详聊一番?” “能与允文兄谈论时事,乃在下之幸。 不知允文兄想聊什么?” “不知文敬兄以为,四海之财每年当聚多少于中原?” “在下以为,聚天下财富之三聚于中原,便已足矣。 如果取财过多,则边境不仅难以稳定,甚至还容易暴发叛乱。 一旦叛乱四起,则聚于中原之财,恐又将流于各地。 但要是取的过少,则难以弥补朝廷的投入。 而且,还容易造成弱干强枝之局面。 到了那时,恐怕又要再起前唐藩镇旧事。” 听到这里,虞允文直接端起来面前的酒碗。 “听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 在下敬你,请!” 两人一碗洒饮下之后,虞允文马上又问道: “那文敬兄以为,朝廷若要向外发展,当向南还是向北?” “在下以为当向南。” “哦? 为什么?” “因为向南有海,可用舟船之利。” 见虞允文点头,刘文敬兴奋的同时,也马上反问道: “不知允文兄以为朝廷当往何处去?” 听到这个问题,虞允文微微一笑。 “在下以为,朝廷当四面出击。” 听到这个答案,刘文敬顿时惊呆了。 “向南在下能理解,向北又是为何? 北方的金国被灭了之后,再往北已经无利可图,朝廷为何还要向北?” “金国虽灭,但谁敢保证再往更北之地,没有其他的蛮夷? 与其等着将来有一天蛮夷来犯,我倒以为我们大宋当趁国力强势之时主动出击。 一直将我在宋领土扩张到极北无人之地,才能绝对保证我们大宋的安全。” 极北之地? 听到这四个字之后,刘文敬直接被惊呆了。 这货看着白白静静的,一个白面书生的模样,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疯子? 一直打到极北之地没人的地方? 这特么太疯狂了吧? 第966章 坏了,我们成保守派了。 听到虞允文竟然想直接打到极北之地以后,刘文敬顿时觉得自己那野心勃勃气势雄浑的策论,保守的就像没出过门的小猫咪一般。 但下一秒他又怀疑,这货不会是在吹牛皮吧? 于是,他便一脸虚心的问道: “允文兄的雄心壮志真是羞煞在下。 不过,这极北之地到底有多远,这一路向北到底还有没有蛮夷,我们全都不知道。 朝廷恐怕不会贸然同意出征的吧?” 听到这话,虞允文一下子笑了。 “这有何难?” “啊?” “朝廷只要向民间悬赏极北之地的地图,必有商贾会为了利益前去北方探索。 等他们发现了生活在更北方的蛮夷,并且带回了当地的地图之后,朝廷再派兵过去便是了呗。” “啊? 就这啊? 可如果那些蛮夷距离我们大宋太远的话,那岂不是也很不划算?” 听到这话,虞允文马上摇了摇头。 “账不是这么算的。 无论多远的地方,只要那里有人能生存,那就证明那一块土地具备供人生存的条件。 只要这土地具备供人生存的条件,咱们拿过来就永远是值得的。” 见刘文敬听着自己的话,一脸的不解之意,虞允文马上换了个语气说道: “我这么问你吧,你认为咱们大宋有可能千秋万代吗?” 听到这里,刘文敬想也没想就摇了摇头。 “这不太可能。 虽然在官家的励精图治和元帅的南征北战之下,咱们大宋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强盛。 如果只算地盘的话,咱们大宋已经超越了商周以来的任何时期。 甚至,官家和岳元帅也都正值壮年,所以咱们大宋还远远未达到巅峰。 但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将来的若干年之后,咱们大宋肯定会陷入相对的衰落。 甚至,一直衰落下去也未可知。” 刘文敬这话说出来之后,虞允文激动了两手一拍。 “这不就是了吗?” 他这一拍手,直接把刘文敬给拍迷糊了。 “不是,我说啥了呀,咱就对了?” “你刚才说了呀,咱们大宋将来有一天,很可能陷入衰落,甚至是长期的衰落而无法自拔。” 他这么一说,吓的刘文敬立刻起身去捂他的嘴。 “哥,你是我亲哥。 你平时都不做阅读理解的吧,我是这个意思吗?” 用劲把刘文敬捂嘴的手掰开之后,虞允文才无语的说道: “哎呀,你怕个屁呀,你见官家啥时候因言罪人过了? 再说了,咱主要是理解意思就行,不要太在意那些细节。” “我特么能不在乎吗? 你只是说个推测,到你嘴里快成诅咒了。” “哎呀,不要在乎那些细节嘛。” “行吧行吧

相关推荐: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试婚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逆战苍穹   进击的后浪   邻家少妇   他来过我的世界   炼爱(np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