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但补一份朕也是不介意的。 打定了主意下次写信要重点谈谈这事儿之后,刘禅便抬头看向了高波。 “高卿,你刚才说让朕慎言?” “臣......” 高波只说了一个字儿,刘禅却完全没听他说下去的意思,他接着说道: “你觉得我大宋的天使睡他别国的太后,不合礼仪? 混账! 我大宋的天使,睡他们一个太后怎么了? 能被我大宋的天使看上,是他们的荣幸。 他们不感恩戴德就算了,还敢因为这个与我大宋起刀兵? 真是反了天了!” 说完之后,他又话锋一转,再次看向高波。 “不过,高卿你刚才弹劾的很好,这倒是提醒了朕了。 这刘大中真是给朕丢脸。 马上传朕的旨意,朕不管他刘大中用什么手段,他要是把那李朝的太后给睡了,回来之后朕论功行赏。 要是睡不到的话,那他就不用回来了!” 刘禅这个旨意一下,整个大殿里再次变得鸦雀无声。 高波差点儿没晕过去,他要知道自己的弹劾能弹出来这么个结果,打死他也不会出这个头。 他这边郁闷的同时,其他大臣仍然在呆滞中回不过神来。 倒是秦桧,在经过了短暂的错愕之后,马上看向了万俟卨。 感觉到有目光注意自己之后,他马上也从呆滞之中回过了神来。 趁着所有人都不注意,他悄悄向着秦桧的方向靠了靠。 “秦相,官家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这可怎么办?” 听到万俟卨的话,秦桧也是头大。 他是真的想不通,官家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公然在朝堂之上叫嚣让自己派出的天使睡别国的太后,这话是能说的吗? 你是大宋的皇帝,不是大汉的皇帝,你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啊。 一边心痛自家的皇帝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一边心痛昨天商量了半天的计划全都打了水漂。 连刘大中调戏别国太后都不算事儿了,那胡铨干的那点儿事儿,简直就是谦谦君子了。 算了,只能提前放大招了。 心里下了决定之后,他便看向万俟卨。 “之前的计划取消,直接开始弹劾岳飞吧。” “下官明白了。” 答应了一声之后,万俟卨便慢慢挪回了自己的位置。 然后,经过好几次眼神沟通之后,一个御史突然出列,大声的说道: “官家,臣要弹劾岳飞!” 一听有人弹劾自己的岳爱卿,刘禅的眼睛一瞬间就死死的锁定了对方。 “你要弹劾谁?” “回官家,臣要弹劾岳飞!” 见对方再次说出要弹劾他的岳爱卿,刘禅差点儿被气笑了。 “叉出去!” 眼看大汉将军的棍子已经插到了弹劾之人的双腿之间,下一步就要把人给叉出去了,另一个人赶紧出列。 “官家,臣也要弹劾岳飞!” “你也要弹劾岳爱卿?” “是!” “也叉出去!” 一看这个阵势,秦桧终于是坐不住了。 这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还有王法吗? 于是,就在大汉将军要动手之时,他赶紧给万俟卨使了个眼色。 收到秦桧的眼色之后,万俟卨只感觉双腿之间一紧,毕竟他有过被叉出去的经验。 但没办法,老大发话了,他也只能出列。 “官家息怒,御史直言上奏乃是朝廷的法度,不论他们弹劾的是谁,就算他们弹劾的是官家您,官家总要让人说话不是? 如果御史强词夺理,官家再将其叉出去不迟。 但如果连话都不让说,臣恐会堵塞言路啊。” 万俟卨说完之后,刘禅怒声说道: “他们要是弹劾朕的话,朕当然会让他们说话。 可是他们弹劾朕的岳爱卿,朕便要将他们叉出去。” 刘禅这一番话说的理直气壮,一点儿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秦桧已经快要疯了,他好想把官家的脑子扒开看看,岳飞到底是往里面倒了什么迷魂汤,能把人给迷成这样。 眼看再忍下去,今天这事儿就又黄了,无奈之下他只好直接上阵。 “官家,岳飞乃国之栋梁,官家您维护他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看在眼里也跟着感觉荣耀。 但万俟卨说的也没错,总要给人说完的机会。 如果他们说错了,官家不是也正好能给岳飞正名,不是吗?” 秦桧说完这一番话,自己都快要吐了。 人生之耻啊,没想到我秦桧有一天也会混到说岳飞好话的地步。 但是没办法,如果他不这么说,今天真就没说话的机会了。 他准备的大招,也就完全没用了。 果然,秦桧说完之后,刘禅眼前一亮。 对啊,秦爱卿真是个好人啊,朕怎么就没想到这样还可以这样呢? 于是,他一挥手,大汉将军便退了下去。 “你们俩说吧,要弹劾岳爱卿什么?” 第140章 韩世忠:我们快找个人替鹏举背锅吧! 听到终于可以说话了,俩人都第一时间看向秦桧,眼里满是感激。 还等是秦相出马啊,要不然俩人今天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定了定神之后,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熊熊斗志。 哼,今天要不把岳飞斗下去,这惊吓不就白受了嘛。 于是,其中一人向对方露出一个必胜的眼神之后,扭头看向刘禅。 “官家,臣弹劾岳飞在李朝的都城升龙,屠城!” 他说完之后,另一人也马上说道: “官家,臣也弹劾岳飞在李朝的都城升龙,屠城!” 两人的话一说完,朝堂上一下子炸了。 主和一派俩人都是抑制不住的惊喜,他们实在是没想到,岳飞竟然给他们送上了一份这么大的礼。 这他们要是不好好利用的话,那可就是真不配在这朝堂上站着了。 而主战一派,则一个个显得忧心忡忡。 当然了,让他们忧心的并不是屠城这个罪名本身。 大宋并没有什么不能屠城的规矩,他们也不认为屠城是什么很大的问题。 但是,这个标准仅适用于单纯的武将。 可是,现在的岳飞,还是一个单纯的武将吗? 官家曾经公开要拜岳飞为相,虽然岳飞请辞了,但在大臣们看来,岳飞拜相的道路已经铺开了。 在大臣们的视角里,因为有了官家无底线的宠信,岳飞早已成为了朝堂势力不能忽视的一极。 既然他已经成了朝堂势力中的一极,那大臣们自然就开始以一个士大夫的身份来看他,而不会再把他看成一个单纯的武将。 同样的,自然也会以一个士大夫的标准来要求他。 大宋对于士大夫的要求,尤其是道德上的要求,一直都是很高的。 虽然这个道德的标准一直很迷,但要求确实很高。 大名鼎鼎的王安石,为什么能从地方官跳过无数台阶直接拜相? 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养望三十年。 王安石年少成名,尚未有功名之前,他的文章就得到了欧阳修的高度赞扬。 中了进士之后,他有无数次担任京官,甚至是进入馆阁的机会。 只要他抓住机会,靠近中枢,凭着他自身的才能以及无数大佬的赞赏,一步步慢慢晋升,最终入阁拜相几乎是顺理成章。 但这些机会全都被他果断的拒绝,踏踏实实在地方担任了三十年的地方官。 他傻吗? 当然不傻!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给自己塑造了一座能力极强、至纯至孝又淡泊名利的道德金身。 连他后来的政敌司马光,都在给他的信中直白的称赞他: “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成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立可致,生民成被其泽。” 正是因为有了这尊道德金身,他才能在神宗继位之后,跳过了无数环节,仅担任不到一年的翰林学士,便直接拜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 所以,在大宋朝,如果一个人有了道德金身,是真的可以一步登天的。 但相对的,如果一个人道德上有瑕疵的话,那也同样意味着一个人的前途彻底断绝。 大宋朝无数因为私德有亏被罢免的官员,就是例证。 如果仅仅是屠城这个事情,就算坐实了,岳飞也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被治罪。 但是,这个事情一旦坐实,岳飞就会被他们贴上一个心狠手辣、不恤黎民的标签。 一旦被贴上了这个标签,就意味着岳飞在道德上有了瑕疵。 有了这个瑕疵之后,他们就可以以这个为突破口,再往岳飞身上贴更多的标签,最终把岳飞塑造成一个私德有亏的小人。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官家有了一丝丝的松动,迎接岳飞的马上就是罢官免职,甚至是牢狱之灾。 这才是他们这一招的凶险之处,也是主战派众人担忧的真正原因。 此时,他们一个个都把目光看向了站在前面的赵鼎、张浚、韩世忠、刘光世四人。 岳飞现在不在朝中,他们四个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可是这四个主心骨,也跟他们同样手足无措。 四人打了半天的眉眼官司,见还是没什么头绪,韩世忠低声说道: “要不然,刘胡铨或者刘大中来背这个锅?” 听以韩世忠的意见,赵鼎微微摇了摇头。 “只怕是不行!” 听见赵鼎说不行,韩世忠一下子就急了。 “这两个混蛋,也不想想有了鹏举的举荐之后,他俩都受过多少次嘉奖了。 只要他俩把这个锅背下来,把鹏举给保住了,就算他们被贬官,将来不还有希望再回来的嘛。” 听完了韩世忠小声的牢骚,赵鼎人都无语了。 “良臣这是关心则乱啊。 他俩的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如果需要给鹏举背锅的话,他俩肯定抢着背。 老夫说的意思,是鹏举他自己肯定不会愿意啊。 你见鹏举什么时候让下边的人替他背过锅?” 赵鼎这话一说出来,韩世忠一下子泄了气。 “哎,还真是啊! 那现在怎么办? 咱们绝对不能让他们把这盆脏水泼到鹏举身上。 一旦被泼上了,鹏举将来拜相的路可就断了啊。” 韩世忠这句话,让赵鼎好想送他一个白眼儿。 良臣啊良臣,现在秦桧被降成了副相,满朝就我一个宰相了。 你当着我的面儿,说鹏举拜相的事儿,这是在撵我是吧? 那我走? 但韩世忠显然没注意到赵鼎的眼神儿,想了半天发现还是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之后,猛的抬头说道: “不管了,反正鹏举不在,咱先把这个锅让胡铨和刘大中背了。 剩下的,等鹏举回来之后再说。” 他这话刚一说完,其他几人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刘禅悠悠的说道: “朕有个问题,想请两位爱卿为朕解惑!” 刘禅这句话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两个御史也是大眼瞪小眼儿,不知道刘禅什么意思。 但是,他们也只能老实的回道: “官家您请问!” “朕想问问,两位爱卿家中有几人随岳爱卿出征啊?” 第141章 岳飞真成你逆鳞了?碰不得呗? 问自己家里有没有人随军出征? 那意思就是问自己家里有没有从军呗? 一听到这个问题,俩人都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我们的官职虽然不是很高,但我们是什么官职? 御史啊! 御史是什么? 清流啊! 我们这么尊贵的身份,怎么可能和贼配军扯上关系? 虽然你是官家,也不能这么羞辱我们。 想好了,弹劾完了岳飞之后,顺手也得弹劾一波你这官家。 罪名都想好了,轻慢大臣! 打定了主意之后,两人头一抬,倨傲的说道: “回官家,臣乃清流,家中自然是不会有人从军的。” 俩人的态度,一下子把刘禅弄的莫名其妙。 没人从军就没人从军嘛,你骄傲什么? 但刘禅也只是疑惑而已,并没有刨根问底的兴趣,只要你们家里没人随着岳爱卿出征,那就好办了。 “来人,拿舆图来!” 拿舆图来? 刘禅这个命令让所有人都一脑袋问号。 这正弹劾着人呢,拿舆图干什么? 但内侍们这段时间都已经学聪明了,死命夸岳飞,再加上听话,就是这皇宫里的生存之道啊。 没看那刘童博嘛,原来他算个什么东西。 可现在呢? 现在当值的时候,大家叫一声刘公公,人家也不挑理。 可下值了之后呢? 谁不得叫一声干爹? 天爷呀,刘童博他丫的才二十岁啊,五六十岁的干儿子已经几百个了。 这一切是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人家夸岳飞,夸的深情、到位、不落俗套嘛! 所以啊,管他为什么呢,不就是个舆图嘛。 拿呗! 又累不着! 总不这点儿小事儿,还让干爹亲自动手吧? 于是乎,在大臣们的一脸懵逼之中,一幅巨大的舆图就被抬到了大殿中间。 舆图拿来了之后,刘禅就走到了跟前,盯着看了起来。 一边看,一边对两个御史说道: “两位爱卿,你们祖籍哪里啊?来给朕指一下!” 问完了之后,却没收到回应。 扭头一看,才发现两个御史都在大张着嘴发呆。 “两位爱卿,发什么呆呢,快来给朕指一下,你们祖籍是哪里的!” 被刘禅催了一次之后,两人才终于从懵逼之中回过了神来。 回过神来之后,俩人第一时间看向了秦桧。 眼里的意思很明显,秦相,官家这是要干什么? 秦桧也回了个眼神,本相也不知道,你们先顺着官家来,不用怕,出事儿了有本相呢。 有了秦桧的保证之后,俩人才走到了舆图前面。 两人来到舆图前面之后,刘禅先点了其中一人。 “来,田卿,给朕说说你祖籍在哪里呢?” 此人名叫田有良,被点了名之后,他俩上前在舆图上点了个位置。 “官家,臣的老家在这里!” 顺着田有良的手指一看,刘禅明白了。 原来是海州啊,如果不是岳爱卿给力,上次一战把海州给拿回来,让海州又重归大宋的话,这货岂不是成了金人? 好你个没良心的田有良,岳爱卿替他找回了老家,这家伙还要弹劾岳爱卿。 朕看你应该改名叫无良。 吐槽了一句之后,又看向另一个人。 “董卿,你祖籍在哪
相关推荐:
蛇行天下(H)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有只按摩师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先婚后爱
凡人之紫霄洞天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医武兵王混乡村
掌中之物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