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同居诡计 > 第391章

第391章

闹出什么局面,官方出面定价销售是最稳妥的。 最重要的是―― 谁都不能跟她抢生意! 抢她的生意就是抢她的钱! 两次闹腾下来,乌元的士气遭受重挫,对其他被禁交易的商品也没了追根究底的兴致。从沈棠两次应对来看,对方是有备而来。自己上赶着,反而会陷入对方的圈套。 总体来说,此次商议结果还算喜人。 乌元将契卷带回去跟僚属商议,达成一致之后再跟沈棠这边接触,调整。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条例,沈棠并未刁难北漠使团。或者说,这些就是她故意留下来的破绽。 北漠接连吃瘪,总要让人找点场子。 若不依不饶,将客户赶走可不好。 双方交锋在龚骋来看就是各怀鬼胎。 乌元看着已经签了名字的契卷,心下有些说不出的憋气,低声喃喃:“唉,若是云驰肯相助,借助众神会之力,或许……” 即便占不到大便宜,也不至于被沈棠卡脖子,乌元这几日过得比当质子还憋屈。 龚骋道:“这不行。” 他虽继承信物,但给他信物的人也说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跟众神会牵连太深。龚骋对众神会不了解,却也知道潜藏暗中这么多年的组织,不会是啥善男信女…… 众神会主动给北漠国玺就能看得出来。 这个鬼东西是唯恐天下不乱。 扶持北漠,抗衡谁呢? 龚骋的视线落向沈棠所在的主帐方向。 乌元:“只是说说,不用这般严肃。” 他神色讪讪,对龚骋也有忌惮。 只是忌惮归忌惮,他可不会犯蠢将龚骋推出去。因为他更清楚自己才是需要龚骋的那个,一直以来都努力双方平衡。即便龚骋不愿意为他做更多事情,乌元也不勉强。 龚骋闭上双眸,继续在营外守着。 林风这边加班加点,终于搞出了沈棠需要的北漠特供粮种,抗旱抗寒抗冻耐虫害,关键是皮实好养活。沈棠蹲在秘密试验田的田埂,好奇:“看着跟以前的粮种没区别,你是如何保证它不遗传下一代的?” 粮种安全是个难题。 陇舞郡民间所用粮种都是优化后的。 她查得再严,防得了北漠却防不了关内其他国家――北漠地理气候跟关内差距大,大部分粮种过去了也只会水土不服。关内邻国不同,气候跨度不大,理论上他们可以栽种能稳定遗传的高产粮种,还不被发现。 待沈棠发现,木已成舟。 林风指了指天上。 沈棠不解其意,抬头看了看。 “天上没什么碍…” 林风站在沈棠身后侧,同样蹲了下来看着试验田,说道:“还是栾户曹提醒的,粮种的改良是靠着文气,而天地间存在的污浊之气会将它们污染,使其不断退化……” 他们做了两重保障。 一重是粮种自然退化。 一重则是人为加强性状的不稳定。 林风经受过的各式粮种,少则迭代几十上百,多则几百上千,丰富的经验再加上栾信能看到各种天地之气,意外发现此前性状稳定遗传是因为残留在粮种的文气多。 反其道而行,便能达成目的。 |w`) 唉,今天后台收到了讣告,真的是人事无常埃香菇前几天体检也查出了重度脂肪肝,血脂很高,难怪今年开始心脏总不太舒服……万幸,血糖倒是正常的(家里有这方面的遗传) 第919章 919:元凰五年(上) 第919章 919:元凰五年(上) 粮种一事有进展,沈棠吃了颗定心丸。 至于讨价还价这些事儿? 交给顾池几个,她再放心不过。 沈棠这边放心了,乌元这边却憋屈得低血压都好了,天天血压狂飙。北漠这边的人也是有备而来,一旦碰到能据理力争的点,便主动将情绪挑起,试图用激昂情绪和气势占据优势,乘胜追击,偏偏碰上栾信这个干啥都慢吞吞的,北漠这边的情绪哪接得上? 这就跟情绪上头被人兜头泼冷水、一气呵成被人打断岔气,一次两次还好,三次四次五次下来,谁还遭得住?涵养再好也会被他挑起无名怒火,怒火中烧就容易失误。 顾池这边精准拿捏对方的心声。只是这些人多半被乌元提点,谈判时很谨慎,甚至还故意在内心露出破绽,主动暴露“底价”钓鱼。顾池这边也没有轻易上当,双方你来我往,勾心斗角,围绕着一块标准品质的茶砖定价吵得脸红脖子粗,龚骋听了两天。 北漠这边的收购价,跟沈棠这边的报价,仅差十二文。双方为这十二文,寸步不让,一文钱一文钱地砍。北漠自然想越便宜越好,恨不得将十二文抹了,沈棠这边则是摆事实、讲道理、估成本,一文钱都不肯少。龚骋眼睁睁看着北漠这边被栾信彻底激怒。一人气得情绪激动,双目怒睁,抓起手边物件往地上砸,北漠方言都飙出来了。 顾池是懂北漠语言的。 双方从争吵上升到了肢体冲突。 只是拔剑而没有动用文气,事情应该闹不大。龚骋看了一会儿热闹,继续双手抱臂坐在帐外晒太阳。正月的气温还很冷,连洒在身上的阳光都带着寒意,身后营帐争吵声此起彼伏,时不时还能听到衣衫碎裂的响声。龚骋正打着哈欠,乌元猫着腰跑出来。 龚骋不想用“猥琐”二字形容好友。 所以,换个词,鬼鬼祟祟? “里头打起来了?” 龚骋看着乌元歪斜的发冠。 乌元将垂在额角的发丝捋了上去,扶正发冠,表情略带惊恐:“都这么吵吗?” 谈判一事,乌元并未亲自下常 他代表北漠王庭,是出使队伍的首领。沈棠作为康国国主没有亲自过来,乌元也不好上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便是跟着沈棠一起去看粮种,粮种关乎着北漠大计,乌元不得不谨慎,生怕沈棠借着粮种一事坑害北漠,早出晚归,没时间过问谈判进度。 今日得空来看看,险些成了一尾池鱼。 龚骋淡声道:“大差不差。” 乌元脸色铁青:“有辱斯文。” 龚骋提醒:“己方先动的手。” 谈判动嘴就行,哪能上手? 北漠这边的人气性大,涵养差,被栾公义时不时拖一拖,脾气就上来了,一上来就控制不住动手,这不是妥妥将把柄送到对方手中?依龚骋看来,这十二文是亏定了。 乌元憋屈:“那个栾公义实在……” 他一时半会儿想不出贴切的词。 龚骋脸上终于浮现三分浅笑:“我去打听过,栾公义一向如此,反应不快。” 人家天生如此,还真不是故意的。 乌元忍不住嘀咕抱怨:“沈幼梨怎么招揽了这样的人,她平日议事不难受吗?” 性格急一些的碰上栾信,真要气爆炸! 龚骋:“或许是习惯了,也或许,念在栾公义那条腿的份上,耐性更足一些。” 这几日他们都住在沈棠大营。 尽管龚骋跟沈棠正面接触不多,但从军士口中听到的内容来看,这位康国国主对外杀伐果决,对内倒是亲和温柔,特别是老弱病残的人。这一点,倒不像个一国之主。 乌元闻言,口中含糊着嘀咕什么。 谈判最终还是有了结果。 十二文,北漠只保住了两文。 除了茶砖,顺便还讨论了盐的价格。 沈棠这边独家供应,北漠能商讨的余地并不多,加之北漠这边又有算计――待北漠准备就绪,挥兵南下攻破康国,要多少茶盐没有?要多少有多少!即便沈棠占了便宜,这个便宜她能占几年?狠狠心便咬牙认了,北漠还借着“大方”再次表明互市诚意。 只要能让她稍微放松警惕都不算亏。 除了这两项大头,又谈了马匹和耕具。 武胆武者在军中的比例不高,也不是所有武胆武者都能化出战马,战马也不仅仅用于作战,外界对于马匹的需求居高不下。北漠大部分地区又是天然马场,养殖方面有着绝对优势,马匹出口是北漠一大经济支柱。沈棠这边为了建立驿站通讯自然要买马。 北漠谈判使团作为卖家,瞬间抖擞。 轮到了耕具,三言两语又蔫儿了。 沈棠需要北漠的马,北漠也需要沈棠这边的耕具,好的耕具可以大大提高劳作效率以及农田产量,而北漠这边没怎么点这方面科技树,制造业还处于刚出娘胎状态,用的耕具是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老款式。 一套耕具传三代的典型! 初步谈妥,乌元等人半天都不想留。 此时正好是元凰元年,正月十七。 待沈棠收到消息,乌元一行人离开临湘郡,她终于长舒一口气:“北漠是真的能磨叽,龚云驰一走,总算能放松两日了。” 以龚骋如今的实力,待在自家大本营,一不留神什么秘密都能被对方顺走。沈棠明面上丝毫不在意,背地里则是紧绷着神经不敢松懈。如今他们终于滚了,彻底解封! 说是放松,其实也放松不了。 按照沈棠一开始的计划,她打算在正月初七之前敲定现行官制,将安排连同年号一起传书全境。结果乌元一来就要互市,沈棠忙着北漠的事情,将官制一事再次推迟。 元凰元年,正月十八。 也是祈善要动身回四宝郡倒数第二天。 沈棠提前两天通知大家伙儿要开一个大会,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朝会了,只要不是一病不起的都要过来。她还专程换了一个空旷场地,免得大家伙儿人挤人不自在。 众人来的时候,座次已经安排妥当。 照着名字在各自位置落座即可。 桌案上还摆放着几本小册子。 沈棠并未正式昭告天地,众人对她的称呼仍是主公。沈棠摆摆手:“不用多礼,咱们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投票决定吧。” 按说官制这种东西,要么是沿用前人的,要么在前人基础上稍作修改的,名称要不要避讳,官职职责要不要删动修改,这都要考量进去。一切以国主的意志为核心。 说沈棠懒吧,她搜罗了能搜到的所有官制情报,剔除重复累赘的,还剩十几套。 说沈棠勤快吧,她让大家伙自己投票。 沈棠见无人发言:“大家都是自己人,给自己挑个好听点儿的称呼怎么了?” 踏入官场,多以官职代称:“瞧瞧这个,国主之下,设三公三孤,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还有大冢宰卿……一个错眼还以为大宰冢卿,某某大宰冢?不过这一套倒是好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只是太杂了,称呼又听着拗口。” 众人:“……” 内心全部否了这一套。 例如天官设属官御正上大夫,负责草诏,纳言中大夫侍于国主左右,司会中大夫掌管财政审计,膳部中大夫掌管王庭国主饮食……又管宿卫又管宦官,其他五官倒是稍微正常点儿,地官掌民户土地,夏官掌军政,秋官掌刑法,冬官职能类似工部…… 沈棠又抽出一卷翻开,道:“这一套也挺特殊,国主之下分内服官、外服官……” 当然,她没打算采用。 沈棠又抽出一份,众人也翻开这一卷,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这正常。根据搜集来的情报来看,这是比较大众的,西北大陆和其他地区也多以这一套为模板进行删改。 |w`) 请个假。 最近报了私教课,每天下午去打卡,体重倒是没咋降下来,但气色看着比以前好点儿。 ps:时间流速大法,直接进入元凰五年,剧情快进至攻打北漠前一年。 (本章完) 第920章 920:元凰五年(中) 第920章 920:元凰五年(中) “这套我看行,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唯一的麻烦在于,咱们似乎没这么多人。”沈棠翻着情报,一边翻找一边嘟囔。 为了确保权力地位的稳定,高官要职肯定要给自己人。只是她的班底一向精简,根本塞不满。即便年前招贤纳士一批,但这些人还处于“实习期”,能力秉性还需要时间考察验证。她目前的处理方式就是精简各部编制,虚职冗官全部砍掉,只剩下实职。 职能冲突重叠的,就暂时先放一放。 “中书省给二十个编制够吗?” 祈善黑了脸:“怎么可能够?” 中书省再精简也得四五十号人吧? 只给二十个员额,主公是指望这二十个人全部吗?拿着一份的俸禄,干三人的事情。中书省要草拟诏令、制令决策,负责康国境内各地所有的表章进奏。 她有没有想过会是啥结果? 沈棠诧异:“不够吗?” 于是掐着手指算了算:“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起居舍人、通事舍人……还有令史、亭长这些僚属……” 按照这一卷情报,中书令一人,中书侍郎两人,中书舍人六人……通事舍人十六人……令史、亭长这些僚属则有数十人不等。不管怎么算,二十个编制还真远远不够。 她的眉头皱得很紧,半晌才吐出一口浊气,忍痛道:“三十五,不能再多了1 编制多意味着要发放的俸禄也多。 虽然国库看着还算充裕,可那是对于她原先的精简班子而言,若是建立完整官制,各部门都塞人,沈棠都怕明年开不出俸禄。中书省给三十五人,真是最大让步了! 看着不情不愿的主公,众人脑中陡然萌生出怪异的念头――中书省,狗都不去。 沈棠继续往下捋。 “门下虱…也给三十五个编制?” 祈善脸色又黑了一重,在同僚们注视下正面对抗主公,道:“不行,不可能1 倘若主公采用这套官制,门下盛中书省和尚书省,祈善肯定会被塞到其中一个当长官。员额就给这么点儿,谁摊上谁倒霉。不管结果如何,努力争取总是没有错的。 无形之中,因为祈善这一举动,众人的好感值悄悄地涨了一两点――门下省负责审核颁布、封驳审议之事,偌大部门就给三十五个编制,那日子比中书省过得还苦。 沈棠嘟囔:“怎么就不够了?” 门下省的长官称之为侍中,有些国家家大业大,给的员额多,光是黄门侍郎、给事中就各有六人,也有些国家精简员额,各两人。门下录事、通事令史、起居郎、符宝郎之类的,数目不定。沈棠粗略一看,情报中的门下省员额都在一百五到四百之间。 须臾,沈棠的脸色就赶超了祈善。 她咬牙:“一百六十1 在最低标准上再给十个员额! 祈善道:“两百1 沈棠:“一百六十五1 “两百一十1 “一百七十,不能再多了1沈棠一拍桌案,拍板钉钉,不给祈善继续还口加码的机会,俄而又苦口婆心,“元良,咱们现在还是家小业小,一百七十员额够多了。” 啥时候能塞满还是个未知之数呢。 见祈善还想开口,沈棠忙不迭提高声量:“停――尚书省,员额绝对给多点1 尚书省统帅六部二十四司。 六部跟沈棠此前采用的士、户、仓、客、兵、法六曹差不多,林风所处户曹掌管民户、祠祀和劝课农桑,对应六部中的户部。六部中,每部各设四司,共二十四司。 例如吏部就设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主要负责官吏选授、勋封、考课。 沈棠这次没有随意开口确定员额。 而是在内心盘算起必要名单。 尚书省明面上的长官应该是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不过她看有些国家直接划掉尚书令,六部由左右仆射负责。六部各有尚书一人,侍郎一到两人,二十四司各有郎中一人,副手员外郎两人……不算二十四司僚属的情况下,这里就有九十三人…… 若是再算上更庞大的属吏…… 沈棠愁眉不展。 这些部门怎么砍都不可能砍到两位数。 她只能叹气,将员额先给了。 回头慢慢选拔人才填上。 “我要不将三省都砍了吧……这就能空出不少的员额……”六部二十四司直接由沈棠自己管理,她在内心想了想那个画面,暗下摇了摇头。虽说直接由国主接管会省事儿很多,也有利于权力的集中,避免了争权,但有个大前提,国主得要精力充沛…… 一旦这么搞,想偷懒都不行,若是日后为了偷懒再设立其他部门代替三省,问题不就又绕回来了?给出去的员额太多了,国库没这么多钱发俸禄,沈棠打消这一念头。 最重要的是―― 她打算将三省交给褚曜他们。 他们绝对忠心自己,本身不仅没有家世拖累,甚至连个亲眷都没。他们都会全心全意辅佐自己,生不出伤害她的私心。自然,沈棠便没有担心皇权和相权斗争的必要。 顾池听着沈棠的心声。 头一次感觉到了头皮发麻。 当然,不是因为沈棠这些念头――这些都是一个国主最基本的基本功,若是连这点儿心思都没有,一个劲儿相信谁,底下的人反而要开始担心自家主公的脑子了――让顾池头皮发麻的是,以主公对帐下僚属的信任和重用,祈善和褚曜绝对逃不掉三省主事。 剩下一个―― 千万别落到自己头上。 特别是六部。 以主公给出的六部员额来看,尚书省在初期绝对是一个加班地狱!顾池掂量掂量自己的身板儿,他确信自己经不起折腾。 就在顾池眼珠子乱转,思索谁最有可能成为这个倒霉鬼的时候,自家主公已经大刀阔斧开始砍九寺五监的员额了:“管祭祀、医药和音乐的太常寺?砍了砍了……” 其中被砍得最惨的是光禄寺、宗正寺和太仆寺,没有别的原因,沈棠给出的理由非常有道理:“……光禄寺管朝会、祭享以及王室的膳食,管理朝会的就行,其他有必要吗?王室目前就我一个人啊!我上没有老要奉养,下没有小要抚育,中间也没有同宗同辈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喂饱我一个人需要多大部门?所以,砍了砍了……” 宗正寺的理由同上。 这个部门管理王室日常事务的。 太仆寺就更加鸡肋了。 管理王室车马依仗以及出行。 沈棠出行都是靠两条双腿,若想偷个懒就召出摩托代步,那些花里胡哨的仪仗配置根本就是浪费她的钱!不知道她现在还负债累累?她才懒得花钱养这么一个部门呢。 至于太府寺、司农寺、大理寺之类的,沈棠下刀子没有太狠,只砍了三分之二。这些部门有些职责跟六部二十四司有重合。正常情况应该是让它们互相牵制,但沈棠现在缺人又缺钱,根本养不起闲人玩不起制衡。 相较之下,五监员额倒是保存完好。 不仅保存完好,她还给国子监、少府监、军器监和都水监都加了预算,员额也没怎么动。唯一的倒霉鬼是将作监:“将作监要不也砍六成?宫室什么的,能住就行。” 沈棠本身就不是喜欢奢靡的性格。 对她来说,自己一个人也就睡一张床,住一个屋子,用不着太过奢华的宫苑。她也不是那些喜欢搜罗美女填充内廷的国主。没搜罗占有的癖好,也省了安置人的宫殿。 沈棠这个提议遭到了反对。 人家也不只是折腾宫苑建筑,若工部那边有重大工程的命令,将作监也要积极参与修建。沈棠闻言,瞬间想到了北啾这些墨者,点头:“这样也好,是我顾虑不周。让周口担任将作监大匠吧,再从其他墨者之中挑选两名技艺品行上佳的担任少匠。” 以北啾的能力,完全够了。 褚曜这边正提笔记录着议事内容。 北啾是第一个由主公明确任命的官员。 他问:“大匠几品?” 尽管各国所用官制都大差不差,但某些名称和官阶却有不同。典型如侍中、黄门侍郎这些,在有些国家不仅地位崇高还有实权,但在某些国家却属于微末虚职小官。 自然,官品也有不同。 沈棠想了想:“从三品?或正三品?” 褚曜斟酌了会儿:“从三品吧。” 自家主公目前的班底过于精简了,若是官品定得太高也不利于之后的稳定治理。 若是按照眼前这个通俗模板,九寺长官除了太常寺是正三品,其余皆为从三品,而五监之中除了都水监为正五品,其他皆为从三品。即便是六部尚书也才正三品…… 沈棠对褚曜的提议没有异议。 “行,从三品。” 她继续往下翻了翻。 再次开口砍员额。 “无晦,依我看,宫内三省就省了吧?各方艰难,我也养不起这些人。”所谓宫内三省便是秘书盛殿中省和内侍省,“秘书省留着,藏书库不能裁……殿中省嘛,能省则省,有个十几号人照顾起居就够了,内侍省我看可以完全划掉,嗯,砍了……” 内侍省一般是由宦官统领的。 专门管理王庭内部的琐碎。 还是那句话,沈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在她看来,确实没有必要花钱去养几百号杂役女工宦官。她如今的生活状态就很不错了,根本不需要这么铺张浪费,劳民伤财。 众人闻言皆是叹息。 他们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之前砍各部员额,他们还想着日后会忙到累死,却不想主公对她自己更狠,将服务她和王室的相关部门能砍全砍了。看主公的意思,她更青睐将这些部门直接抹除。 但―― 这是不行的! 褚曜等人坚决反对! 宫内三省还是要留下来,至多规模缩小一些。此时秦礼出列发言,温声劝道:“即便主公不为自己考虑,也要考虑一下未来诸位王夫王储。再者,王室若无该有的仪仗,也会叫天下人耻笑。他们不会认为主公这是朴素节俭,只会认为主公无国主威仪。” 沈棠道:“威仪靠这些外物?” 秦礼耐

相关推荐: 一等婚事   武破九霄   我的光荣进化模拟器   我的云养女友   恐怖游戏:我真的只是一名医生   臣不得不仰卧起坐   诡秘:幸运儿   我试图解决天命之女   霸道城管爱上我   爱人,没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