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同居诡计 > 第392章

第392章

心劝解她。 “人靠衣装,马靠鞍。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国主仪仗不摆出来,久而久之就会有人僭越无礼,失了分寸。” 沈棠摇摇头:“没人有这个胆子。” 活腻了想要试一试她的武力? 秦礼笑道:“相信以主公的能力,自然无人敢轻视。只是,国主过于节俭朴素,也不利于国家。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上有所恶,下亦从之。国主如此,底下的人自然也会效仿。若人人都穿葛布麻衣,素面朝天,那些丝绸锦缎、胭脂香粉要卖给何人?” 适当的简朴有利于杜绝浪费,但过度简朴就是自我折磨,不利于国内经济提振。 沈棠挠挠头:“唉,这倒也是。” 进入内廷的人都是清白出身,将岗位全砍,便有人失去生存工作。某种程度上让这些人进入内廷侍奉也是增加就业岗位。 唉,这些部门就砍个八成吧。 王室就她一人,确实用不着太浪费。 她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脱单,若日后脱单,内廷添丁进口,员额再增加也来得及。 可如今是不需要的。 确定好以上部门的员额规模,沈棠视线又在手中书简滑了几行,抬手指着顾池。 “望潮。” 顾池被点名,头皮发麻。 起身拱手:“池在。” 沈棠给他指官职,绝对专业对口:“御史台,御史大夫,正三品,交给你了。” 只管揭发弹劾,她给当后盾! 瞬间,顾池感觉到背后有无数双炙热的眼睛盯着他,羡慕嫉妒酸!因为他是北啾之后第二个明确确认的官员,又因为御史台一般不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才是长官。 沈棠不仅设了,还给他了。 关键是顾池的文士之道…… 顾池瞬间眼前发黑,他觉得自己上任之后将会取代祈善,成为朝臣仇恨值最高的那一个――御史台揭发根本不需要证据啊! |w`) 顾池不入御史台当御史大夫可惜了。 ps:文中有和谐,三sheng长官,给和谐成三高官官了……改了改,用主事好了…… (本章完) 第921章 921:元凰五年(下) 第921章 921:元凰五年(下) 沈棠眼笑眉舒,明知故问。 “望潮是欢喜得不知该说什么了?” 御史台可风闻奏事,注定跟其他朝臣有矛盾。倒不是沈棠想将顾池架在火上烤,而是建国初期,草台班子有太多不足,短时间又要扩充团队,根本来不及磨合考察,难免混进来几个别有用心的人渣――哪怕从宏观来看,这些人渣无法动摇康国内政,但他们屁股坐着的位置注定他们随便做一桩事情也能影响数百上千的人,更是他们的梦魇! 顾池便是沈棠手中最锋利的锄头,能让她用最快速度将混进来的稗草连根铲除! 白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心里有鬼的人才会怕鬼! 同理可得―― 屁股不干净的才会畏惧御史台! 顾池费劲扯扯嘴角,硬生生挤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是,池喜不自胜……” 沈棠笑道:“君当勉励,不负众望。” 顾池扭头看了一眼一众同僚。 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皆是一言难荆 让顾池统领御史台,估计满朝上下没有一人的裤衩还能穿着,绝对会被这些御史扒得干干净净。在座除了一众重臣班底,还有不少新面孔。他们资历不深,在沈棠面前刷脸也少,也不知顾池底细,不懂任命顾池为御史大夫,这些人为何露出这样的表情。 莫非是羡慕嫉妒顾望潮独得圣心? 这也不是不可能。 主公帐下元老重臣,一个比一个高冷寡言,唯独顾望潮深谙圣心,听说此人能将主公心思揣摩清清楚楚,换来如今的重视。 他们嘴上对这种谄媚逢迎的手段不屑一顾,但扪心自问,谁不想被主君重用呢? 御史台监察百官,风闻奏事。 如此重要的位置说给出去就给出去了,还破天荒给了御史大夫一职,羡慕死了。 他们心思各异。 尽管知道今日给自己安排官职的可能性不大,但万一呢?纷纷打起精神,时不时从幸运儿顾池身上掠过。话题中心的顾池面如菜色,恨不得给这些嘴碎的,一人一本! 他拱手谢过:“臣必不负主上厚望。” 沈棠听他改了称呼,心下扬眉。 又是谁的心声给他不痛快了? 她未昭告天地,主上、主君、陛下这些称呼还用不上――若是有人用,也不算僭越,顶多让人觉得此人故意讨好沈棠,有拍马屁嫌疑――而顾池刚才用的还是主公。 沈棠抬手一压,示意他坐下来。 低头继续看着手中书简。 “翰林院……既无品秩也无官署属吏,以一技之长为国主游乐宴乐……这不就是陪玩机构么?这也太浪费人才了。不过,确实需要招纳各行各业的技艺人才进来……” 她发现翰林院也挺特殊。 有些国家单纯将其作为陪玩机构,也有国家通过翰林院提拔人才,不少重臣原先都是翰林院出身。沈棠连闲人都不想养了,更别说闲暇陪玩的机构。若保留翰林院,肯定是要派上用场的。她心中一转,有了主意。递给无晦一个眼神,后者点点头,了然。 翰林院,日后用来提拔亲信私臣。 除了北啾和顾池,沈棠又将几个专业对口的定下来,其他人再慢慢安排到各自的坑中栽种好:“董道,医署,太医令。” 根据搜罗上来的情报来看,太医令的品秩五花八门,高一点的也就正五品,低一些的还有从七品下。由此可见,当下世道对医术确实有偏见:“……不管是从七品下还是正五品,都有些太低,跟周口的将作监大匠一般,也定为从三品吧。无晦怎么看?” 对于沈棠而言,不管是墨者还是医士,跟文士武者没什么不一样,只是考虑到朝臣的反应以及日后舆论,这才没有给“正三品”。不过,光是从三品也足够众人惊诧。 这些人,自然不包括元老重臣。他们心中虽有异议,却不敢在这个场合说出来。目前正是封官的节骨眼,他们为太医令品秩这样的小事被主公记上黑名单,得不偿失。 无人发话,而褚曜又一口赞同。 这事儿便就定下来。 沈棠道:“回头派人给行道道贺。” 她私下尊重董老医师,称其为“董老”,但正式场合却不能这么喊,干脆以“表字”称之。董道行医前半生都在为进入医署当医士而努力,最终却因为出身背景,连医署的门槛都没有摸到,如今踏入医署,却是以太医令的身份。不得不感慨命运。 “善孝可愿入御史台?”沈棠点名根本没有规律可言,她想到谁就点谁,一边看一边想着将人放到什么位置能最大限度发挥能力,名字扫过崔孝,萌生出一点儿心思。 崔孝微微错愕,出列拱手:“孝愿1 这事儿也没拒绝的可能。 大老板的询问就等于通知。 众人目光尽数落在崔孝的身上。 祈善这边隐约如坐针毡,崔善孝的文士之道还真是防不胜防,即便二人有仇怨,他也下意识会忽略对方存在。座次靠后的一群生面孔就更加懵逼,崔孝座次靠前,意味着他即使不是核心班底,也是接近核心了。这样的人物,为何他们却没有一丝丝印象? 跟着,又好奇崔孝会被指派什么官职。 沈棠道:“监察御史。” 这话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料。 崔孝在沈棠这边的资历确实不深,但他也立了大功,又跟秦礼等人关系极好。若是入御史台,怎么着也能当个御史中丞吧? 结果却是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属于御史台治下察院,品秩仅有正八品下,虽说职权很广,上能监察百官、肃整朝仪,下能巡视郡县、纠正刑狱,但跟崔孝的位置来比,确实不怎么高。 崔孝并不挑剔,拱手谢恩。 “孝必不负主上厚望。” 他这声“主上”既不是阴阳怪气,也不是拍马屁,纯粹是为了跟顾池保持队列。 崔孝谢恩,但事情并未结束。 沈棠仿佛知道众人心中想什么,笑道:“正八品下的品秩确实低了些,巡视各地也太辛苦,善孝要不再兼职一个太常寺卿?正三品,太常寺在我朝初年应该很清闲。” 九寺之中,仅有太常寺卿是正三品。 康国目前的情况,太常寺的主要事务真的不多,崔孝可以丢给副手去搞,自己专心巡查各处。顾池在朝监察百官,崔孝在外头盯着地方官,啧啧啧――两全其美啊! 算盘打得顾池耳朵都要被震聋了。 崔孝表面平静无波,内心却激起了无尽涟漪,压抑着激动情绪再次拱手谢恩。嗯,沈棠对此很满意。给一份太常寺卿的工资,让崔孝干两个人的活,他还真诚谢自己。 她这个大老板果真很有魅力。 “季寿。” 沈棠再次点名。 康时硬着头皮出来,作为运气不佳的瘟神,希望官职不要太坑。沈棠毕竟不是什么魔鬼主公,哪会坑自己人?抬手给康时一个正三品:“刑部尚书,正三品,如何?” 刑部,掌刑罚,其下四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和司门司,不过职权不大,范围也小,从书简情报来看,只对平民和七品以下官员有行刑权?若有品秩高的官员犯了事,不是交给大理寺就是交给门下省监管。沈棠思忖片刻,抬手将大理寺挪走一部分。 通俗来讲就是给刑部加强! 康时这边正要答应,沈棠又提议:“我看刑部跟大理寺也算一家,你要不同时兼职两地长官?我这里是没问题的,看你。” 康时看穿沈棠的“险恶用心”,婉拒。 沈棠啧了一声,似是可惜。 “令德。” 康时刚坐回去,被点名的林风出列。 沈棠道:“你之前就是在户曹,如今也直接去户部吧,只是年纪资历毕竟还浅。” 林风如今的年纪担任户部尚书也确实骇人听闻,再加上有些偏科,沈棠也担心会镇不住场:“任命你为户部侍郎,可好?” 待在这个位置磨炼几年,日后晋升为户部尚书也名正言顺。林风却没一口答应,反而面露迟疑。她当然知道主公的良苦用心,但她原先的想法是看看自家老师去哪里。 林风也知道自己偏科有些厉害,农事一道,除了主公无人能出其右,但户部不止有这些。她想静下心学习几年,再谋其他。只是看着沈棠的眼睛,她便掐灭了这念头。 落落大方应下差事。 “风必不负主上厚望。” 她不能让主公和老师失望,林令德是褚无晦的得意弟子,是主公看重的新一代! 沈棠又点了栾信,也让他去吏部。 “公义,吏部尚书,正三品。” 她原先的打算是让栾信去户部,毕竟他也当了蛮久的户曹掾,紧跟着又想起来这个户曹掾是自己硬塞过去的。栾信本身对户曹事宜并不是很熟悉,思来想去丢去吏部。 对方的文士之道也确实适合摸底考察官员能力,只是他常年满负荷运载导致反应慢这点让人很头疼,回头安排机灵稳重的侍郎。她看谢器就挺适合,这厮行事够缜密。 栾信跛着脚出来拱手谢恩。 “信必不负主上厚望。” 沈棠继续往下点:“图南。” 宁燕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自己。 沈棠道:“门下省侍中,正三品。”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惊愕,包括宁燕本人,刷得抬头,唇瓣翕动了好一会儿。 见宁燕没有反应,沈棠含笑出声:“宁侍中,该回神了,殿前失仪可不好哦。” 宁燕反应过来,拱手谢恩。 也保持队列:“燕必不负主上厚望。” 待她坐回自己的位置,仍有些恍惚神游,主公的安排实在是超出她的预期。宁燕原先以为自己要去国子监,这也确实是她比较容易上手的――不管是陇舞郡已经建成数年的学院,还是其他地方正在建立的学院,全部采用了宁燕这些年总结的经验和建议。 国子监也能更好培养未来人才。 万万没想到,她入了门下剩 毕竟是聪明人,宁燕很快发现原因。 眸光不经意间落向垂在大腿上的文心花押,她的性命绑着主公――主公生,她生;主公死,她死。她绝对是能让主公放心的亲信之一,让她入门下省也在情理之中。 “元良,中书省,中书令,正三品。” 祈善的脸色比煤炭还黑。 后悔刚刚砍价没有坚持多要一些员额,三十五个员额的中书省,真是他的福报! 最后的“福报”二字,几乎咬碎了牙。 顾池抬袖遮住压不住的嘴角。 看同僚的热闹就是让人心情愉悦。 “善必不负主上厚望。” “无晦,尚书省,尚书令,正二品。” 沈棠将三省主事的位置给了与自己性命相连的三人,但她交托信任却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信任三人,仅仅是因为他们值得信任。祈善褚曜跟着自己够久,是资历最深的元老,三人相扶持着走过最艰难的初期。而宁燕,除了信任她的实力,还有便是性别。 沈棠需要一个足够有分量的女官! 门下省侍中,分量绝对够! “曜必不负主上厚望。” 沈棠跟着又点了姜胜和荀贞。 姜胜的能力比较全面,属于六边形战士了,分到六部中的哪一个都能如鱼得水。 因为万能,沈棠就不用多考虑。 “先登,兵部尚书,正三品。” “含章,户部尚书,正三品。” 姜胜谢恩:“胜必不负主上厚望。” 荀贞的反应就慢了一拍。 他和同僚们的表情都有一瞬的扭曲。 让荀贞去当户部尚书,这跟将老鼠丢入米缸有什么区别啊?倒不是说荀贞会贪污什么的,而是户部掌财务,主公确信要让的人去当户部尚书??? 沈棠咳嗽一声:“我自有用意。” 荀贞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份差事。 拱手谢恩:“贞必不负主上厚望。” “公肃,礼部尚书,正三品……嗯,现在礼部也清闲,没什么事儿,你就再兼职一下军器监吧?”看着芝兰玉树般的秦礼,沈棠心头一动,又添上一句,“加封少师。” 少师乃是三孤之一,仅次于三公。 秦礼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加封的人。 让秦礼去礼部,有些委屈人了。 军器监,说实话也不是很专业对口。 秦礼倒是没想这么多。 事实上,沈棠给予的恩宠反而让他受宠若惊,温声道:“礼必不负主上厚望。” “少美,左仆射,从二品。” 一众班底之中,寥嘉跟祈善的关系走得最近,让他去尚书省给褚曜当副手,自然也是为了三省能更加团结。寥嘉跟祈善在沈棠外出打仗这一年多,将后方治理得平平顺顺,能力自然不差,只是存在感不高。右仆射的位置,沈棠暂时没给出去,也确实是因为没有非常合适的人选,先空着。 六部之中,还有工部尚书也空着。 沈棠思忖了片刻,让沈稚入司农寺,虞紫去刑部实习,若是实习通过,日后给康时当副手,未来刑部接班人。她那个的文士之道在刑部,未必没有妙用。 |w`) 我修改一下,还要再添加一些,人好多碍… 修改了一些bug,栾信在吏部(该死的搜狗拼音),无晦尚书令是正二品(查资料看错行了)。 中书省(风阁),中书令祈善; 门下省(鸾台),侍中宁燕; 尚书省,尚书令褚曜,左仆射寥嘉; 吏部,尚书栾信,侍郎谢器; 礼部,尚书秦礼,兼军器监,加封少师; 兵部,尚书姜胜; 户部,尚书荀贞; 刑部,尚书秦礼,副手虞紫(实习期); 工部,空缺。 御史台,御史大夫顾池,监察御史崔孝(兼职太常寺卿); 医署,太医令董道。 (本章完) 第922章 922:元凰五年(下2) 第922章 922:元凰五年(下2) 沈棠三言两语将蛋糕分得差不多。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说起来,元良也曾算是我的授业恩师,国主之师,担得起一个‘太师’之名。”她又给祈善加了一个荣誉头衔。 太师乃是三公之一。 沈棠大方给出去,有两个原因。 其一,祈善仇家这么多,不给他加点儿筹码,沈棠也担心他压不住场子――尽管这个可能性并不高,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其二,在众神会这边看来,沈棠是被祈善操纵的傀儡国主,事事都对祈善言听计从。这会儿分蛋糕,祈元良就算不拔得头筹,也该有特殊待遇。众人对主公这个决策并无任何异议,祈元良的特殊性早就被验证太多次。 更何况,祈善也担得起这些殊荣。 祈善再次出列谢恩。 沈棠视线越过前排这些熟面孔,落向后面那一张张不算熟悉的面孔,他们望着自己的眼神谨慎恭敬又有一丝灼热。她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意思,循着记忆又点了七八人。 此时,有亲卫端上来一杯热茶。 沈棠小酌两口,眉眼间带着肉眼可见的疲倦,顾池出面给她递了台阶,她顺势以精神不济为借口结束这个会议,起身离去前又撂下一句:“三省主事,各部尚书,你们回去后,各写一份举荐名单给我,推荐你们觉得合适的副手属吏,明儿这时候给我。” 说罢,匆匆离开。 前脚刚走,后脚恢复奕奕神采。 哪还有刚才虚弱疲乏的模样? 被留下的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交错之间满是火药味,一边虚伪地恭贺彼此,一边暗暗较劲儿。为什么较劲儿?自然是为抢人啊!现在不可劲儿抢人,回头管个空衙门? 他们要抢人,被抢的目标群体也心思活泛起来。试问,谁不想进入心仪的机构? 从今日会议来看,最冷清的部门就是与王室相关的光禄寺、宗正寺、太仆寺……进去了升迁无望。能去热门部门,谁想去冷门的?若是能当个侍郎,谁想当员外郎? 更别说工部尚书空着,右仆射也空着。 主公为了平衡势力,这两个位置大概率会给世家中人,借此拉拢世家归心―― 不管之前闹得多僵硬,只要王室世家利益趋于一致,即便此前势同水火,以后也能如胶似漆。再者,康国建立,组建朝堂,稳定地方,仅凭沈棠原先的人手根本不够。 世家对教育的垄断,她怎么招贤纳士都避不开这个群体,给点儿甜头是必然的。 沈棠窝在主帐歇了一会儿。 屁股刚坐热,顾池便过来了。 她扬眉:“你怎么不去抢点人?” 作为国主,沈棠此次放权堪比泄洪,允许三省主事和各部尚书自己挑选班底,这就是明晃晃告诉他们可以挑几个“自己人”。 “提拔了对方,对方不得感恩戴德?” 日后不管是立足朝堂,还是管理各自一亩三分地,都是非常有利的。当然,他们可以写推荐名单,允不允许却是沈棠拍板。 “主公允许吾等提拔副手属吏,吾等也要感恩戴德。”顾池一语揭穿了沈棠把戏,眼前年轻国主毫无怒色,反而递给自己一杯飘着果香的渴水,他接过,笑道,“让他们自己去抢吧,御史台就不凑这热闹了。” 御史台性质特殊,不仅要看能力,还要看秉性、出身、家世,最好是清白出身,没什么利益勾结,性格刚毅且直言不讳的人。监察百官就不能畏惧强权,任何时候该说就得说,顾池准备花点时间慢慢物色。若有必要,还能翻翻辛国和庚国的遗产,看看两国御史台有没有刚正不阿、一身反骨的! 能扛得住两国王室高压还坚持为官初心,绝对是御史台的好苗子!若是能捡几个跟崔善孝一般特殊的监察御史,牢牢管控地方机构,哪用愁政治不清明,社会不和谐? 沈棠道:“这倒也是。” 二人躲在这里炫了好几杯果茶渴水。 顾池眼尖看到沈棠手边摊开一本册子,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有些还经历好几遍涂改。沈棠注意到他视线,伸了个懒腰,揉揉酸胀的眼:“这是要给吏部的,关于官吏选授的一些规矩……有些规矩一开始就要立下,免得日后被人钻空子钻成了筛子。” 任何东西的腐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往往是从不被人注意的角落悄悄开始,偌大一个国家同样如此。有可能是从上往下腐朽,也可能是从下往上蔓延。地方基层偷奸耍滑,再好的政令也维持不下去,同理,上层出了毛病,上行下效也会影响下方。 沈棠能做的就是抓紧各个细节。 盯着它们落到实处。 例如官吏的任用限制。 其一,回避亲属。 例如双方不能是同一机构的上下统属关系,两方职务也不能有联系。典型例子就是有亲戚来考试,负责考试环节的人若与考生有关系得回避。隐瞒不报不回避是重罪。 至于父子/女同朝什么的,沈棠允许。 谁当官不是为了家人和前途? 回避是为了政治更清明而不是变浑浊。 若是因为朝中有一个人当着官,便绝了其他族人亲戚上进的门路,这就是结仇。 不仅当官的族人会被咒骂憎恶,连沈棠这个国主都会被他们掀翻。例如甲乙两个家族有仇,甲家族有个子嗣有才华,乙家族为了断绝甲家族后路,收买甲家族纨绔,给谋小官,让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彻底杜绝甲家族入朝的希望。这合理吗?一点不合理。 再者说,沈棠帐下也有不少亲戚组合。 例如赵奉父女、云策师兄弟、褚曜师徒、荀贞父子……总不能将他们都拆了吧? 如今世家变得乖顺,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将希望寄托下一代。扼杀人家的希望,不怪人家跟你拼命!沈棠对此自然要慎重。 除了回

相关推荐: 我的美女知己   撩汉指南   [FGO同人] 成为神罗战士后他叛逃了   饮鸩(复仇文)   帝国征服计划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   恶女百分百   最强打脸修仙系统   心抹微云   系统!我成了资本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