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他的私心(年上,1v1) > 第316章

第316章

中一次夺魁?” 顾青昀面色微顿,道:“活学,苦读之外,还需天时地利人和。” 旁边一名微胖的学子道:“就你这样还想夺魁?你还不如先问问,如何进殿试罢!承之学兄,请问武状元和文状元哪个更容易啊?” 顾青昀沉思片刻,道:“各有各的难,不可比较。” 只不过,武状元初期的俸禄更低罢了。 又有学子道:“学兄,那开考之前,如何能不紧张呢?离春闱还有一段时日,我已经有些睡不着了……” 顾青昀笑笑,“这我就帮不了你了……我从不为考试紧张。” 学子:“……” 苏玉音站在晏先生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晏先生捋了捋胡子,站起身来,道:“他们恐怕一时半会问不完,我带你去书院走走。” 苏玉音点了点头,她随着晏先生出了书房,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顾青昀还被众人围着,忙不迭地回答各种问题。 苏玉音不由自主道:“他能招架得了么?” 阿泰掩唇笑道:“嫂嫂放心,承之哥哥在书院之时,也经常遇到这类情况,他早就习惯了。” 苏玉音忍俊,道:“原来他这般受欢迎。” 晏先生立在一片青竹前,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的顾青昀,道:“老夫还记得,承之刚来的时候,瘦得皮包骨头,十分可怜,老夫一度担心,他的身子到底能不能调理好。” “如今,他长大成人,立业娶妻,想必他父母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一提起顾青昀的父母,苏玉音微怔了一瞬。 在今日之前,关于顾青昀的过去,他没有刻意提起过,她也没有主动问过,此刻听晏先生提起,她便开口问道:“晏先生认识承之的父母么?” 晏先生笑了声,“何止认识,我与承之父亲,乃是至交好友。” 苏玉音低声道:“我听承之说,他的父母早就过世了……” 晏先生侧目,看了苏玉音一眼,“想知道?” 苏玉音认真点头,“我怕承之难受,所以也不敢多问……但说实话,我也想多了解一些他的过去。” 自从苏玉音认识顾青昀,他便事事周全,处处完美,面对任何困难,都有自己的章法,但她知道,这不是全部的顾青昀。 这是昨日的一切,造就了今日的他。 “唯有清楚一个人的过去,才可能知道他想要什么样的将来。”苏玉音轻轻道:“既然要与他共度一生,我便要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他、懂得他……不是么?” 晏先生目光和煦地看着苏玉音,笑道:“你这小丫头,倒是有几分意思,看来,承之没有选错人。” 苏玉音一笑,“看来,晏先生是愿意帮我了?” 晏先生视线放远,落在不远处的顾青昀身上——顾青昀清隽的气质,同他的父亲很像,尤其是那双眉眼,明净睿智,无比聪颖。 “承之是老夫看着长大的,自然希望他事事都好……你愿意用心了解他,老夫也可知无不言。” 晏先生声音低沉,逐渐陷入了回忆之中,“你可听过顾潇?” 苏玉音心头一惊,“晏先生说的是那位名满天下、桃李遍朝的大儒——顾潇先生?” 第158章 懂你 知道你在意我的家人,我很欢喜。 秋风轻拂,青竹微漾。 晏先生低沉的声音,很快将苏玉音的思绪,带回了多年之前。 “早在陛下还是皇子之时,老夫便时常陪他外出,我们以文会友,结交广泛,也认识了不少才子——顾兄也在其中。” “顾兄家中殷实,成名尚早,不到二十岁,便开始著书立说,在北方一带,颇有名气。彼时,正值学子们上京赶考,有不少雅集诗会,都以能请到顾兄为荣。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们三人一见如故,从此之后,便时常聚在一起,切磋诗文,论道政务,彼此惺惺相惜。” 苏玉音听得认真,忍不住问道:“既然如此,公爹他可有参加科举?” 晏先生笑了笑,道:“顾兄虽无心功名,但却有一颗匡时济世之心,亦在家人的支持之下,参加了科考。” “他这第一次科考,便得了头名状元,连老夫的父亲,也对他十分欣赏。” 苏玉音听顾青昀说过,晏先生的父亲,乃是前太傅,也就是当今陛下的师父。 苏玉音问:“那后来呢?” 晏先生想起后来发生的事,面色便沉了几分,道:“原本,顾兄前程远大,能平步青云,但那时,世家子弟过多,个个都在等官,而朝廷编制有限,顾兄便也只得排队,等着吏部批复……这一等,就是两年。” “那两年里,先帝身子大不如前,太子之位的争夺,便如火如荼。” “陛下虽然能力出众,但出身不高,在夺嫡之战中,占不到上风。就在这时,方家找到了陛下的母妃,请求结盟。” 苏玉音有些意外,道:“原来是方家主动找陛下结盟的?” 晏先生点头,他灰白的胡须微微动了动,道:“方家到了这一代,嫡子凋零,庶子又不成气候,唯有方家嫡女,端庄聪慧,名扬京城,于是,方家便只能孤注一掷,将方家嫡女押宝在其中一位皇子身上。” 苏玉音听罢,接着晏先生的话道:“所以,他们选了当今的陛下?” 晏先生道:“是。当年,大皇子军功卓著,与武将们打成一片,看不惯世家作为,自然不在方家的选择之列。而四皇子出身高贵,不好把控,所以,方家选择了进退有度、韬光养晦的五皇子——也就是现在的陛下。” 苏玉音这才明白过来,道:“互利共赢,确实是合作的根本。” “事实证明,方大人眼光独到,陛下着实是女婿的上佳之选。”晏先生一面回忆,一面道:“有了方家做后盾,陛下便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在众多皇子中胜出,一跃成为太子。” “而方家嫡女,也成为了太子妃,入主东宫。在陛下登基之后,她自然而然执掌凤印,成了皇后。” 苏玉音问:“这前后花了多长时间?” “前后不过两年,却恰好是顾兄不得志的那两年。”晏先生盯着如洗的碧空,道:“陛下登基之初,以方家为首的世家,权利到达了顶峰,朝中不平之事此起彼伏。” “那段日子,官场乌烟瘴气,百姓民怨沸腾,而世家却丝毫不知收敛,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迫害了不少寒门子弟。陛下有心整顿,但他初登地位,根基不稳,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晏先生说着,也有些怅然,道:“顾兄在等待两年之后,看出陛下短期之内,都无法摆脱世家的钳制,便放弃了状元的身份,带着夫人离开了京城。” 苏玉音神情凝重了几分,道:“公爹放弃京城的一切,想必是心灰意冷了。” 晏先生说着,也觉得很是可惜,“确实如此……但顾兄心中有丘壑,即便离开了京城,也心系天下。” “那些年,他游历大金和周边诸国,写下了不少见闻异志。”晏先生一

相关推荐: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高达之染血百合   大唐绿帽王   角色扮演家(高H)   归宿(H)   倒刺   人妻卖春物语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