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恶魔总裁:调教亿万逃妻 > 第377章

第377章

和年轻藩王都有深厚渊源的吴家剑冢老祖宗,在送剑之后就已返身中原,想来应该是彻底退出江湖。 邓太阿仿佛后知后觉,有些好奇问道:“为何要让那名女子在此时离开北凉?是希望她能够带着陈天元去往中原?” 徐凤年笑道:“主要是找人,顺便正好把那位碍眼的谪仙人牵走,一举两得。” 年轻藩王按住刀柄,站在那座牌坊下,清风拂面,飘然欲仙。 桃花剑神随他一起并肩眺望远方,腰间一侧悬太阿,当世剑仙第一。 徐凤年轻声问道:“羊皮裘老头,王老怪还有曹长卿,他们都曾遗留气数在人间,老黄当初也留了一部剑谱给我,邓太阿,你呢?” 这位以剑术入道继而与吕祖、李淳罡比肩而立于剑林之巅的桃花剑神,脸色平静道:“我邓太阿,生前不想死后事。” 徐凤年羡慕道:“真是潇洒。” 邓太阿看到远处柴青山一行人缓缓而至,显然没有陪着徐凤年一起等人的意图,牵驴转身率先登山。 柴青山与齐仙侠结伴而行,中原神拳冯宗喜和缥缈峰那些仙子也都凑了这份热闹,倒是雪庐枪圣李厚重和他的弟子并未出现,气节高下,一眼可见。 徐凤年左侧肩头突然给人重重拍了一下,他转头望去,无人,转向另外一方,仍是无人。 徐凤年故作惊讶状。 很快就有位蹲在地上的小姑娘哗啦一下跳起身,哈哈笑道:“吓到没有?” 徐凤年眯眼微笑,嘴角翘起,笑意尤为温柔。 他每次见到她,从初遇到重逢到再相逢,都只有开心。 徐凤年伸出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呦,长个子啦。” 她双手叉腰,高高扬起下巴,使劲挺起胸膛,毫不遮掩她的洋洋得意。 徐凤年笑问道:“南北小和尚呢?” 她白眼道:“笨南北啊,正跟一个叫余福的小道童叨叨叨呢,我不乐意带他们玩,你是不知道,一颗小光头,一个小学究,这俩待在一起,最喜欢鸡同鸭讲,比以前咱们家那些大光头老光头凑在一起讲经吵架还无聊。” “那你爹娘呢?” “愁死我了,前不久山上有个从江南来的女香客,不知怎么认出了我爹,哭得那叫一个泪眼朦胧梨花带雨,把我娘给气得那叫一个七窍生烟呦,我爹都主动洗了好几天衣服了也不管用,昨天还跟武当山牛鼻子老道士借了些铜钱,说是让娘下山买些胭脂水粉……” “然后你娘没肯?” “哪能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娘跟谁较劲都不会跟胭脂水粉较劲的,拿到钱就下山去山脚镇上,满满当当回的山上,在屋子里捣鼓了差不多个把时辰才肯见人。” “你爹给吓着了?” “屁咧,我爹一个劲儿说我娘国色天香美若天仙。可惜啊,我娘好不容易才消了气,那个女香客就借口辞行找到了我爹娘,瞅见我娘的妆容后,那女子倒也没说啥,就是斜瞥了我娘一下,然后嘴角一翘,最后就不搭理我娘了,只顾跟我爹客套寒暄,她在离开的时候,我瞧得挺真切,又对我娘悄悄撇了撇嘴。如此一来,然后,就没有然后啦。” “李子,你娘算是遇上对手了。” “唉,当时没觉得,现在回想一下,的确挺伤人的,其实也怪我,我娘往脸上狠狠抹胭脂水粉那会儿,我没怎么上心,要不然我娘肯定会更好看些。” “没事,你爹觉得你娘好看就行。” “话是这么说,可没奈何他有笨南北这么个徒弟啊,当时我爹实在没法子了,就问了一句,笨南北,你是不是也觉得你师娘是天底下最好看的女子。你猜怎么着,笨南北回答了一句师父你说过,出家人不打诳语的。接下来就是我娘扯我爹的耳朵,我爹扯笨南北的耳朵,唉,这仨也真是,都跟长不大的孩子似的,把我给愁得不行。徐凤年,要不然你带我去清凉山玩玩呗?凉州城的肉包子可好吃了,就是贵了些。” 徐凤年哭笑不得地看着歪脑袋的少女,又不愿她失望,便弯曲手指在她额头轻轻一磕,“去清凉山玩可以,不过得经过你爹娘答应。” 她点头如小鸡啄米,然后扯了扯徐凤年的袖子,放低声音道:“到了山上见着我爹,你记得只要看到我爹转身回屋子,你立马跑路。” 徐凤年一头雾水。 少女讪讪然道:“这几年,我爹没事就喜欢磨刀。” 徐凤年无言以对。 第933章 此时恰好柴青山一行人临近牌坊,柴青山站在台阶下,老人点头致意,身旁齐仙侠泰然自若,不卑不亢。 而冯宗喜和陆节君这两位如今赫赫有名的江湖大佬,其实相较于柴青山这种真正享誉朝野的武道宗师,都属于“后起之秀”,两人此时都毕恭毕敬向那位年轻藩王抱拳行礼,朗声自报名号。 徐凤年伸手虚抬,轻笑道:“今日本王只是武当山的香客而已,诸位不用多礼。” 李东西偷偷做了个鬼脸。 徐凤年会心一笑。 她不轻不重咳嗽一声,朝他眨眼睛。 徐凤年忍住笑意,一本正经道:“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姑娘,最是任侠仗义,且武艺高强,江湖人称……” 徐凤年略作停顿,迅速转头望去,也朝她眨了眨眼睛。 当年他们一起闯荡江湖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取绰号,那时候除了老黄,三只江湖雏鸟的眼窝子都浅,能够想出来的名号,大抵上也就是冯宗喜的“中原神拳”之流,怎么吓唬人怎么来,听上去气魄越大越好,当年那位离家出走的李子姑娘就给自己取了不下二十个绰号,还老气横秋教训徐凤年和那个挎木剑的家伙,咱们武林好汉,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绰号,所以江湖中人对待绰号一事,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徐凤年看清楚了她的口型后,不露痕迹地接着说道:“江湖人称通玄仙子,只因李姑娘刀剑枪棍无一不精,熔铸一炉,故而自成一家,足可开宗立派……” 少女顾不得摆那女侠架势,火急火燎提醒道:“我的轻功呢,轻功别忘了说!” 徐凤年只得乖乖查漏补缺道:“李仙子的轻功也是一绝,可谓独步武林。” 冯宗喜陆节君这些老江湖何等火眼金睛,虽然不清楚年轻藩王到底是在唱哪一出,但仍是很捧场地跟那位小姑娘做足了一套江湖礼数。 一板一眼还礼之后,过足了女侠瘾的她给乐得合不拢嘴。 突然,她小声道:“徐凤年,还记得咱们当年的那个约定不?” 徐凤年笑着点头。 过日子,能躺着绝不站着。 混江湖,能飞着绝不走着! 她很不客气地拍了拍徐凤年肩膀。 徐凤年对众人说道:“不好意思,本王要先行一步。” 然后他蹲下身,背起她后,身形如飞虹起于平地。 两人到了大莲花峰山顶,徐凤年依旧背着这位女侠,就像当年她疲乏了要他背着一般。 她趴在他背上,轻声道:“徐凤年,你一直把我当妹妹,对不对?” 徐凤年嗯了一声。 她突然笑了,“没关系的!” 徐凤年稍稍转头,苦着脸道:“这话伤感情了。” 她用额头撞了一下他的额头。 徐凤年重新转过头,满是笑意。 她抱紧他的脖子,小心翼翼问道:“徐凤年,如果我带着笨南北离开北凉,你会生气吗?” 徐凤年轻轻摇头道:“当然不会,打仗这种事情,你一个闯荡江湖的女侠,南北一个吃斋念佛的和尚,掺和什么嘛。” 她抽了抽鼻子。 徐凤年安慰道:“我以后一定去找你们打秋风。” 她没有说话。 山水之间,少女的心思,胜过一切山水诗。 临近少女家,即一栋匆忙搭建的茅屋,一个原本坐在屋前小板凳上唉声叹气的白衣僧人,见到这一幕后,正在给自己媳妇洗衣服的中年僧人顾不得搓衣板,猛然起身,大踏步走向那栋简陋茅屋。 李东西赶紧跳下后背,对徐凤年大声道:“风紧扯呼!” 徐凤年完全二话不说就直接脚底抹油跑路了。 白衣僧人很快就手提菜刀气势汹汹冲出屋子,举目四望,杀气腾腾。 这份杀气,大概不比先前山脚邓太阿手持太阿剑的风采逊色了。 须知昔年天下间,公认曹长卿的天象境最风流,邓太阿的指玄剑最通神,最后便是两禅寺李当心的金刚境,最无敌! 李当心之气象,卧也佛,坐也佛,立也佛。 天底下最不怕李当心的人物,只有一双两人而已。 他媳妇,他闺女。 少女刚好是其中之一,所以她根本不理会爹,双手负后,哼着小曲子,优哉游哉去别处闲逛了。 这个不知道心疼爹的闺女啊。 白衣僧人重重叹息一声,放回菜刀,坐回板凳,继续搓洗衣服。 等到南北小和尚回到茅屋前,听到师父在那里自言自语。 小和尚搬了条板凳坐下,问道:“师父,念经呢?” “算是吧,比较难念而已。家家户户寺寺庙庙都有本难念的经呐。” “师父,可是老方丈就说天底下就数经书最好念了。” “所以方丈才是方丈,你呢,就只能是方丈的徒弟的徒弟。” “唉,师父,徒儿以后要是找不到徒弟咋办?” “如果咱们寺没被封山,倒也简单,找个月黑风高的日子,师父陪你带上只大麻袋,随便抓个小光头回来就是了。现在就难喽。” “师父……” “我的徒弟比起老方丈的徒弟,真是差远了。” “师父,你直接说徒儿不如你好了。” “那不行,哪有这么不要脸的师父。” “师父,今日余福给人解签算卦,还帮人写了一封家书,那两位老人家一定要给余福银子,余福怎么推脱都没成功,知道我们师徒要经常开销,就把银子塞给徒儿了,徒儿这就把银子还给他。” “南北啊,师父能收你这么个徒弟,其实心里很是骄傲的。” “师父,这钱我肯定是要交给师娘的,对了,师娘呢?” “你师娘啊,睡觉呢。世人皆爱睡,深谙其中三昧者,少之又少,要不然古人为何会说‘书外论交睡最贤’?你师娘,比师父还厉害。” “师父……徒儿只知道师娘的呼噜声,很厉害……师父能够睡得比谁都香,更厉害。” “嗯?笨南北,有长进啊。” “嘿。” 一大一小两颗光头,几乎同时,摸了摸自己的光头。 白衣僧人摸着脑袋,望向远方,柔声道:“你师娘头上的一根根青丝,就是师父心中的一座座寺庙。她眼角的皱纹,是师父看不厌的经书。她睡觉的鼾声,是师父听不厌的佛法……” 小和尚目瞪口呆,不知为何师父突然间这么有诗情画意。 然后只听得师娘在两人身后轻哼一声,笑骂道:“死样!” 小和尚转头瞥了眼走回屋子的师娘,再看向满脸安详的师父,感叹道:“师父啊。” 白衣僧人没有回首,低头搓洗衣物,低声道:“你师娘,觉得自己涂抹胭脂其实并不好看,只是想听师父说她好看而已,可是她不知道,在师父眼中,她总是那么好看,不能再好看了。” 小和尚嚅嚅喏喏道:“师父师父,师娘已经走远了。” 白衣僧人喃喃道:“烦恼清净远不远?不远。市井西天远不远?不远。阴阳生死远不远?不远。那么师娘与师父,自然很近。” 小和尚懵懵懂懂,由衷敬佩道:“师父,你真有慧根!” 白衣僧人在笨徒弟光头上打赏了一颗板栗,“找打!哪有徒弟称赞师父有慧根的?!” 小和尚一脸无辜。 背对茅屋的中年僧人放低嗓音,“你师娘真走远了?” 小和尚转头再回头都只在刹那间,显然这个动作早已娴熟至极,点头沉声道:“师娘把屋门都关上了!” 中年僧人哦了一声。 小和尚唉了一声,搬动水桶和搓衣板。 白衣僧人微微一笑,赞许道:“徒弟啊,你也有慧根。” 小和尚不说话。 白衣僧人双手叠放在膝盖上,身体后倾些许,抬头望向天空。 天下经文佛法,贫僧已悟透。 世间良辰美景,贫僧已看遍。 唯有那张经常涂抹厚厚胭脂的容颜,总也看不够。 白衣僧人笑了笑,摸着自己的脑袋,“立地成佛。” 第934章 若是站在视野最为开阔的大莲花峰顶俯瞰下去,摩肩接踵的南北两条登山神道,宛如两条蛟龙,巍巍然卧于武当山。 作为武当山颇为著名的风景胜地,洗象池更是人头攒动,家眷结伴的游人香客,在此流连忘返。有嗓门奇大的江湖草莽站在池畔青石上,高声讲述洗象池的种种奇观轶事,说那武当前辈剑痴王小屏曾经在此闭关悟剑,这才有了后来能够与武帝城王仙芝荡气回肠的拦江一战,又说当今凉王更是在此练刀数载,下山之前,便能够一刀迫使瀑布倒流,浩大声势远达十里之外……听得年轻些的信男信女无不心神摇曳,初出茅庐尚且憧憬着江湖的少侠女侠,更是人人心潮澎湃,好像亲眼见证过那位年轻武评大宗师的绝世风采。洗象池附近有一座凉亭,在池亭之间,摊位林立,既有贩卖敬神香烛,也有替人解签算命,更有出售种种灵巧物件,甚至还有小贩就地起灶,武当春烧饼,道家素炒,定神汤等等,一应俱全。 一个年轻公子哥肩挑水桶,目瞪口呆站在密密麻麻的人群外围,这要想挑两桶水的话,还不得杀出一条血路才行?只得沿着一条幽深的青石板小径原路返回,回到那栋女主人暂时不知所踪的茅屋,放下扁担水桶,拿过一只葫芦瓢,弯腰从水缸底摇起一瓢水,缓缓走向菜圃,悠悠然浇起水来。入秋以后,菜圃那份绿意远不如春夏浓郁,瞧着便有些孤单。他最后拎着葫芦瓢蹲在菜圃边缘,神游万里。察觉到一股故意流露些许的熟悉气机后,他站起身走向茅屋,看到了牵驴而来的邓太阿,站在那堵矮小的紫竹围栏外,等到看到主人,这位桃花剑神才轻轻推开,系好缰绳,坐在年轻人搬来的小竹椅上,满屁股凉意。 徐凤年因为背着李东西飞掠武当山,反而比拾阶而上的邓太阿要更早登顶,此时笑问道:“去过吕祖亭了?” 邓太阿点头道:“如果不是那块碑,还真认不出。” 徐凤年又问道:“字如何?” 邓太阿淡然道:“没意思。” 徐凤年心安理得道:“当年下山前我连一品境界都没有,意气不足也正常。” 原来那座简陋的吕祖亭始建于七百年前,根据地方县志记载,年轻吕祖在将武当山作为修行之地前,独自佩剑登山,在半山腰登高望远,有老者拄着槐根拐杖出现,向当时名声不显的吕祖询问长生大道,吕祖便以谶语相赠,助其证道。最后便有一首诗广为流传,相传出自吕祖,“独行独自坐,举世不相识。唯有老槐精,知晓神仙过。”诗文被武当道人篆刻在一块古碑之上,只是岁月悠久,字迹几近风化磨平,徐凤年练刀下山之前,某位骑牛的年轻师叔祖被他的师兄推出来,跟徐凤年讨要了那份改为行草的碑文。 邓太阿环顾四周,怡然自得。 徐凤年玩笑道:“这会儿武当山上的武道宗师,真是烂大街了,仅是南疆一地,就有刀法巨匠毛舒朗,试图跻身儒家圣人的程白霜,剑道宗师嵇六安,蜀昭两地也有韦淼和薛宋官。” 邓太阿语不惊人死不休,“方才我登山时,见着了顾剑棠,随后在吕祖亭内又看到了轩辕青锋。” 徐凤年皱了皱眉头,“顾剑棠登山,我毫无察觉并不奇怪,只是轩辕青锋近在咫尺……” 邓太阿一语道破天机,“太安城外一战,曹长卿好像对这名拦路女子青睐有加,轩辕青锋因此受益匪浅,如今大概只有一线之隔。” 徐凤年感慨道:“原来如此,这位大雪坪女当家的机缘,一向不可以常理论之。刘松涛,赵黄巢,王仙芝,曹长卿,先后或者倾囊相授,或者点拨开窍,最终成为当世屈指可数的集大成者。” 邓太阿略带讥讽道:“你漏了个最重要的人吧?” 徐凤年顿时满脸尴尬。 邓太阿突然问道:“需不需要我替你挡下意图不明的顾剑棠?” 徐凤年只觉得一头雾水,不知为何这位超然世外的桃花剑神突然这么菩萨心肠,要知道王仙芝早就对邓太阿的品性做出一番盖棺定论,大抵意思是说邓太阿极情于剑,最是无情,故而也最是契合天道。何况正处于离阳朝廷风口浪尖上的顾剑棠擅自离开辖地,选择微服私访武当山,算是单枪匹马深入北凉腹地,明摆着不会在武当山翻云覆雨,退一万步说,即便徐凤年不位于境界巅峰,对付藏拙多年的顾剑棠,赢面仍是较大。 就在徐凤年百思不得其解的关头,邓太阿轻轻咳嗽一声后,瞬间消逝不见,徐凤年下意识望向紫竹栅栏那边,竟然连那头老毛驴也一并消失了。 脸色铁青的徐凤年僵硬转头,举目望去,果然,茅屋东北角的那块菜圃内,有些原本长势喜人的绿意已经给啃得荡然无存,就像一幅出自名家手笔的山水画,给无知稚童挖出了一个窟窿! 之前曾有白衣僧人大踏步转身入屋拎出菜刀,徐凤年也是如出一辙,咬牙切齿地跑回茅屋,火速摘下那把悬挂在墙壁上的凉刀,出屋后愤懑至极道:“邓太阿!有种就别跑!老子今晚上请你吃驴肉火烧!” 同为武评大宗师,邓太阿一旦刻意掩饰气机,就算是徐凤年也无法捕捉到蛛丝马迹。 徐凤年蹲在地上,长吁短叹,真他娘的是好大一桩无妄之灾啊。 有些时候老天爷捶了你一拳,不是再给你一颗枣子吃,而是再当头一拳。 当徐凤年眼角余光瞥见远处姗姗而来的一袭衣裙,如遭雷击,屋漏偏逢连夜雨! 徐凤年不愧是头顶异姓王和大柱国头衔的人物,当机立断,别管什么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能躲一天就是多活一天啊。 于是在徐凤年长掠而去的时候,背后传来姜泥那满腔悲愤的嗓音,“姓徐的!你今天死定了!” 姜泥背负紫檀大匣猛然御剑升空,气势如虹,她踩在大凉龙雀剑身之上,飞剑骤然悬停后,她红着眼睛俯瞰整座大莲花峰,杀气之重,惊世骇俗。 一方小菜圃,能够让两位武评大宗师先后视若雷池,不得不说让人匪夷所思。 徐凤年出乎姜泥的预料,非但没有直截了当溜下山去,甚至都没有太过远掠,而是老奸巨猾地躲藏在了洗象池附近的人流中,蹲在一个拥挤摊子后头,跟那位风韵犹存的老板娘买了两张武当春烧饼,细嚼慢咽,吃得极慢,好似品尝断头饭。妇人也好奇这位蹲在她脚边的俊俏公子,为何不愿落座,她俏脸微红,他莫不是有那种心思?她心头倒是没有太多旖旎涟漪,只觉得早知是这般情况,刚才就该跟他多收两文铜钱的。 这个摊子隔壁就是一位山羊胡老道人在给人解姻缘签,穿着一件缝补厉害的老旧道袍,看样式显然不是武当山上的道士,小桌上摆放有一只摩挲得油亮的青竹大签筒,任由客人抽签,然后解签收钱。 徐凤年抬头望去,有些惊讶这个摊子的生意兴隆,竟然有不下三四十号信男信女在等着抽签,老道人老神在在坐在桌后,眯眼捻须,桌对面摇签的客人是位身段婀娜的妙龄女子,约莫是江南道那边千里迢迢赶来武当山烧香的香客,个子虽然不高,容颜稍显稚嫩,胸前分量却很重,老道人不动声色地微微抬起屁股,方便瞥向她的腰肢,啧啧,真细的小蛮腰,他都要担心她会不会一个风吹,就把腰肢吹断了。 徐凤年难免有些腹诽,当年自己落魄时,也曾干过这种无本买卖,可哪里遇上过这等好光景,往往等到熙熙攘攘的庙会结束,也没有一双手的客人。 瞅见徐凤年的神情,妇人在闲暇之余轻声笑道:“公子,这位吴老仙长虽然不是武当道人,但是如今方圆百里,都听说他的姻缘签极其灵验哩,我就亲眼看到好些凉州那边的千金小姐,专程赶来抽签。甚至都有人在得偿所愿后,又赶来给吴老仙长送银子,最多一人,足有十两银子,真真正正是心诚则灵。” 徐凤年使劲啃了一口武当春烧饼,没好气道:“我若是在这里摆个解签摊子求财,也会舍得本钱雇请一些女子来演戏,久而久之,不灵也灵。” 妇人哭笑不得,作为一位寡居文君,也曾好奇多于希冀地跑去隔壁抽签,听到这个年轻客人这么大吹法螺后,她也不好说些难听重话,只好说道:“公子你真是……爱说笑话。” 徐凤年一笑置之。 那名腰肢纤细胸脯壮观的小娘子摇出一支签后,使劲攥在手中,怯生生低头望去,有些茫然,伸手递去姻缘签,娇娇柔柔问道:“道长,此签何解?” 她兴许是出身大家门户里的女子,递签时双指仅是小心夹住尾端,有些惋惜没能假借接签机会揩油的老道士,低头看了眼手上的签,又郑重其事抬头看了眼她,然后才端起茶壶喝了口茶,润过嗓子,这才缓缓说道:“‘再,斯可矣。’此乃二十八签。” 小娘子忐忑不安,静待下文。 老道人微微一笑,“姑娘放心,虽不是上吉绝佳之签,却也是不错的上平之签了,意思是说姑娘心仪之人,若是一次求不得,切记莫要气馁,总有柳暗花明之日。” 额头都已经渗出汗水的小娘子如释重负,笑意盈盈,那份北凉少见的婉约风情,差点让老道人看得痴了。 小娘子让身旁丫鬟多掏了一百文铜钱,欣喜转身离去。 下位客人是个身材壮硕的年轻人,抓起签筒就是一阵使劲晃动,摔出一支签后,抓起来重重拍在桌上,“瞧瞧是啥签!” 老道人眼皮子直颤,板着脸拣起竹签,言简意赅道:“‘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十六签,下签。” 年轻人愣了愣,怒道:“连那小娘们的二十八签都是上平,为何老子第十六签却是个狗屁下签,老王八蛋!找削不是?!” 老道人对此置若罔闻,微微偏移视线,“下一位。” 年轻人恼火道:“老子不给钱!” 老道人果然不愧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长,淡然道:“贫道替人解签,有个规矩,无论签好签坏,一律信则百文,不信的话,离去便是,贫道绝不为难。” 年轻人显然给震住了,气势骤减,问道:“这费长房是啥玩意儿?” 老道人冷笑道:“是大奉王朝鼎鼎有名的一位道教长生真人!” 老人略作停顿,满脸肃穆之色,沉声道:“这位费师,与贫道的本门祖师亦是至交好友,最后更是相约联袂飞升,人间盛况,莫过于此,莫过于此啊。” 年轻人一脸咋舌,最后竟是乖乖掏出一百文铜钱,轻轻放在桌上,忧虑重重地黯然离去。 经过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老道士尽显得道高人风范,以至于他身上那件破败不堪的道袍,好像都有了一种沧桑的岁月感。 徐凤年从头看到尾,颇为刮目相看,老骗子确实还是有些道行的。他看热闹就愈发津津有味起来,接下来求签客人的签文都比较平淡无奇,既无极差下签,也无大吉上签,只不过有趣的是许多内容都取自王初冬的《头场雪》,像一位年轻少侠就求得一支“轻泉刀若土壤”,以及之后的“不忍重看卿鬓绿,却遇客衫黄”,都是摘自《头场雪》脍炙人口的佳句。不相传早年离阳皇宫里几位身为尊贵至极的娘娘,都曾对头场雪十分喜欢,不但如此,就连北莽棋剑乐府的三个词牌名,都选用了头场雪几个首创的新颖词牌名。可想而知,王初冬要是出现在中原士林,必是第一等的座上宾。 每听到一句熟悉的言语,徐凤年便眯眼微笑,最后又都有些神情恍惚。他记得当年有位远嫁千里之外的女子,曾经便最是痴情于此书。 徐凤年叹了口气,正要起身,突然迅速蹲回去。 第935章 隔壁摊子那边络绎不绝的求签之人里,出现了两个熟人。 幽燕山庄的少庄主张春霖,背负剑匣藏有四剑,应该分别是雏兕,僧庐,霜刀,无根天水。 徐凤年当年正是在幽燕山庄,第一次遇上了那拨观音宗的白衣仙师,其中就有卖炭妞。后来在西域,徐凤年跟张春霖偶遇,没想到这位年轻人始终把自己当做恩人,连铸自水龙吟剑炉的那把佩剑都取名为霜刀,估计这种身为剑士却不尊剑道的悖逆行径,在江湖上肯定会惹人非议。只不过好在如今的幽燕山庄如日中天,龙岩剑炉和水龙吟炉,陆续铸出十多把名剑,使得幽燕山庄一举跻身为离阳十大帮派之一,排名还要在江南笳鼓台和北凉鱼龙帮之前。 另外一位则是春神湖畔快雪山庄的女子,也是少庄主,尉迟读泉。 不同于张春霖的孑然一身行走江湖,她身边站着一位衣衫朴素却气态威严的中年男人,想必是她的父亲尉迟良辅。 徐凤年看着结伴而行的张春霖和尉迟读泉,忍不住会心一笑,倒是门当户对的一双良配。 张春霖没有抽签的意思,只是站在尉迟读泉身侧,看着她小心翼翼摇签的俏皮模样,他眼神温柔。 老道人看菜下碟的功夫早已炉火纯青,只要不是那种确凿无误的下下签,其实遇上被他认作是大富大贵的客人,他都能无比娴熟地把一支平签说成上签,归根结底,他最近趁着那场武林盛事捎来的东风,瞅准机会在武当山上摆摊子解签,不过是一锤子买卖,哪里还计较什么回头客。所以当那位一看就是出身不俗的年轻女子递过竹签,看清楚签上内容后,老道人毫不吝啬笑脸,开怀道:“姑娘,你这可是难得的上吉好签啊,‘满殿英雄都在此,不知谁是状元郎?’这里头还有一个典故,是说先帝一统中原后,大开科举,第一次取士,看到站满大殿的俊彦,龙颜大悦,故有此问!此签寓意极佳,相信姑娘身边不缺良人追求,哈哈,其实贫道已经不用多说什么,只多嘴一句,就是姑娘莫要挑花了眼,白白耽误了年华才好。” 尉迟良辅微微一笑,身为当之无愧的江湖巨擘,他自是看得出这名老道人的斤两,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闺女能够抽中一支好签,自然没有不高兴的理由。 尉迟读泉扭头对父亲雀跃道:“爹,我就说这里的签很灵吧!” 尉迟良辅眼神满是宠溺,微笑道:“灵,很灵。” 她想起什么,转头试探性问道:“道长,我能拿走这支签吗?” 老道人有些为难。 只是当他瞥见女子父亲的掏钱动作后,立即笑道:“姑娘取走也无妨,贫道当场重写一支便是,举手之劳,不打紧不打紧。” 尉迟读泉双手接过竹签后,对父亲眨了眨眼睛。 尉迟良辅无奈一笑,干脆就将整只钱囊都搁放在桌上。 她将那支竹签高高举过头顶,秋日温煦的阳光下,她仰起头,专注而欢喜。 一旁张春霖也跟着开心起来。 因为两座山庄同为离阳江湖名列前茅的新贵,又不像早先江湖上吴家剑冢与东越剑池、或是龙虎山和武当山那种对立关系,快雪山庄和幽燕山庄双方拥有天然盟友的潜质,事实上尉迟良辅对于脾性温良的张春霖,在年轻人第一次投贴拜访的时候,便一眼便看中,心底早已视为佳婿人选,尤其是骤然富贵的张春霖,进入江湖之后,并无沾染上呼朋唤友肆意江湖的恶习,作为偌大一座幽燕山庄的唯一继承人,竟是仅负剑匣单独登门,更让城府深重的尉迟良辅十分认可,况且年轻人的父母,幽燕山庄那对贤伉俪,素来以为人厚道享誉江湖,但是内心深处,尉迟良辅也有些不可与人说的考虑,如今离阳北派扶龙士凋零殆尽,江湖秘闻张春霖的母亲出自南海观音宗,曾是天赋异禀前途远大的练气士,尉迟良辅就不得不想得更深更远,如果快雪山庄与幽燕山庄成功联姻,表面看似是后者稍稍高攀,将来未尝不是快雪山庄的先见之明。 当然,若是自己女儿与张春霖无缘,尉迟良辅也不至于做出强扭瓜的勾当,毕竟,女儿的幸福,在充满枭雄心性却丧偶后便不曾再娶的尉迟良辅看来,也很重要,甚至比庄子的江湖地位更重要。 尉迟良辅从不否认自己为了快雪山庄的崛起,费尽心思,不乏冷血手腕。 可是这个中年男人始终坚持,自己在江湖上的那般用心,就是为了独女以后在江湖上,可以不用心。 得偿所愿的尉迟读泉在与尉迟良辅并肩离去的时候,冷不丁凑过去脑袋,小声问道:“爹,你打算还要耽误柳姨几年啊?柳姨可不年轻了哦。” 没揭穿老底的尉迟良辅老脸涨红,虽说那名女子从无出现过山庄,可是庄子上下约莫多少还是有些耳闻,不过尉迟良辅怎么都没想到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让自己闺女都听说了。 尉迟良辅微微眯眼,念头急转。 如果被他查出是谁泄露了天机,那就别怪他把那个家伙丢进春神湖喂鱼了。 尉迟读泉好似全然不知她爹的难堪脸色和阴沉心思,仿佛漫不经心道:“那就娶了呗,多大点事啊,爹,藏藏掖掖的,真是一点英雄气概都没有,小心我以后不崇拜你了哦。” 尉迟良辅恢复正常脸色,轻轻嗯了一声。 她莫名其妙加了一句,“可不许生气。” 尉迟良辅微笑道:“知道了。” 就在张春霖跟随那对父女转身之际,眼角余光扫到一人,立即瞪大眼睛,无异于白日见鬼。 不过当他看到那人竖起手指嘘了一声后,张春霖就强自镇定,神色自若地继续前行。 吃完武当春烧饼的徐凤年在阻止张春霖出声后,拍拍手掌准备起身离去,小泥人在御剑当空寻找无果后,便气呼呼地打道回府,估摸着这会儿差不多也消气了,最不济应该不至于见面后就拿剑砍人。 至于是被痛骂几句还是吃闭门羹,以徐凤年的厚如拒北城城墙的脸皮,都不算个事儿。 可就在此时,吕祖亭和洗象池之间的这股密集人流轰然分开,恰如武当老掌教王重楼的一指断江。 徐凤年揉了揉额头,站起身,却没有就此离去。 是那名走出吕祖亭的徽山女子,哪怕今日不知为何没有身穿名动天下的一袭紫衣,仍是给某位地位不俗的眼尖江湖人率先认出身份。 然后她就如同一尾蛟龙闯入蚁穴,她身前道路上的人流,不由自主向两侧移步。 尉迟良辅停步抱拳笑道:“轩辕盟主。” 轩辕青锋置若罔闻,与他们三人直接擦肩而过。 尉迟良辅也好似习以为常,驻足原地,等到那位大雪坪缺月楼楼主走出去十数步,这才继续动身前行。 尉迟读泉忍不住转头望了一眼她,那个让一座离阳江湖无数豪杰臣服在紫衣裙下的传奇女子。 祥符十三魁,她独占三魁。 传言她曾将当今皇帝拒之门外,更传言她在牯牛大岗上一夜观雪悟长生。 尉迟读泉小声呢喃道:“果真是好漂亮的女子,就是冷冰冰的。” 尉迟良辅赶紧瞪了女儿一眼。 轩辕青锋径直走到老道人的摊子前,后者咽了咽口水,不知所措。 她俯视着那位噤若寒蝉的吴老仙长,淡然问道:“灵不灵?” 老道士又不是瞎子,更不是聋子,在知晓了这位漂亮女子当世独一份的身份后,别说过过眼瘾了,就是让他突然之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道教大真人,也没胆子生出半点歪心思。 大雪坪轩辕紫衣的喜怒无常,离阳朝野几乎无人不知。 她敢在广陵江上拦阻武帝城王仙芝赴凉,她敢京城下马嵬驿馆拦阻北凉王徐凤年,她敢在太安城外拦阻大官子曹长卿。 她敢如此疯狂,因为她是轩辕紫衣啊。 离阳江湖再大,但是这般不可理喻的疯子,又能有几人? 所以老道士在听到她的问话后,硬着头皮战战兢兢答道:“回禀盟主,不太灵。” 他是真不敢自夸半句,万一不合她心意,这不是自己挥锄头给自己挖坟嘛。 轩辕青锋扯了扯嘴角:“哦?” 心知不妙的老道士如丧考妣,赶紧亡羊补牢说道:“大多时候还算灵验,却不敢保证次次都灵!” 一旁看热闹的徐凤年有些由衷佩服这个老道士的急智了,天底下任何的坑蒙拐骗,最关键就是把话说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活儿,一般人做不到。 可惜他囊中羞涩,没法赏。 轩辕青锋面无表情,伸手握住那只装有一百零八支姻缘签的竹筒,微微抬起手臂,轻轻晃动。 她润如羊脂美玉的手腕,缓缓拧转。 签筒每转一次,老道人的心肝就要颤动一次。 以往那是意味着一百文钱入账,当下可是极有可能一条老命不保啊。 终于一支签跳出竹筒。 她捻起后,缓缓道:“‘两世一身,形单影只’,是第几签?” 老道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支破签还需要他解签? 老道人近乎瘫坐在长凳上,颤声道:“是第八十四签。” 生死一线,老道人灵光乍现,壮着胆子高声道:“盟主!这次正是属于不灵的那种情况!” 附近不少心善的香客都替老道长捏了一把冷汗。 轩辕青锋将那支签丢回竹筒,继续转动。 老道人目不转睛死死盯住那只签筒,在心中念念有词,把漫天仙佛菩萨都给祈求了一遍,别说是坐镇武当的那尊真武大帝,就连他河州家乡的土地祠没忘记。 只是,当那名女子报出第二支签的内容后,老道人就彻底心如死灰了。 “缘木求鱼,终不可得。” 她依旧是问道:“是第几签?” 汗流浃背的老道人轻轻哀叹一声,有气无力道:“是五十四签。” 她一手持签一手握筒,既没有把竹签丢回签筒,也没有开口说话,她眯起那双狭长的丹凤眼眸。 老道人低头颓然道:“我的签,不灵的。” 老人都已经不敢自称贫道了。 她不露痕迹地瞥了别处一眼,犹豫了一下,开始第三次摇动签筒。 一支竹签轻轻跌落在桌面。 老道人闭上眼睛,装死算了。 只听头顶传来那个清冷的嗓音,“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已经接近崩溃边缘的老道人眼神恍惚,一时间没有回过神。 不知是谁,替他回了一句,“十一签,中平之签。” 终于醒悟的老道人满脸狂喜,撕心裂肺道:“盟主!是中平之签,真的是中平之签!” 老道人一时间喜极而泣。 世情皆如此,鬼门关走过了一遭,回到阳间,相信只要有口冷水喝有个冷馒头吃,就已经是天大幸事了。 她陷入沉思,笑了笑后,出乎所有人意料,世人皆言事不过三,可她仍是第四次摇动签筒。 这一回,大概是认命的老道人不知哪里来的精气神,左右张望,试图去找出那位先前帮忙出言解签的恩人。 只是茫茫人海,何其难哉。 轩辕青锋这一次抽出那支竹签后,没有自报签文内容,而是看过后便递给老道人,如同最寻常的求签之人,问道:“何解?” 老道人颤颤巍巍接过竹签,牛头不对马嘴地大声回答道:“中签!中签!中签……” 老道人只是反复高声中签二字。

相关推荐: 进击的后浪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可以钓我吗   妇产科男朋友   罪大恶极_御书屋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女儿红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他来过我的世界   病娇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