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的沧浪江,以讹传讹也好,夸大其词也罢,终究都是位德高望重的道门老神仙。尤其当他修道教最晦涩最耗时的大黄庭关,更让整座武当山有一种无声胜有声的绵长气派。 两百北凉铁骑浩荡。 一个魁梧老武夫身着黑袍,长刀拖地而奔,尘土飞扬。 山崩地裂。 一行人直冲武当山门的“玄武当兴”牌坊。 为首一骑竟然直接马踏而上,穿过了牌坊,才勒住缰绳。 百年江湖,胆敢如此藐视武林门派的,似乎只有那个让老一辈江湖人谈虎色变的徐人屠。 虎父无犬子吗? 骑于一匹北凉矫健军马之上的世子殿下徐凤年自嘲一笑,望向被这恢弘阵仗吸引来的一群道士,阴沉喊道:“给你们半个时辰,让那骑青牛的滚出来!” 这帮武当山道士很为难,他们不是不知道山上有个辈分跟玉柱峰一般高的师叔祖喜欢倒骑青牛,可他们只是山脚玉清宫的普通祭酒道士,且不说劳驾不动那师叔祖,便是师叔祖好说话,跑到太真宫最快也需要足足半个时辰,来回便是一个时辰。来者气势汹汹,等得住? 玉柱峰前后分别有大小莲花峰两座,大莲花峰有十余座洞天福地闭关修行,一侧是峭壁的小莲花峰则默认独属于一人。 这人五岁被上一代武当掌教带上山,收为闭关弟子,年幼便与这一代掌教王重楼变成了师兄弟。 武当山九宫十三观,数千黄冠道士中绝大多数见到这位年轻人,都需毕恭毕敬尊称一声师叔祖,更小点的,更要喊太上师叔祖。 所幸这位年轻祖宗从未下山,只在进山时见过玄武当兴牌坊,以后便再没接近,远望一眼都没有,这二十多年大半时间不是在玉柱峰太清宫,就是在大小莲花峰上倒骑青牛倒着冠,侥幸遇见过真面目的,回去都跟人说师叔祖脾气极好,学问极深,风雅极妙。 山门这边闹哄哄,小莲花峰陡峭山崖边上的龟驼碑边上,却是安静得很。 一位相貌清逸的年轻道士躺在石龟背上晒太阳,一招手,远处吃草的一头青牛走上前,牛角上悬挂有几册道藏古籍,他摘下一册,刚要翻阅,略一掐指,跳下龟背,寻了根枯枝,在地上画了密密麻麻天干地支,脸色微变,不停自言自语,最终重重叹息。 细致理了理道袍袖子领口,翻身上牛,倒骑牛,角挂书,下了小莲花峰,半吟半唱着“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谁曳尾于途中,谁留骨于堂上……” 出了小莲花峰,将青牛放了,小心翼翼取下其中一卷封皮是《灵源大道歌》的道教典籍,边走边看,津津有味,直奔武当山脚。 路上偶有道士驻足喊他师叔或者师叔祖,他都会笑着打个招呼,相当平易近人。 众人只觉得这位年轻前辈实在是勤恳,不愧是在玉清宫内注疏过无数古篆孤本的师叔祖,难怪掌教赞誉一句“天下武学和道统都将一肩当之”。 却不知这位口碑极好的师叔祖此时在两眼放光看一本最为道学家不齿的艳情小说,只不过贴上了《灵源大道歌》的封面罢了。 道士翻来覆去就看一页,因为舍不得,山上就这一本无上经典,还是当年跟那居心不良的世子殿下借的,临近山脚,一页颠来倒去看了数十遍,这才意犹未尽地收起,一脸浩然正气道:“就算被你打得鼻青脸肿,这书,坚决不还!” 第16章 高坐骏马上的徐凤年一见到那鬼鬼祟祟的熟悉身影,躲在玉清宫拐角处,探出一颗脑袋,这人一见到世子殿下就缩了回去,徐凤年扬起马鞭怒喝道:“骑牛的!再躲老子就带人踏平太清宫,将你连同龟驼碑一起丢下小莲花峰!” 武当山百年来最被寄予厚望的年轻道士畏畏缩缩出现在众人视野,在离北凉铁骑隔了老远的地方停下,打了个稽首,满脸春风道:“小道见过世子殿下。” 这位师叔祖对徐凤年客套行礼,眼睛却始终停留在白发黑袍的老魁身上,武当山号称天下一半内功出玉柱,除了武当剑术极富盛名,更注重内力修为,是内外兼修的典范。 道士在大莲花峰上见过不少同辈份的师兄,领略过内力臻于化境后的气象,眼前使刀手法诡异的老人显然如此,气机绵延不绝,一看就是个扎手的点子。 还未到而立之年的武当山师叔祖下意识退了两步,朝大有踏平武当山之势的世子殿下抛了个你知我知天地都不知的眼神,徐凤年回丢过去一个,师叔祖再还一个眼神,如此反复,看得旁人一脸茫然,不知两位葫芦里卖什么药。 最终,在玉清宫道士眼中无疑是师叔祖胜了,绝对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宗师风采,众人只见师叔祖转身潇洒前行,一身道不尽的出尘气,而那面目可憎的世子殿下仅是带着白发老者跟随拾阶而上武当山。 祭酒道士们如释重负,师叔祖就是师叔祖,没说一句话便让姓徐的纨绔妥协。只是道士们不知三人到了一处僻静地方,他们心目中地位崇高仅次于仙人一指断沧澜的掌教的师叔祖,就被徐凤年卷起袖管拳打脚踢了整整一炷香时间,只传来师叔祖“打人别打脸,踢人别踢鸟”的哀求。 打完收工,做了个气运丹田的把式,徐凤年终于神清气爽了,丢下一本艳情禁书,扬长而去,却不是下山,而是带着老魁走了条刻于悬崖中的青石板羊肠小道,登上悬于峭壁的净乐宫。 这处殿宇最大的出奇在于有一座祈雨祭坛出悬崖而建,仿北斗七星,道教典籍相传武当山紫云真人曾在此举霞飞升,净乐宫寻常不对外开放,一些个寻幽探僻的文人雅士都只能在宫外无功而返,只不过徐凤年托大柱国老爹的福,可以带着老魁大摇大摆来到七星坛。 山风凌冽,老魁盘膝而坐,衣袂猎猎,眯起眼睛,眺望远峰云海。脚步轻浮的徐凤年站在带刀老魁身后,这才稳住身形,几乎睁不开眼,只得坐下,恰好躲在老魁身影中。 徐凤年费劲喊道:“老爷爷,那小道士功力如何?” 老魁似乎有些纳闷道:“武功倒是平平,似乎跟你是一路的惫赖货,可惜了爹娘给他的那副上好骨骼。至于道法如何,也没个试探法子,不知不知,想必不会太差,也不会太好,天下的难事大抵都逃不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路数,不肯吃苦,哪能成才。奇了怪了,武当山怎么就相中了这块材料,莫不是与禅宗的子孙丛林一般?想不通想不通。” 徐凤年更纳闷,问道:“这道法玄术,能当饭吃?还是能杀人?” 老魁想了想,笑道:“小子,你问错人了。” “可不能杀人。” 武当山与掌教同辈分的年轻道士双手插入道袍袖口,立于祭坛边缘,却不肯脚踏七星,笑着给出答案,瞧他身形,不似老魁不动如山,也不像徐凤年那样踉跄狼狈,只是随风晃动,一摇一摆,幅度不大不小,正好风动我动,竟然有些天人合一的玄妙意味。 徐凤年眼拙,没看出门道,只是转身死死盯着这个当年让姐姐抱憾离开北凉的骑牛道士,阴沉问道:“洪洗象,你为何不肯下山,走过那玄武当兴的牌坊?!” 武当道教千年历史上最年轻的祖师爷咧嘴笑了笑,一脸没风范的羞赧,开口道:“五岁上山,八岁学了点谶纬皮毛,师父要我每日一小算一月一中算一年一大算,算何时能下山,何时需要在山上闭关,可自打我学了这学问,就没一天不需要闭关的。” 徐凤年哪里会当真,讥笑道:“据说你师父临终前专门给你定了条规矩,不成为天下第一,就不能下山?那你这辈子看来是都不用下山了。” 有个出尘名字的道士依然束手入袖,八风不动,呵呵笑道:“天下第一不假,可吃饭最多,读书最多,都是第一,很多的,师父又没说是武功第一,总有我下山的一天。” 徐凤年艰难起身,视线投望江南方向,轻轻道:“可那时候,人都老了。再见面,白发见白发,有用吗?” 洪洗象合上眼睛,没有说话。 徐凤年长呼出一口气,冷哼一声,走出祭坛,与道士擦肩而过的时候微微驻足,问道:“你觉得我姐,如何?” 自打记事起就在这琉璃世界里捧黄庭倒骑牛看云卷云舒的道士,轻轻道:“最好。” 徐凤年面无表情地走出净乐宫,身后悍刀老魁若有所思。 洪洗象等世子殿下走远了,然后姿势不雅地蹲着,双手托着腮帮,怔怔出神,喃喃自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枝冬凋敝,相思不如不相思。” 道士头顶,十数只充满灵气的红顶仙鹤盘旋鸣叫,将他衬托得宛如天上仙人。 他突然捂住肚子,愁眉苦脸道:“又饿了。” ……下山时,老魁突然啧啧说道:“有点意思,那小牛鼻子道士有些道行。” 徐凤年兴致不高,敷衍问道:“怎么说?” 老魁不确定道:“那娃儿修的是无上天道。” 徐凤年一听到这道啊什么的狗屁就头疼,皱眉道:“玄而又玄空而又空的东西也有人往上面钻牛角尖?不怕到头来才发现竹篮打水?” 老魁放声笑道:“我也不喜欢这些摸不着头脑的玩意。” 徐凤年到了山脚牌坊,不理睬那些祭酒道士的卑躬屈膝,抬头回望了山上一眼,骂道:“这只躲着不出壳的乌龟!” 两百恭立于台阶下的骁骑见到世子殿下,重新上马,动作整齐爽利,没有任何多余。 北凉铁骑,清一色配怒马披鲜甲,而且每年都会被大柱国拉往边境实战练兵,加上凉地民风彪悍,许多女儿身都擅长弓马,这是最独到的优势。 比如徐凤年姐姐徐脂虎就从小骑射娴熟,更别提二姐徐渭熊,马术超群不说,剑术更是一流,腾挪胜猿猴,有羚羊大挂角的美誉,十三岁便提剑杀人,至今手中剑割下近百颗头颅。凉人好战,自古便然,所以行家眼中,北凉铁骑远比燕剌王胶东王麾下的兵马要远远更有战力,是当之无愧的百战雄师 老魁等徐凤年上马,笑道:“小子,我就不回王府了,没有黄老九,贼无趣。” 徐凤年眨了眨眼睛,劝说道:“要不然先等我行了及冠礼?若没有老爷爷,凤年早就死于湖底了。大概还有半年时光,我给老爷爷多备些好吃好喝,救命大恩,我能报答多少是多少,可好?” 老魁思索片刻,点头算是答应下来。 看得出来,这位刀中雄魁对眼前北凉最大的膏粱子弟其实并不反感。 一路驰骋回了王府,刚进城时,天上又没来由飘起鹅毛大雪,简直是要下疯了,徐凤年冻得直哆嗦,才到家门口,望眼欲穿的门房就识趣地双手递上一袭上品狐裘,小心翼翼给世子殿下披上,比伺候亲生爹娘都要殷勤。 徐凤年念叨了一句也不知道老黄衣服带够了没。 跟老魁道一声别后,径直单独走向鱼幼薇所在的院落,漂亮女子被冷落,成天孤芳自赏,太暴殄天物,不好,不符合徐凤年养花需浇水的脾性。 期间路过姜泥称不上院子的贫寒住处,看到衣衫单薄的亡国公主半蹲着堆雪人,雪人半人高,她大功告成以后,却不是瞧着雪人有多欢喜,而是一脸愤恨直愣愣望着雪人,然后掏出那柄相依为命的神符,一匕首挥下去,把雪人的脑袋给劈掉,看得徐凤年一阵毛骨悚然,敢情这疯丫头是把雪人当作自己了? 徐凤年咳嗽了几声后走过去,姜泥原本神情慌张,看到是世子殿下后,如释重负,动作缓慢收起凶器,徐凤年走近以后,看到她通红双手,长满碍眼的冻疮,像极了浣衣局里任人欺凌的可怜婢女,徐凤年唉声叹息,蹲下去重新垒了个脑袋,落入姜泥眼中,自然是惺惺作态,面目可憎。 徐凤年拍手起身后温柔问道:“要给你添置些暖和衣物?” 姜泥冷脸冷声道:“嫌脏。” 徐凤年哈哈笑道:“我就是随口一说,反正好人我当了,你领情与否可不关我事情,我就喜欢你这样,总让我占便宜,跟你做买卖,最赚。” 离开前,徐凤年刺了这小婢女一句:“你身上穿得再寒碜,可不还是我的东西?有本事脱了去,那才是女侠。” 姜泥假装听而不闻,与无赖皮厚的徐凤年斗嘴,她总是输多胜少,仔细想想,甚至可能没一次能占了上风。 心情舒畅的徐凤年见到鱼幼薇后,心情就更好了,娘亲说过,漂亮的女孩,不管菩萨心性还是蛇蝎肚肠,都要心疼些,将近二十年人生,徐凤年就没做过辣手摧花的勾当,反而直接和间接救下了十几二十条卑微如尘土的丫鬟性命。 鱼幼薇慵懒躺在温暖如春的卧室中,逗弄着那只胖嘟嘟毛发如雪的武媚娘,徐凤年每逢下雪,都想要把武媚娘丢进雪地里,看分不分得清白猫白雪,一直忍着这种恶趣味,心想啥时候鱼幼薇和武媚娘分开,一定要试试看。 徐凤年脱了靴子躺在鱼幼薇身边,靠着她暖玉温存的婀娜身段,闭目养神,轻声道:“去了趟武当山,把一个跟掌教同辈分的道士结实揍了顿,厉害不厉害?” 鱼幼薇浅笑道:“是大柱国厉害。” 徐凤年睁眼把她转过身,狠狠拍了一下她的桃形圆滚翘,教训道:“爷亲手教你怎么拍马屁!” 鱼幼薇俏脸微红,徐凤年正要趁胜追击,院中传来梧桐苑二等丫头绿蚁的轻灵嗓音,说是龙虎山的书信到了,徐凤年顾不上揩油鱼幼薇,胡乱穿上靴子,跑出房子,接过书信,见绿蚁纤细双肩爬满雪花,笑着替她轻轻拂去,然后结伴而行。 到了自己的梧桐苑,这里铺设的地龙最佳,赤脚都无妨,不烫不冷,连徐骁的房间都比不过,徐凤年享受着大丫头红薯的揉捏,抽出信纸,呦,那姓赵的龙虎山老道还写得一手好字。 仔细看去,弟弟在龙虎山的修行被称作“精进勇猛,一日千里”,这等溢美之词,在听多了官腔的徐凤年来看,即便对折掉一半水分,也很出彩了,想来黄蛮儿没白去,书信末尾小心提及徐龙象想家,所以那老道恳求世子殿下回一封家书,让他徒弟能够安心修习,徐凤年放下书信后,大手一挥道:“研墨。” 屋内顿时素手研墨,红袖添香,忙碌起来,徐凤年提笔后却开始犹豫,一时间不知如何下笔,差点抓耳挠腮,正应了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徐凤年干脆把笔搁下,用头蹭了蹭满体芬香的大丫头丰腴胸脯,问道:“林家那个吃胭脂的货,见着徐骁没有?” 红薯娇声道:“见过了,却没肯走。” 徐凤年坏笑道:“莫非这浪荡子还想吃你们的胭脂不成?” 绿蚁一脸不屑道:“那只破烂绣花枕头,可不入姐妹们的眼。” 徐凤年白眼道:“我就不是绣花枕头了?” 红薯双手轻柔环住世子殿下,坚挺胸脯被挤压得弧度惊人,她天然妩媚道:“世子殿下不是枕头,奴婢才是。” 徐凤年笑道:“这小嘴,好生了得。” 绿蚁坐在稍远处,捡起棋子又放下棋子,百无聊赖。徐凤年坐直腰板,往屋外望了望,不出意外,青鸟这性格生僻的丫头又在发呆了。梧桐苑是只小麻雀,但五脏俱全,除了四等丫鬟女婢,还有各色杂役,因为世子殿下的缘故,在北凉王府内显得地位十分超然。 不说徐凤年格外宠幸的大丫头,就连二等丫鬟,一般管家门房都要笑脸相迎,这些丫鬟中,原本昵称红麝的红薯性子柔弱,对谁都好说话,青鸟却截然相反,对徐凤年恭敬亲近,却不盲从,徐凤年自小调皮捣蛋,很多次闯祸,也都是脾气颇像红鬃烈马的青鸟给他收拾烂摊子。 说起青鸟,徐凤年懂事起就感觉她陪在了身边,是王妃亲手牵到他面前的,不像丫鬟,倒像是半个姐姐,她在梧桐苑与其她丫鬟不甚热络,天生的冷脸冷心,每年都有几段时间不在王府,但每次回来,都会给世子殿下捎来一样上心的小物件,经过一次少年时代发生的小风波后,都被徐凤年保存起来。 大体而言,梧桐苑里,都是些没啥大故事的人物,可人可口,但咂摸咀嚼一番,就清淡单薄了,想来一切都是因为大柱国眼中揉不进沙子的原因。 徐凤年竭尽全力掏空肚中墨水才勉强回了封家书,絮絮叨叨,都是些芝麻绿豆小事,与初衷南辕北辙,最后不得不自己安慰自己若写高深了,黄蛮儿也听不懂,直白最好。 写完信,徐凤年伸了个懒腰,到了房外,果然见到在院落回廊站着出神的青鸟,看了眼天色,大雪稍歇,最适合锦衣夜行,就拉上青鸟出了梧桐苑,打算去凤仪馆逗弄那个病如西子惹人生怜的樊妹妹。 至于林探花,徐凤年觉得很对李瀚林的胃口。途中徐凤年想起今天貌似是自己挂牌的放狗日,笑问道:“府上有动静吗?” 青鸟的回复一如既往的简洁明了:“有。” 徐凤年精神一振,笑道:“是奔听潮亭那边,还是找徐骁的?” 青鸟摇头道:“不知。” 徐凤年一脸惋惜地感慨道:“现在上钩的越来越少了。” 世子殿下这些年闲来无事,就故意让原本常年戒备森严的北凉王府在某段时间里故意放松,但内紧,美其名曰“钓鱼”,专门勾引那些垂涎武库绝学秘籍的江湖好汉,或者是满腔热血的仇家刺客。 前个四五年有一次放牌日,最多引诱了大小四批不速之客,一顿关门打狗后,据说第二天拖出去剁了喂狗的尸体有二十六具。 游历归来后,放牌两次,但没有收获,想必那些草莽侠士都缓过神回过味了,少有上当的鱼虾,就是不知今天成果如何。徐凤年的无聊至极,可见一斑。 青鸟突然停足回望梧桐苑。 徐凤年小声问道:“怎么了?” 她轻轻道:“没事。” 徐凤年压下心中疑惑,来到凤仪馆,进了屋子,看到樊妹妹在和姓林的在手谈,见到徐凤年,樊小姐似乎愣了一下,林探花则如丧考妣,近期在府上所见所闻,总算知晓了眼前这位自称殿下伴读的家伙就是如假包换的凉王世子,忐忑起身躬身,作揖到底,颤声道:“见过世子殿下。” 不等徐凤年搭话,门外传来王府甲士的兵戈嘈杂声,林家公子一头雾水,那樊妹妹却是凄婉一笑,神情复杂望向徐凤年。 大柱国义子中排名仅次于陈芝豹的袁左宗披甲走入屋内,手上拿着一幅画像,这位北凉陷阵第一的将军眯起一双好看丹凤眸,先对世子殿下称呼后,转头看着那对年轻客人,眼神瞬间冷冽,冷笑道:“樊小钗,林玉,随我走一趟。” 林探花懵了,不明就里就遭了无妄之灾,立即两腿发软,瘫坐在椅子上。 体弱的樊小姐被带走前朝徐凤年吐了一口唾沫,十分铮铮铁骨,结果被袁左宗一巴掌打出屋,一坨软泥般趴在雪地中。 徐凤年对此不动声色,从袁左宗手中接过那幅画像,是自己,只有六七分相似,却有十二分神似。 可见在那位樊妹妹眼中自己相当的不入流,连正眼都不愿多瞧,在她心中的气质更是下作,徐凤年拿着画像坐下,笑了笑,两名身份特殊的内应刺客都被袁左宗带走,徐凤年抬头问道:“青鸟,梧桐苑那边?” 她平静道:“没事。” 徐凤年自嘲道:“一次跟禄球儿喝酒,被我灌醉,死胖子说我身边有两拨死士护卫,其中一拨四人,只有四个代号,甲乙丙丁,另外一拨连他都不清楚,你给我说说看,梧桐苑有几位?是丫鬟,还是其他仆役?” 她闭嘴不言。 徐凤年直勾勾看着青鸟,“你是吗?” 青鸟依然不言不语。 徐凤年叹气,低头凝视画像,“这儿如果安全,你先退下。” 她轻轻离开,无声无息。 她来到梧桐苑,凝脂腴态的大丫头红薯坐在回廊栏杆上,拿着一柄小铜镜,双手沾满了类似胭脂的鲜血,一点一点被涂在嘴唇上。 青鸟满眼厌恶。 这名在王府上下公认羸弱软绵如一尾锦鲤、需要主子施舍喂食才能存活的大丫鬟同样不看青鸟,只是歪了歪脑袋,对着镜子笑眯眯道:“美吗?” 青鸟微微嗤笑一声。 万籁无声中,异常刺耳。 红薯抿了抿嘴唇,月夜雪地反光下,那张脸庞十分妖冶动人,娇媚道:“比你美就好。” 青鸟转身离开,留下淡淡一句话:“你老得快。” 红薯也不反驳,媚眼朦胧自说自话:“活不到人老珠黄的那天,真好。” 第17章 第二日,所有事情都水落石出,本名樊小钗的女人是个因为大柱国手腕导致家道中落的破败世家女,一颗死棋,不管事成与否,皆是板上钉钉的死棋,用处却不小,用于做活、占地和搜根。 林家小二公子只不过是个被利用的蠢货,可半死不活,这位探花爷一切都被蒙在鼓里,只贪图樊妹妹的嘴上胭脂风情,读书读傻了,哪里知道越是动人的女子越是祸水,一场蹩脚的偶遇安排,就神魂颠倒,不知死活地带进了北凉王府,天晓得河东谯国林家知道这么场劫难后是如何心如死灰,昨夜的刺杀并不精细,十分粗糙,透着股狗急跳墙,由进府的樊小姐借观光机会描绘王府地图,以及世子徐凤年的肖像,然后找机会行刺,只不过他们的人算远不如凉王府方面的人算,全遭了殃,至于樊姓女子幕后的推手和谯国林家下场,此时正坐在听潮亭楼榭中温酒的徐凤年都懒得去理会,他只是想知道樊小钗是否后悔为了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就白白赴死。 徐凤年对于这些人的飞蛾扑火,没有任何怜悯,世上漂亮女子总是如雨后春笋和草原夜草一个德性,少了一茬,下一年就冒出新的一茬,除不尽烧不完,个个怜香惜玉过去,岂不是累死累活,徐凤年实在没这份闲情逸致,何况三年丧家犬般的困苦游历,徐凤年也懂了不少市井间的浅白世故,记得途中碰上个臭味相投的不入流青年剑士,那货就总爱说些对敌人慈悲就是跟自己小命过不去的大道理,据说他都是跟一些不得志不成名前辈剑客学来的,每次说起都口水四溅,总要喷徐凤年满脸的唾沫星子。 徐凤年至今仍记得那个买不起铁剑只能挎木剑的家伙,每次在街上看到佩剑游侠们的眼神,采花贼撞见了美娘子一模一样,如果这家伙知道天天被迫听他吹嘘大乘剑术应当如何如何的老黄,便是那对上武帝城王老怪物都可一战的剑九黄,而老家伙后背剑匣就藏了五把天下有数的名剑,会做何感想?那个满脑子想要寻个名师学艺的家伙,现在可安好?可曾在剑术上登峰造极? 在南燕边境分别时,那人曾豪气干云对徐凤年说道:“等哪天兄弟发达了,请你吃最好的酱牛肉,一斤不够,就三斤,管饱!” 三斤牛肉,似乎就是他想象力的极限了。 真正的江湖,毕竟少有一剑断江力拔山河的绝顶高手,更多的还是那个家伙这样的无名小卒,做着一个个遥不可及滑稽可笑的江湖梦。徐凤年狠狠揉了揉脸颊,看到袁左宗站立在一旁,安静等待自己,徐凤年赶紧起身,给正三品龙吾将军挪了挪绣墩,袁左宗眼神讶异一闪而逝,坐如洪吕大钟,正色道:“殿下,王爷让我来问如何处置樊姓女子。” 徐凤年笑道:“该如何便如何。” 袁左宗微微点头,得到意料之外的答复,就马上起身,准备告退。 徐凤年也不阻拦,坐下没多久就重新起身道:“袁三哥,有空一起喝酒,不醉不归。” 袁左宗露出稀罕笑脸道:“好。” 徐凤年从茶几上拿了一壶早就准备好的酒,提着走向听潮亭,直上八楼,见到了埋首抄书的师父,李义山,字元婴,披头散发,形如枯槁的男子在江湖在庙堂都名声不显,可在北凉王府,没谁敢对这位府上第一清客稍有不敬,徐凤年坐在一旁,熟门熟路地拿起紫檀几案上的青葫芦,将酒倒入,一时间酒香四溢,男子这才停笔,轻声笑道:“现在你这身脂粉气总算是淡了些,三年游行,还是有些裨益。” 徐凤年嘿嘿一笑,继而担忧道:“师父,老黄去武帝城,能取回城墙上的那把黄庐剑吗?” 李义山灌了口酒轻轻摇头。 徐凤年震骇道:“湖底老魁已经强势无匹,老黄明显要强上一筹,在那东海自封城主的王仙芝,岂不是真的天下无敌了?” 李义山握着青葫芦,不再喝,只是嗅了嗅,缓缓道:“天下无敌?一品之上还有一撮人,王仙芝一生浸淫武道,几近通玄,但称不上无敌。现在的武林,是群雄割据,各有千秋,以往一人绝顶的景象,现在不会出现,以后也没可能。况且武道极致,不过是摸到了天道的门槛,再者庙堂外武夫对天下大势的影响,很小,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被你北凉铁骑给马踏整座江湖。你不愿学武,大柱国不强求,我也无所谓,就是如此。雄兵百万尚且俯首,还不如做一个可畏国贼。文官或可扰政,一介匹夫是决不至于乱国的。” 徐凤年哑然失笑。离阳王朝这十几年孜孜不倦流传这句杀人不见血的诛心语:雄兵百万可伏,国贼一个可畏。前半句是捏鼻子赞誉大柱国的武功伟业,有捧杀嫌疑,后半句则图穷匕现的露骨棒杀了。这话说得很有学问,连徐骁听闻后都拍掌大笑,只不过笑过之后骂了一句“上阴学宫这帮吃饱了撑着的空谈清流,该杀”。 李义山提着酒壶腾出位置,让徐凤年代笔抄写孤本典籍,徐凤年早就习以为常,字倒是练习得功底不弱,可始终没能养出啥浩然正气,每当见到徐凤年勾画不妥,就拿青葫芦敲打一下。李义山让这位世子殿下抄了一盏灯时光,重新坐下,徐凤年趴在一旁,侧望着师父,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听说人世最苦是衰境,修为最难是空心,怎样的阅历,才会让师父如此心如止水?李义山不抬头轻声道:“去吧,看看你请进听潮亭的客人,快要登上三楼了。” 徐凤年哦了一声,悄悄下楼。 二楼,徐凤年看到堆积如山形成一整面书墙的古朴书架下,站着那位身份晦暗的白狐儿脸,左手握有一本泛黄武学密典,右手食指有规律地敲打光洁额头,那柄在鞘的绣冬刀被插入书架中当作标记。 白狐儿脸只是瞥了眼徐凤年,就再度低头。 自讨没趣的徐凤年只好撤退。 偌大的北凉王府,仿佛只有世子殿下这么一个游手好闲的散淡人,淡出个鸟来的那种。 年中,大柱国择了个良辰吉日,在宗庙给儿子行及冠礼。很不合常理的是堂堂北凉王长子冠礼,办得还不如一般富贵家族隆重,不仅邀请的宾客相当稀少,就连世子殿下的两个姐姐一个弟弟都未到场,一身清爽的徐凤年被徐骁领进太庙后,祭高天地先祖,加冠三次,分别是黑麻缁布冠,白鹿皮弁和红黑素冠,徐凤年头顶的小小三冠,牵扯了太多视野和关注,第一冠,是离阳王朝所有庙堂大员都在意的,因为这代表世子殿下可以入朝当政,第二冠寓意更为实际和流长,因为北凉三十万铁骑都在拭目以待,至于第三冠,则只有一些象征意义,对比之下不为人重视。 结发及冠的世子殿下忙碌了一整天,脸庞绷得僵硬,跟来府上的北凉边陲大员们一一行礼后,终于能松口气,享受着梧桐苑贴身丫鬟们的端茶送水和揉肩敲背捏腿,休息差不多,徐凤年这才亲自理了理头冠服饰,最后与徐骁一同来到王妃墓,一对高大的青白玉狮子栩栩如生,俱是母狮幼儿的活泼造型,右手母狮护着三头幼狮,象征王妃和三位膝下亲生子女,幼狮分别是长女徐脂虎,二女徐渭熊以及幼子徐龙象,左手母狮却只是低头亲吻一头幼狮,王妃对长子徐凤年的宠溺偏爱,生前死后皆是没有止境!徐凤年站着石狮子前,眼睛通红。大柱国徐骁轻轻叹息,少年凤年每次觉得受了委屈,就偷跑到这里,一呆就是整宿,不管天冷天热,都不曾生病。 王妃墓四周由白玉垒砌成两道城垣,形成城中有城的大千气象,主神道更是长达六十丈,按照典制,王朝帝王神道两侧摆置石兽不过九种,这里却有足足十四种! 近百尊石刻,神定精盛,贯穿一气,气势如虹,除此之外,陵墓宝顶高度和地宫规模都远超王朝任何一位藩王,而且构建了独具匠心没有先例的一座梳妆台和两座丫环坟,当时王妃墓初建成,被无数世人诟病,皇帝御书房几乎是一夜间摆满了弹劾奏疏,但都被压下,不予理睬。 背驼腿瘸的大柱国站着坟前,默不作声。 徐凤年祭奠完毕后,蹲在坟头前,轻声道:“爹,我再待一会儿。” 大柱国柔声道:“别着凉,你娘会心疼。” 徐凤年嗯了一声。 人屠北凉王走在主神道上,心中默念,刚好三百六十五步。 这位权倾朝野的唯一一位大柱国清楚记得当年第一次入朝受封,从那扇红漆大门走到坤极殿殿门,第一次年轻气盛,走了二百八十四步,后来年纪大了,加上腿瘸,就越走越多,越慢越长,但始终没有超过三百六十五。 戎马生涯四十年,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徐骁问心无愧,不惧天地,不怕鬼神。 大柱国走出主神道,转头望了望,那孩子肯定是在哼那支小曲儿,《春神谣》,孩子娘亲当年教他的。 徐骁想到昨夜三更时分才紧急送到书桌上的一封密信,犹豫不决这信是交还是不交,凤年刚刚及冠的大喜日子,这封信来得很不是时候啊。 北凉王沿着小径走到清凉山山顶,看似单身,实则一路暗哨无数,不说军伍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悍卒,便离大宗师境界只差两线的从一品高手,就有贴身三位。徐骁自认项上人头还值些黄金,年轻时候觉着战死沙场,被敌人摘了去无妨,马革裹尸也是快事,爵位越高,就难免越发珍惜,这并非单纯怕死,只不过徐晓一直坚持今日荣华,都是无数兄弟舍命拼出来的,太早下去阴曹地府,对不住那些个草草葬身大江南北各地的英魂,尤其是这些人大多都有家室家族,总得有他照应着才放心,树大招大风,树倒风更大,世家豪族与王朝无异,打和守都不易,徐骁见多了因殚精竭虑而英年早逝的家主。 他走入黄鹤楼,略显冷清阴森,登山顶再登楼顶,一如这位异姓王的煊赫彪炳人生,负手站定,没学士子无病吟唱地拍遍栏杆,只是眺望城池夜景,当下膝下两儿两女,麾下三十万铁骑,六名义子,王府高手如云,清客智囊无数,门生故吏遍及朝野上下,一招招暗棋落子生根于四面八方,所谓金玉满堂富可敌国,不过如此。当然,政敌仇人同样不计其数,那樊姓小女娃,不就是一只自投罗网的瞎眼雀儿?只不过这类小角色,徐骁一般都懒得计较,北凉军务已经足够繁忙,边境上每隔几年就是狼烟四起,只不过大半都是他亲手点燃的。还要应付皇城那边的风吹草动,连江湖事都早已不去理会。徐骁搓了搓双手,不小心记起年轻时听到的一首诗,可惜只能记得片段,帝王城里看什么的,模糊不清了,但末尾一句徐骁始终牢记:“五十年鸿业,说与山鬼听。” 站在黄鹤楼空荡走廊的徐骁一直待到东方泛起鱼肚白,这才轻声道:“寅,把信送给凤年,他终究已经行过冠礼。” 没有任何明面上的回应。 徐骁耐心等待旭日东升。 大柱国有精锐死士十二名,以十二地支作为代号,当长子徐凤年呱呱坠地,就开始着手为子孙培养另外一批死士,以天干命名,可惜迄今才调教出四名,在儿子游历中,又相继阵亡两人,凑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人愈发遥遥无期。所幸天干死士之外的两位特殊棋子,让大柱国十分满意,这些最大不过二十五岁的孩子,最小更是才年华十二,这些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栽培的暗桩,兴许武功暂时不如从一品高手,可说到杀人手法,却丝毫不差,能杀人才能救人,徐骁比谁都确信这一点。 徐骁下楼的时候问道:“丑。袁左宗能服我儿,那陈芝豹?” 阴暗处,传来一阵如同钝刀磨石的沙哑嗓音,“回禀主公,不能。” 徐骁揉了揉太阳穴,笑了笑,“如果本王没记错,洛阳公主坟一战,陈芝豹救过你的命,这样的交情,你就不懂替他打个圆场?就不怕他今天就暴毙?” 沉默。 忠孝义。 在北凉,这个次序不能乱。谁乱谁死。注定永远躲在幕后的“丑”若替陈芝豹圆场,无非是多搭上一条人命的小事。 徐骁心思难测,自言自语道:“小人屠。” 第18章 徐凤年清晨时分醒来,闭着眼睛都能感受到锦缎被褥带来的舒适感,这让他很知足,没有饿过肚子受过风寒,很难知道饱暖的泼天幸福,饿治百病这个道理,父辈们的循循善诱不管如何情真意切,都讲不出那个味儿。 在黄鹤楼上跟李瀚林严池集两个膏粱子弟说起三年游历,俩发小只是好奇江湖趣闻武林轶事,对于挨饿受冻是没有任何感触的,所以双手双脚结满老茧至今都没有褪去的徐凤年很庆幸能活着回凉州,才刚坐起身,住在隔壁小榻上的暖房大丫头红薯就进来帮着穿衣戴冠,徐凤年没有拒绝,深谙市井艰辛是好事,矫枉过正就不妥了。 红薯纤手流转的时候,轻声提醒桌上多了封密信,徐凤年嗯了一声。 豪族门阀内,逾越规矩是大忌,再得宠的丫鬟侍妾,都不敢掉以轻心,徐凤年下床漱口洗脸后,轻轻拆信,这样的事情不常见,梧桐苑不是谁都可以进的,信封外写了个小篆,寅。 对此徐凤年不惊奇,老爹身边有地支十死士是路人皆知的公开秘密,个个如同见不得阳光的魑魅精怪,善奇门遁甲,走旁门左道,杀人于无形。 徐凤年发现这封信是一个类似行程介绍的东西,文字直白,都是记载老黄的东海行,事无巨细,一一记录。 起先都是鸡毛琐碎,徐凤年看着好笑,想来当时自己的游行糗事,也都被老爹全部知晓,当徐凤年看到老黄进了东临碣石可观沧海的武帝城辖区境内,因为那个“寅”附加了一些老黄以外的秘闻,例如几位天下间有数的剑道名家都早早进入武帝城,除了越王剑池的当家,更有极少入世的两名吴家剑冢都出山入东海,拭目以待那城头巅峰一战,下一篇更提到了久负盛名的一品高手曹官子都在武帝城内租下一整栋观海楼。 徐凤年虽未亲生经历目睹,却很明显感受到一股黑云压城风雨满楼的窒息感,倒数第二篇讲述老黄在主城楼不远处一座酒铺歇脚片刻,要了酒二两,肉半斤,花生一碟。 这老黄,还是不温不火的老好人啊。 “寅”字号谍录只剩下最后一篇了。 徐凤年没有急着看下去,只是记起了三年中发生的许多事,最大不过碰上剪径蟊贼拦路劫匪,小的就不计其数了,无非是逃难
相关推荐: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永乐町69号(H)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女儿红
炼爱(np 骨科)
九品道士
罪大恶极_御书屋
医武兵王混乡村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妇产科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