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 三个月后,法律援助慈善晚宴。 宁若薇作为主讲人上台时,灯光扫过最后一排。 傅砚修拄着拐杖站在阴影里,西装空荡荡挂在身上。 她的演讲一次都没有卡顿。 “真正的法律,不是精英阶层的游戏,而是弱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掌声中,服务生递来一张折叠的餐巾纸。展开后是熟悉的笔迹。 没有落款。 晚宴结束后,那道身影也消失不见。 宁若薇在准备返程时不巧遇到台风,她的航班迫降南城。 鬼使神差地,她让司机开到了傅砚修的公寓楼下。 在雨刷器的机械摆动中,她看见阳台上有个模糊的影子,那是一盆已经枯萎的白菊。 她盯着那扇窗户看了很久,最终收回了视线。 第二十章 傅砚修病危的消息,是在宁若薇站上国际法庭的第三天传来的。 彼时她刚结束一场长达七小时的辩论,为遭受跨国企业污染的渔民争取到巨额赔偿。 走出法庭时,助理匆匆递来手机,屏幕上只有简短的一行字: 宁若薇的脚步顿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如常。她将手机锁屏,平静地吩咐助理安排回程的航班。 直到深夜,她在酒店房间里收到那封信。 信封是素白的,字迹却熟悉得刺眼。她盯着那行落款看了很久,才慢慢拆开。 信很短,只有三行: 笔锋依旧凌厉,只是墨色比从前淡了许多,像是写字的人已经没了什么力气。 宁若薇盯着那几行字,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个夜晚。 那时他们还没离婚,她熬夜替他整理文件,替他准备热咖啡和宵夜。 两个人一站一立,书房里一阵安静。她看着桌上的卷宗,又瞧见傅砚修眼底的青黑。 案子很棘手,他已经熬了三天。 “你觉得这次能赢吗?”她轻声问。 他低笑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她熟悉的笃定:“我什么时候输过?” 是啊,他什么时候输过? 她看着胸有成竹的傅砚修,觉得就这样为他操持一辈子也行。 可后来,世事无常。 他们还是走到了那一步。 她闭了闭眼,将信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塞进了碎纸机。 机器运转的嗡鸣声中,助理推门进来,提醒她记者会即将开始。 宁若薇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转身走向镁光灯下的舞台。 再没有回头看一眼。 第二十一章 多年后,北城法学院的中央草坪上立起了一座新雕像。 那是一座青铜铸就的女性形象,她微微垂眸,左手托着一部法典,右手向前平伸,掌心朝上,仿佛在无声地托起某种沉重的信念。 底座上刻着一行字。 雕像揭幕那天,法学院挤满了人。 记者、学生、律师界的同行,甚至几位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都来了。 “这座雕像的特别之处在于,”院长向媒体介绍,“天平没有放在人物的手中,而是铸进了底座——因为真正的正义,从来不需要刻意高举。” 宁若薇站在人群最前方,穿着最简单的黑色西装,没戴任何首饰,只在胸前别了一枚小小的天平徽章。 有年轻的学生踮着脚张望,小声问同伴:“这就是那位传奇女律师?听说她打赢过国际环保案,还推动了《反家暴法》修订?” 同伴点头,又压低声音补充:“不过听说她以前和傅砚修有过一段……” “傅砚修?那个‘法援之神’?他不是早就——” “嘘!” “别提了,那些事早就过去了。” 议论声戛然而止。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站在雕像旁,正在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敏锐地捕捉到刚才的窃窃私语,追问道:“据说宁律师和已故的傅砚修律师曾经是法律界的黄金搭档,甚至有过婚姻关系,这是真的吗?” 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人群,最终落在宁若薇沉静的侧脸上。 “不,”他缓缓摇头,“她从来只属于法律。” 宁若薇的表情没有丝毫波动,仿佛他们谈论的是一个与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 人群渐渐散去后,她独自站在雕像前,伸手轻触冰凉的碑文。夕阳西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草坪尽头的银杏树下。
相关推荐:
青春豆蔻似锦年华
山城风乍起
惊扰
东方灵夜语
外星猫咪求子记
这个家没崽得散
你惹假千金干嘛?她有豪门宠着!
夜樱
祈祷
盛世娇宠:腹黑老公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