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檀深似羽 > 第232章

第232章

目前在潜心苦修,待他突破金丹期后,便要接手分宗的掌门之位了。修士寿元漫长,修行便也难免怠惰,美其名曰水到渠成、欲速不达。但上清界出了一个拂雪道君之后,年轻一辈唯恐被甩下太远,老一辈则忧心前浪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再加上白玉京横空出世。如今的修真界修为水准可谓是突飞猛进。 宋从心终于实现了自己让全天下人做五三的初心,每每想起,她甚感欣慰。 佐世长老告诉宋从心,宗门 先前在为她和湛玄二人准备元婴大典,谁知她去了一趟雪山便突破了分神?_[(典礼的规格仪式又要往上提一提了。 “一眨眼,你我都要以道友相称了。”佐世长老看着眼前今夕非昨的少女,恍惚间还能忆起十多年前在外门大比上被众弟子推至首位的孩子。明明不过是一段对修士而言不算漫长的岁月。但不知为何,佐世长老却在眼前之人的身上品尝到了一种近乎残酷的易变。 “师叔说笑了,拂雪也已经走过凡人的一生了。”宋从心摇了摇头。这世道的凡人平均岁数也就二十来岁,她确实已经走过凡人的一辈子了。 “我也总有这种感觉,你仿佛不羡长生,而是像凡人一般毫不空落地度过每一天。”佐世长老摇头失笑,她看着宋从心,细长的眼睛里都仿佛藏了细碎的光点,“你搅动这一潭静谧的死水,虽然不知道明如何,但至少现在的上清界可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当道时更有活力。” 五百年前的那场灾劫致使上清界传承断代、青黄不接,老一辈的人咬紧牙根也只能维持这世道「不变」。所幸身为先行者,他们终于等到了冉冉升起的明天。 “元婴大典错过了,分神大典可含糊不得。” 宋从心的晋升太快,长老们又总想着给她安排最盛大的典仪,结果便是金丹和元婴都不幸地错过了。 宋从心的分神大典安排在天景雅集之后,长老们都摩拳擦掌、铆足了劲誓要办一个四海八荒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型仪典。唯独宋从心十分忧郁,她心想,师尊已经收徒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准备啥时候坠入爱河,她好提前做好登基的准备。 这谋权篡位的一天终于还是要来了啊。 宋从心从未忘记,自己在《倾恋》原书中的形象是一位嫉贤妒能、古板迂腐的大师姐,她付出这么多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和书中人的影子彻底区分开。但次,宋从心在前往太初山的路上得知灵希如今已是融合期修士。而且她上一次参加外门大比时入道不过半年、持剑不过数月,却一路从璇照突破至开光…… 灵希目前之所以修为卡在融合期巅峰,是因为她有意压制自己修为的增长。厚积薄发之下,她很可能刷新宋从心的记录,成为修真界首位「未满二十的心动期」。 宋从心:“……” 宋从心完全明白了原书中的那位「大师姐」为何会心态失衡到那种地步了,想想那个出生既是分神、三十多便登上渡劫的重溟城主以及两百岁的大乘期明月楼主,这换谁能不发疯?即便是姜家那位正正经经修炼、没有奇遇也没有天材地宝辅佐、一路稳扎稳打修炼上去的天才道君也是将近两百岁才晋升至分神。而现在的天才一个比一个离谱,简直堪比游戏中后期的数值膨胀,已经完全不讲武德了。 “师姐?”小师妹伸手轻轻捏了一下宋从心的衣袖又很快松开,这种仿佛在确认眼前人是否是真实存在的举动实在可怜可爱。 “我在。”无论宋从心内心是何等的崩溃,但生活终究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宋从心悲愤地撸了撸未来魔尊的小脑袋,灵希也毫不反抗地任揉任摸。她甚至还微微偏头将脑袋往宋从心掌心里凑,可以说是相当乖巧懂事了。 然而师妹乖巧懂事,宋从心却有意克制,她仰头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暖意,片刻后却并无多少留恋地收手。 “走吧。” 宋从心背着琴匣,琴匣里藏着她的剑。她剑上霜寒,卷挟着人世的风雪。 但发誓要为众生拂雪之人,又怎会畏惧握住自己的剑?! 不言归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拂雪道君 明尘上仙是一位十分称职的师长。 无论是技艺、道途、人生的困惑还是常生活中遭遇的困难,明尘上仙都很乐意为自己的弟子答疑解惑。虽说上清界有「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说法。但明尘上仙在教养弟子这方面上耗费的绝不仅仅只是口头的指点与资源的倾斜。即便是忙碌奔波、三过宗门而不入的宋从心,明尘上仙也会抽出时间定期考教她的剑术、或是聆听她的琴音。但凡发现她心有郁结或是急功近利,明尘上仙便会出手把她往回拨一拨。 可以说,宋从心在短短十数年间修为便突飞猛进到这等境界都不曾出现心魔之虞。除了她时刻警醒自己以外,明尘上仙也是功不可没的。 然而,今时不同往,宋从心没想到自己突破分神期后的第一场考验,竟然是与师尊对练。 “徒儿明白了。” 宋从心深吸一口气,拔出自己的剑。 分神期与元婴、金丹一样,都是修真界中堪称天堑的分水岭,突破分神期不仅意味着能庇佑一方、能在上清界大能之列拥有一席之地,跨越分神期也意味着有资格问鼎清云、飞升成仙。而分神期往上便是炼虚合道之境的修士,与其他能形成境界碾压之势的位阶不同,炼虚合道之境的修士基本都已经触碰到了大道真意。 这等境界的修士已无高下之分,区别只在于不同位阶的修士对「道」的参悟各有不同。若要问炼虚合道期修士中的合体期与大乘期的战力有什么区别?宋从心只能说,没有区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放在这个位阶之上是再真实不过的至理之言,同样都是毁天灭地、寿与天齐的存在,难道还有人在意谁毁灭世界的速度快点,谁毁灭得慢点,谁死得早点,谁死得晚点? 炼虚合道之境的修士已经超脱了生死轮回。即便是死斗,肉-体的毁灭都算不得真正的死亡。若真的遇上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的死敌,把人杀了之后还得想办法将对方的分魂找出来逐一毁掉。这要是一个没处理干净,哪怕仅剩一丝残魂,对方就可能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夺舍重来,再跟你斗几百个回合的生生灭灭。 所以,上清界修为越高的大能便越是隐居避世,没谁闲得没事做非要出去跟人结仇死斗。羁绊牵缚人心还容易坏了自身的道行,这又是何苦来哉? 明尘上仙的「品鉴」当然不是考验宋从心的武力,他真正想探问的是宋从心的道心。 事实上,鲜少遭遇瓶颈的宋从心也有相似的观感,在这条青云路上走得越远,她心中便越是感到迷茫。虽说这种迷茫还不至于阻止她前进的脚步。但她有时候也会思考,对于广袤无垠、超越一切认知极限的宇宙而言,人类眼中伟大的文明与意志,真的有意义吗? 数千年的历史,对于鸿蒙宇宙而言,会不会只是一个星云吐息的时间? 如今,随着天书上记载的故事逐一呈现,越发接近真相的宋从心便越发感到脚下的泥足深陷。那个能瞬间诛灭大壑三千神念、仅一个预言便让明觉 之神陨落的「祂」,真的是自己能够顽抗敌对的存在吗?而自己真的有迈向那无垠的宇宙、敢于面对一切恐惧与未知的勇气吗? 宋从心不知道,她不知道,所以便顺从自己的心意,将这种迷茫付诸自己的剑。 宋从心的剑术经历过千锤百炼,她的行剑运剑都能品出她付出的努力以及汗水,从她的剑上便能读出她所经历的一切。明尘上仙则不同,他的剑很干净,干净得看不出其他人的痕迹。宋从心在天书中经历过无数次剑斗。但其中并没有明尘上仙,恐怕是因为天书也无法复刻明尘上仙的剑。 你能推断出流云飞渡、忽来山雨,还是能预知到飞鸟来去、松风鹤影? 宋从心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无论是绽放的霜花还是令人窒息的重水。对于天地而言都是如此渺小的尘影。剑势一次次被阻挡,剑锋一次次被敲落,宋从心眼中茫然愈甚,心中却越发平静。人朝着天地挥剑是一种可笑愚行,妄图斩落天空的一角更是狂妄傲慢无比。 明尘上仙站在原地,手持一段枯木,便将宋从心得寸步难进。她冠绝内门的身法,她千锤百炼的剑技,在广袤无垠的苍穹之下都没有意义。 最终,宋从心停止了这种徒劳的进攻之举,她站在距离明尘上仙不远处,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慢慢来,不急。” 明尘上仙拍了拍弟子的脑袋,留给她思考的间隙。而后他抬手招来一旁抱剑旁观的灵希,开始纠正指导她吐息纳炁之法。 比起宋从心,明尘上仙对灵希的教导更多是体现在言语之上。因为宋从心已经不需要技法的指导,她更需要追寻自己的道。 “师尊最初是为何踏上修行的呢?”灵希在坪上盘腿入定之时,宋从心望着蔚蓝如洗的碧空,陷入了沉思。 “为师修行的理由与世人并无多少不同,最初无非便是想寻一柄斩却贪嗔烦恼的慧剑,求得长生逍遥之法。”明尘上仙轻声道,“后来,见众生疾苦,心有不忍,欲渡众生,框定正法,寻求力量与解脱之道。再后来……是为了不成为囚笼中溺死的鸟雀。” “溺死的鸟雀?”宋从心迟疑地重复着。 “嗯。世人皆言「朝闻道夕死可矣」,然而大道或许并非世人认知的那样呢?”明尘上仙微微仰头,和宋从心一起仰望天空,“拂雪,你可曾想过天外天的光景?” 宋从心心想,她知道啊,她曾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测过天外天。大气与臭氧层外的天空不是身处大地之上时所见的蓝色,星星也不是渺小得能被攥在手中的微尘;月亮上没有玉兔与桂树,只有坑坑洼洼的地表与冷冰冰的浮土;宇宙是比人类一切所知的黑暗还要更深邃的未知,光在宇宙间行走也要以年为单位…… 宋从心知道很多,所以她对宇宙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奇。顶着生而知之的名头,宋从心将自己的心中所想都告诉了师尊。 “原来如此,拂雪确实是见过天外天的世界。”明尘上仙听罢,竟是浅浅地笑了一下,“但若非亲眼所见,拂雪又怎知此世的天外天与所知的大有不同呢?” 宋从心下意识地想要反驳,但很快她又沉默了下来,她为什么坚持自己的认知才是正确的呢?明明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她所熟悉的星球了,这里天是圆的,大地是方的,「月」是

相关推荐: 龙邪   悬鸟   我就是看他好看不服你打我啊   重生残疾亲王冲喜甜妻   心抹微云   我的美女知己   重生之王氏嫡女   村支部来了个小姐姐   帝国与权杖   逍遥逆天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