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下去。时旧了,这里的池塘就变成了这种五彩斑斓的颜色。” “哎呀,你个不解风情的呆头鹅!”如此壮丽的奇景被夷则这般说来突然就少了几分浪漫,变得憨实且接地气了。虽然夷则说的都是事实,但姑洗还是恼他揭自己的老底。姑洗伸手拧住夷则腰间的软肉,转头对宋时来笑道:“话虽这么说,但无极道门的祖师爷确实养过凤凰哦。” 人族绵延至今,山海异兽的踪迹越发难以寻觅 。宋时来叹了口气,道:“是我无缘得见了。” 虽然宗门内没有凤凰……7”夷则忍痛指了指天上,“但是明尘太上养了昌光真人哦。” 这是什么意思?宋时来好奇地抬首,顺着夷则手指的方向望去。他正想着「昌光」之名听起来怎么像是某人的道号。但顺着夷则所指的方向望去,却只有蔚蓝的晴空与流动的云雾。宋时来眯起眼睛还待细看,却见那叆叇的流云忽而涌动了一下。随即,笼罩在他们头顶上的天空突然「挪」开了。 宋时来听见了一声空灵悠长的鲸鸣。 直到天空之上的风景开始流动,宋时来才意识到自己看见的并不是真正的天空,而是某种庞然大物的腹部。祂天生便有与天地融为一体,与水天共享一色的能力,祂大到足以笼罩整座无极道门,不知几千里也。宋时来等人所在的小小方舟,在祂面前渺小得如同浮尘。 宋时来面色微微泛白,仰望着天空与云彩的流动,以他不长一生的贫瘠见闻,竟无法想象出这樽庞然大物的全貌。 祂不过是在睡梦中翻了翻身,云层便被搅动出万顷奔流。 “昌光是明尘太上的契约神兽云游鲲的道号,我们平里都喊祂「真人」。”风势渐大,姑洗扶了扶自己的发髻,“你放心,祂现在还在睡着,不会呀!” 突如其来的罡风摇动云舟,拂乱了姑洗的发髻。若不是夷则眼疾手快将她拉住,姑洗恐怕就要从云舟上翻出去了。宋时来看见云流奔涌,烈风相撞时爆裂出刺耳的破空之响。空间急剧扭曲,尘埃与水汽挤压碰撞,竟是哗地一下下起了太阳雨来。 猝不及防被兜头洒下的雨水淋了满头,宋时来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昌光真人这睡相也太糟糕了。”同样淋了一身雨的姑洗稳住了重心,语带抱怨地拂了拂自己的肩膀。 夷则拍了拍她头上的水珠,从粟米珠中取出梳子帮姑洗重新挽发:“可能是听见你在打趣祂,所以甩尾给你打个招呼吧。” 只是甩甩尾巴就唤来了一场雨吗?宋时来一时间有些回不过神来。 “昌光真人平里都在云海中沉眠,因为祂要是醒着会很快感到肚饿。但昌光真人进食一次可能要吃掉一整片海域内的鱼虾,所以祂只能通过沉眠减少消耗。隔一段时间,门中弟子便会唤祂起来进食。少食多餐的情况下,对神舟大陆的生态就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否则按照祂们的食量……世间恐怕很快就见不到云游鲲了。” “原来如此。”宋时来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风一吹,被雨水打的衣袖便干了。如同鲲鹏这类神兽本身繁衍艰难,祂们体型庞大,难以飞升。独自在外生活很可能会因为寻觅不到充足的食物而活活饿死,且随着人族的繁荣,领土与资源的争执也会将战火扩大。无极道门的云游鲲或许是这个种族中最后的遗孤了。 明尘上仙将云游鲲收为契约兽,一来是为了延续这种异兽的血脉,另一方面恐怕也是为了避免祂为求生而殃害苍生。 “我们快到了。”半夏 突然开口,宋时来回过神,发现云舟已经接近一处修建在半山腰上的宏伟宫殿。 在进入上清界前,宋时来对于上清界的全部印象都来自于白玉京。但自他踏入山门伊始,五光十色池、云游鲲、夷则以及姑洗却给他打开了另一片天地。无极道门,上清界的正道第一仙宗,这个宗门就像这座依山傍水、隐于云雾中的宫殿一般,古老庄严,令人心生敬畏。 云舟在落剑坪上停靠,宋时来也不需要旁人帮手,推动素舆下了云舟。 “这里便是无极大殿了,掌教在内殿静候诸位。”半夏客气有礼地勾起笑容,朝三人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和满脸写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姑洗夷则不同,宋时来好奇之余也有几分后知后觉的紧张。他终于要见到那位新生代的传奇了,想他一介居于深宅的废人都曾耳闻拂雪道君的威名,足可见其名望之盛。宋时来想过许多与拂雪道君见面的情景,他甚至打好了无数腹稿。但临到头了,他才发现自己的脑海中一片空白。 半夏推动宋时来的素舆步入大殿,宋时来才发现,这座庄严古拙的宫殿内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规矩森严。大殿内,许多身穿内门服饰的弟子神色匆匆,或是抱着大捆的卷轴案宗,或是拿着一张卷轴不停地说着什么。他们有的不修边幅,神色憔悴,看上去好像几天几夜没有入眠了;有的人则衣着规整,腰佩宝剑,全副武装的姿态很是严肃,似乎准备整队外出;还有的人则步履匆匆,像一阵刮过大殿的穿堂风,宋时来还未看清楚对方的形貌,对方便已御剑离去了。 大殿中人并不算少,乍一看竟有种菜市场的热闹感。但所有人都神情严肃,刻意压低了说话的声音,仿佛害怕惊扰了谁一样。 这些微小细碎、难以分辨的杂音充填着整座宫殿,无形中酝酿出了一种仄的压迫感。 宋时来感觉还好,只是觉得这氛围有些不妙。但他一抬头就看见走在前头的姑洗与夷则,他们似乎被殿中的氛围所慑,脚步齐齐一僵。随即,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回头,给了半夏一个试图以平静掩盖恐惧的眼神。 “无妨,习惯就好。”身处这样的氛围中,大声说话仿佛都成了一种罪过。半夏轻声细语地解释道:“掌门事务繁忙,已经好些天没有休息了。各地传回来的案宗都堆在殿内,虽说掌门让大家轮休。但掌门不休息,大家心里也都憋了一口气……” 宋时来感受过这种类似的氛围,但那时朝堂感受到的氛围是「天子一怒血流千里」的震怒,这里却是一种「掌门为何还不休息」的隐怒。 宋时来一行人穿过大殿,直接朝内殿走去。这一路上,姑洗和夷则更是安静得跟鹌鹑别无二致。等到了内殿之中,半夏示意三人在外头稍待,自己则缓步上前,敲了敲敞开的殿门。 宋时来发誓,自己从未听过半夏用这么轻柔温婉的语调说话。 “掌门。我是半夏,人已经带到了。” “进来。” 殿内一道平静低沉的嗓音响起,清冷中透着一丝不甚 明显的喑哑。宋时来深吸一口气,他跟在姑洗和夷则的身后进入内殿,抬头朝着室内望去。 正如半夏所说,内殿的桌案上堆满了卷轴以及案宗。虽然已经被人分门别类地规划摆放在不同的区域,第一眼依旧给人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不过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内殿的正中央竟有两道身影相对而立。其中一人银发如雪,一人气质温厚如山,宋时来只在仓促间瞥了一眼,很快便低头移开了目光。 “明尘太上。”半夏朝着其中一人施行一礼,那人拂了拂袖,示意不必多礼。 姑洗和夷则听见这一声,也连忙行礼道:“弟子见过拂雪掌门,见过明尘太上。” 宋时来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殿中的两道人影竟是拂雪道君与其师长明尘上仙。这两位可以说是各自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传奇人物,竟同时出现在自己面前。 “免礼。”另一道温厚的声音平和地应道,“我只是过来看看,你们随意。” 清冷的女声解释道:“姑洗和夷则难得回宗,我唤他们过来见一面。至于另一位,是徒儿择选的奉剑者。” “是吗?”宋时来感觉有一道极具存在感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他听见那人淡淡道,“抬头。” 宋时来有些僵地抬头,这回他终于看清了殿中两道身影的形貌。银发如雪的女子约莫二十来岁,她气质冷冽,眸光幽邃,一眼见之竟有种皮肤被利刃拂过的刺痛感。而另一人负手而立,仅从外表来看根本无法判断对方的年龄。他并不锋利,却像山一样令人喘不过气。 “名字?年岁?” “宋时来,今年十九岁。” “家住何方?” “家……家住大成国鹤林城。”宋时来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他无法想象自己竟会如此笨嘴拙舌,磕磕绊绊说不出半分讨喜的话语。 “师尊,怎么了?”拂雪道君抬头望来,似乎对明尘上仙会对奉剑者感兴趣一事略感奇怪。 “没什么。”明尘上仙似乎笑了一下,他语气和缓,轻描淡写地道。 “只是觉得有趣,这孩子和拂雪略有几分相像。” 不言归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正道魁首 年少无知的孩童心里大多都有一两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憧憬,谁家小孩子不曾舞着树林里捡来的树枝,幻想自己是御剑凌空、万人敬仰的白衣剑仙? 而以宋时来的年纪来看,他人生最猫嫌狗憎的岁月恰好是拂雪道君开始扬名立万的时段。虽然半夏询问他「是否听过拂雪道君的名号」时,宋时来秉承着世家子弟的风度做出了最平静体面的回答。但实际上,宋时来是听着拂雪道君的传闻长大的。 明尘上仙是天道之下第一人,但他的故事对于年轻人来说实在太高太远。再加上流传的时久了,细节上难免会有失真与夸大的地方。拂雪道君则不同,身为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后起之秀,她的事迹有迹可循,并且就发生在世人的身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平息重溟城归墟之灾带来的海贸繁荣,幽州之乱揭露的饥馑之谜以及踏平各地魔患的同时掘出来的腐根。小时不懂政治,只知憧憬拂雪道君「青锋三尺雪,迹出江海平」的威势,而在长大略知世事后,拂雪道君便越来越像一本翻阅不完的书。世间有人惧她,畏她,恨她,但更多的人却仰望着她,参悟着她,走着她曾走过的每一步路。宋时来在京城上私塾时,那位白发苍苍的教书先生提起拂雪道君时的眼神总是明亮的,好似有人在他眼中燃了一把火。 “你不懂。对一些人来说,她这样的人能站在那样高的地方,本就代表了什么。”教书先生说话时总是说一半藏一半。据说是年轻出仕后养成的习惯,总让学生费心去猜,“自道君问世之后,不知多少隐世避居的有才之士走出山林,步入尘世,为民福祉。有人恨毒了她,却偏偏拿她没有任何办法。那些人虽然从来不
相关推荐:
重生之嫡女轻狂
不怪他
我有一座雷神殿
冒险对于贞德酱来说有点难
薛乱
我试图解决天命之女
勾搭老板的小日子[穿书]
仙凡修缘录
治愈h
精灵之天王的冠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