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脸 > 第336章

第336章

让他们练练英语再说。” 狄思科问:“那你演谁啊?” “我演小矮人啊!小矮人跟白雪公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了。” “……”狄思科怂恿道,“儿子,你的英文也很好啊,长得跟爸爸一样精神,王子人选,舍你其谁呀!你怎么不争取当王子啊?” 最重要的是,白雪公主可是被王子亲醒的! 这幼儿园挑剧本的水平真不怎么样! 第159章 作为小演员的亲爹, 狄思科在行车路上,旁听了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对白。 并有幸客串了追杀白雪公主的猎人、诱惑白雪公主吃毒苹果的老太婆,以及邻国王子等重要角色。 “爸爸, 你要是能演王子就好了!”狄嘀嘀为亲爹吹彩虹屁, “你的台词比兵兵他们说得好。” “老师要是同意, 我就去!”狄思科被闺女捧得挺乐呵,还不忘继续怂恿儿子, “狄嘀嗒, 你跟姐姐配合得最好,台词也背得不错,为了呈现出最佳演出效果,你得挺身而出,担起王子的重担呀!” “我都跟小朋友说好了, 一起当小矮人。”狄嘀嗒不太乐意,“而且我刚背会小矮人的台词。” 他在幼儿园有两个玩得来的好朋友,都是小男生,三人相约当守护白雪公主的小矮人。 “台词没几句, 我陪你练几次就会了。” 狄嘀嗒这孩子主意挺正, 被亲爹劝了好几次,愣是没松口。 他望着车窗外后退的街景, “咦”了一声问:“爸爸,这不是回家的路!” “嗯,我晚上有点事,咱们在外边吃饭。”狄思科望向后视镜,征求意见, “要不我先把你们送回家看动画片?” 俩孩子齐齐摇头。 他俩向来是父母的跟屁虫,每次跟父母出门都有好吃的。 狄思科将车开去了经贸大学, 在校门口停好后,把两个孩子放了出来。 狄嘀嘀望着大门上的名字,八个字只认识一个,“爸爸,这是’大‘什么啊?” “大学。”狄思科牵着孩子进入校园。 “咱们来找四伯吗?” 狄嘀嗒好奇地观察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学生,他知道四伯在大学上班。 “不是,找爸爸的老师。” 两个小朋友问题多多,狄思科耐着性子回答了几个。 带他们去学生食堂吃了红焖带鱼,又给每人买了一瓶酸奶,终于将嘴堵住了。 “狄主任,抱歉啊,来晚了!”牛萦刚走进食堂就看到了坐在门口位置的爷仨。 “叫什么狄主任啊,挖苦我是吧?”狄思科起身笑道,“那我是不是得叫你一声牛教授啊?” 他读本科的时候,牛萦师姐是甄主任的研究生。 按照她的外语水平,妥妥就是部委高翻的料子。不过,牛萦直言受不了翻译室里的高压工作环境,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校当老师了。 牛萦摆手说:“只是个副教授而已,别瞎喊!” 与师弟玩笑了两句,她就对上了两道好奇的视线。 牛萦背着手在两个小家伙的脸上打量,笑眯眯地问:“小姑娘是狄嘀嘀,小小子是狄嘀嗒,我说的没错吧?” 俩小孩点头。 “阿姨,你认识我们呀?”狄嘀嘀吐出酸奶的吸管,睁着大眼睛问。 “认识呀,你们刚出生没多久,我就去见过你们了。” 牛萦的女儿跟双胞胎同龄,应付小朋友很有办法。 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两枚校徽,夹在两个小朋友的外套上。 “有了这枚校徽,你们就是大学生了,以后可以自由出入我们学校!” “哇——”狄嘀嘀珍惜地摸着那块金属牌牌,向爸爸显摆,“我是大学生啦!跟你一样!” “嗯,”狄思科没搭理他俩,转而问牛萦,“甄教授这会儿有空吗?” “她晚上有一节翻译课,还有二十多分钟才能下课。”牛萦看了眼手表说,“要不我带你们去教室看看,好多年没进教室了吧?” “顶多半年,”狄思科笑着显摆,“我在人大读了在职研究生,去年刚毕业的。” 不过,他还是牵上两只跟屁虫,跟着牛萦去了阶梯教室。 甄教授这边刚下课,正在给几个学生答疑,余光里发现几人进来,就冲这边招招手。 狄思科笑着问:“甄教授,您都升副校长了,怎么还得亲自给学生上课啊?” “升了校长也是管教学任务的,每周要给本科的学生上三节课。”甄教授冲着学生们的方向扬扬下巴,“你也算他们的师兄了,难得回来一趟,要不要给师弟师妹们传授一下学习经验?” 狄思科可不想干那讨人嫌的事。 他上学那会儿,最讨厌老师拖堂。 于是,摆手说:“我早就转行了,哪好意思给高材生们传授经验!您快放学生们下课吧,肯定还有人饿着肚子呢,趁着这会儿食堂还有菜,赶紧让大家去吃晚饭。” 第一排有个男生正在收拾书包,闻言就说:“狄师兄,明天我就去买一张您的录音带支持您!” “那你可得去音像店好好找一找,我上次发歌的时候,你还没上大学呢!” 甄教授宣布下课后,走了一批学生,但还有更多学生没走,围上来跟狄思科攀谈。 狄思科当年在学校是风云人物,教过他的那些任课老师,偶尔也会跟之后的学生提起他。 他们学校培养出的成功人士不少,每年都有校友回来办讲座,但能当上歌星的,只有狄思科一个。 所以,即使毕业好几年了,他这张脸在学校里依然很有辨识度。 连他的附属衍生品狄嘀嘀和狄嘀嗒,都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被小姐姐们投喂了不少小零食。 狄思科站在讲台上简单回答了几个问题。 跟学业无关,基本都是跟就业相关的。 现在大部分毕业生都得自己找工作,大学生已经不像他当年那么轻松了。 他在教室里逗留了半个小时,好不容易从学生堆里挤出来,甄教授笑道:“风采不减当年啊,你在大学生之间还挺受欢迎的,我看得让学校安排一下,请你回来办个讲座。” “学校邀请的校友都是大佬,我这种级别的小虾米,哪好意思来办讲座!” 师生俩说笑了一阵,甄教授就转入正题说:“你在电话里提的那个评审组的问题,我帮你联系了国际贸易系的李主任,她是这方面的专家,经贸部那边的相关评审工作,也经常会邀请她。” “李主任怎么说?同意加入我们’工业名牌工程‘的评审组吗?” “她原则上同意,但还得看具体的时间安排,下个月一号她要去新加坡出差,如果你们的评审工作能在这个月完成,她就没问题。”甄教授将一个写有电话号码的字条交给他,“行了,你们自己电话沟通吧,我先下班回家了。” 狄思科赶忙将人拦住,“哎呀,您先留步,我还有正事没说呢!” 甄教授只好停下来等着他说所谓的正事。 “您也知道,我们要评选名牌,那是要涉及到各行各业的,食品、医药、电子、汽车,简直五花八门。按照我的设想,每个相关行业的评委,都要邀请两人。” “我帮你找个经济方面的专家还行,那食品医药什么的,我可不认识,”甄教授没好气道,“你们区里只是初审,复审需要市里决定,你在初审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让市里的复审怎么办?” “市里要是认为我们区里搞得好,那就也按照区里的法子来呗,”狄思科嘿嘿笑,“您不认识搞食品医药的,但我师公肯定认识呀!” “谁?” “您家赵主任呗。” 甄教授的爱人在全国科协任职。 而全国科协主管着全国学会,比如中华医药学会,数学会,汽车工程学会,电机工程学会等几百家学会。 “我们区是’工业名牌工程‘的试点之一,如果区里的评审工作打出了名气,那市里也会参考我们的认证流程。我想请赵主任帮忙牵个线,让全国科协的专家,担任我们名牌认证的评审专家。” 狄思科仔细想过了,科协的专家多,简直就是现成的评审人才库。 要是能跟科协长期合作,每年认证名牌的时候,都邀请不同的专家前来。 既省了经合办每年都要找关系邀请专家的麻烦,又能降低评审被企业贿赂的风险。 与北京的名牌工程达成长期合作,对科协来说,也是扩大影响力的好机会。 甄教授点了点他说:“真是吃人的嘴短!只是吃了你的几条鱼而已,我跟我家老赵算是上了贼船了,都得帮你跑腿。” “哈哈,那些鱼不算什么,请赵主任给我们帮帮忙,回头我再给您送些新鲜蔬菜水果什么的,我们单位别的没有,蔬菜水果管够!” “这事我保证不了,我得回去问问老赵,你等我电话吧!” 像是怕他再提其他过分要求,甄教授在两个孩子的小脑袋上摸了摸,就跟父子三人挥挥手,脚下生风似的走了。 * 名牌认证是经合办最近的头等大事。 大半个单位的同志都为此忙碌了起来。 狄思科不敢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科委那边,又通过其他关系联系了几位专家。 “主任,”周健将敲门进来,小声说,“胡主任那边好像不太对劲。” “怎么回事?” “他今天早上去企管科那边查看了几份申报表,对张科长说,咱们区里的初审应该照顾本区的企业,给本区品牌更多机会,还特意提了酒厂和面包厂的产品。” 来经合办提交材料的企业有市属的,也有区属的,甚至还有几家央企。 区属企业的品牌在产品知名度方面,普遍比较低。 狄思科不动声色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胡主任想要鼓励本区企业的发展,也没什么。” 周健将挤眉弄眼地说:“胡主任最近的酒局不断,每天晚上都有节目。我怀疑他……” 他伸出三根手指搓了搓,做了一个数钱的动作。 “知道了,”狄思科点点头,“你再去各科室强调一遍纪律,名牌工程评审期间,任何人都不许私下跟企业代表接触。” 周健将急道:“只是强调纪律的话,力度是不是太轻了?” 口头强调的事情,没人会引起重视。 狄思科摆手:“你去忙吧。” 经合办是个清水衙门,能量和话语权有限,一般企业领导不会贿赂到他们头上。 即使是为了评名牌,也不会在一个副主任身上花费太多,请他吃吃喝喝,娱乐一下就差不多了。 周健将按照领导的要求,出去通知了,结果没过两分钟,他又进来通报说:“腾飞无线电厂的马厂长来了!” “是来送申报材料的?” “对,马厂长亲自来的,正在外面呢。” 狄思科赶紧起身,将门外的马厂长请了进来。 马厂长五十多岁,据说以前还当过兵,说起话来声如洪钟。 两人热情地握了手,狄思科笑着问:“您怎么还亲自来送申报材料呀?” 马援朝拍着他的手背说:“市里评名牌是大事,我们全厂上下都很重视,我当然得来一趟了。” 狄思科请对方坐上沙发,又亲手给二人倒了茶。 显得格外客气。 见状,周健将在心里直咋舌,还有些不解。 虽说马厂长的职级比狄主任高半格,是个副厅级厂长,但腾飞无线电厂早已今非昔比。 听说马上就要破产了。 要知道,自打市里开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至今还没有国有企业破产的先例。 如果腾飞厂破产了,势必要载入史册,被人在方志上狠狠记上一笔。 所以,外人对马厂长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为腾飞厂的腾飞做出了贡献,也有人说他是腾飞厂的罪人,厂子就是毁在他手里的。 狄思科当然也知道腾飞厂的情况,可是,越是如此,他越要客气。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马援朝在腾飞厂干了一辈子,资历摆在那里,是他的老前辈。 尽管腾飞厂早已大不如前了,但在老一辈人心里,腾飞厂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大厂。 人家在五十年代建厂,早年间由机械工业部管理,代号为七二九厂。 工资高,福利待遇好,还有军工背景,绝对是大多数人的梦中情厂了。 改革开放以后,七二九厂被下放到北京市,由部市双重管理,对外的名称是腾飞无线电厂。 不过,跟很多国营大厂的命运相似,腾飞厂没能躲得过市场经济浪潮的洗礼。 没有了计划经济时的生产任务,他们也没有了军工订单。 当时还是副厂长的马援朝提出转产计划,军用转民用,生产腾飞牌收音机和录音机。 在十年前,这两样产品还是很有市场的,当时的转产很成功。 可是,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三转一响逐渐被市场淘汰,腾飞厂的产品几乎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狄思科已经好几年没听到七二九厂和腾飞牌产品的消息了,要不是来经合办当了主任,需要了解区里各企业的情况,他可能早就忘了这个牌子。 马援朝将申报资料放在茶几上,笑着说:“狄主任看看,我们的申报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接手申报材料的工作由企管科负责,不过狄思科没说什么,笑着拿起厚厚一沓申报材料翻阅起来。 腾飞厂这次要申报的品牌就是“腾飞牌”。 主要产品

相关推荐: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吃檸 (1v1)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凄子开发日志   [快穿]那些女配们   痞子修仙传   盛爱小萝莉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天下男修皆炉鼎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