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脸 > 第397章

第397章

事,他连市委党校都没去过呢,一下子就能去中央党校啦? “领导,我可太想尽快提高理论水平,争取进步了,您看能不能把我放在第一批名单里,让我早点去党校学习啊?” 第196章 党校开办培训班的消息, 暂时只有小部分人知道,市里并不打算让消息大范围扩散。 这次培训是专门针对重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而重点国企在全国大概有一千家。 每期培训班预计招收一百人, 预计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完成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的政治、业务轮训。 与以往相比, 这一届的预备学员们表现得格外积极。 这两天,李副市长接待了好几个毛遂自荐的企业领导。 狄思科已经是第五个申请首批参加培训班的了。 这其实很好理解。 以往的培训都是市里组织的常规培训班, 培训地点通常在市委党校。 这次却是中央党校首次开办针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培训班, 含金量直线飙升。 而且根据李副市长多年的经验,最初一两期的培训班往往是水平最高的。 之后的培训班会渐渐变成常规培训,还很有可能被转去地方党校。 狄思科虽然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但他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先接受培训, 就可以先进步呀! 他想到自己只是个二把手,第一批培训恐怕轮不到他,沉吟片刻就说:“领导,我们腾飞这两年发展挺快,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 培训班是专门针对国企干部的,我们挺想去跟其他大型国企的同仁交流一下, 顺便跟党校的专家教授取取经。我们腾飞想发展的心情太迫切了,无论是我,还是马援朝董事长,让我们先去一个人吧!” 李副市长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毛遂自荐还肯把其他人带上的。 他在心中称奇的同时,又有些了然。 狄思科是马援朝亲自引援去腾飞的, 当初为了挖这个狄总,马援朝闹出的动静不小。 由于狄思科太年轻, 市领导也为此争论过一番。 目前看来,当初的任命还算是正确的。 而且从狄思科今天的表现也能看得出,腾飞公司的班子比较团结。 现在国企改革面临的挑战太大了,市领导最怕碰见四种班子。 一是年龄结构偏大的老班子; 二是长期打不开局面的懒班子; 三是经常闹不团结的散班子; 还有就是有腐化问题的烂班子。 像腾飞这样一二把手团结起来,一心搞发展,尽快带领企业突出重围的班子,是他非常乐于看到的。 最起码能让市里省心呀!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一言堂问题,李副市长并不介怀。 腾飞的领导班子里,除了狄思科,几乎都是从本单位成长起来的,几个副总各有各的山头。 马援朝和狄思科要是真能搞得起来一言堂,他还要高看二人一眼呢。 “你们腾飞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市里分到的首批培训名额有限,需要进行统筹安排,你们回去等通知吧。” 李副市长交代完,就喝了口茶,端茶送客的意思很明显。 然而,狄思科的屁股却沉得跟秤砣似的,稳稳地坐在领导对面。 “李市长,我今天过来,还想跟您汇报一下腾飞职工医院改革的问题。” 李副市长放下茶杯问:“你们腾飞的职工医院怎么了?” “腾飞虽然没能挂牌上市,但我们也想效仿上市公司,将精力放在主业上,把副业渐渐从企业剥离,轻装上阵。” 李副市长会意,这个想法不错,但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国企办社会,不是说着玩的,职工医院也是国企职工福利的重要一环,你想把医院从企业剥离出去,无异于抽筋剥骨,不用市里说什么,单单职工那一关就不好过! 只听狄思科继续道:“腾飞原本有意将职工医院转让出去,不过这个提议在职代会上没有被通过。” 果然不出所料,李副市长问:“那你今天过来,是有其他办法了?” “有一个尝试的方向,具体能不能成,还得看市里的意思。” 李副市长饶有兴趣道:“哦,那你先说说你们的思路吧。” 狄思科缓声道:“职代会上职工代表对领导层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国企职工身份不变,二是要保证职工们的医疗待遇不变。只第一点,就把我们转让医院的路子堵死了。所以,我们不得不将目光从转让,转移到合作上。” 嗯,李副市长在心里默默点头,腾飞的领导班子愿意在医疗问题上花大力气整改,还挺出乎他意料的。 以前也不是没人想整顿国企医院,但是一旦面对职工的大规模抵触,事情通常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腾飞职工医院的优势很明显,有门诊也有住院部,甚至还有手术室,医疗设备比较齐全,药品种类也很丰富,中药西药都有。与此同时,劣势也比较突出,就是管理落后,人员冗杂,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李副市长中肯评价:“大多数企业办的医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你们腾飞的情况还算不错的,最起码有一些明显优势。” “对,所以我们想利用职工医院的优势,吸引知名医疗机构与我们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狄思科笑道,“腾飞最近联系了好几家医院,目前正在接触的是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他们有丰富的医疗人才资源,也有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这正是我们职工医院急需的。” “而医大那边也正有建设分院,增加教学医院的打算,我觉得双方还是有机会合作的。” 李副市长拧眉沉思了一阵,“你们打算以什么形式合作?” “我们腾飞的方案是,保留腾飞对职工医院的所有权,转让经营权,以后职工医院的管理经营由医大负责,腾飞不再插手。” “这种办法能持续几年?要是合作终止了,你们职工医院打算怎么办?” “可以先合作三年或五年,在合作期间,腾飞不再向职工医院增添设备,新增医疗设备全由医大出资,设备所有权也是他们的。三五年下来,医大对职工医院的投入应该也不算少了,合同终止后,可以继续续约,或是医大以设备入股,对职工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革。” 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 狄思科现在别无他求,只要不让腾飞年年往医院贴钱,或是少贴钱,他就知足了。 至于医疗收益分红什么的,那干脆想也不要想。 一是职工医院很难盈利,二是即使盈利了,那收益也不归医院和公司,作为非营利性医院,除了人员工资和医院提留,其他都要上交。 所以,腾飞愿意把医院经营权拱手相让,只求别再往里面倒贴了。 李副市长默默琢磨腾飞的这个思路,一时没有说话。 而门外的秘书却敲门进来提醒:“领导,再有二十分钟就要出发了。” 李副市长回过神来问:“外面还有多少同志在等候?” “还有三位同志。” “那你让大家先回去吧,有急事的下午来,没急事的,你另外给他们安排时间。” 秘书口中应承着,退出办公室之前,下意识瞟向狄思科,心里猜测着这位狄总跟老板说了些什么,怎么占用了这么长时间,甚至连后面的安排都推了! 李副市长愿意给狄思科时间,当然是他的谈话内容能够吸引自己。 腾飞职工医院的改革,涉及最近的两个热点问题。 一个是医疗改革,另一个是给国企减负,靠改革加快分离国企办社会的职能。 尤其是第二点,最新一期的内参上着重提到了这个问题。 腾飞提出的这套改革办法很新颖,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如果能改好,对其他国企的职工医院改革,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这只是你们腾飞自己的想法,医科大学那边是怎么看的?”李副市长问。 “医大有意向跟腾飞坐下来谈谈,但学校领导说,医大附属医院的建设要符合市里的统一规划,我们腾飞得到了市里的许可后,他们才愿意跟腾飞详谈。” “嗯,他们说的也没错。市里在医疗机构的建设上,确实有统一安排。” 狄思科觉得领导的口风似乎有松动的迹象,就试探着说:“李市长,其实腾飞跟医大的合作,并不影响市里的整体规划。腾飞职工医院是现成的,即使与医大合作了,也只是梳理医院内部的管理和人事,顶多会给医院换个名字,并不是新建一家大型医院。” “我们职工医院的床位只有不到两百张,距离三甲医院要求的超过501张床位,还有很大差距。而医大明显想要建设一家三甲医院。” 人家的实力不俗,不可能止步于腾飞的这家职工医院,肯定还会建设新医院的。 只不过,新建医院需要很长时间,从规划到投入使用,少说需要两年时间,腾飞可以借着现成医院的优势,打个时间差,先跟医大合作。 李副市长听他絮絮叨叨地介绍了一大堆双方合作的好处。 连他们区里医疗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希望市领导也多关心关心郊区医疗发展的话都说出来了。 “市长,我们职工医院发展得好,不但能让本企业职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同时也能辐射到周边社区,成为一个区域性医疗中心……” 看到秘书再次进门提醒了,李副市长站起身,不软不硬地回了句,“大话别说得太满,你们先跟医大接触试试吧,有了大致框架以后,拿到市里来讨论一下。” 医疗设备会有折旧费,非常不好作价,职工医院资产核算也有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任何一点不满都可能让双方不欢而散,所以合作谈崩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狄思科心中一喜。 这就是同意了吧? 能有这个结果就算不错了,先去跟医大谈谈,市里要是对方案不满意,腾飞还有亲娘呢。 实在不行就请部领导跟市领导交涉。 能甩脱一个包袱,部里也是乐见其成的。 * 腾飞公司很快就组织了与北京医科大学相关领导的会面。 不过,马援朝和狄思科只在第一次座谈的时候出面了,之后就把工作完全放手给了翁佩云负责。 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腾飞这边会涉及大量的财务问题,让翁佩云出面正合适。 “狄总,让我负责谈判没问题,但是,咱们这边的底线是什么,你得事先跟我说清楚吧?”翁佩云追来了狄思科的办公室。 “底线就是腾飞不再往职工医院补贴经费呗。” “那恐怕有点难,医院院区和现有设备的所有权归咱们腾飞,那维修护理费用也得由腾飞负责。” 狄思科想了想说:“那要不就这样,现有设备的所有权和维修费用都归腾飞,医大以后采购的设备,归他们自己,维修费用也归他们。说白了,就是咱们各管各的。” 他又补充说:“翁总,这是底线啊,咱们谈的时候最好能让医大将所有维护费都包了。” 甭管是设备维护费还是医院院区维修建设费,他真是一个子儿都不想掏了。 想想去年的账单,他就眼前发花。 翁佩云觉得他这个要求纯属做梦,人家医大也不是傻子,咋可能连院区维护都包了! 不过,现在多说无益,她问清楚情况以后,就气势汹汹地回了办公室,打算与对手大战三百回合了! 狄思科打好了前哨,将后续工作交出去就彻底撒手不管了。 翁佩云的工作能力没问题,如果连她都谈不下来,那把自己换上去也未必能成。 狄思科心情不错,下班回家的时候,在胡同口买了两把烤串,打算回家跟媳妇一起喝个小酒。 然而,他刚进院门就瞧见大哥和四哥站在院子里不知在商量什么。 “大哥,你自己来的啊?”狄思科晃了晃塑料袋说,“这是闻着味儿啦?正好咱哥几个一起喝点。” 四哥摆摆手说:“大哥都快愁死了,哪有心情喝酒……” “怎么了?” 四哥叹气说:“彬彬填的高考志愿,跟咱们之前商量好的不一样,老师打电话跟大哥二次确认的时候,才发现出了问题。” “他填了哪里?”狄思科也收起了脸上的笑。 他和四哥是家里唯二的大学生,四哥还在清华当老师,对报考工作也有一定了解。 所以,大侄子彬彬的高考志愿,是在他俩的指导下填报的。 关乎侄子一辈子的大事,两个叔叔谁也没推脱,冒着承担风险的责任,帮侄子填了志愿。 时下的高考生要先填报志愿,后参加考试。 因此,填报志愿这一步就非常关键。 报得太高会给考生带来心理压力,一旦临场发挥失常,那就是落榜的节奏。 报得太低也会让很多优秀的考生,错失上重点的机会。 填报志愿的时候,通常会参考一模和二模的成绩。 但彬彬两次模拟考试的成绩相差悬殊,二模比一模高了七十多分。 超常发挥了。 狄思科和四哥参考彬彬历次考试的成绩,以及他自己的兴趣爱好,帮他选择了体育类高校的教育学和新闻学志愿。 彬彬有体育特长,还有比赛成绩,录取时

相关推荐: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吃檸 (1v1)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凄子开发日志   [快穿]那些女配们   痞子修仙传   盛爱小萝莉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天下男修皆炉鼎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