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脸 > 第160章

第160章

。”郭美凤心疼地说,“你现在有点钱,可真是烧包了, 什么都敢买。” 在她看来,老二买车是因为业务需要, 老五买车就纯属是穷人乍富的报复性消费。 “我这是为了节约时间成本,把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狄思科试图说服她,“租金按月进账,我第二张录音带如果加印的话,另有半个点的分成。过不了多久,您这存折上的数字就恢复了。” 郭美凤嘟哝:“别人没有车照样娶媳妇,你媳妇怎么那么金贵?” “跟我媳妇没关系,人家时间挺多,主要是我抽不出时间。” 郭美凤打探道:“你找这媳妇是做什么工作的?家里是干嘛的?” “她是歌舞团的干部,全家基本都是文艺界的。她爸是国画院的副院长,亲妈是舞蹈家,还有个后妈是我们单位的处长,奶奶是著名作曲家,爷爷退休前是干嘛的我也不清楚,不过,他们家跟徐大爷住在一栋楼里。” 郭美凤拧眉思索片刻,迟疑着问:“你说的这姑娘,不会姓于吧?” “您认识啊?” “在老徐那边见过几次。” 而且在青歌赛直播上也见了,但她当时没敢往那方面多想。 人家是正经的干部家庭出身,他们家除了老五,就再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了。 她家攀不上。 狄思科觑着郭美凤的神色问:“妈,您对这儿媳妇人选不满意啊?” 不满意也不能换了。 “人家条件那么好,能看上你么?”郭美凤很清醒。 老五学历高长得好,但干部子弟里也有学历高长得好的小伙子。 以人家的条件,肯定能找到门当户对的。 “所以我得多花点心思追人家啊!别的不说,于童长得漂亮吧?” “嗯,”母子俩审美一致,“要是真能娶进门,以后你俩的孩子差不了。” 但是,人家家里能同意吗? 齐大非偶,她觉得老五有点悬。 儿子正在兴头上,郭美凤并没讨人嫌地泼凉水。 将存折递过去,她情绪不高地说:“你追媳妇也别耽误了工作。打铁还得自身硬,早点做出成绩,以后去老丈人家也能多点底气。” 狄思科并不知道亲妈正在心里唱衰他,接了存折就乐颠颠地去找二哥了。 二哥在外面的门路广,兴许能帮他买到更便宜的小轿车也说不定。 * 买车的事一时半会儿没有眉目,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经贸大学的八三级毕业生,迎来了大面积的毕业分配。 狄思科宿舍里的八个人,有三人被分配去了国字头进出口公司,一个去了海关,剩下三人回了生源地。 发小儿葛磊如愿去了进出口公司,工资高、待遇好、工作体面。 教他学会了广东话的陈旭,返回老家进了省商业厅。 狄思科没什么悬念地被分去了经贸部,虽是所有单位中牌子叫得最响的,但同宿舍的另外七个人,谁也不羡慕他。 他在部委实习大半年,日子过得有多悲催,所有人都看得见。 高强度的摄取知识不难,难的是每天都要维持这种强度。 天天都是考试周,这样的日子有几人吃得消? 所以,听说他跟袁媛都留在了部里,而且还是技术难度很高的翻译室。 班里的其他人羡慕,这些见证他每天熬到半夜的室友却有些同情。 毕业季到来,学校宿舍和大树上都挂起了各种欢送横幅。 “为祖国的外贸事业贡献青春!” “服务祖国人民实现自身价值!” “热烈欢送我校八三级毕业生奔赴祖国各地!” “此去万里,一程风雨一程歌!” 诸如此类的条幅被挂得到处都是,也唤起了大家离别的伤感。 宿舍聚餐,班级聚餐,各种小团体聚餐,几乎每天都有。 狄思科非常珍惜最后的这段相聚时光,只要时间允许,所有饭局他都应邀了。 全班聚餐的时候,张新华端着酒杯走到了狄思科跟前。 自从被举报亲属走私以后,狄思科与他就没怎么说过话。 两人似乎都在有意回避与对方接触。 但这次不知张新华是怎么想的,居然主动找到他解释了之前那封举报信的事。 “其实我本人在事业上没什么追求,但我父母都希望我能进体制内工作。关于你哥哥的那封举报信,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是我家亲戚写的。”张新华举起酒杯说,“狄思科,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针对那件事,我郑重跟你道个歉,希望能得到你的谅解。” 狄思科对这番话并不怎么相信,但他已经回敬对方一封小作文了。 也就无所谓原谅不原谅。 一杯酒而已,喝就喝呗。 是否真的能够一笑泯恩仇,他们彼此心里都很清楚。 反正马上就要分开了,以后又同在一个系统工作,就这样吧。 * 毕业分配方案公布,同学们彻底离开了校园。 走出校门的当天,狄思科就无缝衔接,带着报到证去单位报到了。 英语组的三个新人不用像其他毕业生那样进行岗前培训,所以正式入职没两天,崔组长就给他们安排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 后天要紧急接待一个外国企业家考察团,领导临时安排了宴请。 虽然只是吃顿饭的事,但外交无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交际司这边要马上拿出接待方案来。 崔组长大方地派出了狄思科、袁媛和方堃,配合综合处和外宾接待处的同事,完成这项任务。 翻译菜单和行程安排的工作,通常只用一个人就能搞定了。 但谁让他们仨都是新人呢,每人负责一小部分,两天的时间无论如何也能做完了。 方堃是高翻班的研究生,又比狄思科二人的年纪大点,分配工作的时候,就主动选了难度最高的菜单翻译。 狄思科翻译行程安排。 而袁媛的工作简单却最琐碎,她得帮忙打印几十个来宾的名牌,以防出现弄错客人名字的情况。 综合处很快就把行程单交给了狄思科。 一页纸上没多少内容,几百个字而已,他几分钟就能翻译出来。 但是临时接待任务之所以难办,就在于行程和人员的不确定性。 狄思科上午九点翻译完第一稿,正准备送去打字室打印正式稿,综合处的同志又把新的行程单送来了。 人家说了,上一份不算数,以这一份为准。 狄思科便将第一稿收起来,重新译了第二稿。 这次他有经验了,工作完成以后没有马上去打字室。 等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他果然又等来了改动后的第三份方案。 一份行程安排修修改改好几次,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算正式确定下来。 狄思科打印了正式稿,在底部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拿出印章和印泥,郑重其事地在旁边盖了章。 类似的工作他已经做过几次了,但这是他第一次有资格在上面签字盖章。 而且这个印章是于童送给他的。 印章材料是号称四大印章石之一的寿山石,从于宝塔那里搜刮来以后,就被于童送去了琉璃厂雕刻。 所以,当狄思科将沾了印泥的白色印章盖在定稿底部时,好似决定了什么国家大事。 那种仪式感堪比皇帝握着玉玺。 将定稿送去综合处,他的任务就可以正式完成了。 不过,截稿时间是今天下班前,刚出校门的狄思科还记着老师们“不许提前交卷”的要求。 所以,他没着急往上送。 下午袁媛去宾馆送铭牌的时候,他也跟着去了。 反正他没什么事,就按照外宾的行程路线走一遍。 然而,这样走了一遍后,他却有了新的疑问。 按照行程单上的安排,外宾们要在明天中午直接从会场前往冷餐会。 两处相聚不远,步行一刻钟左右就能抵达。 所以,行程单上将冷餐会安排在了会议结束的半小时以后。 不过,狄思科实地走过后发现,会议在贵宾楼三层,冷餐会在迎宾楼顶层。 两栋楼里的客梯都只有三部。 这次会议有上百位来宾,若是有人不习惯走楼梯,固执地等待电梯,那半小时的预留时间必然不够。 有些外宾恐怕会迟到。 反正他搭乘电梯走这条路线的时候,因为是第一次来,不熟悉路径,步行用去了三十五分钟。 从宾馆返回单位,他就想给外宾接待处的吴勇提个醒。 吴勇是对接行程安排的,之前给他送了五个版本的行程单。 然而,都快走到人家办公室门口了,狄思科又顿住了脚步。 他虽然没啥工作经验,也没有闻笙箫那种从小耳濡目染的眼力,但他直觉这种事似乎不该由自己开口。 在翻译室呆了这么久,他经常见到大家配合业务部门反复修改翻译稿,却从没见谁给人家的工作挑过毛病。 何况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万一人家在两栋楼间安排汽车接送了呢? 那样的话,半小时的准备时间也算充裕了。 崔组长在会议室里呆了一天都没回来,他这会儿也没个能请教的人。 反复权衡再三后,他先将那份定稿给领导审核签字,然后把签好字的稿件送去了吴勇那里。 “吴哥,我先把这份定稿交给你吧,要是还需要改动,你随时来找我。” 吴勇刚放下电话,正忙得焦头烂额,答应一声说:“先放这儿吧,我还得往宾馆那边跑一趟。” “你们这运动量可真够大的,难怪接待处的同志都很苗条。” 吴勇穿上外套,苦笑道:“没办法,劳碌命啊。” “我下午从贵宾楼去迎宾楼,迎着太阳走了半个多钟头才找到地方。要是天天像你这样折腾,腿都得跑细了。”狄思科笑着问,“咱单位不给你们配个车啊?” “配了啊,”吴勇自嘲一笑,“配了自行车,每天可以免费去车棚打气。” 狄思科又与他说笑了几句,便返回办公室做基础训练去了。 他一直等着吴勇来送第六版本的行程单,可是等到快下班了,也没见他再次找来。 正好崔组长下会回来了,他就凑过去小声跟崔组长请教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年轻人来到新单位大多战战兢兢,做好本职工作都不容易,没什么人会多管闲事。 尤其这些毕业生是各校优中选优的天之骄子,很多人宁可自己一点点摸索,也不会主动暴露短板。 因此,崔组长很少有机会回答这种问题。 “咱们是翻译,他们送来什么,你就翻译什么。”崔组长慢条斯理道,“外交无小事,某些决定和安排可能会有其他深意,咱们不了解情况,不要随意帮业务部门修改内容。” “哦哦。”狄思科受教地点头。 “而且冷餐会大多是无人陪同的,他们迟到几分钟也无伤大雅。”崔组长鼓励道,“你今天表现不错,多听多看,别冲动做决定。不过,你下班以后多等一会儿吧,要是接待处那边有什么改动,你尽快帮他们处理一下。” 能搞接待工作的没有笨人,尽管小狄表达得隐晦,但人家未必领会不到。 果然,还差一刻钟下班的时候,吴勇匆匆忙忙送来了第六版行程单。 其中的两处改动里,就有狄思科提到的那一处,预留的时间从三十分钟变成了四十五分钟。 “小狄,还得麻烦你啊!”吴勇在他背上拍了拍。 狄思科做个OK的手势,就埋头干活了。 修改定稿以后还得重新走流程,时间紧任务重,没时间寒暄。 他要改行程单,袁媛要修改出席人员名单,俩人都得留下加班。 只有方堃提前完成了菜单翻译工作,而且他那个菜单是今天晚宴要用的,估计这会儿已经上桌了。 所以,方堃可以背着背包潇洒下班。 “小狄,小袁,你们加油!我先走一步啊!”方堃笑着招呼。 狄思科抽空摆摆手说:“难得见你准点下班,赶紧回去休息吧!” “哈哈,暂时休息不了,”方堃指了指身后的庞庆祖说,“约了庞老师打乒乓球,加强体育锻炼,估计还得大战三百回合。” “那你得小心了,庞老师的乒乓球是咱们翻译室打得最好的,小心被他杀得片甲不留。” 狄思科暗道,整个翻译室也没几个男的,这几个男的里只有庞庆祖爱打乒乓球。 矬子里拔大个儿,他也能当个冠军了。 方堃嘻嘻哈哈地跟着庞庆祖离开,狄思科将稿件反复检查无误后,便送去了打字室打印。 “中午不是刚打印过吗?你怎么又来了?”打字员不出意料地又被留下加班,看到送来的新稿件,头都大了。 “赵姐,我能等,您慢慢来吧。”狄思科自己找了椅子坐下。 虽然口中说着能等,却直勾勾地盯着人家敲键盘。 大有你不给我加急,我就不走的意思。 赵姐被这大明星看得发毛,抓起手边的一沓资料说:“没什么事你就看会儿资料,你不是已经转正了嘛,这些资料可以随便看了。” 狄思科随手翻了翻,没看到能吸引自己的内容。 不过,他倒是发现了方堃翻译的那份菜单。 虽然方堃明目张胆抱庞庆祖大腿,有点那什么,但是他的专业水平还是没得挑的。 若是将这份菜单交给他,他也未必能翻译到人家这种程度。 中餐的菜名,有时写实有时写意。 像这个菜单里的“满福六小蝶”、“金华玉树班”,

相关推荐: 天下男修皆炉鼎   绝对占有(H)   蔡姬传   镇痛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捉鬼大师   致重峦(高干)   痞子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