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陈家老太太一手搂着小孙子,一手拿着老伴的遗像说:“我家陈金水没犯罪,大不了就把钱还给厂里嘛,我孙子还这么小呢!可不能让金水坐牢!” 老工人们也有些于心不忍,原以为顶多就是将人开除,哪成想还要被送进监狱呢! 即使痛恨他占集体的便宜,但是看在老陈的面子上,大家也为陈金水说了几句好话。 狄思科一脸歉意地对众人说:“我刚上任没多久,对一些同志的家庭情况还不了解,不知道陈金水同志是市劳模陈师傅的儿子。哎,他报销的金额实在巨大,两年加起来有一万五千块了。这么大的金额足以判刑,我怕厂里的调查会出现纰漏,就让人请了公安同志来。” 众人一想,一万多块可不是小数目了,狄厂长不知陈家底细,报公安也在情理之中。 “陈师傅是为厂里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厂里不能让功臣寒了心。”狄思科扭头跟另三位厂长商量,“父辈的荣光,不是儿女挥霍的资本,也不是免死金牌。不过,念在陈金水是初犯,要不咱们从轻处罚吧?” 三位副厂长:“……” 公安是你喊来的,又说父辈不是免死金牌,结果你给大家来一句从轻处罚了? 陈家人满脸希冀地望向狄思科。 迫不及待地想从对方口中听到“算了”这两个字。 然而,狄思科状似为难地沉思了许久,却说:“这样吧,今年的三份报销单,尽管金额巨大,总共有七千多块,但是还没有报销,厂里就暂时不追究了。” 老工人们赞同地颔首。 对啊,即使有罪,人家钱还没拿到手呢,顶多是犯罪未遂。 狄思科继续道:“去年之前的费用,咱们也不追溯了,只看看去年一年的八千多块钱吧。只要公安同志确定他的报销金额完全没问题,陈金水就还可以回厂里上班。万一被判定他侵占了集体财产,那么……” 陈家人都紧张地盯着他的口型。 生怕他说出让陈金水坐牢的话来。 狄思科没说会怎么样,好像拿不定主意似的,看向另三位厂长。 今天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庄有德,决定当一回好人,放下茶杯说:“要是真的犯了罪,看在老陈师傅的面子上,咱们就只将他辞退吧,不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了。” 尹甘露补充说:“需要将骗取的医药费还回来,才能不追究法律责任。” * 陈金水最终还是被公安带走了。 即使陈家老太太抱着陈师傅的遗像哭哭啼啼,也没能将儿子留住。 大家都知道,陈金水这一走,就不再是厂里的职工了。 他那八千多块的医药费不可能全无水分,只要被公安查出蛛丝马迹,他就是被辞退的下场。 最近几天,日化厂的职工在私下里,几乎人人自危。 大家的医药费多少都有点问题,许多人习惯成自然,经常去医务室帮亲戚拿药。 他们与陈金水的区别,只在金额的多少。 特别是那些跟陈金水一样提交了大额报销单的人,这几天可谓是坐立难安。 陈金水有个当劳模的爹,让他免于刑罚,但是他们可没有劳模爹啊! 万一也被狄厂长交到公安手里,他们这辈子就完蛋了! 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两个人实在受不住这份心理折磨,主动找去狄厂长办公室,将报销单要了回来。 狄思科挺好说话的,让他们将单子拿回去检查,自觉没问题以后,还可以重新提交。 医药费不是小事,身体不舒服要尽快治疗,不能因噎废食。 两人讪讪地答应着。 他们的单子都是帮亲戚朋友报销的。 厂子整天半死不活的,说不定哪天就倒闭了。 他们想趁着厂里有钱,多给自己要点福利。 本厂职工可以全额报销,亲戚用他们的名字写病历开发。票,钱到账以后,两人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 谁知这新来的小厂长这么死心眼,单子压了一个多月都不给批。 他们心里本就有鬼,再有陈金水的例子在前,最近简直度日如年。 两人哪还敢回来报销,生怕引起领导的注意,拿着单子就跑了。 狄思科与另三位厂长商量后,让宣传科将陈金水事件的整个经过都写了下来。 然后,每天午休时间在广播站广播,一连广播了三天。 确保每个人都了解经过后,广播员和各科室科长、车间主任,又开始在各自部门科普宣传什么叫“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其中都包括哪些人。 像是岳父岳母,七大姑八大姨都不算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 因对定义理解有误,而提交报销单的职工,可以在通知下发两天内,去厂办将报销单取回。 认为自己的报销程序完全没问题的,则需要耐心等待,只要审核无误,马上就会签字批款。 厂长连借口都给大家找好了——对直系亲属的定义理解有误。 那还等什么啊?赶紧将报销单取回来,按照要求自查自纠吧! 两天的时间,四位厂长那里八成的报销单都被取走了。 狄思科不是故意将战线拉得这么长,他也想速战速决来着。 但是他最近正委托雷霹雳,帮厂里寻找进口日化品的客商。 雷霹雳给他找了几家外商,都是之前没合作过的企业。 这年头的土耳其大骗子太多了,他得调查一下背景再说。 其他厂长也是各有各的工作,谁会整天盯着报销这点事啊? 所以三拖两拖,就拖了将近半个月才把报销单发给大家。 在此期间,一直提心吊胆的工人们给小狄厂长贴上了“年纪虽轻,但老谋深算”的标签。 陈金水被公安带走的事,明面上是几个厂长共同作出的决定,可是要不是狄厂长先将公安喊来,陈金水还真未必会被辞退。 所以,当狄思科再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本能跟他嘻嘻哈哈的工人们,竟然对他恭敬了许多。 以前有几个关系还不错的工人,会跟他分享车间里的小秘密,人家现在也不跟他讲了。 狄思科一头雾水地问秘书:“最近厂里出什么事了么?大家怎么战战兢兢的?” 钱运旺瞅瞅还在状况外的领导,表情有点一言难尽。 出什么事? 当然是担心自己被公安抓走或是被辞退啊! 听了秘书的隐晦解释,狄思科心说,这可不行啊! 长此以往容易脱离群众呀! 他可是一贯与群众打成一片的! 因此,当工会的同志号召各车间和科室的职工,积极报名参加全市职工运动会的时候,狄思科第一个报了名,参加篮球比赛和羽毛球比赛。 每天下班都留下来,与新组建的厂篮球队一起训练。 并且要求食堂给各项目的运动员,在准备比赛期间,增加一顿宵夜。 费用从厂长备用金里出。 他每天下班后与大家一起训练,又给运动员们争取了额外福利。 终于又成功融入群众,跟大家打成一片了。 “狄厂长,因为医药费的事,大家之前都有点怕你了,你咋那么厉害呢!”完成当晚的训练后,葛三顺搭着狄思科的肩膀说。 他向来没什么心眼,因为说话直,得罪了不少同事,常年得不到升迁。 “我被上级调过来,是搞生产的,让大家按月领足工资,才是我的任务。你以为我想管医药费的事啊?”狄思科天天跟他们训练已经了解了大家的性格,笑着说,“谁让陈金水的事正好被我撞见呢。” “哈哈,那也是陈金水倒霉了。” “可不是!”狄思科笑道,“正好让大家对医疗报销引起重视,按照规章制度行事以后,可以为厂里省下不少资金。” 葛三顺摇头说:“敢让其他人冒用自己名字看医生的人,还是少数的。大多数人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一般不会去医院看病。像我这样的,去医务室开点药就差不多了。咱们医务室的药品还挺全的。” “嗯,”狄思科颔首说,“药品确实挺全的,还有十全大补酒和虎骨酒呢!” “哈哈,我也想买虎骨酒尝尝来着,不过,我骨头没问题,那玩意太贵了,被我喝了浪费!”葛三顺感慨道,“咱医务室的药品真是越来越贵了,以前花一块钱就能治好感冒的感冒灵,医务员根本不给开!现在要想治个感冒,得买那种七八块钱的感冒药,我感觉效果跟感冒灵没啥区别,就是包装好看了一点!” 其他人扯扯他的袖子说:“行了老葛,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 狄思科笑笑没吱声。 然而,过了不到十天,大家正在讨论这个月是否能够全额发工资时,却突然听说,因为收取医药公司的回扣,厂医务室的负责人被狄厂长拿下了…… 第116章 厂医务室吃回扣的问题, 并不是狄思科发现的,而是搪瓷厂的徐厂长。 国营厂的日子都不好过,多数厂长都要寻找开源节流的办法。 搪瓷制品整体走下坡路, 徐厂长暂时找不出开源的办法, 就只能节流了。 有了日化厂的前车之鉴, 他特意关注了医疗报销的问题。 这一关注不要紧,直接把吃医药公司回扣的医务室揪了出来。 “你们是不知道现在的医药单位有多厉害!” 在税务培训班上课的时候, 徐厂长跟大家感慨。 其他厂长笑道:“人家医药公司也是要吃饭的嘛, 药品卖得贵自然有贵的道理!” “有个屁的道理啊!”徐厂长直接爆粗口,“碳酸氢钠片改名叫小苏打片,维生素B2改名叫核黄素,然后包装变得精美点,就成新产品了。原来几毛钱的东西, 他们敢卖三四块。” 管歧珍也被医药费支出闹得苦不堪言。 “我们公司早就想管管医务室,但是阻力太大。在职工看来,人家医务室干得挺好,药品齐全, 连刺五加和高丽参都有。职工隔三差五就去开一次药, 比去药店还方便。” “人家不管药品价格贵贱,领导要是把医务室整顿了, 职工第一个不乐意。还得骂这些当领导的,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徐厂长讥诮道:“现在医务室的医务员比领导的人缘好,人家拿那些好药贵药搞外交,把职工们哄得可高兴了。有的工人家里养的鸡鸭病了, 都能从厂医务室开药,享受免费医疗。” 众人:“……” 这可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狄思科指了指自己桌面上的保温杯问:“我这个保温杯就是昨天刚从医务室开出来的, 你们能从我这保温杯里看出门道不?” 有人拿起来仔细端量,与普通的保温杯差不多,大概三四百毫升。 外壳是蓝色塑料的,印着山水画,内里是那种镀银的玻璃保温瓶胆。 但是杯盖上却印着某某中药厂的字样。 “现在药厂还出保温杯呢?” 狄思科哭笑不得道:“出什么保温杯啊,这是他们的药品包装!” 他听了葛三顺的小报告以后,就想去医务室探查一下具体情况。 医务员瞧见是厂长来开感冒药,特地给他开了一种最高级的中药冲剂。 这个保温杯就是中药冲剂的外包装,每个保温杯里放着五包冲剂,售价八块五。 人家怕五包药不够用,给他开了两份。 他带着两个保温杯回家,原本想送给媳妇一个。 但于童嫌杯子里有药味不肯用,最终转送给郭美凤了。 厂长们高呼大开眼界,“这是买椟还珠啊!大部分药钱都贴到保温杯上了吧?” “这种保温杯包装就是药企针对国营大厂的精准狙击,”徐厂长也拿起保温杯看了看,“职工们开一份药还能得一个保温杯,那肯定高兴呀,这就是变相发福利嘛。我要是职工我也乐意去医务室开药!” 钢厂厂长是个老大哥,行事比这些中青年厂长稳当许多,他出言提醒诸人:“厂子效益不好的时候,医疗上的问题可以暂时缓一缓。职工本就有怨言,工资奖金跟不上,再不让人家在医药上占点便宜,那可真就要怨声载道了。” 管歧珍坦言:“咱不是不让职工占便宜,要是以前那种几毛钱的药品,一次开个两三天的量,我也不心疼。可是现在的药品动不动就是五六块、七八块的,一开就是好几盒,这哪个企业能受得了啊?” “职工可以开药,但不能是这么贵的药!”徐厂长向众人透露,“那些医药代表为了卖贵药,会给医务室负责采购的人发’代销奖‘,实际上就是回扣。每开出一瓶药,医务室就能得到8%-10%的代销奖。” 为了多赚代销奖,医务人员必然要多给职工开药。 有个别职工自家都能开起小药房了。 到头来,吃亏的只有企业。 企业经理厂长们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企业被蛀空。 参加税务培训班的领导里,有很多能耐人,跟上级领导的关系,不是狄思科这种年轻人能比的。 在培训班的谈话过去没两天,市里就下发了通知,全市各国营单位要控制好医药费支出,严查以次充好,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收取医药回扣。 有了上级要求这个借口在,各厂即使是走过场也要查一查嘛。 这一查当然会查出问题来。 好几家国营工厂的医务室负责人都被拿下了,当然,除了那些与厂领导沾亲
相关推荐:
取向狙击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屌丝的四次艳遇
[快穿]那些女配们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捉鬼大师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小白杨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