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脸 > 第412章

第412章

,还以为狄总要说服自己留下来呢。 “我不但支持你追求高薪,而且还能给你兜个底!”狄思科一边将烤好的肉放进他碗里,一边说,“私企和三资企业一般都有三个月的试用期,你辞了公职投奔合资企业,万一在那边干得不顺手,会变得前进不得,也后退不得。咱们腾飞这边可以给你留条退路,你要是在外面干得不好,三个月之内还可以回来!” “狄总,这……” 苏昊有些无措地放下筷子,将手心在裤子上蹭了蹭。 他其实已经做好孤注一掷的准备了,辞了铁饭碗,甭管那合资企业里什么样,他都得咬牙干下去。 而狄总却告诉他,腾飞可以为他兜个底,他心里其实是很感动的。 “苏工,你在腾飞干了有15年了吧?”狄思科继续往他碗里夹肉,“你这些年为腾飞作出的贡献,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你们项目组的同志,没有人舍得让你离开。” 苏昊抬手搓了一把脸。 人生有几个十五年啊,他在腾飞奋斗了十五年,决定离开的时候,心头的酸涩和不舍将他整个人都淹没了。 可是,工作和生活不能一直讲情怀,他得面对现实向前看。 狄思科看着他有些失落的表情,笑了笑说:“苏工,我支持你追求更好的待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苏昊再次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狄总,多谢你的理解。” “我能理解你的选择,也支持你,但我也想说说,我对你这个选择的看法。” 苏昊点点头,等着他的下文。 “你别看我年纪轻,其实我的工作履历是很丰富的,以前也在合资企业当过副总。”狄思科逗趣道,“就是宝莱集团跟东轻集团合资的公司,我当时是负责卖卫生巾的。” 苏昊被酒呛了一下,“咳咳咳……” “哈哈,别惊讶,这段工作经历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国际大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思路。” “宝莱每年招聘季的时候,能收到上万份简历,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想挤进宝莱工作。因为在这种跨国公司工作,确实能让员工开阔眼界、提升能力,而且这类企业有很成熟的培训体系,无论是哪个层级的员工,都有成长机会。” “那天你跟我透露过去向以后,我也找关系了解了一下那家合资公司的情况。那是一家今年初刚成立的中港合资企业,港商是在港岛开半导体厂的,看到内地的VCD市场以后,也想分一杯羹,这才在深圳开了公司。我说的没错吧?” 苏昊颔首,“是这样。” “这家公司并不是宝莱那种跨国集团,而且还在草创阶段,培训什么的基本没有。像你这种水平的工程师,去了那里就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出,想要从那里汲取养分,基本是不可能的。” “嗯,三十万,就是买我脑子里这些知识的钱。”苏昊对此很清楚。 狄思科抿了一口酒,继续说:“但我也不得不提醒你一点,这家合资公司的老板,看人的眼光不错,可是在市场方面,恐怕并没什么眼光。” 苏昊的嘴唇动了动,还是没反驳。 “VCD影碟机已经问世快四年了,去年是一个爆发增长期,销量一下子突破了200万台。那家合资公司的老板应该是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才想要进来分一杯羹的。” “可是,现在的VCD市场基本已经定型了,包括腾飞在内的五个VCD品牌,瓜分了大部分市场,除了腾飞,其他工厂全是整机组装工厂,大笔现金流全都砸到了广告营销上,而研发这边基本没什么投入。” “这种做法看起来比较短视,却能成功让他们打响知名度,快速占据市场。挖你的那家合资公司是今年新加入的企业,如果它也像其他企业一样,搞整机组装,重心放在营销上,兴许能快速加入进来。但他们花重金来腾飞挖人,我想这家公司在自主研发上还是有些野心的。” 苏昊轻轻点头,“他们确实想走自主研发的路子。” “市场一年一个样,腾飞当年只用三千多万就拿下了中央台的两块黄金段位标版,而今年一个标版就六千万,标王更是高达八千八百万。这还只是中央台的广告,算上其他营销费用,差不多要一个亿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新加入市场的企业,既要搞研发,又要搞营销,它的现金流足够充足么?有这么多钱支持它兼顾吗?” 苏昊皱眉沉思不语。 他是搞技术的,狄思科提到的这些,他并没考虑过。 中港合资公司听上去很有实力,人家给他开价三十万,让他去主持工作,他觉得价格合适就答应了。 狄思科并不想危言耸听,又转缓语气说:“也许这家合资公司的经济实力是很可观的,能够满足双线作战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到各大公司挖人,挖的应该不止腾飞这一家,腾飞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 “三年五年以后,等你脑子里的内容被掏空,你的知识储备枯竭了,苏工,你想没想之后要怎么办?” “有一点咱们都必须承认,马援朝担任厂长期间,即使厂子效益不佳,也始终没有中断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否则咱们转产VCD的时候,不会那么快就上手,这一点苏工同意吧?” 苏昊“嗯”了一声。 他走出校门以后,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单位汲取的。 腾飞的几个厂长副厂长都是技术干部,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 多数技术人员都是在成长的。 所以,他们掌握的技术虽不是最尖端的,但也不至于太过落后。 “高科技这一行,技术更新迭代太快了,用不了三年,你现在掌握的技术就落后了,合资公司花了三十万请你去主持工作,他们会给你时间停下来学习吗?我猜最起码两年内,应该不会吧?” “苏工,也许你也可以找资料私下自学,但是与企业掌握的资源相比,个人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看的。”狄思科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咱们腾飞近期从欧洲聘请了七位退休专家,都是从高科技公司退下来的,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专家下个月就会来北京,为咱们腾飞各方面的技术骨干力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苏昊猛地抬起头来,“真的有外国专家要来咱们腾飞?” “嗯。” 这批人是他花了大力气搜罗来的,既有小姨帮忙,又有以前经贸部的同事牵线。 联系了三个多月才有了眉目。 “腾飞能不间断地为你输入新知识、新技术,让大家始终走在科技前沿。草创阶段的合资公司能给你这些么?三五年后,你的技术跟不上时代了,他们会另外花高薪聘请更有能力的工程师,苏工,到时候你要何去何从呢?” 四十多岁,技术落后,在这一行基本就是退休状态了。 不过,以苏昊的水平也不太可能这么快就退休。 老底子还能吃几年呢。 狄思科将他的酒杯满上,笑着说:“当然,我这些话听起来有些严重了,你趁年轻干个三五年,攒上一两百万就退休,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货膨胀之类的话我就不说了,苏工,公司为了你要离开的事最近真是没少开会,你要不要听听公司为了留住你,想到了什么办法?” 苏昊原本坚定离开的心,被他这一番分析搅得乱糟糟的。 这个小狄总真是有病毒一般的感染力…… 关于技术落后的问题,他确实也想过,但就像狄思科说的,大不了他就趁着年轻赚一两百万。 他在腾飞窝一辈子,能赚到两百万吗? “国企的工资低是公认的,这没什么可争辩的。不过,公司已经想办法跟市里争取成为薪酬改革的试点了。其他人怎么改咱们先不谈,就谈谈骨干技术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狄思科用手指沾了点酒,在木桌上写了几笔。 “公司暂时想出的办法是对高级技术人员实行混合工资制。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年功工资+协议工资+长期激励。” “前三项很好理解,而且跟现在的工资拉不开太大差距,咱们先不管。我主要跟你介绍一下协议工资和长期激励。” 公司会根据技术人员负责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市场前景跟大家签订薪酬合同,只要达到了一定绩效,就能参与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 到时候会以季度奖和年终奖的形式发放给大家。 奖金的多少,与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的数量和收益有很大关系。 这个属于短期激励,按照狄思科的估计,平均下来,技术骨干每月大概能到手七八千块。 项目多的话,可能会有一万左右。 折合成年薪当然不能跟合资公司比。 但腾飞还有一个长期激励。 “我之前有过给主要技术人员配股的想法,可咱们不是上市公司,这个想法只能作罢了。”狄思科话音一转道,“不过我最近跟一位专家聊了聊,咱们其实可以用虚拟股票期权的方式激励大家。” 苏昊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不由问:“虚拟股票期权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咱们腾飞某一年的总资产,总产值和利润等等相关数据指标,经过加权以后,计算出一个起始股票总市值,每股面值一块钱,得出一个起始股的总股数。公司会向贡献比较突出的技术人员赠与虚拟股票。六年以后就可以选择一个股价合适的时间行权了。” “比如公司赠送给你五十万股原始股,六年后,假设股价为两块钱,你就能到手一百万。” 苏昊蹙眉想了想说:“具体能获得多少收益,其实看的是公司在那段时间的效益。” 他更想说的是,看的是公司主要领导的能力。 要是狄思科中途走了,换了其他领导上来,能否继续保持腾飞目前的发展速度? “对,这就要看你是否认可咱们腾飞的发展前景了。”狄思科笑道,“不过,我倒是可以提前跟你透露一个好消息,人合公司的团队已经成功研发了解码板。咱们自主研发的解码板正式投产以后,会大大降低VCD的生产成本。而且解码板不但可以用于VCD组装,还能用在计算机上……” 第206章 狄思科为技术骨干画出的大饼, 属实让苏昊有点动心了。 每个月到手七八千块,在国有科技公司里,算是很高的工资。 更何况还有一个胡萝卜似的虚拟股票期权在前面吊着呢! 六年后, 只要公司发展得好, 被赠与了公司股票的人就能拿到一大笔钱。 而且听狄总话里的意思, 这种赠与并不是一次性的,只要他为公司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还会额外奖励股票期权。 虽然大家没明说, 但这套长期激励方案的目的,一目了然。 就是将职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 公司发展得越好,他能分到的钱就越多。 苏昊心里唯一拿不准的是,公司这样的高速发展到底能坚持多久? 六年的行权期不算短,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 他在腾飞干了十五年, 高层领导的情况他了若指掌。 无论是厂长还是副厂长,一大半都是从技术岗转去行政岗的。 即使是已经高升的马援朝和汪大海,也不是真正擅长搞经济的干部,否则当初也不会差点把厂子搞破产。 在腾飞的发展上, 狄思科扮演了重要角色。 所以, 他能否在腾飞长期任职就很关键了。 现在很多大型国企的一把手其实是终身制的,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 只要企业没问题,上级也不会频繁更换一把手,有的能直接干到退休。 比如马援朝,他要是没被调去电子工业办,他能把持腾飞一把手的位置十多年。 不过, 在腾飞干到退休,放在狄思科身上显然不太现实。 狄总离开腾飞以后, 腾飞还能有现在的发展么? 听了他的顾虑,狄思科好笑道:“苏工,这么大的一个企业,靠我一个人是玩不转的。我说的并不是官话或客套话,腾飞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每一个腾飞人的努力。” “当年腾飞厂陷在破产的漩涡里出不来,很大原因是厂里从上到下都没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摸不准市场的脉搏。冷不丁没了上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大家不会走路了。” “这几年锻炼下来,咱们腾飞的领导层和技术人员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就拿汪大海汪总来说,去年调任无线电联合厂以后,表现非常亮眼,今年联合厂第一季度的报表很好看。这就说明腾飞的领导层已经适应市场的快节奏竞争了。” “我这个董事长才当上没几天,估计三五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不会挪窝,咱们一起加把劲,把腾飞做大做强,连年保持高速发展,哪怕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上级也不会派一个庸才来接手腾飞。”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垮掉也是需要时间的,绝不会对你六年后的行权产生影响。” 苏昊不好意思地笑:“狄总,我不是那个意思。” “哈哈,大家信任我,我还是很高兴的。”狄思科端起酒杯说,“苏工,还是那句话

相关推荐: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突然暧昧到太后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屌丝的四次艳遇   醉情计(第二、三卷)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鉴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