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脸 > 第401章

第401章

没戏,外商一个个都精得很,人家只要地皮,工厂和人员都不要。要是现在有一个私营老板站出来承包下这家工厂,保证规定年限内不将职工包袱推向社会。大家说,该不该同意?” 学员和老师们各自在心里衡量着,一时没人给出答案。 “不知大家是如何考虑的,反正在我这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如果腾飞当初没有找准转产的方向,那么,面对生活拮据,被常年拖欠工资的职工,面对高达两米的医疗报销单,面对闲置的厂房和破败的厂区,我们也会毫不迟疑地走上产权改革的路子!” “甭管是私营资本还是海外资本,我得先让职工吃饱饭。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们别无选择!饿到极致的人,喝一口凉水,吃一口窝头都能满足,谁还有心情嫌弃眼前的饭菜不是满汉全席呢?” 狄思科缓了一会儿,又换上轻松的神态说:“腾飞改革的纪录片能火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企业改革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一个参考依据,没有一个全国公开的信息,没有让大家了解的途径。” “国企改革,经常是大家私下联系,哦,你改得挺好,我去你那里取取经,回来以后在自家搞一搞。要是哪种办法被上面批评了,那大家就按兵不动,再想别的办法。” “很多企业领导呼吁国家出台一个统一的改革标准,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在等这个标准,可是等了快十年,始终没见到影子。”狄思科无奈摊手。 “各家企业的情况不同,各有各的难处,这让国家怎么给统一标准呢?国企改革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一刀切,一直是因地制宜的。那么到了产权改革这里,为什么就要搞一刀切呢?” 狄思科再次强调:“严励同学的观点我部分认同,国资流失的情况不容忽视,暗箱操作、中饱私囊,也应该想办法解决。” “但是,针对这些,我们可以制定约束国企领导的法律责任制度,增加归责和追究程序。国家作为出资人,可以定期对企业进行考察,也对企业领导进行考察。而不是因噎废食,不顾企业死活,粗暴地叫停产权改革!” 被他多次点名的严励,全程安静倾听,这会儿终于找到了狄思科的漏洞。 不由高高举起了手臂。 他要发言! 狄思科早就说过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批评指正,自然不能堵住严励的嘴,不让他发声。 他点点头,做了一个请讲的手势。 严励站起身,清了清嗓子,不疾不徐道:“狄同学提到的,约束国企领导,对国企定期考察的观点,我也是部分认同的。这个出发点很好,但是全国的国有企业数以千计,光是中央直接领导的企业就有一百七八十家,这么多企业和企业领导,要如何考察?用什么标准考察?一次性考察这么多家企业,消耗的人力物力就不说了,真正实施起来,还很容易变成走过场。” 支持严励观点的人都默默颔首。 好好的经,念着念着就念歪了。 而且他们本身都是国企干部,搞个干部考察,无疑是自己给自己上了一道枷锁。 狄思科拿起被他放在讲台上的那份讲稿,笑着晃了晃说:“这个问题在我之前准备的内容中有所提及。我今天原本要讲的是‘企业并购,强强联合’。就像严励同学说的,光是央企就有将近两百家,这两百家企业要怎么管?怎么考察?” “现在大多数央企都是多头管理的,组织部管人事,财政口管资产,国家经贸委管经营,计委管投资,社保部管职工福利保障。”狄思科伸出右拳,每说一点就伸出一根手指,最后亮出手掌说,“五个部门负责管这些央企,被很多人戏称为五龙治水。” “计划经济取消了,这些企业没什么计划指标,也没什么部门能真正管到他们,毕竟是五龙治水嘛,大家都能管,也可能大家都不管。我也不知道国家为什么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这些央企,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我就不多谈了。” 还想再多听听的进修部主任:“……” 时间有的是,你可以多谈谈。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拙见,这么多央企确实有点太多了,不利于管理。我觉得领导们也许可以考虑抓大放小,就像我们腾飞,生产的产品种类其实非常多,产品名录中有十几种产品,可我们主抓的业务只有最赚钱的传呼机、VCD影碟机,以及车载收音机。” “央企的规模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是上万人的大企业,有的只是几百人的设计院。面对这么多企业,要如何管理和考察?不如让大企业强强联合,形成超大规模企业,由中央直管……” 其他企业既然管不过来,那就交给地方算了。 不过,后面的话他没说。 这间教室里好多人都是央企领导,他要是真的把话说出来,那就将人得罪了。 而且这种层次的问题,也不是他这种小干部该管的,他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观点就得了。 不该他说的,别乱放炮。 狄思科看了一眼教室里的挂钟,他已经讲了半个钟头了。 “今天占用了大家太多时间,我就先讲到这里吧,要是同学们还有不同意见,咱们可以私下切磋交流。” 瞥向还想反驳他的严励,狄思科玩笑似的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听说省部班的学员有机会去各地考察,不知咱们国企班有没有这个机会?在座很多同学所在的单位都是改革标兵,我很想去实地考察学习一下,同时也想邀请大家来我们腾飞公司看看,请各位专家大拿帮我们把把脉。” 他其实更想说,让大家去那些快倒闭的企业看看,省得某些人叫嚣着将产权改革一刀切。 不过,大家毕竟是同学,人家的级别还比他高,面子还是要顾的。 然而,即便如此,严励也被他气得不轻。 他那话是啥意思? 说他纸上谈兵吗? 狄思科看不透他的内心,如果能看透的话,一定会点头说,“您理解得太对了!” 他这会儿已经结束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下了讲台。 副组织员谭博随着大家一起鼓掌,低声跟身旁的郭溪柳说:“这小狄同学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对国企改革的问题确实有几分见地,而且人家那些文体活动可不是白参加的!” 郭溪柳感慨,狄思科不愧是当过明星的人,跟其他男同志确实不太一样,好像身上有光。 她在心里随便想想就从座位上起身,走向了狄思科。 “文体委员,把你之前准备的那份演讲稿给我看看行吗?” “行啊,我一会儿给您送办公室去。” 郭溪柳指指他手上的那几张纸,“这不就是现成的吗?” “嘿嘿,”狄思科将空白稿纸亮给她,“这是我上场前临时准备的道具,之前写的讲稿我放宿舍了。” 郭溪柳:“……” 这位狄总,台上台下怎么还两幅面孔呢? 刚才在台上的时候还挺沉稳的,确实有五千人国企总经理的气派。 可是,下了讲台以后,好像有点跳脱呢? 到底还是年轻人呀! “那你好好准备一份吧,下周一交给我就行。”郭溪柳提点道,“进修部主任想了解关于企业强强联合的看法,你认真准备一下。” “啊,”狄思科忙问,“有什么侧重点吗?” 领导主要想了解哪方面啊? “不确定,按照你原来的思路准备就行。” 郭溪柳只听说上面准备让几家大型纺织公司强强联合,组成纺织集团,但具体是什么情况,她也说不好。 * 狄思科和严励的这场关于产权改革的争论,并没有结束。 后来又有好几位同学临时更改了主题,上讲台的时候讲了对产权改革的看法。 有人站严励,也有人站狄思科。 产权改革是热点问题,很快就在国企进修班的两个支部间,引起了一场大辩论。 他们这边吵得激烈,有些中干班和省部班的学员听到风声以后,也会跑来国企班旁听讨论。 大有在全校引起讨论风潮的意思。 这天是周末,狄思科早起吃过早饭以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看看老妈和老婆孩子。 “你这周又要回家啊?”邹舟问。 他也是北京本地的,但他回家并不勤,学校里的事情不算少,还经常有文体活动,他比较珍惜在党校跟大家交流的机会。 不像狄思科似的,每个周末都往家里跑。 狄思科当然不能说自己想老婆孩子呀,他只好故作无奈道:“哎,我家大闺女看她姐姐和幼儿园里的好几个小朋友都要上小学了,也在家嚷嚷着上小学,我媳妇管不住她,让我回去看看!” 事实上,他们家也就于总能管住狄嘀嘀,他回去也没什么用。 只能加油助威,看看热闹。 邹舟问:“你家孩子几岁啊?怎么才上小学?” 平时感觉不出同学之间的年龄差,可是他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小狄的女儿还没上小学呢! 狄思科把自己钱包里的全家福拿出来,跟同学显摆,“这就是我闺女儿子,龙凤胎,今年六岁,好看吧?” “嗯,真俊!”邹舟凑近了看。 狄思科想着大家一起过了这么久的集体生活,他自己又是本地的,其实应该邀请同学们去自己家做客的。 正好张茂年在此时推门进来,狄思科便邀请道:“你们今天有没有活动啊?没事的话,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家吃烧烤,顺便看看我家大闺女?我闺女在电视台当少儿节目主持人,在幼儿园可受欢迎了!” 张茂年摆摆手说:“先不急着回家,刚才我碰见支书了,有个事咱们得一起合计合计。” “嗯?”两人一起望向他。 “咱们国企班的课程安排是,第一个月在教室里进行,第二个月要完成结业报告,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去地方上考察。满大姐让咱们一起商量一下,看看咱们这组去哪里考察比较好?” “校领导采纳我的意见啦?竟然真的让咱们像省部班似的,去地方上考察?”狄思科毫不谦虚地说,“那你们能一起出门考察,得感谢我的金点子呀!” 张茂年:“这是党校早就安排好的学习计划,你少自作多情了!” 第199章 张茂年从没想过, 自己来北京学习两个月,居然还有机会光顾当地的菜市场! 工作忙起来以后,他连自家门口的菜市场都好几年没去过了, 更遑论首都的菜场呢。 瞟一眼在菜摊前熟练挑菜的狄思科和满大姐, 张茂年觉得自己上了个假学。 “怎么样, 我们这边的菜市场不比南方的差吧?”见他露出一副怀疑人生的表情,邹舟不由笑着开口询问。 张茂年随意点点头, 又瞄他两眼说:“我看你不像常逛菜市场的, 比人家小狄可差远了。” “这个菜场我以前常来,后来我儿子上大学了,我们两口子不常开火,也就不用买菜了。人家小狄的孩子还没上小学呢,常来菜场不是正常的嘛。” 菜摊前的满春华接过一袋子玉米后, 也在问狄思科:“看你跟老板挺熟的,你家由你负责买菜?” “哈哈,工作那么忙,咱哪有时间负责买菜?我每个月能来买一两次就不错了。”狄思科将菜钱递给菜摊老板说, “我跟张大娘有点生意上的往来。” 满春华:“……” 你一个科技公司的经理, 跟菜摊老板能有啥生意往来? 狄思科提上自己买的菜,带着几人去相熟的肉铺, 边走边解释说:“我来腾飞任职前,在我们区经济合作办公室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我们经合办开办了一家农贸公司,我还兼任了几个月的农贸公司总经理呢!那会儿我们公司是全市第一个批发净菜的公司,张大娘就是我们的第一批客户。” 张大娘的菜摊收拾得规整,而且这老太太怪大方的, 会给顾客送点添头。 不拘小葱还是香菜,反正每次都能送点配菜。 狄思科也就习惯来张大娘的摊位买菜了。 闻言, 满春华诧异挑眉,“你这履历可是够丰富的,连农贸公司都干过!” “嘿嘿,不是我跟您吹啊!当时我们那个农贸公司还在草创阶段,就凭借全市第一家蔬菜配送服务中心的项目,参加了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观摩会。” 狄思科故作遗憾道:“咱们要是早点决定吃烧烤,今天连菜场都不用来。农贸公司提供送菜上门/服务,需要什么菜品,前一天晚上订货,第二天上午就送到家了。” 闻言,张茂年接话说:“这种送菜公司在我们那边也有,不过都干不长,一年能倒闭好几家。” “这种公司如果只靠个人送菜业务盈利,那倒闭是很正常的。北京也有好几家公司提供送菜服务,但这些年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市蔬菜公司的配送中心,另一家就是我们的星火农贸服务公司。” “我们在北京有自己的蔬菜种植基地,还有大宗蔬果批发市场,搞的是产地直销模式。蔬菜价格比菜场还便宜,在价格上比一些私营小公司有优势。个人送菜服务在发展新客户阶段,盈利非

相关推荐: 镇痛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吃檸 (1v1)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屌丝的四次艳遇   痞子修仙传   [快穿]那些女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