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脸 > 第164章

第164章

说是顺路在新华书店买的,一本给儿子,一本给老公。 收到练习册的爷俩都是一脸菜色,彬彬这回也笑不出来了。 郭美凤刚在戏校当了老师,勉强算是一名人民教师,她对大儿媳的决定没什么可挑拣的。 人家督促男人儿子上进,总不能说这是错的。 “小林,你挺着肚子,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郭美凤觉得林桐不会挑日子,“要上进也不急在一时,等你生完孩子再说吧。” “妈,电大和夜大的报名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快点复习就赶不上在今年入学了。” “明年入学也一样,老大都三十多了,早一年晚一年上学没差别。”郭美凤没想到这儿媳妇还是个急性子。 “晚入学一年就晚毕业一年,”林桐言之凿凿,“政策一年一个样,不如趁早毕业,让他抓紧时间转干部编。” 如今很多国营单位里,工人编转干部编的首要参考条件就是学历。 狄思国是电影厂的灯光师,属于技术工人,即使年年得先进也不可能让他转成干部编。 所以,林桐就打算让他拿个夜大学历,等毕业证到手,她再给领导送点礼,兴许就能从技术工人转成干部。 他们家马上要养三个孩子,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只靠狄思国当工人的那点工资,根本保证不了生活质量。 她在上海的时候,送女儿去学了钢琴和舞蹈。 如今她离了婚,也不打算停止对女儿的培养,来北京以后又给她找了钢琴老师,每周去上两节钢琴课。 她工资的大头都花在了跟前夫的女儿身上,大儿子和肚子里这个就得指望狄思国了。 老狄家养孩子比较糙,只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至于学习成绩,兴趣特长什么的,全都随缘。 林桐对此非常不以为然,但她现在没有多余的钱给彬彬培养特长,就只能先花大力气抓起他的学习成绩。 她觉得自己用心良苦,挺着肚子还得操心这爷俩的未来。 结果这一大家子没有一个体谅感激她的。 “老五,你说我这个决定对不对?” 林桐觉得狄家最灵的就是老五,长得灵,头脑也灵。 肯定能理解她的用意。 狄思科确实能理解她的用意,但上进这事吧,不是你一厢情愿就成的。 这上进心得是自发的,否则遇到一道稍微难点的数学题,都能成为他中途放弃的理由。 郭美凤让林桐先坐下,然后一面整理着自己唱戏的头面,一面问道:“你之前在上海的那个男人应该挺上进的吧?” 突然被问到前夫,又是在狄思国跟前,林桐稍微有点不自在,但还是点头说:“他最开始也是工人,后来家里开销大,我就支持他下海经商了。” “你看你,把前面那个男人培养出来,他就包小蜜了。”郭美凤摇头说,“已经经历过了一次,你怎么还不吸取教训!老大虽然是我儿子,但我也不能保证他以后一直这么老实。谁有也不如自己有,你与其费尽心机培养男人,还不如培养培养你自己。” 就比如她,一把年纪了,照样能当戏校老师! 郭美凤对儿媳妇说的是实在话,但林桐却听得面色涨紫。 一孕傻三年的说法不是没道理的,她上学的时候脑袋还挺灵的,可是生了孩子以后却看不进书了。 她跟狄思国都是高中学历,她考不上大学就想督促同样是高中生的狄思国试试。 她自打跟狄思国结了婚,在狄家跟前一直很有优越感。 这会儿以为被婆婆看透了心思,面上就有些尴尬了。 不知是情绪问题,还是应该瓜熟蒂落了,她还没想好如何应对婆婆的问题,便感觉身下一湿,羊水好像破了…… “妈,思国!”林桐捧着肚子,惊慌地说,“我好像要生了!” 郭美凤:“……” 她也没说什么啊,怎么就把媳妇闹得要生了? 得嘞,这回谁也不用学习了,赶紧送医院生孩子去吧! 四合院里瞬间人仰马翻。 叫车的,准备被褥吃食的,在家看孩子的,都被郭美凤一一安排了。 好在老狄家人口多,每人负责一项,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大嫂被送去了最近的医院,狄思科接到老妈指示,骑着摩托车去太平里胡同取备产包。 看到大嫂挺着大肚子喊疼,上车的时候还死死拽着大哥的袖子。 头一次经历孕妇生产的狄思科,心里砰砰直跳。 这有点吓人啊…… 林桐在产房里呆了好几个小时,第二天凌晨才把小儿子生出来。 狄家人都没见过彬彬刚出生时的样子,不过大哥说这个小儿子跟彬彬那会儿挺像的。 就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郭美凤心里仅剩的一点疑虑又打消大半。 彬彬长得像狄家人,看来这孩子还真是老大的。 她让小孙子随着大孙子的名字,叫狄志礼。 小名就叫有礼。 一个彬彬,一个有礼,一听就是亲兄弟。 * 老狄家添了丁,一家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刚出生的小婴儿身上。 狄思科这个成年人的行踪就没什么人关心了。 郭美凤听说他能去深圳出差,原本还兴致勃勃地跟他讨论要带些什么东西回来。 可是,林桐没有娘家人在北京,她要去伺候月子,又要照顾小孙子,也就没心思商量购物的事了。 狄思科在家里靠边站,只能在于童那里找找存在感。 抱着人家腻歪了两天后,终于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前往特区的旅程。 三趟快车是内地为了给港澳地区运输鲜活冷冻商品,开通的快运列车专线,堪称所有货车之首。 每天有大量生猪活牛、蛋禽海鲜,以及蔬菜水果从各大城市运往深圳,再从深圳转运至港岛,保证在每天凌晨,赶上港岛的早市。 港岛本地不适合种植和养殖,菜市场里的九成商品都是由内地供应的。 若是有货车运不过去,甚至能影响港岛市场的菜价。 这次押运三趟快车专题考察活动,为期半个月,部里各司局都派了青年干部参加,总人数将近四十人。 大家的年纪都在三十岁左右,最大的是交际司综合处的徐处长。 但他相当于领队,不算青年干部,到了特区以后要跟港澳那边的代表打交道。 狄思科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小年轻,在一众有了行政级别的大哥大姐跟前就是小弟。 虽然大家亲切地喊他大明星,但人家使唤起人来一点不手软,体力活全都归了小狄。 三趟快车的终点站都是深圳,但始发站有郑州、武汉长沙和上海。 领导们选择了武汉作为体验押运生活的始发站。 所以,这次的考察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青年干部们要在北京站搭乘火车前往武汉。 第二阶段,在武汉搭乘三趟快车的其中一趟专列,押运鲜活货物前往深圳。 最开始的几天,大家过的几乎是神仙日子。 虽然要一直在火车上呆着,但他们包了一整个卧铺车厢,各部门的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交流交流工作心得什么的,也算是名正言顺地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了。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狄思科平时只跟交际司内部的处室打交道。 这回出门在外,他帮着徐处长跑腿,也跟着认识了不少其他司局的同事。 然而,到了武汉以后,待遇就开始急转直下了。 下了卧铺车厢,狄思科扯着一面“心系港澳生命线,青年押运三趟快车考察团”的超大号红旗,召集所有人聚到列车前,一起合影留念。 然后他们就来活儿了。 “小狄,你带的行李不多吧?” “徐处长,我就背了一个背包。” 他属于听人劝吃饱饭那一伙儿的,出发前徐处长提醒他不要带太多行李 所以他就听话的什么也没带。 除了洗漱用品和两件换洗衣物,就没别的了。 连于童帮他准备的演出服装都没带。 “那行,一会儿帮你们翻译室的老庞,还有另两位女同志,搬一下行李。”徐处长拧眉说,“交代了那么多次,让大家少带行李,怎么还是有人不听劝!” 狄思科往人群里瞅了一眼,人家其实也没带多少。 背上背一个,手里提两个,这在长途火车上相当常见了。 “今晚就有活猪要装车,你去跟大家说一声,把自己的行李看好,最好能用塑料布缠一下,咱们晚上要跟着活猪一起上车,别把大家的行李弄得臭烘烘的。” 狄思科:“……” 是他以为的那个意思吗? “徐处长,咱们要跟活猪呆在同一个车厢里啊?” “嗯,这是押运三趟快车考察团。”徐处长在“押运”两字上加了重音,“你不跟运输商品待在一起,算什么押运?” 狄思科:“……” 这个安排,应该不只是他没想到吧? 他记得庞庆祖提过,铁路部门会为他们这个考察团在货车中间加一节客运车厢。 到时候大家都坐在客车车厢里,跟随货运车厢前往深圳就可以了。 没想到庞庆祖这种老江湖也能搞到错误情报。 他赶紧把这个消息通知了下去,不过大家都是青年干部,觉悟高能吃苦,纷纷平静接受了,表面上无人抱怨。 从武汉到深圳的快车得跑两天,他们还得准备在车上的吃食。 不过,狄思科觉得他们在车上应该是没空吃东西的。 所以,上车之前,他像没吃过饭似的,在武汉街头干了四碗热干面。 “同志,你是那个唱歌的狄思科吧?”候车的时候,狄思科被调度室的工作人员认出来了。 “对啊,我就是那个唱歌的狄思科。”狄思科笑眯眯地跟人家问好。 “哈哈,没想到今天跑一趟车还能遇到明星呢!”男人憨憨地在头发上挠了挠。 “我可不算明星,”狄思科扯了下自己T恤上的印字,又指指他胸前的工作牌,“咱俩是同事。” 考察团成员穿的都是统一的白T恤,白裤子,胸前印着“经贸部青年押运三趟快车考察团”的字样。 而这位大哥的工作牌上也写了,“经贸部供应港澳三趟快车铁路押运证,郭四奎”。 “我女儿有一张你的录音带,每天跟着你学唱外国歌曲呢,”郭四奎乐呵呵道,“可喜欢你了。” “大哥,您女儿多大啊?” “十五了,刚中考完,暑假在家疯玩呢!”提起女儿,郭四奎语带宠溺。 狄思科从背包里翻出一张他跟老黄的合唱专辑带,递给对方说:“这是我录的第一张录音带,不知道武汉这边有没有卖的。我把这张录音带送给您女儿吧,祝她中考有个好成绩。” 他早就发现了,自己的录音带算是硬通货。 在外面送人家一盘录音带,有时候比递烟递酒还管用。 所以他这次出门,没带太多行李,却背了半书包的录音带。 遇上能认出他,又聊得来的,就送人家一盘。 郭四奎摆手说:“这录音带挺贵的,咱可不能要。” “没关系,我自己的录音带不花钱。”狄思科拿出钢笔在上面签了名,问清楚他女儿的名字后,又写了鼓励她好好学习的话,“难得碰上一个喜欢我的观众,咱们也算有缘。” 郭四奎不再拒绝,端着饭盒坐在他们旁边,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听说他们要押送活物货车,便一抹嘴说:“那你一会儿上我的车厢吧,我那节车厢是押运活鱼的,比他们那些活猪车厢条件好一点。” “不是所有车厢都运猪吗?” 因着都是活猪,又没什么可挑的,徐处长让大家三人一组自己找车厢上车。 至于跟哪些猪呆在一个车厢,领导们并不在乎,只要别掉队就成。 “不是,有两节车厢是运活鱼的,还有运大鹅的车厢。”郭四奎解释说,“活鱼车厢的气味没那么冲,但活儿多,你要是乐意,可以来我的活鱼车厢。” 狄思科得了消息,就去找关系比较亲近的徐处长和龙君花了,询问这二位要不要跟他一组。 “押运活鱼的是我四哥,”狄思科在郭四奎肩上拍了拍,“咱可以跟他一起上车,就是活儿有点多。” 徐处长见他俩举止亲密,以为人家真是亲戚,出门在外有熟人关照好啊! “活儿多怕什么!”徐处长欣然应允,“我老家就是农村的,什么脏活累活没干过?” 龙君花自然也没有二话,能在相对好的环境里呆着,谁愿意没事找罪受啊? 狄思科觉得他跟庞庆祖是一个部门的同事,有这种好事还是得跟庞庆祖提醒一声的。 于是,他也找到了庞老师。 不过,他是这么说的,“庞老师,我找了两节押送活鱼的车厢,环境比活猪车厢好很多,听说没有猪粪的臭味。我帮您预留一个位置吧?您也能呆得轻松一些。” 闻言,庞庆祖果然不出狄思科所料,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押运员常年跟活猪待在一起都毫无怨言,咱们只是呆两天而已,忍一忍就过去了。”庞庆祖挥手说,“小狄,你就不用管我了,年轻人干工作还是得踏实一些……” 狄思科站在那里听他巴拉巴拉讲了一通大道理,而后态度十分谦逊地说:“好的,庞老师,那我就不给你留位置了。徐处长那边还有事让我跑腿,我先走了。” “嗯,你去忙吧。” 狄思科颠颠地跑了。 时间一到

相关推荐: 烈驹[重生]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吃檸 (1v1)   蔡姬传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小白杨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