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以后不用干别的,盯着秦勉就能发家。 “一盒胶卷八块钱应该够了吧?”于童有点肉疼地说,“我还送了他一沓肯德基优惠券,去吃洋快餐的时候能优惠不少呢!” 她身边这些孩子都爱吃洋快餐,要是把这些优惠券送给他们,于童能在孩子们心里封神。 “……”江珊叹道,“我记得你以前挺大方的啊?你这样戏弄记者,不怕他找机会报复你啊?” “现在要养的人太多了,钱得花在刀刃上。”于童冲狄思科招招手,时间不早了,赶紧回家吧。 江珊却拦着她问:“我最近想跟管歧珺合伙开个夜总会,你这边没意见吧?” 她早就跟管歧珺提过合伙做生意,当时管歧珺还挺有兴趣的。 不过,对方这两天的热情明显下降了不少,她提了几次合作的话题,对方都说要考虑一下。 江珊怀疑于童在其中说了什么。 她俩之间没啥深仇大恨,无非就是在歌舞团时存在一点竞争关系。 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于童不可能这么多年还惦记吧? 于童接过狄思科身上的背包,语气寻常道:“只要管歧珺同意,我这边是没什么意见的。今天多亏你通知了我记者的事,回头我找个机会好好感谢你。” 江珊大方笑道:“小意思,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提。” 与对方寒暄一阵,两口子才带着孩子离开夜总会。 狄思科握着方向盘说:“那个记者在夜总会里至少呆了一个钟头,不可能只拍了两张相片吧?” “嗯。” “要是还有其他相片的话,底片在记者那里,还是江珊那里?” 江珊与记者在包厢里呆了那么久,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专等于童上门询问吧? 于童皱眉道:“甭管照片在谁那里,只要还存在这种可能,就是随时会被引爆的炸弹。” “要不然还是先把照片洗出来,看看记者拍了什么吧?” 于童也是如此想的,翌日就将胶卷洗了出来。 除了她家狄嘀嗒在夜总会大肆喝奶的照片,只有两张是跟秦勉有关的。 一张是秦勉坐在卡座里与人碰杯的,另一张是服务员上酒时,秦勉扭头跟对方含笑交谈的。 要是换个地点和人物,这种照片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夜总会服务员的工装是V领的,弯腰上酒时的画面,很容易让人误会。 拿到照片以后,于童当天就把旗下的几个歌手召集到一起,强硬要求,除了工作需要,所有歌手演员禁止踏足夜总会等娱乐场所。 若有休闲娱乐需求,可以去她经营的两家店,并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张五折卡。 凭白得了五折卡,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都觉得是天上掉了馅饼。 像老黄这样常年在歌舞厅走穴的,早就看腻了灯红酒绿,偶尔去于童的俱乐部里消遣一下,既便宜又安全,这就已经足够了。 只有被含沙射影敲打的秦勉和金雪茜,一个沉着脸,一个忐忑不安。 于童没跟他们废话,让两人穿着前一晚的那身衣裳,再次光顾了江珊的夜总会。 这次不是去消费的,而是为了答谢江总的额外关照,为她的夜总会免费献唱一晚。 第二天,报纸上就出现了他俩现身XX夜总会进行商演的照片,以及与保安、捷克服务员和客人的正面合照。 除此之外,新闻编辑还着重介绍了XX夜总会的服务特色,比如经常邀请当红歌星进行商演,服务员都是外籍小姐姐,酒水饮料全是进口的。 报道歌手的同时,也给夜总会做了一次免费宣传。 * 狄思科翻看着报纸,又在心里狠狠给媳妇吹了一波彩虹屁。 他媳妇可真不愧是粉红大亨。 有了这次的商演背书,只要秦勉没有放浪形骸到跟人当众接吻,即使之后被人爆出其他照片也无所谓了。 同样是去夜总会,工作和消遣的性质还是不同的。 “小狄经理,这个’发送‘的按键不好使了,你来帮我瞧瞧是怎么回事?”雷霹雳焦急地招手。 狄思科放下报纸,起身走到了电脑前。 “这个内容框里是空白的,它当然发送不了!你得把内容填充进去,再发送邮件啊!” 雷霹雳哎呀一声,“我怕不小心按错了,邮件内容没在这里面写。” 小狄经理为综合三部申请了三台电脑。 不但让他们成为第一个配备计算机的业务部门,还申请成为了东轻集团的外贸电算化试点。 集团为此给他们批了一笔活动经费。 雷霹雳最近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学习计算机上,已经能用一指禅打字发邮件了。 通过电子邮件跟外商联系,确实要比打电话方便许多。 狄思科瞅了一眼她的邮件内容,问:“美国那边还没有回信吗?” “没有,我打算再发一封信试试。” 仿真熊猫的生意还能做一阵子,但是很多南方玩具厂也开始生产仿真熊猫了,再过一两个月,仿真熊猫就得降价。 综合三部虽然靠着熊猫大赚特赚了,却没打算指望熊猫吃一辈子,自然就需要寻找其他客户。 东轻集团有上千种轻工业品的货源,狄思科从去年起就想引进一家大型零售企业,跟东轻集团合资办连锁超市。 他前几年去美国出差的时候,就逛过人家的大型超市,基本什么东西都能买到,逛起来特别方便。 北京目前已经有了几家自选商场和仓买,可是这种国际化的超大型超市还没有出现。 狄思科给法国的一个大型零售企业发过合作邮件,对方回复的倒是挺快,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要干就自己干,他们没有合资的打算。 美国的企业也迟迟没有动静,狄思科和雷霹雳都隐隐觉得,这封信发出去又是石沉大海的节奏。 雷霹雳按下发送键以后,回忆道:“我记得你去年还在争取跟港岛何氏旗下的连锁超市合作,今年怎么没动静了?他们也回绝了?” 狄思科含混不清地“唔”了一声。 何氏夫妻似乎正在分产,嘉合盛商行、百货公司和连锁超市都交给王生的两个儿子经营了。 何家分产的情况比较复杂,狄思科听说了以后,就没再跟王生提过合作的话题。 雷霹雳不知他的打算,这会儿正对发送电子邮件热情高涨。 她活动了一下手指,主动接下任务:“要不我再给何氏发邮件争取一下合作机会?” 见他没吱声,雷霹雳继续道:“将综合开发部划拨出去的呼声那么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实施了,咱们要是能拉来一个超大项目,也能给你的履历增加厚度嘛!” 小狄经理要是升了,她也能动一动呀! 狄思科挥挥手,发吧发吧,不让她发这封邮件,她能絮叨一下午。 * 提起王生,狄思科不由又想起那两把纯金镶钻拨浪鼓。 两个小朋友就喜欢色彩丰富又亮晶晶的东西,前阵子对这两只拨浪鼓爱不释手,没事就往嘴里放。 不过,狄嘀嗒最近已经移情别恋了,又重新爱上了他的奶瓶子。 瞧见别人吃东西或者喝水,就要用他的奶瓶子跟人干杯。 跟姐姐一起喝奶的时候,也要用奶瓶相互碰一下。 郭美凤最开始还觉得挺有趣的,每次都特别捧场地跟孙子干杯。 可是,发现狄思科那心虚的表情后,她就渐渐回过味儿来了。 “咱狄嘀嗒这个干杯的动作,是不是在夜总会学会的?”郭美凤阴着脸问。 自打知道老五敢带狄嘀嗒去夜总会,她几乎每天都要排揎对方一顿。 狄思科嘴硬,死不承认:“不可能,他还这么小,连爸爸都不会叫,能记住什么呀!” “那他这个干杯的动作是从哪儿学来的?” 她家的饭桌上从来不劝酒,除了那种全家人出席的节日聚会,很少有碰杯的动作。 狄思科也怀疑儿子的干杯动作是在夜总会学会的。 但他不敢背这个锅呀,只好现编个理由说:“我跟童童干杯的时候,被这小子看见了。” 郭美凤寻思,这可能是小年轻间的什么新情趣,就不好意思再继续问了。 狄思科转移话题问:“妈,您在车友俱乐部玩的怎么样?那个贾导演的电视剧什么时候拍啊?” 提起贾导演的电视剧,郭美凤立马来了精神。 “下个月就开机了,小贾说给我一个重要角色!” “啥角色啊?” “可能是街道办主任,也可能是保姆。”郭美凤愁道,“我觉得我的形象跟街道办主任还挺符合的……” “……”众人齐齐附和,“那是,看您这气质,肯定不是老师就是干部!您演女干部最合适了!” “对呀,”郭美凤选择困难,“但是街道办主任的戏份不算多,听说三五集才能出现一次。要是演保姆的话,那就每集都能出现,戏份还挺多的。” 狄思科立马改口说:“您这形象瞧着虽然不像保姆,但是演员嘛,那肯定是演什么像什么的,您要是真的想演保姆,只要用心钻研了,肯定没问题。” 郭美凤被夸的有点心虚。 她自恋地想,要是演女干部,她可以本色出演,但是演老妈子,那还真挺有难度的。 郭美凤又将心思放在了即将开拍的电视剧上,让狄思科心里松了一口气。 不过,通过弟弟学会干杯这件事,他突然意识到,这俩孩子已经开始模仿大人了。 于是,从这天起,他跟两个孩子说话时,语言都换成了英语,还跑去新华书店买了好几册英文绘本。 你们不是能模仿嘛,那就趁着记性好,赶紧学外语吧! 通用语言变成了英语,姐弟俩蒙了好几天,不知道为啥亲爹不讲人话了。 把狄嘀嘀急得直接开口喊了一声爸爸。 然而,亲爹虽然激动地猛亲了闺女两口,却仍是不为所动,对着婴儿讲英语。 并在两个婴儿喝奶干杯的时候,喊了一声:“Cheers!” 狄嘀嗒就此学会了第一句英文,切耳丝! 父子三人英语和婴语混着说,每天乐此不疲。 于童却突然接到了来自爷爷的电话。 于爷爷在电话里的语气很严肃,“童童,你跟我说实话,你跟你婆婆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挺好的呀!”于童笑着说,“我婆婆一直挺照顾我的,您别胡思乱想啊,是不是又有人在您跟前絮叨什么了?” 于爷爷也觉得孙女跟郭美凤之间的关系融洽,瞧着不像是能装出来的。 “那你婆婆有没有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是缺钱了,不好意思跟你们说啊?” “不能吧,她不缺钱花呀!到底怎么回事?” 不提工资和儿女们孝敬的零花钱,光是她在港岛的片酬就攒下了不少呀! 以她婆婆的消费水平,不可能这么快就花光了。 于爷爷疑惑道:“那怎么有人说,看到你婆婆在劳务市场应聘保姆呢?” “……”于童惊讶道,“您听谁说的啊?不可能吧。” “应该不会出错,”于爷爷解释道,“楼下的小徐,就是你婆婆原来的那个对象,他最近去劳务市场找小保姆,在那边碰见你婆婆了。他知道咱们两家的关系,今天晨练的时候就跟我提了这件事。人家以为小狄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否则怎么会让她出去给人当保姆呢!” 于童:“……” 这个信息量。 第107章 郭美凤已经在劳务市场盘桓一个礼拜了。 按照她原本的想法, 像她这样的女同志,有北京户口、五十多岁、洗衣做饭带孩子样样拿手,找一份保姆的工作应该很轻松。 而现实情况却是, 她举着牌子站了三天, 根本无人问津。 单打独斗不可取, 她狠狠心找了一个劳务中介,请人家帮她介绍工作。 中介的小伙子却说:“像您这个年纪的北京大妈, 不太容易找到保姆工作, 要不您改行干别的吧?” 郭美凤不服气道:“这怎么话儿说的,为什么啊?” 小伙子暗道,您瞧您这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样儿,谁家敢请您啊? 人家找的是老妈子,又不是老妈! 他是干中介的, 不想得罪人,只搪塞道:“现在是市场经济,什么样的保姆受欢迎,全凭市场决定。如今第一受欢迎的是年轻有文化的本地小保姆, 其次是年轻有文化的外地小保姆, 再次是年轻没文化的农村小保姆,最后是有一定年纪的外地保姆。” 郭美凤差点被他绕晕, 品了半天才问:“之后就没啦?上了年纪的本地保姆就完全没有市场呗?” “主要是这类保姆比较少见,北京大妈基本都有工作和住处,退休后也有工资,忙自家儿孙都忙不过来,除了给亲戚帮忙, 有几个乐意出来当保姆啊?” 郭美凤觉得人家小伙子说的有点道理。 她将这条线索默默记在心里,回头可以跟贾康导演说道说道。 电视剧里的那个老妈子角色, 就是有着浓郁京腔的北京大妈。 为了使这个角色的存在更合理,可以给她增加一个主角亲戚的身份。 郭美凤只能在晚上和周末做工,又是本地大妈,中介虽然接了她的委托,却不能马上给她介绍客户。 她只好自己在劳务市场里乱转,跟一群年纪相仿的保姆们聚到了一起。 “郭大姐,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啊?”阿云婶拉着她的手
相关推荐: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绝对占有(H)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鉴昭行
捉鬼大师
盛爱小萝莉
突然暧昧到太后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烈驹[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