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脸 > 第410章

第410章

记住。 “你认识我啊?” “那肯定认识啊,干咱们这行的,少有不认识您的!腾飞那个纪录片,我看了两遍呢。” 而且这位狄总经常上本地报纸,外行人可能不关注,但同行们对狄思科这张脸还是熟悉的。 闻言,狄思科放心了,看来对方是其他单位的。 他客气地问:“你刚才应聘的情况怎么样?工作合适吗?” “不好说,我得再想想。” “2800的工资可不算少了,你怎么还犹豫?” 狄思科不是自己单位的领导,小平头就有什么说什么,“2800确实不少,但私企规模太小,万一干两年就黄了,我还得另外找工作。” “你还没从原单位辞职吧?” “嗯,今天就是来随便看看。”小平头点头。 没找到下家之前,他不敢辞了公职,现在大多数人都这样,骑驴找马。 狄思科问:“你们单位把工资提高到多少,你会愿意留在单位继续工作?” “当然是越高越好啊。” “给个底线呢?只要工资能达到多少,你就愿意留下?” “1800-2000吧。”小平头细数道,“国营单位的福利待遇要比私企好一些,工作环境相对宽松,只要企业效益好,就没有被辞退的风险。” 国企里就是只上不下,只进不出。 只要没犯什么大错,企业是不会开除职工的,铁饭碗真的能捧一辈子。 私企外企却有被炒鱿鱼的风险。 而且留在效益好的国营单位上班,在亲戚间也有面子。 所以,只要工资能达到1800,哪怕比市场价少1000块,他也愿意留在更稳定的国营单位工作。 可他在单位的工资才1150块,远远低于市场价。 这就让他有些意难平了。 总想着跳槽去赚更高的工资,又实在舍不得铁饭碗。 国企工资要是能别低得这么离谱,他真不愿意跳槽。 “狄总,腾飞招不招硬件研发工程师?” “招啊,技术人才我们都需要。”狄思科笑眯眯道,“但我们腾飞在行业内属于高福利低工资的单位,这个岗位工资恐怕也达不到你的心理预期。” 大家都是同行,工资基本都是公开的,小平头早知道腾飞的工资能达到1500-1700。 要是能从现在的单位跳去腾飞,其实也还行。 狄思科收了他的求职简历,只说会交给人事部门,让他们安排面试,就与对方告别了。 像小平头这样出来找机会的国企员工还有不少。 狄思科在招聘会上转悠了两个钟头,碰到的基本都是搞技术的,而基层工人却一个也没碰到。 他也去合资公司打听了流水线工人的工资,比腾飞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低100块。 一线工人的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算是腾飞员工结构中最稳定的一批人了。 大半天看下来,狄思科在心里直叹气。 只有狄嘀嘀这个小吃货最开心。 冰淇淋吃了,带来的两瓶AD钙奶也喝了,公园里有推着三轮车叫卖驴打滚的,她又吃了半块。 以她的实力,本来能全吃掉的,可惜吃到一半的时候,一颗活动的小乳牙被黏了下来。 这回好了,两颗门牙还没长齐,下边的牙又掉了一颗。 父女俩在文化宫里,就近找了一间最高的房子,将狄嘀嘀的小乳牙扔到了房顶上,期盼第二代新牙可以快点长出来。 * 女明星在周末太过放纵,糖分摄入严重超标,被亲妈禁止吃甜食一个礼拜。 狄思科也因为监管不力,被媳妇批评了一顿。 父女俩对坐着唉声叹气,相互挤了挤眼睛后,又很快散开各自反省了。 公司里来了新经理,但狄思科的工作并不比以前轻快。 董事会负责审议战略,抓大方向上的把控,下达业绩指标以后,经营工作由总经理主导。 所以,狄思科现在的主要工作放在战略部署和资源整合方面。 腾飞旗下的子公司不少,年初又在港岛设立了分公司,工作千头万绪。 可他这阵子最头疼的,还是人才流失和薪酬的问题。 领导层为此开了几次会,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都因为体制问题而搁浅了。 狄思科为此翻看了好多相关资料,其实早在85年的时候,上面就颁发了一个《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过,“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靠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 这话是啥意思呢? 这说明在调整工资,搞薪酬改革这方面,企业其实是有自主权的。 但是为啥大家这么多年都不改呢? 都怕承担责任呗。 薪酬改革,那是要拉开职工之间收入差距的。 以前是吃大锅饭,后来是按劳分配,再改的话,就是按“知”分配了。 知识型人才赚得多,劳动密集型的相对较少。 万一被对此不满的职工告到上面去,那企业的整个领导班子都得吃挂落。 所以,只要上面没明确要求改革,大家就一直拖着。 就像前几年的腾飞一样,用除了工资以外的其他福利,将人才留住。 狄思科也不想触碰这个雷区,可是,两个高级工程师的出走,让他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了。 他最近一直想找机会跟市领导聊聊,正好赶上市里组织下半年的人事、劳动、教育工作会,一般企业领导都不愿意出席这种会议,狄思科听说以后,主动要求跟全开瑞一起去开会。 当即便收获了对方长达三秒钟的诧异注视。 不怪Carry总惊讶,这次会议开了整整一上午,临近午饭才有一点自由讨论时间。 听到可以举手发言以后,狄思科第一个高高举起了手。 张副市长放下茶杯,见他这么积极踊跃,就笑着点名说:“腾飞的狄总有话要说,那狄总先说说吧。” 劳动局的领导也开起了玩笑:“张市长,人家现在已经是狄董事长了,可不能叫狄总。” “哈哈,大家叫什么都行,喊我一声小狄,我也应承。”狄思科站起身,接过工作人员拿过来的话筒说,“刚才马局长提到了国有企业人才流动的问题,我也想讲一讲我们腾飞的情况。” “好啊,大家都聊一聊,集思广益嘛。” “现在很多经济学学者和企业家,为企业提出了三条安全线的考核标准,当然我更愿意称之为死亡线。越过这三条线,距离企业的死期就不远了。” “三条线的第一条,就是刚才马局提到的人才流动的问题。在经营正常的企业内,如果员工的流动和淘汰率低于2%,那就很危险了。我们腾飞跟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基层年年进新人,但淘汰是没有的,大家好不容易捧上了铁饭碗,咱能淘汰谁啊?” “但我们公司的人才流动率是超过2%的,”狄思科作出一个无奈的表情,“这个数据达标,并不能让我们高兴起来,为啥呢?因为这流动的2%中,大多是中高层技术和管理人员。” “说到这里,我正好再提一下第二条线,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要占企业的10%以上,我们腾飞能达到39%。看起来似乎还不错,然而,前年这个数据是43%,去年是41%。我们腾飞是一家规模达到5800人的企业,每年流失2%,就说明,每年有一百多名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我们公司离开了。” “这些高级技术人才,都是我们自己从头培养起来的,腾飞几近破产时,他们没走,如今腾飞的情况好转了,他们反而选择了离开。” “只能说,腾飞和这些人才是相互成就的,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帮助腾飞实现了飞跃,而腾飞这个牌子打响以后,我们腾飞的人才,也成了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被私企和三资企业盯上了。” 张副市长插话问:“腾飞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现在找到补救措施没有?” “我们想过,但时代变了,以前可以用集体荣誉,精神信仰将人留住,现在则更需要经济利益的牵绊。高级工程师在国企里能拿四五千块的月薪,在咱们看来已经很高了,但高工们却大多对此不满意。”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腾飞有个工程师跟我说,他有个大学同学,读书的时候样样不如他,但人家在外企拿15万年薪。而他呢,蹲在国企里守着每月五千块过日子,一年不到六万,首先心理就失衡了。” “现在能打动人的,无非是房子、车子、票子,我想着票子咱给不了,要不就在房子和车子上想想办法,给人家增加点福利。” 马局问:“这么丰厚的条件,也没能将人留住?” 狄思科不能说人还在公司好好待着呢,只一脸沉重地答:“有合资企业给他开了30万的年薪,这么多钱握在手里,啥样的房子车子不能买啊?” 众人都沉默了。 其他企业领导纷纷窃窃私语,国企留不住人是普遍现象,大家各自的单位里每年都要走不少人。 不过像腾飞这个30万年薪的,是他们听过年薪最多的。 “我最近专门接触了本单位和外单位的一部分职工,我发现,基层员工是最稳定的,基本没有流动。中层员工对收入有不满,但因为工资与市场均价相差在2倍以内,有补贴和其他福利补偿,大多数人摇摆不定一阵子以后,都能选择留下来。但高层人员,只要被外界联系到,基本都会跳槽。” 像他这样面对百万年薪依然固守本心的,那可真是不多见。 当然了,他的底气是有钱媳妇给的。 “提到了工资,我就正好再说一说第三条死亡线。咱们现在的工资构成是基本工资加奖金,基本工资是固定的,奖金是活动的,如果活的部分低于15%,那就接近死亡线了。腾飞的工资结构中,活的部分有30%,但是对于职工的激励作用仍然不明显。国际上很多知名企业在这部分会达到70%……” 狄思科握着话筒接着说:“企业家们经营企业,当然不能贴着死亡线经营,必然要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刚才张市长提出,要为国企厂长经理试行年薪制,我们腾飞也有幸成为了十二个试点企业之一。” “但是,对于腾飞来说,比激励领导层更重要的是,激励高级技术人才。我们腾飞需要遏制人才流失,尽快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腾飞已经成为了高层管理人员的年薪制试点,希望市里可以考虑,在试点年薪制的同时,也让我们腾飞成为薪酬改革的试点!” 全开瑞暗道,只要成为改革试点,就相当于拿到了免死金牌。 既然是试点,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即使真的有职工对薪酬改革不满,闹到了上面去,那也是改革带来的阵痛。 私下改革和试点改革,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这是给腾飞的管理层上了一道保险啊! 全开瑞默默感慨一番狄思科手腕老练,就起身声援道:“张市长,马局,我们董事长刚才说的,就是腾飞整个领导班子的心声。别说咱们市里,就是放在全国,也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国企薪酬改革案例,我们腾飞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愿意给其他兄弟单位提供一个参考!” 其他兄弟单位的领导:“……” 只要市里同意改革,那我们也敢上啊! 腾飞这俩人真是贼精贼精的。 * 贼精的腾飞二人组并没能在当天得到答复。 隔了一个多礼拜,在狄思科以为没戏的时候,市领导才把他们喊去了办公室。 市里原则上同意将腾飞立为薪酬改革试点,但是希望腾飞不要冒进,要注意维持稳定。 狄思科和全开瑞当然点头答应。 另外,市里还会由劳动局、财政局、审计局派出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专门到腾飞支持,同时也是监督薪酬改革。 可以可以,狄思科二人全盘接受。 即使劳动局和财政局不来人,他们也要上门请教的。 这回直接将人送到腾飞来,还省了他们的麻烦呢! 回到单位以后,两人叫上了总会计师翁佩云,商量制定薪酬改革的方案。 基层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先放一放,咱们着重解决高级技术人员的问题。 按照之前开会商讨的办法,除了现在正在实行的基本工资和岗位薪酬,腾飞还打算给技术人员增加短期激励,以及长期激励,也就是所谓的“金手铐”。 以防技术人员总想着跳槽,必须将企业发展与他们的经济利益捆绑到一起。 “苏工他们等了有一阵子了,要是一直拖着,大家也没心思工作,虽然具体方案还没定下来,但咱们可以先跟两位工程师谈谈,透个口风,也让他们尽快安心投入工作。”狄思科商量道,“全总,要不咱们分头行动,我跟苏工谈谈……” 30万的年薪不是那么好谈的,狄思科先把担子接了过来。 全开瑞颔首说:“那行,我明天找王工聊聊。” 狄思科下班回家的路上,都在琢磨苏工那三十万的年薪,他得把那副金手铐夸出花来,才可能打动苏工呀! 结果刚迈进大门,就迎面跟正要出门的母子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盛爱小萝莉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取向狙击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绝对占有(H)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差生(H)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