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下次来你就等着挨鞭子。” 李世民最后恶狠狠地威胁了一句。 李治默默低着头赶紧溜进光门里面走了。 而其他皇帝见到李治回去之后,心里也是好奇了起来。 毕竟李治也没有向楚源询问究竟要怎么解决掉长孙无忌这个麻烦。 难不成他心里已经有办法了? 那他会怎么处理呢? 大家不由期待了起来。 “那就走吧,去教室里面看看这永徽皇帝究竟会用怎样的手段来解决掉长孙无忌这个麻烦,说不定大家也都可以学习一下。” 始皇带头道。 众人也都是点点头。 崇祯朝着李世民问道: “唐皇,你要不要去看看?” 李世民摇了摇头。 “朕就不去,朕等着结果就行了,看到这个逆子和朕的女人暧昧,朕心里窝火。” 大家听到这个回答后也释然。 也是,这有什么好看的。 始皇也没管李世民,干脆在前面带队,带着大家一起前往教室。 不过,有件事他刚才忘记问李治,可惜李治现在已经走了,如果是李治的话,他会支持曹操还是刘备? 现在他这边,支持曹操的就只有他一个人,毕竟是势单力薄,如果再加上一个李治的话,那胜算也会多一些。 他平时对于曹操之支援其实也是比较有限的,只能够给曹操提供一些情报性的东西。 现在三国的格局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原本历史的进展,后面的战斗,基本上就是全看曹操和刘备的个人水准了。 其中就包括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因素。 像那刘备,背后站着的毕竟是始皇和大明三位皇帝,甚至那赵昚和岳飞也是站在那边的。 这让他很是被动。 若是有李治的加入,那他们完全能够给予曹操更多的帮助,李治的脑子也是很灵光的,他对于三国的历史也算了解。 他们父子二人联手的话,曹操岂有不胜之理? 不过也就是不知道李治到底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要是李治选择站队刘备那边,那他就抽死他。 自己的儿子,随便抽。 李世民看着始皇等人的离开,摇了摇头。 “朕还是忙活大唐的事情去算了,这天天日进千金倒也是烦恼,想花钱都没有地方。” 李世民讪讪然地打开大门,回了大唐。 最近大唐做生意实在是赚了太多,多到一个国库都快装不下,要再建几个的地步了。 但是这些钱李世民却没有可以消费的地方,他也不免发愁。 此时,教室内,始皇也是打开了黑板。 众人都看着黑板上出现的投影。 大唐,永徽六年。 李治一回来,便是发现现在已经晚上了。 夜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放火时。 “王福来,你帮朕传许敬宗来。” 李治从自己的书房之中走出,传来自己最信任的太监王福来。 他之所以要喊许敬宗来,自然是为了谋划长孙无忌一事。 如今回到大唐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长孙无忌给弄掉。 只有长孙无忌真的死了,他的皇权才算是真的巩固住了,长孙无忌一日活着,他一日无法安睡。 不久之后,许敬宗已经出现在了皇宫之中。 但是李治却并没有出现在这里,坐在龙椅之上的,是武媚娘。 “娘娘,不是陛下喊臣来的吗?” “怎么是娘娘来见臣呢?” 许敬宗有些想不明白这两个人这是准备闹哪出。 武媚娘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其实是本宫让陛下叫你来的,本宫找你有事。” 许敬宗听着,表情也是严肃了起来。 “娘娘有什么事?臣定力所能及。” 他知道,现在武昭仪深受陛下宠爱,甚至是要被封为皇后,可以说,如果说自己能在这个时候坐上皇后的船,日后行事将会方便许多。 此时武媚娘的脸色却突然一愣。 “本宫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说你奸妄无比,掌管国史时胡乱记史,甚至受贿赂,帮人篡改事迹,可有此事?” 许敬宗一听到这话,顿时冷汗直流。 实际上,这些事他还真就做过,而且还不止一两次。 监管国史的时候,他基本上全部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记录的,基本上可以说是在胡乱弄一通,而且这差事油水极多,他捞了不少。 朝廷之上,有不少的官员实际上都贿赂过他。 因此许敬宗此人,在朝中是有不少敌人,但是他们也都不敢揭发许敬宗啊。 一旦揭发了,那自己也要受累的。 但是这事,大家基本上都是烂在肚子里面,谁不知道他许敬宗是个奸人?但是谁敢指着他鼻子说? 然而现在,武昭仪竟是把这件事摆在明面上了。 这是要准备清算他了? 许敬宗说不怕那是假的。 武媚娘知道,那也就意味着李治也已经知道了。 他是清楚李治这人究竟有多少心机的,一旦被他盯上的话,自己不死也要掉块肉。 像许敬宗这样的奸臣,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 “娘娘也说了,都不过是些风言风语罢了。” “那国史,关乎国家大事,臣怎敢做糊涂账?” “臣为大唐效力多年,想必是得罪了不少奸臣,我看那些流传出流言之人,其心可诛。” “实在是寒了臣这样忠臣的心。” 不得不说,许敬宗当真是巧舌如簧,搬弄是非的本领很是熟练。 这推卸责任,泼脏水那是相当快。 武媚娘也是一愣,这许敬宗当真是个人才啊。 这反应速度,完爆了那些朝堂上面只知道劝谏、死谏的老顽固。 第九百七十三章:震惊,皇帝要诬陷大臣反叛 若不是自己有十足的把握断定这许敬宗不是什么好人,也许就真的信了这许敬宗的鬼话了。 都说大奸似忠,这许敬宗倒是真的把这一套玩到巅峰造极了。 若不是李世民和他说起许敬宗这人的事迹,或许还真就被许敬宗这老老实实的样子给迷惑了。 毕竟许敬宗这老家伙现在也有六十来岁了,从李世民起就一直任劳任怨,曾经还和魏征共事,当真的三朝元老。 谁能想到他背地里疯狂敛财,贪污受贿、篡改国史? “好了,本宫今天也不是来找你问罪的。” “许尚书毕竟为我大唐立过功,这些泼脏水的人确实是其心可诛。” 武媚娘也是顺着许敬宗的话继续说下去。 “那娘娘是另有其事?” 许敬宗也是脑子反应过来了。 这是在敲打自己,想让自己给李治办事啊。 不过究竟是办什么事呢? 这要是办不好,估计就立刻要拿自己开刀了。 “你可知道本宫本来应该为皇后的,但是长孙无忌却百般阻挠,甚至威胁陛下要废帝。” “此时你应该略有耳闻。” 此时皇宫之中,灯光昏暗,并没有其余旁人,武媚娘这话,让许敬宗心里发寒。 “臣确实知道。” 许敬宗只是点点头。 这些事情他不敢多说,明眼人都知道这事绝对不能插手,尤其他还是高阳许氏,虽也是门阀,却和陇南那帮人搭不上边。 他们要和皇帝斗,他只是看戏。 现在看来,皇帝似乎并不打算让他做这个看客了。 许敬宗是人精,心里亮堂得很。 “你知道就好,那你不觉得,这个长孙无忌实在是太过分了些吗?” “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应该的,但是他一个外臣,却敢管后宫的事情。” “你说他,是不是手伸太长,管太宽了?” “况且,他竟敢威胁陛下,说要废帝,此人你觉得是忠臣还是奸臣?” 武媚娘的眼睛盯着许敬宗那双苍老的眼神。 许敬宗心里一个激灵,这又是在拷打自己了。 但是他没有回复。 这个问题他没有资格回答。 “本宫想着,此人定然是奸臣,图谋多日,看他如今所作所为,日后岂不是要反叛?” “许尚书乃是我大唐肱股,当之无愧的忠臣啊——” “忠臣”二字,武媚娘故意拖长了音调。 这个时候许敬宗要是还不明白武媚娘的意思,那他就是傻子了。 武媚娘来找他,无非给就是为了让自己去诬陷长孙无忌谋反,然后趁机扳倒长孙无忌。 之后她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后了。 而他作为高阳门阀,说不上是大门阀出身,和长孙无忌那边也搭不上太大的关系,他简直就是对抗长孙无忌的不二人选。 但是…… 他是真的不想卷入这一场斗争之中。 天知道武媚娘能不能斗赢? 那长孙无忌虽然狂妄,但是也有狂妄的资本在那里,整个朝堂,他不说是只手遮天,但也绝对是有指鹿为马的本事的。 许敬宗这个时候也是汗流浃背。 现在他是进退两难。 “长孙大人可是陛下的舅舅,先帝的托孤大臣。” “他应当没有那样的意思。” 许敬宗推脱道。 “呵。” 武媚娘只是冷笑一声,脸色更是沉了下来。 “原来长孙大人在许大人心里也是忠臣贤良之辈吗?” “看起来许大人和长孙大人应该是有许多共同语言啊。” “毕竟朝堂之上,许大人的名声也是很不错的。” 武媚娘这是准备将自己也圈到长孙无忌那边一棍子打死了? 他自己的名声是什么样子他自己还不知道吗? 怪不得武媚娘的开场白就是说朝堂之上有人说他是小人,这是从一开始就准备威胁自己了。 许敬宗有什么办法? 他本来就是脏人一个,他自己也心知肚明这些事情藏不了多久的。 但是人都是在乎名声的,若是自己死了之后真的被冠上一个奸臣的称呼,那子孙后代大抵也是没官做了。 这武媚娘,这李治,就没有一个简单的角色。 算计着算计着,算计到他头上来了。 他还有得选吗? 选帮李治办事,那就意味着得罪陇南门阀,最后即便是长孙无忌倒塌,那些瘦死的骆驼也能把他许家打压得喘不过气。 但是不帮李治办事,那就直接被一棍子打死,那就是蹲大牢,半点富贵都没有,子孙后代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怎么样,许尚书,您想好了吗?” 武媚娘再次盯着许敬宗。 “没想好的话,本宫现在还是让陛下,下旨送你回去吧。” 许敬宗心里更加冰冷了。 如同坠入冰窖一般。 他刚才还在猜测这一切是不是李治的授意。 现在看来,估计一切都是李治在操手。 这驱虎吞狼之计,用得妙啊! 许敬宗此时也是对李治恨得牙痒痒。 李治此人,甚至还算计到了后面发生的事情。 明面上,他是武媚娘授意做事的,实际上却是他李治的意思。 不让以武媚娘这样寒门出生的妃子,即便是再得皇帝厚爱,又怎敢与作为国舅的长孙无忌斗? 这其中,更是有借刀杀人的意思。 李治要清算他了,同时也要清算长孙无忌,甚至连带着陇南门阀一同连根拔起! 此时的许敬宗才后知后觉。 他之前就劝过长孙无忌别太过了,现在好了,都要完蛋。 那傻鸟长孙无忌还在那里说李治是什么贤良淑德之辈,不会记恨于他。 现在来看,自己和长孙无忌,简直都是小丑,都太小看了这陛下的手段了。 他现在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家族没落,总有再起之日,他死了,那就真死了。 “怎么样,许尚书,你想好了没有?” 武媚娘继续问道。 她也已经快没耐心了。 许敬宗这老狐狸,嘴巴严实得很,明明心里都清楚自己要让他做什么,他就是死活不张嘴。 “对,娘娘说的有道理,长孙大人去试试太过分了,欺负陛下,还干预后宫,有负先皇厚恩,实在大逆不道。” “实不相瞒,臣已经掌握了长孙无忌谋反的确凿证据,臣要告发他!” 许敬宗心一狠,直接全部梭哈了。 第九百七十四章:和朕作对,死就是下场! 武媚娘在听到了许敬宗的话之后,也是哑然失笑。 这老头刚才不是还挺硬气吗? 现在居然怂了? 不过也是,一面是生死存亡,一面只是家族兴衰,哪个更加重要不言而喻。 “许大人真不愧是大唐贤臣,没想到这长孙大人真的要造反啊,那大唐拨乱反正的事情,就靠您了。” 武媚娘这个时候,也不忘记夸赞许敬宗几句。 毕竟人家也不是心甘情愿在帮他们办事,万一中间人家不干了呢? “你若是把这件事办好了,重重有赏。” 武媚娘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重重有赏四个字,可以斟酌的地方可就多了。 不仅仅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这其中是不是也包括了可以对他贪污受贿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许敬宗心里也是打鼓,但是不论怎么说,自己的小命终究还是保住了。 “谢谢娘娘。” 许敬宗直接跪下,朝着武媚娘拜谢道。 思来想去,许敬宗的心里还是好受了许多。 自古以来,诬陷谋反其实都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他这可是被李治所允许的计划,只要他当面说出了长孙无忌准备谋反的事情,李治必然会站在自己这边帮自己说话。 皇帝如果要弄死一个臣子,还需要很多手段吗? 我说你长孙无忌左脚先进门,吃饭多咀嚼了两口,走路比皇帝走在前面,随便找个借口,那可都是能够成为谋反的证据的。 毕竟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你长孙无忌是厉害,托孤大臣,甚至是陛下的舅舅,还是陇西财阀的核心人物,在这个大唐的朝廷里面,你确实是可以只手遮天。 但是…… 这大唐朝廷也不全是你的。 寒门大臣也并不是没有,关外门阀也不是不会报团取暖,更别说还有李唐皇室的力量。 到时候我许敬宗诬陷你造反,陛下也支持我,他们也势必会跟着我一同支持。 而且,许敬宗相信,以李治的手段,其他几个集团的核心人物,应当也受到了李治的一些授意。 只要等到他诬告长孙无忌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会一跃而起。 许敬宗沉思了许久,不得不说,李治的安排应该还是很完美的,自己也确实是适合去做这件事的人。 他既然要保全自身,那就没有其他的办法。 待许敬宗离开之后,一道笑声这个时候也传了出来。 “哈哈哈哈哈,真是妙哉!” 这笑声的主人,正是李治。 武媚娘看到李治,也是立刻笑脸迎了上去。 见眼前美人笑颜如花,李治心中也不免高兴。 “陛下,臣妾方才做得怎么样?” 武媚娘有些讨好地问道。 李治轻笑。 “很不错,这许敬宗,现在应该是要死心塌地为朕做好这件事了。” 李治对于许敬宗这人的了解其实非常的多,这也也不是两人第一次交手了。 “长孙无忌?他还想跟朕斗?” “跟朕斗,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治看着许敬宗离开的方向,嘴中喃喃道。 他这一招驱虎吞狼之计,意在打压长孙无忌,实则也是清理朝堂,笼络皇权。 打败小人的办法,那就是找一个更加阴险的小人,看他们互相斗争,他李治只需要渔翁得利即可。 此时,正在观看着大唐情况的始皇等人,看完这一幕,也是心里暗自吃惊。 “怪不得这李治不问楚老师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原来早就是已经心有成竹了。” “只不过,这一招还真是阴险至极。” “让许敬宗这么一个奸臣一样的人物和长孙无忌去斗,他自己甚至都不用怎么出手,实在是稳。” 崇祯和老朱等大明皇帝都有些惊讶于李治这暗箱操作的水准。 不得不说,李唐这些皇室,都是玩阴谋的好手。 始皇看完这一切招数,他心里也是很清楚得明白李治究竟要做什么,只是感慨。 怪不得在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大王明明都很英明,但是手底下却也有不少的奸臣,原来都是用在了这个地方。 一个大臣权力若是太大的话,就培养另外一个奸臣去对付他,假如你要是用忠臣,忠臣的脑子大多不好使,那必然是搞不定的。 “朕也算是明白了,怪不得总有些帝王要培养些奸臣了,原来是在这个时候使用,还真是一把好刀。” 始皇感慨道。 而刘彻、赵昚也是点点头。 他们两位相比起其他的帝王都比较年轻,对于帝王权术的掌握还并不熟练,这一次,在李治身上所学到的,不可谓不多。 “这样看来,奸臣也并不是非杀不可。” “而是要看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时候杀,这都是一门技巧。” 赵昚也是领悟到了。 “陛下,我们大宋就算了吧,我们大宋的奸臣都是遍地走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忠臣,还培养什么奸臣。” 岳飞无奈道。 像南宋那样的情况,这种办法明显是不适用的,朝堂上面都是些贪污腐败的货色,烂透了。 崇祯时期也是一样,天下遍地奸臣,根本就杀不完,也就没有必要留着。 在这些皇帝里面,老朱是最受震撼的。 “咱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些奸臣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毕竟老朱他自己杀奸臣可是杀得非常凶猛的。 一想到奸臣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不由有些怀疑自己之前是不是做过头了些。 而同时,他们也震惊武媚娘在李治计划中的表现。 武媚娘的一言一行,都将许敬宗拿捏死了,这简直就是天生玩弄权术的女人,若是再假以时日,实在不敢想象会成长成什么样子。 许敬宗这样的老油条在武媚娘手上都没有过几招就败下阵来了,恐怕就算是对上长孙无忌,这女人也不会逊色。 “难怪这武媚娘后来能成帝王,在手段和玩弄人心方面,实在是厉害。” 始皇也不由夸赞道。 一想到自己的母后,也就只会和嫪毐玩些没有什么营养的游戏了,对于大秦而言一点贡献都没有。 而刘彻看到武媚娘的种种,脑中却是不由想起了他们大汉的吕雉吕皇后。 第九百七十五章:震惊,长孙大人要做皇帝? 大汉时期能够掌权的女性其实也是不少的,前有吕雉,后有窦漪房,还有文帝的母亲薄姬。 “也不知道李治能不能真的稳压这武媚娘一头。” “那长孙无忌,又会如何应对呢?” 皇帝们都不由期待起了明天大唐朝堂上面会发生的事情了。 …… 很快,就到了第三天上早朝的时间了。 朝堂之上站满了大唐文武大臣,苏定方、薛仁贵等国公、大人物,也都是整齐聚集在朝堂之上。 因为大唐这个时候正值盛世,所以其实上朝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之所以要经常上朝,那也不过是为了君臣之间保持良好的联系,多交流交流。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 李治表情和蔼地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和自己聊着一些大唐的发展。 目前而言,大唐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除了让李治感到忧心的门阀外,至少国事方面,让他很省心。 李世民给他留下的这个大唐,实在太过完美。 大家交流得也差不多,看李治心情也不错,于是就要准备散朝了。 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 “陛下!” 一道声音有些突兀地响了起来。 这声音的主人,正是许敬宗。 “臣有本启奏!” 顿时,大臣们的目光都朝着许敬宗看去。 而李治则是装作一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许尚书,有何事启奏啊?” 大臣们也是好奇了起来。 这许敬宗,平时那不都是跟个隐形人一样,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恨不得别人不知道他出现在这个朝堂之上才是吗? 怎么今天还敢启奏了? 难道真的是有什么天大的事? 大秦的还能地扪,也是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候,不由正襟危坐起来。 好戏,就要开场了! 许敬宗看全场的目光全部都聚集在他的身上,他也毫不犹豫,直接大声道: “臣要揭发长孙无忌大人谋反!” 这一话,就像是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堂上其他的大臣顿时泛起轩然大波。 “什么?!” “长孙大人怎么可能谋反?” “长孙大人可是陛下的舅舅,还是先帝钦点的托孤大臣。” “你这许敬宗简直是胡言乱语!” 顿时,不少的陇南派都站出来跳脚维护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也坐不住了。 谁能想到,之前他还和许敬宗聊了会天,这小子不是看上去脑子挺好使的吗?怎么今天抽风了? “许敬宗你为何诬陷老夫!” 长孙无忌质问道。 朝堂之上更多的大臣其实都是在看热闹。 只要是个明眼人其实都能够看出来这事不简单。 他们是知道的,许敬宗这人不傻。 “造反”这两个字的分量可是很重的,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绝对不敢当众说出口。 他之所以敢这样做,必然是得到了某些力量的支持。 除非他疯了,不然绝不会这样去做。 当前,前者的可能性会更大,因为看许敬宗现在的神色,明显是成竹在胸。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李治此时却是一脸不可置信。 这演技,奥斯卡影帝也要逊色几分。 “什么?” “长孙无忌可是朕的舅舅,为大唐效力多年,他怎么可能造反呢?” “许大人,这话可能不能乱说的,凡事要有证据。” “若是朕发现你是在胡言乱语,必然严厉惩罚!” 李治的眼神,一言一行,都逼真无比,几乎没人看得出来他是在做戏。 但实际上,他这话却是给了这许敬宗说出证据的机会。 这话术,不可谓不老道了。 “有意思。” 此时大秦的皇帝们看到这一幕,也是不由笑了起来。 李治这不就是在暗示许敬宗拿出证据来吗? 但许敬宗已经准备了一天多,怎么会没有办法呢? “臣自然不敢胡乱诬陷,自然是有证据的。” “陛下请看!” “这是长孙无忌勾结突勒人的证据!” 说着,许敬宗便是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书信。 一时间,大家的目光都死死盯着许敬宗手里的那封信。 朝堂上一片哗然。 长孙无忌居然真的会这样做? 可是长孙无忌人都懵了,他什么时候勾结过突勒人了? 就那帮野狗一样的东西也配? 但是许敬宗已经将书信递到了李治的面前,李治直接打开书信看了起来。 越看,眉头越是紧缩。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大家都不敢发话。 谁知道这证据究竟是真是假? 陛下看完这信之后,又会作何反应? 是许敬宗胡言乱语,诬告他人,还是确有其事。 若许敬宗说的不假,那长孙大人,多半是…… 一时间,大臣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长孙大人,这信上面可是说,你要让突厥人打进长安来,然后共分天下?” “可有此事?” “朕看了一下,这信上,确实是你的笔迹吧。” “王公公,拿去核验一下笔迹。” 说着,让王大福将信件拿去检查了。 长孙无忌也是越想越不对劲。 他到底是哪里得罪了这许敬宗,他要这么整自己? 他什么时候准备这样做过了? “陛下,这定然是是许敬宗诬陷我,他随便拿出来一封信,便说是臣写的,陛下,信不得啊。” 长孙无忌连忙说道。 李治也点点头。 “也是,这笔迹也是可以仿造的,这书信,还不可作为铁证。” 其他大臣们也是点点头。 确实是这样,如果凭借这么一封不知真假的信就把长孙无忌给弄倒了,那才是可笑呢。 “陛下若是不信,完全可以派人去长孙大人家里搜,一定能够搜出东西来!” “若是搜不出来,臣用脑袋来赔!” 许敬宗这个时候,也是昂起了脖子,面色通红道。 “既然许大人如此有把握,那朕就再信你一回。” “传令,派金吾卫去搜查长孙大人的府邸。” 李治也发话了。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也看出来了,李治这小子,不安好心啊。 许敬宗让他去搜,他就真搜? 但是长孙无忌却也不怕,他本来就清清白白,他又没有真的勾结,都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他怕这种手段? 第九百七十六章:我李家的天下,你也配废帝 “许敬宗!你竟然敢诬陷我,还是用如此愚蠢的手段。” “你等着!”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做好了准备清算许敬宗的准备了。 许敬宗作为三朝老臣,身上确实是有些能量,但是他长孙无忌是谁? 大唐国舅! 关陇集团门阀代表人物! 就凭他许敬宗?哪怕是整个高阳门阀都来了,那他长孙无忌也不会怕丝毫。 现在真的是什么样的人物都敢在他长孙无忌面前跳了。 然而,大秦这边的皇帝们这个时候看到长孙无忌那依旧狂妄没边的表情,不由想笑。 “这长孙无忌,死到临头了估计都还没有想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估计现在还以为是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许敬宗呢。” 始皇等人摇头道。 这也不怪长孙无忌蠢了,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长孙无忌作为被设计的那一个,哪有那么快就觉悟过来。 长孙无忌自然料想不到,朝堂上面那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李治早就对他动了杀心,而他从始至终都觉得李治这个天子很好掌控。 他很快就会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而付出代价了。 很快,金吾卫也搜查出来了。 “怎么样?搜到什么了?” “我长孙无忌行事光明磊落,不像有些人,满口胡言,背地里不知道做些怎样的勾搭。”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暗戳戳地骂了许敬宗。 许敬宗做的那些事,谁不知道?只是大家都不方便说而已。 “若是没有搜到什么,请陛下严查许敬宗此人!” “我看他才有谋反之心!”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也不忘倒打一耙。 管他许敬宗有没有谋反,先把罪名按到他头上先。 “陛下。” 这个时候,金吾卫的将军却开口了。 “我们却搜查了长孙大人的府邸,确实是查到了不少不合理的东西。” “其中有突勒部落特产的食物、器具、以及突勒部落特制的金银。” “更是有长孙大人和突勒人往来的一些书信,我们不敢查看,还请陛下过目。” 说着,这位金吾卫首领便是从腰间拿出了好几封书信,厚厚一叠。 大臣们听到这一番话,不由五雷轰顶。 “什么?!” “不会是真的吧?这么多证据都出来了?” “长孙大人莫不是真的要谋反不成?” “真是胡扯啊,长孙大人如此聪明的人会把这些东西随意放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吗?” “这显然是明晃晃的陷害啊。” …… 一时间,朝堂上也是炸开了锅。 而作为当事人的长孙无忌也傻眼了。 他家里什么时候多了这些玩意的? 他明明之前出早朝的时候家里面还是干干净净,现在却无缘无故多了这些什么所谓的“证据”? 这其中没有鬼的话,打死他都不信。 “不可能!老臣从来没有收过这些东西,至于那些什么突勒人,更是从未联系过。” 到了这个时候,长孙无忌也是极度冷静道。 他的脑子里面开始疯狂地想着对策。 这谋反的罪名要是被按死了,那他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他纵横朝廷如此多年,难道今天要阴沟里翻船? “你还不承认?” “如今这些证据都已经摆在这里了,为什么你还要嘴硬?” “你长孙无忌口口声声说什么自己是大唐忠臣,但你的不臣之心,却是人尽皆知。” “那几日我在陛下的寝宫外,分明听到了你怒斥陛下!” “陛下要立新后,你百般阻挠!” “说什么陛下荒淫无道,要陛下下罪己诏,否则带头废帝?” “这话是你说的吧?” “你这不是大逆不道?你这不是把逆贼二字写在脸上?” 许敬宗也是毫不留情,直接摆出事实,开始讲道理。 “这……” 长孙无忌努力回想,才想起来那天许敬宗也在门外,他和李治的那些对话,估计这家伙全部都听到了。 可是就凭当时说的那些话,就想定他的罪? 皇帝都没发话呢,你许敬宗算个屁! 许敬宗没有理会暗自琢磨的长孙无忌,他只是面朝朝廷上的大臣开口。 “陛下可是太宗皇帝从那么多优秀的皇子之中,挑选出来的继承人。” “这些年来,陛下励精图治,大家想必也已经看到了。” “连太宗都是三日一朝,可陛下却是一日一朝,对于国事之关切,在座的各位谁能与陛下媲美?” “如今天下如此繁荣,百姓如此富裕,兵力如此强盛,难不成都是长孙无忌一张嘴决定的?” “陛下的兢兢业业,陛下的呕心沥血,在长孙无忌眼里就成了荒淫无道?” “他口口声声说要废帝,也不知哪来的底气!” 许敬宗一张嘴也是都快说出花来了,语气停顿都是用得极为巧妙,引得听者共情。 大家也是彻底扭转了长孙无忌的忠臣形象。 “原来长孙大人竟是这样的人。” “这废帝怎是他说废就废的?真是好大胆。” “就算是国舅,这样说话,也太欠妥了。” …… 大臣们议论纷纷。 他们觉得,如果李治真的是个昏君,那长孙无忌作就作吧,完全无所谓,毕竟昏君不配拥有这么繁荣的天下。 但是偏偏,李治勤政,关心百姓,完完全全就是个仁君、贤君。 长孙无忌还要逼人家,这就过分了。 长孙无忌也急眼了。 “你胡说!” “我只是一片好意!” “我……” 然而,长孙无忌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快闭嘴吧你,真是大言不惭,陛下如此勤勉,你还说废帝?” “这废帝岂是你一人决定的?” “若是真被你成了,那老臣就是千古罪人!” 大臣们一口唾沫一个钉,一人一句,差点没把长孙无忌给气死。 在这些骂长孙无忌的人中,一股就是关外的豪门,他们和关陇的门阀向来都不对付,现在李治此举要削弱关陇豪门的实力,他们岂能不高兴? 而还有另外一股发声的势力,则是寒门代表。 他们被豪门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是支持武媚娘上位的那派,但是这长孙无忌连这也不让。 他们因为这件事都气了好些日子,如今长孙无忌要垮塌,他们恨不得每个人都上去踩一脚。 第九百七十七章:这个皇帝太阴险! 还有一些人,则是李唐的皇室人员。 现在李家可是这个天下的主人,这大唐天下的主人,本来就应该由他们来决定才对。 长孙无忌再怎么样,也是一个外姓人,只是长孙皇后的哥哥而已。 现在长孙无忌说要废帝? 问过他们没有? 他们可不管长孙无忌到底有没有谋反,有没有被诬陷,只要敢这么猖狂,他们就敢弄死他。 “陛下!把长孙无忌抓了!” “如此逆贼,误我大唐!” 不少人如同串通好了一般,齐声喊道。 虽然长孙无忌在这个朝廷上面也是拥有不少的支持者,但是现在长孙无忌可是理亏的一方。 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长孙无忌这种威胁皇帝,说要废帝的行为,都是得不到支持的。 更何况,他要废的是一个明君,是一个有手段的皇帝。 要怪,就怪长孙无忌自己眼拙。 关陇集团这个时候,屁话都不敢放一个,自然也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看那些其他大臣那义愤填膺的样子。 你说没有组织没有预谋?谁信? 连口号都喊得出奇的一致。 他们隔着老远都闻到了阴谋的气息,他们只能说,长孙无忌要是真倒了,那也是倒得不冤。 长孙无忌想发声,想证明自己。 但是眼前的大臣都已经将他包围,就算是他有一百张嘴,也根本就解释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那废帝的话,那可是千正万确的。 不仅仅是许敬宗听见了,在李治的寝宫里面那些下人也是同样可以作证的,他想逃根本逃不掉。 长孙无忌的额头已经开始冒汗珠了。 生平以来,他何时遇到过这种困境? 而大秦的皇帝们看到这一幕,却对长孙无忌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只是冷笑。 若是他们当皇帝的时候,也遇到了长孙无忌这样处处制约皇帝行为,削弱皇帝权力的臣子。 那不用说,他们只会比李治更狠。 崇祯也是冷笑。 “真是若要人灭亡,必先让人疯狂啊。” “长孙无忌本来可以不死的,谁让他如此猖狂去,却惹怒帝王呢?” 此时,大唐朝堂上,一直没有作声的李治终于开口了。 “长孙大人。” 他看着一脸疲惫的长孙无忌,在嘴角露出一脸假惺惺的笑容。 “舅舅,朕也没有想到情况会变成这样。” “朕自然是不相信你会背叛我们大唐的,但是眼前的情况,又由不得朕不信啊。” “不过朕向你保证,一定会将这件事查得水落石出,如果真的是有人诬陷,朕一定严惩不贷!” 李治这个时候也是摆出了一副严肃的样子,似乎真的非常重视这件事一般。 “哎,现在,舅舅,你还是先回去吧。” “金吾卫,送长孙大人回府邸。” 李治又让周围的金吾卫行动了起来。 他这话里的意思,看着是让长孙无忌回家,其实就是让金吾卫守着长孙无忌,不准他多事。 也就是等于是变相的软禁。 长孙无忌听后,也是心塞不已。 他搞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许敬宗,这许敬宗这样搞自己,这是要致自己于死地啊。 还有那些在朝堂上面叫嚣的其他大臣,平时不是看他们唯唯诺诺,屁话都不敢放一个吗? 怎么今天自己要倒台了全部都来给自己一唾沫? 这就是墙倒众人推吗? 不过还好,李治应该是站在他这边的,说要帮自己查清楚。 他好歹也是李治的舅舅啊,哪有外甥和舅舅不亲的? 李治那个皇位还是他扶持上来的呢。 作为皇帝的李治,这一次肯定能够保下自己。 “许敬宗,你就等着吧,一定会查清楚的!” “等我出来之后,我必然弄死你! 长孙无忌咆哮着对许敬宗喊道。 但是他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毕竟自己可是皇帝的舅舅,有这一层身份在,谁敢真的动他? 到时候随便找一个替罪羊,把那些罪状都推卸出去不就行? 更何况,他本来就没有做过这些事,完全就不需要伪造任何东西。 但是许敬宗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不由想笑。 你还想出来?还想查清楚?他不会还真的指望着李治吧? 估计这老头现在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切其实都是陛下的意思吧? 他已经可以想象长孙无忌的下场了,多半是从被软禁,然后被驱逐,最后被杀掉,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秘密死法了。 虽然不体面,但是速度快,效率高。 陛下说会给你一个清白,那都是他的演戏,长孙无忌还傻乎乎地信了。 真是可悲。 而其他寒门势力、关外豪门、李唐皇室,这些人都不由冷笑起来。 好不容易有办法扳倒长孙无忌,查清? 就算是太宗转世重生,亲自降临,也绝对阻止不了他们要除掉长孙无忌的决心。 这次,长孙无忌必须要完蛋! 而关陇集团的人,长孙无忌作为他们之中的核心人物,如此重要的人被抓走了,他们却是一言不发。 毕竟这一次长孙无忌涉及到的可是谋反。 就算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和长孙无忌站一边啊。 那不就是都成了乱臣贼子,最后一般都是成为了被吊死在城墙用来示威的尸体。 待长孙无忌离开宫殿后,李治此时脸上的表情也是恢复了冰冷的状态。 “长孙无忌,你不是让朕下罪已诏吗?” “你不是让朕下旨之前多考虑吗?” “你不是要教朕怎么下旨吗?” “怎么?现在朕下一个软禁你的圣旨,你反而阻止不了了?” “就这样的能耐,还想废了朕?” “真是痴心妄想!” 李治在心中暗爽,不过却没有表露丝毫。 这个案子自然还是要查下去的,要给长孙无忌一个态度,给他一种李治真的有在帮他平反的错觉。 越是有错觉,他越是有希望,越是有希望,最后绝望的才足够彻底。 这就是长孙无忌
相关推荐:
盛宠小医妃
莽荒纪之雎华仙人
无限版帝国时代
被我撩过的人都说不放过我[快穿]
变成主角的我不想飞升(修仙界第一败家子)
BOSS精分了[末世]
记忆里残存的碎片
我本厚道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剑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