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 第183章

第183章

要开始检查作业。” “作业都带了吗?” 楚源询问道。 一提到作业的事情,皇子们有的面露期待,有的则是心事重重。 像极了现代的时候一个班级里面,班主任决定要收寒假作业,班上总是有几个家伙的寒假作业是敷衍了事,交作业的时候非常紧张。 “好!” 朱标带了个好头,率先答应道。 他们可都是皇子,若是作业都写不完的话,那还谈什么治国? 就连平时最不认真的李泰,这个时候都已经把作业拿出来了。 不过,因为楚源眼睛的问题,所以学生的寒假作业他是看不见的,只能恶搞安排朱标来进行检查了。 “朱标,你来帮老师把他们的作业检查一下吧。” “为师相信以你的水平,帮老师看看作业应该是轻轻松松的。” 楚源看向了朱标,信任道。 现在扶苏不在,朱标就是这里学习最好,年龄最大的孩子,平时的表现也是非常优秀。 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虽然也不错,但是在这里的年龄不够,威望也不及朱标高。 朱标不仅仅能够让自己的弟弟妹妹对他服气,还能让大秦那边的皇子皇女们对他服气。 严格来说,以朱标这个年龄和学识,以及所掌握的手段,完全已经可以继承老朱的皇位了。 现在朱标要是说要造反,老朱乐得能把两颗大牙给掉下来。 朱标造反,他得亲自给自己这好儿子把龙袍穿上。 不过,朱标的性格还是很温和的,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朱标点点头。 “楚老师,这事情就交给我吧,我一定帮你把这些作业都看好。” 朱标也是自信道。 他第一个检查的人,是朱祁钰。 朱祁钰的天赋是很不错的,但是在大明的皇子之中,他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不过表现出来的才情,却是远超许多皇子。 即便是朱标,对于自己这个后世的儿孙,也是很喜欢。 检查过后,发现朱祁钰的作业相当标准,字迹工整,答案基本可以作为标准答案使用。 要知道,今年的朱祁钰才不过十岁,十岁就能够把这些东西学到这样的地步,可见其天赋异禀,平日里有多刻苦。 朱标点点头,很是满意。 检查过朱祁钰的之后,便是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这些弟弟妹妹。 “祁钰的作业做的很好!” “若是你们连祁钰都比不上的话,回去之后,加罚抄写100篇论语。” 朱标拿起了朱祁钰的作业,作为范文,表扬道。 楚源听着朱标着架势,也很是满意。 不错不错,自己的这个学生,已经有点样子了。 不过这个时候皇帝们都还在聊天。 “其实这没什么问题,虽然我的那些稍微大一点的儿子都已经出去了,但是其他儿子又不是不会做作业。” “不过你们的朕可就不知道了。” 始皇对于自己的子女们那是相当的放心。 话语里,还充满了对其他三个皇帝子女的质疑。 “虽然你们嘴上说他们平日里面都很刻苦,但是谁知道是不是装起来的,万一是表现得好,但是作业没写呢?” 始皇这样猜道。 “怎么可能,始皇,你觉得咱大明的子孙都是这样的没用吗?” 老朱有些生气道。 李世民和朱瞻基也是恼怒。 始皇居然这么瞧不起他们的儿子,不信他们的子女们能够完美的把作业做完。 “哼,那到时候我们就看看,究竟是谁的子女没有把作业完成!” 李世民鼻子里面喷出一股气,倔强道。 这个时候,朱标还在检查。 在检查了自家的弟弟妹妹的作业之后,发现他们完成的都挺不错。 事实上,朱标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查过自己的弟弟妹妹们的作业了,甚至还额外给他们布置了一些。 有他这个老大哥在,老朱家的这些子女,那都是相当努力的在学习。 大哥都这么努力,他们这些当弟弟妹妹的,能不学着点吗? 老朱也是得意地看着始皇。 “看吧,咱大明的儿子,咱的儿子,那是相当的厉害!” 老朱很满意他们的表现。 “不急,这不是还有唐皇家里的没查吗?” 始皇眉毛一挑。 现在朱标仅仅只是把老朱家给查完了,后面的李家、以及始皇的几个儿子都还没有查。 此时,朱标走到了胡亥身边。 胡亥唯唯诺诺的把自己的作业拿了出来。 朱标检查另一遍之后,眼睛都瞪大了。 “这……” “这是什么?” 朱标看着上面潦草的字迹以及不通顺的语言,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够写出来的字。 这还不如朱祁镇呢。 “楚老师,这秦亥的作业,好像全部都是乱做的!” 这个时候,朱标也是直接告状道。 目前为止,胡亥还是第一个享受到这个待遇的皇子。 因为始皇自称秦村长的原因,所以他的子女们这边,基本上全部都统一姓秦了,所以朱标称呼胡亥为秦亥,也并不过分。 “什么?” 始皇这个时候当场就红温了。 他怎么忘了还有胡亥这个逆子! 这打脸来的实在是太快了。 刚刚他还觉得其他王朝的皇子会乱来,结果一转眼,胡亥就给他来了这么一出好戏。 这简直就把他们大秦的脸给丢光了。 “这逆子!” 始皇已经忍不住想要抽死胡亥了。 而这个时候,老朱等人也不是不由发出笑声。 “始皇,怎么回事啊,你的儿子好像有点不中啊。” “是啊,怎么作业乱写啊?” “始皇,你不是说他们都把作业写完了?” “感情写是写完了,但是是乱写的啊?” 李世民也毫不留情道。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秦的现代教育 始皇的脸都憋红了。 这胡亥,今天真是让他丢大脸。 几个皇帝簇拥着,一起走到了胡亥的作业面前。 此时的始皇,拿着胡亥的那一份作业,面色铁青。 胡亥的作业,简直就是乱七八糟。 字迹凌乱就不说了,那选择题,全部都是ABAB一顿乱选。 而判断题基本上全部都填了对,全是乱蒙的。 “你这个逆子!” 始皇一把抓住了胡亥的头发,直接拽到了身前来。 “你不是跟朕说,已经改过自新了吗?” “怎么结果还是这个鬼样子?” “这么好的纸,给你这种人拿来做暑假作业?” “简直就是浪费!” “为父踹死你!” 始皇对着胡亥就是一顿暴打。 其实也不怪始皇这么生气。 这众目睽睽之下,胡亥的作业乱写一通,而且胡亥还是他们大秦这边年龄最大的,结果就做成这个样子。 胡亥本来差点就差点吧,但是看这个态度,显然就是不知悔改的样子。 始皇为什么没让胡亥去封地? 是因为他在正史之中犯下了那些罪恶吗? 并不是! 而是胡亥从来没有端正过自己的态度,整天除了吃就是睡,没有一点作为一个皇子的觉悟。 他始皇怎么会生出这样没用的儿子? 始皇一边打,一边也是痛心不已。 “哈哈哈哈哈——” 其他皇帝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始皇刚刚还在说他们的儿子怎样怎样,结果现在呢,他自己的儿子成了什么样子? 还得是他们的儿子好啊。 “你们怎么在笑啊?” 楚源皱起眉头,有些不太理解。 他是知道胡亥的,这家伙好像有点智力问题,平时也不怎么好学,所以楚源对他要求其实并不高。 能把作业写完就不错了,虽然是乱写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学生,该处理还是要处理。 “好了好了,秦村长,现在不是打孩子的时候,打他是没有用的,现在棍棒教育不管用的。” 楚源还是拦住了始皇。 “对啊,父亲,好痛啊。” 胡亥摸了摸自己浑圆的腿肚子,上面被始皇抽出了几道淤青,他泪眼汪汪,委屈的不行。 “楚老师他就不会打我们。” 他还不忘拍一下楚源的马屁。 他知道,平时始皇最敬重的就是楚源了。 始皇一听这话,却是更生气了。 “他这作业不做,贪玩、丢脸,还死教不改,你看他现在有没有半点悔过之心?” “这不教育能改?” 说着,就是又要动手。 “好了好了,动手就不必了,你去抄写一百遍课文吧。” 楚源挥挥手道。 他知道,要想让胡亥学新的内容,那可能比登天还难了,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让胡亥抄写的话,那他还是能够做到的。 抄写仅仅只是为了找到一些事情做,让胡亥不要总是在课堂上面东想西想。 胡亥听到让他抄一百遍课文,也是如遭雷击。 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要是抄完一百遍,他真的还能活着吗? 这还不如早点被打一顿来的痛快。 “楚老师,不行啊。” 胡亥求饶道。 “你还敢讨价还价?” 始皇怒目圆瞪,看向胡亥这不争气的样子,暴怒无比。 “信不信我又打你又让你抄课文?” 始皇一巴掌又抽到了胡亥脸上。 “错了错了,父亲,我抄,我抄。” 胡亥当场就被打成了静音。 始皇则是怒气冲冲,久久无法平复。 他想不明白,自己英明一世,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 其他的皇帝看到胡亥的糗样,也是偷偷大笑。 胡亥实在是太差了。 “楚老师,都检查完了。” 不多时,朱标向楚源汇报道。 楚源点点头。 “那看来也就只有秦亥没有完成了,大家都做的不错。” 说着,便是带着众人走进了教室里面。 接下来,楚源还要带着大家一起规划一些新学期的任务。 教室还是和上学期一样。 不过因为始皇少了不少的儿子,所以教室里面空旷了许多。 而楚源也说起了自己的教学规划。 “这学期,我们要学的科目,依旧是八门。”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应该没有难度吧?” “啊——” 这个时候,却有学生抱怨不已。 语文还好,至少都是文字,数学也暂时不难,一些算数他们还是能够看懂的。 但是物理和化学那是真的难啊。 他们学的一些新奇的,比如历史、地理、生物这些,都其实还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还能学会。 但是化学、物理这两个科目,实在是太难了。 而数学,学到后面,更不是人学的。 “怎么还要学物理和化学啊?” “好难啊,这根本学不会啊。” “我只想学语文行不行啊老师……” 一时间,教室里抱怨声一堆堆。 皇帝们听到这些皇子们的抱怨,也是怒了。 始皇呵斥道: “这么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把你们难倒了?” “这有什么好抱怨的,难道你们想和胡亥一样?” “那些容易的,有趣的学,那些难的就不学?简直难堪大用!” 李世民也开口教育道: “未来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物理化学数学,都是研究科技必须要学的。” “你们竟然说不学?” “胆子太大了,思想也太落后了。” “现在天下都有无数学生在学这个,你们不学?” 李世民说的当然是大秦现在的教育情况。 自从之前始皇从楚源这里弄回去大量的教材之后,大秦的教育就开始走向了后世的画风。 现在的平民,也拥有了掌握知识的权力。 随着大秦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能为朝廷出力的人才便也多了起来。 “我们要追求进步啊孩子们。” 老朱也劝说道。 不过,抱怨的终归只有少部分人。 像朱标、李承乾这些学霸们,他们还是对于学东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几个皇帝对于这些努力学习的皇子,自然也是很欣慰的。 “好了,不多说,接下来我把教材发给大家。” “记得爱护好书本,不要给我在书上乱涂乱画。” 说着,楚源便是安排人发书下去了。 第一千零五十章:我刘备,要自刎归天! 现在楚源是有系统的,系统源源不断的为他提供教材,这些教材基本上是发不完的。 而使唤给他们得到这些教材之后,则是会拿回去进行复印,复印完之后则是印向全国。 这样一来,大秦的百姓们也能够用上楚源的这一套教材。 有了这些教材,大秦的教育自然也就能够跟上了。 不过这也让他们都担忧了起来。 现在楚源在这里,他们当然能够得到不少的教材,要是楚源有一天离开了呢?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的,要是楚源有一天离开的话,那么他们的教育岂不是断层了? 他们甚至不知道后面要学什么内容。 毕竟这些教科书上面的内容,都是研究了几千年才研究出来的,没有楚源进行系统的教学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学习。 不过好在,至少现在楚源还是在这里的。 很快,楚源也把所有科目的书都发完了。 “好了,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吧。” 楚源发完书后,站在了讲台上,说道。 “今天第一节课是语文课,现在大家拿出语文书来。” “记得,每一本教材上面,都要写好自己的名字,以免丢失。” 楚源又非常有耐心地指导了一句。 随后,楚源便是上起了这个学期的第一堂课。 课堂上面,除了这些皇子们有在认真听课外,几个皇帝们在门外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楚源上课还是很有意思的,既能够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又能够愉悦自己的心情,他们很喜欢听。 此时,三国这边。 三国的时间流速和大秦是不一样的,大秦这里过去一天,三国那边便是过去了一个月。 所以大秦这里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此时的三国却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天下已经四分。 分别是,曹操占据北方之地,势力最大。 刘备占据益州、汉中、荆州之地。 同时,刘备的兵力也不少,完全可以匹敌曹操。 而孙权,则是盘踞江东。 袁绍、吕布、马腾三人则是占据西凉之地。 不过,这其中,曹操和刘备都是雄主,绝不是那种能够偏安一隅的主,他们的野望不允许他们待在自己的地盘不动弹。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天下只会分裂出更多的实力。 所以,二人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抱负。 统一天下! 曹操他本身是和袁绍有仇的,袁绍又多次在他攻打刘备的时候对他实行背刺,可以说是可恶至极。 曹操决心要灭了这袁绍。 但是他每次要进攻袁绍的时候,刘备总是会狠插一脚。 对于曹操而言,眼前的局势可以说是相当的艰难,几乎四方形成了一种惊人的平衡,现在谁也不敢招惹谁。 当他去弄刘备的时候,袁绍就要偷袭他,所以曹操决定和孙权联合,一同去搞刘备。 但是孙权这小子,自从上次输给了刘备的大军之后,便是被打怕了。 他早就没有了去对付刘备的胆子。 不过,近些日子,曹操却发现了一件事,让他的心也没有那么急切了。 因为他发现。 中原腹地、肥沃之地基本上都在他的手上。 就连大汉剩下的大部分人口也在自己的手中。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劳动是第一生产力。 而在他的手上,有着大量的劳动力。 只要有人,他就能够源源不断的补充自己的士兵,源源不断的打造出精兵铠甲和武器。 只要他静下心来发育,他的国力只会越来越强大。 到时候,刘备孙权等人的国力,只会和他相差越来越大。 等到他强大起来的时候,他一定要将刘备和那袁绍给灭了。 至于孙权,曹操准备留到最后再动手。 长江天险不是说着玩的,要说进攻的话,东吴莫过于是最难打的一个。 若是贸然惹了东吴,那他曹操就要面对三面环敌的下场。 现在孙权保持中立就挺好的。 他独战刘备和袁绍也不是吃不消。 而且,曹操最大的依仗就是自己的几个儿子。 他儿子都很厉害,而刘备只有一个儿子,刘禅,据说这小子也没什么出息,而孙权的儿子也是没有自己的儿子厉害。 他有曹昂、曹丕、曹植这三人在,即便日后他老去,一统的大业依旧没有完成,自己的儿子们依旧能够继承他伟业继续征战。 只有有子嗣在,哪怕他死了,也不怕。 所以曹操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战略,时刻保持防御态度。 而刘备和诸葛亮一众。见到曹操是这种态度,十分着急。 曹操要是不进攻的话,那他们可就要进攻了。 若是他们也不进攻的话,到时候曹操的国力越来越强大,届时就不会再是曹操的对手了。 刘备也知道曹操相较于他们而言优势在哪。 人口优势。 即便是自己这边确实地理位置极好,但是哪有怎样? 荆州的百姓本就没有多少,再经过了好几次大战,荆州城内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参军入伍了。 若是再这样发展下去,等曹操起势,刘备将不会再是对手,刘备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刎归天。 因此,刘备和诸葛亮一合计。 “北伐吧!” 历史是有环,再如何,北伐的宿命,依旧要来。 不过此时的北伐,与正史上的北伐已经截然不同了。 他不仅仅手底下那些厉害的角色全部都没死,同时还有袁绍、吕布、马腾这几个盟友。 同时,刘备的手上还有荆州。 只不过…… 令刘备感觉有些麻烦的是东吴。 现在东吴更偏向于中立的态度,但是这个墙头草,基本上就是哪边强帮哪边,所以刘备也并不指望他们。 在刘备以及蜀汉各个大将的眼里,东吴已经是敌人了。 不过,东吴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一群鼠辈罢了,只要多加提防便是。 于是,这一次,刘备安排了徐庶、刘封、孟达一众率领三万人备守荆州。 而他,则是率领十万大军从荆州出发。 诸葛亮、庞统作为军师、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作为大将。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曹操,称魏王! 除此之外,刘备还安排了关平、周仓、廖化、傅士仁、糜芳等人进行跟随。 十万大军,大张旗鼓。 而法正和其他人,则是全部备守着老家。 同时,为了配合刘备的大进攻行动。 袁绍、吕布、马腾这边也是发动了一部分的大军。 两路士兵,刘备的十万大军负责正面和曹操的对战,而袁绍等人则是从曹操的后方开始发兵。 前后夹击,这样一来势必能够拿下曹操。 不过,曹操也是有三十五万大军的,人数很多。 但按照刘备的估计,曹操要想顶住他和袁绍的联军估计还是很吃力的,不说一举弄垮曹操,至少能够消耗他不少的力量。 在大汉的朝堂上,听闻刘备即将发兵的众人,心中都是有些着急忙慌。 不过这个时候汉献帝还是在的。 他坐在龙椅之上,很是慵懒。 看他的神情,分明就是疲惫至极,但是这种疲惫并不是操劳过度导致的疲惫,而是从精神上的疲惫。 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在这皇位上坐着,但是根本就没有人会听他的话,他坐在这里也不过只是一个摆设罢了。 汉献帝没有想治国的想法吗? 他想啊,但是他有那个能力吗? 如今天下已经大乱,整个大汉分崩离析,根本就难以掌控。 这个时候,做个傀儡就做个傀儡吧。 即便他真的有帝王所有的那些实权也没用了,这个局面,谁也救不了。 此时在汉献帝下方的是曹操。 曹操身穿金贵华服。 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是魏王了,剑履上殿,加九锡,出入乘天子车架,用天子卫队。 在天下人的眼里,曹操现在享受的待遇,就是不折不扣的帝王待遇。 当时也有很多的大臣不支持曹操这种做法,认为曹操是在挑战皇权,枉为人臣,都在声讨他。 但是这些大臣自那以后,都没有了再说话的机会。 不过今日,即便是身为魏王的曹操,脸色也是难看异常。 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刘备的来犯。 “刘备,这织席贩履之辈!” “竟然又敢来打我们?还联合袁绍小儿那一波人,真是狗胆包天!” 曹操开口道。 脸上都是怒色。 此时朝堂上的慌乱的状态才稍微平稳了一些。 曹操毕竟是这些人的主心骨,现在大汉还能够维持下去,其实说实在的,还真得靠曹操。 若是汉室没了曹操,那早就消亡了。 但是曹操的野心,大家也能够清楚的感觉到。 曹操现在几乎坐拥了整个大汉所有的兵马,天子也成为他手中的傀儡,曹操说的光复汉室,谁还把它当成一句真话? 但是现在除了寄希望于曹操,还有别的办法吗? “虽然袁本初的人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威胁,但是至少也能够牵制我军十万兵马,这是相当的麻烦。” “同时,孤还得抽出五万人去备守各地。” “也就是说,只有二十万人供孤调用?” “你们说,孤现在应该怎么办?” 现在曹操已经自称孤了。 因为他现在已经是魏王,称孤并没有什么问题。 “这……” 朝堂上的大臣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 曹操看着他们大眼瞪小眼的样子,也是叹气。 这汉室朝廷里面,根本就没有几个中用的角色。 实际上,这些大臣也确实是没有办法。 因为曹操和刘备已经打了好几次了,但是这么多次,都没有分出什么结果,这一次又能怎么办? 甚至之前那些一直喊打喊杀的武将现在也是保持沉默状态。 这仗,已经打太久了,很多原先身强体壮的大将,经历了战争洗礼后,身上负伤不少,已经是有些打不动了。 负伤还是小事,有些将领已经从中年走到了老年,身体不行了。 他们心里也很奇怪啊。 明明曹操的实力几乎是这些势力之中最强的,按理来说曹操应该是无敌才对,怎么就是打不败那刘备? 而那些足智多谋的文臣,比如荀彧、郭嘉、程昱、贾诩等人,也是一言不发,似乎是没有想到办法。 “没有办法吗?” 曹操又环视了一圈,眼神逐渐冰冷了下来。 “荀彧,你没有办法?” 曹操走近荀彧,直接质问道。 “呵呵。” 荀彧却是笑了起来。 “魏王大人,臣怎么会知道呢?” “臣已经老了,不知道啊。” 曹操听着荀彧的回答,脑海里怒火升腾。 “什么?!” 曹操没有想到荀彧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样说? 他曹操可还有面子? 曹操也知道,荀彧一直都是忠于汉室的,荀彧也一直都以为他曹操是为了光复汉室而努力。 但是在曹操封为魏王之后,荀彧对他的态度就肉眼可见的冷漠、疏远了。 曹操也知道这样做有些不厚道,也知道荀彧对他不满。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这朝堂之上,荀彧居然如此冷漠地拒绝了他。 这当场和他翻脸,这无异于在他脸上扇了几个巴掌。 曹操怎么受得了这种气? “荀彧,你到底有还是没有?” “不要给我装傻!” 曹操盯着荀彧,眼神之中已经有杀气在弥漫。 周围的大臣也是不由紧张了起来,他们知道,曹操是真的生气了。 他们想不明白,荀彧这是找死吗? 有些和荀彧相好的大臣也是连忙给荀彧使眼色让他或多或少说两句,平息一下曹操的怒火。 而荀彧只是冷哼一声。 直接背过身去,躲开了曹操的目光。 他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是他始终忠臣的并不是曹操,而是汉室,之所以跟着曹操,就是因为曹操的那一颗赤子之心。 但是现在,曹操变了,曹操变得开始贪恋权利,开始真的把皇帝当成傀儡,开始肆无忌惮,开始把这个王朝当做他的私有物品了。 历史上,荀彧就是大汉的忠臣。 就是因为反对曹操称王然后死了。 他为曹操卖命了一辈子,最后的结果却是如此凄惨,实在是令人唏嘘。 “哈哈哈哈哈哈——” 荀彧突然大笑起来。 “魏王殿下,我们和他们打了那么多次,赢过吗?”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魏王何必再问?”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朕,就是一吉祥物? 什么? 曹操听着荀彧所说的话,彻底愤怒了。 自从他曹操称王之后,就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魏王,而是一直喊他叫做丞相的。 可是今天居然喊他叫做魏王? 这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这让曹操很是恼怒。 竟然敢嘲讽他? 你荀彧,又是怎么敢的? 曹操正准备发作。 旁边的许多大臣,看到曹操那双眼睛,都是感到一阵害怕,不由地闭上了眼睛,不敢直视荀彧的下场。 完了,荀彧完了。 大家都知道曹操就是一个十分敏感脆弱的人,所以很多时候即便知道曹操有错,也不敢当众揭短。 甚至背后悄悄议论也不敢,生怕被曹操抓到刨冰。 荀彧却并不害怕,只是冷冷地看着曹操。 一副要杀要剐随你便的样子。 “哼——” 荀彧冷哼一声。 这样的姿态,让本来就怒气冲天的曹操这个时候更加愤怒了。 “你!” 曹操这个时候已经是怒发冲冠了,这荀彧怎么敢的? “魏王。” 这个时候,一旁的郭嘉突然说话了。 大家这个时候都选择闭口不言,但是郭嘉却是主动站了出来。 他也是谋士,但是他和荀彧的立场并不相同,他没有像荀彧那样坚定汉室的决心。 对于他来说,曹操是他主公,他是谋士,仅此而已。 至于选择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确实是有替荀彧解围的心,但是更多的,其实还是因为他确实已经想到了办法。 “如今之计,我们还得是联合孙权。” “刘备如今放了三万人防守孙权。” “这点兵力实在是太小看东吴了,到时候让我们在和刘备正面交战的时候,若是联吴成功,吴兵可以乘虚而入。” 郭嘉将自己的战略看法呈给了曹操。 曹操一听,也是来了兴趣。 这法子,确实是很不错的。 如今的四方势力,只有孙权这个人一直保持中立状态在看戏。 曹操不知道孙权的心为什么这么大。 按理来说现在曹操以一敌二,其实胜算并不多,孙权应该出手了。 如果他曹操输了,那孙权也只有等死的份,但是这孙权小儿,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想着苟着,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 曹操只是感觉孙权这个人有些短视。 又或者,孙权就真的有那么看好他,认为他曹操一定能够获得胜利? “我就不信,孙权能够如此愚蠢。” “我们将计划告诉他,若是他行动的时候,连乘虚而入都做不到的话,那他也就实在是太蠢了。” 郭嘉觉得联合东吴这个计划完全是可行的,到时候东吴将会可以作为一支奇兵出现在战场的后方。 届时等待刘备的,是南北夹击。 不过,这样一来,整个战场的跨度就会变得相当大了。 参战的人数也将大量增加,这一场战争的规模也不像之前那些战争一样只是小打小闹了。 “不错不错,此计妙哉!” 有大臣不由夸赞道。 其他文臣谋士,也是立刻站了出来,夸赞道。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这个时候,有什么计谋根本就不重要。 只要有人献出了计谋,解决了曹操的麻烦就行了。 不过,他们虽然嘴上说着这是一个好计划。 但没有一个人是敢笃定这个计划是一定能够成功的,其中不确定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第一点不确定的因素,和孙权谈判。 他们至今不知道孙权究竟是什么态度,万一这个孙子蠢到家,就是不愿意联合呢? 第二点,万一联合了孙权之后,孙权这小儿在关键时候不发兵怎么办?发兵了也不尽力怎么办? 总之而言,而东吴合作,风险还是不小的。 联合孙权的计划,他们用过很多次了,但是基本上都是没有成功的,这一次,他们同样也是不敢保证。 郭嘉这个时候提出来,也仅仅只是为了保下荀彧。 其实对于眼前的局面,去联合东吴已经是最优解了。 “这样吗?” “行,目前来看,也只能如此了。” 曹操点点头。 这只是一个比较中庸的策略,他其实也想到了。 不过目前,只要有能用的策略就足够了,走一步算一步。 “是啊,这个办法也不错。” 这个时候,坐在龙椅上面的吉祥物汉献帝也开口了。 他看得出来荀彧是一个忠臣,想着保他一下。 而且他一开口说话的,就算事情闹得再难看,曹操也不敢杀了他。 曹操听着荀彧的话,又想了想郭嘉的态度,也是逐渐冷静了下来。 “行了,那就这样吧。” 曹操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对荀彧动怒。 他冰冷地开口道: “文若,你我相识多年,孤很想你平安到老,但是你这样一意孤行的话,孤实在是很难做。” “若是你一直这般倔强,只怕是很难平安到老。” “今日之事,孤暂且不提,日后若是再有,孤也不会再留情,你且好自为之。” 曹操一挥手,转身离去。 若是从前的他,荀彧这一次,已经死在他手上了,但是这个时候的曹操深知,如今的荀彧还杀不得。 “散会!” 潇潇洒洒,一句散会回荡在大殿之中。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拦曹操。 虽然大家都知道曹操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很不礼貌。 要知道,汉献帝还坐在龙椅上呢,他都没有说退朝,曹操就直接离开了? 这未免也太不尊重了。 但是已在场的大臣也是已经习惯了,毕竟汉献帝就是傀儡,曹操这样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在曹操离开之后,汉献帝终于开口: “退朝吧。” 汉献帝开口之后,大臣们才真的离开了。 随后,汉献帝就慵懒地回到了后宫之中去了。 而在汉献帝的身边,也还是有个把忠心的人的,即便曹操手眼通天,但是刘协毕竟是真天子,身边的侍从都是他从小用起的。 他身边这个小太监,就是对他忠心之人。 “陛下,要不要我们把这个消息送出宫去给刘皇叔他们?” “这样一来,他们便可以多加防范孙权之流,以防被偷袭。” 小太监询问道。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朕身边哪里还有忠心之人 “不用。” 这个时候,刘协却是直接摇了摇头。 “这么多年了,朕不知道用了多少手段,都没有将曹操弄死,而且弄得朕的皇后死了,舅舅死了,国丈死了……” “无数的忠臣都死在了曹操的手上。” “朕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即便是寻求外界的帮助,也无法能够让朕解脱。” “朕承认,在曹操的面前,朕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朕斗不过他。” 刘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今天曹操商讨战术,想出了联合孙权这个招数,但是这高明了? 这也不见得有多高明,刘协觉得,凭借刘备帐下的那些谋士,应该是很容易就能够猜到曹操的意图。 对于孙权,肯定不仅仅只有表面上的防御这么简单。 “朕若是让你去传信,恐怕曹操下一秒就已经知道了。” “朕是真的怕了。” “朕与其到处求援,不如什么都不做。” 刘协现在已经是认命了。 他虽是什么天命之子,但是却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只能够沦为他人手中搞定一具傀儡。 “如果你今天真的将消息传出。” “且不说能不能帮到刘备,若是泄露了,曹操又会如何对朕?” 刘协反问道。 这个时候,这个小太监也是没话讲了。 “还是陛下考虑周到。” 刘协也点点头,夸赞道: “你很忠心,所以你的忠心朕也心领,所以到时候你也更要学会?保护自己。” 刘协走的时候,还不忘叮嘱一句这个小太监,可以说是心地极为善良了。 待到刘协离开后。 那留在原地的小太监嘴边却是流露出一抹冷笑。 随后叫来了旁边的一名太监。 “告诉魏王,陛下心仍旧未死,只是没有胆量。” 原来,刘协的身边哪里还有什么忠心的人? 现在基本上全部都是曹操故意安插的眼线。 这些人,遍布各处,哪怕是刘协最为信任的太监,也早就已经成为了曹操手中的棋子。 所谓的忠心,也不过只是一场演技罢了,都是欺骗刘协的。 如果今天刘协表现出来对给刘备传递情报兴趣极大的话。 那可能过不了多久,曹操就要来问责了。 而刘协走后,他也不禁苦笑摇头。 真当他是傻子吗? 和曹操斗了这么多年,若是连这一点都分不清楚的话,他真的白斗这么久了。 忠心? 朕的身边,哪里还有什么忠心? 刘协早就知道这个人不过是曹操安插的间谍,刚刚的那些话,也是刘协故意让曹操听到的。 曹操知道自己肯定会不满,所以他也不能藏着掖着,必须把自己该表达情绪表达出来。 若是他故意遮遮掩掩,曹操反而会怀疑刘协已经看出了自己布置的奸细,他就必然会把那个小太监换下。 这样还不如留这个已经暴露的奸细留在自己身边。 刘协这个时候的心里真的是十分难受。 他比东汉的那几个废物皇帝,还有西汉末年的那几个皇帝,或者周朝的那几个无能天子,都要强太多了。 若是能够让他治理天下,定是能够大展宏图。 但是现在,他处处被曹操限制,人身自由,语言自由,虽然他也不缺吃喝,但是他只是曹操的工具。 他不甘心啊! 他明明是一代帝王,为何要受此羞辱? 可是,汉室衰微,颓势已经是必然。 曹操啊! 究竟谁才能够击败他呢? 现在刘协只希望曹操赶紧被灭掉。 他知道,若是有一天,曹操有一天被刘备打败的话,刘备也不一定会将皇位给自己。 更大的可能,他只会是死在政治斗争之中。 生于帝王家,他有太多遗憾和不甘。 若是有天朕能真的被人诚心诚意地尊重,喊上一声陛下。 若是有天,朕的天下真的是朕的天下,而非分崩离析,君臣离心那该多好? 皇宫这边,刘协思索无奈了许久,只能够默默忍受,如履薄冰。 而此时在曹操的府邸之上,他已经在做具体的,对应的安排了。 郭嘉这一次,负责备守后方。 毕竟这一次出战的,不仅仅只有刘备,还有那袁绍吕布马腾的联军。 曹操并不敢小看袁本初的军队,即便他们的军纪混乱,但是不可否认,袁绍的联军的确是兵强马壮,战斗力并不低。 若是他轻视了袁绍,那到时候必然会被狠狠地背刺。 由郭嘉备守后方,已经是很给袁绍面子了。 而其余人,则是全部出动,发动正面大军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人,目标就是为了拖出刘备的十万人,让孙权进行偷袭。 本来曹操派出了去送信的信使给孙权。 信里面说了联合之事。 但是就在曹操等待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孙权的信使先到一步。 孙权的信里,意思很明确,他要帮助曹操,以此来对抗刘备、袁绍等人的联军。 看来孙权也不是傻子,知道这一战曹操如果输了,对于天下格局的影响会有多大。 首先袁绍之流必然是最弱的,但是通过这一场战斗之后,若是赢了,他们的收益将会是最大的。 以小博大,到时候,若是刘备和袁绍依旧联合,两人的矛头直指他孙权的,他东吴也是扛不住的。 所以,孙权决定继续拖住局面,他主动提出联手的要求。 曹操对此也是比较欣慰,孙权至少还能够看清局面,不算是完全的傻子。 只要孙权到时候偷袭成功。 那么刘备的军队自然会不战自乱,等刘备乱了之后,这一场战役也差不多要赢了。 因为曹操和刘备本质上的差距,其实还是军队人数的数量。 这一战,他曹操作为守方,袁绍、刘备作为攻方,从攻守来看,他还是占优的。 这一战,可以打! 而且打下去,损失多的,必然不会是他曹操! 三国这边的流速是很快的。 几乎没过多久,曹军和刘备大军,就已经在战场上相遇了。 只见,荆州以北一处的战场上,曹操

相关推荐: 影后虐渣成神记   洪荒龙皇   驱魔人   团宠小龙在异世爆红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星游记愿望   重生从开口要钱开始   都市的巫觋在综网   观生镜   爱情,独角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