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和老朱家都想抽死朱祁镇一样,他们家都想揍李隆基。 要是李隆基能过来的话,他们非得一人一脚。 “好了,我要先离开了,就不多聊了。” 楚源也是要休息的,说过的事情就不想再多说了。 然而,就在楚源离开之后。 三人正欲回去之时。 一道光门突然乍显! 李世民三人不由心头狂震。 是有新皇帝要来了? 这一次,又会是谁呢?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你把握不住,让父皇来 大唐,开元二十五年。 南薰殿内。 “爱妃,你怎么就忍心离开朕了…” 一位大约五十多岁,身穿唐制龙袍的帝王正对着一尊牌位祷告。 白绸飘扬的孝幛,在冷风中瑟瑟抖动;堂内的铜钟悠悠作响,回荡在偌大的空旷中。 那个时刻,四下的沉默凝聚成了一团巨大的哀愁,如同重压在在场人的胸口。 “朕可是为了你,把朕三个儿子都杀了啊!!” 原来是大唐皇帝李隆基,这牌位上的名字正是李隆基心爱的妃子武惠妃。 “为什么!爱妃…你就这么走了…”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李瑁成为未来的天子,不惜在李隆基耳边吹枕边风。 她对着李隆基说太子李瑛和另外的两个王爷已经狼狈为奸,正计划谋反,准备逼宫为王。 也不知道武惠妃到底是灌了什么迷魂汤给唐玄宗,他居然也信了这话。 并且没过多久,武惠妃以唐玄宗的名义骗李瑛他们三个人穿着盔甲带着武器进宫。 唐玄宗看到这直接怒了,下令将他们三个人贬为庶人。 但是武惠妃觉得还不够,继续吹耳旁风。 十五日之后,唐玄宗下旨将他们全部赐死。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唐玄宗一天杀三个儿子简直是比老虎还毒。 但是呢,不知道是不是报应,武惠妃生病了,没能等到她自己的儿子李瑁被立为太子,就去世了。 唐玄宗在听到噩耗后十分难受,就在武惠妃的灵堂里面倾诉。 “陛下…” 这时,一个声音打断了唐玄宗的哭泣声。 来人正是李隆基身边的得力太监高力士。 这人在唐玄宗当王爷时就跟随他了,十分得宠。 高力士对着唐玄宗说:“陛下…寿王府那都已经准备好了,您就安心等着就行。” 唐玄宗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知道了,你先去外面等着朕,朕再和武惠妃说几句话。” “是,陛下。”高力士退下,关上南薰殿的门。 唐玄宗向前走了一步,对着武惠妃的牌位说道: “爱妃,你知道的,朕是爱你的,当然,朕同样也是爱我们的儿子瑁儿。朕是想立他为太子的,但是现如今朝廷不稳,瑁儿他恐怕还担当不了太子的职责…” 唐玄宗脸上的悲伤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属于帝王的威严。 “但是爱妃你放心,朕还是爱他的。所以朕为了弥补他,决定将他的妃子杨玉环提拔为朕的贵妃。他年纪还小,连自己都照顾不来,怎么照顾的了妻子…” “所以朕决定亲自替我们的瑁儿照顾好玉环的。朕相信,爱妃你的在天之灵,看到朕亲自照顾我们的儿媳一定也会很安心的吧。” 唐玄宗用衣袖擦了擦武惠妃的牌位,笑道:“爱妃,你安息吧。” 转而大步迈出,推开南薰殿的门。 高力士等人早已在殿门外等候,看到唐玄宗出来,高力士迎了上去, “陛下。” “高力士,明日,就宣杨玉环进宫吧。” 高力士仗着自己的资历,斗着他的狗胆,又问了一句: “陛下…老奴还是想多一句嘴…毕竟…这杨玉环…是寿王的妃子…陛下迎娶寿王的妃子,这…真的可以吗?会不会引起天下人的不满…” 唐玄宗听到高力士的一番话,怒斥道:“大胆,高力士!我看你最近太闲了点。” 高力士连忙跪下饶命道: “陛下饶命,老奴惶恐…老奴…老奴…老奴只是替陛下您着想啊…老奴在陛下您身边已经数十余载…老奴都是为你着想啊…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唐玄宗斜视笑道说:“高力士,朕知道你是为朕好。但是呢…有些话该说不该说,你应该是知道的。” 接着又道: “高力士你是陪朕最久的人,朕的功绩你也是知道的。” “当年,朕只有二十五岁还只是临淄王的时候,就直接平定了韦后的叛乱。” “要不是朕,这天下现如今就不会是姓李,而是姓韦了。” “而且,朕的父王能够当皇帝,又何尝没有朕的功劳呢?” “朕何等的英明!” 周围的奴才们纷纷下跪,喊道:“陛下英明!” “而朕即位之初,天下百姓生活穷困,朝廷贪污横行,外有强敌骚扰。” “但是朕励精图治,各种改革,使得天下百姓生活富庶,长安街头路不拾遗;朝廷之上,更是吏治清明;四周蛮人,也臣服在朕的武力之下。” “朕难道不算千古明君?” “朕既然是千古明君,那一个女人,朕又何妨不能享受呢?” “更何况,朕的曾祖父,大唐太宗文皇帝,不也娶了自己兄弟的女人吗?朕的祖父,大唐高宗皇帝,不也是娶了自己父亲的女人吗?朕的祖母,则天圣帝,不也伺候了两代君王?” “所以,朕要娶自己的儿媳,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天下的一切,都应该是朕的!” “天下的百姓,不该议论,也更不应该有怨言!” “是是是,陛下,是老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了。陛下圣明,陛下威武。” 高力士跪在地上,双腿打颤,不敢多说一句话,再说怕玄宗真的要拉他去砍头了。 唐玄宗欣慰的点了点头: “走吧,高力士。今天这事,朕就当没发生,下次再有这种事情…” “是是是,陛下。”高力士佝偻着背,点头道,“陛下,老奴知道了。谢陛下。” “还等什么?走吧。” 唐玄宗转身离开,对着高力士说道。 高力士在步辇旁跟随着,“对了,陛下,有件事老奴要禀告…” “什么事,无妨,就在这说。” 唐玄宗摆了摆手,对着高力士说。 高力士对着唐玄宗说: “宫外有一名叫李白的诗人,听闻陛下爱诗,想要求见陛下。” “老奴已经打听过了,在长安以及其他地方,这个诗人李白,确实大有名气,值得一见。” 唐玄宗闭着眼睛,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许久后,高力士开口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 “啧,这点小事情也要朕亲自去接见?”唐玄宗站在台阶上不屑的说道。 “高力士,你今天怎么没一点眼力见?我大唐会写诗作曲厉害的人多了去了,难道每个人想见朕朕就得去吗?” 高力士的腰弯的更低了,他紧张地握紧了拳头,手心中的汗水在他的皮肤上滑落, “是是是,陛下,老奴知错了…老奴以后会好好掂量掂量再禀报的。” 唐玄宗摆了摆手,说: “高力士,你老了。” 高力士慌了,他的脸上流露出慌张的神色,手心也开始冒汗。 “陛下,老奴领罚。” 唐玄宗瞥了高力士一眼,说: “现在主要的是,朕现在只想见玉环,其他人都是次的,懂吗?其他人要见朕都让他等着。” “是是是,老奴知道了。老奴立马安排。” 高力士十分慌张,他的心跳得非常快,仿佛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一样,整个身体也变得颤栗不已,显示出他内心的慌张。 真是天威难测。高力士暗地里擦了擦流下来的汗,想到。 “对了,高力士。”唐玄宗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情。 “是,陛下。”高力士哈着腰说道。 “那玉环是我的好宰相李林甫推荐给我的,应该有赏赐。”唐玄宗摸着胡子说道。 高力士哈着腰,应下了。 “是,陛下。老奴马上就安排下去。” 唐玄宗摆手说道: “传朕旨意,赏赐李林甫黄金万两,绢十万匹……” 自从李隆基当上皇帝成为唐玄宗,立下无数丰功伟绩之后,就认为天下太平,所以赏赐也是十分乱来。 “是,陛下。” 高力士没有再多嘴,随即就安排下去了。 “舒服,” 唐玄宗背负双手,上心想到。 “应该今天晚上就可以见到美丽的玉环了吧。” “不过,朕都五十二岁了,身体不太好了,得找御医看看身体,开点方子调理一下。” 唐玄宗正打算宣旨去传太医来,突然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他摆手示意步辇停下来,他下了步辇,直接向后面转过去,朝着南薰宫中走去。 他打开门,震惊到!门的后面居然是一道巨大的光门。 这道巨大的门闪烁着光,吸引着唐玄宗。 他想:“这…这难道是传说中前往蓬莱岛的仙门吗?那我身为千古明君,是可以前往的吧?” 想罢,就挥了挥衣袖,然后发现这衣袖是能够经过这光门的。 这道光门一闪一闪的,不断吸引着唐玄宗的目光,好像是在告诉他: “快点来吧!仙门为你而开!” 唐玄宗在心里想罢,并且他并没有感觉这道门对他有任何的危险。 他正打算进去,一旁的太监阻止道: “陛下,危险,要不让我们底下的奴才帮你试试有没有危险?” 唐玄宗转头思索了一番,点了点头。 然后太监立马让一个宫女去试试能不能进去,那宫女畏畏缩缩的向前走,她也害怕,但是皇帝的命令不能不听。 但是宫女一靠近,立马直接被反弹回来了,根本就进不去。 宫女也很震惊,她刚刚在唐玄宗旁边可是看到了天子的衣袖是能够进去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来朕是天选之人啊!这肯定就是传说中的前往蓬莱岛的天门。” 唐玄宗哈哈大笑,迫不及待的就准备踏进去。 “陛下,老奴还是有担心,要不陛下您还是带着宝剑进去以防万一吧!” 太监再一次阻止了唐玄宗。 唐玄宗想了想,也是,就传暗卫将他的尚方宝剑拿了出来。 他刚踏入那道巨大的光门,顿时时光机流转,突然眼前一亮,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里有成片的竹林,还有流水的池塘,还有成片的菜地。 菜地上还有很多成片的蔬菜水果,但唐玄宗都不认识。 他又看了看四周。 这里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得让人如痴如醉。 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清风徐来,使人心旷神怡,在这片安静宜人的世界里,让人感觉无比的舒适和宁静。 唐玄宗更加确信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蓬莱岛,只有仙人才能够居住在这里。 他又向后走去,竹林后面似乎还有一座房屋,这里仙气飘飘,就跟书上描述的仙境一样。 但是他还是有点害怕,毕竟这周边的环境,就跟乡下一样。 这里是哪里?他震惊不已。 还是有点害怕,毕竟刚刚还说金碧辉煌的皇宫,现在怎么到农村? 不会等下就出现两个歹人,把他杀了吧。 他刚想离开这个光门,可竟没想到,身后的光门居然关闭了。 唐玄宗立马拔出他的宝剑,大喊道: “有人吗?朕是大唐的皇帝,朕命令你们快点出来。不然朕就叫十万大军来,踏平这里。”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突然,从屋子里传来了笑声,接着,两名身穿唐制龙袍的男子,就走了出来。 一人三十出头,但面色英武,十分魁梧,看起来像二十多。 一人三十多岁,但是面色阴沉,看起来略显老气。 同时,在他们身后,还跟着一名身穿唐制宫装的美女,十分漂亮。 三人的气场,都非常强。 这下唐玄宗震惊了: “你们是谁?好大的胆子!竟然还敢穿大唐龙袍,是要造反吗?不怕朕诛你九族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眼前三人听到这话,非但不怕,还哈哈大笑起来。 其中三十出头的那个英武男子开口道: “你应该就是我大唐后世皇帝吧!不错,有几分帝王气,你是大唐哪一位皇帝啊?” 另外那个面色阴沉的皇帝也开口说道: “我们穿龙袍可不会诛九族,因为我们就是大唐皇帝。” “什么?!”李隆基震惊道: “怎么可能,这大唐不就朕一个皇帝吗?” 见李隆基不信,他们继续解释: “我们知道你不信,但是我们可以告诉你,你现在在的这个地方,是大秦咸阳城。” “你能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位仙人。” “而且不止你来了,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曹操、刘备他们也都来了。” “甚至是后世的皇帝也来了,只不过他们现在都不在这里。”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李隆基懵了,谁是爷爷 “你自己想想,你穿过这个光门,从金碧辉煌的皇宫然后来到这里,难道不奇怪吗?” 唐玄宗愣了一下,仔细想想,好像是有点奇怪。 接着那几位又说道:“按照这个道理,所以碰到其他时间的皇帝,碰到传说中的仙人…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那名身穿唐制宫装的女子捻了捻手,说:“对啊,这有什么奇怪的呢?接受就是了。” 李隆基震惊,但又想了想,好像是这个道理,但是这也太离谱了吧!朕饱读诗书,没见过这种光怪陆离的事情。 李隆基轻咳两声,看着他们三个人,说:“朕明白了,那你们三位是我大唐的哪几位皇帝呢?” “朕是大唐第六位皇帝,李隆基,汝等可是朕的子孙后代?” “什么?!你就是李隆基?” 听到李隆基自爆身份,一旁听着的那个女子忍不住骂道:“你就是李隆基,好啊!” 听到这个女子直接喊自己的名字,李隆基大怒:“朕的名字也是尔等可以直接喊的?” 可还没等到李隆基的话,旁边的那名面色阴沉的男子就直接冲上来给他踹了两脚。 “你小子,我们还没教训你呢!你这个大唐的败家子!” 那名男子说道,还没等李隆基反应过来,随即又给了李隆基两脚。 另一个男子直接抢过李隆基手上的宝剑,愤怒的扔到一边,撸起袖子就准备揍李隆基。 “等等,让我先揍!” 一旁怒气冲冲的女子阻止道。 只见她甩甩胳膊,似乎想把力量全部集中在手掌上,一旁的男子已经按住了李隆基,她左右开弓,直接扇了李隆基几巴掌。 边扇还边喊道:“你这个不肖子孙,老娘终于等到你了,你这个大唐的败家子!” 他们几个人可是真的打李隆基,几巴掌扇在李隆基脸上,眼冒金星,其中一个人直接一拳头打在李隆基肚子上,搞得李隆基胃酸都要吐出来了。 李隆基这才反应过来,也不甘示弱,好歹是皇帝,接受过训练。 他左脚向后退,用力一踩,将后面束缚他的男子给推开,右胳膊一甩,双腿呈马步状态,给后面那个人肘击。 “不是,你们到底是谁?你们既然自称吾大唐皇帝,怎可做出这等无理行为?”李隆基大怒道。 “朕可是大唐皇帝李隆基,朕可是立下过无数丰功伟绩,朕平定韦后叛乱,改革军制,整顿吏治,让吾大唐子民安居乐业。” “朕深受百姓爱戴。而你们却一口一个大唐败家子!朕何来败家一说?” “你们是我大唐后世哪几位皇帝?竟然如此殴打朕!还说朕是败家子?你们倒是说清楚?朕何来败家一说?” 那三人听完这段话,不怒反而还笑呵道:“呵!我看你不仅仅是败家,还瞎了眼!你倒是认真看看,我们到底是不是你的后世皇帝!” 接着那两位皇帝就站在那里,气势滔天。 “什么?!他们难道不是朕的后世皇帝?那他们是朕前面几位皇帝吗?” “但是在他之前,大唐的男性皇帝就只有五个人啊?” “怎么可能是朕的父皇唐睿宗李旦?朕也不至于认不出自己的父亲来?” “难道是朕的伯父唐中宗李显?但是朕也知晓伯父的样子啊!而且伯父向来都是懦弱无能,不像是能有这么强气势的人。” “难道是高祖李渊?” 李隆基驻足想了想,看向那两位问到:“你们中可是有朕的曾曾祖父唐高祖李渊?” 那两人听到李隆基的猜想,直接大笑一声,说到:“你这娃,可真是愚蠢!” 李隆基被他们说的气红了脸,但转头一想,也对,高祖李渊在即位之时也并没有他们这么年轻…到底是谁… 种种排除以后,李隆基震惊的看向他们二位:“你们…你们难道是…你们是朕的祖父大唐高宗皇帝和朕的曾祖父大唐太宗文皇帝?” 然后越想越觉得对,毕竟对于后世皇帝李隆基还是长辈,不敢对他下如此重的手。 他们两位不但敢下这么重的手,还嘲笑朕,气势十足,肯定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了。 那两位相视一笑,其中一个人向前说到:“知道了我们是你祖宗,你现在可以想想你刚刚的行为到底有多无理了。见到老祖怎么还如此耀武扬威的!” 另一个人冷哼道:“这么久才认识我们,说你是蠢材真是不为过,难怪我们大唐的未来毁在你手上了。” 一旁的女子也冷笑道:“将天下交到你手上,果然是个错误的决定!” 李隆基这才发现自己是错了,但他还是不敢说什么,生怕惹到这两位老祖宗,让他们不如意。 连忙道歉道:“祖宗,是小辈无知,小辈知错了,求两位老祖不要说了。” 李隆基抬头看了看那位面色阴沉的皇帝,因为这个人看起来年纪要大一些,根据他的猜想,这位肯定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按道理来说,肯定是要先向年长的老祖宗行礼的。 于是乎,李隆基直接先向“唐太宗”行礼:“后辈李隆基,见过大唐太宗文皇帝。” 然后转个弯又向旁边那个皇帝行礼:“后辈李隆基,见过大唐高宗皇帝。” “什么?!前面我还觉得你只是有那么一点点蠢而已,现在看来,你简直是,愚蠢至极!” 两位皇帝听到李隆基行礼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过来骂李隆基蠢笨。 他们扯着李隆基的衣服,对他又是一顿暴打。 那年轻皇帝开口说道:“李隆基你是什么意思?朕才是李世民,你把李治认成了唐太宗,把儿子当成爹,把爹当成儿子?” 李治也边打边说:“你这不是想让我不孝吗?想调拨我和我父亲的关系吗?你这是!我可不是像你一样不孝之人!” 什么跟什么啊?李隆基直接被他们的一番话搞傻了,完全弄不明白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到李隆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一旁的女子哈哈大笑起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什么,她是朕的奶奶? 那位女子看到李隆基这傻样,笑过一番之后就给他解释道:“是这样子的。” “现在唐高宗看起来比唐太宗年纪大,是因为那位仙人在将他们带回来的时候,他们在不同的时空里,所以年纪不一样。” “意思就是说唐太宗在传过来的时候是三十二岁,所以他现在就是三十二岁的容貌。” “但是唐高宗传过来的时候是比唐太宗年纪大的,所以说看起来唐高宗是会比唐太宗老一点。” “所以说,虽然现在唐高宗李治比唐太宗李世民年纪大,但是李世民就是李治的爹。” 李隆基糊涂了,怎么还能这样子玩啊,这谁能在第一时间搞明白啊! 李隆基默默的说了一句:“可是朕还是想吐槽一句,这么复杂谁能搞明白啊!为什么你们自己出来,不自我介绍就算了,还非得让我猜…” 旁边两人听到后面直接冷眼一扫,震慑住了李隆基,李隆基默默的咽下了最后一句话“搞得我都糊涂了。” 旁边那位女子看到李隆基他们三人的互动,又被李隆基的行为给整笑了:“哈哈哈哈哈哈!你也太傻了吧!” 李隆基转头看向那名女子,看着她说:“那敢问姑娘是何许人也?芳龄几何?” “哟?” 旁边那两人听到李隆基问这话,冷笑着说道:“还姑娘,我看你是看上她了吧!啊?” “早就知道你李隆基不是什么好人了。抢自己儿子的女人。你知道她是谁吗?啊?” “她可是你奶奶啊,武媚娘!你想干什么?嗯?” “啊,啊,啊!” 李隆基顿时又被打得要吐血了,不是,我怎么知道她是我奶奶?而且我真没那想法啊………… 呜呜呜呜呜,当后辈就是不好,而且朕就是问了两句,朕真的没有那种想法,也不至于这么打我啊。 再说了我现在五十二岁呢,他们年龄还比我小呢,我在年龄上还是老年人呢……能不能尊重一下老年人… 朕英勇无畏的形象怎么他们没有意识过呢,不行,朕必须让他们知道朕的无畏。 李隆基被打得这么惨,他忍不住了,直接发问:“几位老祖宗们,你们有所不知,毕竟你们生在我之前,可能不了解我。” “我李隆基试问也是一位拥有无数丰功伟绩的皇帝,我!” 接着李隆基正打算讲出他的那些无数丰功伟绩的事迹,可李世民直接冷笑一声。 “呵!” 李隆基不明所以的看向他的老祖宗们。 李治看着李隆基说道:“你以为你的那些丰功伟绩我们不知道吗?不就是扫平韦后叛乱,整顿军制,开疆拓土,让天下百姓安定祥和。” 李隆基听到李治说这些,心想:看来朕的丰功伟绩还是传到给了先辈他们知道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隆基正得意着呢,李世民不屑的看了眼正在得意的李隆基,拍了下他脑袋。 说道:“不是你得意什么呢?啊?这些功绩,难道朕李世民,朕的儿子李治没有做过吗?” 李隆基的神色肉眼可见的伤心了起来。 “不过嘛!”李世民话语一转,“说实话,你的开元盛世,确实比我们两个人在位之时要繁荣的多。这点毋庸置疑,比不了你。” “啊?你们是如何知道的?”李隆基觉得奇怪,因为他们是先辈,怎么会知道后辈人的功绩呢? “不对啊,你们不是生在我之前吗?又怎会知道我的伟绩?你们…你们不会是假冒的吧!?” 李隆基听的一脸震惊,越来越觉得他们是来假冒他的祖宗,越想越气! 要是他们真的是骗朕的,朕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你这傻孩子,想什么呢!啊?”旁边两位皇帝对他没一点好脸色。 “我们刚刚就说过,这里还有后世的皇帝,所以他们早就把他们知道的所有关于你的消息告诉我们了…” “而且你忘记了吗?这里还有一位仙人啊!他可是前知两千年,后知两千年,无所不知啊!就你那点破事情,我们早就知道了。” “啊?这么神奇的吗?”李隆基不相信,毕竟这种事情只在话本子里面见过,不过… 前面都经历了那么多神奇的事情,这仙人知道那么多事情好像也不为过,不然为什么在这里能见到以前的祖宗。 李隆基不服气的说道:“既然你们都知道我所创下的功绩比你们都要厉害,那为何一上来,你们就是对我拳打脚踢的?” “我现在做的还不够好吗?怎么不夸我还要打我骂我?我不就是抢了自己儿子的妃子那又有何呢?” “我现在已经五十二岁了,在我年轻的时候,已经创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我现在享受享受又怎么了?” “说得好,那今天朕就要让你清醒过来!”李治拍了拍手说道。 “你可知,就是因为你纳杨玉环为贵妃,然后荒淫无道,我们的大唐才在你手上衰败的!” 李隆基震惊,但是他并不相信,毕竟杨玉环只是一个妃子,能掀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而且朕也不是那种沉迷美色之中不顾朝廷,主次之分朕还是明白的。 李世民看他一脸不相信,又抬起脚来踹了李隆基一脚。 边踹还边说道:“你还不相信?那我们带你去见见仙人,让他告诉你,你到底是怎么毁了我们大唐的!哼!” 李世民生气的摆了摆手,往前带着路。 李治见李隆基还是愣在原地,估摸着应该是被突然踹的一脚没缓过神来。 李治开口说道:“哼!怎么还不走,要你祖宗我请你去吗?” 李隆基这才回过神来,赶忙跟上他们三人的步伐。 不过他边走边想:马上就要见到祖宗们口中那个无所不知的仙人了,真的有这种人吗?属实是离谱极了。 但他还是老老实实的跟在他们身后,不敢将心中的抱怨说出声来,毕竟,今天挨过的打已经够多了。 在路上,李治向李隆基讲述了仙人的一些规矩,李隆基越发对这仙人感到好奇,因为这些规矩属实是奇怪。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不好好种地,又听历史 这仙人的规矩非常奇怪,比如仙人不喜欢别人叫他仙人,而是要叫他老师。 还有就是这些皇帝不能暴露自己皇帝的身份,只能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唐朝人,一个普通的农民。 李隆基一听非常不舒服,心想:朕可是九五至尊,居然要朕装成是一个普通的在田地里工作的农民? 饶是他心中有再多的不满,李隆基也只能憋在心里不能说出来。 李世民看着李隆基憋屈的脸,笑着拍他的肩膀说道:“仙人的这些规矩都要好好记住,现在我们要给你取一个普通的名字。” 李隆基不满的神情都要显现出来了,这时,一旁的武媚娘说道:“我想到一个好名字!” “媚娘有什么主意呢?”在另一边的李治说道。 武媚娘眨了眨眼睛说:“李四郎吧!我觉得比较顺口。” 李世民也点点头,赞同武媚娘为李隆基取的名字,因为李隆基在李旦的儿子中,排行第四。 李隆基却不满的说:“虽然你们都是我祖宗,但是能不能尊重一下我啊!李四郎这个名字我拒绝!!” 但那三位可不管李隆基是怎么想的,在前头有说有笑的走着,李隆基只好在后头生闷气。 李隆基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这个仙人是假的,说不定这些自称是他祖宗的人也都是假的。 李隆基暗暗想道:待会等朕见到那传说中的仙人,朕必好好的把他们骗人的把术给揭穿! 不一会儿,李隆基就看到了那栋仙人住着的房子。 这栋房子在李隆基眼睛里非常奇怪,因为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房子。 这座房子有着浓郁的复古气息,外墙上的砖石和雕刻细节让人感受到它的贵气和历史。屋顶的瓦片和雕花窗户更是增添了它的独特韵味。 房子的周围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布置得精致而优雅,让人流连忘返。 旁边还有几栋小房子,整个环境呈现得十分和谐。 李世民看到李隆基还傻愣愣的站在门口,迟迟没有进来,拍了下旁边的李治:“治儿,四郎怎么傻愣愣的,你快去把他给我叫过来,不要让仙人等太久了!” 李治嘟囔嘴说:“怎么这些事情都是我干。” 但是他也按照李世民的话走到李隆基面前,看他的神色还是傻愣愣的,李治就用手在他眼前晃晃。 “喂喂!四郎!醒醒!不要傻傻的!我们快点进去吧,别让仙人…哦不,老师久等了!” 这时李隆基才回过神来,压下心里的震惊,呆愣的点点头,跟上他们几个的步伐。 可李隆基没想到,房子里面也竟如此的别有一番天地。 进到房间里面,首先看到的是一堆堆奇形怪状的“木头”?李隆基是这样想的。 那些“木头”还被人雕刻出了四根支撑的架子,在那些“木头”前面还有一块非常大的黑色板子,那块黑色板子前面的一块“木头”与下面其他的“木头”不一样。 看出李隆基眼中的疑惑,武媚娘又为他解释这些“木头”:“这些叫课桌,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坐在这里听老师给我们讲课。” “这个黑色的板子就叫做黑板,老师一般会拿粉笔在上面写字,我们能看到然后记下来。” “黑板前面是讲台,这是给老师用的,上面还有粉笔,黑板擦等等,以后四郎你就知道了。” 这时,一位长相英朗的男子走了出来,身高大概有一米八五,面色白白净净的。 李世民等人看到这个男子也是恭恭敬敬的对着他说:“楚老师好!” “这就是祖宗口中所说的仙人?”李隆基疑惑道。 “但是他是一个瞎子啊!虽然他长得很英俊,但眼神空洞,不难看出他已经瞎掉了。” “但是确实很奇怪,按理说瞎子应该借助拐杖来帮助自己,但这位仙人不但没有拄着拐杖,而且走路也走的非常快,完全不像一个瞎子。” “他给朕的一种全身上下都有一种仙气腾腾的感觉,充满了压迫感,比朕另外两个祖宗还要有压迫。” 正如李隆基所说的,楚源他的气场强大而神秘,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力场,将周围的一切都紧紧笼罩。 他不需要言语,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周围的世界为之震撼。 “这位仙人好像真的不是骗子。”李隆基暗暗想着。 “你们怎么来了?”楚源好奇的问着李世民他们三人,毕竟他可记得这三位的田地还没搞好呢。 “你们三个,不好好种地,做自己的事情,怎么又来找我了?”楚源边说边走到讲台边。 “害,我还得备课呢,这马上又得要教书了。”楚源坐下等着他们三个人的下文。 “是这样子的,楚老师,”李世民开口解释道,“我们李家村又来了一个后辈。”然后眼神示意李隆基。 李隆基接收到了李世民的信号,连忙对着楚源说到:“楚老师好,我是李家村新来的后辈,我叫李四郎。” 楚源朝着声音源头点了点头,然后又示意李世民继续说。 “四郎他呢,对我们一个大唐皇帝唐玄宗李隆基非常感兴趣,希望楚老师能给他详细讲讲!” 李世民笑着说,李隆基也点点头,说:“是的,楚老师。我觉得李隆基能算的上是千古一帝了,你能给我多讲讲他的事情吗?” 李隆基心想:唉!自己就是李隆基,可不就对李隆基的事情感兴趣嘛,我倒要看看,我到底做了什么,怎么会被祖宗他们揍的那么惨。 “嗯?李隆基的历史事迹啊!”楚源疑惑道。“你们等我稍微捋捋给你们讲!” 同时楚源也疑惑,这声音听起来就是五六十岁了,比他们三个人还要大吧,怎么就是他们的后辈了呢? 再说他们李家村不是一个贫困山村吗?不想着好好种地干活发家致富,怎么每个人都对大唐历史那么感兴趣呢? 但毕竟李隆基李四郎是新来的,楚源也没有多想,也没有拒绝。 他们这么喜欢历史那我就好好和他们说说吧,多了解历史知识这也是件好事啊!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开元盛世也叫繁荣? 楚源想着,就招呼他们坐下了。 “四郎,你想听唐玄宗李隆基的什么事情啊!李隆基呢,这个皇帝还是很复杂的。” “怎么说呢,他前半生功绩堪称华夏第一流,但是啊,他后半生,就有点不是很好啊。” “有人说,要是李隆基可以在开元二十五年就去世,没有后面的那些污点,那他可能会成为和嬴政一样的华夏第一帝王。” “但是啊,猜想永远是猜想,他没有在开元二十五年去世,还将唐朝带向了衰败的路上。” 李隆基听到楚源这样说,也是尤为震惊,开元二十五?!那不就是现在吗?李隆基现在执政的年份就是开元二十五年。 “怎么会?所以我到底做了什么?这些污点怎么直接掩盖了我的功绩?”李隆基不解的想着。 他思来想去也得不出答案,那三位皇帝也感到震惊,毕竟他们之前只是在自己后辈那里听到了一些。 那些后辈也不敢随便评价自己的老祖宗,所以那些后辈也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下李隆基。 但是他们没想到李隆基不但带领唐朝走向繁荣昌盛的大道,也统领唐朝走向了衰亡。 “这不得好好听听?”另外三人都这样想着。 李隆基听完之后连忙问楚源说:“楚老师,后面呢?后面朕…不不不…后面我到底做了什么啊?” 楚源听到李隆基这样问,感到奇怪,这四郎怎么对李隆基这么感兴趣,再说了,这是李隆基的故事,他怎么还自称上了? 楚源继续说道:“别着急,慢慢听我给你讲。” “这李隆基啊,在后面就完全堕落了,当然,他堕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自己,他太过骄傲自满了。” 在一旁听着的三人听到这话怒气冲冲瞪着李隆基,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李隆基听到这些之后也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确实是,最近他的心都太过飘了,确实有点骄傲自满了。 “正是因为他在前面征战四方,平定韦后叛乱,进行一系列改革等等行为让大唐不断繁荣昌盛起来了。” “所以他觉得大唐已经无敌了,富可敌天下,再无危险,所以李隆基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再加上他认为他前半辈子都没有怎么好好享受过,所以他开始享受,骄奢淫逸起来了。” “大臣们看见皇帝如此,自然也就跟着一起,贪污腐败,暗地里各种人勾结在一起。” “前朝如此,后宫又怎会安康呢?” “李隆基也是脸皮厚,纳了自己的儿子李瑁的媳妇杨玉环为妃子。” “然后被杨玉环的美色所迷惑,整日与她沉迷酒肉之中,不顾朝廷,不理政事。” “在杨玉环入宫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对她特别的恩宠,就拿一件事情来说吧!” “当时,有次杨玉环对唐玄宗说她想吃新鲜的荔枝,李隆基就专门安排人,开辟了一条几千里长的道路,专门运送荔枝来长安,献给杨玉环。” “杨玉环正可谓是春风得意,各种衣物,美食等等都享之不尽,用之不竭。” “不但杨玉环如此得意,她的那些亲戚也攀上了大官做,比如就说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 “杨国忠,这人呢,本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唐玄宗赋予他的权利十分大!” “杨国忠靠着杨玉环上位,唐玄宗最后更是提拔他成为了大唐的宰相。” “但是杨国忠一上位,就是各种贪污腐败,让本就不行的大唐朝廷,更是无比的黑暗啊!” “但是呢,唐玄宗可没有丝毫的察觉,只顾着享乐,还把杨玉环的三个姐妹都纳入后宫,封为各种各样的夫人。” “这些夫人们的生活也是十分的奢侈,出行什么的都要用黄金铺路才走,你们看,如此奢侈的生活,如此黑暗的朝廷,大唐还能富强起来吗?” 什么?!李世民他们三人听到如此奢侈之后感到十分的震惊! 他们本来以为李隆基的生活已经够奢侈的了,但是没有想象竟如此奢靡,黄金铺路?为了吃新鲜的水果还专门开辟一条路来运送?! 他们想象这个画面,恶狠狠的看向李隆基,李隆基心虚的挠了挠头,但也对楚源口中那个所说“李隆基”感到不满。 如今的李隆基清醒的很,他清楚这样子的花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确实是十分的奢靡,也承受不住这样的用钱。 就像汉朝末期那些皇帝一样,乱花钱,又比如说隋炀帝,正是因为他胡乱花钱,才弄的社会民不聊生。各种农民起义纷纷反抗,这才有了黄巾军起义和隋末的叛乱。 “可是…”李隆基还是不服气道,“我大唐如此富庶,虽然说这确实是奢靡了一些,但是也不至于让我大唐走下坡路吧?这也太夸张了。” 楚源听到李隆基这样反驳,笑着对他说道:“四郎,我知道你崇拜李隆基,但是他确实做错了。这并不夸张,让我给你捋捋。” “唐玄宗任用杨国忠为宰相,朝廷昏聩,这还不至于衰败?唐玄宗胡乱花钱,不顾民生缭乱,朝廷如此黑暗,这还不至于衰败?” “再者说,你认为大唐在开元的时候繁荣昌盛,但他真的是吗
相关推荐:
据说她死得其所
梦中情话。
亮剑:云龙兄,我魏大勇又升官了
在豪门当妈宝女怎么啦
少年仔 完结+番外
早舂小老婆
沙雕18线养邪神后爆红
我渣了亿万继承人
第一剑修观察报告
我本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