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跃金。 眼前便是长安了。 第25章 腹肌再练结实些 于史有载, 这一年荀氏驱逐反王,先后大胜西蜀与苍州,南渡长江, 歼灭南魏残余江南旧部, 平靖四海,恢拓寰宇,原安西都护府都护荀伯伦南下迁入长安, 登基为帝。 同年,改国号为汤,随后主定谥号殇, 史称随殇帝。 荀伯伦定年号为鸿蒙, 封继室崔氏为皇后,其下三子, 长子荀野为东宫太子,由崔氏所出的两名嫡子,二郎荀珏封昭王,三郎荀琏为誉王。 杭氏锦书,册立为太子妃,入主东宫。 天下已定。 现如今荀氏掌朝,一切百废待兴, 荀伯伦拿出了开国之君励精图治的信念和诚意, 焚膏继晷, 宵衣旰食, 一举革除旧朝沉疴, 闲置乐府, 兴修水利,归还农田, 同时大力发展商贸,鼓动民间百姓从商,恢复经济,与民休息。 这些举措,不过数月便得到了不错的成效。 荀野为辅佐父君,这数月以来也是昼夜匪懈,时常顾不上吃饭,说好了回长安之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太子妃,竟成了难以兑现的空话,他心下很过意不去。 殊不知,杭锦书却乐得如此。 他不来,她反倒松快许多,在东宫掌理诸般宫务,也算打理得井井有条,挑不出错处,唯独皇后殿下隔三差五传召,并不大和善,但也算不得刁难,杭锦书只当是晚辈聆训,表示一一受教。 但自己若闲暇无事,也绝不去招惹崔氏,彼此井水不犯河水,正如荀野所期望的那般。 时已入夏,杭锦书所居东宫的寝殿外,有一片蓊蓊郁郁的槐树,入夏以后上头便栖息了许多鸣蝉,整日怪叫不休,扰人清梦。 杭锦书开窗纳凉,耳畔便是一片聒噪之音,层峦和叠翠也听不得,提出要把那蝉给打下来,正商量着去借竹篙,忽在凉阴底下瞥见一道细长的身影。 雾山色的银丝团花袍角从绿荫底下探出一点底细来,两个侍女便笑道:“殿下来了。” 说着便也不操心打蝉的事儿了,两人互相递眼色,识趣儿地朝着杭锦书告退。 杭锦书趴在轩窗前,手托织绢凉扇,轻摇扇柄,看着那浓阴底下的身影逐渐走近,清晰地盛在窗框里,一身贵气华丽的绸面缎料,上好的织染之功穿出来的效果,便是有一股睥睨的王者之气。 杭锦书觉得,荀野如今已经被“太子”这两个字腌入味儿了,看着居然有模有样。 “夫君。”她唤了一声,隔了一扇窗,掌心的团扇被抽走。 他在外边,替她打起扇来。 大热的天,荀野的脸上已经热出了滂沱汗雨,可见不得太子妃有丝毫觉着热:“夫人额头都出汗了。凉么?” 他一边扇一边问,心底里还有些发虚:“我这几个月忙得抽不开身,怠慢夫人了,你怪罪我吧?” 杭锦书心里非但不怪罪,反而觉得这般甚是自在。 “夫君为社稷奔忙,是应该的,天下初定,正是需要夫君的时候。” 荀野便暗暗叹了一口气,有时候他倒宁愿夫人不要这般深明大义,向他使点性子就好了。 不过,他转而又支起一双灿亮的眼睛,尾调上扬地说道:“有一个好消息要说给夫人听。” 杭锦书其实兴致恹恹,最近日头太毒,气温太高,她干什么都没有兴致,但还是顺着他的话道:“是什么?” 荀野停了摇扇,趴在窗棂上,粲然的眼睛一瞬不瞬地望着杭锦书:“岳父与岳伯父都已动身上京,再有几日便能到任。依阿耶的圣旨,伯父封了少司空,岳父则入国子监,为司业。” 杭锦书一阵惊讶,虽说入朝为官是伯父一直以来的夙愿,但一朝夙愿得偿,且还是一入朝便得了一个不小的官职,只怕会引得天下侧目。 “这……我伯父他虽精通治世之道,但也只是纸上得来,他从未真正从仕,如此轻而易举便做了少司空,只怕引得旁人猜疑。” 荀野摇头:“并非是因为夫人,杭况昔年在零州,门生三千,如今也有不少在朝中为官的,他们向陛下举荐了杭况。新朝初立,正是用人之际,陛下当然不会放着人才不用。何况荀家得天下时,世家之中多有口舌,还是伯父为荀氏游说斡旋,凭借此功也足以立于朝堂。今日陛下重
相关推荐:
宫女在逃
继续捡小可爱
大反派,小甜妻
燎沉香
龙王传说之圣剑使
不想泡茶,只想泡你
火影中的库洛牌魔法使
英雄无敌之圣堂崛起
尼玛,开枪你试试!
传说中的游吟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