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猫鹰狂婚曲 > 第182章

第182章

他要不来这么一出,家里也不能再遭一回贼。 赵初一也没着急行动,去了两趟机械厂,知道宁月在厂里好像挺受重视,毕竟,小型收割机的事上头已经批了,他带了一群技术骨干正在研发厂里的第一台小型收割机。 赵初一觉得,家主最好还是自己来一趟凤城县,亲自把三少爷接过去为好。 当然宁月对这些是不知道的,他实在是太忙了,连回家都是抽空。 厂里专门给他腾出了一间休息室,累了就在里面睡会,醒了接着干,那可真是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把这么一台收割机给拼出来了。 倪景程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带着妻子一起赶到了凤城县。 宁月这两天是春风得意马蹄急,收割机的性能如何还需要验证,做出来后已经运去检测了,本来他也应该去的,但许玉梅的肚子还有两天就到预产期,他就给推了。 反正,他已经在空间里悄悄的试过了,好用的很,比后世那些机器也不差啥,所以他放心的很。 厂里原本是要给他放几天假,被他拒绝了,和厂长申请等他媳妇儿生了再休。 厂长自然是应了,现在,宁月可是他们厂的宝贝,一旦机器测试成功,李宁月就是正正经经的高级工程师,级别比他的师傅都高,以后他们厂能不能一飞冲天可全看他呢! 这天早上他刚来上班,就被人请去了厂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除了秋厂长外,还有四个人,两个站着的就不说了,肯定是陪同人员,坐在秋厂长身边的是一男一女。 恍惚看着还有点面熟,随即宁月就反应过来了,这位中年男人不就是长得和他这张脸有些像吗? 文质彬彬的,一看就特别的有文化,戴着副眼镜,眼睛细长,但眼神很犀利,看到宁月的那一刻,那眼中竟然带上了一抹柔光。 旁边的女人早已泪流满面,穿着一件米色的大衣,脖子上系一条漂亮的红色丝巾,虽然岁数不小了,但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看得出此时的她是强行压抑着不让自己哭出声。 原主的脸型像面前这位中年男人,眼睛却是像了这位女士。 至此,宁月了然,这就是原主的亲生父母了。 “那你们几位聊,我就先出去了。 李工啊,好好说啊。” 秋厂长麻利的走了。 “孩子,我是你的亲生母亲,他是你爸爸。我们,我们知道你是我们的亲生儿子,但是你很忙,我们怕误了你的事就拖到了现在才敢来。” 三十一岁的孩子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真心有点接受不了这样的称呼。 第978章特殊岁月46 倪景程以为这孩子被养父虐待着长大会非常渴望亲情,知道他们是他的亲生父母会迫不及待的和他们相认,然而并没有。 除了一开始的审视和刚才的尴尬外,他没有一丝多余的反应。 “哦,您好。” 宁月心里确实挺平静的,他又不是原主,也没吃过对方半口大米,也不指望跟他们过好日子有什么好激动的? 倪景程脸黑了黑,“你在怪我们?” 宁月:“……为什么这么问?我为什么要怪你们? 不仅不怪,我还要谢谢你们呢,要不是你们当初把我弄丢了,我也娶不到现在的老婆,有了三个可爱的孩子,还有一个对我好的老丈人。 工作上也顺利,家里不缺吃喝,这样的日子我要是还怪这怪那的,那可真是不知足了。” 段秀琴再也忍不住,终于趴在丈夫身上哭出了声,她觉得自己难受极了,明明之前他过的那么苦,却要感谢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在怪他们吗? 宁月:……我就是说了句实话,没想到扎了别人的心了,这,要不我还是不说话了。 他这辈子就是为了许玉梅来的,别的人不在他需要哄的范围内。 可是段秀琴哭起来没完没了,他只得看向了他这具身体血缘上的父亲,“那什么,好男人可不会让媳妇儿掉眼泪,您说是不?” 倪景程被气够呛!我媳妇儿还不是被你气哭的! 算了,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他只得下了决定:“你是我们的亲生孩子,我和你妈来打算带你们一家回京城。 你有收割机这一个设计在,到哪儿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们这三十年确实是亏欠了你,以后会好好补偿的。” 宁月乐呵呵的道:“干嘛还等以后?现在就补吧!快说说,你们打算给我多少钱多少房,现在就给。” 段秀琴的哭声戛然而止,她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孩子! “干嘛这么看着我?是不是不想给?那算了,你们当我没说。我还要工作,就先回去了,你们忙着。” 三十了,不是三岁,不缺爱了! 而且,他自己就有满腔的爱,急于分给他的老丈人,小媳妇儿,还有家里的四个孩子呢,别人的不稀罕。 段秀琴简直难以置信:“他就这么走了?他什么意思?” 赵初一推了推自己的眼镜,感觉这位三少爷有点不太好搞呢! 双方相认抱头痛哭的事儿没有发生,反倒是相当冷淡,人家一声爹妈没喊,还想要补偿。 结果呢,先生啥也没给。 这事儿闹的,看来,夫人的愿望有些不好实现啊。 倪景程真是一言难尽,接他们一家回京城不就是要补偿他们吗?竟然直接开口和他要钱要房? 他不是给不起,就是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说完他自己也乐了,“怪不得能把他那个养父折腾的自愿和他断绝关系呢!他是真不按常理出牌!” 段秀琴急道:“你还笑得出来?没看孩子不愿意认咱们吗?你倒是快想想办法啊!” “走走走,赶紧给你三儿子准备钱和房去,钱房到位,他就认咱们了!” “真的?” “真的!我保证,只要他要的东西咱们给了,他肯定就认咱们了。” 于是,一天后,赵初一拉着不少东西找到了羊团生产大队。 事儿宁月早就和许老头讲过了,所以赵初一一表明来意,他就把人往屋里请,赵初一和倪景程的助理忙从车上往下拿礼物,特供白酒特供烟麦乳精奶粉摆了许家一柜,精品米面各一大袋。 许老头也没和他们客气,都是实在亲戚有啥好磨叽的,“小赵同志,你们今天来,不止是送东西吧?” 赵初一坐在凳子上,端着许老头给倒的水道明来意,“认亲的事儿中间出了些问题,三少爷的养父在牢里说他二儿子是倪家人,我们先生觉得让他们继续做梦比较好,我们先生想请您一家去城里一聚,顺便也是想让您在三少爷面前说说好话,去京城总比留在这小小的县城更有前途。” 许老头如何不知这个道理? 他也想闺女一家将来能有更好的出路,但,他家女婿是个有主意的,可不会因为他的意思而改变态度。 就在这时,西屋的许玉梅喊了一声:“爹,我,我羊水破了!可能是要生了!” 许老头赶紧往外跑,赵初一也立刻起身出去打火并打开车门,半个小时后,许玉梅被送进了县医院。 许老头安排好闺女后就去了院长室给宁月打了电话,宁月十分钟后到达战场。 病房里,许玉梅疼得满脑门的汗,这会儿还只是阵痛,疼一会儿停一会儿,但也特别的折磨人,他赶紧从空间中拿出顺产药剂,让媳妇儿喝了。 许玉梅现在极度信任宁月,他给的东西问都不问是什么张口就吃。 吃完后没过两分钟,她就觉得肚子没那么疼了。 宁月轻轻摸着她的手腕为她把脉,然后又伸手在她肚子上摸了摸,“没事,胎位正,你已经是第四胎了,之前又营养足,肯定能顺产。” 许玉梅:“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你来了,这会肚子没什么感觉了。” 宁月小声告诉她,“等下大夫问,你还得说疼,而且是停一会儿就立刻疼,这样咱们就能进产房,孩子已经往下走了,顶多一个小时你就能生。” 许玉梅看了看自己的肚子,确实肚子上的鼓包已经往下移了,这是孩子已经入了骨盆,可她是真的一点儿也不觉得疼啊。 “别怕别怕,我拿了吃的来,你赶紧垫巴一口,等下生孩子才有力气。” 他来的时候就从空间偷渡了不少东西出来,这会儿都是热的,拿出来就要喂媳妇儿吃,被拒绝了。 “哪有那么矫情,我都不疼,自己吃。” 宁月把筷子给了她,“我还不是心疼你,咱生完这个以后就不生了,四个孩子不少了。” 许玉梅没想到他会说起这个,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觉得多子多福,只要能生,就会一直生,直接说不生孩子的还真没听过。 不过,她听着心里很高兴。 “都听你的。” 第979章特殊岁月47 许玉梅吃了半盒米饭,一大鸡腿,半份炒青菜,又喝了一碗鸡汤,宁月就把她送去了产房。 生产很顺利,二十分钟后,孩子就被送了出来。 “许玉梅的家属,生了个儿子六斤八两。” 宁月接过孩子就递给了许老头,“我媳妇儿呢?她什么时候才能出来?” “快了快了,家属等一会儿啊。” 段秀琴和倪景程凑到孙子面前瞅啊瞅,孩子的大名都在脑子里想了百八十个了。 可惜,他们还不知道孩子的起名权早就被宁月让了出去。 孩子生完了,许玉梅就想回去。 这病房还有别的产妇,宁月也想让媳妇儿好好休息,观察了几个小时确定没什么事后一家人就一起回了家。 这期间段秀琴弄了不少的好东西送回了家,光是老母鸡就一起买了五只,奶粉麦乳精这些之前他们就拿了不少,鱼猪蹄这些也都预备的齐全。 宁月再当爹,乐呵呵的准备晚饭,倪景程吃着儿子做的饭一脸的难以置信。 虽然他也很疼媳妇儿,但,他从没下过厨,从许老头那里知道儿媳妇怀孕期间家里的饭几乎都是儿子做的时候,他突然明白了什么。 饭后,他立刻和许老头套起了近乎,把一个老父亲痛失一子后一家子满世界寻找孩子的心酸与痛苦展现的淋漓尽致,让许老头听得眼睛都不知道热了多少回,忍不住叹了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见许老头动了容,倪景程这才说起了自己的打算,“许老哥,我也不瞒你,我们两口子这次来是想把孩子接到京城去,房子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一家七口住绝对是够的。 工作我也给他安排好,他想进京城的机械厂就进机械厂,或者也可以去农机研究所,比在机械厂更体面。” 他说话够严谨的吧,可是算着亲家了,没想把人抛下的,亲家可别给他使绊子不让儿子回去。 “你们的意思我懂,骨肉团圆这是应该的,对了,我还没问,你们家里几个孩子,都是做什么的?” 倪景程没起半点疑心,张嘴就全说了,“我们两口子一共四个孩子,老大在部队,老二嫁人了,对象也在部队,老四也是军人。 宁月行三,当时因为工作原因,秀琴生完孩子第二天就要马上转移,不想半路转火车的时候孩子被人偷走了,当时她身上带着情报,后有追兵,就算孩子丢了都没法大张旗鼓的去找。 许老哥,你也是老革命了,应该能明白我们当时的心情,那真是心如刀绞,不是我们不爱孩子,而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同胞,我们不得不以大局为重!” “哦,那您家里三个孩子都成家了?最小的也有二十多岁了吧?” “都结婚了,老大的孩子都该娶媳妇了,老四今年也二十九了,孩子都五岁了。” 许老头抽出根烟,自己点上了,吧嗒吧嗒的只管抽,一句话也不说。 最小的孩子和他家女婿只差了一岁,就是宁月丢了他们就又怀了一个,怎么说呢?心里多少有点为女婿难过。 直到那根烟燃尽,老头才重新开口,“宁月这孩子啊孝顺,还是那句话,骨肉团圆是应该的,你们两口子多和他聊聊,说不定他一心软就同意和你们回京城了呢!” 段秀琴觉得,亲家这就是不拦着儿子了,因此对接下来的事充满信心。 可精明的倪景程却察觉出了不对,他貌似说错话了? 接下来的两天,段秀琴每天去哄自己的小孙子,许玉梅之前几个月营养跟得上,宁月一天给她做六顿月子餐,吃得许玉梅奶水好的霸道,孩子根本就吃不完,小模样那真是一天一变,特别的招人喜欢。 段秀琴伺候孩子伺候的开心,倪景程却是急了,他们两个在许家住了两天了,可他们的儿子却是一声爸妈也没喊过。 反正,那小子就是给东西就接着,你们想住就住着,但是半点也不和他们亲近,这哪儿行? 还好,他吩咐的人今天就能到了,希望,希望他真的能把孩子忽悠去京城。 “张春应该到了吧?”段秀琴也急啊,她又不是缺心眼儿,他们两口子都有工作,这次请了十天假,路上就得占五天,他们已经在这边待了四天了,可儿子一点要和他们相认的意思也没有,这哪儿行? “快了快了,火车晚点也正常。” 两人说着话,汽车声响了起来,倪景程面色一喜,回来了。 来人正是上一世来接人的张春,人一进屋,就把包递了过去,“先生,东西带来了,就是事情办得有点急,三少爷还要回京改名,所以,房契上的名字还没改。” 倪景程摆手,“这都是小事儿,等他回京再办也不迟。现金是按我的要求准备的吗?” 张春:“一万块整,我还特意要的新钞。” 倪景程这下心里把稳了,那臭小子不是爱钱吗?这下就不信他还不动心的。 他心里急,当场就把宁月叫了过来,然后把东西递给了宁月,“你瞅瞅,这是单独给你的补偿,这三处房产都是独门独院,还有这些钱,你收好。 这对镯子是我们给你媳妇儿的见面礼,这四份是给四个孩子的,你也帮他们收了吧。” 宁月拿起三本房产证逐一翻看,还行,一套三进院子,一套一进小院,一处临街的房子,地方还不小。 再看看老头给他孩子老婆准备的东西,宁月越发满意了,爸啊妈的叫的那叫一个亲热! “爸,妈,你们可真是我亲爸妈! 我终于相信当初您和我妈不是故意把我丢掉,而且还一直在找我了! 爸,您和我妈辛苦了,我也找到亲生爸妈了,我高兴啊! 你们等着,今天中午我非给您和我妈露一手,让你们也享享三儿子的福!” 说完,他一把抢过便宜爹手里装东西的皮包,把东西重新装回包里,然后屁颠屁颠去了自己个屋,把东西往他媳妇儿怀里一塞,说了句“收好”就准备午饭去了。 留下倪家夫妻以及赵初一两个,面面相觑! 这爸妈叫是叫了,但,又感觉有点不对味儿! 第980章特殊岁月48 原本找到亲儿子不是该一家人抱头痛哭的吗?到他们这儿怎么就差这么多? 算了,管他是啥味儿的呢,认了他们就行! 等下吃饭再说回京城的事! 做为行走在第一线的吃瓜群众,赵初一同志心里默默为家里人点了根蜡,这位三少爷可不是省油的灯,他要不回京城还好,真要回去了,家里可是有热闹瞧了。 宁月中午果然整治了一大锅子的美食,讲真,他本身的厨艺就不错,加上这些食材有些还是他从空间拿出来的,那味道就更不用提了。 席间宁月那叫一个热情,他管老丈人叫爹,管亲爸喊爸,悄悄给老丈人夹肉吃,嘴上溜须亲爸妈,反正,把三位长辈全给答对满意了。 “爸妈你们多吃点儿,这是我特意给你们炖的人参鸡汤,可补了。” 给爸妈一人盛了一勺,给老丈人盛了一大碗。 倪家夫妻:这孩子可真懂事儿,他们活了这么大孩子生了四个,唯有这个不在身边的,会给他们炖汤喝,关键是这汤还真好喝,喝完身上暖哄哄的,脑门瞬间冒出一层汗。 许老头这会心里特欣慰:这孩子,心里有我!!! 他还记得女婿说过的那句话:别看对方说了什么,得看他做了什么。 他可不会扯女婿后腿,嗯,也会看着闺女不给女婿扯后腿,影响他发挥! 一碗人参鸡汤下肚,倪景程再次提起要让宁月进京的事儿。 “爸,瞧您说的,咱们父子失散三十年,三十年呐,三十年儿子都没能在您二老跟前尽孝,我心里,愧的慌! 我当然得跟您回京城了,不过,我媳妇这儿刚生完孩子,就算走也得等她坐完月子不是。” 倪景程满意了,“有你这句话就行,那我和你妈明儿就回京城,等你媳妇儿出了月子你们再来,到时候,爸再给我的小孙孙办满月酒。” 宁月赶紧一副为亲爹好的架势拒绝:“爸,可别。孩子满月酒不能办! 就是您找到我的事儿都不该张扬。 现在的形势在那儿摆着呢,很多小事儿都可能成为别人害人的把柄,凡事低调为上,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不强? 依我说,什么满月酒啊,认亲宴啊通通都不能办,咱们怎么低调怎么来。” 倪景程对这个三儿子更满意了,别看老三是从乡下养大的,但这脑子真不比家里那三个差,尤其是他有眼界,不虚荣,这两点让他十分满意,这要是一直在他身边长大,他得成长成什么样?! “好,听你的,都听你的!” 宁月一拍老倪的肩膀:“这就对了!办酒还得花不老少钱,关键咱们还不能收别人的礼,有这个钱咱干点什么不好? 我们搬去京城,那房子是不是还得收拾收拾,锅碗瓢盆啥的,那是不是都得花钱。” 倪景程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听明白了,碱儿子这意思是,酒席可以不办,但钱得给他。 他怎么就死认钱呢? 老倪两口子第二天就回京了。 他们走后,宁月立刻拉着老丈人回屋和小儿子亲香。 “爹,你快给他起个名,大名小名都归您起,别等那老两口想起来抢了您老的活儿。” 许胜忍不住暗乐,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当初女婿啥也没有,他老两口为了不让闺女难受,勉强同意了这门婚事,到老,女婿记着他的情,对他比亲生爹妈还亲! 他可是听闺女说了,亲家给了闺女三套房子,现金一万,还有给家里几个孩子的好东西,女婿愣是连个起名权都没舍得给出去! “叫啥都行,都是我孙子。” 话是这么说,但许老头还是给取了个大名:许鸿。小名星星。 小娃娃的眼睛特别的漂亮,就像是天上的星星,小名就叫星星。 许玉梅把自己收起的东西又拿了出来,“这些还是你收起来吧,家里什么东西都是你买的,我拿着也没什么用,再说,我也怕一不小心给弄丢了。” 许老头也道:“玉梅说得没错,你收起来就行。尤其是那些钱,太多了也不是老事。” 宁月道:“那我先收着,等去了京城,找机会咱们弄两套房子留着,这年头,钱太多也是麻烦。” 许老头翻了个白眼,“那你还要?” 宁月嘿嘿一笑:“即使是麻烦,也是甜蜜的麻烦! 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再说,把我弄丢三十年,他们一句‘我们补偿你’就把我忽悠去京城,我知道他们是不是真心要认我?肯定要试一试了。 看他们出手还算阔绰,我也就不和他们计较那么多了,可惜,他们还是差点意思,我这四个孩子,他偏给我三套房产,我还得自己再给孩子置办一处!” 许老头:摊上这么个儿子,是倪景程两口子的福气。 “那你真打算进京啊?” “当然得去啊,倪家在京城有钱又有势,正好让玉梅也享受享受有钱太太的生活,还有爹,你也得一起去。 不过不是现在。” 宁月觉得认亲的事儿发生了,倪家被举报的事儿可能也会发生,他昨天已经提醒过亲爹了,自家先自查一下,能躲过去最好,躲不过去再说躲不过去的。 最不济还有他呢! 而且,小型收割机刚制造出来,他待在机械厂可是大有作为,暂时不急着走。 “中午的鸡汤好不好喝?” 许家两父女齐齐点头,“晚上我再给你们炖,昨天用的参须子,晚上咱们用参片。” 许老头:……这心,还真的是偏的没边了! 许玉梅看了看亲爹得意的表情心里暗自腹诽:她家男人是懂得怎么哄老丈人开心的。 宁月在家照顾了半个月的月子,期间收到了一次汇款单,不过汇款的不是他亲爹亲妈,而是赵初一。 宁月就想的多了些,连汇款都不敢用自己的身份,想必自查的事进展的并不顺利。 然后他就被秋厂长紧急召回了,因为小型收割机试验结果非常成功,他们厂已经收到了第一批订单。 厂里之前已经在建生产线,但,进度缓慢,秋厂长非常着急,宁月只得放下可爱的小儿子,回厂继续为建设美好国家努力加班加点搞生产去了。 第981章特殊岁月49 京城倪家。 “什么?真的有人举报了咱们家?之前不是查过了,咱们家怎么会有问题?” 倪景程不理妻子的问话,快速写了封信交给赵初一,“你和张春现在就走,去羊团生产队当知青,另外把这封信交给老三,家里的钱你全带上,不然留下也是要被搜走的。” 张春有些不靠谱,这种管钱的事儿不适合他。 赵初一没想到,倪家出事会来得这么快,先生明明是被冤枉的,却没办法证明清白,乡下的生活那么苦,他们如何能承受得来? 可时间紧迫,他根本没时间多想,手中已经被塞了一把的东西,还有一个现整理出来的小布包。 突然有些庆幸,那些房产和现金全给了老三,不然也是要被搜走的。 而且那些房产的房主可不是他倪家,就算是查也查不到老三头上。 这年头但凡有些头脑的,谁手里没些好东西,房产这类为怕充公,弄到别人户头上也是有的,甚至,有人干脆用的假名办过户,主打一个没有麻烦。 宁月这边努力搞生产呢,忙起来一连几天都会住在厂里,这次又是忙了好些天才赶上周日回了趟家。 小星星已经过了满月,许玉梅营养足,一个月子下来除了肚子别处哪儿也没瘦,脸颊饱满白晳,美的不行。 宁月进屋的时候,她刚把睡着的孩子放在炕上,这会儿睡,晚上估计又要闹腾了。 宁月翻出几瓶换了包装的高级护肤品递给了自己媳妇儿,“多抹点,用没了再给你买。” 许玉梅轻笑:“你可真是财大气粗了。” “嗨,这不是以前咱缺了吗?以后都给你补回来。对了,孩子还没放学呢?” “打猪草去了,他们说咱家没人挣工分,他们仨趁着放学的时间打上一点儿猪草,也能赚五六个公分,我看他们的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就没拦着。 爹不放心跟着去了。” 许老头是拿退休金的,供应也是去城里领,不在村里分粮,所以平时不用上工。 嗯,家里目前确实没人上工挣工分。 “那等下给他们做些好吃的,犒劳犒劳他们。” 许玉梅赶紧拦着:“你可别了,咱家天天吃肉隔壁都有意见了,没听咱家一到做饭的时候隔壁就打孩子吗? 之前我做月子还有借口,现在我可是出月子了,哪能天天这么吃?” 宁月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又打开了自己的大黑包:“我都准备好了,买的现成的,等下直接热一下就行了。” 上班有缺点也有优点,缺点是不如天天待在家里舒服,优点就是拿出什么来家里人也不会怀疑。 “晚上吃米饭吧,把菜往锅里一放,一锅就全出来了。” 还啥味儿都跑不出去,当然了,他还得再弄盘凉拌菜做做样子。 “听你的。” 宁月很快做好了晚饭,然后出去找一老三小。 地里的草长的还不算太高但是真嫩,想打一篓子草可是很费了一些时间,许老头就在边上陪着,顺便挖些野菜,打算回家做菜饽饽吃。 宁月找过来的时候正好赶上队上下工,只是,他怎么看到了熟人呢? 真,出事儿了? 哦嚯,提前提醒了他们还没躲过? 真让人无语呢! 许老头咳了一声,示意他帮孩子拿筐子,“今儿咱们家三个孩子弄了三筐草,算两个工分,他们干得可卖力了。” 队上四个工分要上交四篓子草,那种大篓子,草还要压得实实的。 他们这三筐草给算两个工分已经不少了。 宁月一把抱起二毛,将孩子放上了肩头:“干得好,不愧是我的孩子!二毛最近有没有好好学字?” “学了学了,我已经会背好几篇哥哥的课文了。我还会数到一百……” 大妮大毛也在那儿给宁月汇报这些日子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辅导情况。 乡间的小路上,留下一串叽叽喳喳的轻脆童声。 回到家后,许老头直接关了大门,手中的篮子被他拎进了厨房。 “赵初一和张春是前天来的。来了后就来了一趟咱家,倪家出事了,你亲爸妈也要被下放,就是不知道会被下放到哪里。” 这谁能想得到呢,上回来的时候他们开的还是政府的车,才一个月过去就要被下放了! 这京城可真是乱。 “嗯,等下我去知青点儿看看,反正之前他们两个来过咱们家,村里也有人见过他们,装不认识也没啥意义。” 许老头道:“我看他们那意思就是要和你保持距离,估计是怕牵连到你。” 怪不得老丈人那会儿不让他和赵初一他们打招呼呢。 “拿啥牵连我?之前我是李家养子,后来我入赘许家,倪家和我有个屁的关系! 就因为他们来过咱们家做客?滚他奶奶的吧!” 许老头:真没见过谁张嘴闭嘴把入赘俩字儿挂在嘴边的,感觉入赘是啥好光彩的事似的! “去去去,赶紧去,你心里有数就行,就算真出了事,你老丈人别的不敢说,在凤城县还有点人脉的,护一个你还护不住!” 宁月顿时乐得眉眼弯弯,“我就知道您老对我好,那我走了啊!” 空手去的,啥也没带,有句话叫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但要他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两个下乡来当知青,明显就是避祸,不可能没有准备。 村里的知青点儿就在大队部的旁边。 说起这个,还得说说这个吴地主。 以前凤阳生产大队,羊团生产大队还有南边的青林生产大队,都属于一个村,也就是原来的凤阳村,因为村子太大,后来分成了三个大队,而羊团大队的大队部,还有大队部左边的知青点,以及大队部右边的晒谷场全是吴家老宅。 宁月刚出现在知青点儿外面就看了在门口晃当的赵初一,门里还有一个张春。 见他过来,赵初一一言不发,直接带着宁月朝偏僻的后山走。 直到走出村子到了山脚边,赵初一才停下。 “春子,你盯着。” 张春“嗯”了一声,便远远的站在二十多米外的一棵树后。 第982章特殊岁月50 赵初一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包,“今天看见您就知道晚上您肯定过来,这些是先生让我给您的,里面有一封信。” 宁月接过打开,借着月光看了看,钱,还有一些看起来就挺值钱的玉饰以及一封信。 “这些古董我就收着了,放在你们身上被人发现徒增麻烦,钱你们拿着,乡下的日子不好过,缺啥少啥的就自己买。 还有,不用怕牵连我,有任何事都可以来找我,你们是知青,又不是犯罪分子,被人看见也没关系。” 赵初一看着又被推回来的这一沓大团结,真的很想问一句:您不是死要钱吗?现在又是闹哪样? “说说吧,我不是提醒倪老头了吗?怎么还被人整了?” “事发突然,先生得了信儿就安排我们这些人下乡了,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算计倪家。” 宁月无语,“除了我爸妈,其他倪家人有没有被牵连?” 赵初一:“影响肯定是有的,能晋升的也要被按下来,原本能参加的机密任务也要被排除在外。” 宁月不咸不淡的“哦”了一声。 赵初一:他听着三少爷语气里怎么还有点遗憾呢? “你们肯定有办法和我爸妈联系对不对?知道他们下放地点别忘了通知我一声。” “好的三少爷。” “别老是三少爷三少爷的,被你喊的总让我觉得自己就是地主老财,叫三哥吧,别人要问你咱们什么关系,你想好怎么说了吗?” 赵初一想了想:“要不就说,我父亲和许老以前是战友?之前特意让我过来看他老人家,正好我要下乡就申请来了这里。” 宁月:“你家里有人当兵吗?” “我父母都是上过战场的。” “那就这么说,以后也方便来往,不行,你们在村里盖个房吧,方便开小灶。” 赵初一也正有这个想法,知青点儿里四间房住着整整二十一个知青,人均八百个心眼子,他们才来两天,昨天休息一天,今天第一天上工,结果知青就爆发了三次争吵,想想就挺操蛋的。 “我们把房子盖在您家旁边可以吗?” 宁月点头,“当然可以,房子别盖的太大,够你们住的就行,钱能省点儿是点儿。” 该说的都说了,宁月夹着小包就离开了。 京市早晚是要回的,他不介意提前收两个小弟。 反正亲爹都给送上门儿了,不收白不收。 赵初一果然很快和大队长商量要出来盖房,而且位置就选在了许家旁边的空地上。 村里盖房特别的快,今天张罗,明天备料开工,过个几天房子就盖完了。 宁月再次休假回家的时候,隔壁就多了三间泥土房,嗯,房顶是用的瓦片,这倒是能省不少的事儿。 他这边刚进家,隔壁的人就探出了头,隔着院墙喊了声“三哥”。 “哎,房子都盖好了,你们都搬进来了啊,真快!晚上准备弄点啥吃?要不过来一起?” 赵初一连忙拒绝,“我们中午发的二合面,晚上准备蒸些馒头,张春在后院儿挖了些野菜,做个凉拌野菜就挺好的。” 宁月:“行吧,那等下我这边做了菜给你盛一碗。” 赵初一咽口水。 他和张春都会做饭,但,会和会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他和三少爷的差距大概就有一个太平洋那么大吧。 “那谢谢三哥了。” 许玉梅见男人回来,把怀里的孩子递给了他,“你赶紧抱抱,这个班儿上的,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以前也没见爹这么忙过,孩子都该不认识你了,我去做饭。” 宁月把包放在厨房的桌上,赶紧接过小星星,小家伙扑闪着漂亮的大眼睛,努力的把手往嘴里伸呢。 宁月赶紧把他的手拿了下来,“不吃手手,脏,饿了咱们找妈妈,来,爸抱你洗手去。” 小家伙因为嘴里的美食没有了张嘴就要嚎,宁月抱着他在厨房走了几步,小家伙就老实了,给孩子用温水洗了手擦了脸,宁月又把孩子给了许玉梅,“还是我做饭吧,你这身体还是有点儿虚,瞧这汗出的。” 空间中的药丸,他一直没拿出来,主要是他媳妇儿这会儿的样貌已经很出色了,再来颗恢复药丸,一下子年轻十几岁,就有些不合适了。 这年代,女人太漂亮了会多很多麻烦。 所以,他只能用中药给她调理身体,可孩子还小要吃母乳,那就只能等小星星断奶再说了。 “我这两天也要去上工了,一直不干活儿,村里人该有说词了,咱也不能让大队长难做。”越是亲近越不能给人添麻烦。 口粮是按人头分,工分多的可以多分粮,工分少的甚至还要给队里补钱,他们家现在娘五个要在村里分粮,她一直不上工却能拿粮,村民肯定会不满意。 宁月:“去就去,不过,你也不用太认真,干点轻省的就行,实在不行我在城里给你找份工作好了,下地还是太辛苦。” “那怎么行?我在村里还能带着孩子去地里上工,或是回家喂个奶都方便,去上班这样能行? 先不说没有住的地方,就算你们厂给你分个房子,咱们七口人得要多大的房才够住?” 说来说去,还是这个年代限制太多,想干点儿什么都不方便,这还是家里有老丈人能帮着看孩子,要不可不就得媳妇儿背着孩子上工? 他没再开口,却已经打算晚上去大队长家里走一趟了。 大毛三个虽然天天依旧打猪草,且因为有许老爷子帮忙,每天也能挣上四个工分,但,大人不下地,到底还是个麻烦。 天气渐渐热了,家里也没存什么肉食,但宁月的百宝袋里装了肉菜,晚饭吃的粥,院儿里的小青菜都能炒着吃了,再加上带回来的炖排骨,分给隔壁一饭盒,他们这边儿也开饭了。 晚饭过后,三个孩子不用说就自觉就着煤油灯趴在桌子上写字,包括小二毛都是这样。 宁月和许玉梅交代了一句就去了大队长家。 “婶子,我叔在家吗?” 大队长媳妇儿乐呵呵道:“快进来,在家呢,当家的,宁月来了。” 第983章特殊岁月51 宁月把手里的两瓶酒交给婶子,“厂里发的福利,留我叔喝的。” “哎呀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这我们哪能收,等下你给大哥拿回去。” 大队长是许老爷子的堂弟,过年的时候宁月还特意送了年礼,两家平时关系还算不错,这亲戚关系就是全靠维持,维持的好两家之间自然亲近。 所以,队长婶子是真的没想收宁月的礼,而宁月是真的想送这份礼。 大队长一向严肃的脸此时笑的灿烂,“是宁月啊,快坐,你可是大忙人,听你爹说你都是厂里的工程师了?” 宁月进屋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给大队长点上,“啥工程师不工程师的,竟剩瞎忙了,整天加班儿,家里啥事儿我都帮不上,害的玉梅不仅要照顾孩子洗衣做饭还得下地上工。 这不,我今儿过来就是想和叔您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想个法子让我媳妇儿轻省点儿。” “你不来我也想和胜哥商量呢,我琢磨着你家也不缺钱买粮,而且孩子也懂事儿,放学了也来割猪草,本打算让玉梅去养猪的,这个工作稍轻松点儿,就是工分不高,一天六工分,这样村里应该也没人说啥。” 宁月这会儿的工资比他师傅还高十块,福利待遇什么的更高,这还不是他要的,是秋厂长主动帮他提的待遇。 许老爷子自己低调,但他有个有能耐的女婿嘴巴就不听使唤了,真是忍不住就想和别人分享,因此村里人也知道许家的这个女婿特别有出息,挣的也多,但具体挣多少还真不知道。 宁月:“要不我见到叔就觉得亲呢,也就您总替我们两口子操心,可我听玉梅说养猪那活儿不是张家的干呢吗?您把她换下来,会计能愿意? 我和玉梅怎么好意思让叔因为我们家得罪了人。” 会计姓张,媳妇儿负责养猪。 大队长脸上笑意更浓了,之前他确实是这么想的,村会计又怎么样,他媳妇儿膀大腰圆的就该下地去,而且自家侄女确实比她适合干这个,他也不怕村民说他偏向自家人。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但侄女婿体会到他的用心,他这心里就更舒服了。 “那你是有啥想法了?来,你说说,叔听听,能行就按你说的办。” “您看这样行不,我听玉梅说叔您家的老二高中毕业?” 大队长不明白宁月咋问起老二的学历来了,楞了一愣,队长婶子接话道:“明哲是高中毕业,可惜一直也没能找到工作,现在就在村里负责登记分发农具呢。” “您看这样行吗?我在城里给他找一份临时工的工作,您让玉梅接替明哲兄弟的活儿怎么样? 我想来想去就这个活计最适合她,早上看村民领农具登记,下工再收回来,一天四次,还不耽误她看孩子……” 大队长已经一把抓住了宁月的手:“侄女婿,你刚才说能帮明哲找到工作?” “正式工不可能,正式工的名额一个得一千多,还得看运气。 我顶多只能给他找个临时工的活儿,您也知道,当初我爹退休就让我干的临时工……” 而且老丈人当初也是留了心眼儿,他那工作本来是要给闺女

相关推荐: 过气天王[娱乐圈]   刺玫花的憔悴   我们中混进了奇怪的家伙   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   宠后养成日常   我在和平精英捡福袋   我缔造了国服神话   东郭先生和狼   重塑世界   在樱花之下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