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想到空间中的松茸,宁月干脆将松蘑也扔了一些进空间,还将长出松蘑的土移到了空间中一些,说不定,还能让空间再变大一些呢! 山谷中多松树,因此松蘑都是一片一片的,宁月采着采着都忘了方向和时间,直到,耳边传来哗哗的水流声,她立刻朝着水声的方向望去。 山谷中一条小条穿流而过,宁月走到河边,她记得,红果生产队的河水就是从这莽山来的,冬天的时候队上还会在河里破冰捞鱼,正在这时,一条鱼突然从河里蹦了出来,就砸在了宁月的脚边,而且这鱼貌似有点狠,生生将自己砸晕了! 宁月:……这是提醒自己河里有鱼,别白来一回吗? 第九十章七零福宝15 将自己把自己弄晕的鱼捡起,扔在小水坑里,宁月寻思起来,她手里没有工具,这鱼要怎么抓呢? 想到什么,宁月快速的从河边找到一根木棍,用木棍从边上沙土松软的地方挖渠,累了就喝了一口灵泉水,歇一会儿再继续挖,不一会,就挖了一个大木盆那么大的坑,然后她将空间中的灵泉水洒到了挖好的水渠里一些。 然后她就在一边静等。 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这会儿应该快到十一点了,就算马上就下山也赶不上吃午饭,她干脆就坐在河边,打算多等一会儿,看看那些鱼会不会被吸引过来。 正这么想着碧绿的河中传来一阵水声,宁月被声音吸引,放眼望去,只见水中出现一道道黑漆漆的身影,紧跟着,那些黑影就直奔她挖的沟渠处,不顾那浅浅的沟渠可能会让它们搁浅,一气儿游进了刚刚挖好,水还有些混浊的水坑中。 宁月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她蹭的一下站起身走到水坑前,打算把这些鱼都捞出来。 可是,鱼实在是太多了,要怎么拿啊? 要不放到空间里? 她又拿着那根粗树枝进了空间,然后也不管地方合不合适,在黑土地上开始挖坑,足足挖了大半个小时,才挖了一个有三四个平方大小的水坑,她这才赶紧出了空间,可眼前的一幕却是惊的眼珠子都要突出来。 眼前,全是鱼啊!可她挖的坑太浅,以至于那些鱼的背都露在外面,鱼尾不停的摆动着,似乎是要把其它鱼甩去一边,嘴巴却是深深的藏在水里,不停的快速的合动着。 从坑里到沟渠,到挨着沟渠的河里,全是鱼。 惊讶过后,宁月毫不客气的将手伸进水中,心中默念了一声“收”,水坑中的鱼不一会儿就消失了大半,连同一些河水也出现在了空间中的大坑中。 大坑中的鱼刚一减少就会有新的鱼重新补上,宁月收了好半天,才收了手,因为后面再过来的鱼体积明显变小了。 可能是大鱼更有灵性,也可能是大鱼的速度更快,总之最先到达她挖的坑中的鱼全是大个的,五六斤的都能看到。 后面的鱼个头就要小很多。 宁月挑了几条,二三斤三四斤的,用树枝串上,心满意足的想要下山,却意外听到了人声。 “老陈这回病的有些严重,人眼瞅着就瘦下来,希望今天能抓些鱼回去给他补补,哎,这还是有你照应着,要不然我们这些老古董真要被折磨死了。” “可不敢瞎说,大家都要好好的活着,别的我这个大老粗也不懂,但我觉得,这世道不能一直这么乱。 你们这些军人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国家不会让你们一直含冤不白的,只要好好活着,总能看到希望。” 两人正说着话,一抬头看见了正站在河边拎着好几条大鱼的宁月,声音顿时戛然而止! 愣了一会儿后,那位胳膊明显有些不便的老头才开了口:“是宁月丫头啊,也来抓鱼,看来收获不错。” 宁月自然的朝对方打了个招呼:“耿叔好,我今儿运气好,不过这么多鱼也吃不完,正好送你们几条。 补身体的话,黑鱼最有营养,这里正好有一条,再给你们拿上两条草鱼,肉厚刺少,炖汤吃也行。” 大鱼都被她抓走了,万一两个老头一条鱼也抓不到怎么办? 干脆她就给上几条好了。 耿老头连忙摆手,“我们怎么能白拿你的东西,不行不行,等下我们自己抓就行了。” “叔,您放心拿,您也看见了,我抓了这么多呢,家里绝对够吃。 我嘴巴严的很,什么都不会往外说。 而且,我也相信,这天早晚会晴,大家都要好好活着,好日子在后头呢!” 说着宁月将刚刚用树枝串好的鱼摘下来三条,再折了根树枝重新串好,递给了耿老头,耿老对看了身边的苏老一眼,到底还是将鱼接了过来。 宁月看他接了心下一松,随后提醒了一句,“耿叔,您也早些回去吧,省得再碰上别人多生事端。” 耿老头“哎哎”的应了一声,“我们这就下去了。你等等,我把鱼钱给你。” “耿叔,您老埋汰我。我妈说,队上住着的这几位老人,都是一时之间遭了难,如果遇上了,能帮就帮帮。 这鱼是我白得的,我能要您的钱?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行了,我走了,您下山慢着点,注意安全啊~” 说罢,宁月便背着背篓拎着鱼离开了,看着她的背影,耿老头感慨了一句,“听到了吗? 不是我一个这么想,连这个村里人口中好吃懒做的月丫头也是这么认为的。 您可一定要打起精神,被人骂两句怎么了,写检查怎么了? 只要活着,将来什么样还不一定呢!” 苏老长长的出了口气,“是,你说得对,不说别的,就说张大梅,平时遇上了,都躲得远远的,可人家背地里却是这么教孩子的,这世上啊,还是好人多。” “哎~这么想就对了。 坏人是有,可好人也多,大家就是没办法,因为大形势在这儿摆着呢……” 谁又愿意平白无故的给自己找麻烦? 杜大力家。 杜桃花一身狼狈的回家了,杜家大嫂和二嫂正在厨房做午饭,见她回来立刻欣喜的迎了出来,“桃花,你可算回来了,快让我们看看又拿回什么好东西了。” 她们家这个小姑子啊,自打去年秋天开始就变得特别厉害,但凡她每回进城,别人弄不到的肉她就能拿回来,时不时的还能带回些细粮,因为有这么个厉害的小姑子,他们家的日子就变得好过了很多,今儿小姑子说要上山,肯定又带了不少的好东西回来。 杜桃花最烦这两个势力的嫂子了,她没得到系统前,她们一直看她不顺眼,千方百计的想把她嫁出去,等她时不时的用自己种出的粮食换肉后,两个对她的态度立刻大变样,那副嘴脸让她想想就恶心。 不过,她现在还要在这个家里生活,自然不能和她们闹得太僵,即使不喜欢,也要和她们维持好关系。 “拣了两只野鸡,一只兔子,估计咱妈得拿去换钱,别的就没有了。” 第九十一章七零福宝16 大嫂立刻笑出了一脸的褶子,反到是二嫂听说要拿去换钱立刻撇了撇嘴,他们家公婆偏心老大家的,家里的钱最后还不是要装进老大的口袋,还不如吃了还能解解馋呢! 杜桃花才不管两个嫂子在想什么,将篓子往两人手里一递便回了自己的房间,想到今天的经历,她总觉得杜宁月有些不对劲儿,可系统又说她没问题,那杜宁月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牙尖嘴利? 上一世,她没有系统,家里人对她从来都是不管不顾,等到她十九的时候,因为要给四哥说亲,家里拿不出彩礼,就把她嫁给了镇上的张成荣得了二百块钱的彩礼。 本来她想着张成荣在屠宰厂上班,虽然只是临时工,但他家日子也比其它人家好过很多,嫁过去她最起码不会缺了肉吃。 可那个张成荣就是个不解风情的,说话直来直去噎人的很,不会小意温存,夫妻间的事每次都是草草收场。 因为日子过的不顺心,两人成亲的那些年没少吵架,孩子虽然生了两个,但平时大都是婆婆在带,和她都不亲近。 后来,后来…… 想起江龙生,她的脸上布满了红潮。 那个男人实在是太厉害了,他让她尝到了做女人的真正滋味儿。 两人偷偷摸摸的好了一年多,后来被张成荣发现了不对劲,他打了她好几回,直到两人被张成荣堵在了屋里,江龙生被张成荣打断了一双腿,随后,又和她离了婚。 她想着,既然她都离了就可以和那个男人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他有本事,钱是大把大把的赚,结果,他说他家里不会让他离婚,只能委屈她当他的情人。 后来,她怀了他的孩子,被他妻子知道了,那个女人竟然带人将她打死了,直接一尸两命。 她以为死了就是死了,没想到竟然能重生回到十七岁的时候,这辈子,她就是回来报仇的。 那个女人这辈子休想再嫁给江龙生,江龙生是她的! 不过,嫁给江龙生之前,她得先做一件事,张成荣害得她成了她心爱男人的情人,这辈子,她怎么也要帮他找个好女人和她过日子才行啊。 她可是记得,上一世,宁月那个贱货抢了侄女儿的婚事嫁给了在县里粮站上班的李富贵,着实是过了一阵好日子,自己当时和张成荣离婚她还来看她的笑话,直到她被打死,宁月那个女人还过着阔太太的生活。 凭什么那个处处不如自己的女人能过得比自己好? 她就该和张成荣那个不解风情、动不动就冷脸、没事就要和她吵架、整天满身猪屎味儿的男人凑成一对儿才对! 至于李富贵,宁月这辈子是别想了,她有办法把两人的婚事搅和黄! 到时候堂姐会很感谢她的,毕竟,张成荣怎么说也有一份在屠宰场上班的工作,三五不时的家里就能吃到肉,堂姐肯定更愿意嫁给他。 …… 张大梅回家的时候,二儿媳妇已经做好了饭,闺女却还没回来,采了足足三四斤松茸的喜悦之情一下子就消失了。 她不放心,吩咐几个孙女将篓子里的松茸挑出来后,便迈着小细腿出了家门。 不是她小心眼,而是桃花那丫头实在是邪门的很,每回闺女跟她碰上都只有吃亏的份儿,尤其是最近这一年,闺女的名声都因为那丫头搞臭了。 也是自家闺女不争气,不管时间地点遇到点儿事儿就只会发脾气,桃花那丫头却在一边假惺惺的说什么“我不怪她”,“都怪我没考虑宁月的心情”,“大家别多想,宁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大家千万别和她一般见识”这样的话,引得大家讨厌自家闺女。 她闺女又没吃别人家大米,就算不上工关别人什么事? 张大梅到底还不算老,走路的速度贼快,可惜在山上走了一圈也没找到自家的宝贝闺女,等她再下山的时候,都已经一点多了,家里人都已经吃完了午饭。 二儿媳王春花听到动静迎了出来:“妈,饭留在锅里了,小妹怎么没回来?” 张大梅正担心着呢,闺女上了山,这会儿还没回来,可千万别出什么事儿啊。 “你男人呢,让他喊上老大老三赶紧上山找月月去。” 王春花不敢耽搁赶紧喊人,不大的功夫,老杜家一大家子齐刷刷的拿上家伙事儿,朝着莽山进发。 宁月背着满满的背篓,手上的草绳系着四条大鱼,脚步沉重的朝家的方向走着,大江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小姑,立刻高兴的喊了起来:“奶,是我小姑。我小姑回来了。” 张大梅也看见了自家闺女,她紧走几步迎了上去,“你个死丫头,怎么不早些回来?都该把我吓死了!” “妈,我这不回来了吗?快快快,把我手上这些东西接过去,太沉了。” 张大梅这才注意到她手上和满满一背篓的东西,“我的个天,你是真行,怪不得舍不得回来呢,合着你这是掉蘑菇窝里了,还抓了这么多鱼!” 大江已经主动上前接过了宁月背上的背篓,大哥杜国兴也上前将她手上的几条大鱼接了过来。 “妹妹是真厉害,竟然能从河里捞到这么大的鱼,那鱼可不好捞啊。” 宁月:……不好捞?不不不,不用捞,直接捡就行了,容易的很! 宁月就这么被迎回了家里,张大梅虽然看着那几条大鱼很是欣喜,却更关心闺女到底跑去了哪里。 “老大家的,把这几条鱼处理一下,明天吃一条,剩下的全腌上。” 女儿给了她底气,家里有了钱,张大梅也不介意给家人补补身体,她真不是那种抠搜的老太太。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闺女受累了,费了半天劲捞回来的鱼该吃就吃,正好给闺女补补。 田宝芬痛快的应了一声,“妈你放心,我一会儿就把收拾干净腌上。” 这年头,谁家有好东西也舍不得一气儿都吃了,婆婆没让送到收购站卖了换钱就是开了天恩了。 第九十二章七零福宝17 张大梅吩咐完就拉着闺女进了屋,“告诉妈,是不是桃花那丫头又坑你了?怎么这么晚才从山上下来?” 宁月:“……没有,我带她在山上走了将近两个小时,后来她可能是累狠了,就自己走了,不过她运气不错,拣了一只野兔两只野鸡下的山。” 随后她又想起自己篓子里的那些东西,“我那篓子里也有两只野味忘了拿出来了,干脆也让大嫂一起腌上做成熏肉,留着以后慢慢吃。” 张大梅:……现在猎物都这么好拣的吗?怎么杜桃花那死丫头拣,自家闺女也拣的?她怎么就拣不到! “我不知道你还拣了野味回来,要不干脆让你大哥跑趟收购站,一起卖了得了。” 到底是勤俭持家的习惯占了上风,张大梅开口说道。 宁月抱着张大梅的胳膊撒娇:“妈~咱家又不缺钱,我都说了,拿回来的东西您尽管吃喝,绝不会让您缺了钱花,您就留着吃吧。” 张大梅被她晃得眼晕,最后只得无耐的道:“好好好,不卖就不卖,还咱家又不缺钱,这口气大的,被别人听到还以为咱家发大财了呢!” 说完她又噗哧一笑,她家可不是发了大财吗? 宁月:……您若是想,倒也不是不可能。 张大梅将那两只野味从篓子里扒拉出来,同样送去了厨房交给大儿媳妇处理,这些东西腌上,放一阵子也不会坏,时不长的拿出一些吃,家里人就不会少了油水。 张大梅出去后,几个侄子侄女立刻跑到了正房,大江嚷嚷道:“小姑小姑,你是怎么抓到那么大的鱼的?教教我们呗,这样以后咱们家就不会缺鱼吃了。” 宁月实在没什么好的经验分享,只得敷衍道:“等以后我再抓鱼就叫上你们一起,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我是怎么抓到鱼的了。 小河,让你背的九九乘法表会背了吗?你们几个呢,让你们写的字会写了吗?” 屋里瞬间就是一静,随后几个小家伙机灵的回房拿来了自己的笔本书,开始在正屋学习,反正学习的劲头还是挺足的。 宁月也拿起初中的课本看了起来,毕竟,原主学习也就一般,而几十年后学的知识明显和现在不一样,她将来肯定是要考大学的,知识得捡起来,然后自学高中的课程,这样才能带着张大梅和杜二民去城里生活。 几个小家伙一看小姑都初中毕业了还要学习,他们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一个个的,全都一声不吭的认真写字,这让宁月看的很是欣慰。 晒了一天的地终于不再泥泞不堪,第二天开始,队上继续上工,四丫要留在家里晒那些蘑菇木耳,野菜采的多,一时之间吃不完都是晒成干,等到没菜的时候拿出来吃的。 三丫则是一个人承担起了打猪草的重任,宁月就一个人上了山。 因为昨天她将鱼放进空间后,空间发生了一阵动荡,等她晚上回到家里再进空间后,发现空间又有了变化。 黑土地的面积大了一倍不止,空间中出现了一条河,原本因为收的鱼太多,挤在坑里生活的鱼现在能在河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原本她用来摆放日用品的地方倒是一点变化也没有。 连着好几日宁月一吃完早饭就开始往山上跑,空间里此时已经放了一对活野鸡和一对活野兔,以及三只憨头憨脑的傻狍子。 不过这些野味可不是自己送上门自杀的,而是宁月又把灵泉水拿出来用的时候,吸引了来河边喝水的小动物,被她抓起来的。 直到这日宁月再次拿出一捧灵泉水吸引了一群来喝水的梅花鹿,那些傻鹿啊,为了口带了灵气的灵泉水连人都不怕了,直接被宁月伸手一摸一只只的就全被收进了空间里。 随后,空间又是一阵动荡,原本在空间查看的宁月竟然被挤了出去。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宁月感觉空间终于平静了下来,她赶紧尝试进入空间查看。 这一看,她直接惊喜的楞住了,她可以确定空间再次升级了,之所以说再次,那条突然冒出来的河应该算做一次升级,这次应该是第二次,因为在黑土地的不远处出现了一座山,只可惜那山上光秃秃的,什么植物都没长。 好在,之前她在山上收了一些东西,那些被她收进空间的猎物和原来的那片松茸松蘑榛蘑以及意外带进来的野草小树苗已经不见了,应该是被转移到了山上,果然,宁月很快就在山脚下看到了一片野草,以及正在欢快的打洞的两只兔子。 她现在大概也摸到了混沌珠的一些尿性,就是要搜集不同的物种,物种越多,空间的变化就会越大,或者也可以说每多一些物种就能让它升上一级,但具体的数量她还没摸清。 其实也没必要摸清,她只要不停的往里面放活着的动植物就行了。 好在那些植物只要扔进混沌珠里就能成活,这让她省了不少的功夫,要不然她真能被这空间活活累死。 这日中午回到家中,发现家中竟然来了客人。 见她回家,刚刚下工回来的大江一把接过她肩上的背篓:“小姑回来了。” 宁月嗯了一声,而后朝堂正屋一扬下巴,“谁来了?” 大江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小姑的脸色,“那个,是隔壁村的李媒婆,来给大姐保媒的。” 他是真怕小姑生气,大姐比小姑还小,整天有人上门保媒,小姑却无人问津,换谁心里也得不舒服吧。 宁月点头,“知道是哪家的小子吗?” 见小姑这次没生气,大江暗暗松了一口气,“听说男方是城里的,在粮站上班,比大姐大了五岁,我妈对男方挺满意的,媒婆的意思是让两人明天见个面儿。” 宁月:……在粮站上班的不就是李富贵吗?那可是一个大火坑啊,而且,上辈子大侄女是和对方相看了的,要不是后来被原主把人撬走了,两人肯定是要结婚的。 “人家是县城人,还有正式的工作,怎么会想要找一个乡下的媳妇儿?” 第九十三章七零福宝18 大江:……是哦。 他妈光想着对方有工作是吃商品粮的了,这么好的条件怎么会轮到老实巴交只会种地干活儿的大姐? 宁月当然知道李富贵为什么要找一个乡下媳妇儿了,因为那个男人天生没种,根本就生不了孩子,他原来已经结过一回婚,女方因为知道他不能生和他离了。 而且他并不是媒人说的今年 22岁,而是27,媒人帮他隐瞒了岁数。 “我去和我妈说,不能让大姐上当,万一他有啥大病呢,岂不是坑了大姐一辈子?” 宁月见大侄子明白她的意思了,便没再说话,在院子里洗了手脸就进了正屋。 刚好李媒婆往外走,见到宁月后顿时眼前一亮:“我说老嫂子,这就是你家那老闺女吧,长得可真俊,等你家孙女的婚事说定,我非给她说上一门好亲事。” 当地人说老闺女并不是说这个闺女岁数大了,而是最小的闺女。 宁月:……我是不是还要谢谢您啊? 就她帮着隐瞒男方真实情况这一点,宁月就百般看不上这个李媒婆。 眼看着送李媒婆出门时,大嫂塞进她手里的小布包,她是真想一把将那东西抢回来啊,哪怕就是一粒米,这老东西都不配吃她家的! 送走李媒婆,一家人齐齐聚在厨房吃饭,不自禁的就说起了大丫的婚事,田宝芬的声音里都带一丝兴奋,“哎呀,大丫的婚事若是能谈成,咱家也能有个吃商品粮的姑爷了。 我听她的意思,李家光是聘礼就能给个八十块,还有一辆自行车三十六条腿,这在十里八乡都算是头一份了吧?” 王春花跟着附和:“咱家大丫整天不声不响的,谁能想到她能找到这么好的婆家呢,我家三个丫头要是有大丫一半儿的福气就好了。” 她心是确实是羡慕的很,不过自家三个孩子到底是还小,她还不急。 李爱莲看了看两个妯娌没说话,人还没相看呢,成不成都两说,现在就这么高兴是不是太早了点儿? 而且她总觉得这李媒婆的话有些不靠谱,那男方条件要真这么好,怎么会跑到农村来说媳妇儿? 她和李媒婆是一个生产队的,以前偶尔听过她给人保媒背地里收钱帮人隐瞒情况,坑了两个大姑娘,自家大侄女不会也被她坑了吧? 不是她贬损自家人,大丫除了能干些真没什么能拿出手的优点了。 就是长相稍好一点,可若是跟小姑子比也要被比下去。 小姑子的样貌全是取了公婆的优点长的,整个村里,不,应该说是她见过的人里就没有比小姑子长得还美的。 若李媒婆说的是小姑子,这婚事还靠点谱~ 她心里嘀咕,嘴上可是没敢说出来,大嫂正高兴呢,她可不能扫了人家的兴。 看来,只能明儿李家人来了,再看看情况了,万一男方的情况真有不对劲儿,她就和婆婆提个醒儿,怎么说也是自家孩子,不能眼瞅着被人骗了去。 杜国华也奉承了大哥几句,“这事要真能成,大丫可就是城里人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帮衬家里几个兄弟。” 大丫一直埋头吃饭,宁月看不清她的表情,干脆收回了视线。 倒是大江脸色不怎么好,用过午饭后就拉着他爹回了房。 宁月提醒过大江后就没打算再和老大一家说什么,大江若是能说动他爸妈去城里打听李富贵的消息那就最好,若是不能,她也有办法搅黄了这门亲事。 不管怎么说,第二天,李媒婆还是将李富贵一家带了过来。 大丫穿着奶奶新给做的衣服,脚上穿着自己做的新布鞋,头发也梳的立立整整,见客人进来,低着头给几人倒了水,便站在了一边。 宁月没往前凑,家里来人她就背着篓子出去了,倒也看了李富贵一眼,头发梳的流光水滑,穿着板板正正的中山装,脚上一双黑皮鞋,长得人模狗样的,要不然原主也不会一眼看上。 她瞅了一眼就上了山,空间里的物种还是太少,她每天就不停的往空间里扔东西,这两天已经想办法把平时常见的粮种也种了一些,都不多,每样也就种一行的量,反正空间只看品种不看量,而且黑土地的面积真的小的可怜,她就是想多种也没地方。 在山上折腾了半天,下山的时候,她背着满满的篓子下了山,有个锦鲤运就是不一样,每天上山她就是什么也不干都不会空手下山,今天又拣了一只松鸡,哦,这只松鸡是自己转圈把自己转晕的,宁月估计它是怕疼。 家里最近可是攒了不少的熏野味,每顿饭也都能见到一些荤星,几个侄子侄女肉眼可见的气色都好了一些。 回来的路上,遇上好几个妇人主动和她打招呼:“宁月又上山了啊,听说有媒婆上门给你家大丫保媒,男方是粮站工人?” 宁月:“嫂子消息可够灵通的,我知道的还没嫂子知道的多呢。” 那嫂子看着宁月的目光有些一言难以,你说你比你侄女还大了一岁,你侄女马上就要结婚了,到你这儿连个保媒的都没有,怎么就不知道着急呢? 想到什么,她打量了一眼宁月的背篓,随后不经意的来了一句,“哎,宁月啊,你听说没有,就你那个堂妹桃花,她的嫂子说啊,桃花老厉害了,上趟山就能拣到野鸡野兔,还能找到咱们压根看不到的老山参,说她就是福娃转世,保媒的都要快把她家的门槛踏破了……” 拉拉杂杂的说了一堆杜桃花的事,中心思想就是:桃花这个福娃可比你这个福宝的福气大多了,你不行啊~ 宁月就挺无语的,这几天她忙的都把杜桃花给忘脑后了,没想到她还挺能折腾,就是不知道她那点积分还够她这么折腾几回的。 她现在经常往家拿东西,她妈反倒一句也不说她是福宝的话了,还有三丫四丫她们,明明亲眼看着那鸡上赶着往她身前撞,却是一次也没在外头说过,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第九十四章七零福宝19 “嫂子,你也知道,我妈就是老来得女,对我稍微偏疼了一些,怕家里几个哥哥有意见,才随口胡说一句,那都是哪年的事了? 我要真有什么福气,还用天天上山割草挖野菜?咱大家啊,都是一样的,一样是不干活就得饿肚子。 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桃花堂妹确实是个有福的,将来也能找个好对象,我要是男人也想娶个这么有福气的女人呢!” 杜桃花不是要好名声吗?那她再帮那位一把好了。 那嫂子一想也对,就张大梅那性子确实干得出给自家闺女贴金的事儿,要不然现在她怎么不吹她闺女有福了,就是被桃花比的,看来杜桃花才是真有福气的人啊! 两人一块走了一会儿才分开,宁月心情愉悦的回了家,刚才这位嫂子可是村里有名的大舌头,有什么事只要让她知道都能用飞一般的速度传遍整个村子,很快杜桃花的好名声就能人人皆知了,相信上她家保媒的人肯定会更多吧! 回到家里,那李家三口竟然留下来吃饭了,看来是双方都很满意啊,这么说大江的话大哥是一点也没走心,那她就只能自己来了。 因为有客人,午饭就摆在了正屋,老两口和三个哥哥陪客,因为有了她天天往家拎东西,饭菜是相当拿得出手的,小鸡炖蘑菇,韭菜炒鸡蛋,凉拌小菠菜,还有一道白肉炖酸菜,而且菜量都非常的大,李富贵那挑剔的妈都难得的点了头,心想这个未来亲家家里还是有些家底的,这样就好,省得将来两人成了亲,女方家里来她家打秋风。 一顿饭,媒婆和李家人吃得是满嘴流油,大丫在厨房里却是闷不吭声,二丫故意逗她:“大姐,看来你和未来大姐夫马上要成亲了,以后咱们再去县里可就要麻烦大姐招待了。” 大丫脸上一红,随后斥了一句:“胡说什么呢?八字还没一撇呢,叫什么姐夫?” “嘿嘿,李家人都留下吃饭了,说明这件婚事就成了,他可是比你大了五岁,肯定着急结婚,那大姐的婚事还能远吗?” 大丫抿了抿唇,她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城里人都这么不挑的吗? 李富贵长的不差,又有一份好工作,怎么会看上她呢? 宁月不管两姐妹的笑闹,快速的解决了饭后叫了一声大丫,“这两天家里又攒了不少的松茸,正好你的亲事也谈的差不多了,明儿你跟我一起进城,买些结婚用的东西,下晌记得跟大队长请个假。” 大丫没想到小姑这个时候就想着给她准备嫁妆了,“小姑,这,是不是早了点儿?” 一听说结婚啊嫁妆的,她心里就不踏实,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早晚都有这一遭,正好我明天就要进城卖东西,两人一起还有个伴儿,要你自己去你能找到地儿吗?” 大丫:……并不能,从小到大她也就去过两次县城,而且两次进城的经历都不怎么好,自己去,还真可能找不到地儿。 “那,那就听小姑的。” 二丫忍不住撇嘴,大姐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小姑上赶着带她去城里她还推辞,她想去还去不成呢。 似乎是听到了二丫的心声,宁月冲着一群小萝卜头道:“你们都好好干活,多帮家里做事,好好学习,等到忙完秋收,地里没活计了,小姑就带着你们所有人去县城玩一回。” 厨房里立刻传出一阵欢呼声,四岁的三泉举着手,“小姑,那你能带我们去看电影吗?我听说城里的电影可好看了……” 宁月点头:“能,只要你们听话,我就带你们去看电影。” 厨房里又是一阵欢呼声。 李家人吃过午饭没多待就离开了。 李媒婆就是隔壁生产队的,没一会儿就和李家三口分开了,等她走后,李富贵骑着车子和后座上的亲妈说起了闲话,“妈,你看到杜家那个老闺女了吧?长得可比那个大丫好看多了。” 他妈忍不住撇嘴:“长得好看有什么用?我可是打听了,那丫头在他们生产队的名声可不怎么好,又馋又懒,我可不想找个祖宗回来。 而且大丫的长相也不差,能干,人也老实,这样的人才不会那么多的小心思。” 像她儿子原来娶的那个不就是长得好吗?结果刚知道儿子不能生就和儿子离了。 李富贵心里也明白,毕竟这是他们一家三口早就商量好的,长得好的养不住,只能在乡下找个老实能干的,到时有人在家里照顾父母,就算知道他身体有问题也不敢起刺儿。 李父也开口道:“反正咱们一家两个正式工,你妈也不闲着,多添一口人也不至于养不起,大丫没工作正好,省得她见了世面心野了。 万一将来大丫知道你的身体不行,她也不敢提离婚。到时你们就干脆领养一个孩子,总得有人给你养老送终的。” 一提起自己的身体问题,李富贵就拉长了一张脸,事关男人尊严,每回提起这件事他就郁闷的不行。 李母知道这是儿子的心结,赶紧转移了话题,“你和大丫的亲事基本就定下来了,答应给她的一辆自行车得想办法买回来,可是这票不好弄啊。” 李富贵不屑的道:“家里本就有两辆自行车,还买什么买?结婚前把车子送过去就行了,到时她肯定骑回来。 还有家具,我们那屋的家具本就八成新,再买也没地方放,还浪费钱。” 李父听后有所迟疑:“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彩礼是咱们这边答应给的,都用旧的不合适吧?” 李母哼道:“有什么不妥的?就那些泥腿,他们知道什么啊? 一个生产队都没几辆自行车,有的骑就不错了。 不行就让富贵买些漆把车子重新油一遍,还不跟新的一样。 还是我儿子聪明。” 说着她看了眼老伴骑的那辆车子,那就是给原来的儿媳妇买的,两人离婚后,这车子也就留了下来。 因为家里人骑的精心,车子还有八成新,再重新刷一遍油漆,还真能成。 第九十五章七零福宝20 李父见老伴说的坚定,便没再开口,反正大丫不用上班,到时他照样骑着上下班。 这一家子算盘打得好,他们绝对没想到,很快他们家的家底就要被人扒干净了。 宁月在家里受宠,因此有一间独立的房间,明天进城是打着要卖松茸的借口,所以等教完侄子侄女们的功课后,她回屋关好门就进了空间。 这些日子采的松茸一直都被她放在空间里,这空间也是神奇,把植物放在有土的地方,它们就会自动扎根儿,放在与土隔绝的地方就能无限保鲜。 那天张大梅带着孙子孙女可是采了不少,加上她这些日子随手采的,足得有二十来斤,这个量绝对说不上少。 又到那新冒出来的河里看了看,里面的鱼貌似又长大了不少,而且还能看到不少的小鱼,这些鱼们繁殖的不错。 看来她还是要想个法子多增加一些河里的物种了,也不知道这条河能不能变得越来越大。 将松茸准备好,又看了眼黑土地里的作物,明明空间里的流速和外界是一样的,但植物就是长的超快,昨天种下去的种子,今天苗都长了半尺高了,估计长个十天八天的这庄稼就全能收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宁月让大丫去换衣服,她则回了房从空间中将松茸拿了出来。 张大梅悄悄把闺女叫去了一边,“你三嫂说李媒婆这张嘴不保险,你卖完蘑菇记得去打听打听李富贵的情况。 大丫怎么说也是我亲孙女儿,我可不想她掉进火坑里。” 宁月这才想起,三嫂和那李媒婆是一个生产队的,还提醒了张大梅李媒婆的人品可能不怎么样,这才是一家人的样子啊~ 三嫂这人平时看着比大嫂二嫂精明一些,可对家里这些人是绝对没坏心的。 娘两个也就说了几句话,她们没想到这话,正好被大丫听了去。 张大梅提醒完闺女后就催她赶紧走,宁月拿好装松茸的布袋子,带上大丫就出了门。 这次两人没骑自行车,而是准备坐车去。 这会儿已经进入五月了,地里的活计不重,队长就会让耿老头赶着车赚些“外快”,这种事儿每个生产队都有,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宁月带着大丫到村头的时候,果然看到了队上的马车,赶车的正是耿老头。 耿老头和老伴生了两个孩子,大儿子早年参军,失踪了,解放都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半点消息,小儿子后来也参了军,在边境自卫战中牺牲了,老伴儿听到噩耗一病不起没过俩月人就没了。 耿老头的左手受过一些伤,队上照顾军烈属,就给他安排了一个赶马车的活计,这活计不累人,虽然工分不多,但也能养活他自己了。 “耿叔早哇。”宁月主动打呼。 耿老头板着张脸点头,眼中却是带着笑意:“你这是带着侄女进城啊?” “去趟收购站,顺便给家里添些东西。” 瞎话宁月是张嘴就来,没办法,她总不能说带着侄女去考察未来的侄女婿,或是给侄女置办嫁妆吧? 这时车上已经坐了几个妇女,见宁月过来,其中有一个立刻转开了头,嘴巴还嫌弃的撇了撇,“宁月,大丫,快来嫂子这儿坐,要是知道你们姑侄俩也进城我就叫你们一声了。” 大丫哎了一声,然后拉着宁月坐上了马车。 喊她的是隔壁的孙家大儿媳妇儿,因为住的近,对杜家的事比较了解,以前她不喜欢原主,很少会主动和原主说话,但这一个来月的时间,她可是看到了宁月的变化,因此态度变了好多。 至于撇嘴的那个,正是杜桃花的亲二嫂,两家自来就不对付,更是多少年都不曾走动过,也就杜桃花为了表现自己,总是有事没事往原主面前蹦跶了。 又等了一会儿,村里又出来了一对母女,马车上就坐满了,耿老头赶着马车就朝着城里而去。 车上的妇女也聊起了天,当然了,这些人说的最多的就是杜桃花。 “桃花的婚事是不是快定下来了?你婆婆真舍得把人嫁出去啊?” 杜二嫂得意的道:“我婆婆有什么舍不得的?我家小姑子孝顺,早就说了,就算是结婚了也不会忘了家里的养育之恩,不管走到哪儿,每个月都会给爹娘十块钱的孝敬钱,没钱就拿粮食抵。 我家桃花啊,孝顺着呢!” 说罢,她还向宁月的方向瞟了一眼,眼中满是炫耀! 宁月:……就,真挺好的! 果然,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杜桃花的好名声可是越来越盛了。 当初原主的奶奶过世,杜家两儿子分家,那时张大梅正怀着杜宁月,挺着个大肚子马上就要生产了,却被杜大力一家赶出了家门,除了他们一家子的铺盖外,连一斤粮食都没分给杜二民。 张大梅气急攻心,差点没把原主生在露天地上,还是当时的村长心中不忍将村里的老房借给他们一家暂住,原主刚生下来,一只野鸡落在了后院里,老爷子就是用这只野鸡给张大梅换来的粮食,才让老伴和闺女不至于饿死。 后来,老爷子带着三个儿子进城里给人扛活赚钱,这才让一家人活了下来。 所以,对于拿走杜桃花的系统,宁月是一点也不心虚的,她倒要看看,没了系统,杜桃花拿什么孝敬她的好爹妈,没了杜桃花这么个“福娃”,他们家的日子还能不能过得那么滋润? 可惜,今儿杜桃花怎么就没在车上呢
相关推荐:
我在都市人生模拟
天道锁仙
邪王狂妻:无良痞妃太嚣张
[综漫] 冰与深海少女
我要做神豪
神兽总想睡仙君
新婚夜,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
透视小神棍
踏天狂龙
我缔造了国服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