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太傅追求的日子 > 第248章

第248章

骇俗。 帝王都有这样的本事吗? 还是说只有李治有? 这光门之中又有何物? “走,跟朕进去。” “进去就能知道一切。” 李治缓声说道,甚至还拉住了武媚娘的手。 武媚娘不由有些心悸。 这光门,踏进去真的没事吗? 若是这一切,都是李治针对她而布置的一场阴谋怎么办? 她摇了摇脑袋。 陛下不会想出这么低劣的伎俩的。 要是李治真的想除掉她,必然有千百种办法。 而现在李治牵着她,要和她一起进去。 那就说明了,这一切就和李治说的一样,其中有她想要知道的答案! “走!” 她也一把牵住了李治的手,大胆地超前走去。 就算有陷阱又怎么样?陛下跟着她一起进来的,要死的话,两个人也一起死。 此时,大秦,一道光亮骤然闪烁! 第九百八十章:武媚娘见李世民! 一道亮光闪烁之后,武媚娘便是发现自己已经完全处在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之前皇宫之内的那种金碧辉煌完全不见,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庭院建筑,看起来古老无比。 玄黑色的色调,在大唐可不多见。 她依旧还牵着李治的手,而李治的目光,正看着前方,他随李治的目光看去,却看见了几个陌生的男子。 他们皆是身穿龙袍,神态威严。 那龙袍的样式,也不同于大唐的龙袍,无论上面的龙纹还是花纹的走向,都和李治的龙袍完全不一样。 但是这些身穿龙袍之人,身上却分明散发着真龙之气。 “你们……你们是何人?” 武媚娘有些惶恐地问道。 “在大唐,在天子面前,竟敢身穿龙袍?这简直大逆不道。” 武媚娘此时也是看向李治,试图知道他的反应。 但是看李治现在的表情,似乎并没有半点吃惊,反而是像和这伙人认识一般。 “不必惊慌,这里是仙境,这些人都是和朕一样的皇帝,不过来自各朝各代。” 李治解释了一番。 “方才我们走进的那道光门,具有穿梭时空的功能,乃是仙人的手段,让我们从大唐来到了这千年前的大秦土地。” “在这里,有我们华夏各个时期的皇帝。” “你眼前这些,便都是了。” 李治并没有一一去给武媚娘进行介绍。 而其他皇帝这个时候也是打量起了武媚娘。 看武媚娘的容貌,也确实是称得上倾国倾城了,那双灵动的眼睛,似乎能在低眉浅笑之间就将人心算计。 有心计,但却也不乏胆识,有容貌,却不仅仅依仗容貌,身上英气十足,这个年纪的武媚娘便已足够惊艳许多帝王了。 “是……是这样吗?” 武媚娘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里有仙人? 甚至还有历代的皇帝? 那可都是死了几百上千年的皇帝啊。 可是,即便李治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她眼前这些人真的都是帝王,那这一切,又和她不能成为皇帝有什么关系呢? 等等…… 如果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这里的话,那岂不是说? 哪一位也…… 还不等武媚娘细想。 “嗡——” 空间一阵动荡,又是一道光门被打开了。 接着,一名身穿唐制龙袍的男子从光门之中走了出来。 “唐皇,你可来了!” “来得好!” 几个皇帝顿时眉毛翘得飞起。 这场面,劲爆的哈。 而武媚娘在看到那张脸的时候,也是险些被吓得魂飞魄散。 他是…… “儿臣见过父皇。” 李治上前拜见。 这来人,正是李世民。 他看到李治对他还算恭敬,也是点点头。 不管怎么说,李治还算比较孝顺听话的,该有的礼数一点都没少。 嗯? 李世民也是注意到了,李治的身边居然还有一个女人? 这女子比他略小一些,但却给他一种一眼万年的错觉。 那便是晋时文人雅士常说的“容止之美” 容止虽美,可不似墨香柳色之流的妩媚美艳,那种男子气概,雅士风度,是如高岭之花,让人心动却不敢近前采撷。 李世民几乎不用思考,立马就判断出了此女是何人。 尽管贞观四年的李世民还没有遇到武则天,但他相信自己的品位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就算是贞观十一年时候的自己,也绝对会对这个女人心动。 “你是?” “你是武媚娘?” 李世民脱口而出对方的名字。 武媚娘也是不由脸红,然后退后了几步。 “你……你认得我?” 武媚娘心中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人就是李世民。 因为眼前的李世民是如此的年轻,甚至比自己十四岁时候遇到的李世民还要年轻许多。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她已经不是那个花季少女了,可眼前的李世民却一如初见时的样子。 这怎么可能呢? 眼前的一切,是幻境吗? “你还愣着作甚?” “真爱是大唐贞观四年的先皇陛下,朕的父皇,你如此不懂礼数吗?” “既然已认得,为何不拜?” 李治怒道。 “拜见先皇!” 武媚娘定了定心神,也是直接恭敬地行礼。 在这短短的一瞬间,武媚娘几乎把自己和李世民相处时候的记忆全部回忆了个遍。 其他皇帝见到武媚娘行礼的场面,也是会心一笑。 也不知道李世民心里这个时候作何感想? 接下来怕是有热闹可以看了。 崇祯反正看热闹不嫌事大,恨不得从兜里抓一把瓜子,搬个小板凳边嗑看边嗑瓜子。 李世民听到“先皇”二字,也是面色一黑。 这个李治,又在和自己较劲。 “朕现在还没死,喊什么先皇?” “你还是叫朕太宗皇帝吧。” 李世民皱眉道。 “这就是你要立为皇后的人?” “这也是朕未来的才人?” 李世民打量着武媚娘,问道。 李治点点头。 武媚娘听着两人的对话,心里不由有些激动。 也就是说,自己为了真的会成为大唐的皇后? 然而李治之所以不让自己当皇后,是受到了太宗的阻拦? 这样想想,似乎也还算合理。 毕竟自己曾经也是太宗皇帝的女人,现在却当了他儿子的皇后,这要是让天下知道了,那大唐的伦理纲常是真成了摆设了。。 “还真是朕的才人吗?” “你的容貌确实不错,不亚于朕的观音婢,但是没想到以你的能力居然还能成为大唐皇后,甚至代替朕的儿子去处理大唐这么多事。” “与雉奴一起治理天下,成为一代天后,这样的本事,确实是了不起啊。” 李世民说着,话里的意思也不知究竟是真的赞叹还是在讽刺。 “什么?天后吗?” 武媚娘有些不可置信地听着李世民说的话。 也就是说,她不仅仅会成为大唐的皇后,甚至还会代替李治处理大唐的事务,彻底掌握实权? 她有这样的能耐? 可是她只是个女人,还是寒门出身,最后能能成皇后,已经堪称传奇了,若是真能做到那一步,天知道经历了多少困苦阻拦? 这真的可能吗? “怎么,你很震惊?” 李世民挑了挑眉,看着武媚娘那惊讶的模样冷笑。 第九百八十一章:武媚娘震惊,她要完了? 李世民突然笑了起来。 “这你就震惊了?” “那如果朕告诉你,你武媚娘在李治驾崩后,会改名武则天,并且废除李治立的太子,然后自己成为皇帝呢?” “你可是我们华夏唯一一位女帝呢。” “你的国号也不是唐,而是周哦。” 李世民眯起了眼睛。 熟悉李世民的都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武媚娘啊,你这样的行为,和那大汉的王莽篡汉有什么区别?” “那王莽的下场,你想必也是很清楚的吧?” 王莽最后的死法,那可是脑袋被砍掉挂着,最后甚至成了东汉历代皇帝收藏的标本。 被东汉历代的皇帝都羞辱了个遍,当真是凄惨。 “啊?” 武媚娘直接就待在原地了。 如果说她以后能够和李治共治天下,或许她还觉得能在她的理解范围内,毕竟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有能力的皇后。 那刘邦的妻子吕雉不就是能与刘邦一同管理天下吗? 可是女帝是什么情况? 她她她她,她后面竟敢做这些事? 废皇帝,自己做皇帝? 这也太玄幻了,长安最能编的话本小说家也编不出这么牛掰的剧情啊。 她怎么做到的?她又是怎么敢的? 天知道后面的日子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 关键是,如果她现在真的已经是一代女帝了那还好,李治和李世民都死了她怕什么? 但问题是,现在自己啥也不是啊。 别说什么天后,什么女帝了,现在的她,还仅仅只是一个昭仪,连皇后都还不是。 而且现在李世民还知道了自己日后会做这些事情,更是说出了王莽的下场,这显然不只是吓唬吓唬自己。 总是武媚娘的心性再如何镇定,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恐惧了。 “太宗皇帝,这是真的吗?” “臣妾不过是一介女流,怎么会有这样的能量?又怎么敢去这样做呢?” 武媚娘委屈道。 “还不信吗?” 李世民有些怒了。 “朕这可是从仙人那里知道的消息。” “若是不知道的话,朕的儿子恐怕早就将你立为皇后了,到时候我大唐又重蹈覆辙,朕的儿子要背一口大黑锅。” 明朝的几个皇帝也点点头。 “这确实是真的,都是仙人告诉我们的。” 顿时,武媚娘如遭雷击。 “这……” “如果真是真的,那臣妾……” 犯下这种大罪,还得了?她还能活不成? “父皇。” 这个时候,李治终究还是于心不忍。 毕竟武媚娘和自己也有了几年的感情,甚至还有了孩子。 李治的心理可以说得上是蛇蝎心肠,做事毫不留情,但也不是完全绝情之人,即便是对自己不喜欢的女人,最后也都是厚葬的。 现在的他,便是心软了。 可能也是他心里的某种情绪在作祟。 朕的女人,她的生死本应朕说了算,现在却被父皇一手操控,他不爽啊。 “媚娘为人还可以,后面做皇帝应该也还不错吧,就不要责罚太严重了。” “朕以后会好好看好她的。” 无论怎样,今天他还是要把武媚娘活着带回去的。 “还不错吗?” 崇祯摇了摇头。 “朕可是知道的,武媚娘成为女帝后,天下不少大臣和百姓都反对,结果武媚娘便是大兴牢狱,重用酷吏。” “只要有敢反抗她的,不服她的,便是全部抓捕,杀了。” “从始至终,她都一直在巩固自己的皇权,一刻不停。” “同时,因为她一直钻研如何稳住皇权,这也导致了大唐的大量领土被吞并,不少地区的百姓闹事造反。” “对于这些事,她也都没有去管,一来二去,不知丢了多少土地。” 这点不假。 李世民天可汗的名头太响亮了,也导致了大量的民族归顺于大唐,而李唐的皇室,对于外族也是包容、制衡的状态,管理井井有条。 而到了武则天这里,便是出现了断层,这个女人对于管理这些外疆势力可以说一窍不通。 李唐没有威信力之后,那些民族便是大量脱离大唐管控。 从武则天上位,到武则天执政结束,大唐的疆土几乎缩水了一大半,丢失了五百多万平方米的土地。 在这一点上,武则天绝对能称得上是罪人的。 “什么?” “你别吓朕?” 李治当时就怒发冲冠了。 李治是一个对疆土极为执着的男人。 他认为身为帝王,就是要开疆拓土,所以他的文治武功能力其实完全不逊于自己的父亲,对于联合周围的氏族和势力,很有一套。 加上有李世民打好的底子,所以李治时期的大唐,疆域面积是极为辽阔的。 而现在崇祯说什么? 武媚娘执政期间,直接丢了他大唐一半的疆土! 李治差点都要气晕过去。 “你你你你——” “朕打下了这么大的土地,你为了巩固位置,竟然全部败光了?” “朕要被你气死!” 李治指着武媚娘,气的咬牙切齿。 他真是想不到这是怎么做到的。 一半的疆土啊! 也就是说,那什么安西都护府、辽东半岛、吐蕃、漠北…… 全丢了? 这对于后世的影响会有多剧烈他简直不敢想。 本来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再次分崩离析,实在令人痛惜。 而再度听到这一切李世民,也是心里窝火。 他干了这么多事业,结果告诉他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大融合,什么大团结,都成笑话了。 “刀呢?” “拿刀来!” “朕要砍了你这个败家娘们!” 李治急得到处找刀,恨不得当场砍了武媚娘。 武媚娘也是畏畏缩缩,赶忙躲闪后退。 她怎么能想到自己以后会是那样的人? 这下是真要死了。 唉,算了,死了就死了。 她也摆烂了,就这局面,谁能救她? “好了,消消气,其实也没这么严重。” “武媚娘,在其执政时期,应当说是功大于过的;但要说她对后世的影响,则显然是过大于功的。” “加上,也是我们自己没能力留住这江山,她是凭自己的手段夺走的江山,也算堂堂正正了。” “再如何,最后她还是将江山还给了朕的李唐。” 李世民也叹息了一声。 第九百八十二章:大唐皇帝?也得向门阀低头 “确实是这样。” 朱瞻基也是点点头。 “武则天驾崩之后,还是将江山还给了大唐。” “而且,虽然在她执政期间,的确是丢失了不少的土地,也杀了不少反对她的人,但是总体来说为天下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至少昏君是说不上的。” “更何况,这些事情不都还没有发生吗?杀了她确实是有些可惜的。” 朱瞻基这个时候也是站出来劝道。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毕竟历史上的一些事情,一些人物,在他还没有做出那些事情的时候,一切都有挽回的可能。 就像他的儿子朱祁镇日后会犯下那样的错误,难道他就非要杀了现在的朱祁镇不可吗? 又比如说岳飞的那个兄弟王贵,他之后确实是会做二五仔,但是只要他还没有做出那些事,那他就会一直是岳飞的兄弟。 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实际上都是有挽回的可能性的,不一定要非杀掉不可。 李世民一听也是点点头。 实际上,他也没有打算杀掉武媚娘,他也不过是吓唬吓唬她,告诫一下她不要太过放肆。 李治虽然感觉到一阵愤怒,但心里也确实觉得没有杀掉的必要。 武媚娘的表现,目前来说其实都是让他很满意的,如果一棍子打死,他会失去一个比较好用的棋子。 “行。” “这条命呢,也只能说是你的运气好,若是你以后再做出一些对大唐天下不利之事,就休怪朕无情了。” 李治也是再次告诫道。 武媚娘如同小鸡啄米般点点头。 “臣妾会乖乖听话的。” 这个时候的武媚娘,也不过才刚三十出头。 她称帝的时候都已经六十多了,心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现在这个阶段的武媚娘,就好像还依旧忠诚于汉室的曹操一般,对于权力还没有太多的想法,所以告诫是完全生效的。 “雉奴啊,这一次,你应该是吸取到教训了。” “以上御下的法子,你还需要更加精通啊,日后对于这武昭仪,还是多用点心。” “这世上,没有人不贪恋权势,之所以不贪恋,是他们都还没有拥有过。” “一旦开始尝到权力的甜头,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不仅仅是说给李治听,也是说给武媚娘听的。 “儿臣谨遵父命!” 李治行礼道。 “好了,若是没有什么事情就快些回去吧,你不是还要对付长孙无忌吗?动作快些吧。” 李世民摆摆手道。 随后,李治见确实也是没有什么事情,也就带着武媚娘一起回到了大唐。 这一趟去大秦,对于李治和武媚娘而言,无疑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李治知道了自己差点丢掉大唐江山,而武媚娘也知道了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大周女帝。 一回来,武媚娘便是跪在了皇宫的地板之上。 地板很凉,她的心比地板还凉。 虽然大秦的皇帝们都让李治别杀她,但是却没有说不能重重惩罚她啊。 而且这里已经是李治的天下了,李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些皇帝也管不着,她只能乖乖认命。 其实武媚娘心里本来确实是没有太多的杂念,只想好好做好李治的贤内助。 但是现在知道了自己日后的成就后,反而开始心中升起了一种难言的渴望。 若是没有那扇门的存在…… 她是不是就能真的坐上那张龙椅? 知道了日后自己会丢掉那些江山,那她是不是能做得更好? 李世民说的对,没有人对权势不感兴趣,之所以不感兴趣,是因为还未尝到权势的甜头。 “陛下,臣妾知道错了。” “你要责罚,便罚吧。” 武媚娘认栽道。 但是李治眼中只有冷漠。 “错了?” “你没错,你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有什么错?” “至少现在你还没犯下这些错。” “但是每每朕想到日后你会丢掉那些江山,你会撺掇朕的皇位,朕还是心中愤怒。” “朕不会允许那一切再发生的。” “所以你知道朕为什么不让你成为皇后了吗?” 李治问道。 武媚娘点点头。 “明白了,都明白了。” 她还想成为皇后?能保住一条小命都已经很不错了。 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她敢有那样的念头吗? 但凡只要暴露出丁点,她便死无葬身之地,她哪敢? 或许,能得李治的恩宠就够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翌日朝会,李治端坐龙椅。 台下依旧是之前那些大臣,只是长孙无忌已经不在。 之所以没来,当然是还被看守着,无法离开府邸,被那些金吾卫日夜看管着。 说是看管,和囚禁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李治说给他查给水落石出?这当然是假的,都是瞎扯。 他真正在做的,是罗列长孙无忌的罪证和伪证,彻底把长孙无忌打死,然后发配边疆。 天高路远,雨夜好杀人,再找个人把他做了。 舅舅?杀个舅舅怎么了?他爹还杀亲兄弟呢。 敢触犯他的皇权,那对不起了,只有这个下场。 朝堂上的大臣,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长孙无忌没来上朝。 他们当然没有意见,有人甚至心里开心得要死。 这老头对其他士族的打压实在是太厉害了,朝堂上有些官员一直都被长孙无忌压得喘不过气,现在长孙无忌要倒台,他们都解放了。 而那些想保长孙无忌的人,能保得了吗? 李治都不用出手就能把他们治得服服帖帖。 除却长孙无忌,李治还真就不怕任何的门阀了,没有了长孙无忌,这些关陇门阀就是群无头苍蝇,一苍蝇拍下去,全得死。 “陛下,听说您要废皇后?” 问这话的,正是清河崔氏的人,崔荣。 这崔氏,乃是大唐五姓七望之一,在之前编制《氏族志》的时候,崔氏甚至超过了李氏的皇姓,由此可见其在民间的影响力。 不过崔氏在李世民当政期间也是被打压得喘不过气,但现在依旧是很有实力的,堪称是李氏之下第一氏族也不为过。 这崔荣,是当之无愧的大门阀出身。 “你要反对不成?” 李治挑眉,看着这跳出来的刺头,猜测对方来者不善, 第九百八十三章:李治震惊,大秦好多好吃的 这个崔荣,难道不知道长孙无忌的下场吗? 难道他非要这几天杀掉长孙无忌杀鸡儆猴才能起到立威作用吗? “陛下不可。” 此时,又一道声音传来。 说话的,正是范阳卢氏的代表卢清水。 卢氏,同样是大门阀。 随着崔氏和卢氏站出来,太原王氏也不甘示弱,直接跟在了卢清水与崔荣两人的身后。 这三个门阀代表,都是典型的刺头,之前就是跟长孙无忌混的,现在长孙无忌没了,他们依旧要站队维护自己的利益。 “陛下,废后是陛下的家事,臣等理应是不该管的。” “但,此事却也事关大唐社稷。” “若是要废后,陛下也要有缘由才是,王皇后贤良淑德,为何废之?” 崔荣领头说道。 他自认为自己嘴皮子不错,他有一万个理由让李治找不到废后的借口。 他们都知道李世民废后不就是想打压王氏,更是为了打压他们关陇集团,若是不反抗,就只能硬生生抗下了。 “理由?朕不喜欢她,这个理由够不够?” “论容貌她不及武昭仪,论管理后宫,她不及武昭仪,论诞下龙子之事,她也不如武昭仪,她哪点能让朕满意?” “朕说要废她,还轮到得你们议论?” 李治的眼神之中戾气毕现,冰冷至极。 王皇后贤良淑德? 有个屁用? 当初王氏的王仁佑让她嫁给自己的时候,她本来就不情不愿的,当时他就看着心烦了,现在还不准他废了? 王氏听到李治说的这些贬低王皇后的话,脸都绿了。 说王皇后怎样怎样,那不就是在骂他们王家吗? “陛下,王皇后可有犯错?可有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 “陛下所说的那些事,历朝历代的皇后就没有过吗?若是废后,这些理由可是不够的。” 崔荣依旧是硬着头皮在怼。 你李治一句不喜欢就想吓唬住我们? 哪有这么容易? 李治听了这崔荣的话,也是不由火大。 崔荣说的,还真就没问题。 王皇后再怎样,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光从这点来看,他就僵住了。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他强硬一些,也不是不能成功,但是势必会遭到反噬,也绝对不会那么容易成功。 这崔荣,有恃无恐,觉得自己奈何不了他,底气十足,也让人恼火。 这些门阀,势力在朝中根深蒂固,别看现在只是三个人站在李治面前,这三个人的力量可大得很呢。 朝廷下面的各个机构,几乎都有崔、卢、王家的人,那是渗透得相当深的。 不仅仅是朝廷,他们还掌握着天下大部分的土地、人口还有金钱。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最为珍贵的资源,他们只要有土地和人口,就根本不怕没落。 当初自己的老爹李世民想给自己的弟弟娶个门阀的女儿,这帮门阀却都看不上,可见他们有多傲气。 看现在这崔荣有恃无恐的样子,李治也是捏紧了拳头。 这些个门阀,必须想办法清除掉他们的势力才行。 其实他原来确实是制定了一个清理的方针,但是周期比较长,需要谋划的时间跨度至少十年。 但是他现在却有了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去大秦去找其他皇帝啊。 找那位楚仙人,他肯定是有办法的。 “崔荣,你们三个人,对朕废后之事反对是吗?” “行,朕记住了你们的话,下朝吧。” 李治没有回击崔荣,他懒得动嘴,他迟早弄死这几个人。 崔荣见李治示弱,不禁洋洋得意。 皇帝又什么样?废后也是你想废就废的? 临走之时,李治给了一个极为冷淡的眼神,扫过崔荣和卢清水三人。 这目光,让他们不由汗毛直立。 这是闹哪样?莫不是要派人弄死他们几个不成? 但是崔荣却也不是很怕,这朝廷、这天下,他们有多少人? 长孙无忌确实是要完犊子了,但是皇后的废立,关乎他们的利益和颜面,这一战,他们不可能退让半分。 大不了就玉石俱焚。 现在李治二话没说就走了,他们这一场,已经是赢了。 只要继续保持强硬态度,拉拢更多反对废后的同党,他们保证李治什么都做不成。 很快,李治就回到了皇宫之中。 他本想即刻赶去书房然后去大秦的,但是他还是犹豫了一下。 要不还是把武媚娘带上? 李治突然冒出来这个想法。 毕竟武媚娘败家是败家了一点,但确实是脑子灵光,和他一样好使,如果不看她日后做的那些事,也确实是个不错的手下。 “算了,带上吧。” 李治还是妥协了。 一个人战斗还是太孤单了些,带着武媚娘的话,听了皇帝们的意见之后,武媚娘也就能够帮自己多想一些办法。 “传武昭仪来见朕。” 李治招呼了一声王大福。 “唯!” 王大福立刻去喊武媚娘去了。 在大唐,比较急的命令往往回复都是用“唯”,不太急的则是回“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不多时,武媚娘便是已经来到李治的跟前。 武媚娘本来还有些惶恐不已,认为李治从此会冷落自己,但是没想到李治还会喊她前来。 “走,再同我一起去一趟大秦。” 李治让人封锁了皇宫,随后便是拉着武媚娘,召唤光门。 武媚娘顿时有些受宠若惊。 居然还去大秦吗? 这可是陛下的秘密,

相关推荐: 苏醒的秘密   反派竟是我兄弟   小市民穿越记事   至尊痞神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重生纪事   什锦良缘   重生:人生优化面板   我真不是亮剑楚云飞   总裁越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