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 第168章

第168章

。 “那这三个孩子?” 赵构又将目光投向了赵佶身边坐着的三个孩童,两男一女,都是只有五六岁大。 他其实早就注意到了,甚至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身份,但是他没脸问啊。 赵佶摸了把稀疏的胡子,笑道: “他们还能是谁,这是你的两个弟弟和妹妹。” “快,叫皇兄。” “皇兄——” 三个孩子直接奶声奶气地对着赵构喊了一句。 赵构听到这一句皇兄脸色也是强颜欢笑了起来。 这可是赵佶和金人生的孩子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叫他皇兄,这简直就是侮辱。 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大宋的丑闻,但是宋徽宗是直接揭开伤疤给天下人看。 实际上赵构心里也是窝火得很,他很想怒骂赵佶。 当初赵佶被俘的时候,汴京皇宫就如同金人的青楼,那些金人蹂躏赵佶的妃子和子女,简直不当人。 他赵构是赵佶的第九个儿子,也是唯一一个逃出金人魔爪的皇子,身上背负着的整个大宋的希望。 他每每回忆起自己的姐姐妹妹被金人糟蹋的时候,都对赵佶和金人恨之入骨。 若不是父皇无能,他们赵氏皇族,他们大宋天下,岂会沦落于此? 本来他赵构拿着的是复仇皇子扭转天下,力挽狂澜的剧本,他本是可以与光武帝、汉昭烈帝齐名的复兴大帝。 如今却被秦桧这个狗贼坑害到这种地步。 他越来越乏力,周围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受控制,这样下去,他迟早丢掉这江山。 一时间,赵构看向那三个孩童的眼里,看向那赵佶的眼里,充满了浓郁的杀机。 “轿子呢?轿子还不来吗!” 但是,满腔的怒火,他根本不敢发泄出来,只能化作这样一句呼喊。 “来了,来了。” 侍卫这个时候也是抬着轿子出现了。 很快,赵构三人就已经坐上轿子回临安皇宫了,剩下的那些大将们也全部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现在是个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皇帝的心情究竟有多不好,他们也懒得去触霉头。 最近能够躲着点就躲着点,最好连临安皇宫都不想去。 尤其是杨沂中,他只要看到这父子三人,就觉得脑壳发麻。 等到众人都离开之后,剩下的那些士兵、侍卫还有衙役,却是面面相觑。 回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一幕,他们曾经的太上皇竟然如此不要脸,还和金人诞下了子嗣,还带回了大宋。 他们皆是一脸不可置信。 随着赵佶和赵桓二人回到临安,大宋的战事也就告一段落,短时间内不会再爆发战争。 而此时的大秦,皇帝们,再一次聚集在了一块。 因为最近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碌,所以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见面了。 李世民、老朱和朱瞻基还是和之前差不多,国家比较太平,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近战。 而崇祯的话,则是有些苦恼。 毕竟他也想效仿始皇,分封天下,但是他现在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 他就盼望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快点长大,快点给为父分担一下压力。 到时候他就可以放心做甩手掌柜了。 而刘彻则是一直在忙着准备打匈奴的事情,目前依旧是在筹备状态。 至于始皇,则是一边忙着封王的事情,一边忙着给其他几个皇帝分拨物资。 算是几个皇帝之中最为充实的一个了。 第九百六十一章:新皇帝到来,大唐武则天! 大宋的赵昚和岳飞两人都在忙着稳固地盘,最近也是好不容易才抽出时间来大秦一趟。 没想到皇帝们也都恰好有空,也是难得地聚集在了一块。 “都过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曹操和刘备打得怎么样了,胜负分出来了没。” 崇祯最近放纵过度,忙着生孩子去了,一脸肾虚地问道。 “哈哈哈,那必然是曹操啊,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天下大势不可变!” 李世民依旧是自信道。 “刘备啊,必须是刘备,曹操现在被两面围攻,拿什么赢?” “刘备的局面可比曹操好不知道多少,曹操怎么可能赢?” 老朱这个时候也站出来发生了。 这一说,两边顿时又开始争论不休了。 “嗯?你们在讨论什么?这么激烈?” 这个时候,楚源也是走到了庭院之中。 一进来便是听到他们在讨论什么曹操和刘备谁能赢。 这是在讨论游戏? 楚源的声音一响起,几个皇帝立马就恭敬了起来。 他们没想到楚源居然难得出来了,那肯定是已经修炼完了。 “楚老师,你修炼地怎么样?” 始皇率先问道。 楚源点了点头。 “还可以啊,这一次修行比较顺畅,几乎没有遇到什么瓶颈。” “我之前不是让你们去检查一下你们孩子的暑假作业吗?他们做得怎么样了,你们检查了没有?” 楚源反问道。 始皇顿时有些汗流浃背,因为他几个儿子都封王了。 但是其他皇帝都面色如常。 “都检查了啊,他们做得挺好的,到时候保准能赶到学校开学。” 老朱说道。 他在大明这段时间,可没少去教育自己的几个儿子,算是这些皇帝里面对教育最上心的一个了。 始皇也是心口不一道:“对,都写好了。” 然而他根本就没看,他的崽可都要分封出去了,他哪里有空看什么作业。 然而,下一秒,所有的皇帝瞳孔骤然收缩。 坐着的皇帝猛地站了起来。 始皇也猛地回头,朝着小树林的方向看去。 “这是……” 楚源感觉气氛有点怪怪的。 “你们看到什么了?有什么动静吗?” 楚源感觉有些奇怪,这些村长怎么突然都安静了下来? “没,没什么。” 楚源有些摸不着头脑。 “行吧,那我先走了,你们注意多监督自己小孩啊,做家长要负责一点。” 楚源最后交代了一句。 等到楚源离开后,皇帝们不约而同地全部朝着小竹林走去。 他们都同时感应到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是谁来了?” 始皇最有经验,他在前面领路。 此时的小竹林中,一道暗金色的大门骤然出现,逼格满满。 “这道门,好生陌生,这可不是我们之中任何一个皇帝的光门。” 老朱皱眉道。 始皇也点点头,这也不是刘备和曹操的光门,他们两个都没有那种帝王光圈,但是这扇门显然有明显的帝气。 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次来的,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帝王。 “这是有新皇帝要来了。” 始皇判断道。 李世民目光深沉地看着那扇光门,只觉得有种熟悉的感觉。 …… 公元前655年,大唐永徽六年。 唐太宗死后的第六年。 天下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大唐的经济依旧呈稳步上升状态,政治清明,官员简朴。 同时军力十分强盛,乃是当今世界最为繁荣的帝国。 不少的外邦人在长安城内行走通商,外国使者组队参观学习,望着大唐的雕楼画栋,感慨万千。 这乃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不过在天下老百姓眼中来看,大唐能有今天,除了太宗李世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外,还要感谢的就是新帝的努力了。 新帝虽然年轻,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勤政,每天上朝,并且体恤百姓,获得无数赞誉。 但此时的大唐皇宫内,皇帝寝宫之中,却是突然传出了非常激烈的骂声。 一个身穿龙袍,大概二十七岁的男子,正在被一个身穿华服、六十出头的老头怒骂。 “皇上啊!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人家王皇后有什么不好的,你要废除人家?” 原来,被骂之人正是此刻的大唐皇帝李治。 而骂人的,则是李世民钦点的托孤大臣,大唐宰相,李唐门阀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李治的舅舅。 他就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无垢的哥哥,长孙无忌。 今日他们争论的矛盾,只有一个。 因为李治竟然说他的皇后不贤良,想要废后,然后立他的新宠武媚娘 这像话吗? 王皇后好歹也是太原王氏出身,王氏乃是门阀大家,能联合王氏,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同时也是一路陪着李治走来,在李治未登基之前就陪着李治的晋王妃。 李治怎么忍心这样把人家废了的? 就因为那武媚娘? 那武媚娘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妮子,生得魅惑,只是一眼,长孙无忌便是觉得此女断不可留。 虽然她还没有展示出太多手段,可长孙无忌反倒觉得她才是蛊惑君王、祸乱天下的那位。 长孙无忌要一个说法,没有一个说法,他是不可能离开的。 要说当今天下谁能指着李治的鼻子骂,那也就只有长孙无忌了。 李治此时低着头,也不说话,长孙无忌只能继续说道: “陛下,王皇后大家闺秀,贤良淑德,可那武媚娘出身卑微,只知取悦帝王,心机深沉,你为何分辨不出好坏呢?” “废后一事,我是绝对不赞同的。” “并且,臣觉得陛下应该远离这个武媚娘,断不可因美色而误国。” 长孙无忌奉劝道。 想当年,李世民在世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君王呢,就怕李治这小子也着了他爹的道。 李治二十七岁,很年轻,生得也是温文尔雅,一脸正派。 他听到自己的决定被再三否认,也是急了。 “舅舅,可是朕就是想这样决定!” “朕是皇帝,朕应该决定自己的皇后!” “那王皇后贤良淑德只是表象,朕和她接触最多,朕能不知道她是怎样的人吗?” “媚娘她才是朕的贤内助,舅舅却再三贬低媚娘……” “够了!” 长孙无忌突然怒色道。 第九百六十二章:李治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 “陛下,先帝将您托付给臣,那么臣就应该对您负责,臣是您的舅舅,您就应该听臣的!” 长孙无忌见自己一次施压不够,干脆也不装了,直接就搬出了自己舅舅的身份来压李治。 然而李治一听到长孙无忌拿长辈的身份来压自己,也是顿时受不了了。 “舅舅!” “朕是皇帝啊,难道这天下,什么时候连皇帝想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了吗?” “朕就是想让媚娘当皇后!难道不行吗?” “你这是在逼宫!” 这个时候的李治也不再唯唯诺诺,怒目对着长孙无忌。 然而长孙无忌却被李治的话给气笑了。 “幼稚!” 长孙无忌骂道。 “你竟然为了一个女子和臣这样说话?” “你这样对得起先帝吗?” “骄奢淫逸,岂是天子作风?” “臣劝你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臣觉得你应当下罪己诏,好好检讨一番。” 长孙无忌突然甩出这样一句话,让李治摸不着头脑。 罪己诏? “朕何罪之有?平白无故为何要下罪己诏?!” 李治似乎已经看透了长孙无忌想要做什么了。 长孙无忌是他父亲留下来的托孤重臣,但是他在朝廷之中的话语权也非常之重,甚至有超过他这个天子的迹象。 李治和长孙无忌之间,关系也早就不和了。 “陛下难道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吗?” “骄奢淫逸,受女人蛊惑,要废除贤惠的王皇后,这可是要付出我大唐社稷安稳的,难道不要罪己诏?” 长孙无忌的意思无非就是。 废除王皇后可以啊,但是你要认罪,向天下人认罪。 这样一来,即便是那武媚娘最后上位成了皇后,也会被天下人所唾弃。 长孙无忌这一手,也是好生毒辣。 “臣还是劝陛下最好下罪己诏反省自己,否则按照大唐律例,老臣可昭告天下,废帝!” “以后,陛下下旨之前,可以先告诉老臣,老臣会教陛下,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长孙无忌的脸上露出一抹狠辣的神色。 在他眼里,李治还只是一个小娃娃,要和他斗,还远着呢? 当初即便是李世民在,也不敢说完全能够压制住他,现在李世民死了,李治这个新帝又看起来软弱,他岂能不施展一番? “你!” 李治的瞳孔骤然收缩,千言万语如鲠在喉,心头的愤怒随时都要迸发而出。 他可是皇帝,竟然就这样被长孙无忌明目张胆的威胁? 他怎么敢的? 就凭借他父亲的那一道律令? 就凭借他长孙家在朝廷的那些势力? 但是李治又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要想大展身手,那就必须要除掉长孙无忌。 但是长孙无忌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不然他现在也不会这样有恃无恐。 他若是真的毫无理由地和长孙无忌斗下去,那长孙无忌一句废帝,还真就能把他给废了。 所以,李治干脆沉默了。 “哼!” 长孙无忌则是满脸得意,看李治那憋了半天屁话不敢放一个字的模样,痛快得很。 皇帝又怎样?还不是要乖乖听我长孙无忌的话? 他也是干脆离开了皇帝寝宫。 在宫外等待长孙无忌的,则是一名大臣。 此人正是中书令许敬宗,他也是听到了长孙无忌对李治所说的那些话。 “长孙大人,你这样说陛下,陛下会不会愤怒,和大人之间有间隙啊?” 实际上许敬宗也并没有觉得长孙无忌小题大做。 实际上皇帝的后宫更换,他们这些大臣是没有必要去管的,皇后换了就换了呗,并不影响些什么。 但是这一次的皇后更换,却涉及到两大集团的利益斗争,而长孙无忌,是坚决维护关陇集团利益的代表人物。 这皇后之争,看似是皇帝的私事,却和天下息息相关。 “怎么会呢。” 长孙无忌的脸上是一脸自信。 “当年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争夺大权,朝中大臣都不知道支持谁,唯独老夫,支持现今陛下。” “老夫没有别的理由,就是看陛下温文儒雅,礼贤下士,绝对是一位好君王。” “老夫方才所说的那些话,不也都是在劝诫陛下远离骄奢淫逸,做一个好皇帝吗?” “虽然老夫的话是重了一些,但是相信陛下不会怪老夫的。”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心很大,他也是自认为对于李治的性格十分了解,所以才敢如此大胆。 “倒是那武则天,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一阶寒门出身,也想做皇后?” “她也配母仪天下?也只有王皇后那样的大家闺秀才才能配得上皇后之位!” “她想做皇后,那老夫就偏要和她斗到底。” “就凭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也和老夫斗?哈哈哈哈哈——” 说完长孙无忌便是仰头大笑,离开了。 但是许敬宗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背影,目光却逐渐深沉。 长孙无忌评价陛下是温文尔雅,礼贤下士? 这些恐怕都是表面现象了,作为李世民的儿子,能在三位皇储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李治,怎么会有表面看起来这般简单。 他甚至隐隐有感觉这一切,陛下应该都还在掌控之中,他就是有意要打压一下这些门阀。 不过这也是许敬宗的个人猜测了。 至少他可以确定一件事,长孙无忌这一次大概率是要吃瘪的。 皇帝寝宫内,太监宫女也都纷纷进来伺候李治了。 李治的脸上还残留着一些怒色和不快。 但是此时他的身边却是多了一个女人。 此女三十左右年龄,风华正茂,面容娇媚,身披白色绸缎细滑如雪,婀娜的身姿在白裙之下尽显无疑。 此女正是武媚娘。 她虽大了李治四岁,但此时倚靠在李治肩旁,却作小鸟依人之态,仿若十七八岁的少女一般。 “陛下莫要生气了。” “长孙大人如此,也是为了社稷安稳。” “媚娘出身卑微,确实比不得王皇后那般的大家闺秀。” “媚娘实在是不配做这个皇后。” “陛下还是请收回成命吧。” 武媚娘的声音娇柔,可话里的意思却听得李治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九百六十三章:这天下姓李,还是姓长孙! 他自己的女人,他想让她做皇后却做不成? 这天下哪有这样无能的帝王? 此时,一个太监也是附和道: “是啊,是啊,陛下要立武昭仪为皇后,但也莫要和长孙大人斗气了。” “长孙大人毕竟是陛下的舅舅,这样做都是为了陛下好啊。” 这个太监进宫一年多了,爱表现,平时就没少捧李治。 他也是听说李治是一个温文尔雅之人,所以见到现在是个表现的机会,立马就开口道。 他也觉得自己这话并没有说错,陛下肯定还是想立武昭仪为皇后的,自己这样顺着说,肯定没问题。 长孙无忌估计也是为了陛下着想,才百般刁难,以陛下的性格,应该能够理解长孙无忌的做法。 他这样说,一定能够得到陛下的赏识。 李治之前也对此人无感,只是看他勤快就留他在自己的寝宫里面侍奉自己。 但是听到他说的这番话,却不由皱起了眉头。 “呵呵。” 李治笑了笑,皮笑肉不笑。 “不错,不错,你很不错。” 太监顿时开心,自己这是说对了? 那岂不是马上就有赏赐了? “都是跟着陛下身边学的。” 太监低头哈腰道。 李治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般没有脑子的人,竟然待在自己的寝宫里面? “你以为朕是在夸你?” 下一秒钟,李治却猛地起身,一双冰冷的眸子直接看向那个小太监。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用你那点小心思来揣测朕的圣意?” 这一句话,直接把小太监吓得当场瘫软在地。 “那长孙无忌,真的是为了朕好吗?” “他不让朕立媚娘为后,要保住王皇后的原因就一个。” “王皇后是太原王氏,是门阀,而他们长孙家也是门阀,门阀之间互相勾结,就是想要朕永远都掰不倒他们!” “他们想让他们的耳目,他们的人手,一直一直渗透在朝堂之上,你以为这是为朕好?” “这是朕的天下,不是门阀的天下!” 李治对外表现出来的样子,永远都是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实际上他什么都懂,并且城府极深。 许多事情,他能不自己动手,就绝对不自己动手,但是这一次,长孙无忌上门挑衅自己,他实在忍无可忍。 “朕要立媚娘为后,为什么会被百般阻挠?” “不就因为她不是门阀出身吗?” “不就是怕影响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才不让朕立媚娘为后吗?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个长孙无忌,满嘴都是说着为朕好,他的心思谁不知道?” “而你竟然说他是为了朕好,实在可笑!” “拖出去,杖毙!” 李治本来怒气就没有完全消,被这个小太监一惹,心情也是差了起来,直接怒道。 什么?! 杖毙! 小太监如遭雷击。 他就想通过耍小聪明得到一点奖励而已,怎么就要被打死了? “陛下!陛下!” “奴才错了,奴才该死!奴才嘴贱,奴才掌嘴!” “饶了奴才吧!” 小太监眼泪纵横,疯狂扇着自己的嘴巴。 但是回应他的,只有李治那一双依旧冰冷的眸子。 此刻他才明白,李治哪里是什么温文尔雅,哪里是什么善良和蔼,这分明都是假的! 他明明就是一个阴险冰冷的人啊! 小太监被拖出去之后,寝宫之中也是恢复了安宁。 李治扫视了周围的一众宫女和太监,冷声道: “今天朕所说的话,谁要是敢说出去半个字,朕要他全家陪葬。” 接着,李治便是大步离开,连方才依偎着他的武媚娘也不管了。 而那些宫女和太监也是被吓得跪地磕头。 都说宫里面的八卦传得飞快,一点点风吹草动就立刻能够传遍整个皇宫。 这宫里面,又有谁是真的嘴巴严实的呢? 但是李治都发话了,那冰冷冷的语气让他们毫不怀疑,要是他们敢说出去半个字,那恐怕真的就全家不保了。 而在床榻之上的武媚娘,眼神里更是有一抹惊恐的神色。 她以前就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女人。 太宗那是真正的正人君子,和蔼待人,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和李治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 这种涉及伦理纲常的事情,自然是密不透风的。 所以在太宗驾崩之后,她也是直接去了尼姑庵,过了一段时间的清贫日子。 李治对她宠爱有加,直接让她做了昭仪。 但她的风评向来很差。 毕竟她的出身就不好,再加上之前做过太宗的才人,按伦理来说,是李治的小妈了。 但是李治要力排众议,要推她做皇后,这也是让她受宠若惊。 她也一直以为李治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和他的父亲太宗皇帝一样的正人君子。 可是见到今天李治发怒时候的样子,却让她感到有些害怕。 李治掩饰得太好了,以至于她这样的枕边人都没有察觉到。 李治这样一个心机沉重的人,即便是让她上位,那恐怕也不是因为真的爱她。 刚才李治那一番话,也是毫不掩饰地说出了之所以捧自己做皇后的原因。 就是为了打压门阀而已。 这话说出的时候,武媚娘只觉得李治有些薄情,或许对她的爱,也不过是逢场作戏吧。 武媚娘心中也有些心寒,眸子里不由有些哀伤。 她或许也不过是是李治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 不过李治这个时候可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而是来到了自己的书房里面。 每当他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他都会独自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冷静。 此刻他的表情没有丝毫舒缓。 他依旧很愤怒。 他已经做皇帝六年了! 这六年里,他励精图治,绝对对得起自己的父皇,对得起大唐! 可是这权利,却依旧不在他的手上,他被门阀制约得太深太深,束手束脚,完全无法施展开来。 他无法想象父亲在位的时候究竟是以怎样的手段来震慑住这些门阀的。 如今,就连他的圣旨都不由他说了算了。 那他还算什么皇帝? 这天下,到底是姓李,还是姓长孙? 他好想好想见一见自己的父亲! 让他告诉自己,他应该怎么做才能压住这嚣张的长孙无忌! 第九百六十四章:李世民,你儿子来了 李治的眼睛都有些发红,一想到长孙无忌之前那样的嘴脸,他恨不得生啖其肉。 “长孙无忌,你莫不是以为朕真的就软弱无能,真就拿你没有半点办法?” “朕一定会把你掰倒!” 同时,李治的心中也很不理解自己的父亲李世民为什么当初要托孤给长孙无忌。 他难道就不知道长孙无忌的狼子野心吗? 他难道看不出那些门阀大家究竟想要做什么吗? 作为一代太宗皇帝,他的父亲怎么可能真的不懂? 那他为什么要让长孙无忌这样牵制着自己,让他无时无刻不感到束手束脚。 他真的很想见一见李世民,向他问一个明白。 但是李世民已经死了六年了…… “嗡!”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治的面前空间荡漾,接着一道光门就这样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李治的眼睛一下就直了。 “这,这是什么东西?” 李治面露震惊,想喊人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李治可是一个无神论者,不信什么鬼神之论,但是眼前这一幕还是太过匪夷所思了一些。 这大白天的,这么大的一扇门,就出现在他的书房里面,这光门还散发着一股暗光,说不出的玄妙诡异。 但是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渴望走进光门之中的感觉,似乎光门之内有什么东西正在呼唤他一般。 李治在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决定不喊人了。 他从自己的书桌上直接拿起一把宝剑,随后义无反顾地直接踏入了光门之内。 当李治穿过光门之后,却被面前的景象所震惊。 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竹林,他就处在这个竹林之中,远处是一个池塘,田地土地坐落俨然,如同来到了乡下的村子一般。 不过这里风景确实不错,空气让人感到舒心,远处还有一丝丝白雾缥缈,如同桃花源一样。 “这是何处?” 李治心里嘀咕,四处张望。 “哦?终于来新皇帝了?” “这是谁呢?” 就在李治张望的时候,他往身后看去,就看见了一名身穿明黄龙袍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 他的走路有些浮躁,有些吊儿郎当,和这身龙袍似乎有些不搭调。 但是一身的贵气和那特有的天子气息却是浑然天成。 来者正是崇祯。 他看着李治也是笑了起来。 “咦?你穿的是唐朝的龙袍啊?” “那应该就是李世民的后代的了,反正至少不是李世民他爹。” “唐皇,你后代来了,快来认领!” 说着,崇祯就往身后喊道。 崇祯的语气听着狂傲得很,竟然直呼他爹李世民的名字,而且这人似乎是喊他爹来认领自己? 难道这里是地府不成? 自己莫不是直接死掉了? 李治还年轻,如今唐朝也有不少的志怪小说,李治平时也看过一些。 他现在是在做梦?还是魂游? 而这个时候,李治也是看到了,除了这个狂妄的年轻人之外,他的旁边还站着一些其他人。 有一位身穿黑色龙袍,但十分年轻和威严的年轻人,还有一位身穿明黄龙袍,虽然老迈,但是眼神狠厉的老者。 为首的则是一位身穿黑色龙袍,人高马大,器宇轩昂的帝王,正是始皇。 “别喊了,唐皇现在找楚仙师问一些问题去了,他不在。” 始皇淡淡地回复了崇祯。 崇祯皱眉。 “好吧,既然这样,那还是朕来解释一下吧。” 崇祯也是因为其他皇帝的出现,每次都能吃不少亏,所以他这一次放聪明了。 李治手里可是提着一把宝剑的,万一他又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怎么办? 首先还是要把对面的情绪给稳定住。 所以他干脆直接解释了起来。 “这位皇帝,如你所见,我们这里都是皇帝。” “这里已经不是你们大唐了,而是千年之前的大秦天下。” “我们这里有一位仙人,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所以你才能够跨越千年时空与我们相聚。” “朕说的这些,你信吗?” 崇祯还象征性地询问了一下。 “朕相信你。” 最后李治还是点了点头。 崇祯瞪大眼睛盯着李治。 随后又释然了。 这么懂事的皇帝不多了,他就说了一遍对方就信了,这唐朝的皇帝还是来事快啊。 他也高兴得很,于是继续说道: “那朕再告诉你,这里还有你们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朕知道你肯定还有一些疑惑。” “你别急,等下朕就带你去见一下你们的太宗皇帝,你们血脉相连,肯定有大把的话题聊。” “你和他聊完,心里的疑惑肯定都会消失的。” 崇祯继续说道。 他看向李治那张人畜无害的脸,期待地看着对方。 李治也是点点头。 “那快走吧。” 崇祯见对方点头,也是心里喜悦。 这皇帝还真是好说话啊,就是不知道他究竟是唐朝哪位皇帝? 崇祯转身就要带他过去。 其他皇帝也点点头,对李治都十分欣赏。 想当初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那可是别提多震惊了,那是死活不愿意相信啊。 但是这个皇帝,似乎一下就接受了,而且很配合他们。 接着他们也转身,准备为李治带路去找李世民去。 然而,这个时候。 “你们大胆!” 李治突然暴起,速度飞快,腰间利剑出鞘,直接拔剑朝着崇祯出去。 不过是一个呼吸的时间,李治的剑已经架在了崇祯的脖子上。 崇祯只感觉脖子一阵凉意。 “草啊!大意了!” 他堂堂大明皇帝,不会今天就惨死在这里了吧? 这引路人的活真难干啊,下次再也不当怨种了—— “你这是做什么?” “朕带你去见李世民啊!” 崇祯大声喊道。 其余皇帝也是转身,惊愕地看着就准备动手的李治,被这场面吓得不轻。 “慢点啊,别动手啊,别杀崇祯皇帝,等你见了李世民再动手也不迟啊。” 始皇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唯唯诺诺,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 倒是有些太宗风范了。 现在始皇有点后悔之前李世民要去找楚源的时候没有拉住他了。 要是因此崇祯死在这里,那就好玩了。 第九百六十五章:李治面见李世民 “你们究竟是谁派来装神弄鬼的?” “弄了一个雾气多的地方,找了几个气势厉害的人便是敢说这里是什么仙境,有什么仙人是吗?” “还说让朕去见朕的父亲?” “朕看你们就是一群妖魔!” “快说!你们究竟有什么目的,不让朕就杀了他!” 李治的声音充满了怒意,让现场的气氛紧张无比。 他手上的动作也用力了一些,崇祯的脖子处,已经隐隐可以看见流血了。 李治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相信过崇祯说的话。 他的警惕心一直都很强,更何况现在是突然直接从自己的书房来到了这个他们口中的大秦。 这里雾气缥缈,甚至还有不同穿着的皇帝,给他一种极为不真实的感觉。 就算要编一个谎话,也要编得像一些吧? 李治在一些书上看到过,白天可能确实会撞鬼,说不定如果自己跟着他们走了之后,他就再也回不去了,然后永远被困在这里! 李治从一开始就想到了很多后果。 他看到对方人多势众,而自己也一直没有机会跑,也只有先顺着这帮人的意思来。 然后乘其不备直接出手挟持其中一人,以此威慑其他人。 现在看来,这个身穿明黄袍服饰的年轻人,在其他人心里似乎还真的挺重要的,他的计划通。 “别别别,冷静冷静啊!” “我们好好谈一下,你先别动手。” 老朱也连忙说道。 崇祯毕竟是他的后代,是他大明的皇帝,他这个做祖宗的,再不开口就说不过去了。 崇祯此时也是冷汗直流,通过刚才李治的三言两语,他也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 他不就是李世民的儿子,大唐高宗李治吗? 这个李治在历史上可是一个非常阴险的皇帝,如果真的要杀他的话,还真的做得出手。 “是啊,别杀朕,朕刚才说的都是真的,没有诓骗你,等你见到你父亲之后你全部都会明白的。” 崇祯这个时候也是强行冷静下来,奉劝道。 “你还敢说假话!” “看我一剑劈了你!” 李治说着又要动手。 不过他这也是吓唬其余人,企图逼他们说出真话。 “等等等!” “你到底想怎样?” 始皇也询问道,企图和李治谈条件。 “很简单,告诉朕怎么离开这。” “朕要回长安,给朕备马,快点!” 李治说道。 他现在身处险境,当务之急就是和他们谈条件,然后赶紧回到皇宫之中。 回长安? 其他皇帝都懵了。 崇祯也懵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就在长安? “回什么长安啊?你脚下的土地,就是大秦的咸阳,长安就在咸阳啊。” “你本来就在长安,你还回长安作甚?” 崇祯忍不住吐槽道。 “什么东西?” “这个时候了你还和朕开玩笑?” “朕怎么可能来到大秦?那都亡了快一千多年了,你跟朕开玩笑?” “看来朕不给你来一点狠的你们是不会让朕离开了。” 李治突然狠厉道。 他眼神毒辣,直接把手里的剑往下移,直接对准了崇祯的腰子。 “朕先把你的腰子摘了,看你们还敢不敢和朕说假话了。” 皇帝们一听这话,顿时有些汗流浃背了。 这李治,还真是有史以来最倔强的皇帝啊。 亏他们还感觉李治这人听话谦和,奶奶的全是演技,连他们都被骗了过去。 这小兔崽子,到时候一定要让唐皇狠狠地给他教训一顿! 崇祯那就更不用说,脸都吓成猪肝色了。 这要是真把他腰子嘎了,那他还怎么生孩子,怎么去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封王? “不要啊!” 崇祯都快哭了。 这都是什么人啊,怎么有这种癖好。 楚仙师是能够救活死人,但是也没见过他能修好别人的腰子,他要是腰子没了,可能真就没了。 “我骗你一句我是你孙子!” “你这样搞,小心你爹骂死你!” 崇祯是胆小,但是性格是那种放进火葬场烧一顿之后还剩一张嘴的那种,嘴硬的很。 这个时候依旧在和李治硬碰硬。 开玩笑,我崇祯本来就地位够低的,现在新来的都能踩他一脚,他不要面子的? “你这人……” 李治也是第一次这么无语。 “算了,和你废什么话,这个时候还装,朕先取你一个腰子!” 说着,李治就要持剑朝着崇祯的腰子扎去。 “雉奴,放下剑。” 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温和、威严的声音骤然响起。 这熟悉的声音,仿佛跨越了时空一般,传入了李治的耳中,让他身躯一颤。 他连忙抬头看去。 这一看不要紧,看到来人后,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此刻,一名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男子,正站在了他的对面,身穿唐代龙袍,威风凛凛。 “你、你、你、这……” 李治被吓得连续退后了好几步,眼睛里说不出的震惊和不可置信。 站在他面前的,正是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可是比起六年前李世民驾崩的时候却要年轻十几岁。 现在的李世民,从容貌上来看,甚至比起李治都大不了几岁。 但是这气息,这脸庞,这龙袍,确实就是李世民不假。 此时李世民的形象,和他儿时那个威压的父亲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了一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他们说的全部都是真的!? “雉奴,朕没想到你也过来了。” 李世民亲切地喊道。 雉奴这名字,正是李世民给李治取的小名。 李世民本来也是在光门前等待的,但是等了很久光门都没有反应,他就干脆走了。 他去向楚源请教关于大唐的一些事情去了。 因为最近老朱他们总是喜欢嘲弄自己,尤其是崇祯,就喜欢对自己说假话。 说到底,还是他大唐无人啊。 像这大秦后花园,始皇是主人,地位最高。 其次是大明三位皇帝,人数最多。 再然后是大宋君臣二人,最受欢迎,最具潜力。 然后是汉武帝刘彻,作为大秦后的一个王朝,汉朝也是很受欢迎的,不过和自己一样,也是孤家寡人一个。 所以李世民期待自己的后代过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见到李治的时候也是很喜悦。 而且一过来就看见李治拿剑架着崇祯,心里不由暗爽。 你小子,平时不是蛮得意吗? 第九百六十六章:崇祯震惊,朕腰子要被割了 但是现在毕竟也是动真刀真枪了,要是让李治真的把崇祯这小子杀了,他这个当爹的可不背这口锅。 教训教训就行了,没必要下死手,所以他也是连忙阻止了李治手上的动作。 崇祯手上的那些工人,还有那些现代工艺,那可都是大家需要的,崇祯完犊子了,大家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雉奴,他们说的没有错,这里真的是大秦,这里也真的有仙人。” “正是因为有仙人的存在,所以你能够跨越近千年的岁月来到这里和你父皇相聚。” “朕也是这样,起先的时候和你一样不敢置信,甚至一开始还和老朱打了一架,但是后面也是慢慢相信了。” 李世民解释道。 不得不说,他们李家的,都是一个性子,多疑得很。 想当初他来到大秦的时候,一手抱着长孙皇后,一手拿着利剑,那也是和老朱斗得不分上下啊。 不过那一战,也是彻底奠定了他李老二的地位。 “可是……父皇你为什么这么年轻?” “这也是仙人的力量吗?” 李治的心里或多或少其实已经相信了一些,但是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李世民这么年轻。 李世民听到这个问题后,解释道: “朕就是你的父亲啊,不过却是贞观四年时候的李世民,那个时候的你才两岁呢。” “朕现年三十二,倒是比你年长不了多少。” 李世民心里也是颇为感慨啊。 很难想象不久前还在长孙皇后怀里嗷嗷待哺,刚学会说话不久的李治,一转眼就已经是

相关推荐: 我喜欢你很久了_御书屋   财色兼收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旧日时代   随身带着原始世界   结婚对象带孩子跑了   怎么会有人用恋爱来报复   龙王传说:诸神黄昏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男神今天鬼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