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 第176章

第176章

量,又在朝堂上没有发言权,家族又时刻风雨飘摇,再这样下去,迟早要被李治砍了头。 再不反,就迟了。 只要大唐输了几场大战,自然就能够意识到这个国家没有了他们门阀是运转不起来的,光靠着那两税法收上来的钱,根本就消耗不起。 有的门阀心中也在思量。 他们可是唐人,如此做,与卖国何异? “我支持崔大人!” 这个时候,卢清水也义愤填膺地站了出来。 “这朝廷,残暴不仁,断了我等的活路,我们一心为朝廷,朝廷便是如此待我们?” “想来陛下也是想让朝廷之中全是寒门子弟,鱼龙混杂他才乐意。” “我等不能对陛下如何,我们这样去做,仅仅只是为了虚弱朝廷的力量。” “更何况,以那些势力的兵力,岂能真的打败我大唐?” “只是让朝廷花些心思去对付他们,难不成因为这样大唐就会被灭吗?我们此举不过是保全之计,不算卖国!” 卢清水那说的叫一个大义凌然。 他只是舍不得像那些小家族一样,抛去家族中的富贵给朝廷,孑然一身得隐退,舍不得的荣华富贵,想最后再搏一搏。 一些稍微大一些的家族,也是抱着和卢清水一样的想法,纷纷都是站了起来。 “对,没有让外人进长安,那就不算卖国!” “我们支持崔大人!” 崔荣见到还是有不少人抱团过来的,也是心中欣慰,至少大家都还有些血性,愿意为了富贵搏一搏。 至于下场,崔荣也不是没想过。 但是对于他们这样的门阀而言,一生本就如履薄冰,若是不能富贵,不得权势,那与死何异? “既然诸位都支持,那我就来说一下安排吧。” 接着,就是他们的一番密谋。 几日后,这些门阀便是开始行动了起来。 关陇地区与高句丽相距并不遥远,他们派了萧家作为这次行动的主要运输人员。 萧家的地势靠海,家中本就经营商船,与高句丽之间有商贸往来。 他们的安排便是让萧不易来给高句丽运输物资,譬如金银财宝,以及打仗所需的兵器,都统统运过去。 至于这些财宝和兵器,都由其他的家族来提供。 而崔荣,则早就与高句丽王朝搭上了线,到时候尽管运,自然有人来接应。 当然,除了高句丽之外,他还需要鼓动一些其他的势力尽快对大唐动手了。 他们要的,就是让外族人狠狠地打击一下大唐,削弱大唐。 其实按照崔荣的想法,大唐灭了最好,全新的政权出现后,他们才能有新的局面。 最好能把李治给气病,然后他们安排一些太医把李治给毒死。 君王一死,新君上任,谁还管那两税法? 崔荣也是打算给其他一些势力一些帮助,挑唆一下,不过其中主要的对象就是高句丽了。 毕竟其他的势力都太过弱小,不禁打,也就高句丽还站着了。 大唐,北方草原,东突勒一部。 突勒王庭之中,车鼻可汗正在享受着烤全羊大餐,炭火烧得油水四溢,肉香萦绕。 “可汗,有中原密信!” 这个时候,一个亲信带着一封信来到了车鼻可汗的面前。 车鼻可汗正欲动嘴开吃,见亲信进来,也是脸色微变。 “把信给本王看看。” 车鼻可汗心里不由奇怪。 这个时候,中原王朝还能给他来信? 这是要开战? 开战直接下战书就行了,没必要搞这种偷偷摸摸的手段。 怀着好奇,车鼻可汗还是把信拆开阅读了起来。 他的脸色变得有些精彩。 “这中原还真是人才辈出。” “居然有人出重金和盐、铁等物资给我们,让我们来攻打大唐?” “说是要给我们三十万两黄金,五百万两白银,还有细盐一百万斤,精铁矿一百多万斤……” 车鼻可汗念着信上提到的那些数字,也是心里暗自吃惊。 这出手,也太大方了。 这个亲信也是呆住了。 “这么多东西?中原是谁如此大的胆子,居然要与大唐朝廷为敌?莫不是他们之中出了反贼不成?” 车鼻可汗只是冷笑。 他可不傻,能够出得起这么多价格,并且与朝廷为敌的人物,屈指可数,还能是谁? 亲信也顿时都明白了。 “莫不是那些大唐的门阀?” 他都无语了,这大唐的门阀的做法,实在是…… 他不好评价。 幸好这是对面的人物,若是在自己这边,那他分分钟能砍死这种卖国贼。 “真是吃里扒外的东西。” 想了半天,亲信给了这样的一个评价。 “我们不需要管他们究竟是是不是吃里扒外,这是他们的内部的事情,和我们无关。” “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究竟要不要接受这些东西然后去攻打大唐?” 车鼻可汗提醒道。 亲信点点头。 但是又皱眉不已。 “这物资虽然丰厚,但是我们与大唐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大唐如今强盛。” “当初天可汗在世只是,直接将我们突勒打得分裂,现在让我们与大唐为敌,就为了这点金银财宝吗?” “怕是不太值当。” 这个亲信始终是保持着自己的观点。 “但是这钱我们不能白白放弃。” “现在我们部落本来就没有多少人了,要是得到了这么多好东西,那就马上能够大力发展,重新合并疆土了。” 车鼻可汗脑子里面想着的依旧是怎样才能合并突勒,想着如何重回巅峰。 所以对于这一战,即便崔荣不来信,他也是想要打一打的,现在来了,那就更是增加了他的底气。 第一千零八章:渊盖苏文和乙支文德 “这一仗是必须要打的。”车鼻可汗这个时候也是十分郑重地说道。 “我们突勒部队如今已经被大唐打成了这个样子,若是不报此仇,我有何颜面存活于世间?” “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他们之中出了一个反贼,如果我们去攻打大唐的话,想必也会给我们相关的军事情报。” “届时,我们便能够知晓唐军的动向,唐军手上究竟有多少人手,打算兵分几路,也能够知道的清清楚楚。” 事实上,车鼻可汗的脑子真不笨。 若是他这个时候不和崔家合作的话,那么再被大唐打压下去,那只会越来越朝着北方靠拢,他们的地盘只会越来越少。 本来东图勒就没有多少的地盘,再这样被挤兑下去,迟早全部死绝。 眼下,就是他博一个远大前程的好机会。 若是他真的打赢了大唐,势必能够大大鼓舞他们的突勒人,让他们不再和曾经一样如此畏惧突勒人。 “加上,现在的皇帝早就已经不是李世民了,李世民死了,谁能够奈何我们?” “听说现在大唐的新皇帝是李世民的九儿子,搞文治经济似乎还可以的样子,但是现到如今都没有一点点要开疆拓土,要打仗的迹象。” “这皇帝,究竟是犯傻不敢打仗呢,还是有意憋着军队势力?” 车鼻可汗不太了解李治,所以对于李治打算对他们采取的手段也是十分好奇。 不过想想,这李治,居然连手底下的自己人都管不住,还给自己送物资来了,这不是妥妥的找死吗? “想必现在应该还有不少的势力想要来对付大唐了,我们就等着一个何时的时机出击便是。” 不得不说,车鼻可汗还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可汗万岁!” 亲信一听,也是觉得靠谱。 不过亲信始终觉得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 “可汗,以我们的力量,现在肯定还不是大唐的对手,且不说正面对上大唐的铁骑,仅仅只是遇到一些残兵,估计都能把我们打得够呛。” 这个亲信也是结合这几天打仗的情况,如实说道。 车鼻可汗一听这话,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是却也觉得确实是有道理。 人家的物资和自己这边的物资完全就是不成正比的。 大唐的人口、耕地如此之多,粮草根本从来没有缺少过。 反观他们突勒士兵,只能够在边境的破落村子去抢劫进行补给。 “说的有道理,我们一方人的力量终究是太过势单力薄了。” 车币可汗像是想到什么事情一样,突然拿起了纸和笔。 “你马上派人将这封信亲自送到西突勒贺鲁可汗的手上,本可汗向他许诺,从我大门阀那里得到的好处,他们可以分一半。” 车鼻可汗心向,如果到时候东突勒和西突勒一起出击的话,确实是很快就能够形成一股极大的势力。 到那个时候,对于大唐就有很大的威胁了。 现在的皇帝毕竟还十分年轻,车鼻可汗就不行到时候李治能够轻易对付他们。 对于车鼻可汗来说,也不求直接拿下大唐这么宽的疆域,因为这不实现。 只要能够拿下边境的这几座小城,收缴一些物资,抢掠一些劳动力,那么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等有了地盘修养之后,车鼻可汗的下一步计划才是深入大唐。 “可汗运筹帷幄,在下佩服!” 这个时候,亲信也是适当地拍马道。 他确实是对车鼻可汗的策略感到十分佩服。 最主要的是,车鼻可汗真的是太舍得了。 那些大唐门阀送给车鼻可汗的那些金银珠宝,可不是一个少数,就这样直接分出了一大半给了贺鲁,实在是大方。 他也看出来了,车鼻可汗绝对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愿意舍弃大部分东西去追求胜利的人物。 也正是因为车鼻可汗这样的性格,或许才能够成为一方霸主吧。 亲信此时甚至不由为大唐担心起来了。 内有内鬼,外有强敌,大唐要如何应对? 在车鼻可汗准备拉拢贺鲁的时候,远在高句丽王朝的渊盖苏文,也是接到了来自大唐门阀的消息。 高句丽是华夏东北部人建立的一个王朝,占据了华夏东北以及如今棒子国的北部地区,所以不是棒子国人。 因为高句丽占领的是棒子国北部地区,并没有占据整个棒子国。 棒子国的本土上面已有文明存在。 渊苏盖文作为高句丽的宰相,位高权重,从大唐送来的密信,自然是要经过他手的。 渊盖苏文打开信件,仔细阅读了起来。 看完信的内容,他也是有些忍俊不禁地笑出了声。 万万没有想到,现在的大唐内部居然如此混乱,大量的官员都被逐出了朝廷,转而是来出卖国家。 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在他们突勒人身上的。 一旁的大将乙支文德看到渊苏盖文在笑,也是不由好奇地围了过来。 “真是没有想到,看似强盛的大唐内部竟也不是这么安稳,这大唐的门阀,竟然要反叛皇帝?” “还让我们去出兵打大唐?” “若是那太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看来他的这个儿子,有些不中用啊。” 渊苏盖文这个时候还不忘贬低一下李治。 而一旁听着的乙支文德也是吃了一惊。 “这是让咱们出兵?” “可是这大唐即便内政有些混乱,但再如何,他们的军队还是厉害的,以我们的力量,真的是对手吗?” 不是乙支文德畏战,而是实在是之前被李世民打怕了。 他现在提到大唐就有些胆战心惊。 之前在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就发动百万大军来打他们,结果因为指挥混乱导致大败而归,这也让高句丽人很是振奋,认为中原无人。 知道李世民统一中原后,打得他们哭爹喊娘,把他们元气大伤,再也不敢来冒犯。 所以现在的乙支文德,对大唐也是不敢有半点轻视。 即便李世民死了,李治在他们眼里又是个庸军,但是之前大唐的班底还在,再怎么样,也不是他们现在的实力能够抗衡的。 “这是必须要打的!” 但是渊盖苏文却目光坚定,不容置疑道。 第一千零九章:打不过大唐?看我门阀做卧底 “这些大唐门阀给我们的条件实在是太丰厚了。” “三十万两黄金,五百万两白银,还有细盐一百万斤,精铁矿一百多万斤……” “这些东西都足够我们高句丽的军队打半年了。” 渊盖苏文说道。 其实渊盖苏文之所以想和大唐打,也不全部都是因为大唐门阀的挑唆,而是因为他心里面本来就想要进攻大唐。 现在高句丽的朝政本来就很混乱,若是他们能够打赢一场大唐,说不定能够暂时平定一下朝廷。 “什么?居然给了这么多?” 乙支文德这个时候也表现得十分吃惊。 因为这物资实在是太多了,对于他们高句丽这样的一个国土面积不大的小国而言,能够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也能够看得出来这一次,那些大唐门阀为了对付大唐和李治,确实是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了。 这诚意满满,的确是有些让人很难拒绝。 “也对,似乎是必须要打了,按照大唐这个情况,应该很快就会主动对我们高句丽出兵了。” “与其这样,不如我们先打过去。” 乙支文德也很清楚大唐究竟厉不厉害,之前李世民就打过他们高句丽,现在他的儿子当上了皇帝,肯定是要和他的父亲做一样的事情的。 不过现在应该是还没有动手而已。 若是真的让李治动手来进攻他们了,那到时候可就危险了。 “是的,心中也说了,大唐应该很快就会对我们发起进攻。” “不过,这一次也不仅仅只有我们高句丽出战,还有突勒人一起动手。” “到时候我们两方势力一同联手,应当是能够啃下大唐的一大块肉下来的。” 渊盖苏文看着信,说道。 现在,大唐里面有他们的内应,有那些门阀给他们卖命,外面又有盟友,渊盖苏文实在没有不出兵的理由。 “是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突勒的人马也不少啊。” 乙支文德想了想突勒人的情况,也很是意动。 突勒人他是知道的,那边的疆域非常辽阔,兵马也是很厉害,比起他们高句丽而言,甚至更加厉害。 “到时候我们两方势力的兵力加起来,应该是有四十来万,而大唐应该是没有这么多兵能够及时赶到关外的。” “这个时候出手将大唐打垮,再好不过。” 渊盖苏文认真道。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也是下定决心这一次要和大唐好好干一架。 这个时候的大唐,已经不是之前李世民领导时候的大唐了。 眼前的大唐,没有了李世民,早就已经没有了灵魂,那些士兵想必也是这样,而且他们还得到了大唐门阀的大量财宝。 在打仗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够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 最后,渊盖苏文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高句丽的皇帝,决定不日便发兵攻打大唐,直指长安城。 大唐,高句丽和突勒两个势力的答复,很快就回到了崔荣的手上。 崔荣也是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一部分和他们利益牵扯比较大的门阀领头人手上。 他们都是十分兴奋。 “很好,高句丽和突勒都愿意为我们卖命,也不枉费我们对他们的一番收买了。” 这一次的收买,他们崔家可是出了大头的。 因为崔荣这个人极为擅长审时度势,所以在风暴来临的时候,也能够保全一部分财产,所以手上还是有不少物资的。 但是同样的,这一次的两税改制对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一些,不然他只会更豪爽一些。 现在的他,已经将一切都赌在了突勒人和高句丽的身上了。 只希望他们能够给大唐造成一些麻烦,能够让他们活下去。 “那边怎么说?何时发兵?” 王仁佑这个时候也是围了过来。 说实话,他的心里是特别害怕的。 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事,他作为魏国公,带头卖国,到时候要是这件事败露,那可是抄九族的罪。 不仅仅连自己都保不住,连带着整个王家全部都要完蛋。 但是如果事情顺利的话,或许真的能够来一场富贵险中求。 “半个月后就会出兵来攻打大唐。” 崔荣竖起了一根食指。 “但是……” 这个时候,卢清水皱着眉头走了出来。 “但是我觉得,即便是他们联手一同出兵,也不一定是大唐的对手啊。” “是啊,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一些门阀心里害怕的不是大唐会输,而是害怕就算突勒和高句丽一起发兵也没有办法撼动大唐。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他们的下场可就惨了。 他们可以不喜欢大唐,但是绝对不能说大唐就菜。 大唐要是真打人真起来,光是那二十万军,就能够全部剿灭他们。 “那有什么办法吗?” 王仁佑担忧道。 “当然有,你们可不要忘了,大唐发兵的人,大部分里面都是我们的人,如果我们从中弄些名堂呢?” 崔荣狡黠道。 “什么?从军中入手吗?” 周围的门阀们全部都被崔荣给镇住了。 不愧是门阀的头子,崔荣的胆子和恶毒程度,让他们每个人都感觉到一阵寒意。 如果真的要从军中入手的话,以门阀们的力量,其实也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如果真的这样,那可就不仅仅只是一个造反的罪名了。 而且,这样做,如果大唐真的败了呢? 那他们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但是,这些门阀却又不得不点头,因为这个方法确实是不错。 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大唐的士兵如此强大,那些高句丽、突勒人又怎么能是对手呢? “呵呵呵。” “从皇帝开始和我们动手的时候,我就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些。” “你们以为我疯了?” “我没疯,我不可能输!” “他李治再厉害,又岂能挡住我门阀子弟的前赴后继?” “我们的族人,在军中有多少人?” “凡是有爵位的,有实权的,皆是内应,皆是爪牙。” “届时我们把大唐军队的行军路线、后勤路线、主将位置,全部都泄露于高句丽人、突勒人。” “如此一来,大唐可以胜否?” 崔荣的眼神,阴翳无比,充满了恨意。 第一千零一十章:李绩出手,这可汗擅长跳舞 随着崔荣的话音刚落,这个酒楼的所有门阀们全部都站了起来。 “崔公英明!” 现在的崔荣,不仅仅是他们物质上的领袖,同时也成为了他们精神上的领袖。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现在崔荣能够掌控的人心,甚至比长孙无忌时候能够掌控的要更加牢固。 长孙无忌在的时候,毕竟没有这么大的压力,而现在的情况就是,李治压力这些门阀,这些门阀全部抱团取暖。 现在只有跟着崔荣才能够谋取一线生机,要是这个时候还不跟着崔荣,那就真的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人在溺水的时候,总是想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如此一来,大唐必败啊。” “而且我们还有让我们的门阀子弟中那些领兵的出工不出力,甚至可以在军队之中的饮食下药。” “毒死那些大将,如此岂不是更好?” 卢清水这个时候也是一改往日老实人的形象,恶毒道。 他一开始或许还有些犹豫,但是看到崔荣已经豁出去了,他就不想什么退路了,干脆暴露本性了。 崔荣一愣,那些门阀们也是一愣。 “卢大人还真是……” “谋略高超!” 一时间大家也不知道怎么评价卢清水这一计了。 这是真的准备让大唐打败了。 但是门阀之中还是有人担忧的,若是大唐真的败了,他们的荣华富贵真的能够保住吗? 那些高句丽人,还有那些该死的突勒人,他们对于自己这些人,又是怎样的态度? 但是现在,覆水难收,已经没有退路了。 又喝了几杯酒,在场的门阀们也都释怀了。 管它那么多,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只要他们这一世荣华富贵了,子孙后代管他们怎么样呢。 于是乎,他们又是高高兴兴地喝起了酒,没有任何的廉耻。 此时此刻,国家荣誉、百姓安危,都成了他们为了谋取自己利益的垫脚石。 这天下,这国家,这个王朝,终究会灭亡。 但是他们只会永远存在下去,不论如何,只求自保。 半个月之后,大唐皇宫之中。 李治看着手中的报告,脸色十分难看。 他的双拳死死捏紧,眼神中杀气弥漫。 在他的下方,站着薛仁贵、李绩、苏定方三人。 “真是好大的胆子!” “这报告上面,可是说东西突勒有意向大唐用兵?” “他们已经集结好了军队?” 李治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的突勒居然会先动手,这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毕竟突勒人按理来说应该已经被大唐打怕了才是,不应该再这么愚蠢的来做这样的斗争。 再打下去,东西突勒只会灭国。 而李治也真的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解决东西突勒,不仅仅麻烦,而且有些耽误国家的军事力量。 “是,东西突勒如今已经集结好了军队,要向南而来了。” 薛仁贵这个时候也很紧张。 “这突勒人好是大胆!” “之前他们已经被我们教训得够惨了,如今居然还敢发兵?” “想必那贺鲁和车鼻也是想来给陛下献舞了!” 李绩也愤恨道。 “还有,那高句丽,居然也集结了二十万人,再加上手中的三万仆从军,也准备从大唐的东北部杀来,他们这加起来,可是有四十八万大军啊!” 李治脸色如铁,说不出的愤怒和压抑。 自古以来,只有他大唐去打别人的份,什么时候这些跳梁小丑也配来进攻大唐了? 这简直就是蔑视他李治! 此时的李绩三人全都愣住了。 “什么?高句丽也要发兵了?” 薛仁贵有些难以置信。 在他得知的情报里面,只有突勒人要发兵的信息,而且还不知道对面究竟有多少人,要不是李治这个时候说出来,他们都还蒙在鼓里。 “陛下……这?” “这实乃蔑视大唐!” “臣定带兵剿之!” 这个时候的李绩也是赶忙跪了下来。 要知道,连皇帝都知道的军情,他们居然还不知道,这可是大罪,这是失职,李绩这个时候是在表现自己,同时也是想将功补过。 李治的面色稍微平缓了一些。 “陛下勿忧,臣是太宗时期起就为大唐效力的,受太宗赏识才有了今天的薛仁贵。” “臣不怕,而且这帮人,不过都是太宗的手下败将,臣的手下败将,臣恳请陛下让臣带兵剿灭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高句丽人!” 薛仁贵态度诚恳道,他的眼里充满了无惧。 李治对薛仁贵也很满意,这确实是大唐的肱股之臣。 “臣也恳请陛下,请让臣出战吧!臣不怕!” “能让我们死在战场上的人,现在还没有生出来!” “即便有,也不会出现在突勒、高句丽!” “陛下,下命令吧!” “让我们灭了他们!” 苏定方的态度也十分坚决。 这是个义士,而且对于自己的军事能力十分自信,李治也点了点头。 这三个将军,绝对都是大唐的栋梁之材。 “是啊,陛下,您给了我们这么多好东西,也该拿出来亮相了,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唐的厉害。” 李绩劝道。 上一次,李治带着他们看过了从大秦带回来的那些装备之后,他们大受震撼。 那些冷兵器的工艺,比起他们大唐可是厉害多了。 大唐的兵器和现代的那些冷兵器一碰,简直就是些破铜烂铁。 当时的三个人就无比期待这些冷兵器在战场上面的发挥,谁知道才刚刚磨好刀,这些高句丽人和突勒人就不知死活的冲到刀口上来了。 而那些盔甲,就更加厉害了,使用大唐现有的那些最厉害的,最锋利的兵器去砍那些盔甲,甚至连印痕都没有。 三人也不知道这些盔甲和兵器究竟是由什么东西打造成的。 但是他们也不会去问,只要是皇帝给他们的,那就是绝对的好东西,能够帮助他们打胜仗的东西! 薛仁贵觉得,若是真的给他的军队全副武装这样的兵器和装备,那只要给他一个百人队,他就能够冲进万人军队中取上将首级。 这可不是开玩笑,那些盔甲的坚硬程度,完全是跨时代的东西。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薛仁贵苏定方李绩出击! 不要觉得一百人打一万人很科幻。 在一些电视剧里面,将军们随便就带着人冲万人军阵,将军随便就能够活着出来。 但是那毕竟是电视剧,如果是真实战场的话,早就被士兵乱枪给扎死了,就算再好的盔甲都没用。 直接被人山人海的士兵给拖下马来,估计最后只会被开铁盒罐头的下场。 但是在看到这些冷兵器之后,薛仁贵还真的有些跃跃欲试,想带着百人冲击万人。 不过最令三人震惊的还是李治弄来的那些火器,大唐时期是没有火器的,甚至连炸药都没有。 炸药都是后面唐玄宗在炼丹的时候才慢慢捣鼓出来,然后到了大宋的时候才有人去研究这种东西,利用到了武器研发上面。 不仅仅是武器方面,在大宋的时候甚至还用火药来进行升空试验,在整活这方面,大宋还真是没怕过谁。 炸药要到晚唐的时候才能够出现,所以他们都没有见过。 在三人看到那些火药武器的时候,也是直接就傻眼了,实在是太过先进了一些。 那些火枪,隔着老远就能够做到一枪一个,而且威力非常大,石头都能够轻松打爆。 可以想象,若是自己的手下都拿着这样的火枪,到时候直接冲到了战场之中,不仅能够远距离的进行消耗,而且打近距离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比起弓箭这种东西,火枪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对身体素质有太大的要求。 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在进行过短暂的训练之后,也能够提着火枪上阵打仗的,对于守城而言那是非常有用的。 在后世大明崇祯时代的时候,李自成攻破了京城,京城里面确实还有许多的火器没有动用,其中就有火枪无数把,弗朗吉大炮二十多架,都没有进行装备。 这些东西如果合理利用的话,或许京城的城墙也不至于如此之快就被攻破。 至于李治给他们展示的那些手榴弹、燃烧弹和火炮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能够将石块炸得粉碎,而且这些东西居然有五千多套。 手榴弹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便捷携带的同时,威力还巨大。 对于那种喜欢抱团行动,结队而行的大部队而言,这简直就是最大的杀器。 仅仅只要一个普通的士兵,朝着人堆里面扔一个手雷,便是能够当场轰炸出一大片空地。 不论是用于防守还是进攻,都是绝对的利器。 而火炮,就对两人的冲击更大了,在这个时代,哪里见过这种玩意,瞬间他们都觉得刀枪、十八般武器什么的都逊爆了。 在这种东西的面前,还有什么能够抵挡得住? 即便是城墙,也是必然能够轰得稀碎吧? 有了这些东西,别说仅仅只是突勒人和高句丽人了。 就算是佛祖来了也给他丫的干下来。 所以,他们有这么多厉害的火器,还怕什么突勒和高句丽人? 不过,李治却是很稳重,目前的五千火器部队,全部都装备给了寒门或者平民出身的子弟。 那些现代的冷兵器,也是优先给寒门和平民子弟,至于那些门阀出身的子弟,尤其是平日作风就不太好的,军纪糜烂的,一根毛都捞不到。 这倒不是说李治很偏心。 他现在也不怕门阀们的反弹了,他也是下了决心要和这些门阀作对,决心扫除一切阻碍自己的力量。 一句话,有他李治没有门阀,有门阀就没有他李治。 所以他不顾一切的去针对这些门阀子弟,不仅仅是为了防止他们动手脚,也是为了在战场上面消耗一下这些门阀后代。 “好了,既然你们三位都主动请战,那朕准了!” “传朕的命令,苏定方为伐西突勒大总管,率领五万大军出击。” “薛仁贵为伐东突勒大总管,率领十万大军出击。” “李绩为伐高句丽军大总管,率领十万大军出击!” “我们只有二十万大军,兵力方面我们并不占优势。” “你们有没有信心打败他们?” 李治环顾三人,大声问道。 “有!” 三人声如洪钟,应声道。 他们三位,可是大唐赫赫有名的战神,即便是不靠着那些火器和冷兵器,也绝对不会输的,他们怕什么? 接着,三人就下去,开始去整理自己的军备和军队了。 可是此时的李治以及三位将军都不知道,这一次出征,最危险的,并不是来自外部的敌人,而是来自内部的敌人。 这些内部蛀虫,更加恐怖。 此时的大秦,时间过去得很快。 九月中秋,天气微凉,大秦的百姓们已经是穿上秋衣了。 咸阳宫皇家园林内,池塘中积了几片枫叶,竹叶片片也开始掉落,一阵秋风吹来,竹林如同奏乐般,抖下一地的秋意。 环山的枫树此时已经火红,映透了江山,田中稻谷稻穗丰满,已到丰收之时。 而近日,只有四个皇帝在皇家园林之中,正是始皇、老朱、李世民、朱瞻基四人。 因为楚源在催他们开学了,他们必须带着自己的小孩来报到了。 但是楚源现在的脸色很不好看。 “秦村长,你的意思是,你的十八个儿子中,有一半多都交不上暑假作业?” 楚源的脸阴沉地都快能吓死人了。 始皇是谁,大秦始皇帝,一统六国,真正的万人之上,千古一帝,但是此时面对楚源的质问,却是有些不知怎么解释。 始皇只能支支吾吾道: “楚老师,这……这……” 别说交作业了,开学了这些学生能不能来都还是问题。 要知道,始皇已经将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派去封地封王了,现在还怎么回来上学? 有几个现在老婆都不知道有几个了,还顾着上学? 那些兔崽子,平时被自己管的太严,现在自己当家做主了,立马就猖狂起来了,好在始皇也派人去打压一下,没让他们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这还得多亏楚源教育有方,这要是放在从前,他还真不敢让他们去封王,天知道会出怎样的大乱。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大秦新学期即将到来! 不过,始皇却也并没有去怪罪自己的这些孩子,因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秦国的疆土如此之大,如果不进行封王的话,完全无法掌控。 何况,这个建议,也是楚源说的,始皇只是按照楚源的想法去做。 不过这些,始皇也不能直接和楚源说,他只能解释道: “实在是抱歉了啊楚老师,我的那些儿子,已经来不了学校了。” “他们都已经到外面去了。” 始皇非常歉意道。 但是楚源听到这句话之后却是直接懵了。 “什么?去外面了?” 他知道,这个秦村长说的外面,不是其他地方,正是外出打工去了。 毕竟在楚源的潜意识里面,这里还是一片山区,这里的人都不是很富裕,应该都是有经济压力的。 而没有来报名的那几个学生,其实年纪都已经不小了,按理来说也确实是家里面的劳动力了。 但是,读书才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啊,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的原因,如果以他的力量不能够将这些孩子带出大山的话,他只觉得自己无能。 但是…… 现在秦村长却告诉他,那些孩子出去打工了。 这实在是让他没有办法接受。 楚源可是立志要将这些学生教育成才的,他们怎么能够出去呢? 难道他们以后都不回来了? “秦村长,他们还会回来吗?” 楚源还是下意识地问道。 虽然他很舍不得秦村长的儿子,还是还是额和你无奈,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 始皇也是叹了口气,一副没有办法的样子。 “没有办法,为了发展,只能让他们出去了。” 楚源听了始皇的话之后,也是一阵沉默。 他已经在这里教书这么久了,却还是没有能够改变这里的贫困,还是要让这些人出去打工才能够养活自己。 他实在是太没用了。 他的脸上也罕见的露出了一丝疲惫和失望的表情。 而这一抹表情,自然也是被始皇和其他几位皇帝所看到了,他们心中都暗自心疼。 “那他们出去了就能够改变未来了吗?” “是去做什么?” “若是不读书的话,仅仅凭借他们那点力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少年才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日子?” “改变未来不应该是靠读书吗?” “莫不是让他们去做网红,也去吃快餐?也去说实话?” 一想到这,楚源实在是痛心疾首。 始皇看到楚源这个样子,也是内疚不已。 其余皇帝也是觉得有些损,这样骗楚老师,是不是不太好。 李世民,老朱和朱瞻基也都围了过来安慰楚源。 “楚老师,没事的,我们的儿子都还在,我们一定会让他们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他们的作业可都是做好了的,很快就能够交上来。” 李世民高情商道。 接着他又给始皇使了一个颜色。 这可都是你弄难受的,你不过来安慰几句? 始皇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有些惭愧地说道: “楚老师,我还有一半的儿子和女儿,还要麻烦您了,他们的作业都是做好了的,一定会好好读书。” 始皇许诺道。 始皇也是无奈,他可是皇帝,皇帝被当成了农民,还要被误会自己穷到要让自己的儿子出去打工,这实在是有些丢面子。 但是也没有办法,谁让在他面前的人是楚源呢? 没有楚源的话,哪有他现在的大秦? 没有楚源的话,他们什么都不是。 楚源没有说话,只是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说道: “那行吧,三天之后开学,一定要让学生们按时到校。” 楚源只是感觉自己的力量渺小,但是他并不能改变什么,打工就打工吧,希望不要误入歧途,不要辜负他的教育就好。 没多久,楚源便离开了。 看着楚源离开后的皇帝们这个时候也是轻松了下来。 “时间过去的还真是快啊,没想到有已经到开学的日子了。” 始皇不由感慨道。 楚老师都来大秦几年了,大秦的变化不可谓不大,堪称是改天换日一般的。 “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老朱也是感慨了一句。 “你们最近都在忙什么?” 始皇又扭头看向李世民三人,好奇道。 朱瞻基一听也笑了。 “之前朕总是来支援你们,所以朕的大明其实都没有怎么发展,现在我们各自的朝代都已经富裕了起来,你们也回馈了朕不少的金银。” “所以朕准备这些日子开始发展国力了。” 朱瞻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平庸的皇帝了,当然,只是放在这李世民、始皇、朱元璋这三位皇帝之中算平庸的。 至少比起崇祯而言,朱瞻基还是要稳重不少的。 “朕前段时间不是也染个人开始继续下西洋了吗?” “但是之前的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一些木质的战舰才出海。”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朕找崇祯那小子要了三艘钢铁战舰,再配备上了二十多艘木质战舰,装备着的全部都是火器。” “所以这一次我大明下西洋的舰队,非常强大。” 朱瞻基自豪道。 目前为止,还只有他一个皇帝开辟了海上的渠道,说不定能够为那些皇帝们日后出海打个样,这样一来,也能够证明自己确实是有能力的一个皇帝。 “朕也听了一些汇报,说是沿途见到我大明舰队的各国人,全部都是恐惧、害怕。” “朕宰相,要不要将他们全部都收服了,然后让我大明的百姓移民过去。” “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能够为我大明百姓增添许多的土地。” 朱瞻基的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其他几个皇帝的赞同。 “这个主意好啊。” “以前我们强大,没有继续扩大领土,是因为攻占下之后,没有多余力量继续攻占。”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军力那么强大,生产力、科技都已经有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直接让郑和下西洋,勘探地形,情

相关推荐: 总裁越过界   2048奥运会   十年忠犬追妻路   天神,境魔,诗剑仙   卡牌大明星   耶稣不懂   贴身捍爱   海贼从写轮眼开始   诸天恐怖从蛊开始   我家小萨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