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41章

第41章

里面有四串串好的铜板,还有一大堆没串起来的,目测也有五六十文。 周二郎乐陶陶的道:“爹,豆腐和菜蔬虽然便宜,但积少成多,我们带去的野菌也卖得不错,今年卖野菌的人少,那些有钱的人家很愿意花钱。” 老周头不耐烦,这些东西他们家都卖过,是知道价钱的,这不是他最想知道的,于是他直接道:“你直接告诉我茯苓卖了多少钱就行。” 周二郎脸上的笑容就怎么也压不住,“你们一定想不到,那茯苓,都还带着泥呢,郑掌柜全收了,连着皮一起称的,八十文一斤,我带去的那两块有三斤半,所以卖了二百八十文。” 就那么两块茯苓,卖出去的钱比得上他带去的一篓野菌,两筐菜蔬和两桶豆腐了。 要不是有那一篓野菌,恐怕还得再加一筐菜蔬和一桶豆腐才比得上那两块茯苓。 老周头也很惊讶,问道:“这东西这么贵?竟然比女贞子还贵?” “可不是,听郑掌柜说,有些人家的老太太太太和小姐喜欢用茯苓做点心和甜品吃,说是美颜圣品,比燕窝也不差的,所以一盒子茯苓能卖出二两到十两的价格。” 周二郎还有些惋惜呢,“我们的茯苓大,而且肉白,据说是上好的,炮制好以后,一盒起码能卖五两,我看过他们装茯苓的盒子,肯定装不下一斤,估摸就七八两的样子。” 老周头心里的算盘就开始打起来,“是不是切下来晒干?那我们家自己晒……” “爹,您别想了,不是那么简单的,”周二郎道:“得炮制,这茯苓可不是女贞子,热水一烫,拿出来晒干就行,听说还有好几种法子呢,而每一种法子得到的茯苓都不一样,治的病也不一样,有一个叫什么什么朱砂制,可难了,反正我记不住。” 老周头就看向满宝。 大家的目光也顺着看过去。 满宝正听得津津有味,见大家都看着她,她便眨眨眼,问道:“怎么了?” 老周头期盼的问,“满宝啊,你在庄先生和善宝家有没有看到炮制药材的书籍?” 满宝想了想道:“好像庄先生那里有一册薄薄的。” 老周头眼睛亮晶晶的,问道:“你能读得明白吗?” 满宝就知道老爹打的什么主意了,道:“爹,你别想了,炮制药材很容易失败的,咱家又没有熟手,还得买朱砂,万一火候掌握不好,烘的一下炮制不好,那不仅朱砂白费了,茯苓也白费了,多浪费呀。” 这东西这么难找,怎么能随便浪费呢? 满宝这么一说,周二郎也立即醒过神来,道:“爹,这一斤茯苓可是八十文呢,带皮粘泥的。” 满宝忍不住道:“二哥,茯苓皮也是药材,当然要带皮的了。” “哦哦,连皮都是药材啊。” 那周二郎更舍不得了,道:“爹,连皮都要炮制,这个,就是满宝能教,我们估计也学不会呀。” 周四郎狠狠地点头,“爹,这东西可不好找。” 老周头就失望的叹了一口气,“好吧,那我们就找茯苓卖茯苓吧。” 但是平白失去了这么多钱,老周头还是有些心痛,于是恨铁不成钢的瞪着一众儿子道:“瞧瞧你们这一个个,白长那么大个,连炮制个药材都不会。” 众兄弟:……您会,您倒是上呀。 其实周大郎他们觉得他们已经很厉害了,搁他们小时候,现在他们做的这些事,他们爹做过哪一件? 以前,他们爹可只会在地里干活儿,一年到头能不饿肚子就行,兄弟几个穿的衣服可都是捡的舅舅家的,然后再一个一个的往下传。 满宝和她的哥哥们一样容易满足,先生不止一次的教过她和白善宝,要把脚步慢下来,不要才学会走路就往前跑,更不要才会跑就想着飞到天上去。 前者会狠狠地摔一跤,而后者却有可能从天上掉到地上。 前者可能只是很痛,一阵过去就好,但后者却是会死人的,当然,这个后果是满宝和科科经过深入讨论后得出的结果。 所以她虽然总是自信满满,但一定程度上,她觉得自己还是很谦虚,很有自知之明的。 科科:才怪呢! 老周头让满宝去把账本拿出来,将今天周二郎带回来的钱都记下,然后就开始把所有的钱都接过去,想了想,他又从零散的铜板里数出十文钱给他,道:“既然菜蔬和豆腐都能卖出价,那你明天就继续去县城,不是说小湾那边的菜可以吃了吗?” “可以是可以,就是太嫩了,好吃是好吃,这时候卖我们有点儿亏。” “那明天就继续卖菜园里的菜,过个两三天小湾那边的菜就合适了,老大家的,你现在去把豆子泡上,明儿一早起来做豆腐。” 小钱氏应下。 周二郎接过那十文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要是娘在家就好了,要知道,现在他进城的收入都是交公的,自己可没有分成,所以他每次进城娘都会给十五文钱给他。 除了进城费,保护费外,他还能剩下五文左右,既可以在县城里买碗热汤配干粮,也能偶尔奢侈一下吃个包子。 可他爹今天就给了他十文钱。 满宝也觉得老爹很抠,同情的看了一眼二哥后拍拍屁股去看侄子侄女们写字,她洗澡换衣服了,今天是不能出去玩儿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衣裳 满宝给大头大丫他们讲了新篇的释义,方氏很好奇的上去看了一眼,周四郎见了也凑上去,还道:“媳妇,你要想学,我教你。” 这话一出,不说周五郎和周六郎,就是大头和大丫都忍不住抬起头来鄙视他,“四叔,你《千字文》学完了吗?” 方氏忍不住咯咯的笑,抬手打了一下他的手臂,“有的学都不学,以后孩子要认字谁教?” 话才一说完她就赶紧闭上嘴巴,脸色微红。 她和周四郎一样,怀疑自己怀孕了,但还不能确定,这两天总是和他畅想着以后有孩子了怎样怎样,这一时就说漏了嘴。 好在此时周围都是一群孩子或半大孩子,没人留意到她的话,她才要松一口气,大丫就道:“四婶你放心,到时候我们教弟弟妹妹。” 大头也点头,拍着胸脯道:“要是弟弟,那就我们带,要是妹妹,就给大丫他们带。” 周四郎嫌弃的挥手,“去去去,才不给你们带,我自个带,不就是《千字文》吗,我很快就学会了。” 他扭头与满宝道:“满宝,你那本书不是没用了吗,借给你四哥,以后我每天早起晚睡的看书,我之所以速度比他们慢,那是因为我学得少,想老五老六就不说了,前两年天天跟在你屁股后面,能不学得快吗?” 满宝一想,觉得四哥说的还真挺有道理的,那两年周四郎身上压着债务,学习时间是比五哥他们少了一多半的。 她从来不打击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满宝一挥手道:“没问题,我把书借给你,不过四哥,你可得收好来,别弄坏了。” 她的书都是先生抄好了简单装订后送给她的。 等她写完了,读书了,也写熟了,就会以工整的字体写一本,然后装订好了还回去。 所以除了放在科科那里不能拿出来摆放的书外,满宝可以放在书架上的书也只有那么几本而已。 而且因为这些书都来得不易,所以她很珍惜。 周家上下也知道书籍贵重,从来都不敢去乱翻她的书架,只是大家也没少借她的书来看就是了。 而不管是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大家都很爱惜,哪怕书页被翻得很软了,大家也都很小心翼翼。 不过周四郎的借显然和大家的借是不一样的,大家要借也就借半天,看完了就还回去,周四郎显然是想长期借用的。 大家怀疑他是要用书教方氏认字。 对此,大头他们还一脸懵懂,而周五郎和周六郎也就对着他挤眉弄眼一番而已。 这里说得热闹,洗澡出来的老周头见天都快要黑了老妻还没回来,有些不高兴了,再次叫道:“老大家的,你去周虎家看看,你婆婆怎么还没回来?” “要是还没生也接回来了,”他道:“你婆婆晚上还没吃药呢,她身子不好,可不能熬夜。” 小钱氏应了一声,从房间里出来便要往周虎家去。 满宝便蹦起来跟上,“大嫂,我和你一块儿去。” “不行,你一个小孩凑什么热闹?”小钱氏道:“天黑了,孩子不能往外走,不然被路过的神仙撞见了可不好。” 满宝一呆,“神仙不是好的吗,撞见神仙还不好?” “那得看是什么时候了,这大晚上的出去行走撞见了可不好。”总之小钱氏以各种理由把满宝留下了。 何氏就笑道:“大嫂,我和你一块儿去吧。” 虽说在村里没什么怕的,但周虎家在村尾,今晚的月亮又不好,自然是有人陪着更好。 而且她跟周虎的媳妇不仅是同一个村子出来的,关系也很好,她也想去看看情况。 小钱氏松了一口气,笑道:“那行,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吧。” 妯娌两个手拉着手走了。 满宝一脸惋惜的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开。 周喜路过看见,就把她带回房间里去,“我给你做身衣裳,来,大姐给你量一量身高。” 满宝一听,立即跟着去了。 “大姐,为什么给我做新衣裳?” 周喜笑吟吟的,点了一下她的鼻子道:“因为大姐高兴。” 满宝见她笑容满面,觉得大姐是真的心情好,她也高兴起来,举起胳膊给她量身高。 “我们满宝又长高了,”周喜笑道:“这块布是之前我买了给自己做衣裳多出来的,当时就想给你做一身新衣裳,只是娘说你有了,让我留着,我想着等你再长高一点儿再做也行,免得新衣裳都凑在一起,以后长高了反而没新衣裳穿了。” 满宝是真长高了,这身衣裳去年做的,开春那会儿就把预留的布放出来了,现在却又短了一点儿。 现在手腕露出来了,再过几个月,周喜估计满宝就得把小半个手臂给露出来了。 她摸了摸满宝的腿,问道:“长得这么快,痛不痛?” 满宝想了想道:“白天不痛,晚上有时会酸,我怀疑是要下雨了。” 每逢下雨娘就说腰酸腿酸,她觉得她的腿也能预告天气了,但好像都是很准。 因为下雨前它酸,不下雨它也有些酸。 周喜听了果然忍不住笑出声来,摸着她的小脑袋乐道:“真是傻孩子,你这是要长高了,跟娘不一样。” 她想了想,觉得最近还是得买些肉回来,哪怕买不起好的肉,买些骨头回来炖着也好,不仅满宝在长高,大头几个侄子侄女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的营养多。 周喜手上还是有不少钱的,毕竟她现在的花销是全家最少的。 心里一边打算,手上一边给满宝丈量,很快就把该量的都量了,满宝就坐到床边,好奇的问她,“大姐,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周喜先下意识的往外看了一眼,这才和满宝小声道:“今天我碰见大驴媳妇了。” “嗯嗯。”满宝点头,继续看着她,然后呢? 大驴媳妇她天天都能碰见,因为她要上学,顺着路是要路过她家门口不远处的。 周喜就知道她没听懂,笑了笑后道:“大驴媳妇是刘家村的。” ☆.第二百六十六章 心事 满宝眨眨眼,刘家村? 那不是她前姐夫的村吗? 周喜的嘴角就翘了翘,压不住脸上的笑容道:“她前两天回了一趟娘家,结果看了一场热闹。是刘大郎,他儿子周岁了,结果抓周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去看了,发现孩子跟他长得很不像,倒跟隔壁大马村的一个人很相像,刘家村有跟那个人熟的,一眼就看出来了。” 满宝不小了,当然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何况类似的话她也没少听。 比如更小的时候去舅舅家拜年,去钱家的客人或在路上碰见了人,人家就喜欢捏捏她的脸,然后笑:“这孩子长得可真可爱,又白又圆,也不知道像谁。” 当时满宝年纪还小,自然会骄傲的说像娘。 但那些人就哈哈哈的笑,然后道:“你娘的脸是鹅蛋脸,你爹的脸是方的,都不像。” 当时满宝心里就有些不高兴,还是有人说她的眼睛和爹的有点儿像,她才勉强高兴一点。 后来再长大一些的时候,她就是四哥五哥和六哥带着的,他们兄妹四人的眼睛长得很像,应该说周家兄妹的眼睛都很像,其中以满宝和周四郎的眼睛最像。 满宝这才脱离了那种奇怪的氛围。 所以周喜一说这话她就反应过来了,“孩子不是前姐夫的?” 周喜还算克制,没有笑出声来,但脸上依然洋溢着快乐,她点头道:“不是,整个刘家村都知道了。” 所以她很高兴。 所以她才决定不仅要给满宝做新衣裳,还要多买肉,买骨头回来给家里人补身子。 她翘着嘴角道:“满宝,大姐跟你说的话,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满宝狠狠地点头,“我不说,我最会保守秘密了。” 周喜自然相信她,高兴的道:“听到这个消息,大姐就跟在地里顶着太阳干了三小时,然后喝了一碗冰井水,又吹了一阵翻过来的山风一样高兴。” 满宝:“就跟吃了冰块一样。” 周喜一愣,然后笑问,“我可没吃过冰,你吃过啊?” “吃过呀,”满宝道:“在善宝家吃的,用冰做出的奶酪,还有用冰凿的红豆糖花都好好吃。” 周喜没想到幺妹还真吃过,她先下意识的摸了一下她的肚子,迟疑的问,“冰是冷的吧,吃那么冷的东西肚子不会坏?” 要知道他们家幺妹的肠胃可是很不好的,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养…… 满宝失落的道:“郑姨不给多吃,每次就一小碗儿。” 是真的一小碗,小小的碗里就装那么一点儿,也就够他们两个小孩儿吃几口的。 因为少,俩人都很不舍得吃,每次都是慢慢的吃,然后因为慢,他们更吃不出问题来了。 周喜松了一口气,然后又高兴起来,“对,应该就和这样的天吃冰一样高兴。” 周喜归宁快两年了,时不时的就有媒婆找上门,但她一点儿出门的意思也没有。 因为找上来的条件都不好,哪怕钱氏已经放出风声,她的病已经治好,身体已经养好也没用。 老周头本来还急着把大闺女嫁出去,但她回来快两年了,他也早就习惯闺女在家了,见她不急,他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主要是媒婆找的人都太次了,连他都看不上,更别说钱氏和闺女了。 如果周家没建隔壁的房子,老周头肯定急,因为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住得不顺心,他肯定心烦。 但现在,每个儿子女儿都分了一间房,连孙子孙女们都有了分开的集体房间,家里就是再生几个都住得开,他当然没有啥烦心的了。 加上周喜的劳动力还是可以的。 家里小钱氏等人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农忙的时候跟家里一起下地,农闲的时候能管菜园和家里的事,等到了秋天,还有自己的一块姜地收入。 也正是去年姜的收入让老周头对她更为宽容。 如果每年周喜都能有这样一份收入,除了交给公中的,剩余的她自己收着,吃住都在家里,那能存下不少钱。 而这份钱累积十年二十年后呢? 大闺女整天嚷着不想嫁,老妻整天劝他要考虑闺女的感受,强扭的瓜不甜,小闺女则说什么大姐不开心,嫁了也不好的话,老周头想想,把大闺女嫁出去的那份心也淡了。 大闺女归宁,老四那样的条件都能说下方氏那么好的媳妇,老五老六就更没问题了。 所以大闺女归宁对家中孩子的婚事影响已经不大,既然如此,不嫁就不嫁吧。 等他们再老一点儿,到时候想办法给她办个女户,或是直接就靠着她几个兄弟过日子。 她现在住的房间分给她,以后就是周家六兄弟分家了,也没谁能把她赶出去。 至于他最操心的年老以后奉养的问题,老周头也想清楚了,闺女要是能一直卖姜,存个二三十年,到时候攥着钱,直接放出话去,谁伺候她,就给谁工钱。 他就不信,他周金那么多孙子,到时候能不心动? 一个人到需要人伺候的时候还能活多久?一年,还是三年? 最久也就五年吧。 用二十年的钱吃五年的孝顺,足够了。 当然,老周头的这些想法自然不止是想想而已,他和钱氏谈过的,然后让钱氏转告周喜,让她平时省着点儿花。 像什么衣服,珠花这些,没必要买的别买,也别总是给家里人买这个买那个,对着兄弟们手也紧一点儿,谁要是和她借钱得先通过他们,有他们在,以后她几个兄弟不敢不还钱…… 还有什么肉啊,点心之类的,能少买就少买,把钱存下来,以后那都是她的生计。 这番话,在春天时钱氏就和周喜说了。 但周喜并没有多高兴,因为她感觉得到,父母并没有放心多少,而她的生活现状是好的,但没人对她的未来抱有信心。 周喜心里不是不难受的。 既有对未来的茫然,也有对父母的歉疚。 她都这么大了,还让他们操心。 所以有些话她不好跟父母说,更不好跟嫂子和弟妹们说,更别说一群兄弟了。 所以她只能和满宝说,谁让老周家就只有两个闺女呢? 在听到刘大郎被带了绿帽子,替别人养儿子的时候,她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啊,觉着所有的郁气都一消而散了。 说到高兴处,周喜就直接抱着满宝哈哈大笑起来了。 冯氏才给剩下的几个孩子洗完澡,听到笑声便扭头看了一眼周喜的房间,好奇的看向周二郎,“大姐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高兴?” ※※※※※※※※※※※※※※※※※※※※ 作家的话 好像一直没有固定更新和章节,那就在此说一下,我会尽量稳固更新时间的,老习惯,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八点更新,每日正常更新三章,加更会在后面写明 比如这章是补的起点推荐票的加更,起点推荐票加更还剩余一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难产 周二郎哪儿知道,想了想道:“总不会是捡到钱了吧?” 冯氏就横了他一眼,拍了一把二头的屁股道:“行了,跟你姐姐过去睡觉,晚上不许闹得太过分,明儿要起床下地去。” 虽然院子是打通的,但因为有房子隔着,家里人还是下意识的把院子分割成两份。 因为厨房,杂物房和鸡棚都在这边,大人们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这边,周二郎偶尔会把劈好的竹条拿到隔壁去晾晒。 而像冯氏他们,一旬都未必过去一趟。 而周四郎往下的孩子则更喜欢在那边活动,基本上天快要黑时,只要家里不开会,他们就会回到那边,乘凉也好,捉萤火虫也罢,或是就搬了凳子坐在院子里吹牛,感觉也是那边更轻松。 所以冯氏一放行,二头就跟被关了十天的牛犊一样,蹄子一扬就往隔壁飞。 二丫连忙追上去。 俩人才要跑过去,周家的大门啪的一下被推开,夜色已黑,又安静,这点声音吓得俩孩子一激灵。 但冲进来的小钱氏根本没留意两个孩子,差点撞在他们身上。 周二郎忍不住站起来,“大嫂,怎么了?” “二郎,把老三也叫出来,”小钱氏声音发沉,道:“周虎的媳妇难产,得把人送到大梨村去,你和老三推着板车过去。” 冯氏吓了一跳,忙问道:“怎么会难产呢,她这是第三胎了吧?” 小钱氏道:“孩子是横着的,怎么也正不了,先别说了,把板车拉出来。” 周二郎去拍老三的门,去杂物间里把板车推出来。 房间里的满宝和周喜也听到了,纷纷跑出来。 小钱氏的心里并不好受,所以脸色很沉,看大满宝才好转一点儿,她勉强挤出笑容,道:“满宝,今天晚上我和娘都没时间,你跟着你大姐知道吗?” 满宝最近正看医书呢,自然知道难产是什么。 她有些忧伤,问道:“虎嫂子会不会有事?” “不会的。” 周喜问道:“大嫂,要我帮忙吗?” “你去干什么,村子里这么多生了孩子的婆婆和大媳妇都在呢,你和满宝留家里。”又对走上来的冯氏道:“一会儿你和我一起去,把三弟妹给接回来,她肚子里现在就揣着一个,天黑赶时间,我也没敢让她和我一起回来。” 冯氏应下。 隔壁院子听到响声,也纷纷跑过来,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周四郎和方氏也要过去看看,全被小钱氏给赶回院子里去,“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年纪小小的知道什么?老实在家带孩子,别让他们到处乱跑。” 周大郎和老周头也出来了,老周头靠在门框上沉吟了一下道:“带上一些钱吧,真的不行,恐怕还得送到县城里去。” 这是很坏的结果了。 现在城门已关,真要送到县城,那就是到凌晨了,那会儿她要是还生不出来,人估计也不行了。 老周头进屋拿钱,他身上只有周二郎今晚交上来的钱,全部拿出去是舍不得的,所以他只拿了两串给小钱氏,道:“你跟着去就行,让你娘回来吧,她身体不好,可不能跟着跑来跑去的。” 又对冯氏道:“把你娘也接回来,大郎跟着一块儿去。” 周大郎和冯氏应了一声。 周三郎也在厨房里捣鼓好了火把,一共三把,四人给推着板车的周二郎照路,村子里陆续亮起火把,都是朝着周虎家去的。 到了周虎家的院子,里面呆着的人不少,板车一到,立即有妇人抱了一床被子出来垫在上面,冲屋里喊了一声,周虎就把他媳妇抱出来了,往车上一放,再给她盖上一床被子,立即就推了板车出去。 夜里的山路并不好走,遇到一些颠簸的地方当然不能像运货一样的强势推过去,上面可是有一个危急孕妇,所以得抬着。 那些小路,说不定需要抬半条路,板车本来就不轻,上面再躺一个人就更重了,所以一次就要六个人。 周虎刚把妻子放下,就觉得夜风一吹,血腥味更浓了。 他就有些手软脚软起来。 周大柱一把将他拽起来,对周二郎道:“我们走。” 周二郎就推着板车走,有人在旁边和前面给他照着路,还有一个人专门选了好的路在前面引着,他只要跟着前面的那个人走就行,板车推得很快,大家需要小跑着前进。 除了青壮,村里一些很有生产经验的妇人也会跟上,周大柱在后面拖着周虎跟上,一边还劝慰他,“放心吧,咱大集的老大夫也给不少人接生过的,应该没问题,已经提前叫人去通知了,现在应该快到大梨村了。” 他道:“等我们到,他们那儿应该就准备好了。” 周虎闷闷的应了一声。 小钱氏和稳婆则跑在板车的旁边,时不时的看一下产妇的情况。等到路难走的地方,便有人把火把交给旁边的人,一言不发的上前将板车抬起来,依然脚步飞快。 因为火把很多,可以将他们要走的这一段路照得很亮,并不用担心会掉到坑里。 大梨村离七里村本来就不远,虽然是夜间行路,但大家一路小跑着前行,还是很快就到了地方。 老大夫家里已经提前收到了消息,做好了准备。 孕妇一到,立即被抱到了一间房里,热水已经烧好了,稳婆选了两个手熟的妇人进去帮忙。 老大夫之前详细问过病症,已经先一步开药熬上了。 人一到,他伸手一摸脉,便知道开的药没错,立即让人将熬好的药给她灌下去,然后道:“得把胎位弄正,我给扎针止血。” 他有一句话没说,送来得晚了一点儿,而且横得太厉害,现在也只能尽力而为。 七里村里,钱氏和前来帮忙的老太太们散了,扶着冯氏和何氏的手慢慢往回走,周大郎在一边给她们打着火把。 许久,钱氏才开口说话,“大郎,你的伤怎么样了?” 周大郎道:“早不疼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伸手搭天空 钱氏就“嗯”了一声,道:“那你明儿上山去吧,和老四一起,把挑担的活儿给老四,既就铲些泥扫些枯叶,先不干重活儿。” 周大郎应了一声。 钱氏对何氏道:“你明天在家休息吧,今儿吓着了吧?” 何氏的脸是有些发白,她扯了扯嘴角道:“还,还好。” 钱氏叹了一口气,别说何氏,就是她都有点心有余悸。 回到老周家,钱氏让冯氏今晚陪着何氏,自己回屋去了。 周喜将药热了热,给她端过去,满宝就跟个小尾巴似的在后面跟着。 钱氏喝了药才发现站在周喜屁股后面的满宝,老周头舍不得点灯,点了也把灯芯压了压,所以屋里并不亮。 见满宝还没睡觉,钱氏就有些头疼,“你怎么还不睡?” “我睡不着,娘,虎嫂子怎么样了?” “明天就知道了。”钱氏也有些疲惫,挥手道:“赶紧回去睡着,明天你不去上学了?” 是哦,后天才休沐呢。 周喜把满宝带回房间,把她塞到床上后问,“要不要大姐陪你睡?” “不要了,”满宝道:“我可以自己睡。” 周喜就不再管她,转身回屋了。 满宝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干脆又把《全本黄帝内经》摸出来看,当然是将意识沉到科科那里看,一边看便忍不住问科科,“未来的人难产会怎么办?” “未来的人不会难产。” “咦?”满宝呆了呆问,“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的人会难产,未来的人不会? “因为所有的智慧生物都可以选择孕泡来孕育孩子,”科科道:“我被制造出来的那个时代,很少有人类会选择自体孕育了,选择自体也不要紧,未来的医术可以确保孕妇的安全。” 满宝瞪大眼睛,“这么厉害,那我能学吗?” 科科沉默了一下后道:“可以学,但我觉得宿主学不会。” “为什么,我很聪明的。”满宝有些不服气。 科科道:“因为这中间有近万年的技术差异,别的不说,最不起眼的孕泡生产技术所需要的材料技术等就不是你能拿得出来的,你要学的东西可就太多了,我不建议。” 当然,书籍在百科馆内都有,只要宿主肯花积分都可以买得到,但能不能学会就不一定了。 而学会也不一定就能实现。 别的不说,孕泡所运用到的材料,有生物化学,物理材料,那是近万年后的材料,你要生产那些材料还得再造一些仪器,而仪器所需的材料也是这个时代不能提供的…… 如此循环下去,它不觉得宿主能弄出来。 所以,被丢往各个世界的系统虽然提倡宿主学习,却不提倡宿主学习过于先进的技术。 而且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技术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它更不可能给宿主提供帮助,不然一旦被主系统发现,它会被判为扰乱时空,星球的发展,到时候它会被销毁的,而那个后果也不是宿主所能承担的。 科科的统生已经很久了,满宝不是它接待的第一个宿主,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一定是年纪最小的一个。 它从她幼儿时期跟着,在她懵懂无知时就在她的身上了,可以说与她的相处比世上任何一个人都要多,对她的了解也比任何一个人要深。 在她这张白纸上的涂抹,科科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它并不想宿主做不切实际的努力,梦想可以有,理想更要有,但也得在实际能触摸到的地方。 而宿主有它,本来就站得比这个时代的人高了,她头上实际的天空也比别人更高。 但再高也不可能触碰到万年后的科技。 满宝听得脑袋发胀,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抱着医书睡过去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陆续有青壮回来,周二郎也跟着回来了,但周三郎和小钱氏没回来。 满宝从床上爬起来,半闭着眼睛过去大院子洗漱时,就见他正从缸里舀水洗脸。 一个晚上没睡,他显得有些憔悴。 满宝本来还困着,看见他就不困了,“二哥,虎嫂子没事吧?” 周二郎抹了一把脸道:“没事,生了一个小子,过两天你就能去看看了,那是你侄子,记得带两颗糖去。” 他知道满宝不缺糖。 满宝高兴的应了一声,完全清醒了,高兴的洗漱准备吃早食去上学。 “大嫂怎么没回来?” “她还得再陪陪你虎嫂子,中午应该就回来了。”周二郎说到这里一拍脑袋,道:“说到这儿都快忘了,今儿你大嫂不回来,你们学堂的饭让你二嫂去做?” 满宝犹豫道:“我倒是没问题的,反正经常吃二嫂做的饭菜,可同学们不一定会喜欢吃。” 才把满宝的早食做好,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的冯氏:…… 周二郎正背对着厨房,没看到妻子,闻言也叹了一口气,“是啊,万一你二嫂去做一顿饭,把你大嫂的活儿给砸了怎么办?” 满宝已经看到了冯氏,立即低头继续去擦脸,假装自己没洗干净。 冯氏忍不住掐腰,“周二,我做的菜很难吃?” 周二郎差点一头栽到木盆里,他先暗暗的瞪了一眼满宝,这才挤出笑来转身道:“没有,没有,没有很难吃。” “没有很难吃,那就是难吃了?” 满宝拿着自己的小毛巾,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和科科道:“二哥真可怜。” 科科客观的道:“这一点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生气中的女性总是认不清自身的缺点的,而讨好中的男性总能昧着良心撒谎。 古往今来,一直如此。 满宝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将脸上的水珠擦干净,便甩了手溜进厨房找吃的。 周二郎哄好了妻子,便进屋去和钱氏汇报,满宝自己端着吃的进堂屋时,就听见隔壁房间传来说话声:“……我们估摸着时辰给送到了县城,正好赶上城门打开,给送到了济世堂。我回来的时候血已经止住了,只是人还不能往回送,所以大嫂要留一下,看谁能去县城里帮把手,大嫂就回来了。” ※※※※※※※※※※※※※※※※※※※※ 作家的话 我觉得这个章节名好,虽然很多人不一定会懂,但只是章节名而已,管他呢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好 七里村绝大部分人都姓周,少部分村民则是他姓,但百多年下来,你闺女嫁我家,或者我闺女嫁你家,村子里基本上每一家都沾亲带故。 而姓周的基本上是一个祖宗。 周虎虽然没有亲兄弟,却有堂兄弟,父辈的情况比周金还要好一点儿,这种事当然是要近亲属先帮忙的。 可惜三家的关系都不太好,老一辈在分家时闹得很不愉快,所以昨晚跟着去的是跟周虎家关系比较好的邻居嫂子,小钱氏和村长儿子大柱的媳妇。 当然还有从大梨村请来的稳婆。 不过稳婆凌晨时就留在了大梨村,没有跟他们去县城,而小钱氏她们忙了一个晚上也累了,只是周虎媳妇身边暂时离不开人,这才一直留在县城。 周二郎他们回来不仅是要休息,还要给她们找替补的妇人去的。 钱氏一听就明白,想了想道:“我去找周虎他婶娘说一声,就算关系不好,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这事得他们出面,他们要是表了态不去,跟周虎媳妇关系好的应该会去帮忙。” 这不是什么大事,一般村子里谁家有这样的急事,都会出手帮一把的。 周二郎提完了,这才小声道:“昨儿爹给的两百文花完了,周虎说等他回来就还上。” 钱氏“嗯”了一声,并不是很在意。 周虎的婶娘虽然很不甘愿,但还是让一个儿媳妇去县城里帮忙了。 周虎媳妇是在老大夫家生的孩子,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勉强正了胎位生了下来的,只是一生下来,孩子就弱得跟老鼠似的,脸色也有些发青,显然是憋得太狠了,老大夫不确定对孩子的脑子有没有问题,甚至不确定这个孩子能不能活下来。 当时周虎已经顾不上这个孩子了,因为他媳妇的情况也很不好,孩子才生下来就大出血,所以老大夫才让他们把人送到县城的。 孩子也一并送去了。 他觉得,能活自然好,要是不能也努力了一把。 只是那么小的孩子不能吃药,母亲那样子显然也不能吃了药后喂他母乳,能不能活下去全看天命了。 满宝本来还想着是不是休沐了去县城看一看周虎媳妇,毕竟她和周虎的二儿子二禄还是很要好的。 俩人年纪相仿,虽然辈分不一样,却是满宝在村子里少有的朋友。 作为朋友,朋友的母亲和弟弟生病了,她总得去看看吧? 不过还没等她提呢,第二天周虎一家母子俩就被包好用板车抬回来了。 钱氏立刻装了一些鸡蛋去看病人,满宝则跟在她屁股后面,因为人小,又跟得有点儿远,钱氏竟然没发现。 在周家的人还真不少,不过产妇的房中比较安静,院子则比较热闹,周虎的丈母娘正帮着招呼人。 大福跟二头差不多大,此时已经懂事些了,正拉着弟弟二禄的手站在一边,沉默的看着大家进进出出。 满宝看得出他们的心情不好,便小声问道:“你们怎么了?” 大福看到满宝,瘪了瘪嘴,想哭。 他知道满宝的,也知道她很厉害,毕竟她能读书,而且大头哥和二头他们经常吹他们的小姑怎么怎么厉害,此时满宝一问,他就有点儿难受,心里很委屈。 从前天傍晚他娘要生弟弟的时候开始,家里就顾不上他们兄弟两个了。 他们是直接被送到领居家照看的,昨天爹娘更是直接没回来。 有人和他们说,他们的娘要死了,他们就要没有娘了。 所以大福和二禄哭了一天一夜,今天看到爹娘回来才好一点儿。 但他看得出来,他娘并没有好,反而还很难受,而且他已经快八岁,听得懂好赖话了。 刚刚还有人让他爹给他娘准备好棺材呢,然后他外婆竟然也答应了。 大福抹着眼泪,问满宝,“小满姑,你是读书人,你说我娘的病能好吗?” 满宝犹豫着问,“不是已经好了吗?” 不好为什么要送回来? 大福失落的摇头,“没好,还很痛,还有我弟弟,他们说我弟弟也要死了。” 满宝张大了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 三个孩子相对无言,半响白善宝在大门处探头探脑,见三人面对面站着,眼眶都发红,忍不住也溜进去,“你们为什么哭啊,谁欺负你们了?” 三个孩子都没说话,继续低头抹眼泪。 白善宝就抓了抓脑袋,问道:“不是说生了一个小娃娃吗,我还没见过刚出生的孩子呢,我能看一看吗?” 满宝记忆中也没见过,好像她有记忆的时候,最小的四头就会撅着屁股要坐起来了。 她也看向大福。 大福抹干眼泪,哽咽着道:“你们跟我来吧。” 兄弟俩带着俩人溜进正房。 正房里有些安静,屋里只有五个年纪较大的妇人,钱氏便是其中一个。 其实她们能做的也少,不过是劝慰劝慰周虎媳妇,让她放宽心,好好养病。 周虎的丈母娘走进来,与大家强笑道:“厨房里做了甜酒,大家一会儿去喝一碗,我们开始做饭了,中午就都在这里吃,我家大妞多亏了有你们帮忙。” 周虎的媳妇娘家姓陈,她家在白马关镇的另一边的小村子里,距离七里村很远,因此也是最后收到消息的。 钱氏知道周虎家人少,如今夫妻两个倒了一个,剩下的那个此时肯定焦头烂额,怎么可能会留下吃饭? 她便道:“我们就是来看看,喝一碗甜酒就走,饭就不吃了,您可别做饭,不然可要浪费了。” 钱氏都这么说了,其他家自然连声称对,道:“等他媳妇好了,再让他们夫妻俩请我们就是。” 是一句吉祥话,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个可能性很低了。 陈氏躺在床上,眼睛微闭,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因为实在是太疼了。 四个孩子贴着墙走,避过说话的六个大人,悄悄地凑到了床前。 陈氏的身边放着一个襁褓,襁褓里那个红通通,皱巴巴的孩子就是她才生下的小儿子。 白善宝有些嫌弃,觉得太丑了,满宝却是满眼怜惜,觉得很可爱,她小心的压了压襁褓的边缘,好看得更清楚些。 ☆.第二百七十章 劝慰(起点推荐票加更最后一更) 看清楚了才发现孩子正难受的,以很小的幅度在挣扎,嘴里发出很小很小的叫声,满宝听着像哭声。 她不太确定的问另外三人,“你们听,他是不是在哭?” 大福点头,“是哭,我外婆说他是饿了。” 说罢,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过一碗半冷的米汤,就小心翼翼的给他的嘴巴沾了一些,看他动了动嘴唇,却没怎么喝进去,就又有些忍不住眼泪了。 他先看了一眼正紧闭眼睛的母亲,这才小声和满宝道:“我外婆说,我娘没奶,我小弟没吃的,只能喝点米汤,本来我小弟要是好的,喝点米汤,再碾碎了米熬得烂烂的,或者抱去别的村子求一口奶喝,总能把命给拉住,可我小弟这样,米汤都不太喝得进去,更别说吃米粥了,而抱去求奶,恐怕风一吹就……” 所以周虎家其实是放弃了这个孩子的。 满宝却觉得心痛得不行,从小家里人就跟她说她活着有多不容易,她很小很小的时候,她娘也没奶,全是抢的三头的口粮。 满宝攥了一下拳头,接过大福手里的碗道:“我来喂。” 她先自己喝了一口,然后嫌弃的道:“这是冷的,得要热的吧。” 大福立即道:“我去换一碗。” 满宝就趴在一旁看小孩儿,白善宝也看习惯了,觉得他不是特别丑了,然后问道:“没有奶不能请奶娘吗?” 满宝想也不想道:“肯定请不起。” 满宝若有所思,问科科,“未来的人要是不自己生宝宝,那她们还自己喂孩子吗?” “有给孩子食用的营养液和奶粉?” 满宝眼睛亮晶晶的,问道:“贵吗?” 贵当然是贵的,婴幼儿吃的东西,不论是哪个时代都是贵的。 而在未来,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就算整个星际给孩子们的福利是最好的,每周都有免费的奶粉和营养液领取,但孩子们的父母似乎总觉得星际给发的东西不太好,总是更乐意花更多的钱购买别的奶粉,也因此,商城中流通的营养液和奶粉都不便宜。 满宝暗戳戳的搜索了一下,发现所需的积分果然不便宜。 她就叹了一口气,犹豫着想买却又下不定决心,“奶粉是什么做的?也是人的奶吗?” 科科:“……不,是其他哺乳动物的奶,其实宿主可以就地取材,我在百科馆内搜索资料发现,古时候的奶粉多是用牛奶和羊奶制成的。” “古时候?” “是的,目前百科馆内的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地球纪元十七世纪,更早的就没有了。”科科扫描了一下床前的那个孩子,觉得他比宿主长得差远了,但作为人类制造出来的系统,它的芯片内有对人类产生好感的程序,因此倒是不吝建议,“羊奶比牛奶更适合这种婴幼儿,但它比较膻,建议宿主用一小撮绿茶,或茉莉花茶来煮,这样可以去掉膻味。” 满宝点头。 白善宝一直在一旁叽叽喳喳的说话,见满宝点头,便道:“你也认同我的话?” 满宝看向他,没好意思说自己刚才走神了,便问道:“大福怎么还没回来?” 话音才落,大福就捧了一碗热热的米汤进来了。 两个孩子瞬间顾不上说话了,让开了一个位置给他。 满宝亲自舀了一勺米汤,微吹了吹才小心翼翼的放在他的嘴巴上,一点儿一点儿的往下漏一点儿。 孩子喝了一点儿,然后就弱弱的哭起来,把米汤往外吐。 满宝一呆,“他怎么不喝呀?” “他喝过奶了,当然不会想喝米汤了。”一道声音弱弱的传来,满宝抬头,这才发现陈氏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正侧头看着他们。 满宝一喜,问道:“那虎嫂子,你再给他喂一喂吧。” “我没有奶,昨天在药铺的时候,你大嫂带着他去求人给喂了两口奶。”话是这么说,她还是艰难的抬起手来要解衣服给孩子喂一喂。 钱氏注意到这边的情况,连忙上前按住她的手道:“别动了,没有就是没有,你出了这么多的血,怎么可能有奶?” 在钱氏看来,奶都是精血化成的。 她低头看了眼正紧闭着眼睛的孩子,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伸手将他抱起来,接过满宝手中的勺子,道:“我来吧。” 陈母也看到了,她犹豫了一下才上前,就见钱氏轻轻地拍着孩子,一点一点的给他喂米汤。 一开始他并不吃,依然坚持的往外吐。 但钱氏并不介意,一次不吃就喂两次,两次不吃就喂三次,她的动作不急不慢,每次都坚持的将那一两滴米汤灌进他的嘴唇里。 因为孩子还小,她并不是直接把汤放进舌头里,而是放进嘴唇,他能吸吮最好,不能就溢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孩子可能累了,也有可能是实在是饿了,或许是尝到了米汤的味道,终于不再往外吐,而是开始吸吮起来。 钱氏松了一口气,见他的速度还不慢,就加快了速度。 孩子吸吮起来,还发出了细细的哼哼声。 不仅陈母,陈氏都看呆了。 钱氏将一碗米汤都给他喂完了,然后对床上的陈氏道:“孩子还是想活着的。” 一句话,陈氏瞬间泪崩,她一把握住钱氏的手,眼泪像水流一样滴在她的手上,“婶,婶啊,我也想活着,我也想他活着,可怎么办,怎么办……” 屋里一静,大家都没说话。 钱氏任由她哭着,等她哭了好一会儿后才安慰道:“好了,坐月子不能总哭,不然以后伤眼。” “想活着就活着,你看我,病了这么多年,不照样活着?”钱氏道:“多少次,我差点连命都没了,拼着一口气也就活了。” 陈氏泪眼婆娑的抬起头来,看了看钱氏,又看了看满宝,脸上的神色坚毅了一些。 陈氏嫁进来的时候满宝还没来呢,她当然知道满宝是怎么回事,当年钱氏本来就病重,周银回来才略微好转,但周银被抬回来后,她就倒了,就剩下一口气。 最后硬是拼着那口气活了下来。 她以前不太明白的,那是她的小叔,又不是亲生的儿子。 可她现在隐约明白了一点儿。 ※※※※※※※※※※※※※※※※※※※※ 作家的话 才出生的三寿伸出小手来,眼巴巴的看着你们:可以给一张红包吗,明天我还要出场,要给可爱的,漂亮的,高高的竹子大人贿赂 ☆.第二百七十一章 羊奶 她看着一旁的大福和二禄,心里痛得不行。 她舍不得小儿子,但其实最舍不得的还是大福和二禄。 小儿子才出生,要说感情肯定没有多少,而且这孩子也未必能活下来,她更担心的还是大福和二禄。 现在她才明白,感情真的是要靠养的,不是有了血缘就天生有了。 就好比三个孩子都是她亲生的,却也因为相处的长短,感情有深浅,这或许很残忍,却是事实。 而钱氏与周银,就好比小钱氏与满宝。 甚至比小钱氏和满宝还要深厚,因为钱氏的婆婆生了周银后没几年就过世了,不像满宝,钱氏和小钱氏一起分了她对母亲的感情。 见陈氏精神好了一点儿,钱氏这才把孩子放下,按了按襁褓道:“米汤不顶饿,一会儿再给他喂一点儿,要是可以,还是去求一求奶,回来热了给他喝,等再大几天,就可以试着喂些米粥了。” 陈氏和陈母都听得很认真。 钱氏不是孩子生得最多的人,却是孩子活下来最多的人,她们自然很认真的听。 满宝立即道:“还可以用羊奶。” 钱氏低头看她,满宝也抬起亮晶晶的目光看母亲,道:“娘,羊奶也是奶,也很营养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她皱了皱眉道:“羊奶有些膻呢。” “可以用茶叶煮一煮,放一点点就可以了,”满宝比划道:“到时候小侄子就可以吃奶了,还不用去别的地方找。” 目前,七里村并没有新生儿,所以他们想求奶还得去别的村。 就算找到了别的产妇,也未必就能求到,所以要是能买一头羊回来,自然最好。 可一头正好在下奶的羊却未必那么好找。 陈氏犹豫了一下便点头,并没有怀疑满宝的话。 一是因为满宝是读书人,二则是因为钱氏也没出声反驳。 陈母见她们说完了话,而孩子也安静了下来,便热情的道:“甜酒做好了,大家都出去喝一碗吧。” 也邀请了满宝和白善宝,笑道:“你们是小孩儿,我给你们在甜酒里打个鸡蛋煮一煮好不好?” 这算是投桃报李了,当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的。 白善宝不觉得鸡蛋有什么,而满宝更是每天都有鸡蛋吃的主儿,问了一声,“打鸡蛋会更好吃吗?” 得到陈母的点头后便答应了,兴致勃勃的跟着去厨房。 周虎也在厨房里,村里有人来帮忙,但他也要偶尔进厨房里看一看。 陈母看见他便趁机提出买一只下奶的羊的事,还看了一旁等候的满宝一眼,低声道:“我觉着这主意不错,羊奶也是奶,万一真把三儿给养活了呢?” 周虎闻言,想都不想就道:“那我让人去找一找,要是有下奶的,我们就买一只。” 一只羊虽然贵,但周虎也不是买不起,大不了,后头再急需用钱的时候再卖了就是。 只是一只正好下奶的羊并不是很好找。 周虎有些忧心忡忡,“娘,那没买着羊的这几天怎么办?” 陈母唉声叹气,“先喂米汤吧,刚才你钱婶喂进去一点儿了。” 周虎就松了一口气。 白善宝在一旁听着,就拉了拉满宝的手,满宝也听到了,正在琢磨着是不是买一点儿奶粉给他们应应急,见白善宝拉她就扭头看他。 白善宝附在她耳边小声说话,满宝眼睛一亮,俩人吃完了甜酒煮鸡蛋就一起手拉着手往外跑。 陈母想和他们说说话,联络联络感情都没机会。 白善宝拉着满宝回去看他家的羊,然后从栅栏里把它牵出来,高兴道:“我们给他送去吧。” “还得需要茶叶。” 白善宝就把绳子给她,“你等着,我去拿。” 白善宝撒腿就跑,没过多久就跑回来了,不过后面跟着刘氏及一众下人。 刘氏看了一眼他们牵着的羊,笑道:“刚出生的孩子可不能吃茶。” 她道:“你们这么大了,吃茶还会睡不着呢,更别说那样一个小娃娃了。” 满宝瞪大眼:“那怎么办?” “直接把羊奶煮一煮,实在喝不下就放两滴醋下去看看。” “醋也有用吗?” 刘氏看着满宝疑惑的小模样,笑着点头。 有用当然是有一点的,没有茶叶的明显而已。 两个孩子有了主意,心满意足的牵着羊就要出门过河去。 白家的下人习以为常,也不拦着,直接转身去和老夫人汇报。 这才知道老夫人已经知道,甚至就是她同意的。 村子里的事从来不是秘密,刘氏想,孩子有仁爱之心是好事,一头羊而已,他们家也不是出不起。 但这对村子里的人来说,一头羊可太贵重了。 等俩孩子牵着羊出现在周虎家的院子里,大家都惊呆了。 陈母眼睛发亮,恨不得给俩孩子跪下,她本来没怎么留意白善宝的,但这会儿却忍不住看他,这才发现他穿的衣裳和他们所有人都不一样,看着就很好看。 周虎也知道,这只羊一定是白家的,因为老周家是没有羊的。 所以他也呆呆的看着白善宝。 白善宝就把羊的绳子塞给他,小手一挥道:“我家的羊正在下奶,在你没买到羊前就先用着吧。” 陈母连连道谢,催促着周虎收下。 周虎犹豫了一下便接下东西,道:“小公子放心,等我买到羊就给您送回去。” 白善宝是不太在意这个的,他更想看的是那个小孩子,好奇的问,“他现在还饿吗?” 陈母一听,立即把羊牵到一边挤羊奶,准备试一试他们的方子,但把奶挤出来才想起没有茶叶。 满宝就不好意思的道:“茶叶虽然可以去膻味,但小娃娃好像是不能吃的,所以放一些醋看看?” 陈母没多犹豫就应下了,在她看来能有羊奶就不错了,至于味道,她此时已经不多想了。 这只羊下的奶并不少,早上那会儿白家已经挤过一次,但陈母依然挤出不少来。 她用一只瓦罐装着,放在火上煮,小心翼翼的滴了几滴醋下去,然后盖上盖子煮。 满宝提醒,“要小火儿。” 陈母对她笑笑,问道:“小娘子,你家经常煮羊奶?” “没有,我家没煮过,”满宝还指了白善宝道:“他家煮过,奶酪好好吃。” “是啊,”白善宝这会儿才有些惋惜,“以后我们没奶酪吃了。” 陈母立即不敢说话了,生怕白家小公子反悔,毕竟他年纪还小,孩子都是想一出是一出的。 奶酪是什么她不知道,但一听就是奶做的。 ☆.第二百七十二章 缘分 陈母将煮好的奶倒出小半碗来,奶香味飘得整个厨房都是,连院子里的人都闻到了。 满宝他们一连串的跟在陈母屁股后面进正房,看着她给小孩儿喂奶。 奶还有些味道,显然和之前他喝到的米汤不一样,所以孩子又习惯性的往外吐。 一连好几次都是如此喂不进去,陈母不由有些焦急,这奶可不好得,怎么能这么浪费呢? 陈母不由压了压他的嘴唇,硬是将奶灌进去,而没有将勺子拿出来。 钱氏坐在一旁看,吓了一跳,连忙扯开她的手,孩子已经咳了起来,脸色先是发红,然后有些发青,他艰难的动了动手脚,然后动静越来越慢。 满宝也不高兴了,推了陈母一把就把孩子给抱起来,转身就交给她娘,“娘,你抱。” 钱氏飞快的接过孩子,将他吐出来的东西擦干净,又轻轻地给他顺气,见他的动静慢下来,只是低低的哼哭两声,便接过陈母手中的勺子小心的给他喂奶。 她对关切的爬起来看的陈氏柔声道:“孩子也是有脾气的,他们就和大人一样,不舒服自然就难受。我们是大人,难受了可以说出来,还会哭,会骂人,他小孩儿一个,什么都不好,但心情不好是肯定的。” 钱氏道:“你也听大夫说了,这孩子憋得太厉害了,身上有点儿不好,加上又饿,脾气肯定比一般的孩子还要大,这时候就得顺着他,不然你跟一个才出生的孩子犟什么呢?到最后受罪的还不是自己?” “是。”陈氏应了一声,看了她娘一眼,道:“婶子把他给我,我来喂吧。” “不用,”钱氏笑道:“你现在还不好动,我在这里也没事做,就帮你喂一下怎么了?” 钱氏在他的胸前放了一块毛巾,小心的给他喂奶,他吐就让他吐。 母乳喂养的时候孩子都会吐奶,更别说这是羊奶了。 在钱氏看来,白家都把一整只羊送来了,还怕这孩子的奶不够喝吗? 她耐心的跟着这孩子做你喂我吐的游戏,和大人比耐心,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比不过的。 果然,他不知道是累了,不想再吐,还是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他吃了一口,然后就没再吐过了。 这时候小半碗的奶也见底了。 陈母看着那条半湿的毛巾,心痛得不行,但在钱氏看过来时,她还是去厨房又给倒了小半碗来。 钱氏喂他喝完了。 孩子依然在砸吧嘴,但钱氏没再喂他,“这么小的孩子胃口不大,但要勤喂,过一个时辰再喂一次。” 周虎从外面进来,关切的问道:“他喝下去了?” 钱氏小心的给他擦干身上的奶渍,笑道:“喝下去了。” 周虎就松了一口气,低头看着

相关推荐: 至尊痞神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天神,境魔,诗剑仙   拽丫头的霸道殿下   异界大领主   漂洋过狌海   我家小萨成精了   重生:溺宠太子妃   洪荒:家父盘古,我一气化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