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50章

第50章

一下问,“科科,这个数字是不是错了?” “没错,宿主你忘了吗,我也有劳务费的。” “哦。”满宝这才想起除了商城的交易外,和百科馆、论坛的交易都要给科科提成的。 不过满宝还是很高兴,她立即点开商城,径直去了购物车看那管绿色的药剂,小手指抖了一下,但还是坚定的点了下去。 小手指一连点了两下,积分那里“哗”的一声,数字瞬间变成了32001,然后一管幽绿的药剂就躺在系统内。 下午上课时满宝的屁股底下就跟扎了针一样。 庄先生瞥了眼坐立不安的弟子,伸手从案桌下拿出教鞭,往前走了一步。 科科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宿主……” 满宝抬头看去,正对上庄先生警告的目光,满宝立即坐住了不敢动,心里懊悔得不行,中午砍价砍得太久,以至于她买下药剂后就没空回家了。 满宝艰难的熬到了下学,等庄先生一出门就将书丢到小书箱里,背起小书箱就往家里狂奔。 掐着时间走到桥头的白善宝才来得及抬起手臂挥了一下,就见满宝像脱缰的小马驹一样腾的一下就跑远了。 白善宝抬着的手就一僵,扭头问大吉,“满宝干嘛那么急?” 大吉微笑:谁让您不告诉她你要回来的,看,友谊的小船经不起考验了吧? ☆.第三百三十九章 起效 满宝一溜烟跑回家,路过厨房时先去厨房摸了一个空碗,这才跑回自己的房间。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管幽绿色的药剂取出来,在科科的指导下打开,将药剂倒到了碗里。 深绿色的,好像青草榨的汁水一样,满宝先好奇的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满宝再一次和科科确认,“直接喝?” “是。” “有忌口吗?”每次她娘一换药,就好多东西都不能吃,以免混杂。 “没有。” 满宝放心了,小心的端着碗去找娘亲。 钱氏咳嗽得有些严重,所以一直吃的药要停下,两种疾病的折磨下精神很萎靡,所以她哪儿都没去,就躺在床上。 满宝进来时她正在咳嗽,看到满宝就捂住嘴唇,不住的冲她挥手,将头偏到一边咳完了才回过头来道:“不是和你大嫂说过了吗,我病了,你们几个小的不要进来,万一过了病气怎么办?” 现在天气有些冷了,而且钱氏觉得自己的病是受寒起的,因此门窗紧闭,此时屋内又没有点灯,很是昏暗。 满宝也从没想过要对药剂做伪装,科科还在帮她计划着要怎么隐瞒说服钱氏喝下药剂时,她直接就端着碗上前,“娘,给你喝。” 而钱氏看都没看碗里的东西,直接接过仰头喝了,只想满宝早点离开。 喝完才觉得味儿有些不对,问道:“不是水,是啥?” 她此时低头去看,只看到碗壁上有绿色的水渍。 “是药,娘,你吃了药就会好了。”满宝接过碗出去,在厨房里倒了一些水,用筷子搅了搅,让娘亲把洗碗的水也给喝了。 钱氏:…… 虽然不知道闺女上哪儿弄来的这些东西,但喝了就喝了吧,反正也都是水。 钱氏接过水喝了,然后把碗递给她,挥手道:“快出去吧。” 满宝却不乐意出去,而是蹲在床边认真的看着娘亲,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不同。 钱氏见撵不动她,只能让外面的人进来把满宝给拎出去。 满宝道:“家里没人了,所以娘你别叫了,别人是听不到的。” 钱氏就虎着脸问她,“你出不去出去?” 满宝提议,“娘,你也出去待一会儿吧,总是待在屋里会很闷的。” 主要是她想在光亮的地方观察一下娘亲服药后的情况,奇怪,这种神丹妙药不是应该咻的一下就把身体治好了吗? 为什么她娘还在咳嗽? 钱氏见撵不动满宝,只能起身往外去。 屋外有些凉,但风吹过,清清爽爽的,钱氏觉得心情好了些,总是待在昏暗浑浊的屋里心情难免压抑。 不知是不是因为心情好了的错觉,钱氏总觉得一出门身体也没那么沉重了。 满宝扶着娘亲坐到门槛上,然后就蹲在她面前盯着她的脸看。 钱氏看了好笑,“看什么,不认识娘了?” “娘,喝了药你有没有觉得咻的身轻气爽起来?” 钱氏捂着嘴唇咳了两声,好笑道:“这药又不是神仙给的,哪有这么灵?对了,刚才的药你哪来的?” “我跟朋友买的。” 钱氏这会儿并没有怀疑,笑问:“跟哪个朋友买的?他还懂医术?” 满宝觉得科科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了,问它什么都知道,不知道的搜一下百科馆也就知道了,于是她点头,“他什么都懂。” 满宝才说完话眼睛突然大亮起来,“娘,你出汗了!” 钱氏抹了抹额头,也觉得有些发热,颔首道:“是啊,都已深秋,快要入冬了,怎么突然热起来了?” 钱氏觉得有些口干舌燥,满宝立即殷勤的给她倒水喝。 钱氏喝了一碗水,却还是觉得口干,忍不住蹙眉,“满宝,你摸一下娘亲的额头,看是不是很烫?” 满宝立即伸出小手去摸,还趁机看了一下娘亲的眼睛,舌头,然后就抓住她的手道:“娘,我给你摸脉。” 虽然钱氏从不阻拦闺女给自己摸脉,但内心深处是很不信任她自学的医术的。 可这会儿她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给她摸,满宝就微闭着眼睛感受着娘亲身体里的变化。 脉搏时快时缓,但每一次变化过后它都慢慢强劲起来,与之前的虚浮无力全然不同。 满宝的另一只手轻轻地在自己的膝盖上点着,与钱氏的脉搏跳动形成一致,不知不觉间她的心情越来越雀跃。 她觉得这管绿色的药剂是很有用的。 至少从脉搏上的变化是这样的。 钱氏在不停的出汗,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发烧了,这是比咳嗽还要严重的病,一不小心就能烧没了。 所以她一边不停的喝水,一边不停的去看闺女,结果却发现满宝似乎是很开心? 钱氏喝水的动作一顿,突然间也不是很急了。 母女两个就一个把脉,一个喝水,直到小钱氏他们几个从地里回来。 她们去菜园里收菜了,顺便去荒地那里挖了一些姜块和山药回来,留待明天周四郎几个带到县城里去。 小钱氏最先发现钱氏的不对,“娘,你怎么出这么多汗?” 她也以为钱氏是发烧了,于是伸手去摸她的额头,却发现也不是很烫,似乎是微烫,她有些拿不定主意,问道:“娘,要不要进屋去躺一会儿?” “不要,”拒绝的是满宝,“屋里好闷的,娘要在这里吹风。” 小钱氏拍了一下她的肩膀,“生病了吹什么风?赶紧把娘扶回屋里去。” 钱氏却虚弱的挥了挥手道:“老大媳妇,先别管这些了,你先去烙个饼给我,我,我有些饿。” 不说小钱氏,身后的冯氏等人也张大了嘴巴。 钱氏的身体不好,所以很少吃烙饼这一类比较硬的东西。 满宝一听,立即从兜里取出一颗糖来塞到母亲的嘴里,对呀,她怎么忘了,跟病魔对抗得吃饱一点儿,毕竟需要很多热量不是? 钱氏这会儿已经没心思去看小闺女了,她觉得很饿,饿的感觉这些年来没少伴着她,但这次的饿不同往年,倒像是十年前的那场天灾,她饿得眼冒金星,看见什么都想啃一口…… ☆.第三百四十章 探 钱氏将手上最后一块烙饼掰开塞进嘴里,细嚼慢咽后吞下,然后抬头看向小钱氏。 一家人目瞪口呆。 老周头不知何时回来了,此时正坐在一旁张大了嘴巴看老妻,见她看着老大媳妇,他便摸了摸烟袋,这才道:“老大媳妇,你去做饭吧,今晚就吃烙饼,你多烙几个。” 小钱氏合上嘴巴,“哎”了一声,转身去厨房。 剩下三个儿媳见了,立即跟上。 屋里一下就只剩下姓周的了,包括话才说利索的周四头。 老周头看向老妻,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钱氏吃了三个烙饼,因为她胃曾经饿坏了,这些年吃东西一直细嚼慢咽的,这次吃烙饼也习惯了嚼得细细地才咽下,但吃东西的速度还是加快了不少。 惊住了老周家一家人。 钱氏觉得身上黏糊糊的不好受,她没有回答老周头的话,而是扭头吩咐周喜,“你去厨房打些热水,我先洗个澡。” 天气开始转冷了,水难挑,木柴也显得珍贵起来,所以家里的人并不是每天都洗澡的。 何况钱氏还那么容易生病,洗得更少。 周喜迟疑了一下便去厨房,钱氏就扶着满宝的手起身,一手紧紧地拽着她的胳膊,道:“来,扶娘回屋去找衣服。” 满宝以自己学了大半年的“望”来确认娘亲的脸色的确变好了,似乎有了些红润,于是屁颠屁颠的扶着她进门。 老周头没得到答案也没郁闷,冲着一众儿孙挥手,“行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大家立即散去。 不一会儿周大郎又凑上来,从兜里掏出一把铜板,“白老爷家发工钱了,明天不用去了。” 周二郎也凑了上来,拿出一个竹盒子,“这是今天卖东西的钱……” 周四郎几个也上来了,“爹,这是我们该交的公中……” 扶着满宝回屋的钱氏听着堂屋里传来的声音,这才压低了声音问满宝,“满宝,你刚才给娘吃的是药?” 满宝狠狠地点头。 钱氏问:“贵吗?” “贵呀,好贵好贵的。” “多少钱?” “我不能告诉你。” 钱氏便换了一个问题,“卖给你的那个朋友叫什么,家住哪儿?” 满宝还是摇头。 钱氏就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问,“他是不是卖给你糖的人?” 满宝点头,“是啊。” 钱氏这就不再问了,而是道:“你那还有糖吗,给娘一些。” 满宝便从兜里掏出好大一把糖果给钱氏。 钱氏看了一眼她的兜,接了放在床上,将找出来的衣服放进她的怀里,道:“来,扶娘去洗澡。” 钱氏一身清爽的出来时,小钱氏也差不多把晚食做好了。 虽然是烙饼,但家里也煮了不少的菜。钱氏虽然已经吃过三个烙饼了,但此时还是觉得肚子有点饿,她坐下与他们一起用晚食,克制的只吃了两个。 惹得除了满宝之外的人频频看向她。 钱氏面色不变,放下碗筷后便对小钱氏道:“找个好看一些的篮子装上十八个鸡蛋给我,我一会儿去看看庄先生。” 老周头立即看向满宝,“满宝闯祸了?” 钱氏横了他一眼道:“胡说什么呢,满宝乖着呢,我是想起上次重阳家里送的礼薄了,如今家里的情况还好,便给庄先生加送一份礼。” 老周头有些郁闷,“可以什么理由呢?” 哪怕是送给庄先生,老周头还是会心痛,一切只出不进的行为他都会心痛。 钱氏不在意的道:“满宝的生辰不是快到了吗,七岁是一道坎,该给先生送一份礼的。” 老周头不明白为什么满宝的七岁是一道坎,最主要的是为什么满宝生辰要给先生送礼,这不应该是反着来的吗? 不过看老妻那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这是一件常识,老周头就怀疑是自己孤陋寡闻,所以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老周头如此,底下的儿子媳妇更是习惯听钱氏发号施令,他们也下意识的觉得这应该是他们不知道的习俗。 方氏更是努力的记下,暗道:看来她要跟婆婆学的还有很多。 她摸了摸肚子,以后她家孩子出生了,这些规矩可都不能错了。 小钱氏找了一个好看些的篮子,装好了十八个鸡蛋给她。 钱氏便把满宝刚给她的糖果也放进去,就放在最上面一眼可以看到的地方。 钱氏这次没让周大郎跟着,自己提着篮子去学堂。 庄先生是独居,每天早晚白家都会送一份饭食过来。最近两年白老爷和庄先生相处得越发好,三日里有两日会把人请到府中一起用饭,喝酒,再谈天说地。 在这偏僻的小山村里,庄先生也就能跟白老爷说得上话了。 钱氏到学堂的时候他正要关门去白家,碰见她连忙请她进门。 院门大开着,庄先生请钱氏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 对于小弟子的这位母亲,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比对老周头的印象还要深刻。 他觉得老周家能养出这么一群孩子来,钱氏的作用要远大于老周头,对于这样一位母亲,他本人是很钦佩的。 钱氏很谦卑的对庄先生行礼,将篮子推给庄先生,感谢庄先生对满宝的教导,她笑道:“先生也知道,我家满宝从小就体弱,所以她虽然跟着她哥哥姐姐们往下取了名字,却还没有记到户籍上,只记了个小娘子。” 庄先生颔首,表示明白,很多家庭的女孩儿都是这样,在户籍上只有排行,没有名字。 “可她再过不久就要满七岁了,也算站住了,这两年身子也好了些,又跟着先生认字,再只记着排行有些不好,所以我想着是不是给她记上名字,只是不知道您觉得周满这个名好不好,若是不好,还请先生给她取一个更好的。” 庄先生没想到是这事,他笑道:“这个名字是很好的,名字是父母赐予,包含了对孩子的期望,我想满宝也很喜欢这个名字。倒是以后等她再长大一些,我可以为她取一个小字。”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道观 “啊?”钱氏只是找了个借口过来见庄先生,她不觉得庄先生会改满宝的名字,可小字是什么? 庄先生就笑道:“一个人不仅有姓,有氏,还有名,有字,只是普通人家没那么多讲究,只有名,满宝若读书有成,将来可以给她取一个字,就当是我这个做先生的对她的期望。” 前面的话钱氏听得很懵懂,但最后一句钱氏却听懂了,她隐约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因此连忙向庄先生道谢,然后将篮子再次往庄先生那里推了推,笑道:“这都是家里鸡下的蛋,庄先生每日蒸个鸡蛋吃,对身体很好的。” 庄先生很习惯收学生的礼,尤其是这种农产品,更何况满宝还是他收的入门弟子。 先生如父,就如同他给满宝书,给她笔墨老周家都觉得很正常一样,他收老周家的这些东西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这一层师徒关系,将来满宝婚嫁他都是说得上话的,同样的,他的丧葬,满宝也能插上嘴。 钱氏很自然的从篮子里挑出那些糖果,对庄先生笑道:“听满宝说庄先生爱吃糖,这是家里有的一些,比不上先生这里的,就当是给先生甜甜嘴。” 庄先生看出了这是满宝经常孝敬他的糖,闻言笑道:“老夫人过谦了,这糖比一般的糖都甜,我也就在满宝这里吃到过。” 钱氏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笑道:“庄先生要是喜欢,回头我让满宝多送一些过来。” “人老了,可不能吃太多甜的。”庄先生笑道:“还是留着让她慢慢吃吧。” 钱氏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离开。 她脚步慢慢的往家走去,此时太阳大半个躲在了山后,只是天还大亮着,天边满是霞光。 秋末的凉风吹着,钱氏却没觉得冷,反而手脚还是暖融融的,她以和以前慢悠悠的速度往家里晃,但她知道还是不一样了。 因为一路上她没有停顿一下,也不觉得喘不上气。 这放在今天以前是不可能的。 老周头不太放心她,正在家门口附近晃悠,见她远远的走来,这才不晃了,等她走了上来才问,“庄先生咋说?” “庄先生说等满宝再大一点儿给她取个字。” “啥字?” 钱氏知道他问的是什么,道:“就是名字的字。” “那不行,满宝的名字就是满,这可是……我们全家给她取的,而且我咋不知道七岁是个坎?以前老大他们也没见你操持啥呀?” 之前在饭桌上他还震惊于老妻今晚的好胃口没有多想,可刚才他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对。 钱氏面色不变的扶着门框在门槛上坐下,道:“你忘了,我以前带着满宝上道观问过,这都是道长说的,满宝七岁的时候有个坎。对了,我寻思着满宝也快七岁了,为了让她平安渡过,我明儿带她上道观再去拜一拜。” “明儿她不上学?” “我刚和庄先生请了假了,”钱氏顿了顿后道:“后半响我做了个梦,我得到道观上去问一问,带上满宝好。” 老周头精神一振,立即问道:“什么梦?” 钱氏瞥了他一眼道:“好梦。” 梦好到钱氏没吃周大郎从老大夫那里拿回来的药,而是留着等下次生病的时候再吃。 撞上老周头质疑的目光,钱氏面色如常的道:“放心吧,我还想看着满宝长大嫁人呢,不是故意不喝药,而是我觉着好了许多。” 老周头就想到她今天异于平常的胃口,连忙小声问道:“是不是和你的梦有关?” 钱氏微微点头。 第二天,钱氏拿了一个中号的篮子,里面铺了一半的米,看着有三四斤的模样,再选了十八个均匀的鸡蛋铺好。 家里本来还算多的鸡蛋一下就只剩下八九个了。 但钱氏眼睛都不带眨的,将篮子放在板车上,这就拉着满宝坐到板车上。 周三郎负责推着板车走。 周大郎目送老三推着老娘和幺妹走远,疑惑的皱着眉头,悄悄问小钱氏,“奇怪,以前娘去道观都是叫我推着去的,怎么这次专门点了老三的名?” 小钱氏不在意的道:“娘不是让你去把大湾田里的水沟清理清理吗?明年种水稻浇灌也好,排水也好,方便。” 那活儿老三也能做好不好? 周大郎总觉得有点儿不对,感觉老娘是故意支开他的,当然,这话他也只能悄悄和小钱氏说。 小钱氏却横了他一眼道:“真是够笨的,没看见老三媳妇挺着大肚子吗?这时候叫老三上道观才是正常的好不好?” 周大郎这才恍然大悟。 而远去的钱氏满腹心事,并没有想到这一点,她只是摸着满宝的小脑袋小声的叮嘱,“一会儿上了道观,一定要乖巧,给天尊老爷多磕几个头,让他保佑你一生平安、顺遂。” 满宝兴奋的点头。 她几乎每年都要上一次道观,在她看来,道观上面比县城还要好玩儿。 道观在大梨村后头的山上,谁也不知道山上的道观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反正在村民们的心里,它就一直在那里。 破破烂烂的,偶尔县城里来的贵人施舍得多了,道观就能够将一块旧的地方换成新的,就这样新的变旧,旧的再换新,世世代代就这么往下传。 道观里目前只有六个道士,他们只在山脚下有几块很薄的田地,自己耕种,偶尔农忙时大梨村的信徒就会帮忙。 他们在道观后面自己种有菜蔬,基本上是自给自足。 因为除了一年一次的庙会外,会来这里拜神仙许愿的都是附近的村民。 村民们不兴给香油钱,大家会给一把青菜,一捧米,两个鸡蛋,半只鸡…… 有的实在穷困的,就拿一把香上去烧了就下山,更穷的,就光着两只手上去,趴在蒲团上和天尊老爷哭诉一番,哭够了磕磕头就下山。 后者往往还能从道士们手上得到一把青菜,一捧米,两个鸡蛋或一只鸡…… 所以山上的道士并不富裕。 钱氏算是道观里的常客,在前面值守的道士一看见她就认出她来了,下意识的露出一个笑容,再看到她提着的篮子那满满的鸡蛋,笑容就更大了。 满宝一抬头就只看得见他褶子一样的灿烂笑容,她一下就乐了,然后也对他咧开嘴,露出灿烂的笑容。 ☆.第三百四十二章 仙梦 这孩子的笑容实在过于灿烂,道士想看不见都不行。他的笑容越发灿烂了些,冲着钱氏的手立即一低,摸向满宝的脑袋,笑问:“钱居士来了,大半年不见,满宝小居士又长高了不少,而且看着面色红润,健康得很呀。” 钱氏一听,立即高兴起来,“是啊,我就是带她上山来还愿的,不仅她身体好了许多,我今年也觉得好了许多。” 钱氏道:“除此外就是来求观主解一梦的。” 道士看了眼钱氏手里的篮子,想了想道:“守清观主正在闭关,钱居士得稍待片刻,不如和小居士先拜过道尊?” 钱氏当然没有意见。 她将篮子放到一旁,拉着满宝在蒲团上跪下,恭恭敬敬地给泥塑的太上老君磕头。 钱氏无比的虔诚,满宝也很虔诚,她从懂事起就拜天尊老爷,在观里拜,在家里拜,有时候还会在村口拜。 她生病了拜,吃不下东西拜,睡不着拜,连晚上做了噩梦也要拜,对于拜天尊老爷她业务已经很熟练了。 就连每次许的愿望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她还在襁褓中时,钱氏便抱着她替她设计好的台词,满宝早已经习惯,以为许愿就只能许这一个。 所以她无比恭敬的拜下,在心里和天尊老爷道:“求天尊老爷保佑满宝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一生顺遂。” 满宝磕了三个头,见娘还闭着眼睛,便又毫不吝惜的给天尊老爷磕了几个头,直到钱氏许愿完毕磕头起身后她才连忙跟着爬起来。 道士站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等她们母女俩许完愿了,便领着她们去后院。 说是后院,其实就是道士们起居的地方,在第三进的院子里。 说是在闭关的守清观主却刚从后山扛了两捆木柴下来,他将木柴丢在院子的一角,然后立即回屋去净脸洗手换衣服,再出来时他又是那个仙风道骨的观主了。 钱氏见怪不怪,早已经习惯,拉着满宝坐在院子里等候。 把板车放好位置,找进来的周三郎便站在母亲的身后,好奇的左看右看。 除了庙会,他很少来道观。 而每年的庙会,他们最多在第一殿烧香,偶尔会逛到第二殿,不可能来第三进的后院参观的。 所以他对这里一点儿也不熟。 守清观主一派清风的过来,钱氏连忙拉着满宝向他行礼,然后就把满宝推到他跟前,笑眯眯的道:“观主您看,今年我们家满宝运势如何?” 守清观主眯着眼看满宝,又伸手摸了摸她的小手,和钱氏浅浅的笑道:“不错,这孩子比以往强健多了,钱居士大可安心了。” 钱氏果然大松一口气,笑道:“以前观主说七岁是满宝的一道坎,跨过了七岁便一生顺遂,我还不信,今日看来是真的了。” 守清观主微笑,脑海在快速的往前翻动,心中很迷惑,他说过这样的话吗? 这样的话不像是他说的呀,他怎么可能按准了七岁呢? “今天除了让观主看一看我家小闺女,还因为我近日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守清观主精神一振,解梦是他的长项呀,他笑道:“居士说来听听。” “这个梦我一连做了好几个晚上了,从重阳那天晚上开始做起……”钱氏手指微抖的拽着衣角,脸上却一副回忆的神色,“梦中一片白茫,我记得不是很真切了,似乎有个神仙一样的人跟我说我的时限已到,要我和他走,但不多久又来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说我是养育了仙子,劳苦功高,所以容许我多活几年……” 守清观主面色如常,目光却不由扫过钱氏的手指,心中若有所思。 而周三郎瞪大了眼睛,满宝则是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见母亲说完了,便一再的追问,“后来呢?后来呢?” 钱氏低头怜惜的看了她一眼,摸着她的小脑袋道:“后来娘的身子便时好时不好,你忘了,前儿娘感染了风寒,咳得厉害,连床都不怎么下了,但昨日不知为何突然胃口大开,连吃了好几个烙饼,也不怎么咳嗽了。” 守清观主本来风轻云淡的听着,听到这儿才忍不住认真了些,伸手道:“居士将手给我看看。” 钱氏扯了一抹笑,将右手伸出去。 守清观主早就发现她的紧张了,一开始只当她是在撒谎,可这会儿他也有些不确定了,他伸手摸住钱氏的脉。 不错,守清观主会把脉。 作为道士,怎么能不会一些医术呢? 道观里的道士和山下的老大夫是最大的竞争者,信徒们来山上所求的不过是财、康与子。 前者难不住能说会道的道士们,通常情况下一番话下来捐米粮鸡蛋的信徒们都能满意而回,不论是得到好的结果,还是坏的。 而中者与后者是同一方面的,都是关于身体的。 既然是关于身体,自然要会望闻问切,要知道一些药理了。 道士们也经常上山采药,有时候会给信徒们布施一些药。 信徒这么多,钱氏为什么能够被道士们尊为居士? 因为她是这十里八村最虔诚的信徒之一,不仅上山拜老君时虔诚,在山下也很虔诚。而六年以前,她不过是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庙会或家里实在难过时才会上山来拜一拜。 她是六年前成为道观最虔诚的信徒的,当年她带着一大把铜钱,一篮子米和鸡蛋上道观,求的就是满宝的命。 当年满宝吃药的方子,就是守清观主和老大夫一起根据县城大夫开的药方增减后琢磨出来的最合适的方子。 就连每天一碗鸡蛋水也是守清观主和老大夫一起想出来的。 满宝成功活过周岁以后,钱氏就在道观里请了一张太上老君的画像回去,常年挂在房间里,早晚参拜。 所以守清观主不仅对满宝的脉象熟,对钱氏的脉象也熟。 毕竟是十里八村最虔诚的一个信徒,怎么也要有些优待的,每年守清观主都会给钱氏把把脉,看看身体的状况的。 所以他这一摸便发现了不对。 他诧异的抬头看向钱氏,仔细的观察她的脸色,果然见她蜡黄的脸皮下气色比往前好了些许。 ☆.第三百四十三章 坚定 守清观主收回手,又摸了钱氏左手的脉,问道:“你换药了?” “没有,”钱氏断然否认,道:“一直吃的是往常的药,观主您说,是不是因为我虔诚侍奉老君,所以老君给我的奖赏?反正我觉得身子好多了。做梦时只觉得那慈眉善目的神仙老者眼熟,却想不起来是谁,可今日一上山再看见老君的塑像,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守清观主都忍不住口呆,若论虔诚,难道她还能比自己更虔诚? 但他也没梦见老君呀? 这种信徒他见得多了,不少人还说做梦梦到了财神爷呢,和观里放的财神爷的塑像也一模一样。 可那些人并没有得到横财,而钱氏是真的由一副病相脉象强劲起来。 守清观主沉思。 他的医术就和山下的老大夫一样,都是一般般,恐怕就连京城的御医也不敢说自己多么厉害,毕竟人体奥妙。 或许真是神仙保佑? 守清观主一抬头就对上三双炯炯的目光,钱氏希望他能够认同自己,周三郎是单纯好奇他娘是不是真的被神仙保佑,身体好了? 而满宝则觉得这事很有趣,想听一听守清观主会怎么说。 守清观主裂开嘴笑,露出和煦的笑容,“恭喜钱居士受天之顾,你的身体的确大好了。” 钱氏和周三郎眼中都迸射出惊喜的光芒。 周三郎忍不住激动的叫道:“观主您说的是真的吗?我娘好了?” 守清观主就摸着胡子微笑道:“自然,这是老君给你娘最好的赏赐,也只有最虔诚的信徒才能有这样的好处,也是你母亲与老君的缘分。” 周三郎狠狠地点头,一叠声的道:“观主您放心,以后我们家全都侍奉天尊老爷,每日三炷香的跪拜天尊老爷。” 钱氏:……这傻小子,香不要钱的吗? 但再一低头看见满宝,钱氏却又犹豫起来,或许真是天尊老爷在保佑呢? 无量天尊,罪过罪过…… 钱氏便将脚边的篮子拿起来推给守清观主,虔诚的道:“观主,我家里的老君画像有些旧了,我想再请一张回去。” “好说,好说,正巧观里前不久刚开光了一张画像,一会儿你请回去,下次来山上记得把旧画像带来观里焚烧,为你增添功德。” 钱氏应下。 守清观主眼睛扫向一旁的小道士道和,道和立即笑逐颜开的上前抬起篮子去厨房。 守清观主领着钱氏去前面再拜一拜太上老君,顺便,哦,不,是郑重的将画像交给她。 满宝对于这种形式早习惯了,不太想去,于是落后了一步,一转身就跟在道和身后溜进了厨房。 道和仔细的将鸡蛋拿出来放好,然后把米倒进米缸里,将篮子交给满宝,问道:“要不要我帮你拿到前面?” 满宝摇头,看了一眼他们的米缸,道:“你们的米也不多了呀。” “是啊,今年我们道观也受灾了,”道和跟满宝挺熟的了,直接手一撑,坐在灶台上腿一晃一晃的跟她说话,“而且信徒们受灾也挺严重的,大家上山来拜天尊老爷都不爱带粮食了。” “那他们带什么来?” “多数是空手,有的是带点菜,有的是带点黑馍馍。”道和叹息道:“菜我们道观也种了不少的,带上来的太多我们也吃不完,师父他们最近正在把那些菜撕开了晒,打算做成菜干和腌菜冬天吃。” “你们不种冬小麦吗?” “种了,不过师父说来年的收成也不知道咋样,如果不好,守才师叔和守实师叔就要下山做游道了。” 满宝便有些失落,“我还想着来年庙会吃他们做的圆子呢。” 下山做游道是道观规避天灾人祸的方法之一,当一方道观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时,就要有部分道士出门游历。 他们路上会给人做法事,算命,勘探风水,以及治病来换取钱财度日,等到天灾或人祸过去,他们就又回到道观。 他们道观只有六个人,道和、道虚年纪小,观主不能出门,而守方学艺不精,所以最后出门的就只能是守才和守实了。 满宝拎着篮子和道和垂头耷脑的去前殿,就见钱氏正虔诚的从守清观主手里接过老君的画像。 道和就由衷的道:“要是你娘每天都能上山就好了。” “不行,”本来还替他忧心的满宝立即道:“拜天尊老爷在家里也可以拜的。” 娘亲每次上山都要送一些米和鸡蛋,她家东西也很少好不好? “可一定没有在观里拜虔诚,”道和一脸的严肃,“我们要虔诚的侍奉天尊老爷。” “我们虔诚的,从身到心的虔诚。”满宝一脸严肃,然后道:“不信你看我给天尊老爷磕头。” 说罢放下篮子,走到蒲团上跪下,看着眼前高大的太上老君画像,满宝恭敬的拜下,一连磕了三个头。 钱氏高兴,守清观主也很高兴,一连说了三个好,然后亲手将满宝扶起来,摸着她的小脑袋道:“无量天尊,太上老君会保佑你的。” 满宝狠狠地点头,得意的看向道和。 道和便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他师父。 周三郎觉得天尊老爷很有用,于是临走前也哐哐哐的磕了三个头,求天尊老爷保佑他媳妇平安生产,母子平安。 母子三人都高兴的下山,满足得不行。 尤其是钱氏,从昨天下午开始便萦绕心间的忐忑不安此时全都消散,她紧紧地拽着满宝低声道:“等回去你就拜一拜天尊老爷知道吗?你是他座下的仙子,是下凡历劫来的,情分多少有一些的,求他保佑你在凡间一切都好。” 满宝张大了嘴巴,“娘,我啥时候成了仙子?” 周三郎也很迷糊,怎么幺妹一晃眼就成了仙子? “你当然是仙子,”钱氏肯定的道:“你没听守清观主说吗,我是受天尊老爷眷顾病才好的,但天尊老爷为什么眷顾我?之前我可是要被神仙勾走了,可天尊老爷却出现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连自己都要相信了 钱氏紧盯着满宝的眼睛,肯定的道:“他说我有养育仙子的功劳,那不是你是谁?这就是我的虔诚,所以满宝,你也得对天尊老爷虔诚些,将来才能事事顺遂,平平安安。” 满宝还没说话,周三郎就连连点头,一叠声的道:“对对对,守清观主是这么说的,满宝,原来你是仙子转世呀,难怪你这么聪明,比你爹,不,是比咱爹娘还要聪明……” 满宝:……这话哪是守清观主说的,明明是娘自己说的! 而且娘的身体变好也不是天尊老爷保佑,不对,可能是有保佑,但最直接的原因不是她买回来的药剂吗? 但满宝一抬头就对上母亲严厉的目光,满宝下意识的点头。 钱氏这才露出笑容,抱着她道:“好孩子,你一定要记住,一定要常拜天尊老爷。” 满宝迟疑的点头。 钱氏这才抱着她露出灿烂的笑容。 身后推着车的周三郎却毫无所觉,满心雀跃的道:“对对对,满宝一定要拜天尊老爷,我们也拜,娘你真厉害,竟然能梦到天尊老爷,满宝更厉害,原来她是仙子转世……” 钱氏转头对周三郎一笑,颔首道:“是啊,满宝可比一般的孩子聪明多了,看四头,他都四岁了,话才说利索。满宝四岁的时候都能把《千字文》给背下来了。” 周三郎深以为然的点头,不过他不觉得是自家儿子笨,他觉得是幺妹太聪明了。 村子里四五岁话还说不利索的孩子大有人在。 到了山底下,周三郎停了一下问,“娘,要不要去请老大夫看看?” “不用了,守清观主的医术就很好,而且这是仙梦,道长们总比大夫更在行。”钱氏道:“有这钱还不如去买些肉呢。” 满宝立即道:“好啊,我们去买肉!” 钱氏摸了摸她的脑袋,并没有拒绝。 钱氏掏出钱来,让周三郎转弯去大集里买肉,她则和满宝坐在车上等。 待周三郎一走,钱氏这才小声的问满宝,“满宝,你那朋友娘能不能见一见?” 满宝摇头,“娘亲看不见,也不能见。” 钱氏并没有强求,小声叮嘱道:“好,娘不见,那你也不要再告诉别人了,知道吗?包括你大嫂那儿也不许说。” 满宝捂着嘴点头,小小声的回道:“我谁都没有告诉,娘亲也没有告诉。” 钱氏:…… 她顿了好一会儿后才道:“对,娘也不要告诉,娘什么都不知道。” 满宝半提着的心彻底放下,开始关心起娘亲的身体来,她摸了摸脉,又摸了摸她的手脚,问道:“娘,你吃了药后难不难受?” “现在还好,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骨子里痒痒的,说不出的难受,却又不是很难受。” 还有就是饿得快。 早上钱氏便吃了不少东西,但这会儿肚子又饿了。 钱氏有些担忧,“满宝,娘的胃口不会一直这么好吧?” 满宝自信的道:“不会的,等娘的身体好了就好了。” 这一点她昨天晚上就和科科咨询过了,服药之后,药剂会对身体进行调整,而不是满宝想的咻的一下就能变好。 它在修复身体的同时加快代谢,所以人需要补充很多的能量。 科科说,每个人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也不同。 据说在未来,身体底子好的人只用一个晚上完成所有的修复,而差的三天时间也差不多了。 满宝觉得娘亲身体不好,三天时间也差不多了。 但情况却和她预料的差别有些大。 钱氏当日回去后就忍着饿去村口的榕树底下坐了坐,不到晚上,全村就知道钱氏的身体变好了,还是托的满宝的福气。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钱氏做的梦。 有人立即就信了,但大多数人持怀疑的态度,虽然满宝是很聪明,也很可爱没错,但要说她是仙子转世,他们是不太信的。 就连老周家的老周头都对老妻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他觉得老妻有可能是病太久,晚上才会做那样的梦。 是的,老周头没怀疑老妻是否做了这个梦,在他看来,梦本就是不切实际的,他还做过自己是大财主的梦呢,现在不也为了一日两餐而发愁吗? 可是,钱氏似乎真的变好了。 本来她还有些咳嗽,但慢慢的不咳了,吃的还越来越多。 本来家里大人都是一日两餐,只有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会在下午能吃一顿稀粥。 结果现在她跟孩子们一日三餐吃着还是饿,偶尔还会让小钱氏烙几张饼。 要不是那什么,老周头差点怀疑她跟老三媳妇和老四媳妇一样怀孕了。 吃得越来越多还不算,钱氏也不再总待在屋里了,她先是跟大头几个赶着鸡出去吃虫子,后来又带着几个儿媳将菜地里的菜都拔回来晾晒或贮存。 这还不说,她还带着人重新将菜地整理了一下,想试着在冬日里种一茬青菜。 菜园就在那儿,村里来来往往的人想看不见都难,于是大家都知道钱氏的身体是真的一日好似一日了。 但他们的体验远没有老周家的人来得那么深,因为钱氏不愿意再喝药了。 她一日两碗的药,家里再艰难也没停过的药这会儿停下了,而她竟然没喘,也没晕倒,胃口更没有变差。 这下老周家的人确定了,钱氏是真的好了。 然后老周头就惊奇的去看小闺女,“哎呦,原来我养了个仙子。” 周家兄弟一众人也惊奇的看着满宝。 就连满宝自己都怀疑了,于是问科科,“科科,你不是因为我前世是仙子所以才选我当宿主的?” 科科:“……不,宿主,我看不到你的前世,而且人类有没有前世还是个未解的命题,我是因为你的智力才选择你的。” “因为我是仙子,所以我才会那么聪明,所以你才会选择我?” 科科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为,于是道:“宿主,封建迷信的思想和活动都会拉低人的智力,请宿主理智思考。” 满宝就叹气,“也是,如果我这个方圆百里最聪明的小孩儿是仙子,那比我聪明一点点的善宝又是什么呢?而这个世界那么大,肯定有很多个方圆百里,也就有很多个比我聪明的人。” 科科松了一口气。 ☆.第三百四十五章 蓝翡翠 钱氏的好胃口一直持续到半个月以后,因为近来吃得多,也吃得好,她瘦削的脸颊和肩膀慢慢圆润起来,脸色红润了许多,看着倒像是比之前年轻了十岁左右,看着和刘氏差不多了。 不,不应该说是年轻了十岁,她这个年纪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的,而之前她像老妪一样苍老却是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 或许是药效过了,或许是她的身体已经恢复好,她不像之前那样容易饿了。 当天晚上,她只吃了一个烙饼,一碗面糊。 不仅老周头,就是周大郎几兄弟都暗暗松了一口气,最近老娘一个人吃三个人的饭,半大小子都能饿死老子,更别说老娘的这个胃口了。 见她现在总算慢慢回归正常,他们都很高兴。 因为有满宝的话打底,他们都觉得一定是神仙让娘的身体彻底好了,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多吃来给身体提供啥热量了。 老周头晚上还特意问了钱氏一句,“真好了?” 钱氏慨叹:“真好了。” 老周头就一拍大腿道:“行,明儿我跟你再上山拜一下天尊老爷,顺便买些肉回来庆祝庆祝。” 钱氏没拒绝,这时候他们是得对天尊老爷感恩戴德一些。 老周头却很激动,悬着的一颗心彻底放下,他辗转难眠,忍不住问道:“我们家满宝真是仙子转世?” “梦里的天尊老爷是这么说的,守清观主也是这么说的。” “那就是了,那你说天尊老爷怎么不保佑她爹娘?” 钱氏沉默了许久后道:“那是人祸,是横祸。二郎那么聪明善良,你觉着他日子能过差?天尊老爷又不是要做这么多事,总不能一直盯着一两个人看,这飞来横祸说来就来……” 老周头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听说天上一日,地上就一年,你说前些年满宝那么艰难,会不会是天尊老爷前几天很忙,也没时间看我们家满宝,这两天想起来看了,所以我们家满宝这两年才那么顺遂?” 钱氏:“……可能吧。” 老周头就砸吧砸吧嘴,从床上爬起来道:“不行,我得给天尊老爷磕个头,让他每天都能想起来看满宝一眼才行,这样满宝岂不是年年都顺遂了?” 钱氏无奈的看着他起身,摸着黑去点亮油灯,然后就点了香给天尊老爷磕头。 钱氏只能也爬起来跟着他一起磕头许愿。 这个世上有天尊老爷吗? 钱氏不确定。 但要问她这个世上有没有神仙,钱氏自然毫不迟疑的说有! 天尊老爷不一定是帮他们的神仙,但对神仙敬畏些总是没有错的。 夫妻俩大半夜的起床拜神仙,而一墙之隔的满宝总算是等来了那只蓝色尾羽的鸟的收录积分。 满宝当时还没睡,正在教学室里跟莫老师学习医术呢,结果耳边听到响声,她便点了暂停授课,先退出去看了一眼,然后就看见她本来只有三万多的积分唰的一下多了一个零。 满宝一愣,科科解释道:“那只尾羽是蓝色的鸟的词条出来的,叫蓝翡翠,也叫翠鸟,收录积分为三十二万。” 满宝哇的一声,问道:“好贵呀,为什么这只鸟比树麻雀贵那么多?我觉得树麻雀更好吃。” “从研究所目前发表的论文来看,它值这个积分。” 满宝若有所思,“如果我们还能抓到它,是不是可以把它卖给D博士?我们不要三十万,要二十一万就好。” 话音才落,邮箱叮咚的响起来,一直消失的D博士上线联系她了。 “对不起,我拿到目标物后就进实验室做研究了,所以没看到你的邮件,你上次的问题我让手下的一个研究生去搜集了,以目前的文献来看,在原始条件下想要增产冬小麦需要从各个方面来改进……” 本来想要回去继续上课的满宝看到这封邮件,立即精神一振,丢下教学室的课程认真的看起D博士的信来。 说是信,不如说是一篇写好的长篇论文。 据D博士说,她将满宝的问题当做作业一样布置给了一个研究生,这是对方历时一个月写出来的论文。 从耕作,播种,除草,杀虫,施肥等各个方面论证在原始条件下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其中列的方法都尽量做到还原历史数据,但满宝依然看得出来,这上面写的东西还有许多是他们七里村没有的。 满宝最注意的是,上面还有关于农具的改良。 满宝花费了好长的时间才读了论文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说到农具改良的那一部分,然后就盯着那张画出来的农具看。 科科提醒她,“宿主,已经过了你睡眠的时间一刻钟,如果再不睡觉,你明天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几率会迟到。” 满宝这才躺到床上,问道:“科科,你能帮我把邮件打印出来吗?打在纸上,这样我在外面也能看了。” 科科道:“可以,需要我全部打印,还是只打印论文部分?” “只打印论文部分好啦。” 满宝给D博士回了一声谢谢,抱着被子心满意足的睡过去了。 虽然今年的冬小麦已经种下去了,但还有来年呀,最主要的是,上面写的很多种提高产量的办法不仅适用于冬小麦,也适用于其他时候。 尤其是养地力的方法。 满宝不止一次的听老爹说过,村子里之所以不种冬小麦,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地力承担不起一年两季农作物的消耗。 刚才的邮件里有很长的篇幅是教他们怎样养肥地力的。 不过他们家全都用起来有些难,但白善宝和白二郎家应该可以,他们两家有钱。 尤其是白二郎家,他们家不仅有钱,还有地和有人。 如果能说服他家先试一试最好了。 因为有了这个想法,满宝第二天依然准时睁开了眼睛,然后拿到了科科打印出来的册子。 是的,那长长的论文被打印成了一本册子,而且还不薄呢,足有六十页左右。 为了达到伪装的作用,科科还替她做了一个蓝色的,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特色的书本封面。 当然,也多扣了满宝两点积分。 她现在是富婆,加上每天都有点击收入,对于这种一点两点的积分消耗已经不看在眼里了。 对于能够光明正大拿出来的书非常的满意,有了这样的封面,她就是上课的时候摆在桌子上,庄先生也不会觉得有问题的。 ☆.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书 满宝将册子放进书箱里,然后背着书箱过去大院。 老周家的人,除了年纪最小的几个,其他人也都起床了。 钱氏自从身体好以后每天也都很早起来,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地里的青菜越来越少,豆腐越来越好卖。 周二郎现在不卖青菜,每天只卖自己编织的竹篮,从老四他们那里拿的山药和姜块也能赚不少,但最受欢迎的其实还是豆腐。 每天不论他拿多少去县城都能卖干净。 据他说,最近除了县城的居民爱买豆腐回去吃,连一些饭馆酒楼的伙计都来和他买,每次都是半桶半桶的买的。 也因此老周家现在最大的公中收入反而是豆腐。 当然,周四郎他们的姜及山药更值钱,但那是荒地出产的,钱氏并不全拿他们的,他们只需交公中而已。 自从上次老周头宣布家中出产的东西,以及全家都有劳作的生意全部交公外,豆腐这门生意就没分过私钱。 因为现在县城要的量多,钱氏将家里人分成了两组,一组小钱氏领头,一组她领头。 小钱氏凌晨起床,和周大郎一起做两板豆腐,让周二郎带到县城里去;用过早食后小钱氏休息,而钱氏则开始带着周三郎做第二趟豆腐,也是做两板,做好以后周三郎就送到县城里去,刚好能赶上下午人出来买菜。 据说现在酒楼和饭馆也喜欢分两拨和他们买豆腐,早上买的做午食,下午买的可以做晚食——更新鲜! 看到小闺女背着书箱过来,钱氏便拿了勺子进厨房,在一个木桶里勺了一碗嫩豆花出来,再撒一把糖,让冯氏和蒸好的鸡蛋一起拿去给满宝。 一张薄薄的烙饼,一碗蒸鸡蛋,一碗豆花就是满宝的早食了。 这是钱氏好以后她新变化的早食菜单,因为量比以前多了,也更好吃,满宝最近的脸有越来越圆的趋势,甚至她一直没怎么变化的身高都长了一丢丢。 豆花是钱氏不小心弄出来的。 她和小钱氏学点豆腐时第一次点得不是很好,没有点成豆腐,就变成了过嫩到不能成型的豆花。 豆花是科科叫出来的,但在老周家眼里,这名字就是满宝给取的。 满宝当时抓了一把糖撒下去,他们尝过了,觉着还挺不错,关键是豆花吃着虽然饿得快,但也能饱啊。 就是糖太贵了,不然大家光吃豆花不知道能省下多少粮食。 豆子可不值钱,而且一斤豆子还能做四斤左右的豆花。 不错,一斤豆子做成的豆花比豆腐还要多,而钱氏和小钱氏琢磨了一下,很快就做出了更好吃的豆花。 现在老周家每一天都要吃一桶豆花,每个人都有,管够的那种。 满宝吃完了东西便跑去上学,到了路口时刚好看到白善宝一脸困顿的背着书箱过来。 满宝便停下脚步等他。 白善宝也看到了她,不过却没加快速度,而是继续慢吞吞的走过来。 他懒洋洋的抬起爪子和对方打了一个招呼,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他有些抱怨,“为何夏日是这时候上学,冬日也是?” “因为你夏日是戌正睡的,冬日也是戌正睡的。” 白善宝一想还真是,反正是差不多的,但是,冬天就是想多睡怎么办? 和白善宝一样感觉睡不醒的学生还有许多,尤其是非七里村的学生,他们起的比满宝他们还要早,最少要早两刻钟,这样才能赶过来上学。 进了教室,光亮从外面照进来,白善宝在晨曦中又打了一个哈欠,惹得满宝都觉得困了。 她想了一下昨天晚上睡着的时间,肯定的道:“你昨晚一定不是戌正睡的。” 白善宝的眼角都挤出了泪光,他悄悄地往外看了一眼,小声和满宝道:“我有一本特别好看的书,我昨晚看了好晚,不知不觉间就睡过去了。“ 满宝高兴起来,同样小声的道:“我也有一本好看的书。” 俩人目光对视,瞬间做出决定,“等我看完了就给你看。” 满宝狠狠地点头,“我看完了也给你看。” 俩人就像偷摸了点心吃一样的贼笑一声。 白善宝拿出自己的课本,左右再看了一眼,这才悄悄地把那本书从书箱里拿出来捂在书本下面悄悄看。 满宝也低头找自己的书,先把要读的课本放到桌上,再把那本科科打印出来的论文拿出来。 不过她和白善宝不同,她直接将书摊开在桌子上大大方方的看。 她还有些不解的看了白善宝一眼,不明白他干嘛要这么费劲儿的看书。 满宝翻到昨天晚上看到的那一页,继续往下看。 虽然是生物硕士写的论文,但很通俗易懂,主要是也深奥不起来,毕竟是做原始农业研究的。 满宝一边读着一边想着她大哥二哥他们是怎样这改改,那改改,然后耕种,从春种到秋收,然后他们家大丰收…… 另一边的白善宝则沉浸在江湖的腥风血雨和荡气回肠中,也看得眼睛发亮,脸色发红…… 庄先生背着手走进来时,目光一扫就看出他的情况不对,于是踱步轻轻地走到他身旁,低头看他藏在课本下的书。 虽然满宝对手中的论文很感兴趣没错,但也不至于入神,毕竟不是故事书不是? 所以先生走过来时她抬头看了一眼,然后继续低头看她的书,见先生站在白善宝身后不走了,她又抬头看了一眼,继续低头看她的书…… 看了一会儿,见俩人都津津有味的看着,满宝忍不住了,也凑上去好奇的看。 满宝扒拉着白善宝的手,差点把他掰倒,他紧张的稳住身子,小声道:“你小心一点儿。” 然后左右看了看,将课本拨开一点儿让满宝看。 坐在身后的同学见了忍不住重重的咳嗽一声。 白善宝没听见,或者是没往心上去,将书往满宝那边推了一点儿,问道:“你要重新看,还是跟我一起往下读?” “读书哪有从中间看的?自然是从头看了。”一道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白善宝僵硬的抬头,向后一看,这才发现庄先生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 ☆.第三百四十七章 好朋友 满宝拿着书跟白善宝站在角落里的时候还是一脸懵的样子,她显然不明白为什么她只是凑过去看了一眼白善宝觉得很好看的书就被罚站着上课。 白善宝本来还有些生气,觉着她没有做到好朋友之间应该做的通风报信,但见她一脸茫然的样子,他又有些心虚。 好像是他把人给连累的。 没到上课时间,还有些同学没到,到的人都要在教室里先读早课。 庄先生只晃了一圈就出去了。 白善宝假模假样的读书,等先生走了便压低了声音问满宝,“你干嘛不告诉我先生来了?” 满宝已经回过神来了,哼哼道:“你是不是和白二一样看了不好的书,不然先生干嘛罚你?” “才不是呢,我看的是讲仁义的书,可不是白二那种书。” 满宝对此持怀疑的态度,“都怪你,连累得我也被罚了。” “明明是你也看课外书才被罚的。” “我看的又不是坏书。” 白善宝坚持,“我看的也是好书,你先说你看的书讲的是什么?” “讲的是怎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白善宝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农书啊,你竟然觉得好看!” 书房里所有的书中,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农书了,有时候看着看着还会睡着。 满宝便也小心的往窗外看了一眼,然后就和白善宝说悄悄话,“很厉害的一本农书,比我以前看的都要更详细,也要更厉害,有些东西还是现在没有的呢。” 白善宝表示怀疑,“农书不都是根据现有的写出来的吗

相关推荐: 至尊痞神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天神,境魔,诗剑仙   拽丫头的霸道殿下   异界大领主   漂洋过狌海   我家小萨成精了   重生:溺宠太子妃   洪荒:家父盘古,我一气化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