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65章

第65章

把抓。 就算钱家要的彩礼高了点儿,但那些富裕一些的人家也是出得起的,据来婶儿知道的,当时就有不少人上门求娶,只是钱家都拒绝了。 偏嫁给了周金那么一个懒货。 在今年以前,来婶儿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对钱氏是很惋惜的,因为她觉得她这一身的病都是年轻时太过拼命落下的。 她当年要是不嫁给周金,同样可以子孙满堂,却未必会累出一身的毛病来,日子不知比现在好过多少。 可这会儿人身上的毛病全没了,来婶儿的那种惋惜便没了。 来婶儿是真的很喜欢钱氏,这些年两家关系好,也是因为她和钱氏关系好。 不然来叔也不会那么痛快的给他们家签具保书。 当然,来往中,钱氏也没少帮来婶儿一家子。 她最喜欢的就是钱氏的性格,只要有得,她就会加倍的给人还回去,且还不会让人有负担。 所以看着两个还没成亲的小子,以及一个目前老周家最出息的小闺女,来婶儿不免说起了钱氏那些年的艰难岁月。 同时也是在教满宝,“你别学你娘,这选人家啊,不能看脸,得看人品,看人的能耐。” ☆.第四百六十六章 蜕变 “你娘给你哥哥们娶的媳妇就不错,为啥呢?” 满宝:“为啥呢?” “因为你娘以前吃了大亏了呀。” 满宝:总觉得叔祖母在讽她爹,然而她没有实质的证据。 “你娘刚嫁过来的时候,你爹除了一张脸还有啥呀?”来婶儿数落道:“你爷爷也不好,你奶奶也不好,一个呢,跟着你奶奶养懒了骨头,瞧见癞子家了吗?” 来婶儿道:“当年你们家就跟癞子家差不多,村子里的那些田都快要封闭了,你爷爷奶奶才慢悠悠的开始春种,干活儿总慢人家三步,人家开始施肥拔草了,他们才把秧苗插下去……” 围观的人和老周家的一群孩子都惊呆了,天啊,这真的是老周家吗? “你奶奶记恨你外公家提了高彩礼,你娘一进门就被磋磨,那日子呀,难过得很。”来婶儿忍不住叹气,“所以满宝呀,以后你要选人家了,可得瞪大了眼睛,别走你娘的后路。” 满宝狠狠地点头,爹和娘之间,虽然会犹豫和心痛,但她还是决定占娘这边多一点点儿。 从小,虽然钱氏从没说过她那一身病是怎么来的,但外头的大人们都说娘亲是累的。 就是周五郎还有些印象,但也只是知道娘干活儿很快,很利索,并不知道他娘更年轻的时候还吃了这么多苦。 这些事情,估计也就周大郎,周喜,周二郎和周三郎还有些记忆。 据来婶儿说,苦的可不止是钱氏,周大郎小时候也可怜得很。 那会儿周金还很懒,去地里干活儿,一个上午能找借口跑回家三两趟,时间都费在路上了。 而周爷爷说自己病还没好利索,章氏则是怀上了周银,把自己的肚子当金疙瘩一样宝贝,连屋子都不出,更别说帮钱氏了。 所以钱氏就挺着个大肚子,又带着周大郎下地。 为了不让孩子乱跑,她就用一根绳子拴在周大郎的腰上,把他绑在地头的一棵树上,这样她一抬头就能看见孩子。 来婶儿叹息,“那会儿地里蚊虫多,你娘把你大哥的手脚都包好了,但额头和脸是漏着的,还有那小手掌,她干完活儿上来一看,孩子就被虫子咬得不轻……” 满宝等人张大了嘴巴。 “你娘就背着你大哥一路哭着回娘家,把孩子给丢在娘家了。”当时还是来婶儿陪着钱氏回去的,后来春种一结束,钱大舅就带着两个弟弟把周金揍了一顿,把妹妹接回家住了十来天,周爷爷亲自求到亲家门上才把人接回去的。 可钱氏的境况也只是略好一点儿而已,直到章氏生下周银却没奶水。 周银便被送到了钱氏身边。 或许是老来子,或许是因为他们能给已经两代单传的老周家生了两个儿子,所以周爷爷和章氏特别的宠周银,比对周金刚出生时还要宠得多。 当时周喜已经出生三个来月了,钱氏早就下地干活儿,都想给孩子断奶了,结果因为周银,她不仅可以空下大半的时间在家照顾孩子,周爷爷和章氏还跟不要钱似的给她吃肉,吃鸡蛋…… 哪有什么老周家的规矩是男人去挑水? 那都是钱氏自己定下的,她嫁进来后的三年时间,老周家的水就一直是她挑,老周家的其他三个大人,那是宁愿不洗脸也不挑水。 可就因为一次周银醒来找不见钱氏,就哭得跟断气似的,然后周金就叫他爹一顿打了出去,去泉口那边接替他媳妇挑了第一桶水。 然后有了第一桶,就有第二桶,后来钱氏就再也不去挑水了。 老周头挑了有十年的水,等到周大郎长到十三岁上了,立即把担子交给了他。 老周头是让钱氏给调教出来了,可那也太辛苦了,要来婶儿说,她要是之前不看脸,直接选个勤快的,哪有后面这么多事。 “周银啊,那是个很会疼人的孩子,”来婶儿的目光落在了满宝脸上,幽幽的叹道:“你娘常说,他是她的小福星呢。” 可不是小福星吗,自周银出生以后,钱氏的日子就慢慢好过起来,周银三岁时,周爷爷和章氏还把老周家交给钱氏来当。 就是周金对上钱氏,当时也只能缩起了脖子。 周银一直是钱氏带着长大的,相比于总是生病,或是乱发脾气的章氏,他显然更喜欢嫂子。 所以就是过年的时候,他也不愿意跟章氏回章家,而是打滚要跟钱氏回钱家。 他刚两岁,正是学说话的时候,总是会秃噜的叫钱氏做娘,这个毛病一直到五岁后才改过来。 由此可看出他跟钱氏的关系有多好,甚至钱家人也很喜欢妹妹的这个小叔子,所以章家人叫嚷着钱氏虐待婆母留下的幼子,把幼子卖了换钱的事,整个七里村,甚至包括钱家村都当个笑话一样看。 尤其是七里村,谁不知道谁啊。 来婶儿伸手拉过满宝的小手,意有所指的道:“当年周银是自卖自身,你娘知道以后,差点没昏死过去。” 来叔也叹息,悠长的道:“当年难啊,我们村饿死了好几个人了。” “是啊,你娘当初把一块饼泡开了分给一家人,她就自己用绳子勒着肚子喝水,你小叔是看着不落忍才跑出去的,结果还真给他找着了活路。” 来婶儿捏紧了满宝的手道:“他不仅给你们老周家带回来了一袋粮食,还给村子里的青壮找了个活计,那个要带他走的过路客商心善,雇了村子的人给他们搬布匹,后来还把大家介绍给了县上的另一个管事,我们村的人就是靠着去卖力气的人省回来的那点口粮活了下来,没再饿死一个人。” 来婶儿冷笑道:“章家人就是因为拿住了周银卖身的事,找上门来逼着你爹娘拿出口粮来,那可是你小叔拿命换来的,你爹娘怎么会给,两家人打了起来,就抢走了一些东西。” “那后来呢?” “后来?”来婶儿笑,“后来你大舅舅带着你表兄弟和你哥哥们上了章家一趟儿,往后有五六年的功夫,你们两家都没走动了,这一次打架估计又得冷五六年。” 她笑眯眯的道:“这把年纪的人了,谁知道能活多久?等你章家两个表叔一死,这亲戚也就可以淡了,走不走的,也就无所谓了。” ☆.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体贴(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我讨厌他们。” 竟敢骂她娘,从小到大,从没人敢这么骂她娘。 来婶儿笑眯眯的告诉她,“当年没有了,别看你娘刚嫁来时日子过得苦,她可不是干吃亏的主儿,性子泼辣着呢,论吵架打架,村子里还真没哪个媳妇有她厉害。” 满宝撑着下巴听了一下午的故事,直到腿麻了,天边的夕阳都快要落下了,小钱氏满院子找不着孩子们的影儿,才知道他们还在榕树底下听故事呢。 小钱氏便掐着腰站在大门口,冲着榕树的方向就大喊了一声:“五郎,六郎,满宝,吃饭了——赶紧把孩子们领回来。” 大家这才发现日头下坠了,立即一哄而散,满宝挥手和来叔,来婶儿告别,和哥哥侄子侄女们哇哇叫着冲回家去。 小钱氏拉过满宝,一脸嫌弃的看着周五郎和大头他们,问道:“你们这是去泥地里打滚了,瞧这脏兮兮的,赶紧去洗手洗脸,一会儿就吃饭了。” 她拉着满宝的手看了看,见不红了,便点头道:“行了,你也赶紧洗手去。” 满宝洗了手,却是直接跑到钱氏的身边,拉住她的手认真的道:“娘,我以后一定对你好,也不让爹欺负你。” 一旁正优哉游哉抽烟的老周头:…… 他干什么了他? 满宝和钱氏保证完,又去拉老周头的手,一脸认真的道:“爹,你以后要多听娘的话,别懒,不是你说的,懒人连屎尿都嫌弃吗?咱不能做懒人。” 老周头气死了,怒吼道:“你是不是去听来婶儿说故事了?你别听她的,万一跟周三起似的成了长舌妇,哦,不,是长舌男……总之你别去听那些乱七八糟的。” 大头一看,立即抹了一把脸上的水,也跑去拉他爹的手,一脸认真的道:“爹,你放心,我以后给你拍蚊子,一定不要你再被蚊虫咬了。” 大丫和三头一听,觉得不能太落后了,于是也围了上去,抓住他们爹的另一只手,也表了一番衷心。 周大郎并不知道他们在说啥,但很开心,于是乐呵呵的道:“行啊,那晚上你们先给我拍了蚊子再过去睡觉。” 三人一听立刻点头,表示一点问题也没有。 周大郎不知道他们为啥这么说,但老周头知道啊! 他几乎是一听就知道三孩子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从周大郎被栓在树上的那一刻起,这个故事就曾经被来婶儿反复的说过无数次。 老周头自己听到过,也从别人那里听到过。 天知道他儿子就被栓了那么一次,还正巧让来婶儿看见了。 周金的记忆同样深刻,因为就是那一次,他媳妇背着大郎回娘家,让他第一次被大舅子按着揍了一顿。 在七年前,周银也是来婶儿口中的常客,这七年因为某种原因她很少再提起有关于周银的事了。 但这会儿子,这个“禁忌”似乎不存在了,他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来婶儿会怎么说他。 老周头气得手都抖起来了,那都是污蔑,而且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拿出来说…… 老周头很有些底气不足。 钱氏却拉过满宝,点了点她的额头道:“你呀,别听见什么故事都当真,你来婶儿喜欢我,不喜欢你爹,说的不免有些偏颇,你听听就行了。” 满宝就问,“那爹是什么样儿的?” “你爹什么样儿你没眼看呀,”钱氏柔声道:“你自己看见的,要比耳朵听到的更真吧?而且你就跟你爹住在一起,难道别人知道的要比你还真吗?” 满宝就羞愧了,道:“这就是先生说的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吧?” 满宝跑过去拉着老周头的手,一脸歉疚的道:“爹,我对不起你。” “啥啥啥,啥暗,啥明?”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老周头很干脆的道:“没听懂,反正你就要记着,来婶儿说的都不对就对了。” 满宝张着嘴巴问,“这不还是偏听吗?” “什么偏听不偏听的,我就问你,你听不听爹的话?” 满宝点头。 “那就行了,那你就不要听来婶儿说的那些事儿了,还有你们几个,”老周头指着刚才和他们一起跑回来的周五郎和周六郎,“都是可以说亲的人了,还整天往外头晃荡,像什么话儿?” 老周头说完一脸嫌弃的看着周五郎道:“五郎,你最近少往外头跑,瞧你这头,这脸,这脖子都晒成什么样了,我已经放出风声去要给你说亲了,说不得等过了夏收和秋收就要相看了,你晒得这么黑怎么去见人?” 周五郎瞪圆了眼睛,“可,可我夏收和秋收也要下地啊。” 他眼睛微亮,扭捏的问道:“爹,我是不是能跟隔壁的大花姐一样,相看前不用下地干活呀。” “你想的美,”老周头想也不想道:“你是男娃,又不是女娃,要什么养白?” “……刚不是您说的吗?” “我是让你不用干活的时候少往外面跑,你都是大人了,得给你弟弟妹妹和侄子侄女们做个好头知道吗?” 老周头极好的将自己的黑历史掩过,晚上睡觉时就忍不住和钱氏抱怨,“来婶儿真是的,年纪越大话越多,她以前可不这样。” “那你去和她吵呀?” 老周头就在一旁嘀嘀咕咕,既不敢去,也不甘愿就此罢休,“这么多孩子呢,孙子孙女们也要大了,那些话传到他们耳朵里像什么话儿?” “行了,我知道怎么做了,赶紧睡觉吧。” 不就是和孩子们讲故事吗,她也会说。 从小的勤奋好学是美名,浪子回头也是美名不是吗? 钱氏心里并不后悔当年的决定,是,刚开始几年日子是难过了点儿,但谁家的日子打一开始就好过的? 过日子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都说她公婆不好,丈夫也懒惰,但他们也有体贴的时候,只是那些事外人都看不见而已。 而且,她这一生除了周银的死外,也算是满足了。 ※※※※※※※※※※※※※※※※※※※※ 作家的话 今天就更一万二,明天会继续的,今晚可以早点睡啦 ☆.第四百六十八章 借钱 嫁给别人,她就未必会有今天的日子过。 老周头年轻时是懒,也不太会疼人,但那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毛病,钱氏看得很明白,这些毛病村里的男人哪一个没有? 就是她大哥,家里的水缸以前也一直是她嫂子挑的,后来是侄媳妇们挑,现在则是孙子辈的孩子去挑…… 周金之所以会被人拿出来说,只不过他比一般人更懒一些而已,但他也自有别人不到的体贴之处。 别看现在村子里的女人都能掌家,甚至钱也放在女人那里,但真要用到大钱,或是家里有大事时真正能做主的女人并不多。 更别说当家的男人意见与之相左的时候了。 但钱氏可以。 在老周家,钱氏看似很少管外头的事,都是交给老周头去安排,但她不开口还罢,一开口,家里还是得听她的。 这要是在别人家,男人早翻天了。 可老周头就不会翻。 或许是被翻了旧账,老周头很有些心虚,天还没亮他就爬了起来,比钱氏醒的还早。 他在屋子里摸摸索索了一阵,都把钱氏吵醒了,结果他开门出去了。 钱氏睁眼看了一眼他的背影,重新闭上了眼睛。 老周头蹲到了满宝的房门前。 满宝伸着懒腰,披头散发要出来打水洗漱时,一开门就看到了他爹,吓得她差点把木盆给扣在她爹头上。 “爹?” 老周头嘘了一声,小心的看了一眼老四的房间,见隔壁没动静,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立即把好闺女往屋里拉,问道:“满宝啊,爹求你一件事啊。” 满宝抱着木盆点头,“爹你说。” “你有钱吧?” 满宝肯定的点头,她很有钱的。 老周头松了一口气,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小声道:“爹跟你借点儿钱儿。我……” 老周头想了想,他好似不太有存钱的机会,他纠结起来,“你看爹过几年再还你咋样?” “爹,你不是有私房钱吗?” 老周头就把一大早上就摸出来的私房钱拿出来给她看,不多,就一串加十几文串在一起的钱而已。 他叹气,“家里的钱都你娘拿着,每一文她都心里有数,这几年我就存了这一百十六文钱。” 满宝呆呆地看着她爹,就是四头和三丫,在她这儿存款也不止这个数了。 老周头问满宝,“你的钱多吗?” 满宝点头,至少比她爹的多太多了。 “那,你借爹一点儿?” “爹,你要钱干啥?” “我想给你娘打个银镯子,也不用多大,细一些的也行。”他苦恼道:“上次去县城我就看着了,但你娘给的钱买了布料就不剩多少了,所以我没买着。本来想着等她年纪再大点儿再买也行,可……” 可昨天不是被翻了旧账吗? 虽然老伴儿脸上没生气,但他总觉着她也不是很开心。昨晚老周头大半个晚上没睡觉,就是想着这事,越想他越觉得心里跟长草了似的难受。 他给满宝比划了一下那个银镯子的样式和大小,小声道:“我问过了,那个银镯子得要三两七百文,满宝,你借爹一点儿?” 满宝对老爹的还债能力表示很怀疑,“那您以后从哪儿存钱啊?” “初五那天你二哥卖艾草不是挣了有近两百文吗?我打算明年不让他去卖了,我去,存上几年,到你出嫁的时候肯定就能还上了。” 满宝:…… 她也不洗脸了,也不梳头了,直接放下木盆拉着她爹一起说起生意,“爹,你这样是存不着钱的,您看看您,这都多少年了竟然才有一百多文的私房钱。” 老周头:……他有什么办法? 家里挣的钱都是直接到钱氏手里的,儿子们挣钱还可以只交六成公中,他可是全上交的,这私房钱还是他死扣死扣才存下来的呢。 老周头愁得不行。 满宝能怎么办呢? 只能向他表示沉重的同情,并且给他提了一个建议,“您把烟给卖了吧。” 科科说过,抽烟对身体不好,且坐在抽烟的人的身边也不好,满宝老早就想让老爹把烟给戒了。 不过老周头虽然喜爱满宝,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这个为数不多的爱好,因此不管嘴上怎么应,转过身去该抽还是抽。 周金年轻时也是不抽烟的,他以前甚至不知道世上还有这种东西。 他是从周银把自己卖了的那一年开始抽的,那时候周银把自己卖了换了一袋粮食回来,还给村子里的人牵线,让他们在县城找到了一个活命的活计。 当时他便带着大郎二郎跟村子里的人去县城里给人扛包,当时平生未曾担过的重担都压在了他身上,睡不着,干的又是重活儿,当时有过路的挑担货郎给了他一把烟丝,他抽了觉得很好。 那个货郎便给他留了一点儿烟叶,约定好种出来后来年便来与他收烟叶。 结果老周头种出来了,但那货郎却没再来,也不知道是忘了这事,还是死在了路上了。 反正,种出来的烟叶没人要,老周头就自己晒干了切成丝自己抽,后来县城里也有人抽烟,开始有人收购烟叶。 一般情况下,老周头的烟叶只有在家里没钱给钱氏买药时才会拿去卖。 因为如果家里连钱氏的药钱都拿不出来,也就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 如今家里不太缺钱,而老妻也不吃药了,老周头是很不愿意拿自己的心爱之物去换钱的。 所以面对满宝的提议,他想转身离开,偏屁股好像有自己的意识一样,就黏在凳子上不动。 小半天,老周头才看似找到了一个理由,“那点子烟叶,不值钱呢。” “谁说的,一两烟叶不是十文钱吗?” “是啊,可你爹才有多少烟叶呀。” “那您多种点儿呗,反正就种在菜园的角落里,也不占地方。” 老周头犟嘴道:“卖得多了还便宜,一斤也就七八十文而已。” “那十斤就是七八百文钱了。” 老周头立即摇头道:“哪有这么多呀,那么一大把烟叶晒干了才一斤呢,不值当,不值当。” 满宝干脆道:“爹,你要是答应我把烟叶卖出一半去,我就答应借你。” ☆.第四百六十九章 礼物 老周头沉默,他把烟枪别在腰上,起身就走,但走了两步就走不动了,他想了好一会儿,最后咬咬牙,蹲回满宝身边,“行,卖就卖!” 大不了明年多种一点儿呗。 满宝喜滋滋起来,多种是不可能的。 老周头的烟草一般就种在菜园的一个小角落里,并不多,就只有二三十棵,他不是没想过扩大种植规模。 但一来,他抠,舍不得用种庄稼的地来种这个,因为菜园的那点烟丝已经够他解馋了。 就算县城里也有人抽烟,但其实抽的人并不多,老周头拿出去买的烟叶都有固定的客人,种多了他抽不完也卖不出去。 所以他从没想过种植烟草挣钱。 二来,钱氏嫌弃他那些烟草,能够在菜园里劈出那么小一块地给他种烟草已经是他提了好多次的结果了。 再想扩大规模,做梦也不可能。 所以满宝知道,明年,老爹还是只能种那么多烟草。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老爹攒私房钱的速度,可能造成他很久都还不上自己钱的后果,但满宝依旧很高兴。 在他答应之后,满宝就跑到床上摸了摸,将昨天晚上玩了忘记收进系统里的那锭五两的银子摸出来给她爹。 老周头这才高兴得笑眯了眼,乐陶陶的和满宝一再的保证,“爹一定会努力挣钱还你的。” 满宝同情的看着她爹,点头道:“爹,一会儿我让二哥去拿你的烟叶,你记得收好来给他哦。” 老周头笑脸一僵,问道:“给你二哥?” “是啊,让二哥帮你卖。” “不行!”老周头见满宝眼睛一瞪,他连忙解释道:“反正我也要进城,干脆我自己拿去卖好了,我知道烟叶一般是卖给谁的。” 满宝想了想,点头道:“行吧。” 老周头就松了一口气,他决定这个一半是可以稍微打一下折扣的。 钱氏站在院子里看了看,皱眉问小钱氏,“一大早的,你爹呢?” 小钱氏愣了一下道:“我没看见爹呀。” “那满宝呢,这个时辰了,她该过来吃早饭去上学了吧?” 小钱氏看了一下天边的朝阳,笑道:“昨天累着了吧,我估摸着时间还够,让她多睡一会儿吧。” 钱氏想了想,没什么意见。 结果一抬头,就见老周头领着满宝笑眯眯的从小院儿过来。 看到闺女头上那两个乱糟糟的揪揪,钱氏忍不住伤眼,“满宝,谁给你绑的头发?” “我爹绑的。”满宝刚才已经在水瓢里看过了,觉着还不错,于是蹦蹦跳跳的跑过来,还得意的晃了晃脑袋,问道:“娘,好看吗?” 好看什么呀,正面看没什么,可看看旁边,再看看后头…… 钱氏直接伸手把孩子拽过去重新梳了一遍, 小钱氏看着微微一笑,转身进厨房里去给她弄早食。 然后满宝再下学回来时她就收到了一把铜镜做礼物。 铜镜是小钱氏送她的,今早上特意托了周二郎从县城里带回来的,把她自己攒的私房都花光了。 不错,周大郎会存自己的私房钱,小钱氏自然也是有私房钱的。 她将铜镜支在满宝的书桌上,道:“你也没个梳妆台,干脆就放这儿吧,小心别碰倒就行。” 满宝并不是第一次用铜镜,因为她娘,她嫂子们都有,但却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新的铜镜。 而且还是属于她自己的。 满宝新奇得不行。 小钱氏将她的头发都散下来,教她怎么自己给自己梳头,“你已经是小姑娘了,以后不会再剃头,头发又渐渐长了,所以得自己梳头。有面镜子,你也好看着,不至于梳得乱七八糟的也不自知。” 小钱氏教了她这个年纪应该梳的头发,且是最简单的,确保她会自己梳头后,这才走了。 她一走,大丫二丫和三丫就一起溜了进来,她们围在小姑身边看铜镜,惊得哇哇的。 满宝见她们满眼羡慕,就问,“你们也想要吗?” 大丫点头,“不过我娘说了,我们不读书,也不用跑到外头去见客人,可以暂时用娘的,等我们要说亲了就给我们买。” 二丫和三丫也一起点头,显然她们的娘也是这么说的。 满宝却记在了心里。 爹要给娘买礼物,大嫂也给她买了礼物,那她也给大家买礼物好啦。 因为收到礼物的感觉好好呀。 可惜了,满宝纵有万千想法也没用,因为庄先生最近并不打算给他们放假。 在经历过最初的激动过后,庄先生给他们的上课经历了加重-再加重-触碰底线-减轻-再减轻-再加重这样的一个过程。 然后庄先生似乎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最近他们上课,学的知识要比以前多了许多,却又不至于像前段时间那样痛苦。 满宝和白善宝都以极快的速度适应了下来,就是白二郎都适应了现在庄先生的教学进度。 虽然每天的任务看似比前段时间减轻了,但庄先生依然不会给他们放假的。 用他的话说就是,等过段时间夏收秋收了,谁知道又会有什么事儿让他们的课程中断? 所以他得趁着没事的时候多教一点儿。 所以满宝是不可能进城去买礼物的,她只能看着她老爹偷偷摸摸的去县城买了个银镯子回来。 她为什么知道她老爹买回来了呢? 因为老周头把剩余的钱还给她了,他特别老实,借了她五两,然后给她剩回来二两零七十八文钱。 老周头算术不行,但他已经提前找大头帮忙算过了,知道还欠满宝多少钱,“我把大半的烟叶都给卖了,换了六百八十文钱,加上我的私房,五两银子就还剩这些,我全还给你了,那我还欠你……” “二两九百二十二文。” 老周头眨眨眼,这和大头算的不太一样啊,好像少了一点儿。 “爹,我们是自家人,你还我铜板也行,我算你一两换一吊钱。” 老周头高兴,“真的?” “真的,你能给我看一下银镯子吗?” “那不行,等我送给你娘后你再看吧,”老周头道:“你娘都没看过呢,你怎么能看?” 满宝有些惋惜,她还想参考一下呢,那看来只能等老爹送了再看了。 结果这一等就等了七八天,就在满宝眼睛都快要瞪出来时,老周头终于在一个月高夜柔的夜晚,将那银镯子套在了老妻的手上。 ☆.第四百七十章 喜欢 有些凉的镯子被套在了手上,可能是因为业务不熟练,也有可能是紧张,老周头好一会儿才套上去。 但钱氏敢肯定,他一定练习过,不然就着外头照进来的朦胧夜色,他是怎么把这镯子准确的套到她的手上的? 就着月光,钱氏愣愣的看着手腕上的细镯,这些念头就自己跑了出来。 她知道他这几天不对劲儿,整个人怪怪的,既不跟着老四他们上山找菌菇,寻摸茯苓,也不去地里看他的那些稻谷麦子了,整天就坐在家里,一会儿这晃晃,一会儿那晃晃。 她以为他是因为来婶儿在宣扬他年轻时候的荒唐事,却没想到是因为这个。 老周头等了半天,见她没吱声,便忍不住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钱氏便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举起手腕来看,“大晚上的哪儿看得见,你怎么不白天给?” 老周头闻言,脸上有些懊悔,他嘟囔道:“白天没有……” “你让老二去买的?” “没有,我亲自去买的。” “你不就八天去进过一次城吗?”钱氏含笑道:“那会儿就买了?” 老周头吭哧吭哧的没说话。 钱氏从床上坐起来,举起手腕在月光下仔细看了看,笑道:“还挺好看的,你选的?” 老周头高兴起来,点了一下头,“嗯。” 女人,不管是年纪多大的女人,就没有不喜欢饰品的。 何况这还是钱氏第一次有银镯,她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想起来问,“这个多少钱?” “老贵了,”老周头脱口而出,“要三两七百文呢。” 钱氏扬眉,问道:“你哪来的钱?” 老周头一怔,这才想起来,他貌似应该是没有钱的。 钱氏却想起这两天小闺女越瞪越大的眼睛,她盯着他,一动不动。 在她的目光下,老周头不甘不愿的小声道:“跟满宝借的。” 钱氏:“……你打算怎么还她?” 可别说让她还…… 老周头轻咳一声道:“满宝还小呢,我都跟她商量好了,等她嫁人了再还。” 钱氏看了他好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道:“行吧,你心中有数就好。” 她并不问他打算赚钱来还,她是知道的,他一定藏有私房钱,就不知道一共藏了多少。 不过满宝那儿…… 钱氏微微一笑,戴着银镯子就睡了,第二天满宝跑过来吃早食就看到了母亲手腕上的银镯子,高兴起来,“娘,你给我看看吧。” 钱氏就笑着把手给她看。 满宝看了一下样式,问道:“娘,你喜欢这个样子的吗?” 见老周头竖着耳朵听,钱氏就笑着颔首,“喜欢。” 满宝便记下了银镯子的样子。 小钱氏几个儿媳妇才发现婆婆手上戴了个银镯子,纷纷恭维,“娘戴这个可真好看。” 钱氏笑道:“你们公公送的。” 儿媳们便夸“公公的眼光可真好”,于是一旁的老周头也高兴起来了。 满宝便悄悄地问大嫂,“大嫂,你也喜欢这样的?” 小钱氏笑着点头,“银镯子呢。” 不管是什么样儿的都喜欢。 满宝便点头,看来老爹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等人都散了,老周头也背着手去看家里的宝贝牛,钱氏就拉过满宝问,“你爹跟你借钱了?” 满宝点头。 她便问,“你爹的私房钱不够买一个镯子?” 满宝一脸嫌弃,“爹才有一百多文的私房钱,怎么可能够?” 钱氏:……抠抠索索这么多年就一百多文? 满宝还左右看了看,小声和她娘道:“还有二十来文是从二哥那里克扣下来的呢。” 钱氏一脸迷茫,“他怎么克扣你二哥了?” “去年呗,二哥要进城卖东西,爹扣了他一半的钱,一天就给他十文钱,二哥私底下和我念叨了好久。” 钱氏抚了抚额,不过一想也是,老周头的确没有赚钱的机会。 家里的粮食丰收了,基本上是前脚才卖出去,后脚钱就到了她的手上。 就算老周头和几个儿子一块儿去白地主家干活儿,几个儿子是上交六成,他却是全交的。 所以他那些余下的私房钱是怎么存下来的? 钱氏一回神就见满宝正缩着脖子在一旁得意的笑,她就知道她在得意什么,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你们老周家人这一点儿倒是挺像的。” “什么挺像的?” “藏私房钱呗。” 那倒是,目前是家里私房钱最多的满宝嘿嘿一笑,丢下她娘快步进了厨房找吃的。 老周家的气氛良好,虽然因为某些原因,七里村的年轻人们都知道了现在勤奋的老周头年轻时是个懒汉,但这也不妨碍老周家的青少年们在村子里称王称霸。 因为和老周头的懒名被宣扬的同时,他有一个聪明伶俐的二弟的事也在小范围内流传出去了。 成年们是不太谈起周银的,只是没有以前避讳。但一些年纪特别大的老人,偶尔会提到他。 而对村子里的青少年没来说,这是一个新鲜人物,以前都没怎么听说过的,自然会比较关注。 以至于大头他们对小姑和自己的聪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看我家叔祖那么聪明,所以我小姑聪明是应该的,我们聪明也是应该的,这都是祖宗给的。” 小伙伴们都一脸羡慕的看他们,晚上回去就忍不住看着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叹气,觉得这是祖传的,所以他们没有大头他们聪明,真的不怪他们。 不错,大头及其一众兄弟姐妹在村子里的小伙伴们眼里是很聪明的。 他们不仅会数数,认字,会读书,还知道很多很多的东西。 如果说,以前的周四郎是以拳头硬和兄弟多称霸村里,周五郎和周六郎是以有钱和兄弟多称王村里,那大头,大丫和二头二丫等人则是以智慧在同龄的小伙伴保持住了那个位置。 一众孩子们并不知道,智力是可以成长的,尤其是在孩童阶段。 至少科科就觉得它的宿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她越来越聪明,到现在,她已经能够游刃有余的应付通过论坛找过来的人。 尤其是相交更密的D博士等人,竟然没人发现,他们的对面是一个小孩儿。 ☆. 第四百七十一章 技术 D博士在消失了好几个月后,终于又出现在了满宝的邮箱里,哦,不,是想起给满宝发邮件了。 她告诉满宝一个好消息,她已经把茯苓的种植方式研究起来了,如今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株茯苓幼株,并且从中发现了一种对人体健康很重要的物质。 论文已经发布出去,她由此申请到了一笔非常可观的研究经费,所以她很高兴,特意上邮箱和满宝表示感谢,并询问她最近可有收录什么特别有趣的东西。 满宝惋惜的表示没有。 D博士也很惋惜,然后表示他们其实可以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因为她本身就是生物博士,如果以后她有寻找到什么有趣的植物或动物,可以联系她,她或许会很感兴趣。 如果她的经费充足,她对收购积分也是很大方的。 满宝高兴的在床上打了一个滚,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她再找到新的东西都不用去论坛里发帖了? 随着论坛的开放,满宝觉着论坛的竞争越来越大了,她的帖子通常都是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沉到了底部。 所以满宝觉着如果能稳定顾客,哪怕只有一个,那也是很好很好的事啊。 所以D博士的研究能有成果,满宝也是很高兴的,尤其是D博士研究出来的东西对她也是很有用的! 满宝喜滋滋的对她表示恭喜,然后问道:“你们的茯苓是怎么种的?” 这个问题,不仅系统对面的D博士愣了一下,就是科科都愣了一下。 见邮箱半天没回应,科科便忍不住告诉宿主,“宿主,这是属于人家的机密,他们好容易研究出来的,不可能告诉你的。” 满宝则惊诧的瞪大眼睛,“种地也是机密啊?” 科科点头,“种植技术也是技术。” “可是……”满宝挠了挠脑袋,“怎么我爹和村子里的人就从不保密呢?” 在满宝的认知里,种地这样的事是可以共享的。 比如这家发现去年他家撒得稀一些的豆种长得更好,总体收下来的豆子比一旁密的还要多,然后便宣扬出去,让大家明年可以选一块地试一试; 再比如,这家今年有一行掩土薄了些,就发现种子发芽要比别的快,也并没有被风雨吹到,甚至长得还比较快…… 这些都是可以告诉别人,甚至会主动告诉乡邻的。 满宝家种山药,种姜,村子里的人见了,便和他们要一块回去做种子,他们家不仅给,还会教他们怎么种。 关系好的几家,小钱氏他们甚至亲自到菜园里去指导,所以怎么会保密呢? 她爹娘要他们保密过的事,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许把家里挣了多少钱的事往外说。 不过先生也说过,十里不同俗,所以这或许是未来世界的风俗? 满宝惋惜的叹了一口气,正要给D博士写邮件表示歉意,她不知道他们那边的风俗,有可能坏了他们的规矩…… 结果她还没开始写呢,一封邮件就跳了出来。 满宝打开看,D博士回绝了她,并且做了一番解释,“如果你的确想要我的技术,那得花积分购买,我刚预估了一下价格,在不二次传播的情况下,我优惠价给你,五百万积分。” 满宝:……她茯苓就卖了二十万! “不过我不建议你买,因为你买了也用不着,”D博士道:“据我了解,你所在的社会,其技术水平还在很原始的阶段,你就是买了我的技术,你也种不出来。” 科科深以为然的点头,给你一个航空母舰的技术图纸,你能造出来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满宝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对科科道:“真是太好了,不然我要是也能种,她让我买,我可哪里找来这么多积分哟。” 科科:“你不伤心?” “不伤心啊,”满宝道:“她不告诉我,我让大哥三哥他们慢慢琢磨呗。” 她道:“茯苓在我们这儿可是天生地长的,既然它能长,便能种,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宿主已经让你哥哥们开始种植了?”它怎么不记得有这事? “没有,”满宝道:“这不是找到的少,然后茯苓还贵吗?他们不舍得,唉,本来想着等D博士研究出来问她好了,结果她的法子不适合我,还要花积分买。” 想要不劳而获的满宝出师未捷身先死,只能暂时将这事放下,不过却打算明天和大哥三哥说一声,看他们愿不愿意从找到的茯苓里抠出一块来做种子。 周大郎几兄弟当然是不愿意的,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去年你不是试过了吗?” 周四郎道:“还掰了好几块呢,结果全给种烂了,还偷偷的不让我们知道,要不是我住隔壁闻着那个味儿……” 满宝悲愤道:“那我不是不会种地吗?大哥和三哥最会种地了。” 周大郎就轻咳一声道:“满宝,我和你三哥也试过了,根本种不出来。” 周四郎震惊的看着两个哥哥,这事他怎么不知道? 周大郎解释道:“我们可没有掰好的茯苓,全是用落下的小块种的,可也种不活。” 周三郎解释道:“满宝,有些东西是只适合长在野外的,我们要往地里种,它们不一定愿意长。我们也知道茯苓挣钱,可种地这种事急不来,我们找到的茯苓本来就不多,再拿来琢磨怎么种,那就全浪费了。” 周四郎连连点头,“就是,就是,茯苓好贵的。” 连大哥和三哥都没信心,满宝只能彻底放下这事。 不过她不放下也不行了,因为夏收没过多久就开始了,她变得好忙啊。 这一次庄先生没给他们放假,只是没有再给他们布置课业而已,让他们在下学后有时间去处理一下庄子里的事。 但其实白庄头就能做好这些事,并不用他们多费心。 等收完了麦子,豆子便也能收了,待把地里的豆子都收起来,水稻便也可以收割了。 可以说从夏收开始,村子里的人便不能再停下,老周家的人也是一样。 不过大家今年都忙碌得很开心,整个七里村虽不至于大丰收,却因为在麦子及水稻抽穗时都下了几场雨,而后却是艳阳高照的时候多,所以今年的收成不错。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左右还有两章 ☆.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兴 七里村的村民们高兴,老周家的人高兴,满宝也高兴,连县衙里的杨县令都高兴不少。 就是白老爷都很高兴,因为他刚和老周家及三个孩子谈过,让他们把晒好的新麦子筛选出来最好的一批,同样以种子的价格卖给他。 不过却不是一百五十文一斗了,而是一百三十八文一斗。 而且这次他对种子的筛选提了很严格的要求,他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粮价降了! 益州一带的粮价依然高涨,却也回落了许多,但在罗江县,粮价却是降了很多,已经接近往年的正常粮价了。 也因此,粮种的价格也回落了。 满宝他们并不是不知变通,虽然价格降了不少,但他们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依然比单纯的卖粮食要赚很多很多。 三个孩子和老周家一家人都很容易满足,如果不是白二郎偶尔知道了他老爹二手转卖出去的粮种价格并告诉了两个小伙伴的话。 白二郎趁着先生出去,立即凑到俩人中间严肃的道:“你们知道昨天我家来客人了吗?” 满宝和白善宝埋头写作业,抽空回道:“不知道。” 先生真的是越来越坏了,为什么白二的作业那么少,他们的却那么多? “就是吴叔叔!”白二郎直接揭开答案,道:“吴叔叔是来我家收粮食的,还有我爹从我们这儿买的新麦种也都是卖给吴叔叔的,然后我跟着一起去吃饭了,你们猜我爹多少钱卖给吴叔叔的?” 俩人总算是抬头了,不过却是一起摇了摇头。 “是二百文!”白二愤愤,“之前一批就是二百文卖的,现在还是二百文,可爹不是说县城里的粮价降了吗?” “是降了,”白善宝道:“白庄头亲自去看过的。” “那为什么我爹卖给吴叔叔的不降?” 满宝想了想道:“这不是好事吗?” “可我们卖给我爹的被降了。” 白善宝:“所以你有没有记下堂伯是怎么和吴粮商谈的?” 白二郎眨眨眼,“……那么多话我为什么要记?” 满宝叹气,“你记下来了,以后我们再和白叔叔谈的时候就知道怎么说了。” 白善宝转了转眼珠子,悄悄地道:“你最好跟吴粮商也交上朋友,因为到明年,不仅我们庄子,还有村子里的人,甚至外村都多的是这些新麦种了,到时候堂伯肯定还会压价的。” 白二郎沉思起来。 白善宝和满宝又低头下去写作业,道:“不过这种事也不用勉强啦,因为我们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学习。所以我们觉得还是应该把庄子里的事都交给白庄头去做,以后再有这样的生意,也让他试着去和堂伯谈就是了。” 白二郎一呆,“你,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啊?” 白善宝:“这事满宝也答应了的,你最轻松了,学的没我们多,作业也比我们少,你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满宝道:“庄子从冬种到这会儿我们都跟了一遍,白庄头也知道庄子该怎么打理了,我们干嘛还要每一件事都去管?” 有那个时间,她还不如多看一会儿医书呢。 “那你们刚才还让我去找吴叔叔呢。” “那不是话赶话给你出的主意吗?”满宝理直气壮的道:“后来我们一想,这会耽误你学习……” “不会耽误我学习的。” “那是因为你作业太少了,”白善宝抱怨道:“到最后这些事还不是得我和满宝帮忙?” 他把脑袋伸过去给白二郎看,“你看我是不是掉头发了?就是因为课业繁忙造成的。” 白二郎看着他乌溜溜的头顶,愤怒道:“胡说,你头发一点儿也没有少,而且这会儿是秋天,就快要换季了,我也掉好不好?” 等庄先生泡了茶回来时,三个孩子就吵成一堆了。 他站在门口,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白二郎以飞一般的速度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而白善宝和满宝也低下脑袋继续写作业。 庄先生这才敛色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背着手站在他们身后看了一下作业。 “过两天就是中秋了,为师记得你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放过假了?” 三个孩子齐刷刷的一起抬头,狠狠地点头! 庄先生看见他们这样就想笑,于是道:“行了,此次中秋便给你们放三天假,从明儿开始,等过了中秋就回来上课。” 满宝立即道:“先生,三天假哪里够呀,你都好久没回家了,得多休息几天。” 白善宝:“是啊,是啊,而且过完了中秋很累的,也要多休息两天嘛。” 白二郎也道:“先生,您许久不回去,师兄他们肯定会抱怨的,所以还是多住两天吧。” 庄先生闻言,有些犹豫,主要是三个孩子的目光太过闪亮了,那眼里的期盼他看了都不忍拒绝。 “行吧,那就放四天假,十七是一定要回来上课的。” 三个孩子欢呼一声,表示没问题。 等庄先生一宣布下学,三人立即殷勤的给庄先生收拾行李,庄先生嫌弃得不行,等他们收拾得差不多了就把人轰走,自己收尾。 三人快乐的背着小书箱出门,一出门满宝就对白二郎道:“白二,我们去找你爹,要他把我们的钱给我们。” 白二郎狠狠地点头,“我要去益州!”所以可能需要很多钱。 白善宝也道:“我也去,满宝,你去不去?” 满宝摇头,“我不去,我要进县城买东西。” “什么东西?益州没有吗?” “有吧,但益州太远了,我才不要去那里买呢。” 白老爷这一次没有银货两讫,倒不是缺钱,而是为了让三个孩子感受一下,何为压货款。 有些时候,并不是你东西卖出去了,就立刻能拿到钱回来的。 可能是为了不露馅,也有可能是为了让三个孩子同意,他连老周家的钱款都没给。 三个孩子都没怎么愁,但老周头挺愁的,他觉得白地主那么大,那么有钱的地主,竟然还差他那点儿钱,这几天是吃吃不好,睡睡不好,每天一早醒来就要往白家的方向望一望,生怕白老爷连夜跑了似的。 ☆.第四百七十三章 我想花钱(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白老爷倒不怎么为难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打着来日方长的主意。 就算要孩子们承受暴风雨的洗礼,那也得循序渐进不是? 所以三个孩子一张口,他就给了。 满宝当然要替自个家问一声,白老爷就豪爽的一挥手,让账房把早就准备好的钱交给下人,让下人送过去。 白老爷道:“记得让周金签字画押。” 满宝见了乐陶陶的,转身去和白善宝他们分钱。 这一次白老爷依然结算的是银子,但因为他挑剔种子,所以这次卖的麦种并没有上一次多。 而且单价也降了,满宝也就分了五个银锭而已,剩余的被放在了公中的账上。 满宝并不嫌重,将她们塞进书箱里,然后就背着回家。 老周头他们也在数钱,因为他们春小麦种得多,虽然白老爷也提高了品质,还降了价,但他们的收入和上次差不多的。 总共得了一百一十八两多。 看见满宝回来,老周头就非常高兴的招手叫过她,道:“满宝,白老爷着人送银子来了。” “我知道,我叫的,”满宝直接背着书箱过去,放下后认真的看着她爹,“爹,你说我厉害不厉害?” 老周头连连点头,“厉害,厉害,我闺女最厉害了。” 院子里坐的周喜等人也都笑开了,纷纷跟着老爹夸她。 “爹,我们家今年是不是赚了很多钱。” 老周头笑得眼睛都眯了,“是啊,赚了很多钱啊。” “生意都是我谈下来的。” “没错,没错,我们满宝太厉害了。” 满宝脸上就露出灿烂的笑,握着她爹的手道:“那我这么厉害,又这么聪明,做生意挣了大钱,那爹会不会生气?” “不会,你都给家里挣了大钱了,我怎么会生气呢?” “真的?”满宝道:“你不会揍我,也不会气得晕过去是不是?” 老周头觉得有些不对了,问道:“满宝,你是不是瞒着爹干了啥大事了?” “爹,你看!”满宝刷的一下打开了书箱,从里头拿出那五锭银子给他看,“我们农庄把麦种也卖给白老爷了,这是我分得的钱。” 老周头立即把钱拿过去了,高兴得不得了,“原来是这个呀,满宝干得好,瞧你把爹给吓的。” 老周家兄弟姐妹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满宝却道:“我们四月底收的那批冬小麦也做种子卖给白老爷了。” 老周头瞪眼,这才想起这遭,“对啊,你们庄子还种了冬小麦呢,我咋忘了?” 那会儿他都被那一百二十两冲昏了头脑,哪里还记得这事? 才要记起来的时候周银的事儿又被牵扯了出来,等忙完了周银的丧礼,他就彻底把这事给忘了。 老周头立即问,“那钱呢?” “在我房里呢。” 老周头就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你一个小姑娘家拿那么多钱干什么,拿出来让爹……你娘给你收着。” 老周头硬生生的转了口,还回头讨好的对钱氏笑了笑。 “爹,我话还没说完呢。” “行行行,你说你说。” “当时跟村里换的那批麦种,也是我和善宝他们一起换的,然后才转卖给白老爷。”满宝说完,盯着她爹的脸色看。 “好好好,我们满宝厉害……啥——”老周头终于反应过来她的意思,捂住胸口问,“你你你,你刚才说啥?” 满宝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一根针来,盯着她爹的人中穴看,“爹,你可别晕,你要是晕了我就给你扎针。” 老周头看了一眼她手里的针,更晕了。 可觉得眼前发晕的不仅是老周头,周家一众人等都觉得晕了。 钱氏就坐在老周头稍上一些的位置,见状忍不住伸出脚来轻轻地踢了一下他的凳子,“你瞧你那点胆子,闺女为什么不敢跟你说?就是事前怕拦,事后怕晕。” 老周头总算是觉得心口好受点儿了,但还是紧张得不行,他一把攥住满宝的手,“满宝啊,你没亏本吧?这么多的麦子,一不小心爹就要倾家荡产给你填啊。” 周二郎闻言,忍不住跺脚,“哎呀爹你还不明白吗?白老爷出的麦种价,那能亏吗?那会儿是一百五十文一斗,一百五十文一斗啊!” 周四郎把大张的嘴巴合上,转头盯着他儿子看了好一会儿。 方氏忍不住抱紧儿子,问道:“你干啥?” “我看看,我看看咱儿子长得像不像满宝,要是像,以后我叫他爹也行。” 方氏:…… 老周头这才反应过来,“那你钱呢?” 那可是全村绝大多数人家里的全部新麦种啊,换成钱…… 老周头觉着眼前全是银子的模样了,他根本数不出来。 “其实也没有多少,就是四十九个银锭而已。”满宝见她爹不像是要晕的样子,便把针收回去了,高兴的道:“爹,你等着,我去给你背来,我跟你说过,那些银锭我摸过好多次了,特别好摸。” 老周头点头,满宝就让五哥跟她一起去拿钱。 系统里的四十九个银锭是排列放在一个竹箱子里的,满宝直接钻进自个的床底,然后从系统里拿出来,再拽出来,在周五郎的眼里,就是满宝把箱子藏在了床底下。 他抱起箱子就走,“满宝,爹真的不会晕吗?上次只是花三两银子买一头牛而已爹就差点晕了。” “不会的,”满宝信心满满,“我还特意等爹挣了两拨大钱才说的呢,而且娘也说了,之前爹可是经常把家里的银锭拿出来数,他们那儿可是有七个银锭呢,摸了这么多次,应该不会晕了。” “可那是五两的,这是十两的。” “差不多,差不多。” 事实证明,差的还是有点儿多的。 周五郎把箱子放在他爹跟前,打开给他看里面排列整齐的银锭。 老周头伸手摸了摸,抬头和满宝笑道:“还真是钱啊……” 满宝点头,才要笑,老周头就身子一软,直接往后倒。 身后的钱氏一把接住他,却被他带倒,周大郎等人立即扑上去扶,满宝就摸出针来,冲着老周头的人中便扎了一下。 老周头瞪开了眼睛,钱氏连忙道:“大郎,快去大集上请大夫来。” 她忍不住点着满宝的脑袋道:“你怎么突然就告诉你爹了?不是让你自己收着钱吗?” 满宝嘟嘴,“可我想花钱……” 钱不花的时候,塞系统里也就塞了,等事发的时候再说也行。 可她要花钱了,这么多钱拿出去花,老爹怎么可能不知道? 到时候再突然告诉他,他肯定吓得更重。 而且钱都没在他手上呆过就花出去了,老爹的心肯定更痛,到时候说不定真的会揍她的。 ☆.第四百七十四章 惊喜惧交加 老大夫收回了手,看了一眼床上闭着眼睛装昏迷的老周头后对钱氏笑道:“没事,我给他开两副药就好,人年纪大了,毛病就多,所以戒大悲大喜大惊大惧。” 老大夫笑眯眯的道:“年轻人都不一定受得住悲喜惊惧,何况老人哟。” 并不觉得自己多老的老周头:…… 见老大夫还要啰嗦下去,老周头忍不住睁开了眼睛。 周大郎眼尖的看见,高兴的道:“娘,爹醒了。” 满宝立即从后头伸出脑袋来,然后被周大郎按回去了,他觉得这会儿他爹可能不太会想看到满宝的圆脑袋。 满宝忍不住嘟嘴,她明明就把爹给扎醒了,他眼睑微动,显然是一直醒的。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