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78章

第78章

“郡主,今时不同往日,您忘了王爷的叮嘱了吗?”秋蔓道:“最近或有贵人在益州,我们要谨慎行事,这风筝拿回来就行了,何必再跟一群少年见识?” 小郡主抽了抽手,发现没抽出来,便瞪着秋蔓,问道:“不过几个贫民,我抽几下,谁能奈我何?” “郡主,他们未必就是贫民,我看他们的打扮,倒像是读书人,这几日正是府学考试的日子,或许是来应试的学子带来的,贸然结仇总是不好的。” “不过是一群穷书生罢了,还能比得过我父王吗?”小郡主生气的道:“秋蔓,你到底是我的奴婢,还是他们的奴婢?” 秋蔓低头跪下,“奴婢自然是郡主的奴婢,也正因此,奴婢才更要规劝郡主。郡主,您这会子要是出去,回头王爷知道了……” 小郡主气得丢下鞭子,将身后的案桌踢倒,怒道:“回家!不玩儿了!” 秋蔓低头应“是”。 而已经走回到他们占的草地上的满宝三个已经和祁珏等人交换了地址,约定以后有时间可以再一起玩儿。 虽然祁珏等七个少年依旧坚持他们的风筝很丑,但奇怪的是,这会儿竟然不那么讨厌他们了。 所以很大方的将他们书院的地址和名字告诉三人了。 不过祁珏觉得就算他们不说,三人也总能找来,谁让他们家先生和别人家的先生正好是师兄弟呢? 三人要知道也不过是一句话的功夫而已。 庄先生还不知道他们与人发生冲突的事,见他们两拨合成了一拨,两群人有说有笑的回来,便与黄川相视一笑,高兴起来。 接下来就是两拨人一起玩儿了。 周四郎拉了半天的风筝,手都快要抽筋了,一见他们回来,立即把风筝还给他们,自己瘫着手脚不动弹了。 满宝他们玩了半天,斗风筝就斗了许久,最后在庄先生的催促下才依依不舍的收了风筝,要和祁珏他们道别。 七个少年道:“说实在话,你们的风筝是真的丑。” 满宝:“我们赢了。” 七个少年:“剪得不好,是不是你们画的时候没画好?” 白善宝:“我们的风筝飞得比你们的都高。” 七个少年:“颜色更是不考究,本来就不好看,你们那么一涂就更不好看了。” 白二郎:“我们的风筝还是自己做的,从骨架到画布,再到风筝线,你们花钱买的都不比我们飞得好。” 十个人成功的将好容易粘起来的友情又撕碎了,大家互相哼了一声,就跟着各自的先生各回各家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五百七十四章 放榜 回到家里,大吉便把那两个银锭拿出来交给自家的少爷,白善宝挥了挥手道:“这是给你的,你就拿着吧。” 大吉便应了一声,把钱收起来了。 周四郎出去买吃的了,满宝正蹲在厨房里烧水,白二郎懒洋洋的拖了一把扫把过来,交给白善宝道:“喏,快打扫院子吧,先生说了,春天太湿,现在清明已过,我们要把屋子打扫一遍。今天晚了,我们先把院子扫一扫,明天再打扫屋里。” 两少年便拿着扫把敷衍的围着院子走了一遍,就算是打扫过了。 但第二天他们的运气就没这么好了,有庄先生盯着,他们可不能再偷懒了。 周四郎不知道从谁家那里借来了两对木桶,直接拉着大吉去挑水,满宝三个人则把头发绑好,又把口鼻捂住,然后就开始拿着抹布屋里屋外的打扫起来。 之前他们入住时便是简单的打扫了一下,经过了湿润的春季后,屋里藏污纳垢的地方不少。 尤其是柜子后和下面,以及床的里侧和床下,那是脏兮兮的。 三人爬下钻内,不一会儿便也灰尘仆仆了。 那么忙的三人,别说把昨天风筝冲突的事丢在了脑后,连考试的事都忘了。 忙了一整天,累得不行的三人看着不是很明显,但就是感觉舒服不少的屋子长出了一口气。 挑水也挑得肩膀发疼的周四郎和大吉也松了一口气。 庄先生站在书房门口看了看,满意的点头,然后看着快要累瘫下的五人道:“好了,洗洗就去睡吧,明儿府学就出公告了,我们一大早还要去学监看成绩呢。” 虽然可能考不中,但总要去看一看才好,而且学监还会张贴一些好的文章出来,正好可以让三个弟子学一学。 白善宝三人惊住了,这才想起,是啊,明天好像成绩出来了。 白善宝摸了摸自己的小心脏,小声和两个小伙伴道:“怎么办,我好像有点儿紧张,晚上会不会睡不着?” 满宝道:“不至于吧,我看你这两天都忘了考试这一回事了。” 白二郎则道:“要不我去陪你睡?” “不要,你睡觉会踢人,”白善宝拒绝了他,然后叹息道:“算了,大不了闭着眼睛背书吧。” 但他根本没来得及这么干,他才躺到床上,就觉得腰也酸,背也酸,手脚都酸,然后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又打了一个,眼睛湿润起来,然后睡意袭来,他努力的睁了一下眼睛,发现有些徒劳,便顺着心意睡过去了。 虽然困,但他们睡得早,第二天便也起得早,尤其是他们一向早起。 所以白善宝一睁开眼睛,才开了门没多久,满宝也伸了懒腰出门,俩人对视一眼,便不约而同的去看白二郎的门。 那道门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俩人蹑手蹑脚的走到窗户底下,趴在上面努力的往里看。 大吉:…… 周四郎从他们身后飘过,突然伸手重重的拍了一下他们的肩膀,在他们耳边“啊——”的大叫一声。 正做着坏事的俩人也“啊啊啊——”的大叫起来,正房里正洗脸的庄先生吓得手一抖,差点把木盆给打翻了。 而屋里正酣睡的白二郎也大叫一声,坐起来后转了一个身,一个不小心就从床上翻了下来,发出咕咚的一声。 庄先生往外看了一眼,深吸了一口气,慢慢放下毛巾,告诉自己,这弟子都是自己收的,亲的! 因为这一阵吼,整个小院瞬间从安静的氛围中脱离出来,噼里啪啦的热闹起来,就跟进了水的油锅,热闹得过分了。 从地上爬起来的白二郎气得不轻,外衣都没穿,直接拖了鞋子就冲出来,就追着俩人要打。 白善宝和满宝嘻嘻哈哈的乱跑起来,整个院子都是他们的吵闹声。 庄先生擦干净手,端了水出来,看到三人这么闹腾,就摇了摇头道:“三刻钟以后出发去学监,四郎啊,你现在就去买早食回来吧。” 已经洗漱好的周四郎躬身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满宝这才想起四哥才是罪魁祸首,连忙跟追着她打的白二郎道:“是四哥吓我们,我们才大叫的。” 白二郎才回头,周四郎就一溜烟的溜了。 等他们收拾好,吃了早食出门,不早不晚,正好是三刻钟以后。 大吉和周四郎赶了马车出来,把师徒四个送到了学监外。 那里已经来了不少学生,都站在门前等着呢。 满宝三个仗着身量瘦小,直接越过前面的人钻到了最前面去。 周四郎和大吉也要跟上,但大吉有技巧,还能挤进去,周四郎却是挤不进去了,要是硬挤,书生们就会瞪着眼看他。 这让周四郎很不好意思,没办法,他只能退出去站到庄先生身边,眼巴巴的看着。 满宝三人钻到了最前面,辰时一到,学监的大门便打开,有人捧了红布出来。 学官们敲了三声锣,宣布今年录取的名录已经出来,接下来他会从上到下的念一遍名字和籍贯。 红布一共有两份,一份给学官们照着念,一份则直接挂在公告栏前。 一份两块红布,衙役将前来看榜的考生们往回赶了赶,然后特别随便的把布往上一挂,直接让它落下,然后转身去挂另一张布。 他们心无波澜,毕竟他们每年都要挂一次,都习以为常了好不好? 但站在公告栏前的学生不一样啊,这可是关系着他们的未来呢,而且大多数参加的次数都不是很多。 红布一落下,大家便忍不住挤着凑上去看。 满宝他们也被挤着往上走了两步,然后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最后,想要从最后往前面看。 谁知道就这么巧,三人一眼就看到了白善的名字。 满宝一怔,然后大叫道:“白善,你考中了!” 白二郎则哈哈大笑起来,乐道:“白善,你竟然是最后一名,好丢人啊!” 白善宝也瞪大了眼睛,“怎么是最后一名?我觉着我写的挺好的呀?难道大家都这么厉害?” 白善宝身后还没找到自己名字的众书生:…… ※※※※※※※※※※※※※※※※※※※※ 作家的话 竹子我努力的撑开眼皮,掀开眼睛,又掀开眼睛,最后还是徒劳,所以晚安了 ☆.第五百七十五章 原因 满宝他们三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出来,他们发现,挤出来竟然比挤进去还困难。 以至于三人出来时,衣服皱了,头发也乱了。 满宝将撸了撸自己的头发,高兴的对庄先生道:“先生,二师弟考上了。” 庄先生惊讶,“果真?” “真真的,榜单一放出来,我们一眼就看到了。” 庄先生眼睛瞪圆,心脏剧烈的跳动起来,“一眼就看到了,那是……” “二师弟运气特别的好,就在最后一名,我们第一眼就看到了。” 庄先生:“……” 庄先生激动的心情慢慢恢复平静,这会儿出乎意料的喜悦总算是席卷而来,他非常的高兴,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白善宝的脑袋,夸赞道:“不错,不错,虽是最后一名,但却比我们计划的早了两年入学。” 这是考学,又不是考进士,庄先生觉得名次没那么重要,尤其白善年纪还那么小,进了府学,他有无数的可能。 他鼓励他道:“等去了府学,好好的与里面的先生读书,有不懂的,回来问为师,过个两三年你必能追上前面的人。” 白善此时也把最后一名的郁闷丢掉了,狠狠地点头。 他也知道,府学里有很多好先生,那些先生的学识不比庄先生的差,他可以一下子获得这么多先生的教导,进益肯定更快。 何况,他还比别的学生更有优势,他年纪小,他身后还有庄先生站着。 不过白善宝也很讲义气,和满宝白二郎道:“等我从府学听课回来,我教你们。” 白二郎敬谢不敏,“我觉得听先生的课就可以了。” 满宝想了一下自己还有莫老师的课,因此道:“我倒是可以跟你探讨一下,不过上课就免了,我很忙的。” 白善宝鄙视他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懒惰了,小心你们以后追不上我。” 白二郎一点儿也没受刺激,道:“我本来就追不上你。” 满宝则道:“我才不在意呢,反正我会的你也不会,而你会的,我却是有可能学会的。” 并不懂医术,只是略微了解一些草药知识的白善宝:…… 他顿了顿后问道:“你以后要做大夫吗?” “不知道呀,我只是觉得治病救人心情很好,”满宝道:“我想做的事情可多了,未必就要当大夫。” 周四郎立即从后头窜上来,鼓劲儿道:“满宝,当大夫好,你要是能把医术学好,以后就去县城里买个铺子开药铺,我们家种的药全都便宜给你,你想想我们一个县城才有几个大夫?看一个病人,就算不开方也有八文钱,那可是没本的买卖,何况你还开方赚药钱呢。” 满宝道:“说得这么好,四哥你怎么不学?” “我?我还是算了吧,”周四郎道:“我觉着我种种药,把药材卖给你们这些大夫就行。” 他也是好奇过的,但满宝拿出穴位图来让他背,没两天周四郎就放弃了。 他字都没认全呢,一看到那些字就头疼,头晕,晕到不会思考的那种。 庄先生道:“好了,既然知道了名次,那就没必要再在这儿听榜了,我们先回去,午食为师请你们去甘香楼用饭。” 几人一愣,然后忍不住欢呼起来,周四郎也瞬间忘了学医的事,高兴的道:“先生,今日去用饭的人肯定多,要不要我提前去订位?” 庄先生笑着点头,“也好,多订一个位,我请兰先生一起来。” 周四郎高兴的应了一声。 庄先生并没有回家去,而是让大吉把满宝三个拉回家,叮嘱他们在家里看书,他则是和周四郎一起去兰家邀请兰成。 满宝三个天真无邪的应下,高兴的爬上马车,他们决定路上要买些好吃的回家,先私下庆祝一下。 周四郎也没多想,架着马车把庄先生送到兰家后就欢快的赶着马车去甘香楼定位置去了。 进到兰家的庄先生脸上的喜色却微减,他与兰成进了书房,第一句话便是问,“这是怎么回事,白善怎么会被取中?” 兰成愣了一下后笑问:“怎么,对自己的弟子没信心,觉得他不该被取中?” 庄先生就苦笑道:“我自然知道他是不错的,可他最后一道大题,前头答得还似模似样,后头就有些不像话了,学官们素来看不上狂妄自傲的学生,他答案没写完,却言辞犀利的反问回去,他前面便是答得再好,学官们也不会取他的。何况,我的学生我知道,他前面答的也不算惊才绝艳。” 兰成点了点头,道:“若是以前,他肯定会落选的,但这两年不同。” 兰成顿了顿,沉吟半响后才道:“益州水患后,府学失去了很多学生。” 庄先生一怔,“他们……” 兰成有些伤感,颔首道:“有一些,灾祸一起的时候就没了,更多的是去救灾时没的,活下来的那一部分,心灰意冷,大多离开府学回乡,或是去了别处求学。” “那今年怎么只取了一百五十人?我看前两年你们取的人数也不多。” 兰成摇了摇头道:“一百五十人只是明面上的人数,除此外,今年我们还会额外再取五十人,皆是剑南道内六品以上官员家的孩子,年龄在十五和二十五不止。” 庄先生惊诧,“这么多?那……” “他们暂时不入册,只要第一次考试合格才会上册,不然都得交一笔不菲的束脩。”兰成道:“其实今年的情况略好了些,因为参考的学生不少,去年和前年,我们都没有招满额,明明已经放宽了条件,但考中的人就是没几个。” 兰成道:“一些有名气的才子,宁愿去关内道,江南道,山南道入学,也不愿意留在益州。现在才两三年,所以还看不出什么,但再过两三年,我们送往国子监的学生越来越少,参加进士考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就显出颓势了。” “白善这张卷子是写得不太好,但他也有两个长处是别人没有的。” 庄先生眉眼一跳,“哪两个?” ☆.第五百七十六章 经验 “一是他年纪小,他今年也才十二岁而已,少年人,狂妄一些没什么,重要的是他有才;二则是,他籍贯在关内道。”兰成道:“这两年,关内道趁着我们益州水患,从我们这儿抢走了不少好苗子。” 庄先生面无表情的道:“说到底,还是有人寒了他们的心,不然,谁愿意背井离乡的求学呢?” 兰成垂下通红的眼眸,压下心中的思绪道:“我们只是一群穷教书的,又能做什么呢?” 庄先生没说话。 “总之,”兰成压下所有的思绪,与他笑道:“他入选是光明正大的,你放心。” 庄先生就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如此便好。” 兰成笑道:“我看你这弟子傲得很,你也教教他,让他进了府学低调些,可别惹了其他学生的不满和学官的不喜。” 庄先生淡笑道:“我倒不觉得他是自傲,而是自信,这样挺不错的。” 兰成摇了摇头,“你呀,以前最是谦逊不过的,怎么也学了你那三个弟子的坏毛病?” 庄先生没说话。 兰成倒也不再劝,因为仔细地想一想,庄先生现在这样也不错。 庄先生很干脆的请他一起上甘香楼吃饭。 兰成想了想后摇头道:“算了,虽然卷子不是我取的,却是我筛选的,现在刚放榜,我们还是别吃饭喝酒了,免得落在有心人眼里误会。” 他道:“或许是因为前两年取人时放宽了条件,今年来考试的人特别的多,本来我们出的题目跟往年也不差什么,偏不知道哪儿来了个大人物,把最后两道大题给换了。” 兰成道:“这一换,我们倒是不用愁烦心该取哪个,不该取哪个了,但也打击了不少学子,白善的年纪是这其中最小的,之前落定名次的时候,便有学官质疑过,所以我们最近低调些吧。” 庄先生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点头应下,却还是忍不住问,“听你的意思,有人的卷子比白善的还好,却被落下了?” “那倒没有,虽然文无第一,各人看了见仁见智,但整体来看,后头落选的还真没人强得过他去,甚至在我看来,其实他的名次是可以稍前一些的,”兰成道:“可你也知道,府学考试不糊名,有些人情……” 庄先生一听便明白了,他挥了挥手道:“那就不必担心了,我家白善能力摆在那儿,怕什么呢?” 话是这样说,回到家里的庄先生还是特意把白善宝给叫到了书房,道:“府学是一个大学堂,里面的学生很多,背景也很复杂,与在为师这里上学不同,所以你得小心些知道吗?” 白善宝想了想,问道:“是不是有派系之争,读书好和读书差的争斗之类的?” 庄先生眨眼,“你知道?” “我当然知道了。”他不仅知道,他还参与过呢,在和庄先生读书前,他是在自家的族学里上过近一年的学的,那会儿他什么没经历过? 庄先生估计也是想到了他以前的经历,他揉了揉额头道:“和那样的不一样。” 在他看来,几岁小娃娃的争斗和府学里的争斗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实在不值一提。 他道:“虽然我们在益州没有权势,也没有人脉,但你进了府学也不要认怂,人一怂,胆气就弱,胆气弱,别人就会越发的想要欺负你。” 庄先生是切身感受过的,只可惜他年轻时不知这个道理,等他悟出这个道理时,他也来不及做改变了。 所以他只能在这会儿教自个地弟子,“你现在就很好,但在府学里,也不要跟人起争执,更不许跟人打架。” 庄先生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后道:“就算要打,也一定不能自己先动手,知道吗?” 白善宝连连点头,这一点,他深有体会,“我知道,先动手的人错,也不能跟女孩子打。” 庄先生:“……你当天下的女子都是满宝吗?放心吧,在府学里是不会有女孩子和你打架的。” 作为在府学混过多年的学生,庄先生太知道府学的求学守则是什么了,更知道潜规则是什么。 当然,此时他并没有一股脑的教给弟子,而是只叮嘱了一些他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些问题嘛,自然是出现了才好说。 而且每个人要走的路都不一样,有些东西经历过,以后回忆起来才有意思。 一无所知的白善宝自觉从先生那里收获了一堆叮嘱,感动得不行,转身就去找满宝和白二郎他们玩儿了。 两个小伙伴问起时,他便道:“我觉得府学是个龙潭虎穴呀,先生很担心我。” 白二郎道:“府学不就是读书的地方吗?总不会打架吧?你读书一向厉害,不会有问题的。” 满宝鄙视的看了他一眼道:“我们的学堂也是读书的地方,结果你还不是打架了?” “你也打了,白善也打了。” “所以学习的地方不会打架什么的本来就是一个错句,”满宝道:“府学的学生这么多,要是打起来,恐怕会更厉害,所以二师弟,你去了府学,一定要快点儿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到时候打架可以一起。” 白善宝道:“实在打不过我不会跑吗?” “对,跑去找府学的先生,当着先生的面他们肯定不敢打架,”满宝道:“等出来以后,我们帮你。” 大吉听着他们的议论,默然无语,这还没进学呢就想着打架的事了,这可怎么得了? 白善宝能考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七里村的白家人。 所以大吉当天便出了一趟门,既是往回送信,也是将少爷写给老夫人的信给寄出去。 而满宝也找了订位回来的周四郎说话,“四哥,善宝考上了府学,那我就要留在益州跟着先生读书了。” 周四郎显然没想过这个问题,“啊”了一下,首先问的就是,“那得花多少钱?这有出没进的,要回去问爹要钱吗?” 满宝想了想,摇头道:“谁说我们没有进的?我们的农庄还在呢,等到夏收秋收就有钱了,倒是你,四哥,你在这儿赚不着钱啊。” 周四郎却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的道:“其实也不是赚不着。”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五百七十七章 拜托 满宝看向他。 周四郎左右看了看,神秘兮兮的问,“满宝,你说我回家把家里剩余的药材都拉到这儿来怎么样?” “家里剩下的也不多了吧?” “是不多,但我们可以多种些呀,”周四郎道:“姜块可以种在菜园里,也能种在沙地里,村里不少旱地都是这样,种麦子不行,种豆子也没多少收成,种姜正好。” 他道:“这两年,因为我们家种姜赚了钱,村里可有不少人家想跟着种大块的。我留意到了,益州这边用的姜可比我们罗江县多多了。” 满宝无奈的道:“四哥,姜可比豆子还爱肥,你拿贫地种姜……” “反正不是我们家种,到时候他们种下去了,为了挣钱自然会自己施肥的,”周四郎道:“主要是现在时间还早,我回去说一声,还能补种一拨,到冬天刚好可以收,到时候我能隔三差五的回去拉一车过来。” 满宝想了想,觉着这主意还真不错,“姜能留,就算鲜姜卖不出去,也能多种一年,第二年晒了卖干姜。” “不错,这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周四郎眼睛亮晶晶的,“还有女贞子,我跟好几家药铺的掌柜说好了,等秋天女贞子能收了就按说好的价格卖给他们。他们要的量大,我们家根本提供不了,所以还可以让村子里的人帮着一起种,反正各家都有山。” “到时候我从他们手里收了再卖到益州城里来,就又能赚一笔了。” 满宝:“那你还得教他们炮制呢。” 周四郎就挥手道:“这个简单,回去我和爹娘商量一下,他们要学就教他们,不学,我就低价收生的,我们家自己炮制。” “那你回去吧。” 周四郎乐了,高兴的道:“说定了啊,那我回去了啊。” “嗯,回去吧。” 周四郎就搭着她的肩膀道:“幺妹你放心,我就是回去说一声,过两天就又来了。” 满宝点头,表示知道了。 周四郎要回家,大家首先想的是,那以后吃饭怎么办? 洗漱用水怎么办? 还有马要喂了怎么办? 庄先生的目光在三个弟子身上来回的扫视,最后叮嘱周四郎,“四郎,早去早回。” 周四郎应下,问道:“你们有什么东西需要我带回去吗?” 还真有。 庄先生就不说了,他出来的时间不短了,清明都没回家,这会儿还真有东西要带回去给儿子。 而白善宝和白二郎虽然才通过大吉寄了一封信回去,但他们不知道送信的是自家的伙计,只以为他找的是商旅,所以只送信,没送东西。 但这会儿周四郎要回去,那他们要捎带回去的东西就多了,不过他们要求周四郎回来时捎带的东西更多。 白善宝道:“我列了书单,四哥,你拿给我祖母,让她把那些书都收好给我送来。还有我装银子的箱子,装玩具的箱子,一样都不能少。” 白二郎要求的东西同样很多。 本来没当回事的满宝听了,也立即要求起来,“四哥,你看能不能把我床尾的那个箱子也给我搬来,那里都是我收藏起来的玩具,还有我书架上的书和东西,也都帮我拿来。” 庄先生一听,也蠢蠢欲动起来,“我留在白家的书也有不老少,来益州以后,许多书都只能上书铺去看,很不方便啊。而且当时来这儿只带了最简单的一套笔墨纸砚……” 书可是很贵的,文房四宝也贵。 虽然现在收入比以前高了,但庄先生还是舍不得把已经拥有的再重新买一遍。 这段时间,他需要看某些书时就会去书铺里蹭书看,其实要是能把自己的书拿来是最好的。 大家一起期盼的看着周四郎。 周四郎:……他这是回家打生意的基础呢,还是回去搬家呢? 但对上师徒四个的目光,他除了答应还能怎么办呢? 第二天,周四郎最后是满腹忧愁的赶着马车离开,这么多东西,他都不确定马车能装得下。 大吉特别同情的把人送到巷口,然后和他挥手作别。 庄先生在准备白善宝入学的事。 府学的学生分为两种。 内住在舍监的,外住的。 绝大部分外地来的学生都会住在舍监,每年只需交很少的一部分房费,比外头的租金可便宜太多了。 庄先生曾经就住过许多年。 还有一部分,则是外住,尤其是本地的学生,自然是起早贪黑的回家住,或是租住在附近了。 庄先生本也想让白善住舍监的,但他去看了一眼现在舍监的环境,又从兰成那里知道了今年特招进来的学生有那么多,很干脆的让白善也回来住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大吉来找他谈了一下。 下人是不能跟进府学的,所以大吉进不去。 白善要是住在府学内,那他轻易不能外出,洗衣吃饭都得他自己来,当然,这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他要是发生了危险,大吉可不会知道,更帮不了他。 所以大吉提议让自家少爷住在外面,这样每天早晚他还能看见人,知道他有没有受欺负,会不会有危险。 毕竟,自家少爷那个脾气,他还是很害怕他在府学里被人套麻袋的。 庄先生早察觉到白家对白善的安全特别在意,要不然也不会特特的把大吉放在身边了。 大吉并不是书童,更不是一般的小厮,他可是见过他在屋顶上跟人武斗的场面的。 所以庄先生略一思索便答应了。 榜单出来了,但距离开学报名还有几天的时间。 庄先生便带着白善去办手续,首先是去学监里办学籍。 作为正规途径考入府学的学生,他每个月还有米粮补贴,不多,但足够自己吃用。 甚至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还会有些剩余。 这也是朝廷支持教育的一种政策,只对正式考入府学的学生,其他推荐入学或甚至就没有学籍的学生,此优惠政策不享有。 庄先生当年为什么一定要考入府学,就是因为这一点儿。 这儿有整个剑南道最好的教育资源不说,还不用交束脩,自己的吃用也解决了。 自个再抄点儿书,写一些文章,那还能养活一家老小呢。 当然,年仅十二,且家境宽裕的白善是不用忧心这一点的。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家(给众筹盟主的众书友的打赏加更十) 周四郎驾着马车才进村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了,其中就有他们家的三头和四头。 俩人看到四叔,直接扒拉着马车就要往车上爬。 周四郎提溜了俩人的腰带往车上一扯,教训道:“马车是要赶去白老爷家的,你们爬上来干啥?” 话是这样说,周四郎还是在一群孩子哇哇啊啊的簇拥下到了白家。 如果车是白家赶的,大家不会这么兴奋,孩子们还会有意的避开,但是周四郎赶的,大家就没那么见外了。 有两个胆子大的孩子在车停了以后还伸手摸了一下马呢,吓得周四郎连忙挥手把他们赶走。 “小心马撂蹄子。” 白家的下人迎了出来,帮忙牵住马,周四郎便先把自己和满宝的东西放下来,然后就开始给两家分东西。 这是白二郎的,这是白善宝的,这是庄先生的…… 等分好以后,周四郎便将自个和满宝的东西塞给一群孩子,让他们先拿回家去,自己则进了白家和白老爷说话。 周四郎将怀里的一沓纸拿出来,恭敬的递上去道:“白老爷,这是两位公子和庄先生托我回来带的东西。” 白老爷接过翻了一下,眼皮抽了抽,问道:“庄先生决定留在益州了?” 白善考中府学的消息昨天他们就知道了,白老爷本来还疑虑庄先生会不会带着白二回来,结果今儿一看,他们是打算长住益州了。 周四郎点头道:“是,庄先生说白善少爷要教导,白二少爷和我幺妹也不能离了先生,所以干脆都住在益州好了。” 白老爷虽然很舍不得小儿子,但觉得这样也不错,现在他大儿子在绵州的府学,比益州的差一筹,要是二郎能考上益州的府学…… 好吧,这个可能性有点儿低,但让他在益州多见识见识也是好的呀。 就是这要带的东西…… 白老爷皱眉,“这要带的东西也太多了,你一个人能带得完吗?” 周四郎道:“只要能绑得上马车,我就能带去。” 白老爷看了他一眼,道:“我是说,你一个人带这么多东西上路安全吗?” 周四郎一呆,问道:“不安全吗?我们这一路上挺安全的呀。” 白老爷的手指点了点桌子,然后笑道:“这事不急,我们收拾东西也得两三天的功夫,你打算何时启程?” “我也要在家里停留个三四天吧,白老爷可以慢慢收拾,那隔壁白老夫人那儿……” “我去说好了。” 周四郎就高兴起来,他早想回家了,要是跟白老爷说完,又跑到隔壁去,那肯定又得耽误半天功夫,白老爷愿意代劳就最好了。 周四郎将所有该交代的事都交代清楚,转身便跑回家了。 老周一家子早在院子里等着了,一见他回来立即围上去七嘴八舌的问起来,抱着孩子的方氏都叫挤到最外面去了。 老周头当然不会去跟一群人挤了,他直接咳嗽了两声,见没人理他,便高声驱赶道:“行了,行了,都散开,散开,没活儿干了是不是?” 大家这才稍稍散开一些,老周头便皱着眉头问周四郎,“你怎么突然回来了?满宝呢?” 周四郎对方氏笑了笑,从她怀里接过儿子,抱着上前坐在他爹的身边道:“满宝跟着庄先生读书呢,爹,白家的善宝少爷考上府学了,庄先生要留在益州带他们,满宝也跟着留下了。” 老周头皱了皱眉,“那你回来干啥?” “我回来拿些东西,顺便跟家里说些事儿。”周四郎表示自己不是瞎回来的,将他这次要回来带的东西大致说了一遍,道:“除此外,我还想把家里剩余的老姜和女贞子都带去,爹,你不知道,益州城的药材比县城的贵一点儿。” 老周头:“我就知道,我们给郑掌柜卖这么多药,肯定被压价了,益州城那边贵多少?” “不一定,两文到三文左右吧,但一斤贵这么多,一百斤,一千斤就贵出多少去了。” 老周头瞥他,“你有一千斤的药材吗?” 周四郎摸了摸鼻子,不太好意思的道:“现在是没有,那种得多了不就有了吗?” 一旁的周大郎立即道:“爹,要不我们把小岭剩下的几块旱地也拿出来种姜吧,不过今年豆子都种下去了,只能等来年了。” 周三郎道:“还有女贞子,种在山上就行,连旱地都不用种。” “不仅我们家能种,村子里的人也能种,到时候我们收上来转手卖了,多少能赚一些。” 老周头皱眉,“弄这么大,万一卖不出去呢?” 周四郎:“卖不出去就自家吃呗,反正这姜是能吃的。” 众人:…… 老周头问,“满宝怎么说?” “满宝说可以,”周四郎道:“爹,你看满宝都说行了,那一定就能行。” 老周头沉吟半响,这才点头,叹息道:“这都一个多月没见满宝了,怪想得慌。” 但满宝可没想您,周四郎暗道。 在益州城里,兄妹两个想得最多的就是大嫂了,然后满宝偶尔会想一下娘亲,周四郎则是想老婆孩子。 想到这儿,周四郎抬头冲方氏笑。 老周头正好看见,皱了皱眉后问:“你回来了,那满宝那边怎么办?” “哎呀爹,满宝和庄先生他们住一块儿呢,五个人一起住,您担心什么?” “可他们哪一个看着像是可以照顾人的?”老周头道:“你回来了,满宝要热水洗漱怎么办,有脏衣服怎么办,要吃饭怎么办?” 周四郎没敢告诉他,他们吃饭都是从外头买的,只道:“您就放心吧,现在他们都会烧水洗衣服了,这些琐事用不着我。” “啥?”老周头惊叫,“你还让你妹妹去洗衣裳了?那水这么冷,你不知道她身子弱啊,她在家里都没洗过衣裳呢。” 周四郎:“……这是庄先生要求的。” 一直沉默不语的钱氏也瞥了他一眼,道:“喊什么,满宝年纪也不小了,洗衣服怎么了?” 她道:“她要是在家,这会子还要跟着她大嫂学一下做饭才好呢。”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五百七十九章 想去 姜很好存活,只要不旱不涝,它就能长,要是肥足够,它还能长得很好,所以哪怕已经四月中旬了,但依然可以再播种。 老周头出面,和几家关系比较好的说了一声,他们第二天便扛了锄头出去,将几块旱地的旁边锄一锄,决定在边上补种一些姜块。 毕竟,现在开荒也来不及了,而旱地大多种了麦子和瓜豆,总不能把种下去的东西拔起来吧? 不过老周头说的事也让他们很心动,他们家要把姜块运到益州去卖,到时候会和他们收姜。 虽然价格会便宜些,但姜的价钱摆在那里,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里去,老周家总不能太坑他们不是? 所以他们没多想就答应了。 至于姜种,暂且从老周家借一些,等秋天以后还回去。 而老周家的人也开始拿着镰刀和锄头上山,决定扩种一下女贞树。 这会儿五月还未到,植树也很容易存活的。 只是他们都觉得光截树枝插种太慢了,毕竟你还得保证秋天结果,总不能截太多。 于是周三郎便忍不住看向女贞子,问周四郎,“满宝有没有说过这种子能种?” “没说过,回头我问她。” 周三郎就惋惜了一下。 周大郎道:“就算种子能种,这会儿我们也没种子呀,不急。” 周三郎便看向那晒干的女贞子。 周大郎就笑,“那女贞子被烫过,就算不熟,也种不了吧?” 周三郎一想也是,将这事暂且放下了。 此时春忙已告落,再过不久就要收冬小麦了,到那时又得忙起来,所以趁着现在有空闲,他们便把这些琐事给解决了。 老周头问周四郎,“你这一去益州,是不是还打算找些活儿干?” 周四郎轻咳一声,道:“是这么打算的,不然我和满宝在外头花的钱这么大,总不能一直拿家里的。” 老周头就点了点头,“是这个主意,你和那边药铺的掌柜打好关系,等秋冬药下来了就可以直接卖给他们,平时出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活儿,好歹挣些补贴家用。” 他忍不住嘟囔起来,“本是让你去照顾满宝的,结果你也没照顾着她多少。” 周四郎:……他也很忙的好不好,里里外外都得他操劳呢。 一旁的二丫立即道:“爷爷,奶奶,让我去照顾小姑吧。” 老周头惊诧的看着二丫,“你?” 钱氏也看向二丫。 二丫紧张的揪着衣角,脸色微红,但还是点头道:“对,我去照顾小姑,要是可以,我也在益州城里找个活儿干。” 冯氏立即道:“家里不需要你抛头露脸的去干苦工。” 老周头立即道:“谁说她要去做苦工的?她不是在老大家的铺子里记过账,也和庄先生学过算盘吗?” 别说冯氏了,连周二郎都忍不住道:“爹,谁家请账房会请个女娃呀?” 老周头哼了一声,看向老妻,小声道:“满宝既不会做饭,也不会洗衣裳,从小到大可没离开过家人……” 钱氏便道:“让老四带她去看看吧,反正家里人够多,她在家里也帮不上多少忙,不如去益州城帮做些事。别的不说,帮老四把账管起来是没问题的。” 周四郎立即道:“娘,我自己就会记账。” “你记的乱七八糟不说,还有错字,别说我们,怕就是满宝都看不懂,所以还是让二丫去帮你吧。” 周四郎疑惑,“我记的有这么差吗?” 大家一起点头。 周四郎便瘪了瘪嘴没说话。 晚上临睡前,冯氏悄悄地把二丫拉到了屋里问道:“你怎么突然想起去益州城?你在你大伯母的铺子里不是干得好好的吗?” “娘,铺子里有大姑,有大哥和大姐呢,写字记账这样的事都用不着我了,我想去益州城跟着小姑,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呢?” “你可真傻,你一个姑娘家学什么记账呀?”冯氏恨铁不成钢的道:“我不是让你跟你大伯母学厨艺吗?你要是能学会做菜,以后你自个就能开一个铺子。你学记账又不能去做账房先生。” “我学过了,大伯母也用心教了,可我做出来的菜就是没有大姐好吃。”就是因为认真的学过,二丫才那么郁闷的,“两个灶台,两口锅,菜是一样的,大伯母站在我们身后,同时指点着我和大姐,可就是很奇怪,我做出来的菜就是差这么一点儿。” 周二郎轻咳一声,安慰女儿,“这种事也是看天赋的,你也不要气馁,大丫那是像大伯母呢。” 二丫深以为然的点头。 冯氏听到,忍不住伸手掐他。 周二郎脸色一变,偏女儿又在跟前,他叫都不敢叫出声来。 不过冯氏倒是没再提学厨艺的事,那种怎么学也学不会的感觉她实在是太了解了。 说起来二丫的厨艺比她还强一些呢。 冯氏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三丫会不会也像她,“那你去了益州城……” “我一定听小姑的,”二丫道:“娘,你就让我去吧,小姑知道的可多了,我只要能学到她一半的本事,以后也不用担心养不活自个了。” “哪用你自个养活自个?等你再大点儿,找个好人家嫁了……” “嫁人不也要下地干活儿吗?”二丫截断母亲的话,道:“那不还是自个养活自个?” “找个好人家,不用下地的那种。”冯氏以前觉得,家里可能也只有小姑能嫁那样的人家,但现在她女儿也是上过学堂,认了字,会记账的人,长得又不差,嫁到这样的人家也是可以的。 二丫还没开窍,没想过嫁人,她就知道,她娘要下地干活儿,她大伯母每天也忙不停,三婶,四婶和五婶同样是嫁人了,没有谁可以坐着吃白饭的。 小姑说过,不要看人家怎么说,而是要看人家怎么做。 二丫以自己有限的见识来看,这世上就没有可以吃白饭的媳妇。 村里村外,她见到的人,他们家的女人算过得好的了,村子里多的是嫁进门的媳妇累死累活,吃的还是最差的。 她可不想过那样的日子。 她很喜欢记账算账,喜欢自己挣钱自己拿钱的感觉,她用半年的时间来确定她学不会大伯母那一身的厨艺,所以她还是去找别的活计吧。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五百八十章 关辛 家里小一辈的孩子中,除了大头外,就二丫最有主意了,别说冯氏,就是周二郎现在都劝不动她了。 更何况,老周头和钱氏还都同意了。 有他们的话在,二丫还怕什么? 所以她一早就收拾好了包袱,等着跟四叔一起走。 小钱氏抽空回了一趟家,给周四郎送回来两坛鲊菜,一坛是鱼,一坛是猪肉,她道:“这还是照着满宝说的方子做的,我尝过了,还挺好吃的,我想着你们在那儿估计也不太会自己做饭,把这两坛鲊菜带上,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蒸熟或炒熟都可以。” 周四郎凑到坛口那里闻了闻,有淡淡的香味飘出,他忍不住吸了吸口水,眼睛发亮的看着小钱氏,“大嫂,还有没有,我多拿一些去啊。” “没了,这一时半会儿的哪做得来这么多?”小钱氏道:“这两坛你先带去,下次等你回来了,我再给你做一些。” “这东西能留很久,也需要时间发酵,一个月总是没问题的。”小钱氏将吃的法子告诉二丫,然后道:“里面放了茱萸,有些辣,别让满宝吃太多。” 二丫应下。 小钱氏问周四郎,“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 “那可不一定,反正益州城离这儿也不远,来回两天的时间而已,一个月总要回来一次的吧,也要给庄先生他们送些东西。” 小钱氏就放心了,问道:“满宝有没有长高?今夏要做衣服吗?我想着给她扯两块布做衣裳,一个月后你回来正好给她带去。” 周四郎没留意满宝有没有长高,不过想着才一个多月应该也高不到哪儿去。 因此摇头。 小钱氏就放心了,又问起益州城的小姑娘们都流行什么颜色的衣裙。 周四郎:……他哪儿知道,这种东西不是随便做一做就可以了吗?新衣服呢,有的穿就算不错了。 但小钱氏现在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她已经会挑花色了,因此对周四郎道:“到了益州城,要是白家的小少爷有往回送信,你也跟着送一封回来,问一问满宝喜欢什么花色的,还有,长高了没有,或是胖了?” 周四郎敷衍的点头,问道:“大嫂,怎么只你回来了,大姐他们呢?” “铺子里离不开人,所以你大姐带着人在铺子里忙。”小钱氏道:“我怕让大头回来,他话说不清楚,所以还是我回来好些。” 老周头问,“喜一个人能行吗?她做菜跟你可不一样。” 小钱氏就笑道:“爹放心吧,今天晚食我们只卖些面和包子馒头之类的。又有关大爷托了人关照,不会有问题的。” 老周头就皱眉,“这几天关辛还去店铺里找喜?” 小钱氏应了一声,想到最近大姑子的态度也有些缓和,她便委婉的道:“爹,我觉着关大爷人还不错。” 老周头就冷哼一声道:“再好,那也是个没家的光棍,还是个当兵的,不行!” 周四郎就忍不住去看小钱氏,他跟大姐的关系一向好,所以最关心不过。 小钱氏见老周头生气了,便不再提这事,而老周家其他人也没敢说话,就连钱氏这次都没发表意见。 等人都散了,周四郎便忍不住悄悄地去找小钱氏,“大嫂,我大姐那是怎么回事?大姐不是没答应他吗?” 小钱氏往外看了一眼,小声道:“没答应,但那位关大爷没事常跑来铺子里坐着,遇上一些难缠的客人,他也能帮我们说说话,一来二去的,你大姐态度就有些软和。” 小钱氏道:“前不久,他托了人上门来说亲,被爹给一口回绝了。” 周四郎啧啧道:“这样他还有脸上铺子里找大姐?” 小钱氏横了他一眼。 周四郎却不屑的道:“脸皮可真够厚的,大姐那么好,他一个兵油子,凭什么娶大姐?” 而此时,兵油子关辛才赶到益州城,他和同伴先去了驻军处,将公文上交后就上街找饭馆子吃晚食。 同伴抱怨不已,“益州城比咱县城还不如,竟然一顿饭都不包,我们可是出的外差。” “我们是下级来上级,不把我们打出来就算好的了,你还想吃饭呢?”关辛打听到了附近饭食比较便宜的街道,便顺着大家指的路过去了。 他问了半路的价格,最后选了一家比较小的铺子里坐下,同伴忍不住抱怨,“关哥,你最近也忒抠了,难得来一次府城,我们不吃肉就算了,连酒都不喝了?” 关辛给自己倒了一碗白开水,道:“没钱。” 同伴对着翻了一个白眼。 关辛道:“我的军饷要留着娶媳妇的,你们这些已经娶了媳妇的,倒是知道把自己的钱省着吃我的。” “哪儿呀,关哥,周家不是拒绝了吗?”同伴见他面色不愉,就连忙道:“当然了,我也不是就想着关哥请客,当初杨大人要给我们说亲,不是有挺多人看上关哥的吗?你要想娶媳妇早就娶好了,所以我想……” 关辛挥手道:“没缘分,所以不是都让你们娶了吗?” 正说着话,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和往常的一样,给我们多盛些米饭。” 关辛扭头看出去,就见满宝和白善宝正拎着两个篮子站在外面等着,而店家非常熟稔的接过他们的篮子,拎到厨房里。 关辛忍不住站起来招呼,“满宝?” 满宝扭头看过来,看到关辛愣了一下,就笑起来招手道:“是关大哥呀,你好呀。” 关辛满脸是笑,特别高兴的道:“你好,你好,你这是干什么呢?我许久不见你去你大姐那儿吃饭了,怎么到益州城来了?” “我跟着先生来的,关大哥怎么在这儿?” “哦,我来送公文,明儿一早就回去了。”关辛连忙请满宝他们进店里坐下,说起来,他们不算特别熟,但关辛很热情,毕竟他正在追人家大姐不是? 关辛是去年才被调回来的老兵,说起来,他和老周家结缘还和满宝有关系呢。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五百八十一章 我好看吗 关辛就是去年在街上呼朋唤友到处吵闹着喝酒吃肉的老兵之一,甚至他就是其中一拨为首的一个人。 满宝给杨和书提了一句“成亲就好了”,然后杨和书便想办法给他们娶了一个媳妇。 当然是自愿原则,所以没看上那些女人的关辛就单下来了,最后他去钱记吃饭时看上了周喜。 他们这些兵要娶媳妇并不容易,尤其他们还是一群上过战场的老兵,年纪大,身上带伤,却没有累积功劳可以升到官职,以后边关一旦打仗,他们又是最先会被调去打仗的。 所以条件好的闺女谁愿意嫁给他们? 基本上,杨和书给他们介绍的,要么是寡妇,要么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同样单身到很晚,已经晚到要朝廷强制分配对象的时候了。 当然,杨和书没那么霸道,他就是把这两拨男女给叫到一起,让他们在县衙的院子里见了个面。 再给他们安排两个媒婆在里头跑来窜去的传话,不到三天,新调来的单身兵油子大多都成亲了。 于是罗江县的街道上安静了许多,再也没有一群喝醉的兵油子勾肩搭背的满街叫唤了。 关辛和剩下的几个兵没能从相亲会上找到自己合适的,后来杨和书又让人安排过两场,最后就只有关辛单了下来。 他看上周喜了。 他们第一次见面便很愉快,当然,这是关辛单方面认为的,周喜可不觉得他们的初遇有什么愉快的,那会儿,她甚至都没记住关辛。 那时候已经是二月了,家里开始犁田,周大郎和周五郎便回家干农活儿去了,剩下小钱氏和周喜带着大头和大丫在店里忙碌。 关辛虽是个大头兵,钱却不少,毕竟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所以又一天,他出了兵营便要去常去的酒馆喝酒吃饭,路过钱记饭馆时就见一个男人跪在钱记饭馆前痛哭流涕,他好奇的站着看了一会儿,就停了那么一会儿,周喜就拎着菜刀从饭馆里冲了出来,从他身边冲过,然后一刀砍向那个男人…… 然后关辛的脚就迈不动了,一番吵闹过后,他知道了那个男人叫刘大郎,是周喜的前夫。 他之所以跪到这里来,是求周喜回去重新嫁给他的。 然后他便从小钱氏的怒骂中知道了他们的恩怨。 刘大郎曾以周喜无所出为由要休妻,虽然最后是和离了,但两家的仇算结下了。 而刘大郎随后就娶了一个寡妇,生了一个孩子,据小钱氏说,那孩子不是刘大郎本人的。 所以最后有问题的不是周喜,而是刘大郎。 而小钱氏之所以敢这么说,还因为周喜是看过大夫的。这口气堵在小钱氏胸中许多年了,刘大郎没长眼的找上门来,她当然不会放过。 他还真以为,周喜这么多年没嫁出去是嫁不出去吗? 美得他! 姑嫂俩人,一个拿着刀泼辣,一个口舌尖利,直接把刘大郎怼得面色苍白,仓皇而逃。 然后据说,老周家的兄弟隔天还找到了刘家村,逮了刘大郎又揍了一顿,刘家谁也不敢吱声。 从那天开始,关辛只要一能出兵营就去钱记饭馆吃饭,然后瞅着空就找周喜说话。 满宝呢,是只要一有空就溜到县城里去吃好吃的,一来二去的,俩人就认识了。 关辛知道,这小姑娘是老周家最疼的孩子;满宝知道,这个大胡子兵油子对她大姐图谋不轨。 此时在这里碰见,不管各自心里怎么想的,反正大家脸上都是笑盈盈的。 等店家从厨房里拎出两个篮子来,满宝和白善宝掀起盖子看了一眼,确定无误后就要掏钱付钱,关辛立即拦住,主动掏了钱道:“我来,我来,既然让关大哥遇见了,怎么还能让你们出钱呢?大哥请你们。” 白善宝看向满宝。 满宝当然不乐意了,大姐怎么想的她还不知道呢,怎么能在这方面欠人人情呢? 所以满宝坚持要自己付。 见关辛大手一直压着她的手,不让她掏钱,满宝有些生气了,板了小脸道:“关大哥,我要自己付钱!” 关辛愣了一下,看了一下她的脸色,正犹豫着是不是再坚持一下时,白善宝已经从兜里拿出了一块银子,交给店家后:“记在账上,以后我们的饭钱直接从这儿扣就行。” 店家连忙应下,笑眯眯的送他们出门。 关辛一脸惋惜的看着他们离开。 同伴啧啧称奇道:“那小娘子年纪小小怎么这么有气势?不过关哥,你这儿不太妙呀,那小娘子不乐意让你结账,显然他们家不想与你结亲。” 关辛也叹气,“我要不是兵就好了。” “那估计有点儿难,咱又不能重新塞回娘胎里换个地方出生。” 白善宝拎着篮子走在满宝的身侧,侧头看她,“你也嫌弃他是兵?” “不嫌弃,”满宝道:“大晋便是他们守着的,我们也是他们守着的,我为何要嫌弃他们?” 她顿了顿后道:“但成亲是我大姐的事,这个得她自己选择,我也不知道她愿不愿意,若是不愿意,我这儿受了他的好处,大姐那儿该多为难?” 白善宝点头,想了想道:“其实关辛此人还不错,倒可以考虑考虑。” “这话得跟我大姐说啊。”满宝苦恼,“也不知道我大姐喜欢什么样儿的。” 白善宝好奇的问她,“那你喜欢什么样儿的?你们是姐妹,喜欢的应该差不多吧?” “那完了,关大哥一点儿机会也没有了。” “为什么?” 满宝:“因为我喜欢好看的。” 白善宝:“……怎样的算好看?” 满宝眼睛亮晶晶的,畅想了一下后道:“那得像神仙那样的,总之就是非常俊的才算,我现在也不知道,等我看到了告诉你。” 白善宝就快走两步,然后转身站在她身前,微微仰着下巴问,“我长得不好看吗?” 满宝看着他礼貌的道:“还好吧。” 白善宝皱眉,“这是什么回答?” “我跟你太熟了,一时也看不出你好看不好看,估计你还没长开呢。”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