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98章

第98章

招手将对面的大吉叫过来,正要与两位县令告辞离开,就见唐县令背着手走到了之前他们的窗下,从地上拾起几根稻草,冲白善挥了挥后笑道:“反应倒快。” 白善装傻,照旧行礼道:“唐大人,杨大人,我们先走了。” 杨和书笑着挥手,“走吧,走吧。” 大吉将车凳放下来,让三位小主子上车,这才和两位大人粗粗行了一礼,然后跳上车驾车离开。 等走出老远,大吉才道:“少爷,我当时看见领着和学官进酒楼的是唐大人的长随。” 白善哼哼道:“猜到了,这一路上我们也就撞见这么一个熟人,除了他,也没谁会这么坑我们了。” 满宝问道:“明天去学里你会不会被罚?” 白善道:“不怕,明儿再去一天就是旬假了,翟先生最多罚我抄书。” 他是外住生,最多算个从犯,所以罪过不大。 不过其他人恐怕就不好过了。 翟先生可不是和学官那么容易糊弄过去的。 第二天,白善才到府学就被叫到学监处了,魏亭提前一步到了,和学官正在和翟先生大发雷霆。 翟先生坐在椅子上淡然的喝茶,等和学官说完才看向耷拉着脑袋的魏亭,问道:“对于和学官所言,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白善进门行礼,乖巧的垂手站在一旁。 和学官见了讥讽道:“今日倒老实,怎么不像昨日一样牙尖嘴利了?” 白善不卑不亢的行礼回道:“回学官,学生只需听训就好,不敢回嘴。” 学监里其他先生听了对他印象好了些,和学官却生起气来,这是在暗示他说谎了? 和学官正要发火儿,翟先生突然放下了茶杯,茶杯轻轻的磕在桌子上,发出不大不小的声音。 和学官一下就安静下来了。 翟先生与和学官笑道:“和先生别急,待我问过他们,一定狠狠地处罚这几个有违规矩的东西,魏亭,你先说,于和学官刚才说的,你可有异议或补充?” 魏亭悄悄的抬头看向白善。 白善淡漠的瞥了他一眼,魏亭一激灵,立即道:“有!我骗白善说,我和先生请了假的,他并不知道我是逃学出去的。” 翟先生重新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问道:“你们不一起出门?” “不,我是爬墙出去的,他是外住生,自然是从大门走的,我们约好了在甘香楼碰面的。” 和学官气愤道:“你在说谎,昨日一看就是他帮你们逃学出去的……” 魏亭立即伸手发誓,“和学官,我发誓,我真的没说谎,我真的没有告诉白善我是逃学出去的。” 翟先生眼角抽了抽,问道:“与你们一起吃饭的同学是谁?” “不是我们府学的学生,是我一些朋友,白善也带了他两个朋友,我们就是想互相认识认识。” 翟先生很好奇,“明日就放旬假了,你们再多等一天就能出去玩儿了,为什么非得选昨日?” 魏亭道:“我这不是心情激动吗?” 翟先生问:“何事那么激动?” 魏亭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的道:“常长史不是被降职了吗?我一高兴就想呼朋唤友的去庆祝一番。” 翟先生:…… 白善立即道:“先生,那是他,不是我,我是因为他说要请我们吃饭,认识几个朋友才去的。” 谁会在意那常长史是不是贬职呀? 他才不要当那个出头鸟呢。 魏亭幽怨的看了白善一眼,不过当着先生的面,他什么也没说。 翟先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点头道:“好,我知道了,魏亭,你逃学,欺骗同窗,就罚你打扫东苑一个月,白善,你虽是被骗的,但关心同学不够,就罚你抄府学守则十遍。” 和学官没想到他这么轻轻放过,张嘴就要说话,翟先生却正好笑着抬头看他,“和学官,你看我这罚的可符合府学的规矩吗?” 和学官闻言沉默了一下,半响才道:“重了。” 翟先生笑道:“重了才好,重了才能让他们长记性,行了,早课要开始了,你们先回去上早课吧。” 魏亭和白善躬身应了一声是,退下。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七百三十九章 斗志 翟先生当然不信魏亭的话,但他也不会让和学官来处罚他的学生。 因此在学监里他什么都没说,但一回到课室,他便把魏亭叫到了前面,让他背对着全班的同学,然后与全班同学道:“昨日和魏亭一起爬墙逃课出去的人站起来吧。” 全班同学一个都没敢动弹。 翟先生就眯了眯眼睛,敲了敲桌子道:“与你们半刻钟的时间,若是无人站起来,那我就当这是魏亭一人的作为,必严惩他,你们考虑清楚。” 说罢微微闭上了眼睛。 坐在堂下的学生们眨了眨眼睛,忍不住看向白善,想知道翟先生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白善想了想,觉得翟先生应该不会说谎,于是对他们微微点头。 昨天跑了的那四个人便互相看了一眼,战战兢兢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翟先生睁开眼睛看向他们,目光在班级里一扫,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东苑一个月的卫生,还有府学守则二十篇,一个月后我要。” 学生们哀嚎一声,但当着翟先生的面,谁也不敢表示异议。 翟先生这才让魏亭转身回来,对他道:“你也抄二十遍守则。” 魏亭瞪眼,叫道:“先生,您怎么还加重了处罚?我本来只要扫东苑的。” 翟先生淡然的道:“我给你多添了四个人与你一起打扫东苑,这不是减轻了是什么?这二十遍守则你本来就要抄的,他们要是不站出来,那你要抄的就不是二十遍守则这样简单的了。给我退下去!” 魏亭耷拉着脑袋走下去。 翟先生便给他们上了半天的思想道德课,着重点名魏亭和白善,道:“还有一月多,府学就要年末考试了,你们还能不能留在甲三班,或是更进一步就要看这次考试的成绩了,现在你们却还整天想着出门吃喝玩乐……” 翟先生把他们训了一通,课后还单独找魏亭谈话,让他少掺和政事。 “如今你们还只是府学的学生,要多听少说,常长史被贬,你心里知道就行,与同窗议议也没什么,你竟然还跑到外面大肆庆祝,是嫌之前季浩的事闹的还不够大,要往上加两把柴火吗?” 魏亭低下头不敢说话。 翟先生骂顺了他,这才道:“你自己瞎胡闹也就算了,还带着白善一块儿,他才多大?家里无权无势的,常家就算要离开了,对付他也跟捏蚂蚁似的,你倒是无畏无惧,他怎么办?” 魏亭低着脑袋小声道:“他不是已经把自己摘干净了吗?” “这种事摘得干净吗?” 魏亭便不说话了。 翟先生累得挥手道:“回去吧,我告诉你,若你名次低下六十名,我是绝对不保你的,你去乙班吧。” 魏亭吓了一跳,缩着脖子跑回去了。 课室里的同窗们看见他回来,纷纷围上去问,“怎么样,怎么样,先生骂得凶不凶?” “没看见我脸上都是口水吗?你们说凶不凶?”魏亭推开同窗们,看了旁边的白善一眼,忍不住道:“对不起啊,连累你了。” 白善淡然的道:“不用对不起。” 因为他也不知道到底是魏亭连累的他,还是他连累的魏亭他们。 他敢打赌,昨天他和满宝白二要是不在他们之中,唐县令一定不会去告状。 所以这事……也只能烂在肚子里了。 甲三班的同窗们纷纷哥俩好似的拍了一下白善的肩膀以示友好。 虽然事情发生后他把所有的事都推到了魏亭的头上,不过魏亭那是头上的虱子不嫌多。 大家都很理解的。 魏亭见他们这样一副表情就忍不住叫道:“你们都知道把事情推到我头上了,刚才干嘛还跑出来认错?” 就有人看向白善,道:“白善让的,我们这不是担心先生真的重罚你吗?” “那都是吓唬你们的,反正他们也不可能打我,也不可能开除我,重能重到哪儿去?” “是呀,我们就不该出来!白善,这是你的错,你得给我们负责,你写字好,就负责给我们抄守则好了。” 坐在桌子前的白善不客气的翻了一个白眼,一旁的宋铮忍不住替他解释道:“你们应该谢他才对,真以为先生查不出来你们吗?” “也就和学官嫌麻烦,想要走捷径,直接从魏亭和白善这里拿口供,不然,把我们班上这二十人的画像拿到甘香楼去让小二认,不,恐怕都不用画像,拿了那伙计多问几句,自然问得出来,你们这几个,谁没去过甘香楼吃饭的?” 众人便一抖。 宋铮道:“和学官嫌麻烦,我们先生却是不嫌麻烦的,你们此时不承认,待他查出来,可就不是罚扫地和抄写守则这么容易的了。” 众人便垮下肩膀,算是认下了这事。 “不过,白善啊,咱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不下学后你跟我们一块儿去打扫东苑吧。”多一个人就少一分儿活嘛。 白善道:“不去!” “你才抄十遍的守则,很快就抄好了,就帮帮我们呗。” 白善道:“要考试了,我要多读书,争取考出一个好名次来。” 魏亭一呆,问道:“不是吧,你要离开我们班?” 白善瞥了他一眼道:“考得好,未必要离开,但考得不好是一定要离开的。” 宋铮也有了紧迫感,点头道:“不错,考了第一名,不想去甲一班也可以留在甲三班,但考到了六十一名,你再想留在这里,也得去乙班。” 众人身子一抖,立即散开去摸出书来看。 白善见周遭终于安静了,满意的一笑。 宋铮扭头看了他一眼,笑道:“你那两个朋友这几日不敢到学里来看书了吧?” 白善哼了一声,满宝他们胆子还没那么大,自然不敢顶风作案的这时候溜进来看书了。 宋铮便道:“府学的学生,只要考入前二十名,第二年便拥有借阅藏书楼藏书的权利,是可以借出藏书楼的那一种,一次最多可以带出去三本,拥有的时间最长一个月。” 白善道谢道:“多谢。” 宋铮微微一笑,“不用谢。” 他也想知道,白善能考到第几名。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七百四十章 冬至将到 风声渐过,天气越发的冷了,周六郎成功应聘上了知味馆的帮厨,包吃包住,每月八百文。 而周四郎伤筋动骨一百天,整天吊着一只手在街头巷尾的晃荡,却将周六郎他们送来的药材等都卖出去了。 满宝套上了厚衣服,重新爬上了府学的墙头。 因为天气冷了,她穿的比较多,虽然爬墙的难度增加了,但脑袋往下一缩,就算是和学官迎面走来,恐怕也认不出她来。 所以天气冷,还是有些许好处的。 白善和白二郎的课业也随着年末考试的即将到来而增多,所以满宝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溜到藏书楼里去看书。 甲三班的学生,甚至跟甲三班关系不错的乙二班学生,只要有人去藏书楼,都会下意识的帮忙将后窗的锁条拿开,让满宝可以从外面打开窗爬进去。 所以白善在发现自己几次扑空后,很干脆的就捧着书蹲在藏书楼里看,不回课室了。 魏亭在陪他跑了几次藏书楼后就受不了了,“藏书楼里没有火盆,还那么昏暗,既然是看课本,干嘛要在藏书楼看?在课室看着多好呀。” 白善不理他,魏亭只能和其他一样要看课本的同学离开。 满宝看了看他,小声道:“要不你回课室看去吧,会有人帮我开窗和关窗的。” 白善正色道:“我们才是一伙儿的,万一中间就有人不帮你怎么办?你顶着寒风蹲外面等着吗?” 满宝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道:“我又不傻,要是没人帮我,我不会去你的课室里找你吗?反正这么大冷的天,值守的学官肯定不会往外走动的,就算是看到我了,放心,他们也抓不着我。” 满宝跑路的速度可是很快的。 白善不理她,坚持每天过来给她开窗关窗。 时间咻忽而过,冬至快到了。 周四郎总算是拆掉了木板,又稍稍活动了一下手臂。 满宝道:“还没好彻底,但可以动了,不要提拿重物,但要稍稍活动……” 周四郎问,“那我能赶着车回家吗?” 满宝好奇的问:“你回家干啥?” “冬至快到了,我不得回家看一下你四嫂和侄子?”周四郎强调道:“冬至呢冬至!” 满宝便也心动起来,“是呢,冬至要回家祭祀祖先的,要不我也回去?” 白善道:“我祖母说要来,隔壁白宅也要办冬至宴,你不去参加吗?” 满宝道:“那是你亲戚,又不是我亲戚,我去不去有什么要紧?冬至可是大节,我家要祭祀祖宗的,如果放假时间长,自然是要回家的。” “没错,”周四郎鼓动道:“我们回家吧满宝,你四哥的胳膊还疼,可以让立君驾着车,对了,你不是要学驾车吗,我们正好路上学。” 白善立即看向庄先生,“先生,您也要回家吗?” 庄先生笑道:“今年冬至我就不回了,明年吧,我还想着今年带你们去栖霞观走一走呢。” 白善立即道:“那就去栖霞观。” 满宝问道:“你不是要去隔壁的冬至宴吗?” “我跟他们又不熟,等我祖母来了,她去了就好了。” 庄先生就笑道:“这并不冲突,我们去栖霞观是凑一凑那头香的热闹的,一大清早就要出门了,估计巳时左右就完了,而你们入宴,恐怕要午时后了。” 满宝只能惋惜的和周四郎道:“四哥,我不回去了,你自己上路能行吗?” 周四郎就指了周立君道:“让立君和我一块儿回去。” 他道:“正好,回去以后我把大头二头带出来,家里这么多姜块和女贞子呢,我手不方便,立君是姑娘,他们两个年纪却不小了,应该可以独当一面了。” 满宝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他们来了住哪儿?” 周四郎就冲她挤眉弄眼,把她拉到一旁小声道:“我正想和你说呢,你觉着我们把对面那家的院子租下来怎么样?” 满宝呆了一下后道:“我倒是没什么问题的,可人家愿意租给我们吗?” 毕竟是仇人不是? 周四郎就轻咳一声道:“我打听过了,他们家现在要的租金特别的低,一个月只要五百文,比我们这个院子的还低,到时候让大头二头出面去租,他们面生,肖家人不会注意的。” “等以后他们知道了,我们也签了合约了,肖家的人都在牢里呢,现在做主的只是族人,发现了也不会闹大的。”闹大了他们也不怕。 满宝却皱起眉头,“这么低的租金,他怎么不把房子给卖了?” “卖什么呀,肖家人都在牢里,这时候卖了钱,那钱是自家的,还是便宜了别人?”周四郎觉着就是他,他也不可能卖,因此道:“也就租了,不拘什么价,能把房子租出去,不让它变坏就行。” 满宝一想便答应了,“行,租吧。” 周四郎就高兴起来,道:“租了对面的房子,你六哥回来住也方便,然后我们运货也有地方放了,人也有地方歇脚了,免得每次还得火急火燎的出去找院子租,时间短不说,花费还高。” “四哥,既然你早考虑好了,干嘛还要问我呀?” “你答应了,爹那儿多半就能成了,这租房子得爹娘出钱呀。” 满宝好奇的问:“你没钱了吗?” “有,但咱得公私分明,”周四郎道:“这是家里的生意,花销出去的钱当然得家里出了,一个月多出五百文的支出,老爹回头查账的时候肯定要问的,我可不要先斩后奏。” 会被打死的。 得了满宝的口头同意,周四郎又拉着周立君作了证,然后他就喜滋滋的准备回家过冬至的东西了。 各种布匹,点心,菜肉,凡是比罗江县便宜的,好的,他都从益州城里买回去。 一切准备妥当,他便爬上了马车,让周立君赶着车回家。 满宝在巷子口送别他们两个,挥手叮嘱道:“四哥,记得多带些大嫂做的好吃的来。” 周四郎从窗户里伸出手来挥了挥,然后催促周立君,“快着点儿,别让你小姑再喊了,可真丢人啊。” 周立君:“等回来我要告诉小姑。” “告状精。”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七百四十一章 冬至(10.03的补更) 大晋的冬至是仅次于年节的大节,天子会在这一天祭天,官员和世家豪族会祭神,百姓们则会祭祀祖宗。 这一天,边关的城门会关闭休战,士兵们放假休息,官员们也放假休息,就连街上的商人们都放假休市。 所以人们会在冬至的前一天或前两天准备好各种食材,以免冬至那天上街买不到东西。 每年府学、书院这些地方也都会放冬至假。 他们在七里村时,庄先生通常只给他们放三天假,但到了益州城,他们才知道,人家府学普遍都是放五天的。 刘老夫人便在白善放假的当天到了益州城。 这一次她把儿媳妇郑氏也给带来了。 婆媳两个自然不好住在小院里的,但他们家原来的别院距离这里又太远,已经偏僻到比城门还要远了。 白善本来还在忧心祖母和母亲来了要住哪儿,谁知道他们在城门口接到人后,车队直接往康学街隔壁的浣溪街而去,然后他们就在一家庭院前停下。 白善先跳下车,抬头看了一眼匾额,发现上书“白宅”二字,便愣了一下。 刘老夫人扶着刘嬷嬷的手下车,见孙子一愣一愣的,便笑道:“别看了,这就是自个家,以后有的是机会看,我们先进去吧。” 进了大门,满宝惊叹不已,走到白善身边小声道:“你家在益州城里有房子,怎么也没听你说过?” 白二郎也从后面赶了上来,“是啊,你不是说你家别院在很远的地方,离康学街太远,不方便吗?” 白善:“……我自己都是才知道的。” 刘嬷嬷扶着刘老夫人去正院,这一共是三进的院子,且共有三列并排下去,特别的大。 至少满宝看着,一个院子就和他们现在住的小院差不多大,而这里一共有八个这样的小院儿,包括正堂的那个大院子,那就是九个了。 刘老夫人在首座上坐下,这才和白善解释道:“这是我们家才买的院子,从你考上府学之后,我就让人留意起来,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买到的,前儿不久才修缮好。” 刘老夫人笑问:“觉得这院子怎么样?” 白善点头道:“看着还不错。” “那你们和庄先生搬进来好不好?” 白善却略一思索后摇头,“祖母,我们住惯小院了,而且那儿离府学更近,这院子去上学得先绕出去再进坊门,然后才上主街往府学去,好远的。” 刘老夫人便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手道:“不愿意就算了,我也不勉强你,只是这几日你们就在这儿住下吧,我让下人去给你们收拾屋子。” 又道:“一会儿我派人去请庄先生来,他是你老师,助你许多,我们才到益州城,怎么也要好好谢谢先生的。” 白善高兴的应下。 刘老夫人这才看向满宝,拉住她的小手把人拉到跟前,仔细的看了看她后笑道:“只是几月不见,你又长高了些,也更漂亮了。” 满宝高兴得眼睛都亮了,连声问道:“真的吗,真的吗?” “真的,不信问你郑姨。” 郑氏笑着点头,“是越来越好看了,尤其这脸蛋,白白嫩嫩的。” 说着,她就没忍住伸手掐了一把。 满宝:……她就知道,一见到郑姨,她是一定会掐她的脸的。 刘老夫人笑眯眯的看着,夸了满宝一大通,这次看向白二郎,继续夸,“二郎也越发俊俏了,这个子也高了,学业怎么样了?” 本来听夸奖还听得挺开心的白二郎便心塞了一下下,为什么大人在夸人之后都要习惯性的问学业呢? 刘老夫人虽然是才住进来,但她提前叫人来修缮及打扫过房间了,这次带来的人又多,很快便收拾好一切,厨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今晚的晚饭。 庄先生还没到,刘老夫人便拉着三人说话,“冬至那天,康学街白家要开宴,你们三个都与我们一块儿去。” 她对白二郎笑道:“你父亲明日也要过来,后日我们一块儿去。” 白二郎:“怎么我爹也要去?那不是你家的亲戚吗?” 白善:“……你是傻了吗?你也姓白呀?” 满宝哈哈大笑起来,乐道:“善宝爹是你堂叔,你堂叔的族人不也是你爹的族人吗?” 白二郎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然后他就悲愤道:“我爹从没跟我说过,白善不是背了一个什么谱吗?我就没背过,我哪儿知道陇州智子堂三房什么的是谁家?” 刘老夫人好笑道:“那是你父亲不好,回头我说他,士族子弟,怎么能不背家谱呢?” 她给他们理了一下这其中的关系,“乔迁是大喜,这位乔迁过来的算是你们的堂伯,单名一个余,是陇州智子堂三房的嫡长,跟我们家这一支已是第四服了,跟你们那一支更是出了五服了。” 所以血缘和关系都不怎么亲近。 刘老夫人笑道:“虽然血缘不近了,但毕竟是同族,又同在异乡,自然要串联起来,所以他才广发请帖。他既请了,我们去便是。” “不过论起关系,他家和嫁到益州城来的姑奶奶倒是更亲近些,白余的父亲是姑太太的堂弟……” 刘老夫人道:“姑太太,你们要叫姑婆的了,她儿子乔骥是刺史长史,白余则是员外散骑侍郎。” 白善道:“都是五品,只是白余比乔骥还高半品。” 刘老夫人敲了一下他的脑袋,“要叫堂伯。” 然后才道:“但论起实权,还是你乔表叔更胜一筹。不过这些事不是你们小孩儿间应该考虑的。” 刘老夫人笑道:“你们只要知道这些事就好,到了人家家里去做客,守住礼节就行,其余的,该玩玩,该吃吃,不许打架胡闹,知道吗?” 三人应下。 刘老夫人这才拉着满宝笑道:“到那天,你跟着我和你郑姨,你初到益州城,还是应该多认识一些同龄的小姑娘才好,那样才能一块儿玩。” 满宝就想起了远在江南的傅二姐姐,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刘祖母,我会对人很友好,交上好朋友的。” 白善在一旁道:“我觉着有点儿难。” 刘老夫人就轻轻拍了一下他,“不许欺负妹妹。” “什么妹妹呀,她还是我师姐呢。”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七百四十二章 互夸 夜一沉,便觉得寒风更冷了,下人在院子里挂上了红灯笼,就着天上洒下来的浅淡月光交织出些许光晕,落在人身上,显得格外的温柔。 白善送满宝回她住的院子,俩人踩着脚下的影子,都忍不住抬头看了一下天上的月亮,赏了一下后满宝道:“月缺也挺好看的。” 白善颔首。 白善将她送到院门口,“早些休息吧,明日我们一起去街上玩儿。” 满宝点头。 看她进去了,白善这才转身回自己的院子,刘嬷嬷含着笑给他打灯,白善这才留意到她,一脸惊奇,“嬷嬷什么时候来的?” 刘嬷嬷:“……老夫人不放心,让老奴给少爷打着灯呢。”这都跟了一路了你才发现呀? 白善有些不好意思,“辛苦嬷嬷了,我自己回去就好。” 说罢伸手接过她手里的灯。 刘嬷嬷也不勉强,将灯让给他,等他走远了才回主院。 大吉正拱手站在一旁禀报事情,把这段时间少爷他们做的,以及他听说的益州城的消息都汇报了。 刘老夫人微微点头,让他下去了。 刘嬷嬷笑着给她倒一杯茶,道:“我看着,少爷长大懂事了许多,这一次见面,竟少了许多淘气。” 刘老夫人笑着颔首,“所以男孩子还是应该往外走一走,见识得多了,性格自然就沉稳了。” 刘老夫人顿了顿后道:“也是庄先生教得好……” 她叹气道:“有些事到底还是需要父亲来教的,他没有父亲,好在拜了一个好先生。” 像这几个月发生的一些事,庄先生不说,白善他们恐怕要许多年后往回看才能看出一些诀窍来。 而到那时,他们不知走了多少弯路。 而就是她,在某些事上看的也不如庄先生透彻。 学生易得,但良师难求,尤其是这样愿意倾囊相授的先生。 刘老夫人道:“明日去街上,看有没有适合庄先生的礼物,我们得买些贺他冬至才是。” 刘嬷嬷躬身应了一声“是。” 虽然给白余一家的贺礼一家准备好,但难得来一趟益州城,刘老夫人还是很想逛一逛的。 看看新的布料,衣服样式,首饰之类的。 郑氏也很喜欢逛这种店,一开始逛起来就拽着满宝的手不放了,衣服和首饰都喜欢往她身上比划。 她想买很多东西,奈何满宝只肯收一套,再多送,她便会买了礼物还回来。 郑氏也知道她不太宽裕,至少不能这样肆无忌惮的买衣服首饰,所以也只能往她身上比划过过瘾。 她很惋惜的道:“我要是也有个女儿就好了。” 刘老夫人也惋惜的没说话,她儿子要是多活几年,别说女儿,儿子也能多几个呀。 白善和白二郎就远远的站着,闻言道:“娘,你要是喜欢,就去打扮满宝吧,不就是过过瘾吗?” 郑氏是很心动的了,但满宝不愿意呀,“白善长得白白俊俊的,他扎着小揪,也没人看出他是男生,郑姨可以拿他试一试……” 白善就知道她不安好心。 刘老夫人笑看着他们斗嘴,一低头看到一套珍珠首饰,立即指了对掌柜的道:“拿出来我看看。” “是。” 这套珍珠首饰很小巧可爱,正适合活泼俏皮的小姑娘,刘老夫人招手叫过满宝,将一朵珠花往她头上的小揪边一别,还真的很好看。 刘老夫人笑道:“这个不错,快把铜镜拿来给她看看,小姑娘家就应该打扮得活泼些,你之前只往头上用红绳,也太简约了些。” 满宝低头看了看,是很漂亮。 刘老夫人便将珠花取下来交给掌柜,笑道:“整套包起来吧,走,我们再去看看别的。” 刘老夫人又给郑氏买了一套红宝石的首饰,自己买了些金饰,白善和白二郎也得了一些玉饰,大家这才回家去。 他们才到家没多久,白老爷就到了,他是从另一个地方过来的,所以不与刘老夫人他们同路。 不过明天宴席就要开,他今天怎么也要到了,而且他不是一个人来的,他把大儿子也带来了。 他笑眯眯的道:“大郎得了他们先生的推荐,年后就要进京去考试了,若能考入国子监还好,考不进,我想着就在京城给他找一个书院暂且学习,待来年再考也行。” 刘老夫人惊喜,“直儿这么厉害了?” 白直沉稳的站在一旁,略微羞涩的行礼道:“叔祖母过誉了,善堂弟比我还厉害些,小小年纪便考上了府学,听父亲说,善堂弟现在都进甲班了。” 白善自然谦虚回去。 白二郎听得牙疼,小声和满宝道:“都是一家人,干嘛还要这也客套,听得我都想睡了。”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但依旧听得津津有味的,学一学也好呀,说不定明天就能用上了。 果然,第二天他们一大早他们就用上这些客套话了。 庄先生要带三个弟子去凑栖霞观头香的热闹,白老爷当然也带着大儿子跟去了,而和他们一样带着自家学生,儿子或孙子去凑热闹的文人墨士还真不少。 栖霞观上山的那一条路上挤满了人,其中以宽袍大袖的读书人最多。 大家在路上遇见,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拱手点点头见礼,而遇上熟识的,那不得了。 庄先生认识的人不少,不少人便逮住了白善和满宝可劲儿的夸。 庄先生便要将夸奖还回去,这一还,被夸的学生们自然要跟着谦虚,于是满宝便和白善一起团团作揖,同时谦虚的把夸奖还回去。 虽然今天之前他们都没见过对面那位兄弟,甚至没有听说过他,但夸他的长相、气度和学识总是不会出错的。 不会出错的庄先生接受了这些夸奖后顺便把白直给拎了出来,算起来,白直才是他到七里村后的第一个学生,当初白老爷就是为了白直读书才请庄先生去七里村的。 后来白直去绵州考府学,走的也是庄先生的路子,他也一直以书信的形式解答他一些问题。 虽然他并没有拜师,但在庄先生这里,满宝他们还是要叫他一声师兄的。 得知白直这个年纪就拿到了去国子监考试的推荐,路上碰见的熟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跟着夸了一下白直。 然后庄先生便把小弟子也拎出来溜了一圈,在每个弟子都被夸奖后,庄先生这才心满意足的带着他们上栖霞观去。 ☆.第七百四十三章 过招 大家来栖霞观就是凑个热闹,顺便多认识一些人。 白老爷带着长子过来这里的目的和庄先生一样,文人嘛,就是这样,说说话,若觉得投缘便给一张名帖,过后再上门拜访。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没那么多心思,就开开心心的把道观里供着的老君等人都拜了一遍,然后去后山吹吹冷风,被各种长辈考校一番,在他们那里留下名字后便下山去了。 这会儿时间还早呢,他们直接回浣溪街的白宅里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往康学街白家去。 闫宅的门匾已经被换成了“白府”二字,白善最先跳下马车,然后伸手去扶满宝,这才把母亲和祖母给扶下来。 大家一起抬头看了一眼门匾,满宝悄声道:“字不比闫宅的好。” 白善点头,刘老夫人轻咳一声,俩人立即收敛了神态。 后面一辆车上白家父子三人也下了车,白老爷领着两个儿子上前来,微微躬身请刘老夫人先行,有下人拿了他们两家的请帖上前。 站在门口迎客的管事打开帖子一看,知道这是族亲,不敢怠慢,立即招来一人低声道:“快去告诉老爷,罗江县的白家和老宅四房的老夫人们到了。” 满宝好奇的跟在白善身侧,跟着下人往里走。 对于闫宅……哦,不,是白府的景致构造等他们三个还是很熟的,毕竟里外里逛过不止一次了。 但这次从往里走,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尤其是房屋都被修缮过了。 以前他们可以随意闯进去的房间如今都合着门,或打开的房间里,里面也是整齐的摆放着桌椅等,要不是构造还挺熟悉,他们几乎以为是去了新地方。 满宝好奇的左右张望,才走了没多远,白老爷和白直便被迎上来的一个青年截住,带着往前面去见白余。 而又有一个嬷嬷样儿的下人过来和刘老夫人行礼,笑着说老夫人在后院等着他们,也正想看看几位公子。 刘老夫人微微一笑,就招呼着白二郎白善和他们一块儿去后院。 他们来的时间靠后了,后院待客的大堂里坐了许多人,正一片热闹。 因为冷,大门上挂了帘子,远远的看见他们,便有丫头掀开了帘子。 一踏进屋里,满宝便感觉到一股暖气,正面一道屏风,绕过屏风是一间很宽敞的大房间,两边正摆满了椅子,此时椅子上也坐满了人。 屋子里或坐或站了有二十来个人,闹哄哄的一片,他们一进来,场面便微微一静。 坐在正中间的一位老夫人看到刘老夫人,立即起身迎下来,“弟妹来了,我老早就盼着你来了。” 刘老夫人笑着握住她的手,叫了一声“嫂子”,然后和白善他们介绍,“这是你们的伯祖母,你们年纪小,没见过,这会子见到了,还不快来拜见?” 前天晚上刘老夫人便和他们说过,这位老夫人娘家姓左。 有丫头拿了三个蒲团上来,刘老夫人拉住满宝,白善和白诚则跪下给左老夫人行礼。 左老夫人笑着让人扶起两个孩子,夸赞了一番后各给了他们一个红包,这才看向刘老夫人身侧的满宝。 刘老夫人握着满宝的手笑道:“这是我们世交家的孩子,她也在益州城里读书,冬至放假无聊,所以我带她出来玩一玩,来,满宝,给左老夫人请个安。” 满宝便上前一步,笑着给左老夫人躬身行礼。 左老夫人笑眯眯的扶住她的小手道:“真是个漂亮孩子,不用如此多礼,既是世交家的孩子,那你和他们一样叫我一声伯祖母。” 满宝看了一眼刘老夫人,这才叫道:“伯祖母好。” “好好好,来,第一次见面,这是伯祖母给你的。” 给了满宝一个和白善他们一样的红包。 满宝笑着收下了。 他们这边见完,这才去见其他的客人,之前和左老夫人坐在一起的老太太是嫁到乔家的姑太太,她和刘老夫人算是熟识,见他们见罢,便笑着上前见礼,“许久不见弟妹了,弟妹的身子还是那么硬朗。” 刘老夫人笑道:“姐姐看着也硬朗得很。” 有下人搬了椅子上来,刘老夫人在椅子上坐下,小辈们,包括郑氏都在她身后站着。 乔老夫人也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后指着白善嗔怪的道:“你也真是的,这孩子才多大呀,你就舍得他吃那么多的苦,既然考到了府学,怎么也不把他送家里去,反倒在外头租房子住,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做姑婆的特特委屈了侄孙呢。” 刘老夫人笑吟吟的道:“我自然知道姐姐是好的,只是这孩子跟他父亲一样,调皮得紧,我这不是怕他去了府上吵闹吗?况他来进学也不是一个人,还要服侍他的先生呢。” 刘老夫人笑道:“庄先生性情高洁,不爱被俗事纠缠,我们家也在城里有别院的,但先生就是不住,他做学生的,总不能独个享福去,所以我就由他们去了。” 乔老夫人快嘴道:“那也该时不时的上门来,让我这个做姑祖母的能够时常见见他才好。” 屋里的人各自说着话,但也竖着耳朵听他们这边的,刘老夫人脸上的笑容微淡,面色却没变,只是话语却含了刀锋,浅笑道:“姐姐这可就误会他了,这孩子虽顽皮,却还算知礼,之前重阳节他还问我是不是要上门拜见一下姑祖母。” “我就说,重阳是重节,你姑祖母忙着呢,哪有空招待你一个小孩儿?不过礼节不可废,备了重阳礼,再附送一封拜帖,姑祖母若有空再见你,没空,也尽到了礼节。”刘老夫人笑着端起才送上来的茶杯,抿了一口茶后笑问:“姐姐不知此事吗?” 乔老夫人强笑道:“我还真不知道,府上的下人越发惫懒了。” 刘老夫人笑着颔首,道:“我猜也是,这孩子刚到益州城的时候,还有后头过的节都有送帖子。” 乔老夫人脸上的笑容更勉强了,左老夫人立即转开话题道:“弟妹这次来益州城是不是要长住了?毕竟孩子在这儿读书呢。”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十点左右 ☆.第七百四十四章 引路 刘老夫人笑道:“我还是习惯住在乡下,偶尔来看看他们就好。” 乔老夫人也恢复了,跟着笑道:“孩子们住在益州城里你也别担心,一会儿让他们表兄弟见见,熟了以后常来常往,可以一起玩儿。” 左老夫人连连点头,笑道:“说起来他们兄弟几个还没见过面呢,一会儿让他们见一见。正好,几个孩子年龄相仿,又都在读书,以后可以一起讨论功课。” 满宝听见,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伸出手指戳了戳白善,眼睛亮晶晶的冲他乐。 白善暗暗瞪了她一眼,却也忍不住乐。 如果真的玩到一块儿去,那才好玩呢,他们两家就隔着一道墙,若是常来常往…… 白二郎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悄咪咪的和俩人咬耳朵,“要走他们家大门和侧门,还得绕半条街呢,多费时间呀,还不如咱自己从围墙那里爬进去,就两三步的功夫……” 他们在这儿说悄悄话,突然一个丫头疾步从外面进来,低声与左老夫人道:“老夫人,季家的二夫人来了。” 左老夫人眼睛一亮,正要起身,想想觉得不好,又坐了回去,却笑道:“快请进来。” 季二夫人带着几个下人进门来,左老夫人这才笑着起身,请她上座。 季二夫人自然不肯,笑着推辞道:“老夫人们在前,小辈哪敢放肆,你们快请坐下。” 互相推辞了一下,季二夫人便在刘老夫人的对面坐下,解释道:“母亲本来是要亲自来贺白大人乔迁之喜的,只是家里来了客人,就一时不得闲了。” “二夫人肯来,我们府上就已经蓬荜生辉了……” 满宝听着她们寒暄,有些无聊起来,便扭着小脑袋四处看起来,一下就与站在季二夫人后面的老嬷嬷对上了目光。 她看到满宝看她,便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满宝迟疑了一下,对她微微颔首。 老嬷嬷便低头在季二夫人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季二夫人看向满宝,笑着招手,“这不是周小娘子吗?” 白善微微皱眉,拉了满宝一下。 满宝便没有上前,只是出去对她行了一礼,“见过季二夫人。” 老嬷嬷要上前去扶满宝的手,刘嬷嬷却先她一步将满宝往刘老夫人身边推了一下,刘老夫人握住满宝的手,对季二夫人笑道:“没想到季二夫人还记得这孩子。” “这位是?”季二夫人有些疑惑。 左老夫人自然要解释一遍,季二夫人一听,对刘老夫人也恭敬起来,笑道:“不知道老夫人来了,不然我一定带我家那孽障上门拜访的。” 相比于满宝,季二夫人更认白善的救命之恩。 因为她的心理和满宝的一样,周满、纪大夫他们是大夫,他们出了钱,大夫们救死扶伤是正常的,但白善是儿子的同窗,当时他出手救人才是冒了风险的。 不过她也知道婆婆对满宝很感激,她自然不会在这种事上惹她生气,可是这不妨碍她对白善更热情呀。 季二夫人就和刘老夫人说起白善来,尽是夸赞和感激的话。 刘老夫人心神微松,悄悄地拍了拍满宝的手,让她往后头去。 季二夫人的到来引爆了屋里的气氛,大家互相厮见起来,谈论的多是孩子。 见季二夫人那么夸赞白善和满宝,屋里不管知道他们,还是不知道他们的,都跟着夸赞起来。 当然,站在俩人身侧的白二郎也没被落下。 三人被拉着轮流拜见了一圈,收获红包无数,晕头转向间,被人领了出去,和同样来此赴宴的少年少女们见礼。 白余的两个儿子领着白善三人出门,老大白凌看了一眼满宝后低头道:“周姑娘,我让家姐带你去花园里玩吧。” 满宝问,“你们要去哪儿玩?” 白凌道:“我带善堂弟他们去前面拜见家父。” 满宝这才点头,左右看了看后问,“那你姐姐在哪儿?” 白凌看向一旁的丫头,那丫头便低声道:“大小姐在花园里被绊住了,一会儿才能过来。” 白凌便有些纠结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满宝不在意的道:“那我直接过去好啦,你给我带路吧。” 指着的是那丫头。 白凌连连点头,吩咐道:“你送周姑娘过去,让姐姐好好的招待周姑娘。” “是。” 白善和白二郎倒不怎么担心满宝,俩人一致觉得,这世上少有人能欺负她的,尤其是跟着一群女孩子,只要她不欺负别人就已经天下太平了。 于是俩人很洒脱的跟满宝挥手告别。 满宝跟着丫头往花园里去,走着走着满宝停下脚步,指着另一条路道:“我们从这儿过去不是更快吗?” 丫头看了一眼她指的方向,愣了一下才道:“这条路倒是也能过去,但这条路与前院有相连之处,现在前院都是男子,我怕冲撞了姑娘,所以我们还是绕到此处吧。” 满宝便跟着她往前走,秉持着多看少说的原则观察着四周。 走着,走着,满宝忍不住去看那丫头,见她额角冒汗,便问道:“你很紧张?” 丫头咽了咽口水道:“没,没有……” 满宝便叹了一口气道:“算了,你迷路就迷路了嘛,我又不会骂你,也不会告诉你家主人的,你干嘛紧张成这样?” 丫头:…… “对了,你家大小姐是在花园的何处?” 丫头一抬头对上满宝明亮的眼睛,忍不住脱口而出,“在荷塘边上。” 满宝便左右看了看,直接选定了一个方向后走,“那走吧,从这边走。” 丫头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忙追上去道:“周,周姑娘,您别乱走呀,我们应该走那边的。” “哎呀,都说了你迷路了,去荷塘走这边才对,你就跟我走吧。”满宝一副很理解她的模样,道:“路痴嘛,我知道的,我以前也经常迷路,尤其是在前后左右景色都差不多的地方,觉着哪儿哪儿都一样,然后就不认得了,所以这时候你就得去找特别之处,这样就不会再迷路了。” 满宝走路的速度很快,小丫头小跑着才赶上,她想伸手去拉满宝,却又有下人或者客人经过,她瞬间不敢做得太明显,也不敢喊出声来。 满宝便絮絮叨叨的领着她绕过了两个院子,进入了花园里,才一进去便能看到那大大的荷塘。 一群少女正坐在荷塘边上的凉亭里嬉笑,隔着老远满宝都能听到她们的笑声。 满宝却是先打了一个冷颤,心想:这么大冷的天,他们一大早爬到山上去吹冷风已经够傻了,没想到这儿还有比他们更傻的,大冬天的在凉亭里吹冷风。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七百四十五章 总算见着了 白家的大小姐白佳诗今年十四了,今天来的小姑娘全由她招呼,她才让人把厨房做出来的点心摆上去,一转头便看见一个小姑娘满脸好奇的站在亭子外看着她们,而她家的一个小丫头正站在她身后。 白佳诗一看便知道是新客人,因此对满宝露出得体的笑容来,迎上去道:“这位妹妹是……” 小丫头立即低声回禀:“这是和老宅四房的老夫人一块儿来的周姑娘。” 白佳诗脑袋懵了一下,老宅四房的老夫人,那就是叔祖母了,可那位叔祖母不是刘姓吗? 再下一位婶婶似乎是郑姓,来的人怎么姓周? 不过她还是很快反应过来,拉着满宝的手笑道:“我在家里是最大的,双字佳诗,妹妹叫什么名字?” 满宝笑道:“我在家排行八,单名满,姐姐叫我周满就行。” “满妹妹,”白佳诗自己找了一个称呼,拉着她的手道:“走,我介绍大家给你认识。” 白佳诗全家都是刚搬来益州城的,对益州城的闺秀都不是很熟悉,所以这次是请了乔家的表姐妹们帮忙的。 不过她们也都不认识满宝,所以亭子里的人除了白家的姐妹外,大家对满宝都很冷淡。 满宝也不在意,就顺着白佳诗在一个石凳上坐下,捏着石桌上的点心吃起来。 白佳诗和满宝说了几句话,又忙得去招呼其他娇客,忙得不行,满宝看着都替她累。 好容易等她可以歇一歇了,满宝便顺手给她倒了一杯茶。 白佳诗给了满宝一个感激的眼神,接过茶喝了一口,这才小声的和满宝说话,“忘了问妹妹,妹妹是和叔祖母一起住在罗江县吗?” 满宝道:“我家在罗江县,不过我现在跟着先生在益州城里读书。” 白佳诗惊诧,“你在读书?” 满宝点头,好奇的问,“姐姐不读书吗?” 白佳诗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读是读的,不过认几个字,读些《女戒》《烈女》之类的书,如今也都读完了,近来正在学些女红,倒不常读书了。” 满宝惋惜,“我那有许多书,姐姐要是想看书,回头我借你。” 白家自然是不缺书的,不说她爹是官儿,就是她两个弟弟也都在读书,不过白佳诗还是很感激她的心意,笑道:“待我有想看的书了再去找妹妹,对了,妹妹住哪儿?” 满宝立即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指着远处的那道围墙道:“我就住在那儿。” 白佳诗扭头看去,微微张大了嘴巴,半响才道:“原来我们住得这么近?” “是呀,姐姐以后要是有事找我,就去那儿拍拍墙,我就能听到了。” 白佳诗额头差点滑出一滴汗来,她笑道:“我还是给你递拜帖吧。” 满宝虽然嫌弃麻烦,却也知道这是人家守礼,于是点头,“姐姐要是给我下帖子,我一定来。你有空也可以去我家玩儿。” 白佳诗点头,“好。” 说着话,有丫头过来请她们,“……宴席要开了,夫人请小姐们到前面用饭。” 白佳诗就拉着满宝的手起身,笑着请大家去赴宴。 前院和后院的席面是分开的,白善他们被带到前面后就没再回来了,直接和白老爷白直他们一起在前面吃饭喝酒。 后院的席面就摆在一个敞轩里,满宝以前也来过这里,不过当时这个敞轩看着很灰暗,不像现在,摆满了桌椅,还有屏风挡着,人来人往,看着便生机勃勃。 一群小姑娘鱼贯而入,本来就热闹的敞轩更热闹起来了。 满宝目光扫了一下,就要到刘老夫人身边去,坐在首席的左老夫人就笑着说,“让姑娘们自己坐去吧,她们年青的再自己坐,我们几个老的自己说话,倒还自在些。” 刘老夫人也隔空对满宝点了点头。 满宝便顺着白佳诗的力道坐到了末尾一张桌子边上。 大家在敞轩内按照自己的位置各自坐下,左老夫人她们自然是首桌,敞轩内一共放了五张桌子,中间两桌是年轻媳妇们坐的,最后两桌都是一群小姑娘。 满宝的旁边坐了一个才七八岁的小姑娘,惹得她忍不住一看再看。 毕竟她很少能见到比自己年纪小的小姑娘,还这样老成持重的坐在一旁。 白佳诗也坐在了最后一桌陪她们这些客人,下人们陆续上菜,敞轩里便安静了不少,大家都看着首桌上的长辈说话。 季二夫人也坐在首桌,虽然她年纪不大,但她地位高呀,今天来的所有家眷中,她的地位是最高的,所以她就坐在左老夫人的左手边上,下首坐着刘老夫人。 因为有白善和季浩这个话题在,俩人谈得还挺来。 对面坐着的一位年轻的夫人听了好一会儿,忍不住抬头看向刘老夫人,笑问,“这位老夫人是白善小公子的祖母?” 刘老夫人看了她一眼,知道她的身份,笑着颔首道:“正是,老妇见过唐夫人。” 唐夫人微微欠身,“妾身不敢当,只是想起家夫常提起白家小公子,所以多嘴问了一句。对了,听家夫说,小公子身边常跟着一个小娘子,那小娘子今儿可来了?” 刘老夫人愣了一下后笑道:“夫人说的是满宝吧,那是善宝的师姐,刘嬷嬷,你去把满宝带上来。” 刘嬷嬷应声而去,走到最后一桌去请满宝。 趁着这功夫,刘老夫人和在座的老夫人和夫人们解释道:“你们别看她年纪小,可聪明着呢,她是最先入庄先生门的,所以是善宝的师姐。” 等满宝上来行礼,左老夫人便很给面子的笑道:“看着就是个聪明的孩子。” 季二夫人也点头,“医术尤其厉害,我儿的命当时还是她救回来的呢。” 满宝道:“二夫人谬赞了,我只是给范御医和纪大夫他们打了一下下手而已。” 唐夫人仔细的看着满宝,见她目光清澈,脸圆嘟嘟又白嫩嫩的,心中忍不住升起些欢喜,她立即伸手拉住她软乎乎的小手,笑道:“的确是很聪明的样子,不仅聪明,还好看,看这软乎乎的样子,我就又想生个闺女了。” “唐夫人再生个女儿,那就是儿女双全了。” “我听说民间有冲喜的习俗,唐夫人这么喜欢她,不如收了她做女儿,说不定就给你带来一个女儿来了呢?”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七百四十六章 投缘 唐夫人愣了一下,然后看向满宝,她倒是没什么意见的,就不知道唐县令答不答应…… 满宝微微瞪眼,睁着大眼睛看了一下唐夫人后摇头。 提议的那位夫人看见了忍不住问,“怎么,周小娘子还不愿意?” 满宝道:“年龄不合适呀,唐夫人也太小了,我大嫂都比你大呢,而且……” 唐夫人见她一脸纠结,笑问:“而且什么?” “而且,我要是认你做干娘,那唐县令岂不是我干爹?回头我再回到县里见着杨县令该叫什么呀?” 满宝觉得,那样把自己的辈分拉得也太低了,于是连连摇头,“还是算了吧,唐夫人,你要是喜欢我,以后就多来找我玩儿,这生儿生女是不能靠冲喜来的,这多半只能看运气了,实在不行就只能多生几个了,生着生着总能生到闺女的。” 满宝还以她娘作为例子,“你看我娘,生了八个孩子,也只有我跟我大姐是姑娘,剩下六个都是哥哥,所以你多生几个总能生到闺女的。” 唐夫人听得一愣一愣的,那夫人扑哧一声笑开,道:“哎呦,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可乐?那就是个玩笑,唐夫人要是想要闺女,回头给唐县令多放几个人在屋里,总能生出来的。” 唐夫人笑容微淡。 满宝却震惊的张大了嘴巴,她又不是小孩子了,白二郎偷看的那些话本她也偷摸着翻过的,加上周立君总能从外面听说些八卦回来,这话她想听不明白都难。 也正是因为听明白了,她才有些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 原来外头的夫人都跟话本上写的一样奇怪吗? 竟然为了养个女孩就往丈夫屋里塞女人? 可是…… 满宝忍不住看向唐夫人,还是小声道:“唐夫人,你要真喜欢看漂亮的小女孩,还不如从家里下人选一个来养呢,这……就为了养个好看的闺女就往唐县令那里塞女人,感觉怪怪的。” 众人:…… 那位夫人脸色微僵。 唐夫人却笑开来,乐道:“宋夫人在和你开玩笑呢,你这孩子怎么还当真了?” 刘老夫人把满宝拉到身边,点着她的额头笑道:“你这孩子才多大年纪?夫人们都是在逗你玩儿呢,这些话也不知道你是打哪儿听来的,好了,快去桌上坐着吃饭吧。” 唐夫人却道:“老夫人,就让她跟我们一块儿坐吧,我可喜欢这孩子了。” 左老夫人立即笑道:“那感情好,我看着这孩子也喜欢,来人,在唐夫人身边再添一张椅子。” 唐县令虽只是六品县令,但在场的谁不知道他出身名门,且自己也年少有为。 唐夫人自己的出身也好,左老夫人乐得给讨好她。 满宝的椅子就被安放在唐夫人和刘老夫人之间,她倒也不怯,行了礼后落落大方的坐下。 宴席开始,甭管各自心里怎么想的,大家面上都很其乐融融。 白家弄这么一个乔迁宴就是为了融入益州城,如果没有意外,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白余都要在益州城里任职。 他的年纪不小了,员外散骑侍郎属于很清闲的武职,升迁很困难,有可能一生就在益州城了。 所以他才会连已经分支出来的白立都请了来,如果将来他要在益州城长住,自然是跟这一片的族人联系越紧密越好。 所以,他们才花费那么多的时间修缮房屋,准备宴席的事,就是想着尽量体面的进入到益州城的上层阶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