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把药方交给小厮,“去抓药熬药吧。” 小心翼翼的把药灌下去,又捂了半个时辰,病人就开始发汗,烧往下降了。 满宝伸手摸了摸,满意的点头,“低烧,不是很严重,就这么着吧,多喂他喝点儿水。” 一旁打盹的郑太医迷糊的点头,撑着下巴继续睡着。 满宝走出去告诉苏老夫人他们这一好消息,苏家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满宝见她们精神这样紧绷便道:“苏老夫人,你们这样不行啊,他这几天肯定会时不时的发烧的,要是你们都这样绷着,恐怕他还没好,你们先病了。” 苏老夫人叹气,“父母之心,不能控制啊。” 满宝就同情的看着他们。 苏老夫人趁机问,“周小大夫,不知我儿……” “烧退了,没事儿。” 满宝正要回去再看一看水盆,屋里伺候的小厮突然一声惊叫,然后跑出来道:“老夫人,小周大夫,三爷醒了!” 众人一听,眼睛一亮,立即就要往里冲。 满宝赶忙拦住后面的人,“进去两三个人就行了……” 其他人不敢不听,于是只进去了苏老夫人和三太太。 苏坚迷迷蒙蒙的睁开眼睛,等看清眼前人时就对上一个一脸憔悴,胡子拉碴的男人脸,他惊得缩了一下,却发现背后就是床,缩不了。 凑近了看的郑太医却高兴起来,乐道:“醒了,醒了,是醒了,目光清明,看着没什么问题。” 满宝却从他身后挤进来,把他往旁边挤了点儿,见一脸木然的苏坚愣愣的看着他们,便伸出一根手指在他眼前晃了晃,问道:“你知道这是几根手指吗?” 苏坚:“……一根。” 满宝满意的点头,“的确是清醒了,看来果真没伤到脑袋。” 两个大夫一起满意的点头,“万幸啊,万幸啊。” 落马啊,打架啊什么的,他们最怕伤到脑袋了。 就算开过拟人模特的脑袋,满宝也不是很想给一个真人开脑袋,虽然她手痒痒,但她觉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把脑袋给她开的,且真可以开脑袋了,那病人的病情一定是比现在这个还要严重的。 两个大夫轮流摸过苏坚,又问了好几个问题,确定他没什么其他太大的毛病后便退到一边,让苏老夫人和三太太上前和他说话。 苏老夫人坐在床前,握着她小儿子的手就开始哭,三太太就站在床前哭。 苏坚被她们两个哭得心慌,声音发虚的安慰道:“娘,我这不是没事了吗?” “你还没事呢,你的腿都断了,为了救你,连肚子都被开了,差点儿就救不回来了知道吗?” 苏坚一呆,腿断了他能理解,但……“什么叫肚子都被开了?” 他虚虚抬手想去摸肚子,这才发现好疼,肚子疼,后背疼,腿疼,全身哪儿哪儿都疼。 满宝看了一眼后提醒,“虽然包扎了,但最好还是不要用手去摸,手脏,会发炎的。” 三太太就眼疾手快的拉住他的另一只手,也顺势坐到了床上。 苏坚双手都被握住,一个是娘,一个是媳妇,根本动弹不得,只能瞪大了眼睛去看站在的太医和那个一点儿也不眼熟的小姑娘。 “三郎醒了?”太子脚步带风的走进来,郑太医立即拉着满宝退到一边,深深的弯腰行礼。 满宝扭头对太子点了点头,接了一句,“醒了。” 太子对郑太医挥了挥手,也不在意满宝没行礼,凑上去看苏坚。 苏老夫人和三太太已经快速的站起来避到一旁行礼。 太子连忙扶起苏老夫人,也和蔼的对三太太说了免礼,这才坐到床前看苏坚,“小妹要过来看你,孤给拦住了,你现在觉着如何?” “小妹的身体好些了吗?”苏坚道:“让她好好养病吧,还是别来了,这儿不是有太医在吗?” “对了,杜宇那小子抓住了没有?”苏坚咬牙切齿的道:“那小子太奸,竟然偷袭我。” ※※※※※※※※※※※※※※※※※※※※ 作家的话 公告:昨晚才知道,脾脏很脆弱,像苏坚这样的情况是缝不起来的,应该切掉,但回去改不了,所以这个医学常识大家知道就好,就让苏坚这个错误的脾脏继续存在吧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一千三十五章 放弃 太子沉默了一下后问,“你还记得你是怎么坠马的吗?” “当然记得,那小子从后面偷袭我!”后面的事儿虽然太混乱他不记得了,但被杜宇用马球棒抽了一下的记忆还是在的。 太子轻咳一声道:“你的马受伤了,肚子上被划了一道,它才发疯的。” 苏坚一愣,记忆这才回来了点儿,“我说呢,我都快要翻回马背上了,它怎么突然撂蹄子了,谁暗算了我的马?” 太子看了眼他已经骨折的脚道:“你的脚,靴子底下嵌了一颗钉子。” 苏坚微愣后脸色一白,“被人算计了?谁干的?你家老三?” 苏老夫人忍不住重重的咳嗽了一声,苏坚立即收口,这才发现屋里的人似乎有点儿多。 太子也伸手拍了拍他的手道:“你就安心养病吧,这些事情交给我们来处理就好,父皇已经着令封尚书来查了。” 苏坚喃喃,“竟然惊动了封尚书,那不是……” 那他们和三皇子争锋相对的那些事儿也会被查出来? 他一个劲儿的给太子使眼色。 太子却不是很在意,挥手道:“你好好养伤吧,下个月是太后千秋,你总要进宫的吧?” 苏老夫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这次伤得不轻,可得好好的养着。” 苏坚应下,和太子道:“殿下,你和小妹说一声,就说我没事儿了,让她别担心。” 太子应了一声,起身离开,给他休息的时间。 苏老夫人便也起身带着人出去,三太太犹豫了一下,没走。 满宝和郑太医这才撸了袖子打算给他细致的检查一下。 满宝对小厮道:“打两盆温水来,再来一盆开水。” 小厮应下,很快带着人把水端上来,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满宝就净了手后去解他的衣服。 苏坚瞪圆了眼睛,看着满宝的脸回忆了半天也没回忆起她是谁,主要她看着一点儿也不像丫头啊。 他有些不自在,却又动弹不得,便问道:“你,你是谁?” 三太太忙解释道:“夫君,她是大夫,给你看病的。” “不是,这不是有太医在吗,为什么还要个女娃给我看病?” 虽然他是个大男人,但被一个女大夫看着也很别扭好不好? 满宝已经把他的衣服解开了,还解开了肚子上的绷带,仔细的看了看后对郑太医道:“还有些渗血,我们清洗一下再给上新药。” 郑太医也仔细的看了一下伤口,应下。 商量好要上的药后,满宝这才一边泡了白布条给他轻轻的擦拭伤口,一边回道:“别害羞呀,昨天你肚子里的脏腑我都翻过了,该看不该看的我都看了。” 苏坚脸色一白。 三太太连忙握住他的手安慰他。 满宝在屋里处理苏坚,而屋外的白善却是听了一肚子的瓜。 没办法,他一点儿都没掩饰自己的存在,就坐在石凳上老实的写东西,结果赶来的邳国公和刚从屋里出来的太子苏老夫人就跟看不见他一样,就站在他不远处讨论起事情来。 比如,和杜家的这件事要怎么处理。 这件事到底是谁的算计,是三皇子,还是别的他们不知道人? 皇帝对这件事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最主要的是,这几天太子他们到底对三皇子做了啥事,封尚书要是查,会不会把那些事儿查出来。 查出来以后要怎么办。 怎么办呢? 太子是一点儿也不担心,他冷笑一声道:“孤就是找人弹劾他了,也找人把他的人拉下来了,他能怎么的?国公尽管去查害三郎的人,这件事不用担心。” 邳国公见他这么杠,忍不住语重心长的道:“殿下,陛下和娘娘对你都寄予厚望,三皇子是您的同胞弟弟,您就算心里再不满,面上也不要显露出来。” 太子怒气勃勃,“我把他当同胞弟弟,他拿我当同胞哥哥了吗?孤好容易才有了一个孩子,结果……” “他想做太子,和孤说呀,来和孤抢呀,杀我的子嗣,他敢杀我的子嗣……” 白善见太子满脸通红,眼睛都快要鼓出来,烦躁的原地转圈,邳国公连忙安抚他,太子却一挥袖子挡开他,怒道:“此事没有转圜的余地,孤不管这事背后还有谁,但孩子是他下手弄掉的一点儿错儿也没有!” 太子声音都哽咽了,他红着眼圈咬牙切齿道:“亲兄弟,亲兄弟啊,这可能是我唯一的子嗣了……” 这要是别人弄掉的,他或许还没这么恨! 邳国公和苏老夫人皆沉默了下来。 那个孩子虽然不是长在他们女儿的肚子里,但他们也期盼了很久,只要生下来,太子妃可以抱到身边抚养,是儿子最好,女儿也不差,好歹是一个孩子。 可偏偏他们这么小心翼翼,还是被人钻了空子。 两位老人家都叹息一声。 太子拂袖而走。 国公老夫妻两相望许久,最后幽幽地一叹,正要相携离开,一转头便发现坐在石凳上的白善正提着笔一脸无辜的看着他们。 邳国公夫妻:……现在叫清场还来得及吗? 自然是来不及了,但俩人想了想,刚才他们说的事既是机密,但也不是机密。 因为最后封尚书多半都会查出来,所以隐瞒与否似乎意义都不大。 于是俩人冲白善点了点头,相护扶着离开了。 白善琢磨了一下,摇了摇头后对处理好伤患出来的满宝道:“我觉得太子这条路要走不通了。” 满宝问:“为什么?” 白善当时没回答,一直到回到家里才道:“太子自己从心底就放弃了储君之位,他自己先弃了,自然争不赢了。” “那是三皇子要赢了?”满宝问:“我们现在投奔过去,和三皇子打个交道还来得及吗?” 白善想了想后道:“如果太子侍妾的那个孩子果真是三皇子弄掉的,我想皇帝也不会属意三皇子的,我们是要伸冤,不是要参与夺嫡。” 满宝一想也是,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白善道:“我觉得这会儿扬你名比扬我名容易多了,来,给我十两银子。” 满宝捂住口袋问:“干什么?” 白善:“……作你扬名的资本,放心吧,等你成了名扬京城的大夫,你很快就把钱挣回来了,想想昨天晚上苏家给你送了多少东西。”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一千三十六章 扬名一 满宝仔细的想了想,勉为其难的摸出一个银锭来给他。 白善收了钱便大方的对她道:“你放心吧,余下的事儿交给我了。” 第二天是十八,是他们的最后一天假期,白善没有再和满宝去苏家,而是自己揣着两锭银子,拉着白二郎出门,先找了地方把银子兑成铜板。 直接兑了半筐铜钱,然后就让大吉拎着竹筐找到了中秋那天替他走街串巷读诗的少年。 三个少年碰面,白善请他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然后从竹筐里拎出一吊铜钱,蹲在地上冲他招手。 少年便蹲在他对面,盯着他手里的铜钱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就扭头看向一旁竹筐里的铜钱。 白善笑问,“想要吗?” 少年咽了咽口水,点头。 白善道:“这里一共有二十一吊铜钱,你们京城的银子比我想象的要贵点儿。” 少年道:“不是银子贵,是铜钱便宜。” 白善点头,一手搭在竹筐上敲了敲,道:“我想让你帮我做件事。” 少年道:“我知道,帮你扬名嘛,你那首诗我们都倒背如流了,不用这么多钱,只需要五吊钱,不仅这一坊,我还能让我的人把诗唱到外城去,甚至还去城门口唱,让出入的人都能听到,到时候京城里谁人不识公子?” 白二郎目瞪口呆,别说白二郎了,就是白善都惊了一下,他问道:“名气是这么来的?” “分两种嘛,像公子这么有钱的便可以这么来,还有的人特别有才,那做的诗就跟天上的神仙做的一样,就是我们这样不识字的唱着都觉得特别的好,那就不需要钱了,我们四处唱着,遇到感兴趣的相公,给他们唱一遍也能得些打赏。” 白善:……所以他是以财取胜的那一拨? 他略微有些不高兴。 少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立即找补道:“不过白小公子不仅有财,更有才,您年纪这么小就能做出这样的好诗来,将来必定会前途无量。” 说罢冲白善嘿嘿的乐。 白善看了他好一会儿后道:“我找你不是传我的诗。” 少年立即看向一旁蹲着的白二郎,问道:“那是传这位公子的?” “也不是,”白善起身,揉了揉腿问道:“你们这儿就没个坐的地方?蹲着好累。” “有啊,有啊,小公子等着。”说罢少年往外喊了一声,“小五,搬几块石头来。” 几个大孩子立即搬了四块石头过来,不大,但足够他们坐了。 白善也不嫌弃,找了块石头坐下。 少年坐在他对面,白二郎则坐在了白善身边。 大吉左右看了看,把石头拎到远远的一边坐下,不参与三个少年的话题。 白善问道:“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小的叫大山。” “大山?好名字!” 白二郎看向白善,不明白这个名字好在哪儿。 大山却很高兴,乐哈哈的道:“我爷给取的,说取了这个名字我就能像山一样壮了。” 白善和白二郎看着瘦胳膊瘦腿,连脑袋和脖子都很瘦的大山表示怀疑。 不过白善没怎么显露出来,他轻咳一声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你知道京城的邳国公吗?” 大山愣愣的点头,纠结了一会儿道:“小公子,这要是造谣的事儿我们可不传的。” “不是造谣。” 大山憋了好一会儿后小声道:“就是真事我们也不敢传的,万一大官儿们查起来,我们就都活不成了。” 白善道:“……不是让你传他们家,让你传的是我师姐。” 他将邳国公之子坠马受重伤,满宝开腹输血救人的事儿绘声绘色的如实描述了一遍,不仅大山,就是已经二次听的白二郎都听呆了。 毕竟上次白善他们说没说的那么详细,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过程,最主要的是结果。 这会儿再听才知道中间还有那么多事呢。 白善一下说太多话,和大吉要来竹筒喝水,这才继续道:“我要你传的就是这个故事。” 少年也总算是回神了,他为难道:“这个故事也太长了,都能当说书的说了。” 白善想了想后道:“也不要你照实全搬,比如你跟一个人说,小公爷脏腑破裂出血,周小大夫开刀把他的肚子打开,把里面的脏腑给缝好了;然后你可以和另一个人说,小公爷失血太多,要救不活了,周小大夫就给他输血把人给救活了……” 白善道:“只有当人细问了,你再告诉他这其中这么多的事儿。” 他道:“你不是说你们唱诗唱得好还有赏吗,那你们说故事说得好,应该也有赏才对吧?” 大山眼睛一亮,目光便飘向一旁的竹筐。 白善特别大方的道:“就照你刚才说的,不仅这一坊,内城、外城、还有城门口,你都要叫人去传,这一筐的铜钱都是你的。” 大山想了想后点头,“好。” 然后伸手就要去拿竹筐,白善一把按住,将手中的那吊铜钱塞到他手里道:“这是定金,剩下的,等我看到了效果再付。” 大山一愣,“小公子还不相信我?” 白善笑着摇了摇头道:“不是不信你,你也说了,以前你们只传一首诗,现在却要传这么长的一个故事,你们总要适应适应。这一吊钱便是给你们试的。” 大山沉默了一下后抱好怀里的钱,和白善躬身道:“白小公子放心,我们一定不叫你失望。” 白善满意的点头,起身道:“我们住在常青巷,你们往那儿一打听便能找到我们,这对你们来说不难吧?” “不难。” 白善又问:“刚才的故事你都记下了?” “全都记下了。” 虽然故事很长,但大山却觉得比记一首诗还要容易点儿,一首诗,他记着记着,过一两天不记了就忘了,但刚才的那个故事,他觉得他恐怕这辈子都忘不掉。 他很有些好奇,“白小公子,这个故事当真是真的?” “当然。”白善轻咳一声,扬起脖子来道:“你要不信可以去济世堂里打听打听,她是济世堂里的坐堂大夫,叫周满。” 大山咽了咽口水,“把肚子剖了还能活?” 白善瞥了他一眼,没作答,大山便明白了,觉得传这个可比传诗有趣多了。 他拍了拍胸膛道:“白小公子放心,这会儿我明白了,您就瞧好吧。”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一千三十七章 扬名二 白二郎一头雾水的跟白善回家,车上问道:“给满宝扬名?她又不科举,扬名做什么?” 白大郎道:“挣钱。” “二十两银子呢,得看多少个病人才能把钱挣回来?”白二郎隐约觉得不对,“不对呀,今天早上我怎么听见她念叨的是,你从她那里拿了十两银子?” 白善瞥他一眼,没说话。 白二郎立即摸身上,发现自个身上没带这么多银子,只能找出一锭五两的银子,他塞给白善道:“你也帮我补一份儿?” 白善把钱丢回去给他,道:“你做梦呢你,以你的才气,要扬名,我不问你要双倍的价钱就不错了。” 白二郎愤愤道:“借口,你这分明是重色轻友。” “胡说,她也是友!” 白二郎一想还真是,但总觉得哪儿不太对。 白善转开话题道:“明天就要去上学了,你作业做完了吗?别整天想些有的没的。” “早做完了,”白二郎自得了一下,“两篇策论,全是我自己想出来,写出来的。” 白善不太真心的冲他竖起一个大拇指。 白善今天也就出门办这么一件事,然后便去书房里找了本闲书坐在院子的树底下看,其实半天没翻过一页。 他在想这几天的事,然后又将他们入京后做的每一件事,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每一件事都想了一遍。 确认没有遗漏后才想今后的路要怎么走。 书上说,聪明的人都是走一步看十步,先生也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他没有书上的那些天才那么聪明,但他却可以去做先生说的三思而后行。 至少要走一步,看到前面的三步要怎么落脚才好。 庄先生站在书房前看了他一会儿,微微点头,转身回了书房。 白善在家里想这些事情的时候,满宝则在邳国公府里和郑太医他们探讨医术。 苏坚虽然醒了,但还是昏睡的时间多,烧有时候是退的,但有时候又是低烧,偶尔还会升级为高烧。 所以三位太医都不敢离开。 宫里也来了旨意,皇帝就让他们在邳国公府,一定要治好小公爷。 三位太医在这方面的经验还算有些丰富,所以除非高烧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轮流值守。 这一值守,精力就回来了。 所以这一天一大早,满宝去邳国公府,检查完苏坚的情况,又看了一下药方后,除了值守的太医外,另外两位太医也从各自的房间里出来,让小厮守着苏坚,然后他们在院子里的桌子边上一坐,四人就开始激烈的交流起医术来。 开膛破肚这样的医术不是谁都敢开的,至少郑太医他们就只见过范太医这么看,且面对的大多是武人。 除此外就是一些传言了。 比如齐国公的大腿叫范太医缝过,据说当时在战场上被敌将一刀砍在了大腿上,失血甚多,是范太医把腿给缝上止血的; 再比如邺侯的肚子也叫范太医缝过,同样是在战场上伤到了,听说肠子都流出来了,那肠子还叫范太医截了一小节…… 再传说就是先帝和当今的故事了。 这两位都上过战场,范太医出身军医,能成为太医就是因为先帝提携,据说先帝身上不少的伤都是范太医给治的。 而当今,包括早先的几位王爷,都被范太医治过,不过也只有外伤大家才会找范太医。 像大多数的病,包括伤后治疗,大家找的还是太医院里正统出身的太医。 但满宝有点儿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身上有范太医的影子,但又不止是范太医。 她不仅开腹缝合做得溜,最主要的是,治疗内症她也不差呀。 尤其她还在济世堂里坐堂,郑太医可是知道的,她在药铺里看得更多的竟然是妇人的病。 咳咳,所以,坐下来的三位太医没人敢小看了满宝。 虽然已经共事第三天,彼此都不算陌生了,但一直到这会儿才互通姓名呢。 满宝这才知道另两位太医,一位姓苗,一位姓郭,他们进太医院的年限和郑太医差不多,不过郑太医的医术略比他们高明一些,所以这次计太医被砍后,他就直接是头儿了。 天知道他一点儿也不想在这时候做主事,奈何计太医之后的确是他的官职和资历最高,这也是太医院不成名的规矩。 官职与资历最高者主事,当然,也承担主要的责任。 大家先从这件事出发,慨叹了一番后便开始交流医术,主要是大家对满宝这一次的开腹和输血都很感兴趣。 满宝对他们身上的本事也很感兴趣啊。 对于交流医术,她太有经验了,所以一边回答他们的问题,一边还反问了几个问题。 三位太医见满宝说得详细,连血清怎么制作都仔细的告诉他们了,他们便也不吝指教,满宝问的问题,他们也都细细的回答,有时候还会投桃报李,问一举三的回答她。 于是,苏老夫人扶着儿媳妇进院子时就看到四个大夫围着坐在一张石桌上,正一人拿着一支笔狂写东西。 她第一直觉就是她儿子又出事了…… 正要上前问,就听满宝抬起头来问,“那你们太医院就没有治疗时疫的好方子?” 郑太医头也不抬的道:“难,各地的时疫还因时节不同而不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不同,所以想大规模的治疗时疫很难,你要琢磨出一张什么都适从的方子,那才是千金方呢。” 另一边的苗太医道:“可以青史留名了。” 郭太医颔首:“不错。” 苏老夫人踉跄了一下,连忙上前问,“我家有人得了时疫?” 正埋头苦写的四人一起抬起头来看向苏老夫人,四人一时没回过神来,竟然同时眼睛一亮,兴奋的问:“老夫人,您家里有人得了时疫?” 郑太医三个还记得起身行礼,满宝却坐着没动。 但四人兴冲冲的问完后也反应过来了,郑太医连忙解释道:“老夫人误会了,并没有时疫,只是我们四个说起一些医术,正巧提到了时疫。” 苏老夫人就拍了胸口道:“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府里出了时疫呢。”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一千三十八章 扬名三 满宝就道:“是怪吓人的,要不我们来谈一下精元弱,难成育的病例?正巧……” 三位太医额头上的冷汗刷的一下就落了下来,郑太医连忙打断她的话,“不,我们还是仔细的来说一下时疫吧。” 满宝眼睛一亮,“你们有好方子?” 她这不是觉得时疫没好方子,想换别的探讨吗?正巧她手上有一个不育的病例在。 丁大夫他们总是不爱和她讨论这个病例,她以为太医院的太医们医术应该更精深,应该会知道点儿什么的。 可现在看他们的反应,他们似乎也不是很喜欢这个类型的病例。 真是的,都说女人喜欢讳疾忌医,可她怎么看着,男人比女人还讳疾忌医呢? 苏老夫人却看了满宝一眼,也不走了,就让人搬来一张椅子来坐在旁边听他们说话。 三位太医都冷汗淋淋的,满宝正低头写东西,还没察觉到,她抽过一张纸来道:“我记得我在一本医书上看到过一张有关时疫的方子,你们看看当不当用。” 满宝将方子写下来给他们看。 郑太医他们勉强把心神转回到医学探讨上,但坐了不到两刻钟便各自找了借口离开。 满宝颇为惋惜的看了一眼他们的背影,真是可惜,他们才探讨了一个上午呢。 苏老夫人这才笑着坐到满宝身边,掀起眼皮看了一眼跟在她身边伺候的嬷嬷。 嬷嬷便躬身领着丫头们退远了。 满宝扭头看了他们一眼,然后抬头看向苏老夫人。 苏老夫人冲她笑了笑,压低了声音问:“小周大夫还会治疗不孕不育?” 满宝斟酌的道:“年纪太大的话就不好治了,邳国公不是有儿子了吗?” 苏老夫人:“……我说的不是我家老头子,我是说一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 满宝:“小公爷?他也还好吧,不算不育,药不好乱吃的。” 苏老夫人:“……年纪跟他差不多,略小两岁。”怎么都是找的她家里的人? 满宝虽然很想知道是谁,但这到底是病人的隐私,不好深问,她便斟酌了一下道:“这个得看过病人才知道。” 苏老夫人泄气,“我以为周小大夫有经验的。” “现在还在累积经验中,过个三五个月就有一点儿经验了。” 苏老夫人精神一振,问道:“这是怎么说?” 满宝觉得不能泄露病人隐私,所以只道:“我手上有个病人就是不育,所以才想和郑太医他们取一下经。” “是男的问题?” 满宝点头。 苏老夫人大松一口气,她挥手道:“不用问郑太医他们了,他们不中用。” 满宝瞪圆了眼睛。 苏老夫人反应过来,轻咳一声道:“我是说他们在这方面也不擅长。” 满宝若有所思,“哦,那真是可惜。”看来苏老夫人问的那个病人在郑太医他们那里看过呀,真是可惜。 苏老夫人神秘兮兮的问她,“你有把握能把你那个病例治好吗?” “只有七成的把握,”满宝道:“这个也急不得的。” 苏老夫人若有所思的点头。 满宝在苏府里待到傍晚,离开前道:“明日我要去药铺上工,就不过来了。” 苏老夫人忙问道:“那我儿……” “郑太医他们在呢,肯定没问题的。”满宝说到这里,看向郑太医道:“郑太医,你说的那本医书……” “周小大夫放心,晚上我回去就和家兄说,明天给你带去。” 满宝高兴的点头。 郑太医就不好意思的道:“周小大夫,这医书是我家藏书,我也不敢取出来太久的,所以我恐只能借你三天。” 满宝就拍着胸脯道:“你放心,三天后一定归还。” 满宝高兴的告辞,打算回去以后就找白善和白二郎帮忙,明天轮流帮她抄书。 苏府的管家再次亲自把满宝送回去,这一次依旧带了不菲的礼物过去,还有一盘银子。 是真的银子,特别白的那种。 满宝眼睛总忍不住瞟向它们,等苏府的下人走了以后,她立即蹲到托盘那里去看那一锭锭排列整齐的银子。 一锭十两,一排五锭,一共三排。 明明银子都是差不多的,她也没少摸,但她就是觉得这次的银子特别的白,特别的好看。 她握着一只银锭摸了又摸,脸上笑开了花。 白善见了都忍不住笑眯了眼,庄先生见了觉着伤眼,忍不住重重的轻咳了一声。 满宝立即抱着银锭起身,绷得直直的看向庄先生,“先生好!” 庄先生瞥了她一眼后问:“这是医资?” “嗯,”满宝点头道:“我说了明天我要去济世堂坐堂了。” 庄先生点了点头。 “我们回来啦!”周五郎领着弟弟和侄子侄女们跑进来,看到院子里放的东西惊了一下,目光一下就盯住了桌子托盘上的银锭,他问,“这些是什么?” 满宝一边把托盘上的银锭收到怀里抱着,一边道:“是病人家里给我的谢礼,五哥,你们怎么都回来了,今晚铺子不开吗?” 周五郎看着她怀里都快抱不下的银锭道:“满宝,原来你真的成了神医了?” 满宝勉强抱住怀里的银锭,扭头看向他,“神医?” “你还不知道吧,今天到处都有人在说京城出了一个小神医,就是济世堂里坐堂的小周大夫,人的肚子破了可以缝上,血流光了还能换血,把死人给救回了。” 周立君连连点头,“是啊小姑,都在传你是神医呢,五叔就说晚上回来看看,正好休息一晚上。” 满宝立即扭头看向白善。 白善摇头道:“我可没让他们这么传,我给他们讲的时候说的可都是照实说的。” 白善问周五郎,“传这种话的是一群小孩儿?” “那倒不是,是一群大老爷们,来吃饭的时候说的热火朝天的,说是内城都传遍了,还有一些大婶大嫂子也在传,”周五郎看向满宝和白善,“这事会不会是个麻烦?” 满宝自然觉得是个麻烦的,虽然她是很想自己声名远扬的,但这也忒假了吧。 肚子破了倒是可以缝起来,但血流光了换血也没用啊,最主要的是,人死了真的不能救回来呀!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一千三十九章 扬名四 满宝看向先生,白善也看向先生。 庄先生轻咳了一声,挥手道:“没事,没事,三人成虎,京城里各种流言多了去了,也不是什么事儿都信的。” 满宝便松了一口气。 她把银子抱回屋里,然后一股脑的丢到系统空间内,决定等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再整理。 除了银子,苏家还送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布料,文房四宝,还有一匣子精巧的珠花首饰,不是很贵重,但看着很好看,满宝这个年纪正好用得着。 满宝只取了文房四宝,其他的东西就不太有兴趣的放在桌子上让大家分。 周五郎周六郎和大头二头看了一眼那花花绿绿的布料后便移开了目光,挥手道:“你和立君拿去做衣裳吧,那流言的事儿真的不用澄清吗?” 白二郎道:“澄清什么呀,那是我们花了二十两银子雇人传的,再去澄清,那二十两不是白花了吗?” 周五郎伸出两根手指,颤抖着道:“二,二十两……” “二十两?”满宝也惊讶,“我不是只给了十两吗?” 周五郎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扭头问她,“这银子还是你花的?” 满宝道:“要想获得就得先付出,十两银子而已,我刚才不是挣回来了吗?” “那,那能一样吗,没流言前你就把人给救了,这谢礼本来就是要给你的。”周五郎道:“你想传这样的流言,你告诉我呀,我们几个就能给你办了。” 周六郎几个连连点头,就是,就是,说闲话谁不会呀,以前在七里村的时候,半天不到的功夫,消息就能从村头传到村尾。 白善便轻咳一声道:“周五哥,京城可比七里村大多了,一个坊就有十个七里村这么多,你看内城有多少坊,外城又有多少坊?” 他道:“你别小看了扬名这事,大山他们要想把消息传遍这内外城十八坊,不知道要雇多少人呢,而且他们还得把故事来回的说,让人感兴趣,记住,这才能满宝的名气宣扬出去。” 一旁的庄先生赞许的点了点头。 “可扬名到底有什么好处?” 白善顿了一下后道:“这个好处是不能言说的,但世人皆知的,是名士,不论是普通人,还是权贵,甚至是皇权都要多一分尊敬,不论是否发自内心。” 庄先生惊讶的看向白善,没想到他能想到这一点儿,甚至还能说出来。 白善道:“只要一个人还有顾虑,还会在意世俗的目光,那他对名士就会多两分忌惮。” 满宝想了想,觉得他说的对,于是点头补充道:“成了名士,还会有更多的人请我去看病,各种疑难杂症,钱也会多点儿。” 庄先生:……为什么什么话儿到了大徒儿那里就变得俗气了呢? 白善却是附和的点了点头,显然很赞同满宝的话。 他低头去看满宝,正巧满宝也抬头看向他,俩人便隔着台阶相视一乐。 白二郎站在一旁,看看这个,又扭头看看那个,就打了一个激灵,觉着浑身都是鸡皮疙瘩。 周五郎被他们说服了,然后扭头仔细的打量满宝,摸着胸口道:“我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幺妹成了神医,我怎么觉着这么奇怪呢?心慌慌的。” 大头:“五叔,一把屎一把尿的是我娘,你最多领着小姑出去玩儿,不对呀,小时候好像我们带小姑玩儿还多些。” 周五郎拍了他一下,问道:“那你们是谁带的?还不是我和你六叔。” 满宝不理他们,招呼周立君一起把剩下的礼物也搬回房间,然后姑侄两个就挑着布料要做新衣裳。 周立君道:“都中秋了,眼见着冬天都快到了,听说京城的冬天冷着呢,要不要给五叔他们也做一套厚些的衣裳?” “可这布料他们都穿不了呀。” “等找了空我们就去布庄逛一逛。” 满宝一想,点头道:“那行,到时候给爹和大哥他们也买点儿,然后和这些布料一起寄回家去。” “走驿站很贵的。” “白善他们肯定会往回送信的,到时候让人顺手带上就行。” 周立君一想也是,点头高兴的应下了,“那我给大姐和三妹挑两匹最好看的布料。” “好,这桃红的合适大丫……” 姑侄两个兴致勃勃的在屋里挑选东西,庄先生则叫了白善去书房说话,白二郎便和大头他们玩在了一起。 扬名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大家都没怎么把它放在心上,他们却不知道,外面满宝的名字就好似中秋的风一样,一阵一阵的吹过京城的每个角落。 第二天,满宝背着背篓从马车上走下来,正要进济世堂的时候,就发现济世堂里外都围满了人,她才下车,大家就齐刷刷的扭头过来看她。 一个中年人盯着满宝看,问道:“小娘子是周小大夫?” 白善撩开帘子往外看,看到这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即道:“快上车。” 满宝转身就要上车,小郑掌柜却带着几个伙计从药铺里挤出来,看到她便一把抓住,和伙计将她团团围住,“快进去,快进去,哎呀,我都忘了去通知你今儿不要来了,实在是忙昏了头……” “她就是小周大夫,就是小神医!” 人群一下沸腾起来,大家纷纷朝满宝涌去,挥舞着手道:“神医,神医,你给我看看病吧……” “神医,你看看我爹吧,我爹已经躺床上半年了……” “神医,还有我,还有我……” 满宝被人挤得差点儿摔倒,有人都把手伸到了她脸前面来,满宝没好气的喊道:“你们这么活蹦乱跳的,到底哪儿有病?” 可惜现场嘈杂,没人听到她说话。 车里的白善和白二郎都惊呆了,立即跳下车把挤上去的人扒拉开,喊道:“大家冷静冷静,这是药铺,是药铺啊……” 小郑掌柜带着伙计将满宝护在中间,愣是从重围中杀进了铺子里,一进大堂就把人使劲儿的往后院塞,白善和白二郎也在大吉的帮助下稀里糊涂的走到了跟前。 小郑掌柜一看见他们便顺手也往后院一塞,然后和伙计把门守住,用力的将门关上,这才头发散乱的回身笑着招呼大家:“大家冷静,冷静,要看病得排队才行,要排队呀。”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一千四十章 追医啊(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一) “我们要见小周大夫啊——” “就是啊,我们要见的是小神医——” 大家挥舞着手臂就往前冲,小郑掌柜脸上的笑容维持不住了,连忙带着伙计们挡在众人面前,喊道:“冷静些,冷静些,小神医只有一个,你们这么多人要看病也得排队才行啊……” 满宝头发也乱了,但白善和白二郎比她可狼狈多了,三人摸了摸头发,勉强捋了捋,再看向一旁站着的大吉时便放弃了,算了,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儿吧。 “你们也进来了呀。” 大家往后看,就见郑大掌柜和丁大夫他们刚整理好头发和衣服从屋里出来,见他们如此狼狈,见怪不怪的道:“去休息室里整理整理吧。” 满宝摇头表示不急,她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小神医?” “可不是吗,”丁大夫道:“今儿我刚到药铺的时候,门外就侯了不少人,一问,都是找你的,然后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大掌柜来的时候,门外的街面上都站满了人,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人给抢进来的。” 郑大掌柜消息比他们灵通点儿,道:“昨天我就听到街面上有人在议论你了,说是咱济世堂出了一个小神医,我想着他们也没说错,你的确给小公爷开腹止血,还创出了输血大法这样的医术,还替你高兴呢,谁知今儿来的人竟这么多。” 满宝咽了咽口水,目光忍不住瞟向白善。 白善也咽了咽口水,这银子的效果这么猛? 竟然一天一夜就如此了? 这不会是那小子故意雇了人来蒙他的吧? 他记得他说过,起码得七八天才能见效的,最快也得三四天的时间啊。 三人面面相觑,到底是他们自个的秘密,满宝不想公之于众,于是轻咳一声道:“可我看外面叫着嚷着的那些人也不像是病人啊。” 郑大掌柜就一拍大腿道:“是啊,这其中真是病人的没几个,多是替家人来问医,或者干脆就是来凑热闹的。” “不是,我们这儿又不是卖别的东西的,我们这儿是药铺啊,是看病的地方,他们来凑什么热闹?”满宝没好气的道:“难道我们药铺也可以买一送一吗?” “还真可以。”郑大掌柜道:“铺子里的红枣啊,红糖啊什么的还是很受欢迎的,而且老少皆宜。” 满宝、白善和白二郎:…… “大掌柜,”丁大夫都觉得大掌柜昏头了,忍不住叫一声道:“我们总不能一直被人堵着吧,今天药铺还看不看病了?” “看,”郑大掌柜的神智终于清醒了,他看向满宝道:“满宝啊,你想办法从墙上爬出去,然后跑远一点儿,再把店里的人都引走吧。” 满宝瞪眼,指着自己道:“我引走?” “没错,”郑大掌柜沉重的道:“你听听外头的声音。” 三人就竖起耳朵去听,就听到外面的人都叫得声嘶力竭了。 “听到了吗?” 三人沉重的点头。 郑大掌柜就道:“这种时候什么道理都是说不通的,什么话都是进不了他们的耳朵的,咱又是药铺,治病救人的,总不能现场杀个人,或者打个人震慑对方吧?” 满宝点头,的确不能。 “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你出去,跑远点儿,然后把人引走,反正你们有马车,他们肯定追不上你们,等他们跑一阵就冷静下来了。”张大掌柜引着他们走到墙头下,指着梯子道:“爬上去吧,我刚才已经和隔壁的保和医馆说好了,一会儿你们就爬到他们的院子里去,从那儿出去。” 三人:…… 大吉道:“我先过去吧。” “那让满宝先和对方打个招呼。”郑大掌柜让满宝先爬上去跟对面的人打个招呼。 满宝一头雾水的爬上梯子,越过墙头往隔壁院子一看,早就候在隔壁院子的大夫们齐齐抬头,冲满宝露出大大的笑容,纷纷抬手打招呼,“周小大夫是吧,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 “周小大夫,你记不记得我,你每天来上工的时候都能碰巧遇着我也上工,我们还打过招呼呢。” “还有我,还有我,周小大夫,我们还在门口说过话呢,以后我们也可以交流一下医术呀,我就特别好奇,这人和人的血果然都能相融,都能互相输送吗?” 满宝立即回道:“当然不是,得找到血型才行。” 对面立即问,“这血型怎么找?” “用血清找,我把这血型啊分为一二三四……” 郑大掌柜见满宝站在梯子上就跟对面的人交流起医术来,气得不行,连忙催到:“这个过后再说,过后再说,你过去以后立即出门去,可别在他们家停太长时间,我们药铺要被挤坏了。” 对面的大夫听到了,立即点头道:“对对对,小周大夫你先过来,过来我们慢慢谈。” “不能慢慢谈!”郑大掌柜跳脚,隔着一面墙就和对面吵起来,“你们要请教就不能改天吗,都说好了今儿先帮我把人偷出去,我们后院的门要守不住了。” 满宝也不等大吉先过去了,连忙爬上墙头,又踩着他们保和医馆的梯子下去。 白善和白二郎跟在后面爬上去,大吉最后爬上去,像一个普通的车夫一样老实的踩着梯子落在地上。 这边保和医馆的大夫们正围着满宝和她讨论。 郑大掌柜的脑袋从墙那头冒出来,他站在梯子上瞪着对面的人,“你们的钱掌柜呢,让他出来,他答应过我啥了,赶紧把人给我送出去。” 隔壁的大夫们不理他。 但满宝不能不理呀,她对郑大掌柜拱了拱手,对这边的大夫们道:“等我回来和你们讨论,正好,我也有医案想请教你们呢。” 保和医馆的大夫们乐得不行,连连点头道:“互相请教,互相请教。” 白善已经往外看了一眼,拉上满宝道:“快走吧,大吉去赶车了。” 三人弓着身悄咪咪的溜到前堂,保和医馆里的病人大多也都跑出去看热闹了,三人用袖子遮住脸,在医馆大夫们的掩护下跑出去,一溜烟的爬上大吉赶过来的马车。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一千四十一章 来京 马车往前跑了一段儿,满宝就掀开车窗,探出半个身子往后叫:“我在这儿呀,你们来追我呀!” 白善从她旁边挤出来,见那些人没理她,便帮着她冲那边喊道:“我们都在这儿呢,你们来啊——” 总算是有人回头看了他们一眼,这一回头不要紧,大家立即指着跑出好长一段距离的马车喊道:“小神医在那儿呢……” 大家纷纷回头,拔腿就朝他们追。 大吉听到动静,哒的一声就抽了马屁股一下,马车就飞快的跑出去了。 满宝和白善见一群人呼啦啦的朝他们追来,就兴奋的噢噢叫着,一个劲儿的给他们鼓劲儿,“你们来呀,你们来呀——” 白二郎也从另一边窗里探出脑袋来,也兴奋的冲他们挥手,大概是觉得不过瘾,他还摸出一张帕子在空中挥舞,大喊道:“快来呀,快来呀,快来追我们呀——” 大吉打马驾车走在最前面,后面哇啦啦的跟着一大群追着他们的人,一边追还一边招手让他们停下。 收到消息正赶来济世堂维持秩序的衙役们看到这么大一群人,只能临时改变目标,跟在这群人后面追,想要他们停下散去。 于是,站在酒楼上的人就看到一辆马车带着三个嘻嘻哈哈的少年少女从窗下经过,后头带着一大群都快要跑不动却执着的追着他们的人,再后面则是一小群衙役。 益州王:…… 他扭头问旁边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旁边的人连忙让手下去打听,不一会儿便得了确切的消息回来,然后躬身道:“王爷,车里的是救了小公爷的小神医,京城的百姓听说,都想找她看病,结果把济世堂给围得水泄不通,这小神医不知打哪儿又钻出来了,正把人引开呢。” 益州王皱眉,“在京城里如此喧哗成何体统?让京兆府去处理一下。” “是。” 而在不远处的包厢里,有人发出哈哈的大笑声,声音直接传到了这个包房里。 益州王沉默了一下,站在他身旁的人立即低声道:“听着像是太子殿下的声音。” 太子殿下正在包厢里捂着肚子乐,他擦了擦眼角浸出来的泪花,大笑着挥手道:“赏!” 刚回禀了事情的侍人立即高兴的跪下,高声道:“谢殿下赏。” 一旁坐着的人好奇的问,“往常京都也出现过追车求子,求诗的才子,殿下看了不乐,怎么这会儿这么乐?” 太子殿下笑问,“表哥刚才不也乐出声了?” 赵焕一想到刚才从窗里探出头来往后挥手大笑的三个少年,便也忍不住笑了一下,微微摇头道:“的确可乐,殿下认识他们三个?” “刚才侍人不是说了吗,其中一个是救了三郎的大夫。” 赵焕惊讶,“还真是神医不成?可我看他们三个的年纪都很……” “都很小是吧?”太子不太在意的挥手道:“有志不在年高,自然,有才也不在年幼。郑宏那匹夫没本事救三郎,又怕孤问他的罪,就临时拉了一个民间大夫来,没想到她还真有些本事,听说季相的小孙子去年也落马了,差点没叫马拖死,也是她止住了血把命给拉回来的。” 赵焕若有所思,“如此说来,她根基也不浅呀。” 太子就挑了挑嘴唇道:“是不浅,你说奇怪不奇怪,她师弟拿了二十吊钱要给她扬名,本想着七八天能把名气打出去就算不错了,结果一夜之间她的名字就满京皆知了。” 赵焕吓了一跳,“不会是殿下……” 太子没好气的道:“我吃饱了没事干吗?我才不去费这个劲儿呢,孤不过偶尔知道了,就顺手查了一下而已,可是很奇怪,就是查不到是谁帮了他们这一把。” 赵焕蹙眉,“能在京城里瞒得过殿下耳目的……” “那可就多了,”太子漫不经心的道:“满京城里,谁想瞒孤都是最简单不过的,我算什么?” 赵焕垂头握着茶杯没说话,但心里却自己思量开了。 太子是陛下登基后就被立为太子的,他也就这几年才荒唐起来,在此之前他虽不至于朝野称颂,但满朝文武对他还是满意居多的,只是因为他是储君,不能夸而已。 虽然这几年三皇子很受宠,但那就是看似而已,论实力,他还是远远比不上从小就被当做储君培养的太子。 要是连太子都查不到的势力,来去也就那么几个而已,最有可能的便是宫中那位了。 可为什么呀? 那不就是个大夫吗? 太子也在心里想,车里那三个少年少女,不就是大夫和学生吗? 谁那么费劲儿的帮他们? 还动了连他都查不到的势力。 大吉带着他们绕着大街拐了一圈,见后面还跟着人,干脆就朝外城跑去。 快要出内城的时候,三人探头往后面看,只远远的跟着稀稀落落的几个人,便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飘了半条街,街上的人都不由朝他们看过来。 一队才进入内城的车队听到这熟悉的笑声,不论是车上的人,还是车下的人都抬头循声看过去。 车帘子撩开,刘老夫人探头往前看了一眼,一眼就看到了两个从车窗那里钻出来的脑袋,目光再一转,便又看到了另外一边窗伸出来的小脑袋。 看他们仰天大笑的模样,刘老夫人也忍不住眼中流露出笑意,却又有些无奈。 郑氏也看得一愣一愣的,问道:“娘,不是说要低调吗?” 她看着,三个孩子和在村里也没什么区别呀。 眼观六路的大吉也看到了迎面走来的车队,慢慢拉停了马车,还在朝后看的三人见马车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便一起转头看向前面,还没留意到车队,“大吉,怎么停下来了,还有人追呢,我们快出内城去,拉着他们到外城跑一圈。” 大吉直接冲着前面弯腰,叫道:“老夫人,夫人!” 白善和满宝便一起偏过头去看,就对上了撩起帘子正看他们的刘老夫人。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一千四十二章 请假了吗 俩人心一虚,立即把脑袋往窗内缩去,结果太急,俩人的脑袋撞在了一起,满宝觉得头顶好疼,白善则是眼睛都红了,捂着下巴说不出话来。 俩人缩进车里,满宝捂着脑袋心虚的看着他的脸,“你没事吧,我来看看。” 愣是掰开他的手看了一眼下巴,然后问,“张嘴让我看看里面。” 白善红着眼睛张嘴让她看,满宝低着脑袋认真去看,小声道:“好像肿了,你是不是咬到了?” 白善微微点头。 白二郎也凑上去要看,白善嫌弃的一把推开他的脑袋,含糊的道:“你又不是大夫,看什么看?” 大吉已经等老夫人的车过去,然后打转马车跟在他们身后,后面白家的下人特意给他们留出位置来。 因为前面还有气喘吁吁依旧坚持不懈要追他们的人,所以大吉招来一个下人,自己钻进了马车里。 他们的马车混在车队之间从稀稀落落的那几个人面前经过,他们也没发现,顺利的拐回到常青巷。 刘老夫人撩起帘子往外看了一眼,对迎出来的刘贵道:“最后两辆车是给庄先生,大郎二郎和满宝他们带的东西,就在这儿卸下,余下的东西都送回我们的别院去,叫人收拾好屋子,烧上热水,我们稍晚些就过去。” 刘贵弯着腰应下,伸手把他娘扶下来,刘嬷嬷这才转身把郑氏扶下来,俩人这才伸手去扶刘老夫人。 后头车上的白善已经跳下马车,领着满宝和白二郎跑上来,三人挤开刘嬷嬷和郑氏,又乖又巧的伸手去扶刘老夫人。 刘老夫人垂眸看了三人一眼,伸手搭在他们手上下车,不理白善,直接扶着满宝的手进门,笑问:“你们刚要去干什么?” 满宝左手被扶住,便用右手挠了挠脑袋:“我们……” 她不由看向一旁的白善。 刘老夫人这才看向白善和白二郎,问道:“今儿不上学吗?” 三个孩子齐齐瞪圆了眼睛,这才想起这一遭,对啊,他们是要去上学的呀! 刘老夫人扫了三人一眼,扶着满宝的手道:“走吧,先进去见过庄先生。” 家里现在也只有庄先生在,听说刘老夫人他们到了,他便出来迎接,结果还看到了三个应该上工上学的弟子。 他脚步顿了一下,然后走上前去请刘老夫人入内。 刘老夫人笑着与他见礼,到了后院和庄先生说话。 她说了一些她路上的情况,庄先生也表示他们在京城目前一切都好。 俩人谈完最基本的,便一起扭头去看站在一旁的三人。 三人一起低下了自己的脑袋,庄先生微微皱眉,问道:“若想去接老夫人,怎么不告诉为师?” 满宝咽了咽口水,作为大师姐,她不得不解释一下这个误会,“先生,我们不知道老夫人今日进京,我们是路上碰到的。” 庄先生眉头皱的更紧了,“那怎么没去上学,也没去上工?” 三人相视一眼,低着脑袋把今天被人围堵的事儿说了。 刘老夫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惊喜的问道:“满宝现在已经是名扬京城的神医了?” 满宝有些尴尬,小声道:“花钱买的。” 白家婆媳愣住,“什么?” 白善不好意思的道:“祖母,这是我们花钱买的。” 说罢将他们花了二十两让人帮忙扬名的事儿说了。 白家婆媳目瞪口呆。 庄先生轻咳一声,他们这还是跟他学的呢,于是他略过这件事的讨论,转而问道:“只一夜间便传得这么广,这么深了?” 三人一起点头。 庄先生蹙眉,“那些人还都信了?” “不管是真信还是假信,反正他们就是围着满宝一直喊神医,挤在济世堂那里求她看病。”白善道:“可疯狂了,我长这么大,就是过中秋时都没看到人这么疯的,没办法,我们只好跑了。” 庄先生眉头紧蹙,扭头和刘老夫人对视一眼,然后道:“你们今天先
相关推荐:
寒门少君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重生纪事
大奥爱憎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总裁越过界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都市之绝世杀神
重置
长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