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但满宝算得上过目不忘,自然记得她们。 皇后给周满赐座,似乎是为了让她们好交流,座位特意放在了她们的对面。 满宝看了一眼那位置,又悄悄的看了一眼皇后,得到她鼓励的微微点头后便上前坐下。 几位夫人张嘴就要问话,但座上的皇后突然端起了茶杯对满宝笑道:“夫人们有许多的问题要问,今儿下午你就不用去太子妃和恭王的那里了,先给夫人们答疑解惑的好。” 满宝微微弯腰应下。 正想抱怨萧院正开价太高的夫人们心思一转,咽了一下口水后转而问道:“周小娘子,我们才和萧院正说呢,家里送进太医署的人不一样,要学的东西也和一般的医者不同,实在不必和其他人一起上课,不如单独组成一个班,由周小娘子亲自教她们。” 满宝笑着推辞道:“所有的医术都要从最基础的学起的,医都共通,太医院里其他太医的医术都不下于我,若要我全程带班是不可能的,不过是负责一两门课而已。” 满宝看向皇后道:“我等太医虽在太医署中任教,但太医院里的工作也不能荒废的。” 几位夫人对视了一眼,赵国公夫人也端起茶杯喝起茶来,邳国公夫人只能开口问道:“那不知太医署打算教她们什么医术?” 她们最关心的还是她们想要的医术能不能教给她们。 满宝在京城呆了一年半的时间了,没少出入后宅,知道她们最关系的是什么,便掰着手指头细细地给她们数,“就算是单独教她们,《脉诀》、《本草》、《明堂》和《素问》这四本最基础的医书也是要学的,如果她们识字,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便可以学完,第三年太医署便可以教她们少儿和妇人常见的病症。” 她顿了顿后道:“我知道,诸位夫人是要养私医,这样以后家里方便些,但一家人生的病很杂,她们要学的东西必定要比别的科目更杂些,若想她们精通些,那便照着体疗科来教,大概需要八年的时间。” 夫人们一听纷纷不太愿意,这也太久了,在她们看来,三年的时间就已经够久了。 满宝看出她们的想法,道:“三年的课程也不过是学了基础而已,可能还没有宫中的医女们来得博学。” 满宝看了一下她们的脸色,压低了声音道:“像女子身上起了疹子、备孕、保胎和生产,以及产后崩漏等各种问题,她们全都要学,甚至少儿常见的一些病症,以及风寒、风热、中风等,她们不仅要学诊断用药,还要学针灸按摩这些有针对的,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是学不全的。” 李夫人便立即道:“那就五年。” 其他夫人沉吟片刻后也道:“五年也可以,八年就实在是太长了。” 满宝就松了一口气。 几位夫人就委婉的表达了一下她们的意愿,她们觉得少儿和一般其他的病症可以少教一些也没什么的,主要是妇科一类的疾病。 尤其是针灸,她们都是感受过周满针灸过的好处的。 家中其他人生病,不论是男主人们,还是小孩子,都可以请大夫或太医上门来看诊,家里再花钱养个大夫在家里也是可以的。 就是现在,他们这些家里人多的,谁家里不养着一个大夫呢? 只是女医难求,女子,尤其是家中的女儿身上不舒服,尤其是身上起了什么东西,或是哪儿疼痛了,因为羞于出口,所以常自己要嬷嬷去抓药,有的因为抓的药不对症,反复的也有; 或是因为药效不太好,反正总是有些差强人意。 但家里有个女医就不一样了,都是女子,许多话也好说,就是问诊扎针也方便,不必和见男大夫一样遮遮掩掩的。 更别说,除了家中的女孩儿,还有儿媳妇、孙媳妇这些了,谁成亲生孩子以后没有一些毛病? 大家平日里看着脸色不差,开开心心的,但私底下哪儿哪儿不舒服,估计也就自己和身边的丫头才知道。 多半是靠熬的。 有权有势家的女子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外面的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了。她娘年轻时候身上那么多毛病不就是总憋着不说吗? 后来病得动弹不了后才去看的大夫,然后一副药吃了近十年,也只有病危时才会去大梨村请陆老大夫再看一看。 满宝收回心神,快速的在心里计算着她们需要开的课程,半响后点头道:“我回去和萧院正商量,应该可以的。” 反正她们有钱,课程可以灵活些。 夫人们满意了,还小声的抱怨起来,有好些问题都不好去问外面的大夫,不仅是因为不好意思,还因为外面的大夫嘴巴若是不严实,传出去对家中女孩儿的声誉很不好。 满宝表示理解。 说完最要紧的内容,接下来自然就是谈钱了,因为前面交流得不错,夫人们对着满宝不像对萧院正那么强硬,但也表达了太医署的定价过高的想法。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 第1683章 节省 满宝就叹息一声道:“夫人,我们太医院现在只有三十六人而已,连萧院正都要去带课,要教的课程又多,而且这仅仅是第一年,明年还要招入新生,您别看这才一个班,却至少需要四位先生去教她们,先不论太医们花费的精力,朝廷和陛下为办太医署便花费了不少,她们这些人学成以后是去做私医的,和要入医署到各地去的弟子不一样。“ 满宝话没说透,但意思很明白。 你们要养的是私医,好意思挖朝廷和陛下的墙脚吗? 座上的皇后便也跟着叹息,“为建造太医署,陛下私库里的钱都花光了,也是因此长豫的婚事才往后推了两年。” 众夫人:……难道不是周满说女子太早成亲不好,然后皇帝心疼闺女,特地推迟的吗? 前两次宫宴上说的话今天就改口了吗? 但没人会不识趣的将这一点儿点出来。皇后都亲自开口了,便是她们觉得贵,也不会就这几十两银子扯皮。 因此她们对视过后便应了下来,“一百两就一百两吧,不过这名额你可得多给我们留点儿。” 满宝道:“那就翻倍好了,十个名额变二十个名额。”见她们似乎不太愿意的样子,满宝立即解释道:“这小班上课总能兼顾学生一些,再多,先生精力有限,总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大家一听,这才莫可奈何的应下。 说完了正经事,宿国公夫人便伸手拉起满宝的手笑道:“周小娘子,这得了空也去我家坐坐,我家老二家的最近身上不好,请了大夫来看才知道是有喜了,想请你去给她看看。” 既然已经请了大夫,那她就没必要再看一次了吧? 不过满宝想了想还是点头应下了。 等送走了宿国公夫人等人,满宝看了一眼被留下的赵国公夫人,也躬身退了下去。 一直留在偏殿里等消息的萧院正看见,立即出来,凑上去小声的问道:“怎么样了?” 满宝冲他点头,小声道:“一年一百两,二十个名额,她们应下了。” 萧院正一愣,问道:“你怎么和她们说的,怎么就应了?” 满宝道:“没怎么说,就是说了些太医署的艰难之处而已,而且还有皇后娘娘在呢,她们总不好挖陛下的墙脚吧?” 萧院正:……那为什么冲着他的时候就好意思? 他抬头看了一眼周满,清了清嗓子道:“这也是你好运,要是前面朝堂上的大人们来谈,那是一两一文都要计算清楚的,必定不会这么爽快。”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男人都小气,一点儿也不爽利。” 萧院正:…… 总觉得这话好似有些不对。 “萧院正,她们送来的人要单独教,回头我列个课程出来,您和众太医商议商议?” 萧院正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他点点头道:“好,你先把课程列出来,明儿把单子给我后我去找刘太医他们商量。” 这事就算定下了。 满宝回到崇文馆就开始摸出纸笔来列她们要学的课程。 最初的课程都是定好的,她需要列的是后面的,但知道了她们想要什么样的大夫,再列出课程来就不难了。 毕竟太医院已经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将整个太医署的课程定了下来,基本上是从那些课程中挑出她们必须要学的课程来就行,还有一些关联性比较大的课程。 下学以后,找过来的白善见她还在埋头苦写,便凑上去看了一眼,问道:“怎么还在写课程,这东西不是早就定好了吗?” 满宝一边写一边给他做了解释,道:“我觉得这也算是互惠互利的事儿了,两千两呢,这点儿钱也不少了。” 白善便笑问,“陛下还缺这点钱吗?” “知道什么是积少成多吗?”满宝道:“这个地方不知道节省,那个地方不知道开流,所有人都不知道节俭,陛下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不够用的。” “户部更不用说,自我知道户部和国库后,我就没听哪一个官说过国库丰盈的,年年钱都不够使,上次我们太医署想要多添置一副药柜,就在单子上列了二十两银子,结果户部都给划去了,说一副药柜就足够,哪儿需要两副的?” 满宝摇头道:“抠门得紧,我们太医署要是自己有钱,再买药柜的时候还用得着和户部申请吗?直接就买了,还能一次买十副。” 白善乐,“用五副丢五副吗?” 满宝也乐,点头道:“没错。” 而赵国公夫人在所有人走后,走上前去温声问皇后,“娘娘,陛下的私库真的空了?” 皇后就浅笑道:“陛下也是为了民生。” 赵国公夫人便道:“那也不能将钱都用在外头上,那到底是你们的私房,也该为自己,为孩子留一些。” 她道:“长豫公主到底年纪不小了,就是再拖,这一二年也该说亲了,更别说五皇子就要出宫开府,还要去封地就藩,这一桩桩一项项哪儿不要钱?” 当然,皇子就藩的王府是要户部出钱,工部来建的,但刚建成的宅子里能有什么? 最后不还得皇帝和皇后来贴补? 纵然杨贵妃会给她儿子准备,但皇帝也会给的,就是皇后娘娘,就算只是为了面子也会出一些钱的,何况皇后对五皇子还不错,那出的更不少了、 赵国公夫人都忍不住替皇后忧心,低声问道:“要不要我和国公送些钱进来?” “千万别,”皇后拦住了她,笑道:“嫂嫂拖家带口的也不容易,宫里便是艰难些也不至于如此,您放心。” 赵国公夫人便叹气,“我听说娘娘已经裁减了一批宫女,前儿又给太医署送去了一批宫女,外头都说,宫中艰难呢。” 皇后没想到外面会传出这样的话来,忍不住道:“那不过是太医署在外面招不到合适的女孩儿,我这才从宫里选了人顶上的。” 见赵国公夫人一脸不信的模样,皇后便顿了顿后转开话题,“嫂嫂怎么也和她们一样想着往太医署要人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684章 奉命 赵国公夫人沉默了一下后附耳过去小声道:“老大家的小闺女,才七岁呢,近来这胸口就疼得不行,我们摸着似乎有肿块,嬷嬷们看不出什么来,又不好往外请大夫,只能往外报了个丫头的名字抓了些药回来吃,只是效果一般。” 她叹息道:“听那些大夫的意思,不是什么大的毛病,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总忧心,所以想着家里还是有个女医才方便。” 皇后想起身体越发康健的明达,忍不住点了点。 明达以前的身体总不好,和她一样的老毛病,特别是春天柳絮翻飞的时候她都难受。 宫里倒是及时请了太医,但有时严重起来她身上隐秘一些的地方也会起疹子,只靠形容让太医诊治多少差了一些。 但自周满进宫以后,春天时明达只要远着柳絮就不再又太大的毛病,今年明达宫里主动叫太医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皇后理解了她们,心底叹了一口气后道:“等明日我让周满去府上看一看孩子吧。” 赵国公夫人本是想等周满休沐后再请人上门的,听见皇后明天就啃让人出宫去看诊,连忙感激的跪下替小孙女谢恩。 皇后伸手扶住她,笑道:“嫂嫂与我也太见外了,这事应该早些与我说的。” 太医院里的太医偶尔会接到诸如去给大臣们或他们的家属看病的命令,满宝这还是第一次接到这样明确的命令,以前都是出宫休沐后人家上门来请的。 所以接了命令的满宝还是挺稀奇的。 一大早将昨天写好的课程表交给了萧院正,她就提着药箱出宫去了。 荣四给她赶车,正要出宫时,正好遇上郑辜三个要进宫扎针去,满宝想了想,叫住他们,点了刘医女道:“你跟我去出诊。” 刘医女一听,立即提了自己的药箱爬上马车,郑辜和小芍只能羡慕的看着她们走远。 郑辜道:“所以做女子也是有好处的。” 郑芍:“……大师兄,我还是喜欢做男子。” 郑辜瞟了他一眼后道:“我也没说我就想做女子了呀,走吧,正好今儿报上来的名单不多,少了她一个,我们能多分几个病人。” 郑芍:“二师姐不在,那些宫女恐怕不会让我们扎针。” 郑辜:“……没事,我们能把所有内侍抢了也行。” 刘医女上次见满宝是在前天,师兄妹三个轮流上前请教问题,一个只有两刻钟的时间,时间很紧,今天难得有时间,刘医女就从药箱里掏出自己的笔记,顺便问了一句,“师父,我们去哪儿?” “去赵国公府,他们家的小娘子似乎生病了,娘娘让我去看看。” 刘医女就把笔记给收起来了,问道:“是什么病啊?” “不知道,来传口谕的宫女没说。” 到了赵国公府,不必俩人上前,荣四停好马车后便先一步上前敲门了,“周太医奉命来给府上的小姐看诊……” 门房立即就懂了,一边让人去后院通知主人,一边拆门槛让他们进去。 荣四等他们拆掉门槛后便拉了马车进去,放下车凳让她们下车。 刘医女要帮师父拿药箱,满宝看了一眼她另一手提的,见她坚持便干脆把药箱给她拿了。 很快有嬷嬷来领她们去后院,一大早的,赵国公府的小姐还没醒呢。 嬷嬷低声解释道:“小姐身子不适,这几天都起得晚些。” 满宝点头表示理解,她身体不舒服时也喜欢睡觉,睡觉是可以调理身体的。 俩人在偏房里等了一会儿,赵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过来和满宝打招呼,也是担心女儿。 俩人再偏房里坐了好一会儿,丫鬟便过来请人。 赵小姐半靠在床上,身上穿着里衣,头发简单的拢了一下,看到母亲也来了,便坐直了来,正要下床行礼,就被世子夫人按住。 世子夫人一脸心疼的道:“你身子不适就躺着,母亲又不是别人,何须你多礼?” 赵小姐红着眼睛应下,抬头看了周满和刘医女一眼,又低下头去了。 满宝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她的神色,见她似乎除了心情不太好外没什么毛病,便对世子夫人道:“夫人,我能不能给赵小姐把个脉?” 世子夫人连忙起身相让,和满宝道:“周太医快请,这孩子病了好几天了,总是说胸口疼,我只有这一个女儿,所以不免心疼些,还请周太医仔细的诊治诊治。” 满宝应下,先伸手摸了摸赵小姐的脉,只看得出来她的脉有点儿燥,今儿一早没吃早饭外就看不出什么来了。 不过一大早上的,饭都没吃,为什么会这么燥? 满宝问道:“你哪儿疼?” 赵小姐就低下头去不说话,头恨不得埋到胸口那儿去。 一旁的奶嬷嬷立即帮忙开口,“是胸口,左胸上疼。” 满宝吓了一跳,“是肉疼还是心疼?” 左胸里面可是心脏呢。 赵小姐还是不说话,奶嬷嬷便道:“是肉疼,奴婢摸着似乎还有个肉瘤的样子,瞧着倒像是长苞,可小姐年纪还小,按说是不应该的。” 赵小姐头更低了。 满宝皱了皱眉,看了一圈屋里站着的十来个人,干脆挥手道:“你们先退下吧,就,就世子夫人和奶嬷嬷留下就好。” 世子夫人一愣,然后也看出了女儿的不自在,连忙让下人们都退下。 刘医女没走,而是站到了周满的另一边,这样好看着。 满宝看了奶嬷嬷一眼,然后就对赵小姐道:“你别怕,你哪里疼告诉我,我摸一摸。” 赵小姐脸色通红,扭捏着不肯说话。 满宝便道:“你看,你是女孩子,我也是女孩子,你没和你姐妹们一起洗过澡吗?不用怕的。” “没有。”赵小姐声音小小的道:“我,我没跟她们洗过澡。” “那也不怕,你把衣服解开我看一看,摸一摸,这屋里也没别人,就你娘和奶嬷嬷在。” 赵小姐这才抬起头来偷偷的看了一眼母亲,又看了一眼奶嬷嬷,这才微微扯开一点儿衣裳让周满看,“就这儿,一碰到就好疼,穿着衣服压到了也疼。”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685章 看我徒弟呀 只扯开了一点儿衣襟,露出了脖子,她能看到什么呀? 见她的手隔着衣服给她指了一个位置,她干脆直接上手扯开了里衣,见她受惊都要哭了,她便一边摸,一边安抚道:“没事儿的,我们都是女孩儿。” “对对对,周太医是个小姐姐,小姐姐摸一下看你哪里不舒服,母亲也在这里呢。” 满宝很快摸到了硬块,她问道:“是这里是吗?” 赵小姐被按压得疼了一下,含着泪点头,“是,好疼的。” 满宝问道:“多久了?” 赵小姐小声道:“几天了。” 满宝笑问,“几天是几天?” 一旁的奶嬷嬷立即道:“有四天了。” 满宝在周边摸了摸,一边问她疼不疼,一边问,“你第一次觉得疼是什么时候?” 赵小姐迟疑着不肯说,满宝又问了第二次,她这才道:“就过完重阳没两日。” 世子夫人一听忍不住眼前一黑,“这都快一个月了,你怎么不告诉母亲呢?” 奶嬷嬷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么久了,吓得立即跪下。 赵小姐就抹着眼泪道:“一开始也不是很疼,就是有点儿,我也没在意……” 也是四天前,她感觉衣服磨到都疼,一按更疼,她这才慌了的,说到底她也才七岁而已,小姑娘这两天还总是吃药,一度以为自己要死了。 世子夫人勃然大怒,扭头怒喝奶嬷嬷,“你们都是怎么伺候的,竟这么久了才知道……” 奶嬷嬷吓得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小姑娘也被吓到了,立即哭得打嗝起来,满宝一见,不太赞同的看了世子夫人一眼,然后安慰她道:“没事儿,没事儿,不是多大的事儿,你这段时间都吃什么了?” 小姑娘哭得打抖,一边抖一边回答:“吃药了。” 还不等满宝说话,奶嬷嬷立即从怀里将药方拿出来奉上。 满宝要问的不是这个,不过还是接过了药方,一边打开看一边问,“我是说你都吃了什么饭菜,还有没有点心之类的?” 小姑娘哪里记得这些? 倒是跪在地上的奶嬷嬷小声道:“小姐因为吃药胃口有些不好,昨天早上就吃了一小碗乌骨鸡粥,中午用了些羊汤,晚上吃了一小碗面……” 满宝问道:“羊汤里都放了什么?” “也没什么,都是常见的东西,什么生姜、当归这些。” 满宝:“……那面呢?” “面是用厨房里吊的高汤煮的,因为小姐胃口不好,所以只放了些青菜,还打了一个鸡蛋。” 满宝干脆将手搭在赵小姐的脉上,问起昨天之前的饮食,奶嬷嬷把记得的全都说了,一旁的赵小姐也慢慢止住了哭声,偶尔补充一两句,“我还吃了獐肉,是我父亲去秋猎打回来的……” “我还吃了金桔,听说是南边进贡来的,陛下赏了祖父一些,我分了一小盘……” 或者“家里用桂圆做的点心也很好吃。” 当然,小姑娘也不是只吃了这种热性的大补之物,其他食物也没少吃,比如燕窝粥、鸽子粥之类的。 赵国公府孙辈中只有三个女孩儿,而只有赵大小姐是嫡出,她两个堂妹都是庶出,而且这会儿年纪还不是很大,因此家里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赵国公在宫里得了好东西,她两个哥哥有一份儿,那她肯定要比她哥哥们要更多一点点。 满宝听完了,便又伸手去摸她的另一边,问道:“那这边呢,疼不疼?” 赵小姐这会儿已经适应过来,心里好受多了,因此摇头,“不疼。” 满宝就收回手,对两大一小道:“没事儿,就是吃得太补了,血燥热,提前发育了。” 世子夫人便问道:“这算是好事吧?” 满宝心中无言,便忍不住抬头看了世子夫人一眼,然后摇头,“不是好事,是坏事!” 她指着窗外的花坛道:“花匠嫌弃种下去的花长得慢,于是使劲儿的施肥,还伸手把它往上拔了拔,您觉得这是好事吗?” 世子夫人:…… 奶嬷嬷:…… 只有一脸懵懂,还什么都不懂的赵小姐天真的道:“不是好事儿,花会死的。” 世子夫人吓了一跳,立即伸手捂住女儿的嘴巴,“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吹去,你乱说什么话?” 那花在周满的比喻里可是她! 赵小姐一脸迷茫的看着她母亲,世子夫人就心软了,连忙问道:“周太医,那这……这怎么办呢?” “没事儿,我给她开些凉血的药,也幸亏请了大夫看,不然以后怕是不止提早发育,还会出热疹的。”满宝转身去桌子边开方子,见奶嬷嬷还跪着,她便笑道:“麻烦你帮我拿一套笔墨来。” 正打算从药箱里拿纸和笔墨的刘医女手一顿,又将药箱给合了起来。 屋里另外三人都没察觉,世子夫人看向奶嬷嬷,沉声道:“还不快去!” 奶嬷嬷立即起身,转到小书房里捧了一套笔墨纸砚过来。 刘医女就上前倒水磨墨,满宝一边摊开纸一边和她们道:“近来热性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包括葱姜蒜这些,多吃些青菜,若想吃肉,少少的吃一些猪肉或鸡肉就好。” 世子夫人连连点头,满宝继续道:“我先开四日的药吧,一日两剂,不需要很大剂量,她胸中的硬块需要慢慢的消,一会儿我给她扎几针,四天后我休沐,我会再来看一次。” 世子夫人捏着手中的帕子问,“扎针是不是每日扎着更好些?” 满宝笑道:“自然是更好些,针灸可以助她祛瘀下火,还能稍稍止痛,要好很多。” “那周太医能不能每日都过来看看?” 满宝道:“我出宫须有娘娘手谕才行。” 世子夫人满脸的失望,要求皇后娘娘发话,还得她婆婆去才行。 满宝顿了顿后指了她身侧的刘医女道:“这是我的徒弟,她和我也学了不少的时间了,赵小姐要行的针法是最基础的,世子夫人要是信得过,我可以让她每日上门来行针。” 满宝和刘医女一起目光炯炯地看着世子夫人。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 第1686章 哄孩子 世子夫人看向刘医女,心内迟疑,徒弟再好,那还能有师父好吗? 可没有皇后的旨意,周满显然是不会出宫看诊的。 就在她迟疑间,满宝轻声道:“刘医女在济世堂也坐堂一段时间了,她真针灸上学得是真不错,我从不骗人的。” 世子夫人便笑了笑,却没有应下。 满宝略微有些失望,也不强迫,提笔写药方后将药方递给刘医女,随口道:“去燥凉血的方子,你看一看。” 刘医女心里也很失望,不过还是躬身接过药方背下来,回头将这病例记下。 她背完了药方才将药方交给奶嬷嬷。 满宝道:“吃完东西再扎针吧,让她先起床洗漱吃饭。” 她对赵小姐道:“不是大病,你不要焦心,不然心情不好,硬块反而会更大,也会更疼,你还小,每日早起和饭后多走动走动,多吃青菜少吃肉,近来不要吃补的东西,过个十天左右就消下去了。” 世子夫人问道:“这么久?” “这还是算了每五天给她扎一次针才这么快呢,不然估计得半个月才好消。”满宝安抚她们母女道:“这不是急症,没必要下重药,慢慢的消就是了,她年纪小,平衡才是最好的。” 世子夫人便低头看手中的方子,发现上面就四味药,一味还是甘草,显然是真的用药很少。 奶嬷嬷也不叫外面的丫头进来,自己服侍着赵小姐起床用早食,因为周满说不要补物,厨房里一直热着的鸽子粥就不能吃了,下人们斟酌了半响,最后只拿上来一碗白粥和一小碟青菜。 世子夫人一看便脸青了,“这也太简陋了吧?让人再煮些菜来。” 满宝想了想后便道:“煮个鸡蛋吧,差不多就可以了。” 世子夫人张了张嘴巴,最后还是闭上了。 用完了早饭,满宝也不急着扎针,和赵小姐坐在椅子上聊天,“你现在不用上学吗?” 赵小姐道:“我病了,祖母和母亲给我和先生请了假。” 满宝便道:“你这病不要紧,一会儿扎了针去上学吧。” 赵小姐:……她不想去。 满宝却早已有意料,道:“你心情不好,得多玩一玩,转移注意力,你这不是大病,但吃食上要注意一些。” 赵小姐嘟囔道:“上学心情更不好。” “大声读书心情就会好了。” 赵小姐不认同,俩人大眼瞪小眼,满宝觉得她是大夫,得善解人意,于是道:“好吧,那你想去做什么?” “我想玩丢沙包。” “那就玩吧,反正就是不能一直躺在床上。” 等过了有两刻钟这样,满宝便取出针袋道:“来吧,我给你行一套针,祛瘀下火的。” 赵小姐进入内室,已经不怎么害羞了,在奶嬷嬷的帮助下脱掉衣服。 满宝一边打开针袋一边问刘医女,“若是你,你要怎么扎?” 刘医女立即精神一振,回答起来。 而脱了外衣,只剩下里衣里裤的赵小姐一回头看见满宝抽出来的针,一下就瞪大了眼睛,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满宝正赞许的点头,对刘医女道:“不错,就这样行针。” 她一回头对上赵小姐的眼睛,对方“哇”的一声就哭出来,她转身就抱住奶嬷嬷的腰,哭道:“我不要扎针,我不要扎针……” 世子夫人被这哭声吓了一跳,连忙冲上前去,“怎么了,怎么了?” “母亲,我不要扎针,我不要扎针,好痛的……” 满宝一脸懵,她阅人无数,给许多人扎过针,却还是第一次碰见针还没扎就开始喊痛的人。 满宝回过神来,连忙将针扎回针袋,上前安抚道:“你别怕,扎针不疼。” 赵小姐才不信呢,那针看着那么长,怎么可能不疼呢? 赵小姐抓紧了胸前的衣服,不给周满扎针。 满宝:……谁说她要扎胸口的? 满宝的目光不由瞟向她的小腿,她首先要扎的是那儿…… 不过她反应这么激烈,满宝显然是不能强硬的把针扎进去的,不说她激动起来针有可能会断,针移位就不好了。 世子夫人也束手无策,又想让周满扎针,这样女儿的病能够好快一点儿;又心疼女儿,不太愿意扎针。 满宝见赵小姐都快要在床上打滚了,想了想后道:“你要是怕,那我先在你的虎口上扎给你看,你觉得不疼了再给你扎?” 赵小姐摇头,又把手给藏起来了。 刘医女便忍不住上前一步道:“师父,让我来吧。” 满宝看了她一眼,便退后一步让她上前。 刘医女就坐到了床边,对赵小姐笑道:“扎针是真的不疼,你看,这针这么细,扎准了穴位怎么会疼呢?” 刘医女抽出一根针来,让赵小姐看着,然后她自己伸出左手,直接扎了合谷穴给她看。 那么长的一根针,直接大半根都扎了进去,别说赵小姐,就是世子夫人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忍不住后退了一步,却见刘医女脸上依旧笑眯眯的,还将针拔出来大半,再扎进去,她笑道:“你看,不疼吧?” 赵小姐咽了一口开水。 刘医女将自己合谷穴里的针拔了放到一边的针袋里,然后和赵小姐道:“用我们师父的话说,扎穴位就跟蚂蚁轻轻地叮了一下,有时候蚂蚁叮一下比这还要疼呢。” 她伸手托起赵小姐的小手,用拇指按了按她的虎口道:“这就是合谷穴,针扎这里可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有通气血之功,你要不要试一试?” 赵小姐想说不试,世子夫人已经立即回道:“试一试吧,大娘,你病了,得治病知道吗?不然以后还会痛的。” 赵小姐想哭,眼中便含了泪的看向母亲,又想躲到奶嬷嬷的怀里去了。 世子夫人却又强硬了起来,“周太医,刘医女,你扎吧。” 赵小姐要哭了。 刘医女抽出了一根针,和赵小姐道:“你别怕,我就用针试一试,要是真的疼,我就不扎了。” 她的安慰让赵小姐好受了些,刘医女也有些紧张,所以没有和往常一样直接往下扎,而是用拇指捏着她的虎口一直在找位置。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1687章 你也可以 满宝看见,挑了挑眉后上前,直接伸手接过赵小姐的手,将她的四指微微合拢了些,然后在她的虎口上微微一点。 刘医女暗松一口气,便将针放在她的皮肤上,见她瑟缩,便笑问:“你看,现在疼吗?” 赵小姐见她还没扎进去,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摇头道:“不疼。” 刘医女就笑道:“不疼吧,我就说扎针是不疼的。” 就在她说这句话的功夫,满宝微微抬了抬手掌,正好挡住了赵小姐看向针的视线,而刘医女已经斜刺进去,赵小姐似乎有感觉,往回抽了抽手,只是被周满握住了。 满宝掀起眼皮看了赵小姐一眼,见她没什么反应了,便收回了手。 赵小姐一眼看见已经扎进去的针,瞬间瞪大了眼睛。 满宝骄傲道:“怎么样,我说不疼吧?” 正想哭的赵小姐感受了一下,发现好像真的不疼,于是眼泪又收回去了。 刘医女还反复刺了一下,见她微微皱着眉头,就笑问:“疼吗?还是酸?” 赵小姐想了想后道:“不疼,好像有点儿酸。” 还有就是她可以感受到针拔出来又扎进去的过程,总觉得疼,但仔细一感受,似乎又不疼。 刘医女便暗暗呼出了一口气。 满宝趁机道:“其他穴位也是一样的,不会疼的。” 赵小姐咬着嘴唇没说话,世子夫人连忙上前劝,劝了半响总算是劝得她同意扎针了,只是她的左手还是抓着衣襟不肯放。 满宝默默地看了一会儿,扭头和刘医女道:“你来扎吧。” 刘医女见世子夫人不反对,立即高兴起来。 满宝给她打下手,直接撸起袖子抓过赵小姐的两条腿,将裤子卷了起来。 赵小姐愣愣的,有些怕,“卷裤腿做什么?” 满宝见刘医女已经抽出针来了,便对赵小姐笑眯了眼,乐道:“因为扎的是腿上的穴位呀。” 赵小姐张大了嘴巴,就这一愣神的功夫,刘医女已经将针扎进去了。 满宝自得的问:“不疼吧?” 赵小姐顿了顿后点头。 于是也不再挣扎了,让刘医女扎。 腿上的针扎完了,满宝顺手将她虎头上的针拔了,然后便道:“你坐好了,我们还要在你后背上扎两针。” 或许是腿上扎了这么多针都不痛的缘故,赵小姐也不抗拒针灸了,让她扎。 明明是很普通的针法,结果扎完的时候俩人额头都有些冒汗了。 满宝见刘医女收好了针袋,便扭头问世子夫人,“明日需要我让刘医女上门来一趟吗?” 世子夫人正斟酌着要开口呢,闻言立即道:“那就有劳周太医和刘医女了。” 满宝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声,“别给她吃补品。” 世子夫人苦笑着应下,谁能知道这是吃食闹出来的呢? 等出了赵国公府,满宝便对刘医女道:“这是第一次外诊,做好了,以后便会有更多的人请你。” 满宝眼中似乎闪动着星光,她道:“你现在还是医女的品级,但宫里既然已有了我一个女太医,自然就会有第二个。” 刘医女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无措的指着自己道:“我,我吗?” 满宝点头,道:“等过几天太医署正式讲学,你也要进去读书的,针学你已经学了大半,明年年中考试你和郑辜可以申请进体疗科,只要你们学出来了,将来太医院要添人,你们自然也可以去考。” 她扶着刘医女的手上车,和她道:“我想,考太医也和考官是一样的,都需要有名望,比如我,我之所以能当太医不就是因为名望吗?” “文人的名望是靠文章来的,那大夫的名望就是靠给人看病上来的,别小看小病,也别惧怕大病,假以时日,你自然有机会进入太医院。” 刘医女心神都震荡了一下,她握紧了手,半响才抬头看向周满,“师父说的是真的?” 满宝点头,“当然,我骗你做什么?不过你要是不想当太医也没什么,去其他医署也是一样的,说到底,在宫中做太医还是太危险了。” “不,我想!”刘医女眼睛中闪动着光芒,她一脸坚定的道:“我想当太医。” 虽然做太医危险,但危险从来是于权势和利益一起的,她祖父就是太医,她清楚的知道,刘家现在的荣华富贵皆系在祖父身上。 她很早就被送进宫中做医女,看过太多的起落,虽然目标明确,但她一直有些害怕,害怕天不遂人愿。 她父亲是庶子,因为太小便进宫的原因,她和家中的兄弟姐妹感情都很一般,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深厚。 她不确定出宫后真的能找一个合意的夫君嫁了,可现在师父给她指点的路更加的广阔了。 刘医女挺直了脊背,一脸认真的道:“我想当太医。” 满宝点头,“那就当吧。” 要不是当太医有职田,其实她也不是很想当的,本来还想着把崇文馆里的医书看完,太医署办起来后便辞官的。 但职田…… 满宝扭头对刘医女道:“到时候你就能分职田了。” 刘医女对职田不是很在意,倒是畅想起另一件事来,“到时候我是臣子,家里总不会随意把我许给别人了吧?” 满宝眨眨眼,“刘太医人挺好的,他本就不会把你随便许人吧?” 刘医女就对满宝笑笑,刘家人也不少,这些琐碎之事恐怕她祖父是不会管的,而她上面还有父母,祖母和好几个叔伯婶娘之类的呢。 满宝显然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情况,刘医女也没说,她们一路回到宫中,满宝干脆和她一起去东宫偏殿里看另外两个弟子扎针。 守门的内侍一看到周太医亲自来了,立即给另一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人便跑了,不多会儿,吴公公就从后面跑了来蹭扎针。 他扶着腰对正指点她两个徒弟的周满道:“周小大人,我这腰啊这两天总不舒服,您能不能给我看看?” 满宝便撸了袖子让他进另一边的帘内,一边给他检查一边道:“吴公公,下次您要想扎针,直接在后头叫我就行,何必特特的等我到前面来呢?” “哎哟,那可不行,这是规矩,”吴公公也不掩饰他就是特意来蹭针的,笑道:“这在偏殿里,那是定好的规矩,可要是在后头,要让人知道了,那是什么难听的话都能传出来。” 吴公公的声音几不可闻,但真给他检查腰的满宝还是听到了,“这宫里的腌臜事儿可不少,周小大人还是不知道的好。”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688章 生气 太医署要开学了,以后,至少短时间内,郑辜他们不能再到宫里来扎针了。 宫里的消息一向灵通,或许是因为这个,这两日申请过来扎针的宫人又变多了。 吴公公作为主理人之一,得到的消息也不免更多了,比如,“听说恭王晚上悄悄的起夜去小厨房里摸吃的,有宫人看见,一声不敢吭,还得想办法瞒着尚姑姑那边。” 再比如,“有几位大人觉得太医署定的教育费太高,正让御史台的王大人上述弹劾太子和太医院院正借机敛财呢。” 满宝一开始还津津有味的听着八卦,没想到这八卦就烧到了她身边,她立即问道:“哪个王大人?王绩吗?” 正趴在床上扎针的吴公公笑着应了一声“是”,他已经连着过来扎三天了,明天周满就要休沐出宫,还真是惋惜。 他趴在床上不在意的道:“周小大人不必忧心,殿下常被弹劾,不会有什么事的。” 谁担心太子啊,她担心的是萧院正好不好,要知道萧院正的后头站的就是她,嗯,还有太医院一众太医。 满宝将最后一针扎下去,也不去管她三个弟子了,在一旁撑着下巴问,“吴公公,您知道那几个大人是谁吗?” 吴公公有点儿犯困,问道:“您问这个做什么?这些事儿交给詹事府去做就是,朝中自也有为太子说话的人。” 那有人替他们太医院说话吗? 满宝皱了皱眉,还是问起来,她决定了,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下,回头告诉萧院正,直接拒绝他们家的人。 哼,既然嫌贵,那就不要来好了,她还没弹劾他们要挖朝廷皇帝墙角的事儿呢。 想到这里,满宝眼睛一亮,对啊,太医没有上折的权力,但编撰有啊。 满宝眼睛闪亮的看向趴着的吴公公,要不是他身上正扎着针,她一定会大力的拍他肩膀两下以表达她的高兴。 她回到崇文馆后发现萧院正不在,便转身跑去太医院里找他。 萧院正正埋头苦写,看见身前站了一个人,便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见是周满便问道:“何事?” “萧院正,有人要那二十个名额吗?” “自然有了,皇后娘娘给了他们三日的时间报上来,诺,一下就报上来三十六个,我正头疼这人要怎么选呢。” 满宝接过单子看,看到上面好多重复的姓氏,就问,“这不是一家的吗?” “一族的,可不是一家。” 满宝就找到了一个名字,那后面标注的户主是王绩,她还找到了那几个大人的名字。 她嘿嘿一笑,在萧院正的目光下提笔在上面画了圆圈,“萧院正,既然为难,那就把这五个人去了吧。” 萧院正看了一眼,问道:“他们得罪你了?” 他语重心长的道:“周太医啊,我们为官是不能公报私仇的,我已经和太医院其他太医商量过了,先保证报上来的一氏有一人,其余的,再斟酌着分下去,其实名额已经分得差不多了。” 满宝道:“他们和陛下弹劾您了,您不知道吗?” 只是被捎带弹劾的萧院正顿了一下,微微瞪眼,“你听谁说的?” 吴公公的名字差点儿脱口而出,满宝立即转弯道:“反正就是听说了,您不信去御史台问去。” 萧院正当然不可能自己亲自去问了,那多丢份儿呀,而且也太打草惊蛇了。 于是他叫来一个手下,让他去打听。 御史台也在皇城里,又不远,多走一段路就到了。 满宝坐在一旁一边帮着整理各种清单文件,一边和萧院正说话,“有人弹劾,您得上辩折吧?” 萧院正头疼的道:“辩什么辩,跟御史打嘴仗,我是有多想不开?” 满宝却觉得他们不能认怂,“……不然以后御史台还当我们好欺负呢,有个什么事儿都欺负我们。” 萧院正就看着她道:“你上次上辩折了吗?不也亲自上的请罪折子?” 说的是周满迟到那次。 满宝头也不抬的道:“那怎么一样,那次是我来迟了嘛,的确是错了,可这次我们可没错。” 她道:“一人一百两,二十人一年也就两千两而已,哪来的敛财?” 经常从京城贵人手里赚钱的满宝知道,这些权贵世家就不缺钱,一个机构一年两千两,哪儿多了? 但账显然不是这么算的,打听消息回来的小太医低头在萧院正跟前站着,道:“……四品官的年俸是五十两,这一年一百两就相当于一个四品官员两年的俸银,一个四品官须得不吃不喝花费十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个医者,这不是敛财是什么?” 小太医偷偷的抬头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萧院正,声音小了些,继续硬着头皮道:“那些御史还说,外面好的书院,一年也就二十两左右的束脩,更不要说一般的小书院,那是五两、八两就能上一年学的,这学一学医术竟然比学治国之策还要贵上十倍,难道医匠更在士人之上吗?” 萧院正的脸简直没法看了,连太医院里其他正忙碌的太医们也放下了手中的活儿,直起身来认真的听着。 满宝听得目瞪口呆,她知道御史说话都不太好听,却没想到难听成这样,她气得一拍桌子,扭头对萧院正道:“院正,这口气我们难道还要忍吗?辩折必须上!” 其他太医也压不住胸中的火,隐晦的点头。 气得差点儿失去理智的萧院正一转头看到周满这煽风点火的模样,一下就冷静下来了。 他瞪了她一眼,回头问那小太医,“还有呢?” 小太医便冷汗淋淋的道:“还有就是骂太子殿下的,最后还说了太医院近来和东宫走得近,莫不是在假借传艺之名为东宫敛财?” 太医院一下安静下来,萧院正沉思,一旁的满宝却翻了个白眼道:“他们莫不是傻子,陛下将太医署之事全权交给太子,我们太医院修书,商量建造太医署之事都要在崇文馆中做,免不了要与詹事府来往,不跟东宫走得勤,难道要去他们御史台串门吗?” 众太医:…… 萧院正忍无可忍的扭头与她道:“你可闭嘴吧,宫里岂能如此口无遮拦?” ※※※※※※※※※※※※※※※※※※※※ 作家的话 下午七点见,我临时有事儿所以改时间了,不是你们看错了。 ☆.第1689章 兴奋 满宝闭嘴了,却打算动笔,她撸了袖子道:“萧院正,您上辩折,我也上折子弹他们,哼,谁还不会骂人不成?” 正在组织语言想要安抚众下属的萧院正听说顿了一下,问道:“你怎能上折?” 太医院里的太医们一般是没有权利上折的,整个太医院,除了院正外就只有两个副院使可以就太医院的事儿上折了。 但目前太医院两个副院使空缺,所以只有萧院正一人有权。 只是萧院正素来不参与太医院之外的事儿,很少上折子,每次上折子还是因为户部克扣给他们的药钱,日常催促付钱的折子,一般都到不了皇帝跟前。 满宝道:“我还是崇文馆编撰呢,为何不能上?” 对哦,周满还是五品编撰呢,等一等,萧院正这会儿才隐隐觉得不对起来。 编书他和刘太医等人也没少出力,甚至做的也不比周满少,为什么他们是单职,只拿一份俸禄,周满却又任了六品太医,又授了五品编撰? 在周满当了快半年的官儿后,萧院正总算是觉察出不对来了。 满宝见萧院正的眼神有些怪,便往后倒了倒,疑惑的眨眼问:“萧院正,您怎么了,是不是气呆了?” 萧院正瞥了她一眼,暗道:他这何止是气呆了? 不过此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他扭头看向其他人,叹息一声道:“大家干活儿去吧,门下省还未将折子给我送来,那此事就还没有定论,且不急。” “而且说是弹劾我的,主要还是在弹劾太子殿下,你们不必忧心。” 满宝目瞪口呆,不满道:“院正,您怎么能这么怂呢?” 萧院正忍不住了,抬手拍了她脑袋一下,道:“你可闭嘴吧,这是大人的事儿,你少掺和。” 满宝摸着被拍的脑袋道:“我已经决定了,今天就把弹劾折子写出来递上去,哼!” 萧院正正想劝她,想了想,她是以崇文馆编撰的身份上折子,那她的上司是杨和书与孔祭酒啊,跟他有什么关系? 于是又闭嘴了。 满宝拿起了桌子上的名单抄了一份,将干到一般的活儿交给其他太医就要走。 “站住,”萧院正叫住她,还是没忍住叮嘱了一声,“御史台的人嘴巴都厉害,你上折的时候少拱火。” “我才不怕呢,”满宝道:“御史台的长官是老唐大人,老唐大人还是很讲理的。” 说罢就跑了。 刘太医看了都不由担心,“院正,不再拦一拦吗?周太医到底年纪小,说话没个轻重。” 萧院正冷淡的道:“你也说了她年纪小,陛下和其他朝臣都看着呢,不会太往心里去的。” 他顿了顿后拿起那份被满宝画过圈圈的名单,道:“对了,这画了圈的这几人落了吧,再看看一共还剩下几个人再选。” 刘太医:……说好的不公报私仇呢? 不过刘太医还是接了过去,将那几人去除,再将重合的几家圈出来,誊抄在另一张纸上,这样就好选了。 比如王氏,共有三家报上名额,王绩只是其中一家,另外两家并排列在了一起。 这样罗列下来就方便多了,之后他们再挑选便可一目了然。 满宝兴冲冲的跑回崇文馆,还特特给自己拎来了一壶刚烧开不久的开水,她倒出一杯来便开始磨墨。 等将墨水磨得差不多了,水也放温了,她一口气喝光,便又倒了一杯放在一旁,然后就坐下,摊开一张白纸,深吸一口气后从笔架上选了一支笔来,呼出一口气,沾了墨就开始眼睛发亮,兴致勃勃的写起来。 跟她间隔了半个房间的其他编撰注意到,忍不住踱步上前,笑问:“周小大人这是得了什么这么高兴?” 满宝头也不抬的道:“没得什么。” 想了想觉得不对,她抬了一下头,一脸严肃的否认道:“我没有高兴,我现在是气愤加伤心。” 编撰很怀疑的看着她即便是努力板着脸也遮掩不了的闪亮眼眸,暗道:这是气愤和伤心的表现吗? 满宝已经又低下头去了。 对于御史台里的有些人,她早就想骂了,只是上次她被弹劾的确是她之过,她就是回嘴也理不直气不壮。 她私心里觉得,他们抓他们迟到并没有错,但无辜牵连到太子和其他人就很过分了。 尤其他们这样到处牵连人并不是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再发生,而是为了私利。所以便是她后来认罚了,其实心里也是很不服气的。 有些话,她一直憋在心里不说,白善也说,时机不对,说了不过是自负高傲,推脱责任,何必与他们争执给人留下那样的印象呢? 先生也让她心胸放宽,静待将来。 她以为这个将来要等很久呢,没想到才几个月就让她等来了。她觉得再过两月她就要忘记这个仇了。 果然,天尊老爷对她就是好,哈哈哈哈…… 满宝越写越兴奋,什么时候到吃饭的时间了都不知道,还是白善在食堂左等她不到,右等她也不到,这才对候在一旁的徐雨道:“你将食盒放在这儿吧,我一会儿给她。” 徐雨也早已习以为常,行礼过后退下。 白善就放下筷子,对白二郎:“帮我们看着,我去找她。” 白二郎吃得头也不抬,只微微点了一下。 白善找到崇文馆,书楼里只有满宝一人。 白善推开门进去,走到她身侧她都没反应过来,他便不由好奇的探头去看她正在写的东西。 看了半响,他终于忍不住开口,“你这是要和御史台打起来?” 满宝吓了一跳,抬起头来看到白善才呼出一口气,“你走路怎么都没声音?” “下学的时候我们从书楼边上跑过,看见这边门窗都关上了,还以为没人了呢,结果你竟然还在屋里。”白善指了一下沙漏,说明了一下自己来这的原因,“这会儿都吃饭了,你不饿吗?” 满宝这才感觉到饿,别说,不注意的时候还罢了,一注意就觉着饿得不行,再一看眼前的纸,竟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 白善就笑道:“走吧,先去吃午食,吃完了再回来写。” 满宝就要拿一块镇石压住纸张,突然想到了什么,看了眼不远处的几张桌子,干脆收了起来一折塞进怀里。 白善微微挑眉,笑道:“不错,谨慎了不少嘛。” 满宝道:“这叫心细。” ※※※※※※※※※※※※※※※※※※※※ 作家的话 我回来了,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1690章 查漏补缺 吃完了饭,俩人没有再回到崇文馆,而是将笔墨纸砚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边强忍着睡意上外面的观景楼去了。 其他人看了他们两个一眼,在院子里走了两圈便回去午睡,懒得理他们。 哼,等他们当了官,他们一定要和朝廷增加一条建议,未婚夫妻的,不能进同一部门学习或工作。 夫妻也不行! 白善拎着一壶水和拿着两个杯子跟在满宝后面上楼,俩人在阁楼上找了个位置坐下,齐齐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没办法,才吃饱饭,又是入冬微冷时节,特别的容易犯困。 俩人并排坐在桌子边上,呆呆的看着阁楼外的青山和宫殿,冷风吹过,却一点儿吹不走他们的瞌睡。 白善就甩了甩头,发现用处不大后便道:“算了,吹风也很难清醒,你把折子给我看看吧,我们说说话。” 满宝便木木的从怀里掏出来给他,足有四五张的样子。 白善一边展开一边道:“这么多,你打算写长折子?” 满宝打了一个哈欠,眼角沁出一滴眼泪来,她困困的道:“已经写得差不多了,最多还能写两页。” 那也不少了,大部分折子都是言简意赅的,谁跟她似的总写这么长? 白善一边一目十行的扫过,一边随口问道:“这次是为的什么?” 很快,不等满宝说话他就知道是为什么了,因为她开篇就点题了。 她告诉皇帝,她今天一早才整理完名单,还未来得及上交便惊闻御史台上书弹劾太子及萧院正的消息…… 白善怀疑,“你真是先整理的名单,才听到的这消息?你今儿一早和我读过书后不是就去前殿看你三个徒弟扎针了吗?” 他道:“御史台弹劾的事儿我都没听说呢,你是从那些内侍和宫女那儿听来的?” 满宝左右看了看后小声道:“调换一下顺序嘛,反正事情没变就行,不然显得我很小气,似乎是听了消息才去找的名单核实。” 白善不置可否,反正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 白善快速的看完,清醒了,一点儿也不瞌睡了,他按下手中的这几张纸道:“你这样写不行。” 满宝歪头,“我哪儿写得不好?是典故用得不好,还是骂得不够透彻?” “典故用得好了,骂得也不错,但你骂错了人。”白善上下打量过她,问道:“你就一个人,打算和整个御史台对打?” 他道:“别怪我没提醒你,老唐大人虽然骂人比不上魏大人,但也差不了多少的,想想唐学兄那张嘴。” 满宝一听,怔了一下道:“我没骂老唐大人呀。” 白善点了点纸上的字道:“御史台是老唐大人主事,你直言‘御史为私利不顾民生国计’,这就是把整个御史台的御史给骂进去了,老唐大人心里肯定不高兴。他就是理解此事,也决计不会让你这么骂的,到时候你们肯定要对上。” 白善摇头道:“老唐大人身后可是有整个御史台,更别说朝上还有那些看不惯太子或想往太医署塞人而不得的官员了
相关推荐:
寒门少君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重生纪事
大奥爱憎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总裁越过界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都市之绝世杀神
重置
长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