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90章

第290章

:“缓追,就在后面咬着他们就行,不要冲散他们。” 冲散了,路上留下的伏击用处就小了,他可是想把所有人都拿下的。 阿史那将军回头看白善,笑了笑问,“白公子可是有话要问?” “将军在路上留了伏击?” “不错,”阿史那将军道:“本来以为今天未必能用上,没想到如此顺利,我可是给了他们好几天的粮草。” 他赞许的看着白善道:“李将军说白公子愿冒险入城拖延时间,还可与我们里应外合,我以为白公子能在城内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竟能打开城门,此次攻城白公子和周大人占首功。” 白善笑着道:“是随行的将士勇猛,不然善这三脚猫的功法再有谋略也打不开城门。 城门可不是好打开的,不说门闩多重,就说那一扇大门,一个人根本拉不开,一般情况下都是一边三个人去拉门。 阿史那将军便道:“他们都是勇士。” 算是认同了除他们外其余人的功劳。 但功劳也是有大小的,已经跟着前锋冲进王宫的金魁安显然功劳不小,不过他运气差了一点儿,龟兹王不是他抓到的,而是被他拽下马的那个士兵抓到的。 当时龟兹王和他的嫔妃们躲在枯井下面,那个士兵骂骂咧咧的从枯井边经过,就随手往里面扔了一块石头,石头砸到人,底下的人发出了惊叫声,他这才知道下面有人。 于是就找了同袍们把人给拉了上来,阿史那将军到大殿时,龟兹王和他的嫔妃们正一起被绑了丢在大殿中央。 阿史那将军手一挥,士兵们直接将女眷解绑,把人赶了出去,殿中只留下龟兹王。 龟兹王看到跟进来的白善和周满,大怒,“汉人果然不讲信誉,你们骗我!” 白善:! 这让他怎么回答呢? 他迟疑着道:“对不起?” 阿史那将军忍不住侧目,“战场上尔虞我诈实属常事,他是敌人,做什么要与他道歉?” 他道:“明明是他聪明不及人。” 龟兹王大怒。 阿史那将军却走到王座上坐下,冷笑道:“不仅愚蠢,还无美德,不然你这城池怎么一攻就破,一攻就破?” 龟兹王:……好气! 阿史那将军道:“你向我大晋称臣,夏时还如新婚,一入冬天,听说我大晋有难便又弃如敝履,你既负心,就不要怪我大晋无情,龟兹王,你对我朝不礼,对陛下不敬,包藏祸心,此事你认是不认?” 他认不认的,王国都破了,再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 还是有意思的,阿史那将军在士兵们将龟兹的大臣们压来时便宣布他废了龟兹王。 他不像郭将军还想着王城里的钱财,所以处理起事情来快刀斩乱麻,大军直接接管王城内的所有衙门。 愿意投降的留着观察,只管吩咐他们去办事。 不愿意投降的就暂时丢到天牢里和龟兹王作伴,等战事告一段落后再处理。 白善看到阿史那将军在忙,便干脆伸手拉起满宝退了出去。白二郎和刘焕带着周立如冲进王宫,看到俩人手牵着手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立即大叫一声,“白善!周满!” 俩人扭头,看到台阶下的三人一惊,立即从台阶上飞奔下去,下面的三人也跑了上来,五人在中间汇合,周立如叫道:“小姑,你受伤了?” “没有,这是别人的血,你怎么来了?” “我是军医,我说要进来就近治疗伤兵,蒙小将军就让我们跟着来了。” 白二郎上下看了看他们,惊叫道:“你们这是被血淋了吗?怎么身上这么多血?” 白善无奈的道:“金魁安在我旁边砍了一个人,血全喷我身上了。” 他道:“这么危险,你们怎么来了?” “危险什么呀,我们可是落在最后面的,他们攻城的时候我们就远远的看着,一直等城门被拿下,全部被我们的人接管后我们才跟着进城的,军医他们在城门那里救治人呢,”白二郎心惊胆战的道:“他们都说有人在西城门那边开了城门,和他们里应的人怕是死在乱军之下了,我担心得不行,先去了北城门,听说你们跟着阿史那将军走了,这才一路找了过来。” 刘焕也道:“这一路上除了往外逃的突厥军外,其他人都还算老实,军队一跑过去就全蹲着投降了。” 这种事龟兹王城的百姓们已经做过一次,这会儿时隔也不长,再做一次他们就有了经验,阿史那将军在日落之前就基本控制住了王城。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313章 打算 白二郎叽叽喳喳的跟在白善和周满的身边念叨,说完话才好奇的打量四周,“这就是龟兹王宫呀,看着台阶多了点儿,高了点儿,看着很一般呀。” 白善道:“自然是比不上我们的皇宫,不过也算奢华了,你看城中的店铺房屋。” “这倒是。”白二郎好奇的左张右望,见士兵们驱赶着王宫中的人往一个偏殿去,不由问道:“这些人要怎么处理?” 白善看了一眼后道:“阿史那将军不是弑杀之人,宫人多半会放了,至于那些大臣,看情况吧。不过也要看阿史那将军打算怎样处理龟兹国。” 阿史那将军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本来他是想一路横扫过去,管他什么焉耆、龟兹、疏勒和于阗,凡是负了大晋的,他都收了,后面自有郭孝这个安西都护来扫尾,到时将这几个小国全都纳入安西就是。反正地方也不是很大。 结果郭孝竟然把自己作死了,而且士气大受打击。如今西域已经进入冬季,过不了多久天气会越来越冰冷,还有可能下大雪。 这种天气根本不利于将士们作战。 而要是留待明年冰雪开化,至少要等到四月份…… 时间线拉得太长,对国库的影响会很大,不仅户部,怕是陛下也不会很高兴。 耗损太大,这对大晋来说得不偿失。 所以之前的计划显然行不通了,要把龟兹国收下理顺,最少也得两个月的时间。 本来郭孝要是在,这种事大可以交给他,毕竟他是安西都护,他这个大总管只要在前面领兵打下领土就行。 阿史那将军揉了揉额头,当机立断道:“重立龟兹王,你把龟兹王的兄弟族亲都抓来,回头我挑一个继任龟兹王。” 心腹立即应下去抓人。 天黑了,白善他们暂时留在了王宫居住,蒙小将军打听到他们住在这里,立即让人把伤兵往这边送,一并送来的还有在城门那里忙得天地昏暗的军医。 他一到,立即对着周立如叫起来,“小娘子好不受诺,你明明说了就去一会儿,结果就一去不回了,你知道送到我那儿的伤者有多少吗?” 再看到站在一旁的周满,更是抱怨,“周大人,您是太医,这种冲锋陷阵的事儿是将士们的事,阴谋诡诈的事儿是文官们的事儿,我们大夫就在后头治人就行,您怎能去冒这样的危险呢?” 满宝道:“我也是文官儿。” 她强调道:“我还是崇文馆编撰呢。” 军医一噎。 白善贴心的给他找台阶,“军中受伤的人都送到偏殿来了,我去要了一批人来烧水,我们现在就开始处理伤患吧。” 今晚估计又是一个不眠夜。 军医连连点头,见白善和周满都是一身的水汽,头发还有点儿湿,便暗道:怎么还沐浴了呢?这是打算洗洗睡了? 王宫里的东西可比他们大帐里的齐全多了。 本来被士兵们搜刮得差不多了,还有士兵手粗,翻找东西时会忍不住砸落东西。 白善提前派了人去传话,一会儿伤兵要送过来,所以库房里的药材,厨房里的东西不得砸损。 于是士兵们手便轻了,翻找出来的药材一并送到偏殿里来,厨房的东西基本上没动。 白善去偏殿里挑选了不少的宫人,全是手上有茧子,常在厨房和外面院子里做粗活的宫人,让他们打水烧水送水。 处理伤兵需要大量的热水。 于是等阿史那将军总算和军中的参将们开完会出来,一抬眼就看到正有人抬着伤兵源源不断的送到偏殿去,举目一望,整个王宫中就属那一处灯火最明亮。 “那里是……” 蒙小将军立即回禀道:“回大总管,周太医等人在那里处理伤兵。” 阿史那将军讶异,“周大人愿意做这种粗活儿?” 在他的印象中,太医院的太医可傲着呢,京中的权贵倒是不难请到他们,毕竟给权贵们看病也是太医院的职责之一。 可四品以下的官员想要请到太医可就难了,更别说这些士兵了。 军医到底是贱籍,一般没人愿意做。 蒙小将军还年轻,不知道这种险恶世俗,直直地回答道:“愿意呀,我们军中的将士之前也是周太医看的……”而且这怎么就是粗活了? 给他缝肚子是粗活吗? 想到自己的肚子,蒙小将军就觉得肚子有点儿疼,似乎伤口蹦开了,看来一会儿他也得去找周满处理一下伤口。 阿史那将军站着思考了一下,想到里面还有白善、未来的侄女婿,以及户部尚书的孙子,便转身道:“走吧,我们也过去看看。” 白善一边给满宝打下手,一边和她道:“阿史那将军要是重立龟兹王,那我们应该很快就可以回去了。” 满宝问道:“不打了?” 白善道:“郭将军阵亡,士气会受影响,而且安西也需要新的都护,这一来一回需要的时间不短,后方没有郭将军这样的人坐镇,阿史那将军怕是不肯再放手收服这些小国。” 万一打下两城后面又丢掉一城怎么办? 没有朝廷任命,安西军这边不可能顺服,“而且阵线拉得太长,时间太久对国库的压力很大。” 开春后户部各种开销,最重要的肯定还是中原,西域这边,他们肯给出粮草征战就已经很不错了。 也是龟兹几个小国反复无常惹到了朝廷,一看大晋落难就落井下石,这次要是不出手,他们以后更不会安定,以后大晋要是再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只怕就会反叛。 白善没有说出口的是,当今虽然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但太子的年岁也不小了,过个十年八年的可能就要考虑继位的事儿了,到时候朝廷要是因为下一任帝王的事有动荡,西域这边乱起来东进,那对国家来说是一大害。 还不如在有余力的时候将他们打服,让他们以后不敢再轻易伸手。 满宝就算了一下时间,“那我们能回去过年吗?”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314章 邀请 白善想了想后道:“可能有点儿难,不过阿史那将军要是在十月或十一月回去,我们应该可以回到夏州。” 满宝高兴起来,“和杨学兄一起过年也不错呀。” 白善就笑了笑,正要说话,就见头顶投下阴影。 他抬头,就见阿史那将军带着一众人站在他们两个的身侧。 白善连忙起身,“阿史那将军。” 阿史那将军压下他后笑道:“不必多礼,你们先治伤。” 满宝正在给伤兵缝伤口,便没有起身行礼,而是对他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阿史那将军笑着对她点头,看着她给人处理伤口,速度很快,连给她打下手的白善都很娴熟。 阿史那将军眼中流露出赞许,等他们忙过这一阵才叫了白善出去说话。 之所以没叫周满是因为东城门那边送来了一个肚子被划了一刀的伤兵,肠子都流出来了,她立即净手去给人处理了,军医赶在周立如之前冲到了周满面前要给她打下手。 周立如只能惋惜的继续去处理别的伤患。 阿史那将军看见她竟然将肠子清洗截掉一截后缝起来然后再慢慢的塞回肚子里,立即移开了目光往外去。 白善跟着他出去。 阿史那将军站在院子里,看着不断被抬进抬出的伤患,呼出一口气,扭头和白善笑道:“你没说错,战线拉得太长,时间拖得太久对我大晋不利,所以我决定另立龟兹王,但并不是立了龟兹王后便班师回朝,我还打算去疏勒于阗和西突厥那里走一走。” 但是这一次走一走显然不是原先的拿下,而是震慑,所以阿史那将军问白善,“你可要与我同行,也去战场上建功立业一番?” 白善惊讶,“我吗?” 阿史那将军就笑道:“此次攻打龟兹王城你是首功,别说你不是白身,就是白身,有此功劳下,入军中参谋军事也是可以的。” 白善忍不住问,“周大人也能去吗?” 阿史那将军愣了一下后就笑道:“怎么,白公子就一天也舍不得未婚妻?” 白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们几人习惯在一起了。” 之前满宝就对军中的伤兵很心动,虽然她已经见识了三波伤兵,但她说过,大夫要手熟,遇到的病人自然是多多益善。 别看大多数人的伤都是差不多的,处理的手段也大抵一致,但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却总会有些不一样,因为每个个体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而在这众多的细微不一样中,总会出现个别庞大的不一样,那种特殊的情况很可能医书上都没有记载,完全要靠大夫的临场发挥。 有的大夫终其一生都未必能遇到一例,满宝想要更多的见识。 阿史那将军略一思索就答应了,周满和别的女子不一样,她在军中的用处可不小,就说这满偏殿的伤兵,多少人因为她可以活下去。 于是白善就给小伙伴们争取到了随军的机会。 只不过白二郎和刘焕不太想要这个机会,俩人一愣一愣的,“我们不是来给阿史那将军看病的吗?为什么又是逃命,又是攻城,又是随军出征的?” 白善这才想起来这事,扭头和昏昏欲睡的满宝道:“对呀,你还没阿史那将军看过病呢。” 这会儿天都快亮了,满宝几乎处理了一晚上的伤患,闻言勉强睁开眼睛道:“阿史那将军有病吗?” 阿史那将军还真有病,等满宝睡醒,正要去看伤兵们时,阿史那将军的亲兵来请周满去给将军看看病。 他道:“将军这段时间如厕的次数都多,近来虽好了一些,但一日也要两三次,昨晚上才和将士们喝了点儿酒,今日一早又腹泻了。” 满宝:“……腹泻还喝酒吗?你们怎么不干脆吃巴豆算了?” 亲兵疑惑,“腹泻要吃巴豆治吗?” 满宝:! 她不太想理他,但又怕他当真以为腹泻要吃巴豆,只能再说一句,“腹泻不能吃巴豆,也不能喝酒!” “可将军是水土不服,之前军医开的方子就是送酒服的。” 满宝想了想,还真有治水土不服的方子是送酒服用的,可是既然有腹泻,那就不该开这个方子才是。 满宝去看阿史那将军,她看了看他的脸色,发现有些蜡黄外没什么太大的毛病,就看了看他的舌苔,这才去给他摸脉,问道:“将军觉得何时不舒服的?” 阿史那将军回忆,然而他记的还没有亲兵仔细,所以一般是亲兵回答。 满宝问得很详细,细到开始腹泻的前一天里吃得如何,穿得如何,可有感觉道寒冷或者炎热,连心情好不好都问到了。 阿史那将军:……看病需要问这么多问题吗? 他的军医明明给他摸过脉后就说是水土不服了。 满宝看过后就给他开方子,除了药方子还有膳食的方子,她道:“您是肠胃不适,我给您开了方子,先吃三天,这三天的饮食也要注意,正好您现在城中可以兼顾。” 满宝将方子递给亲兵,亲兵勉强认得几个字,因此瞪大了眼睛,头皮有些发麻。 阿史那将军问:“怎么了?” 他接过药方看,满宝已经道:“您这几日不能喝酒,要少吃肉,最好不吃,上面写了您每日可以吃的肉的最多量,而且您不能吃烤肉和大块的肉,最多只能吃肉糜……” 阿史那将军,“我不是水土不服?” 满宝道:“您是饮食不服,要说水土不服也可以。毕竟西域这边的饮食和中原的相差很大。” 阿史那将军:……和中原是相差大,但和草原上相差不大呀,他曾是东突厥的王子好不好,从小草原上长大的。 难得能吃到记忆中的馕饼和烤羊肉,他还觉得很亲切呢,结果告诉他是因为这个腹泻的? 满宝就委婉的道:“将军,人每个时期的肠胃都是不一样的,您现在的肠胃和年轻时的肠胃也是不一样的。” 阿史那将军:……他现在很老了吗? 满宝开了药后就离开,去偏殿看那些伤兵。 亲兵拿着药方看向阿史那将军,“将军……” 阿史那将军就挥手,“算了,去吧。” 要打仗,好的身体是必须的,这点儿口腹之欲他还是能暂时忍受的。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315章 赞赏 大军归来,一直藏在营地医帐里的郭将军总算被抬了出来,阿史那将军看了一眼后就叹息道:“收殓了吧。” 郭小将军也被扶着出了医帐,他这才知道他爹当时就阵亡了。 虽然父子间一直有争吵,但这一刻郭小将军还是很伤心,眼泪簌簌而落。 白善和白二郎几个站在他身边,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伤心了,好在王城重新夺回来了。” 不然那可是大罪。 白二郎连连点头。 白善见他哭得脸色发白,捂着胸口似乎难受,连忙扶住他道:“别伤心了,你身体里还流着我们的血呢,要是伤口裂开了大出血,我们还得再给你输血。” 白二郎想到他被抽掉的血,立即打了一个寒战,“不了吧,我看他好了很多。” 刘焕则有些担忧,“还是让周满给他看看吧,万一真出事了,我们的血不是白费了?” 郭小将军听着他们在耳边叽叽喳喳的,突然就不是那么伤心了,他抹了眼泪,又看了一眼躺在木板上的父亲,抽了抽鼻子道:“我没事儿了。” 阿史那将军指派了一些人将郭将军的尸首运回西州,同时护送郭小将军等一批伤兵先回去。 他道:“你们伤口好一些了就启程,务必要将西州稳住。” 至于龟兹这边,阿史那将军已经从龟兹王的一众亲戚中挑选了一个来继承龟兹王的王位。 他是龟兹王的堂弟,叫叶护,他被从大牢里提出来,阿史那将军一说要立他为王,他立即主动投效把龟兹王给杀了。 于是阿史那将军将龟兹王城的百姓都聚在了一起,宣示吊民伐罪之意,直接将龟兹王的罪行昭告了天下。 同时,从南城门逃出去的残兵和突厥军被伏击的消息也传回了王城,俘虏了士兵八百余人,当军队将这些人押送进城时,王城震动。 才当上龟兹王的叶护更加老实,和王城的贵族官员们一商量,干脆给他们凑了一批粮草,还送了许多贵重的礼物。 白善他们抬进王宫的两箱子金银珠宝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阿史那将军的手上。 阿史那将军将金银珠宝收到了战利品中,还登记造册,等回去,这些东西是要上交国库的。 而已经被李将军收入囊中的他没过问,更没有对白善他们将大部分战利品分给将士们发表意见。 在他看来,他们这次分发战利品和以前侯集郭孝等人藏匿战利品是不一样的,为激发士气,这些都可以接受。 分了不少金银的安西军们见大总管没有追究的意思,悄悄松了一口气,将自己分到的好东西藏得更隐秘了些。 而已经阵亡了的,他们的东西会由他们的同袍共同管着,等回去会找机会寄送回家里。 谁都有可能战死在沙场上,这些都是大家一早商量好的,上面且不说,但同袍们彼此的私情,没人敢私吞。 李将军等了两天,发现阿史那将军果真没有追究的意思后就拿了五个盒子来找他们,他将盒子塞给他们,笑道:“周大人,白公子,这是给你们留的。” 东西是在白善他们走后分的,毕竟要激发士气不是。 当时李将军就特意给白善他们留了一些,他们进王城做内应才是最危险的,死了自然要给些战利品,活着更得给了。 这次攻城他们可是首功,一个一个身份又不简单,回京以后必定前途无量,这点儿东西少了谁也不能少了他们呀。 白善看到这些东西,迟疑了一下便收下了。 大家打开看,满宝和周立如都是一匣子的首饰,别说,还挺好看的。 白二郎也喜滋滋的看了看,拿出一匹玉马,“别说,王宫里的东西就没有很差的。” 白善也仔细的看了看,欣赏过后就一脸肉痛的让大吉拿一个大一些的箱子来,然后将东西倒了进去。 他看向几人,示意他们倒进去。 刘焕就往里倒,满宝连忙道:“你轻一些呀,万一磕坏了怎么办?” 说罢一边心疼,一边一样一样的往里放,白二郎也很不舍,“真不拿呀。” 白善就拍掉他的手,直接将盒子里的东西都放进箱子里,他道:“以后想要我们自己挣就是,不该拿的东西不要拿。” 周立如最不舍,摸着盒子问,“小姑,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拿,我们不能?” 满宝道:“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 满宝顿了顿后道:“他们的军饷不足,粮草也偶有被克扣,因为大环境下默认的规矩,户部给他们的军备从来都是不足的,所以他们的吃穿基本看主将的能力和良心。” “安西军能力不差,有战利品,但郭将军很少给下面的人,所以安西军很穷,这些东西他们拿着不亏心,我们却不行。” 这么一说以后满宝再把手上的东西放进箱子里时就不心疼了,她道:“而且我们的身份也不能私吞战利品,你看侯集,他当初和太子闹到不死不休的地步,起因不就是他私吞了许多从高昌国缴获的金银珍宝吗?” 满宝道:“别看这是约定成俗的规矩,但也要有度,郭孝就是因为没有度,陛下才不喜他,虽然一直用他,却一直未曾封侯。” 玉门关的蒙将军算起来官职还在他之下呢,人家却早已经封侯了,仅从军功来看,郭孝的军功并不次于他,差的不过就是军心这一点儿。 约定成俗的东西再成了世俗,它其实也是违法的。 周立如一想到侯集的下场,立即将东西放进去了,连连点头道:“小姑你说的没错。” 满宝便笑了笑后道:“当今也不是小气的人,阿史那将军更是谦和,等我们回到京城,陛下肯定有赏的。” 白善也点头,“御赐之物不是更加荣耀吗?” 于是让大吉悄悄的将东西送去给了阿史那将军,让他记入册中,不必宣告于军中,以免已经分了战利品的安西军不安。 阿史那将军也怜惜安西军贫困,他们若是又贫又弱也就算了,偏他们是又贫又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从不惜命,更显可怜,所以他也悄悄的收了,没有宣告出去,只是忍不住和身边的人道:“不愧是京中盛名的少年英才,陛下果然没有看错人。”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316章 摧军 郭小将军勉强起身去送白善他们。 他看了眼已经启程绵延而去的军队,再收回视线看蒙小将军和白善等人,郑重的道:“你们保重。” 白二郎也欢快的道:“你也保重呀。” 白善沉静的点头,“我们不在,军医不一定能帮你输血。” 郭小将军:“……你们该启程了。” 蒙小将军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上马看向白善几人。 满宝也骑在马上,拢紧了身上的斗篷,天气越发的冷了,骑在马上更冷。 天气虽转冷,但阿史那将军并没有打算在龟兹多待几天,召开全城大会之后的第三天就整顿兵马,直接顺着突厥人撤退的地方去,一路上攻下二十来座小城。 是真的很小,也就一个镇那样大小,但这里地广人稀,这么一个地方也是一座城池的。 这一次他没有想着收服百姓,所以速度要快很多,几乎拿下城池,收拢了粮草后就走,只在重要关口留守人员,其余人等都跟着大军齐齐进发。 西突厥大惊,自觉才躲过一劫的疏勒国也大惊,立即增援边关城镇,结果阿史那将军依旧势如破竹,连下十二城。 疏勒国内起了叛乱,直接内部换了一个国王,然后向阿史那将军上降表,表示认罪,并送上金银粮草以及美女。 阿史那将军把美女送给了手下们,粮草留着自用,金银登记造册送回国库,然后就带着人朝于阗而去。 从疏勒到于阗,顺着徒多河走就可以,比龟兹到于阗近多了,中间沙漠路程只有两天而已。 于阗国王听闻大军要来于阗,急得落泪,早知道就不听信谣言跟着龟兹和西突厥闹腾了,奶奶的,到底是谁说天神降罚于中原皇帝,让他染上天花了的? 这像是得天花的样子吗? 于阗国王也不敢怠慢,甚至顾不上和吐蕃的纷争,立即准备了一批粮草和金银珠宝给送去阿史那军帐中。 满宝在医帐里看完今日生病的士兵,又检查了一些伤兵便用温水洗手,紧紧的捂着斗篷才出去看热闹。 白善和白二郎他们都站在那儿看热闹,满宝凑上去,看了一会儿问,“阿史那将军还要去于阗吗?” 白善道:“肯定去!” 白二郎:“都收了人家的钱财粮草了。” “那又怎么样?”白善道:“总要亲见一下于阗国王,他当初跟着人兴风作浪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一点儿了。” 他道:“因为他们,西域的商路断绝有一年了。” 本来夏州天花疫情结束,商路就应该慢慢恢复过来了,就因为他们不断散发大晋不好的言论,又纵容手下的士兵劫掠过路的客商,这才造成商路断绝。 甚至对大晋和陛下口出不逊,让大晋和陛下的形象大受损伤。 阿史那将军的确决定去于阗国一趟,所以送来的东西照收,收了以后却还是拔营往于阗国去。 于阗国王听闻之后失眠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爬起来起草了认罪书,然后哭丧着一张脸带着人去了边关,和阿史那将军的大军在边关碰上面。 阿史那将军看了一眼他再次送来的粮草和金银,冷哼了一声后看向他送上来的认罪书。 他思索了一下,便看了眼半空中的云层,乌压压的,看不太见太阳。 心腹看到便贴心的道:“将军,似乎是快要下雪了。” 阿史那将军就压着认罪书问,“将士们的冬衣还好吧?” 心腹顿了顿后道:“还是有些单薄的,军中还有些从南边来的士兵,多有不适,最近医帐报上来生病的士兵也多了些。 阿史那将军就敲了敲手掌下压着的认罪书,最后还是轻哼了一声后道:“请于阗国王进来见面吧。” 心腹躬身而去。 至此,在焉耆被并入安西,失去了王室,龟兹和疏勒换了一个国王,西突厥失去两部战士和十二座城池的土地之后,于阗国王暂且凭着送出去的认罪书和粮草金银保住了皇位和城池。 他重新向大晋称臣,又从王宫的库房里找出许多宝物来交给阿史那将军,托他带回京城上贡给皇帝。 当然,他还派出了一队使者跟随阿史那将军一起回去,他很有诚意的让使者去了京城再请一次罪。 阿史那将军很满意他的识趣,这才收了东西带着人离开。 满宝他们这一路见识不少,要不是于阗国王反应太过,他们说不定还能进于阗的王城看一看呢。 他们惋惜的跟着阿史那将军回程,议论道:“听说于阗下去就是吐蕃和大勃律,过了大勃律就是天竺了,智忍大师最想去的就是天竺了。” 白善再次惋惜,“可惜智忍大师他们没有随军,不然与他们同行,见上于阗国王,说不定还能让于阗国王帮忙穿过大勃律去天竺呢。” 白二郎:“不是听说大勃律在和小勃律打架吗?” “他们打他们的,又不影响大勃律拉拢于阗国王。” 满宝举目望着前方,有些激动,“我们要走这个大沙漠了吗?” 白善点头,“我们走赤玉河,直接横穿沙漠回到龟兹,速度比绕道疏勒快一半的路程。” 而从这里到龟兹,基本上都是沙漠,只不过沙漠里有一条断断续续的河,叫赤玉河,有这条河在,一路上就有绿洲,他们又才得了疏勒和于阗送的粮草,基本不用担心吃喝的问题。 大军行军和白善他们一小队一小队的走是不一样的,两万人同进同出,基本上只要不遇上风暴,也不迷路,他们在沙漠里就没什么可怕的,连动物们都早早的躲开。 满宝觉得,晚上露宿的时候,感觉天地间一片宁静,似乎整个天穹之下只有他们这些人一样。 阿史那将军听到他们的感慨便道:“这是天冷的,蝎子耗子这些东西都藏起来了,等到天热的时候,别说只是两万大军,就是十万大军走过,它们也是会窸窸窣窣的。” 所以不必有这种感慨。 满宝几人:…… 阿史那将军没发现,直接问他们,“我要尽快班师回朝,待回了西州,你们随我回京吗?” 白善不由问道:“那西州怎么办?若是大军离开,龟兹几国又反复怎么办?”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317章 安西都护 阿史那将军道:“陛下应该已经派出新的安西都护,等我们回到西州,安西都护应该也到了。” 实际上,此时新的安西都护还在京城里,他昨天才接到旨意,今天辞别亲友,明天才打算启程。 因为战事正急,且两地距离太远,消息滞后,现在谁也不知道西州是什么情况,所以他不能久留,此次外放也不带家人,只打算带上护卫家将就去上任。 他刚敲定好了跟去的人便有内侍来传旨,“国公爷,陛下在宫里设了家宴,叫了您一并进宫去用餐便饭。” 谯国公想了想就带着妻子一并进宫去了。 说是家宴还真的只是家宴,除了皇帝夫妻,也就太子和太子妃及几位公主而已。 谯国公带着妻子行礼,皇帝笑眯眯的挥手道:“一家子人不必多礼,快坐下吧,让御膳房上菜吧。” 太子则领着一群妹妹叫了声“表兄”,然后才分开坐下。 皇家人吃饭当然也不是真的一句话不说,就只是吃饭而已。 皇帝一边吃一边给柴威推荐他认为好的菜色,顺便再说一些西域的事,“此次你上任匆忙,安西军勇猛,怕是会有些不服,你可向阿史那请教一二。” 皇帝道:“连李卿都说过,阿史那为藩臣之中的佼佼者,谋略上汉将也多有不及的。” 柴威应下。 皇帝便想起了郭孝,便冷哼一声道:“郭孝比之阿史那将军差远了,我听说他便是出征也带着金银器玩,连帐子都镶金带银,他将自己的军帐送给阿史那,阿史那给拒绝了,此二将的优劣,从这就可以看得出来,去了西州,你不要学郭孝。” 柴威更加认真的应下了,表示他一定好好管理西域,绝对不负皇帝陛下的期望。 皇帝满意的点头,“西域一带之于中原,不在于土地之宽,更不在于人口繁茂,而在于商路,中原与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的来往,七成是靠这条西域商路,只有三成在于海上,所以你要守好商路,莫要那群突厥人再把商路给坏了去。” 柴威连连点头。 皇帝就看向太子,笑道:“朕要叮嘱的都叮嘱好了,问问你表弟可还有什么需要叮嘱的?” 太子就心想,他能和一个要外放掌握重兵的表哥重臣有什么可说的? 他就是有能在皇帝面前说吗?他说了皇帝晚上还能睡得着觉吗? 太子心中一边吐槽,一边抬头和柴威道:“表哥到了西域不如帮忙找一找周太医他们。” 他道:“上次的消息传回来不清不楚的,只说是找到了些牛痘的信息,具体的就没有了,防治天花是大事,他们出去都快一年了,也该有消息了吧?” 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明达后又道:“还有,嫡驸马还在队伍中呢,明达翻过年就出孝了,她也该嫁人了吧?” 皇帝老早就想说这事了,此时听太子提起,立即精神一振,连连点头道:“对对,你去了西域找一找白诚,他们要是找到了种牛痘的法子就赶紧回来,找不到也得回京述职,以后再出去一趟。” 起码回来成亲再说。 皇帝笑眯眯的道:“他是你的表妹夫,若是行事不周,你只管教训他。” 柴威这话也就听一听,没看见坐在一旁的明达公主脸都羞红了吗? 显然对这位未来的驸马满意得很,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尤其这位不仅是嫡公主的驸马,还似乎很得嫡公主的喜欢,他要真教训了人,回头被教训的估计就是他了。 不过柴威嘴上还是应了,又顺着夸了一下白诚,“白公子也是少年英才,小小年纪就考进了国子监,又在给太子殿下做伴读,自是守礼之人,怎会行事不周呢?” 皇帝就想到当初站在他面前拍着胸脯表示会好好对待他的公主的小子,暗暗点了点头。 见皇帝竟然还赞同的点头,柴威更不想“教训”白诚了。 一顿饭吃得君臣得谊,不对,是亲戚高兴,反正柴威最后是开开心心的带着妻子出宫去了。 谯国公夫人有点儿忧愁,丈夫升官了自然是好事,偏偏去了西域这么远的地方,听说那边入目皆是黄沙,有的人半年都不洗一次澡呢。 谯国公夫人就和丈夫道:“我们何时启程去西州?等你安顿好?” 谯国公看了一眼妻子道:“你们去做什么,那边黄沙漫天的,太阳还大,孩子们都还小,正是读书习武的关键时候,去了那里请个先生都不容易。” 他道:“你就留在京城吧,没事儿就进宫坐坐,陛下和娘娘与母亲关系都十分要好,你多进宫坐坐,等孩子们再大一些,说不定还能走一下娘娘的关系进崇文馆去。” 谯国公夫人一愣,“太子都这么大了,崇文馆里现在不是有许多伴读吗,怎么还要进人?” 谯国公道:“太子只要一日还是太子,那就得读书,崇文馆里教书的又不是太子,是侍讲们,甭管崇文馆里的学生换多少茬,只要太子还是太子,那崇文馆里就得有伴读。” 谯国公夫人:…… 她顿了顿后小声道:“你以前不是让我们少与太子来往吗?” “今时不同往日,”谯国公道:“太子有了小皇孙,以后就算……那我们也是奉国诏,陛下不会怪罪的。” 现在的风险能和以前相比吗? 所以还是可以亲近一些的。 谯国公夫人点头,想到自己可以不用去西域了,心中暗暗高兴起来。她一高兴就想让谯国公也高兴,“到时候我给国公爷多送几个伺候的人去,那边苦寒,总要有人照顾国公爷。” 国公爷也没推辞,不过还是道:“少送几个,陛下不喜奢靡之人。” 谯国公夫人应下。 柴威是皇帝的外甥,其父是开国大将,其母与皇帝是同母姐弟,不论是姐弟,还是君臣之间,双方关系都极好。 尤其是他的母亲平阳公主,这一位公主可是真正的生荣死哀,生前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女将。 柴威能力也不差,所以对皇帝破格将柴威一连升了几级,升到安西都护的位置上,群臣并没有太大的意见。 大家平静的接受了,柴威也就平静的赴任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318章 友谊长存 和柴威一起去西域的还有对郭孝的处理圣旨,皇帝对郭孝丢城的事表示很生气,他认为郭孝会丢城就是因为不谨慎导致的。 明明龟兹的左丞已经一再提醒过要小心城内的人,结果他却还不上心,连巡逻的人都没多派几个,这才让城内的人与城外的人勾结在一起有了这件祸事。 所以皇帝直接剥夺了他的官职。 结果等柴威走出老远了,皇帝老爷子某天从大殿里出来,被外面的冷风一吹,他就驻足停下看这萧瑟的冬景。 古忠连忙给他披上披风,小心道:“陛下,看这天是要下雪了。” 皇帝就看了一眼天上的乌云,古忠说的没错,天的确是要下雪了,他这话才说了没多久天上就纷纷扬扬的下雪了。 皇帝看着这雪半晌,最后叹息一声,吩咐道:“让中书省拟旨,恢复郭孝官职,派人去西州将人接回来吧,让礼部准备丧仪给他举哀。” 古忠立即应了一声,心中也有些雀跃,陛下念情,这是好事。 满宝他们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回到西州时新的安西都护还没到,郭将军已经收殓入棺,郭小将军要扶棺回乡还得等朝廷旨意,要是朝廷不容情,他要么将父亲安葬在西州,要么就只能辞官回乡了。 郭将军的灵柩此时就停在西州的国寺里,满宝他们回到西州后的第二天就例行去国寺里拜祭他。 用庄先生的话说是,“好歹相识一场,人已死,仇怨皆消,拜祭一番是礼仪。” 于是白善等人就准备了丧仪前去拜祭。刘焕因为是亲戚,丧仪还要更重一些。 郭将军死了,他和郭小将军反倒真的按照亲戚走动起来,再次见面就表兄表弟的叫了起来。 郭小将军也走出了伤痛,也能和他们开玩笑了,“你我本来就亲,你又给我输了这么多血,更亲了。” 刘焕深以为然的点头。 白二郎在一旁道:“那我们也亲了,我们给你输的血是一样的。” 白善则好奇的问满宝,“不是说近亲属不好输血吗?怎么刘焕可以给郭小将军输血?” 满宝:“他们关系很近吗?” “当然了,”刘焕挺了胸膛道:“我祖母是他家的姑奶奶。” 满宝算了算后道:“没事儿,中间隔了好几辈,岔开了,而且血都输了这么久了,现在都没事,那肯定没事了。” 此时七人是排排坐在国寺的一个栏杆上,看着下方忙碌的僧人和前来礼佛的百姓,蒙小将军就问郭小将军,“你要继续留在西州吗?” 郭小将军有些低落道:“还不知陛下是否会问罪父亲,若是陛下容许,我还是想留在安西。” 这支队伍他父亲带了好几年,他也一直在这支队伍中,哪怕西域苦寒,他也不想离开。 蒙小将军就拍着他的肩膀道:“我可以让我父亲给你求求情。” 郭小将军没有推辞,点头,“多谢。” 白善道:“我们在这件事上不太能帮得上你,要是回京城,倒是可以当面替你求情。” 现在人在外面,写折子参与地方军务显然是不可能的。 郭小将军就和他们笑道:“我知道,你们是文官,不太方便。对了,此次西征你们也有功劳吧?回去后要出仕吗?” 白善就叹气,“新的安西都护还未到,阿史那将军还没确定何时班师回朝,我们得等着,礼部考试倒是常有,但吏部的考试却是每年三月底一次,错过就要再等一年,我们要出仕,就得赶在二月之前回到京城。” 不然都报不上名。 郭小将军:“……以你们的身份和功劳,可以直接出仕吧?” 白善有些不甘愿,“都考了进士了,不考礼部和吏部太亏了。” 白二郎也连连点头,“就是,若是陛下直接开口授官,算是恩荫还是我们自己的本事?不行,不行,还是正常考官好。” 刘焕就问他,“你一个驸马难道还想外放当县令吗?” 白二郎一噎,问道:“驸马怎么就不能外放当县令了?你看阿史那将军不也是驸马吗?照样在外领兵作战。” “可是……”刘焕挠了挠脑袋道:“可那是上一辈的公主,这一辈的公主,驸马们好像都是闲职,并没有任实职的。” 大家都在吃公主的软饭,谁还想去当一个六七品的小县令呀? “而且你这驸马比别的驸马还尊贵些,你可是明达公主的驸马。” 驸马之间也是有高低的,夫凭妻贵,明达公主不仅是嫡公主,还是帝后最宠爱的女儿,自然,白诚也比别的驸马要更尊贵一些。 刘焕不理解他,“我们不想当驸马是因为不想受公主欺负,你既然当了驸马,那肯定是不介意依靠公主的,干嘛还去当县令?” 白二郎一噎,然后低头沉思起来。 满宝见他脸上竟然浮现赞同之色,就道:“明达还想去各个地方走一走呢,可陛下疼宠明达,肯定不愿意她出京,你要是外放,带明达出去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白二郎一听,眼睛一亮,“对啊,明达还想去别的地方玩呢,我外放了还可以带她。” 这下连郭小将军都好奇起来了,“你当驸马竟不是想吃软饭?” 白二郎道:“软饭自然是要吃的,但我也不是谁的软饭都吃的。” 他道:“我只想吃明达公主的软饭。” 白善扭头和他道:“今年的进士考你是赶不上了,明年倒是可以试一试,明年你要是能考中,后年你也参加礼部和吏部的考试,也就比我晚一年,到时候看看我外放的地方有没有新的官缺,你可以外放到那里,我们也近些。” 满宝就抚掌:“这个好,到时候我们还能去找你们玩。” 白二郎就问她,“我和白善外放也就算了,难道你也能外放?” 满宝就嘿嘿笑道:“那你就太小看我了吧,我和白善早有计划,没多大问题,倒是你呢,你能求到外放的官才是最要紧的。” 蒙小将军听着羡慕不已,就看向郭小将军,问道:“要不你来沙州算了,我们一起守玉门关。” 郭小将军摇头,“还是你守关内,我守关外吧。”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319章 到任 新的安西都护是在某一天的中午到的,当时满宝他们回到西州已经四天了,正是骨头最懒的时候,庄先生也怜惜他们一路奔波,整个人瘦了一圈,所以没有给他们布置课业。 于是满宝几个直接赖床,一直快到午时了也不曾起床。 就是殷或也被他们影响的多睡了好一会儿。 长寿在经过第一天的慌乱后现在已经镇定了,主子睡他也睡,一直到主子的床上有了动静他才爬起来,先把自己收拾好再去厨房里端热水。 果然,他把热水端回屋里时殷或还在被窝里不乐意起床。 他一边将衣服拿出来服侍主子穿衣,一边给主子找理由,“西域太冷了。” 殷或深以为然的点头。 庄先生已经围着火炉喝茶看书了,看到殷或总算起来,便扭头吩咐侍女,“去把周满他们也叫起来吧。” 十个舞女都正式变成了侍女,她们分在各个岗位上,过得很快乐。 因为这里的活儿并不多,基本上就是打扫一下院子,偶尔处理些食材和药材,院子里的主子基本不怎么管她们,每天还能出去外面逛一逛,听他们露出来的口风,她们要是不愿意跟他们回中原,他们也可以替她们去都护府上籍,到时候她们就可以留在西州。 但小姑娘们私下商量过后都觉得留在这里,以后有可能也会被掳为女奴,而且她们除了跳舞唱歌外,几乎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还不如跟着他们一起走呢。 她们没有父母家人,或者父母家人不知流落到了何处,是否还活在这世上,离开故土对她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殷或见她们打定了主意,便让长寿教她们一些伺候人的技能,比如中原的茶要怎么泡,主子起居坐卧该伺候什么…… 可怜长寿当了这么多年的小厮,突然一下就荣升为教养小丫鬟的嬷嬷了。 长寿对丫鬟们的工作也是一知半解,不过觉着丫鬟和他们小厮也一样,不都是伺候主子的吗? 便按照自己每天的工作日常教她们,就是主子去哪儿她们就去哪儿,主子要坐,你就得找着坐的地方安排妥帖了,不能冷,不能热…… 虽然她们是舞女,但这种技能知识还是知道一些的,因此接受起来特别快,现在自觉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小厮……哦,不,是丫鬟了。 她们去敲门,但满宝他们还是又磨蹭了近半个时辰才洗漱好出现在大堂里。 庄先生看了一下时辰后颔首道:“很好,可以直接午食了,养你们倒是挺省钱的。” 满宝几个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也不敢叫吃的,就老老实实地端了一碗奶茶就着一块饼吃了早食。 只可惜这点儿东西进了他们的肚子就好像水滴入海,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几人摸了摸肚子,目光流转间就挤眉弄眼起来,计划着今天是不是再找一个借口出去,昨天吃的一家羊肉贴馍好吃,其实今天可以再吃一次的…… 也是在这时,聂参军大步从外面进来,和几人道:“新的都护到了。” 满宝几人眼睛一亮,立即问道:“人现在哪儿?” “刚进了都护府,”聂参军道:“下官得到消息立即来见大人了,这会儿估计正在都护府里和阿史那将军说话呢。” 白善立即看向满宝,“按说,你是不是应该去拜见新都护呀?毕竟我们要带走不少士兵。” 满宝立即郑重的点头,“不错,的确要拜见一下的。” 庄先生就好笑的看着他们,挥了挥手道:“行了,去吧。” 大家低低地欢呼了一声,转身就往外跑。 聂参军不了解去拜见新都护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依旧跟着往外走,告诉他们道:“新来的柴都护和白二公子还有些亲戚关系呢。” 白二郎一脸懵,不解的扭头问白善,“我们家有姓柴的亲戚?” 他努力的回想自己记诵下来的族谱。 聂参军直接提点的白二,而没有点白善或白氏,显然这门亲是因白二而来,白二能够做到安西都护的亲戚只可能是皇亲国戚了。 白善略一思索就问道:“是谯国公吗?” 本还想卖个关子的聂参军只能点头,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听说世家子不仅要背族谱,还要背氏族志,那厚厚的一大本,谁和谁家有啥关系都记录在内,至今他都没见过那本传说中的书,听说只有世家或者大士族才能得到。 白善就扭头和白二郎道:“是你表哥,谯国公是昭公主的长子,和明达公主是嫡亲的表兄妹,一会儿你见了人客气些,执亲戚礼就行。” 白二郎立即点头,昭公主他知道呀,明达公主可是很钦佩她这位姑姑的。 于是一行人出门,正等着护卫们把马牵来呢,就见一骑快速跑来道:“周大人,白公子,白二公子,大总管请几位去都护府拜见新都护。” 刘焕立即问:“那我们呢?” 令兵顿了一下后道:“大总管没说,不过公子们素来形影不离,应该都是可以去的吧?” 正好大吉他们牵了马出来,满宝接过马后上去,道:“废话这么多,去了就对了,走!” 刘焕他们一想也是,于是纷纷上马。 殷或也是骑马,西州城就这么大,他们住的离都护府也不是特别远,一路上要过最繁华的那条街道,根本不可能纵马狂奔,慢慢溜达过去就行,所以骑在马上也不是特别的冷。 当然,肯定没有坐马车里的暖和就是了,但也自有一番风光,大家还能说说话。 白善虽然知道谯国公,却没见过对方,于是问满宝,“你见过谯国公吗?” 满宝努力的回想了一下,“大朝会上没怎么见过,倒是陛下病重的时候他曾去守过夜,进进出出的自然会打照面,只是也从未说过话就是了。” 皇帝病重的时候,太医院值守的太医,宫女内侍值守的人,还有值守的官员,皇室那边值守的宗室人,以及为表忠心迟迟不肯离去的权贵皇亲国戚等都会每天记录下来,要是哪一天出了问题,册子上记录的人全都要查问的。 当时满宝每天去册子上签名,自然在隔壁本上看到过谯国公的名字,只是当时她的心神都在皇帝身上,也不太注意人就是了,这会儿让她想谯国公长什么样,她自己都想不太起来。 还是因为她的记性好,这才能想起曾在签名时看到过谯国公的名字,而且不止一次。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320章 推辞 白善就看向刘焕和殷或,白二郎不用看了,他都不知道,白二更不会知道了。 刘焕道:“我也不熟。” 殷或则道:“我听我父亲提起过,人还不错,他是袭爵谯国公。陛下和昭公主及先谯国公感情深厚,因此对两个外甥也很不错。” 白善秒懂,所以这位是受祖宗余荫一路向上,只不过为人和才华上也没大错就是了。 到了都护府,郭小将军眼睛红红的出来接他们。 现在都护府还是他住着,只不过他早已经准备好搬了,只等新都护来了就可以交接。 白善见他眼睛发红,就问道:“陛下的旨意下来了?” 郭小将军又忍不住落泪,点头道:“陛下革了父亲的官职,我,我可能不能扶棺回乡了。” 皇帝这么生郭将军的气,郭小将军自然不能再在这时候上书提扶棺回乡的事了,所以只能暂时将棺安放在国寺那里留待以后,或者就埋葬在西州。 郭小将军想等几年,过两年皇帝的气消得差不多了他再提扶棺回乡的事。 白善只能叹息一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满宝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只能轮番拍了拍他的肩膀,殷或见他们都拍了,他不好不拍,于是也走上去拍了拍。 周立如一看,便也上前拍了拍。 一旁的蒙小将军便也抬手,郭小将军抬起头来睁着红红的眼睛看他。 蒙小将军就有点儿下不去手,若无其事的放下后道:“进去吧,阿史那将军和柴都护在里面等着,一会儿交接完我给你搬家。” 白善立即道:“我们也帮你搬家。” 不说阿史那将军,柴都护对他们也很客气,尤其是对周满和白二郎,毕竟来前皇帝和太子刚提到他们。 他也没想到运气会这么好,他们竟然还在西州城内,于是他就笑着问起周满牛痘的事。 满宝道:“我们在这里种了三拨痘,效果都还不错,我们决定将种痘过的人带回去让太医院统一查看情况。” 她顿了顿后和柴都护道:“因为试验者都是军中的士兵,之前郭将军答应我们能将这些人带走……” 柴都护就笑道:“既然是郭将军答应过你们的,自然一切都还照旧的。” 满宝就松了一口气,笑着和柴都护道:“多谢大人宽和。” 柴都护不明白这怎么就宽和了,等他知道时,已经是下面的人拿着账单来给他报账,他们一共要带走四十六人,偏巧他们不是伤兵就是年纪很大的老兵了,这样的士兵回乡是算退役的,那就得给安家费。 除了安家费,这上面竟然还列了路费,以及郭小将军曾经承诺给的一百两银子。 当然,不是一人一百两,不然那是皇帝都负担不起的,是四十六人分这一百两。 来报账的官员解释道:“将军,除了这一百两是郭小将军出外,其他的都要走公账。” 和郭将军不一样,柴都护的出身就没穷过,而且他也没郭将军那么奢靡,因此对钱财不是很看重,所以只心疼了一下就提笔签单了。 他道:“将都护府的账目拿出来我看看。” 要是没钱,他还得想办法弄钱,安西都护不仅管地方政务,还要管军政,虽然兵部给军饷和军备,但肯定有不足,士兵们吃喝拉撒都要钱,更不要说后面还要巡视边关,戒备西域其他小国反扑,那要用到的钱更多了。 柴都护思考起来,问道:“从碎叶、天竺那边来的商路是不是通了?” 官员立即汇报道:“大小勃律的战事已经停了,没分出胜负来,通

相关推荐: 寒门少君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重生纪事   大奥爱憎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总裁越过界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都市之绝世杀神   重置   长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