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吧,剩下的事交给我就行。” 冯氏没有什么意见,周大郎和小钱氏也没有,但还在后厨帮着清理的东西的周三郎和何氏不太情愿离开。 满宝很好奇,“三哥,你们现在怎么这么喜欢呆在饭馆里?” 何氏冲小姑笑了笑没说话,周三郎就道:“六郎是在饭馆这里找到媳妇的,立威结亲也跟饭馆有点儿原因。” 而他们在京城认识的人少,很难与外人有联系,最好的渠道就是饭馆了,所以他们最近就很喜欢呆在饭馆。 显然,周大郎也打着这个主意的。 满宝一听,半晌无言。 她顿了顿后正要问话,就见周三郎精神一振,压低了声音和她道:“满宝你看,来了。” 谁来了? 满宝扭头看去,就见店门口进来一个拎着篮子的小娘子,她目光一扫,看到周立威,眼睛微微一弯,立即冲他去。 周立威却转身上楼去了,而周立学迎上去,笑吟吟的问道:“景姐姐还是买粉蒸肉吗?” 小娘子看着周立威消失在楼梯上,这才收回目光和周立学点了点头道:“是,麻烦帮我拿两碗粉蒸肉,我要外带。” 她将篮子递给周立学,周立学接过,暗暗给了周立固和白叔平一个目光,然后拎着篮子去厨房装肉。 周三郎一片惋惜,“立固这小子一点儿也不机灵,都不会上前招呼人的。” 满宝目瞪口呆,咽了咽口水后问:“三哥,你看上这个小娘子了?” 周三郎叹气道:“我看上有啥用,主要得立固看上,奇怪,昨天这小娘子来的时候是立固招呼的,今天怎么换立学去招呼了?” 满宝:“……三哥,这是饭馆,不是谁和谁说话就有什么的。” 周三郎点头,“我知道,但你不觉得这几个小子面色不太对吗?我觉得他们就是喜欢人小娘子,就是不好意思,不知道这个小娘子能不能看上我们家的这几个小子。” 要是看不上他儿子,看上他侄子也是可以的。 满宝仔细的看了看几个人的神色,暗道:还真可能是看中了你侄子,只是此侄子非彼侄子而已。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01章 后继 满宝也不乐意走了,找了借口留下,等哥哥嫂子们一走,她就随便在大堂里找了张椅子坐下。 白善和白二郎一左一右的坐在她身边,时不时的也目光炯炯的看过去,等小娘子一走,满宝就晃悠过去看周立学几个。 三人下意识的低头躲开她的目光。 满宝和他们年纪差不多,比周立学还小几个月呢,却很有威望的抬了抬下巴问,“说吧,那是谁家的小娘子?” 白善道:“刚才听你们喊景姐姐。” 满宝:“她比你们大?看着与我差不多呀,似乎还要小一些呢。” 周立学:“凡是常客,女的都是姐姐,男的都是哥哥,不论老幼。” 满宝三人愣了一下,然后齐齐朝他竖起大拇指,厉害啊! 周立学(三头)悄悄往楼上看了一眼,然后和满宝悄悄道:“她是另一头街尾景先生家的大娘子。” 满宝瞬间想起来,“我记得,好似立君和我说过。” 周立学就想,果然,他们老周家就没有什么秘密。 当然周立学他们会知道并不是周立君告诉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看出来后周立威和他们坦白的。 毕竟常来饭馆,看的多了,也就察觉了。 既然小姑也知道,那他们说起来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背着周立威(二头)说他的悄悄话。 来周记饭馆买菜的人不少,年轻未婚的小娘子也多,大家都是年少慕艾之时,对好看的人自然就关注多了。 周立学小声道:“二哥先前喜欢景家的小娘子,每次景家的小娘子来买粉蒸肉,二哥总是要每一碗多添一块肉给她。” 满宝一呆,问道:“怎么添?” 他们家的肉都是摆得很密的,一碗就是一碗,绝对不可能再能塞得下一块肉。 周立学顿了顿后道:“直接放肉上呗,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景先生后来知道了。” 周立学想了想后道:“就在小姑你们去西域后没多久,景家的小娘子就不再来我们家饭馆买蒸肉了,时间一长,二哥就把这事儿放下了。” 俩人的交流只是在于买蒸肉和卖蒸肉,喜欢也是看脸看气质,便是有好感,不再见面后,感情慢慢也淡了。 后来周立威和兰小娘子定亲,这份感情更是随风而逝了。 周立学还有些嘟囔呢,“当时二哥知道我们兰先生家的大娘子喜欢他,他好不得意呢,哼,这有什么呢,以后等我和四弟学有所成,喜欢我们的女郎会更多的。” 满宝问:“怎样算学有所成?” 周立学很有信心道:“怎么也得考中明经吧?” 满宝点头,“若能考中明经,的确是学有所成,那你们可得努力了,明经也不好考的。” “我们知道,最近都很努力读书的。” 眼看话题要歪,白善便将它扯回来,问道:“那现在她怎么又来了?” 周立学道:“可能是因为我们家的蒸肉好吃吧。” 他道:“不是我自夸,我娘做的蒸肉,满京城里独一份。” 大家默默地看着他,他就顿了一下后道:“当然了,也不全是因为这一点儿,二哥的原因也是有一些的。” 他压低了声音道:“你们没觉得她看二哥的目光和以前不一样了吗?” 周立固(四头)和白叔平一起点头,是不一样了。 周立学还要说话,瞥见店门口,立即站起来大声叫道:“二嫂!” 大家一起回头看,就见一个穿着淡绿色裙子的小娘子拎着篮子站在门口,可能是因为走得太急,此时还有些喘。 正是满宝见过几次的兰家小娘子,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兰馨。 兰馨目光在店里一转,没看到自己想看见的人却看见了周满,她惊了一跳,然后脸色红透,有些嗔怪的瞪了乱叫的周立学一眼,然后就红着脸上前和周满行礼,但行过礼后发现她最合适的称呼还是跟着周立威叫,“小姑……” 满宝见她脸色红透,就笑眯眯的抬手道:“不用多礼,不用多礼,你是来找立威的?他正在楼上招呼客人呢。” 兰馨想说不是,但还没来得及张口满宝已经冲着楼上喊道:“立威,你未来的小媳妇来了,快下来——” 兰馨耳朵尖都红了,低着头站在一旁。 周立威蹬蹬的跑下来,见大堂里只有自家人和兰馨,再有就是还坐着没散去的两桌客人了,大松一口气,笑着上前接过她手中的篮子道:“怎么这时候才来,你们家不会这会儿才吃晚饭吧?” 兰馨红着脸道:“我们早吃过了,是我爹突然有朋友上门,他们要喝酒,家里灶台都冷了,冬日重新开火不方便,所以我就想着出来买。” 周立威一听,便除了蒸肉外,还另外去厨房里找他六叔炒了两个下酒的菜一并给她装上,兰馨连忙摆手道:“不用,不用……” “没事儿,反正我们灶台里的火还没熄,菜也都是现成的,方便得很。” 周六郎很有经验,不仅炒了菜,还对周立威道:“去盛一碗豆子,下酒还是得就豆子,我们家饭馆的豆子还是你大伯母炒的,最好下酒。” 周立威就去,直接将篮子装了两层,然后提着要去送她。 现在虽是夜里,但京城是很安全的,可周立威还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想着饭馆里的客人估计还要吃一会儿,于是拎着篮子就送她回去。 兰馨小声道:“我自己可以回去的,小姑他们还在这里呢。” “嗯,正因为有小姑他们在店里,所以我可以放心的送你回去,走吧,现在夜里冷,街上的人比以往少了一些,灯也少,还是我送你的好。” 周立威和满宝等人打了一个招呼便送兰馨出门,满宝他们都很高兴的目送他们出门,等走远以后立即围着周立学团团坐下,小声问道:“然后呢,然后呢?” 周立学也收回了目光,同样小声的道:“然后二哥就躲着她呗,每次来,只要能走开就走开,走不开也是公事公办的卖她肉,却不像以前那样多送她一块肉了。” ※※※※※※※※※※※※※※※※※※※※ 作家的话 你们要是分不出是几头,以后我每章涉及到的时候就括号一个,嗯,晚上九点见 ☆.第2502章 误会 周立固插嘴道:“其实二哥想把话说清楚的,但景家的小娘子不主动开口,二哥也不好多嘴,万一自作多情了怎么办?人景家小娘子脸上也不好看,所以只是避着,想着一二次后景家的小娘子就明白了。” 满宝若有所思,“奇怪,为何景先生不拦着景家的小娘子呢?” 周立学几个一起摊手,谁知道呢? 这也正是他们最疑惑的地方,按说之前周立威没有定亲时景先生都没看上他,这会儿周立威定亲了,景先生应该更加看不上他才是。 周立威将兰馨送回到兰家的门口,这才将篮子递给她,“快进去吧,菜要冷了。” 兰馨红着脸点头,提着篮子走了两步又忍不住回头看,见周立威还站着看她便抿嘴一笑,推开门进去。 周立威见她将门关上了才转身离开。 兰馨躲在门口悄悄的看,见他走了还悄悄的往外探头看了一眼,直到他过了景家门前,一直走远才重新将开了小半的门偷偷掩回去。 她拎着篮子笑着转身,一转身就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人影站在她身后,她给唬了一跳,手里的篮子差点儿就飞出去。 影子幽幽地道:“可别摔了,这可是我下酒的菜,嗯,你这次找的借口是我要喝酒还是你大哥要喝酒?或者是家里来了客人要喝酒?总不能说的是你叔叔要喝酒吧?” 兰馨忍不住跺脚,“爹!” 影子这才哼了一声转身,忍不住嘟囔道:“三天两头的跑去找人要吃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家多穷呢。” 走了几步,堂屋里的灯光就映照出来,屋里的几个小孩儿跑出来,围着兰馨转圈圈,“小姑,好香,好香。” 兰大嫂笑着上前接过篮子,打开看到里面的菜惊讶,“怎么要了这么多道菜?” 兰馨不好意思道:“我推辞不过。” 当时她光顾着想事情,等回神时周六郎已经下油,她不好改口说不要,不然落在周家人眼里反倒显得她小性了。 兰母看了一眼后道:“收起来吧,晚食都吃过了,这会儿拿出来干什么?明日午食再热了吃。” 两个孩子却扒拉着桌子不肯离去,兰馨就道:“蒸肉还热着呢,给他们吃一些吧,剩下的再收起来。” 兰母看了一眼眼巴巴的两个孩子,到底还是点头了。 兰大嫂拿出一碗来给两个孩子,剩下的拿到厨房,顺便把兰馨也给拉过去了,她小声问:“景家那边是过去了吧?” 兰馨点头。 兰大嫂就冷哼,“不是我说话难听,景家的这位大娘子也忒不讲究了,周立威没定亲之前也就算了,这会儿他都是我们家的姑爷了,她还用那种眼神看姑爷算怎么回事?” 兰馨皱皱眉,小声道:“大嫂别说了,这事儿我们知道就行,你可别告诉娘和大哥。” “放心吧,我不说。不过,”兰大嫂压低了声音道:“你看周立威还有没有那个意思?” 兰馨想了想后摇头,“我去的时候他在楼上呢,那会儿景妹妹刚出来,看着不像是碰面的样子。” “还是要小心点儿。”周立威以前给景家的大娘子多送一块肉的事情她是知道的。 满宝回到家里都没琢磨出来景先生为什么不阻止景小娘子,“难道真是我们家的蒸肉太好吃了?” 还真是因为他们家的蒸肉太好吃了。 景小娘子将蒸肉拿回家,景先生便和朋友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谈论诗文。 景小娘子悄悄的回房。 景母看了一眼她关起来的房门,等客人走了以后就和景先生道:“以后你要吃蒸肉就让大郎去买,别使唤大娘了。” 景先生脱掉鞋子泡脚,闻言想了想后点头,“也好,现在天冷了,姑娘家出门不安全。” 景母将他的袜子收好,没说话。 景先生泡了一下觉得不对,问她:“怎么,是大娘嫌弃来回走着累了?” “不是,我是想着饭馆那里人来人往的,大娘也正是要说亲的时候,你又不是不知道,以前周记饭馆的小二东家还对大娘有意。” “可人家不是定亲了吗?”景先生不在意的道:“而且大娘也不喜欢他,之前是看他总给我们多添一块肉,所以我才不让大娘过去的,现在既然人家已经定亲,前事皆消,自然是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了。” 可你闺女不是这样想的。 景母愁死了,她才三十多岁,每日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家中,因此最先发现女儿的变化。 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什么都喜欢和斜对面的兰家大娘子相争,本来她对周立威一般般,可人家和兰家的大娘子定亲后她反倒与周记饭馆那边来往勤快了。 周立威也在烦恼,他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儿笨,因此很多问题都想不明白。 他自觉现在的他和两年前的他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嗯,除了年纪增长了一下。 但两年前景小娘子都没看上他,为何会在两年后看上他呢? 嗯,他自觉是看上他了,难道是他会错意了?他不至于如此自恋吧? 周立威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已经躺在床上的满宝突然从床上坐起来,拍着白善道:“我知道了!” 白善已经要睡着了,一下给她吓清醒了,就瞪大了眼睛看她,“你知道什么了?” 满宝眼睛亮亮的道:“会不会是我回来封了乡主,所以我侄子们的行情也水涨船高了?” 白善迷迷蒙蒙的道:“可能?” 满宝就道:“那你说,我们能不能给立学(三头)和立固(四头)说读书人家的娘子?” 她道:“像大哥大嫂和三哥三嫂这样蹲在饭馆那里找亲家,那得找多久才能找到呀。” 白善就拉着她躺到床上,直接一胳膊抱过去,嗯嗯道:“你说的都对,所以还是明儿再考虑吧,我们先睡觉。” 满宝却自觉很精神,见他眼睛要闭起来了,也不打扰他,就自己安静的躺着想,顺便盘点一下自己认识的家境普通一点儿的读书人家的姑娘。 主要是周立学他们看着还不太想定亲的样子,有六哥这个先例在,恐怕他们不会屈服于大哥大嫂和三哥三嫂的魔爪之下。 ※※※※※※※※※※※※※※※※※※※※ 作家的话 满宝:子谦啊子谦 明天见 ☆.第2503章 您要相信我 兰家那边总算选定了日子,在老周家报的三个日子中选了腊月二十一这一日。 这一次家里请的客人并不多,就相近的几家,还有老周家自己在这京城里认识的人家。 满宝那边,基本只请了济世堂的大夫们和殷或几个而已。 临近过年,最近办喜事娶个媳妇回家过年的人家特别多,郑大掌柜这三个月来已经吃了八场喜酒,这次过来看见周满那一溜正当年的侄子和侄女,一时觉得荷包有点儿疼。 再看他那才回京没多久的儿子,郑大掌柜就平衡了一下,溜溜达达的过去找周满,“周太医呀。” 满宝正拢着手看宾客们灌周立威(二头)喝酒,闻言扭头,眼睛微亮,“郑大掌柜,我正要找您呢,我侄女说和您买的茯苓没有了?” 郑大掌柜就撇撇嘴道:“什么叫没有了,那是被你侄女买完了。” 他道:“京城这边的药铺总要留一些备用,你侄女建的那个作坊,这一二月可跟我抢了不少药材。” 药膏和药霜所需的药材就那几样,因此最近京城周立君大量购进的几味药材都涨价了,郑大掌柜都还苦恼呢,用到那几味药的药方都比之前贵了一些,有些用到药方的病人暗暗抱怨。 满宝一听便叹气道:“一是如今交通实在不便,二是现在药材都是野生,自己种植的少,所以药材显贵。” 郑大掌柜愣了一下问,“周太医的意思是药材可种?” 满宝道:“像红枣、老姜这样的药材不一直是种植居多吗?” 当然,采挖野外的也有,只是目前来说,这两种药材还是种植占了多数。 “可这不仅是药材,也是食材,食材嘛,自然是可以种植的。” 满宝便道:“山药我家也种植了。” 郑大掌柜笑,“山药也可为食材。” 不过很少有人拿来吃就是了,大多还是做药,或是做药膳,不过郑大掌柜知道的,山药除了鲁地一些地方有种植外,其余地方大多还都是采挖野生的。 说真的,周满他们村会种山药本来就很出乎郑大掌柜预料。 满宝淡淡地道:“还有女贞子,我家现在已经种满一座山了,我们村现在的女贞子占了快一半的山。” 这是二哥和三哥告诉她的,所以现在七里村已经不是大梨村下最穷的村了,去年他们村还联合白老爷一起出钱将去县城的那条路仔细的修了修,现在特别宽敞,虽还比不上官道,但也不差多少了。 所以现在每年入秋人工便难寻,以前老周家地里忙不过来还能在村里请短工,现在都得到别的村,或者去县里请了。 连白老爷都私下抱怨短工难寻。 郑大掌柜张了张嘴巴,半晌后沉吟道:“如此说来,药材是可种的,不知周太医现在能种出多少种药材来?” 满宝便目光微转,这么多年来,她凡是见过的药材,只要能拿到活着的,基本上都收录给百科馆了。 而所有的宿主都知道,收录给百科馆的东西,是可以反过来和百科馆购买的,嗯,它有的话。 而通过百科馆培育过的物种,基因可能会不稳定,也有可能会更优良。 自从猜出那边世界的最大问题是基因不稳定后,满宝就在留意这方面的书籍和信息。 偶尔询问一下百科馆和D博士收录上的物种的研究进度。 很多她给百科馆和D博士的东西现在都在那个世界培育出来了,除了少部分外,绝大部分现在基因都还稳定。 她觉得基因异常是那边的环境问题,可能还有最原始的物种变异流传原因在,现在他们得到原始物种,是有很大概率可以保持住基因不变异的。 科科就曾经说过,她收录的植物培育是最容易的,可以很大程度的保持住它本身的基因稳定,还能优化;动物次之,最难的应该是人类。 满宝猜测,那是因为那个世界没有新的原始人类加入,不管是持续,还是研究,他们都没有标本。 嗯,感谢科科说的联盟法律规定,智慧生物不在交易之列,而她的世界和那个世界离得太远了,就算有坏人不顾法律也找不到他们。 满宝心底高兴起来,就和郑大掌柜道:“我家里一直有种各种野外挖回来的药材,就是我家花园里都种有一些,您要不要去看看?” 郑大掌柜大喜,立即道:“好啊。” 郑大掌柜和周满也不管正在吃宴的人了,一边往后面花园里去一边道:“药材之中,除了玉石、虫兽之外,剩下的就是本草,按说凡为草木都可种植,可一来种植草药需要耗费田地,而山野之中散落的药材基本够用;二来,草药种植不易,特别是人参灵芝这样的草药,根本种不活,就是其他草药,也大多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才可以。” “所以我知道的,可以种植的草药不过双十之数,都是红枣、红花、生姜、石榴、大蒜、莲子一类的草木,”郑大掌柜微微摇头道:“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本草便有二百三十九种,我们郑家收藏的《本草经集注》中收录的草药是七百三十种,这么多药材目前会被人成规模种植的寥寥无几。” 但满宝知道,这些草药还未收尽世间能用的药,虽然莫老师他们那个世界也缺失了许多的草药,但她知道它们是存在过的,不然百科馆内不会有记载。 她这个世界没有他们那个世界的危机,也就是说,那些本草在他们这里都是存在的,至少绝大部分是存在的。 满宝精神一振,暗道:若是这些本草都能被发现和使用,那能治多少病症去? 还能规避某一种药紧缺带来的后果。 到了花园里满宝特意在大嫂的菜地边上劈出来的一块地,满宝看了看,扭头和一脸沉默的郑大掌柜道:“大掌柜,您要相信我,药材是真的可以种的,就是这些药材可能是从野外挖回来的,水土有些不服,而且这会儿是冬天,等到春天您再来看,肯定是另一种样子……”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504章 大方 紧邻着菜地的一块地上长着稀稀落落的几十株药材,有好些已经要死掉了,有些长得就跟没有饭吃的流民一样瘦长瘦长的,感觉一阵风就能吹折断。 这本没有什么,但她家几个嫂子太勤快了,它要是长些野草什么的,好歹能掩饰一下,或者表明了她不是那么用心的种植,才导致这样的情况,但上面一棵杂草也没有,打理得特别好。 而且因为是冬日,老周家还搭了棚子将这几块地给圈了起来,屋顶和四面都有茅草取暖,边上的菜地里还有没收割的大白菜,那么冷的天,它也没死,看着还有点儿精神呢。 对比着这边的草药蔫哒哒的,一看就是一副活不长久的样子。 郑大掌柜左右看了看,见茅草屋里光线昏暗,便颔首道:“周太医说的不错,有可能是因为冬日的原因。” 满宝连连点头,没错,就是这个原因。 郑大掌柜道:“这样吧,我们济世堂愿意劈出两亩地来和周太医一起研究研究这药材怎么种怎么样?” 满宝看了他一眼后道:“两亩地够干什么的呀,这样吧,我家出地,还出人,你们就负责找各种活的药材如何?” 满宝现在缺地吗? 她最不缺的就是地了,不说一大片一大片的职田,就说她爹给她陪嫁的两块地也不少。 拿来种草药还是很方便的,就是不太好找种植的人。 她现在甚至不缺种子,凡是收录过的草药都可以再通过积分和百科馆购买培育好的。 可是,她会缺积分,嗯,现在还不缺,但将来一定会缺的,因此满宝急需没收录过的植物,当然,是草药最好了。 交给百科馆培育几年,等他们琢磨好了怎么种植,他们这边只要照着种就行,会节省很多研究成本的。 已经种了好几年试验的稻种,却还是没有种出自己想要的水稻的满宝知道,植物培育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郑大掌柜思索片刻后问,“那收成怎么算?” 满宝便随口应承道:“凡是通过济世堂送来的新鲜草药,将来研究出来种子,我都免费送你一份,播种方法也都免费教。” 郑大掌柜惊诧的看着满宝,顿了一下后问:“周太医不再思考思考?” 反正有百科馆打头,他们之后只需要略加调整,种上一二年就摸索出来了,成本并不很高,所以满宝应承得很快。 而且,济世堂付出也不少,她之前就在济世堂里和各药商收过活着的草药,或者可以收集到的种子,但愿意拿着草药来的,不是京城附近的药农,那就是有求于她的药商。 也因此,通过济世堂收录的草药其实并没有多少,成本还高。 这种事她做不好做,也就只有人脉广阔的济世堂来做最好。 郑大掌柜却觉得周满有一颗慈善之心,同时为他们之间的友谊感动着,于是也不和周满订立合同,直接就口头约定,“好,回去我就让人开始寻找各草药的种子。” 满宝立即道:“我回头给您一个单子,单子上的药材是我已经有了种子的,您收剩下的草药就好。” 她顿了顿后又道:“其实我想,这世上的本草还有许多许多,只是还不为世人所知而已,不然汉时的《神农本草经》只有两百三十九,等过了几百年,后人就发现了七百三十种,可见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可入药的本草还不为我们所知。” 郑大掌柜心中一动,看向她,“所以……” 满宝一脸严肃的道:“所以不如告诉药商药农们,若是在野外遇见未曾入药的植物,或者是些未曾见过的植物,都随着草药送进京来。” 郑大掌柜吓了一跳,“周太医,你不会是想神农尝百草吧?这可使不得,那些未曾被大夫认识的植物很可能有剧毒,一不小心……” “我知道,”满宝道:“我是那种不小心的人吗?放心吧,我很惜命的。”她会先给百科馆收录,等他们研究出来了自己再研究一遍,嗯,她研究也就确定一下百科馆的定论而已。 郑大掌柜却很怀疑的看她一眼,他一直觉得周满是个胆子很大的人。胆子不大的人也走不到她今天的位置上。 俩人看着蔫哒哒的药草粗粗定下了盟约,这才走出茅草房。 郑大掌柜走出去十多步后回头,这才明白他们为何来园子散心的时候没留意过这个角落,这个茅草屋。 原来这个角落前面有比人还高一些的花树挡着,嗯,大多是梅树,还有桃树。 不过此时桃树上光溜溜的,而梅树上正结着花苞。 身后的茅草屋也很矮,他刚才进去都要微微低着头,毕竟不是给人住的,而是给蔬菜和草保暖。茅草屋静静地立在后面一点儿也不显眼和突兀。 见郑大掌柜来回的看,满宝就得意起来,“这是我婆婆布置的,怎么样,好看吧,就算有人看到了这间茅草屋,它立在这院子里也很有野趣,本来我婆婆还想在敞轩的另一边也盖个敞开的草堂,但被祖母和我爹娘否决了。” 刘老夫人的意思是,再建个草堂,花园的地就被占去一部分,那样老大的花园就显得有些逼仄了,不好看。 而老周头和钱氏却觉得要建草堂回乡下随便选个地方就能建,何必在家里建呢? 于是郑氏的打算就落空了,不过满宝和白善他们私底下都商量过,觉得草堂比敞轩还要有感觉,一度想要把敞轩拆了换上草堂,不过当着老周头和钱氏的面,他们没敢当众说出来。 就是刘老夫人也不会答应的。 别看草堂似乎比敞轩简陋,但每年都需要维修,耗费的精力更多,一点儿都比不上这间原来就在这里的敞轩。 满宝心底可惜,于是和郑大掌柜道:“您不知道,我婆婆在布置这些上很有天赋,您要是喜欢,回头我可以把我们画的草堂样子给您,您可以在家里建一个。” 嗯,以后就可以经常去找徒弟玩了,自家没有,别家有也是可以的嘛。 郑大掌柜没理她。 ※※※※※※※※※※※※※※※※※※※※ 作家的话 祝大家新年快乐! 嗯,今天和明天都只有两更,然后我就要过年了,缺的等过完年在补上,明天见了哟 ☆.第2505章 未来 郑大掌柜到了前面看到客人们,这才想起来重要的事,扭头和周满道:“对了周太医,我正要与您说一声呢,郑辜那孩子在洛州看上了一个姑娘,过完年我就要派人去提亲了,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满宝愣愣,“我能有什么看法?” 然后是“呀”的一声道:“郑辜要娶媳妇了呀?嗯,他是要娶了,早已及冠,再不娶就更不好娶了。” 郑大掌柜深以为然的点头,不过他们这些杏林世家的子弟一向结亲晚,二十四五才成亲的比比皆是,这么一想,他儿子也就不是十分的晚了,正好嘛。 郑大掌柜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满宝却想起郑芍来,“郑芍的年纪也不小了,怎么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呢?” 郑大掌柜道:“他父母没什么见识,因此没给他操持吧。” 郑芍老实木讷,当初郑大掌柜正是看中他这一点儿才把他送到周满身边做药童的,但他这样的性格在家里就不是很受宠,底下还有机灵体贴的弟弟呢。 现在他弟弟的孩子都快要可以上街去打酒了,他还没定亲呢。 满宝想了想便忧愁起来,她不仅要操心侄子侄女们的婚事,还要操心徒弟的婚事,好忙啊。 但她也就在心里忙了一下,不一会儿听到前头一片热闹,立即就跑过去凑热闹了。 郑大掌柜就摇了摇头。 白善他们在玩投壶。 周四郎本来拢着手靠在一旁看,见白善就中了八支箭大家就鼓噪起来,便不由站出来道:“我来试试。” 白二郎就把手里的箭给他,周四郎瞄了瞄,丢出第一支箭,掉出去了,第二支箭,擦着瓶口落下,大家毫不客气的“吁”了一声,但周四郎眯着眼睛投出了第三支箭,然后,下面的箭支,每一支都投进去了。 他一口气把刘焕手里的十支箭也给投下去了,众人目瞪口呆,鼓噪起来,将手中的箭都给他,想要看看他到底能投进去多少。 周四郎一支一支的往里扔,有时候壶里的箭都快满了他还能投进去,众人惊叹不已。 周四郎就甩了甩头,得意的道:“比我们小时候打鸟容易多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跃跃欲试,他们从小就是周四郎带着的,打鸟也很厉害的。 在一旁看热闹的丁大夫忍不住和陶大夫小声嘀咕:“这周家人别的且不说,以前在村里必定是一霸。” 瞧这会的都是什么呀。 陶大夫笑。 满宝挤上去,也被激起了好胜心,也拿了箭矢排队要上。 白善站在她边上,笑问:“郑大掌柜找你什么事?” “中药材和给徒弟们说亲的事,”满宝一句话概括,然后忧愁的道:“郑辜的亲事有着落了,但郑芍的还没有,我发现我身上落的差事越来越多了。” 白善闷笑,“你这都是自找的,大哥他们也没说让你给立学(三头)他们说亲事,是你自己揽下来的,不过相比于立学他们,郑芍的婚事应该要简单得多。”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可以养家糊口了,”白善道:“他现在是相州地方医署的署长,好歹是从九品,吃着朝廷的俸禄,便是少,养家糊口却是没问题的,也受人尊敬,要说亲事应该不难。” 总比他做药童的时候说亲事要容易得多。 相比之下周立学他们三个才难。 他和周立固(四头)还在上学呢,明年若能考中明经还好说,考不中,未必能说到比周立重(大头)和周立威(二头)更好的亲事。 更不要说周立如了,她现在不仅读书,还是小娘子,依照满宝的打算,她还得在太医署里再读两年学才能出师呢,就是出师参加工作了,也得继续学习。 白善想到这里,不由去看了一眼正跟周四郎他们笑哈哈的刘焕,扭头和满宝道:“你不觉得刘焕很合适吗?” 满宝扭头看去,“因为他随心吗?” 白善抿了抿嘴笑道:“随心的人没那么多规矩,而立如适合没那么多规矩的人。”就比如满宝。 她要是碰上那种特别讲规矩的人家,一言一行皆以尺量,她会难受死的。 满宝道:“刘焕又不能代表刘家,结姻是结两姓之好,并不是两个人合适就可以了的。” 若是身后的家庭不和,他们耗费在家庭中的精力也会很多,这对立如来说不好。 而刘家的门第太高了。 对上他们家,周家会底气不足的。 白善却笑道:“我今天在祖母那里见到刘尚书夫人了,巧了,三娘和立如也在那里,刘姓人聚了一堂屋。” 他目中闪闪点点,好似星光一般笑道:“刘尚书夫人当时就问三娘何时能晋升太医,还问立如的学业,我离开时,还听到刘尚书夫人恨铁不成钢的说刘焕,说刘焕若有她们二人一半的心气和勤奋就足够了。” 满宝微愣,然后沉思起来。 白善笑吟吟的看着满宝,有些自得,一得意,他就把她手里的箭全都拿过去一把塞给正吁刘焕的白二郎,牵着她的手就到一旁说悄悄话。 白二郎抱着箭矢一脸懵,回头去看他们,却被殷或把脸推回去,“别看了,人家夫妻说悄悄话呢。” 白二郎轻哼了一声就扭回头去,这一次没有去打搅他们。 白善牵着满宝的手出甬道,直接从甬道那里慢悠悠的去后面花园,他笑道:“势,越借越上,立重(大头)因为你和三娘结亲,周家男丁在京城结姻的底子就定下了,满宝,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周家也会是士族,甚至是世家?” 满宝笑道:“魏大人现在是国相,他尚且要自称寒门呢。” 白善:“那三代以后呢?” 他道:“魏大人三个儿子,一个娶了崔家妇,一个就要聘公主了,三代以后,谁还能说魏家门第是寒门?” 满宝沉默。 白善道:“周家在你之前是庶族,在你之后为寒门,现在读书的是立学他们几个,他们若能出仕,且在官场上更进一步,那就坐稳了寒门,便是出不了魏大人这样的人物,五六世后也有机会跻身士族。” 而世家是一代又一代的士族累积下来而成的。 满宝就扭头看他,压低了声音问:“那你设想过白家将来如何吗?”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506章 搭救 白善就停下了脚步,他侧头看了看满宝,笑道:“自然。” 他同样压低了声音,一脸神秘的道:“首先,我们得生两个孩子……” 满宝收起了脸上的好奇,抬脚就踩着他的脚背走了过去,白善“嘶”了一声,紧走两步追上去,伸手握住她的手笑道:“我是认真的,总要等有了子嗣再想着下一步。” 他压低了声音道:“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一些,我们就和本家分支,或单成一支,或去绵州和堂伯他们分做一支。” 满宝:“陇州那边能愿意?” 白善笑道:“树大分支是常理,只要我讲出道理来,他们自然会愿意的。” 这件事不容易,非战乱的时候,一般家族不会轻易分支的。 当年白老爷的祖父和父亲能分支,还是因为当时正值前朝战乱,各地起义不断,他们与本家关系已经很远,又有些不睦,在陇州很难再生活下去,这才跟随流民慢慢到了绵州。 后来写信回去给本家报备,便直接在绵州单开一支。 因为恰逢战乱,族人四散,已经在各地生活下去,自然不可能要求他们回归本家。 没联系上的也就算了,联系上了的,他们要分支,本家那边基本上没有什么意见就答应了。 可现在国泰民安,白善又新中进士,算是白氏这一辈子弟中最有前程的,他想要分支怕是不容易。 但白善觉得事在人为,只要他话语权足够,又有足够的理由,总能说服族长的长辈同意的。 而分支以后,“到时我们好好的教我们的儿女和孙子孙女,让白氏声名远扬,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只是陇州没落的小世家。” 满宝:“你野心还挺大,你单独一支都想跻身世家之列不成?” “至少我也不能太差了,都说了要光宗耀祖了,”白善笑道:“不过这不是人生的主要目标,这只是对家庭将来的规划,我觉得周家也需要一个家庭将来的规划。” “一门好的亲事即便不能改换门庭,对家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你我是从小的情谊,青梅竹马,又有父辈的恩情在,所以在世人看来,我们结亲是理所当然的,但若是立如也能和刘家结亲,那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你们周家已经完全能够与士族联姻,接下来立学他们的婚事也就要容易得多了。” 满宝道:“就怕齐大非偶。” “刘焕的品性我们都是知道的,刘尚书夫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就看刘尚书的了。”白善看着她道:“其实这门亲事你来与刘家商议,比岳父岳母他们出面还要好,因为你和刘尚书同朝为官,官品相差也不大。” 满宝一想还真是。 刘尚书是三品,但她也是四品编撰好不好。 满宝略一思索便道:“我去问立如。” 总要问过她的意思才行。 周立如这次思考了足有半刻钟才道:“小姑,刘家门第太高了,我将来即便不能当太医也是要坐诊当大夫的,不然我这些年来日夜研读医书岂不是白费了?而且我喜欢给人看病。” “若是刘家能和白家一样不介意,不阻拦呢?” 周立如眼睛亮了亮,又有些不太确定的道:“他们家能愿意?” 满宝就知道周立如的态度了,于是挥手道:“这有什么难的,等我去问刘尚书。” 周立如瞪眼,脸色微红,小声道:“八字都没一撇的事儿,您去问刘尚书不好吧?” “最基本的问题横在这儿,不问清楚,你们的八字永远都不会有那一撇的,那一撇就是这个问题,”满宝道:“等问清楚,有了那一撇,你们二人再决定要不要往那一撇上加点儿什么东西。” 周立如:…… 然后满宝就等着去上大朝会了。 大朝会一结束,她立即追着刘尚书出去,叫住正在和工部兵部两位尚书的刘尚书,“刘尚书,我们说说话儿?” 三位老大人一起扭头看她。 刘尚书有些戒备,韩尚书和新晋兵部尚书没多久的赵国公一起眯着眼睛看她,也有点儿戒备,“周大人,你在太医署中不是只做博士吗?” 还管问钱这种事儿? 眼看着就要过年开春,所有和他们抢钱的部门都是仇敌。 满宝扫了他们一眼后道:“我不是公事,是私事。” 韩尚书和赵国公松了一口气,刘尚书几乎是立即高兴起来,立即道:“行,我们借一步说话。” 韩尚书反应过来,一把抓住他道:“刘尚书,你答应的事可不能反悔了,下一次大朝会我要和陛下上书的。” 刘尚书用力的将自己的袖子扯出来,“什么就答应你了,我们不是正在商量呢吗,而且国库的钱又不是我一人说了算,得中书省和门下省审核同意过知不知道,有本事你们找魏大人去。” 魏知管着门下省,专门审核给尚书六部的折子。 “你这……你刚刚明明松口了,黄河口必须得疏浚了,今年雪少,钦天监说今年中原一带有可能干旱,过两年雨水肯定多,你……” 刘尚书已经扯着袖子侧身走了,还招呼周满,“来来来,周大人,我们那边说去。” 满宝同情的看了一眼韩尚书,给了他一个建议,“您还不如拿着折子去找魏大人你,门下省同意了,这事儿就准了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得户部同意,嗯,那就是刘尚书的活儿了。 韩尚书就淡淡地看了周满一眼,他能不知道吗? 就是魏知那里很难说通,他才来找刘尚书的,同理,只要刘尚书这里同意了,那这事儿就算成了一半,再和门下省打报告就要容易得多。 满宝对上韩尚书的目光,溜走了。 赵国公拉住韩尚书,“行了,行了,没几日就要过年了,等过年的时候去找他喝酒的时候再提这事儿,这会儿提也没多大用处。” 韩尚书只能作罢,然后皱眉,“周满找老刘什么事儿?” 赵国公背着手就走,“这个谁知道,反正不是公事就行。” 刘尚书也如此认为,临近过年,也就是临近开春,新的一年到老,国库的钱又要一次大的分割了,最近来找他的人太多了,以至于他只要看到一部首官就下意识的脊背一紧,全是来找他要钱的。 刘尚书和周满躲在了一座汉白玉桥下,就靠着桥路说悄悄话,“周大人,多谢搭救之恩呀。” 满宝:“不至于,不至于……” “至于,至于,”刘尚书笑道:“韩尚书难缠,赵国公又不爱讲理,能从他们手里把我救出来的人不多了。” ※※※※※※※※※※※※※※※※※※※※ 作家的话 依旧新年快乐,明天见哟 ☆.第2507章 知己 刘尚书悄声问道::“周大人,您找我有什么私事?” 满宝沉思了一下,觉得这件事怎么拐着弯的问都不好,干脆就开门见山的问,“刘尚书啊,昨儿我家吃酒,尚书夫人也去了,她又提了一下刘焕和我三侄女的事儿,我想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刘尚书一怔,没想到是这事,这种事儿,都已经到人家家里说亲了,那自然是家里长辈都看上了的意思呀。 这有什么好问的? 精明的刘尚书便谨慎的回答道:“我是很喜欢你家三娘子的,听说她读书刻苦,成绩也好,还很有天赋,就是怕周大人不太看得上我家刘焕。” 满宝闻言,立即学着她娘客套道:“刘焕也不错的,待人真诚,虽说志小人懒,但他天赋也不差,主要品性好,心胸开阔,性情开明,这一点儿是最难得的。” 刘尚书觉得周满这一句话并不是完全的夸奖,但作为一部尚书,他依旧敏锐的察觉到了周满强调的“心胸开阔,性情开明”。 说真的,这门亲事提了有小一年了,期间他夫人又旁敲侧击过两次,也总是让刘焕给周立如送东西,去与人好好的相处。 但一直没有什么成效。 要不是周立如也没有说亲与有意的人家,刘尚书都想放弃了。 今儿难得周满主动提起,刘尚书干脆就和她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周大人,听您这话,您对我家这小孙子还看得上眼,怎么您家就是不答应这门亲事呢?” 满宝听他终于问出口了,激动的一拍大腿,拍完才觉得这样不好,左右看了看,干脆拉着刘尚书蹲在桥墩底下,叹气道:“要是单论这两个孩子的人品性格,我是没什么意见的。我看刘焕有意,我家侄女也不是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刘尚书也一拍大腿道:“那不是正相配吗?” “结姻又不是只需两个人愿意就行了,你我都是过来人,都知道的,这结姻是结两姓之好,将来我们家的小娘子要一直在你们刘家生活,你们刘家也要与我们周家常来常往,属于半子,那就是两个家庭的交流了。”满宝道:“这两方家庭和睦收获的愉快是家庭不睦的多少倍呀。” 刘尚书上下打量着才成亲不过两月的周满,半晌说不出话来。 俩人说得投入,谁都没留意到面前的青石板上投下了一片阴影,如同山峰峦起一般起伏。 刘尚书半晌才找到自己要组织的语言,“所以你这是担心我们刘家和你周家不睦?” 满宝连连点头,“是怕我们两家不和。” 刘尚书就谦虚的笑道:“周大人多虑了,你们周家是宽厚慈善的人家,我们刘家虽不差,但敬重亲家还是做到的。” 满宝便说得更明白了点儿,道:“我们是怕理念不合。” 她顿了顿后道:“刘尚书别见怪,您是知道的,我是个耿直的人,如今也不避讳,我们周家是庶族出身,乡下地方,男耕女织是常态,女子不仅要织布纺纱,还要随夫君下地耕作,可以说家的一半是女子撑起来的。” 刘尚书点头,作为户部尚书,他自然知道这一点儿的。 “也是因此,我们家没那么多诗书礼仪的规矩,我聪明,我爹娘兄长们又疼我,又恰逢先生大恩,这才能够开蒙读书,所以我一路走来上了朝堂,我父母家人也都不觉得多奇怪,只是与有荣焉。” 刘尚书想,他们也没觉得奇怪呀,哦,不对,一开始是有些奇怪的,但这都多少年了,大家早就习惯周满在大朝会上了,反正她一年也难得开一次口,有她没她没多大区别。 不过做女子能做到周满这份上,他也与有荣焉,奈何她姓周,不姓刘,这会儿又姓了白,更不姓刘了。 满宝道:“所以我家能求娶刘医助,将来她站在我现在的位置上,周家也不会大惊小怪,甚至以后立如也有可能站在我这个位置上。刘家是诗书传家,只怕回看不惯我周家这样教导女儿。” 刘尚书一下就明白过来他们为什么一直在拒绝了,“哎呀”一声,拍着腿道:“竟是我们没说明白,周大人,我刘会是这么肤浅和心胸狭窄之人吗?” 他道:“府上的三娘子若能有周大人这份才情,我们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别说她只是站在您现在的位置上,将来就是封侯拜相,我们也只会高兴,岂会看不惯?” 他道:“要论这世上第一能干的女子,那必定是先长公主了,然后是陛下的皇后娘娘,再往下还有李国公的夫人,甚至宿国公家的夫人也是上过战场救夫的,这一个一个,不知多让人羡慕呢,我能为我孙儿求娶到这样的人物,只有高兴的。” 满宝怀疑的看着他,“可我怎么偶尔听着朝中的一些臣僚私下传话骂我?” 刘尚书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小声道:“他们那都是嫉妒您呢,若论骂,我们谁没被人私下骂过?不信您看魏大人,上至陛下,下至六部里的胥吏,谁没暗暗骂过他几句?难听的话谁都会说,可魏大人就真如他们口中所说的那样难堪吗?他们就真的是瞧不起魏大人吗?” 满宝激动的拍腿,“是啊,他们这是嫉妒,嫉妒自己不能成为魏大人,同样,也是嫉妒不能成为我。” 刘尚书觉得有些不太对,但此时正是说亲的好时候,觉得应和比较好,于是点头,“没错,他们就是嫉妒。” 满宝就大有知己之感,拍着刘尚书的手臂道:“刘尚书啊,没想到您是这么心胸开阔之人,是我小视了,不瞒您说,我家这侄女儿从小读书学医,哦,对了,她也是以《千字文》和《论语》启蒙的,这读书多了,志向就高远,我总不能因为姻缘就阻了她的前程,您也是有孙子的人,应该明白做长辈的这一番心理,所以我才迟迟拿不定主意。” 刘尚书觉得他们的心理应该是不一样的,他孙子要是有这份心气,他就是半辈子不成亲他也不会着急的,可惜刘焕没有,他也就只剩下成亲,将自己的后半生经营得轻松快乐一点儿了。 ※※※※※※※※※※※※※※※※※※※※ 作家的话 满宝和刘尚书执手相看泪眼:知己呀 下午六点见 ☆. 第2508章 罚俸 刘尚书保证道:“周大人放心,不管是刘焕还是你家的三娘子,到了我家,我和我家夫人只会全力支持他们仕途的,绝不会阻拦。” 满宝就转了转眼珠子,“尚书夫人也不介意女孩子走仕途?” 介意什么呀,他们夫妻两个一开始不就打着刘焕扶持不上,扶持了孙媳妇以后带重孙吗? 夫妻两个总要有一个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将来才能把人脉传给重孙子不是? 总不能刘焕什么都指望着他大哥吧? 以后他长兄刘益的儿女长大,必定会先顾着自己的儿子,然后才是侄子,侄子再亲,那能有儿子亲吗? 刘尚书觉得他真是一颗慈父心啊,操心完了儿子操心孙子,这会儿还得往下操心重孙子,这世上像他这么操心的长辈已经不多了。 刘尚书和周满保证,他们夫妻两个绝对不会阻拦周立如的仕途,至于刘焕的亲生父母,他儿子儿媳妇,刘尚书根本不考虑在内。 满宝也不考虑,刘焕连路过肃州境内都没往肃州城转一趟去看父母,那对父母对他的影响也有限。 虽说他们是长辈,享有天然的身份优势,但一个家庭之中,最有话语权的其实还是当事人刘焕,然后才是大家主刘会,至于刘焕的父母,且还要再往下排呢。 甚至,将来刘会要是把家主的权力交给长孙刘益,刘益的话语权比他父母还要大些。 满宝心里高兴不已,但也没有一口应承,这事儿还是得让周立如和刘焕来决定,于是她道:“刘尚书,快要过年了,要不休沐之后我们两家约个时间去护国寺看梅花?” 可惜玄都观的桃花没开,不然这种事其实看桃花才是最应景的。 刘尚书没意见,一直停滞不前的事总算有了进展,他高兴还来不及呢,立即笑道:“好好,我们到时候再约时间,周大人您把您父亲母亲还有二哥和二嫂叫上。” 满宝表示没问题。 俩人说定,都觉得去了一桩心事,相视一眼,心里都高兴不已。 一声轻咳声突兀的响起,满宝和刘尚书身子便都一僵。 被人抓到在这儿躲懒不可怕,可怕的是这声音有点儿耳熟呀。 满宝这才发现眼前的青石板上似乎映照的是人影,她在心里狂呼科科,“有人你怎么不告诉我呀?人什么时候来的,来了多久了?不对,桥上的人是谁?” 科科等她问完了才道:“没有检测到来人对宿主有恶意,没有推演出对宿主的威胁,人是在宿主第一次拍大腿,说‘要是单论这两个孩子的人品性格,我是没什么意见的。’的时候来的,桥上的人一共有八个……” 刘尚书已经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见周满还蹲着,不由暗暗摇头,还是孩子啊,论镇静还是比不上他。 刘尚书心中自得,脸上却不敢露出来,伸手拽了周满一下,然后低着头走出桥下,这才抬头朝上看去。 满宝跟着看上去,就看到皇帝带着太子和魏大人、老唐大人及李茂约正站在桥上,而身后站着古忠和两个内侍。 嗯,的确是八个人,科科数的一点儿也没错。 满宝胡思乱想着,手自动抬起和刘尚书一起和皇帝太子见礼。 皇帝居高临下的看着俩人,幽幽地道:“两位爱卿不去户部和太医院处理公务,怎么在这里私话?” 说私话被上司抓到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刘尚书脸皮却很厚,面不改色的恭敬道:“臣正要去,却不想在此遇见了周大人,想起家中还未有定亲的孙儿,忍不住牢骚了几句,谁知周大人也有此困,便聊了起来。没想到时间如流沙,一去不返,竟就到了此时,果真是韶华易逝啊。” 满宝一脸震惊的看着刘尚书,心里敬佩得不行。 同是家中有适龄儿女或孙子孙女的几个人不免心中感伤了一下,除了老唐大人外,其他人都理解起来。 老唐大人是不能理解的,一来,他没有适龄的没结亲的儿女,也没有适龄的孙子孙女;二来,他是御史台首官! 皇帝语气软了软,但还是道:“你们谈论儿女亲事也就罢了,如何还能说人小话呢?” 刘尚书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说谁的小话了? 魏知就幽幽地道:“原来臣僚们私底下都在骂我呀,不知道刘尚书有没有骂过呢?” 刘尚书脊背一紧,整个后背都蹦起来了,他微微瞪大了眼睛,他们这么早就来了吗? 皇帝也幽幽地道:“刘尚书怎能胡乱揣测朕意,朕何时私下骂过魏大人了?” 一般他都是当面骂的。 骂得过骂不过另说,反正他都是当面骂的。 魏知便也幽幽地看了皇帝一眼,然后大家一起低头看着桥下的俩人。 见火力都在刘尚书身上,满宝便悄悄的挪了一下小步伐,想要离他远一点儿。 不知道今日的见死不救会不会影响到日后两家结姻…… 周满并没有机会见死不救,因为老唐大人和李茂约在此,于是老唐大人直接当面和皇帝弹劾刘尚书和周满怠政,视情节严重程度请求每人罚俸一月。 李茂约这个吏部尚书当场批复,于是皇帝就对二人微微颔首道:“行了,你们回去吧,吏部回头把单子递给他们签上。” 然后就要转身走,魏知就拦道:“陛下,我们不就是出来找刘尚书的吗?” “哦,对,”皇帝拍了拍脑袋,这才想起正事来,和刘尚书招手道:“刘卿啊,走吧,我们往御花园走走去,正好说一说各部上报的明年用钱的条目。” 皇帝今天上完大朝会回到议事的书房觉得闷,见魏知他们几个联袂而来,为的都是明年用钱的事,他干脆就带他们出去,打算去花园里边走边说,反正每年这用钱的事都要争上好几天才能定下。 既然是要争论用钱的事,户部尚书自然是要在的,皇帝当即便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