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周满肯定的点头,“会!” 白善便叹气,“那就只能暂时躲着了,先躲他个两三天,不行再想办法。” 他甚至暗搓搓的想了个坏主意,压低声音道:“你说要不要让路县令给郭刺史找个麻烦?” 周满:“……路县令能听你的?” 那必定不能,对于路县令来说,和郭刺史搞好关系更重要,肯定不会为了替他吸引注意力就和郭刺史交恶的。 白善叹气,同时小声道:“我们提前和路县令合作果然是对的。” 周满深以为然的点头。 而此时,郭刺史的来使才被劝离县衙,但也没走远,就是被方县丞拉着去酒楼喝酒吃饭了。 等用过午食,他才拿了方县丞的准信回去复命。 他不觉得白善会不答应,宋民犯的毕竟是小事,也才判了三个月的坐监,网开一面还能卖郭刺史一个面子,多简单的事。 而且郭刺史不仅是白善的上官,两家还是亲戚,那更是万无一失了,于是他赶回青州城复命,和郭刺史表示一切都没问题了。 郭刺史便心安理得的收了宋家的东西,然后笑道:“过段时间等白县令休沐了给他下个帖子,请他到青州城来吃个酒,我再给俩人调解一下这事儿便成了。” 幕僚也觉得没问题了,笑着恭喜郭刺史,“北海县能稳定下来,官盐的出产就更没有问题了,大人该居首功。” “哎,不可如此说,白县令也没少费心,北海县是他治理,首功自然还是他的。” 路县令知道这事儿已经是两天后了,还是因为白善一直不放人,也没有改判,宋家便不得不到刺史府里暗示了一番,郭刺史气得砸了杯子,惊动了才禀报完事情离开的长史,然后不小心知道的。 路县令忍不住喷出了半口茶,剧烈的咳嗽起来,“所以白县令和郭刺史闹掰了?” 说好的扶持白善打压他呢? 来传话的吏员小声道:“倒也没有闹掰,北海县那边说白县令下乡去了,一直未曾回来,方县丞不敢做主改判县令已经判定的案子,要等白县令回来再说。” “郭刺史派去的幕僚也说当时他并没有见到白县令,也说是下乡去了,虽不知真假,但郭刺史被下了面子,的确很生气。” 路县令琢磨了一下,往后靠在了椅子上,若有所思道:“白善比我想象的有骨气呀。” 吏员也点头,“听说宋家被他折腾得不轻,龙池盐场关了有小两月了,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宋家明明已经后退一步,主动提起要重开龙池盐场,但白县令就是不开,还放话说,龙池盐场是北海县衙的,开或不开得县衙说了算。” ※※※※※※※※※※※※※※※※※※※※ 作家的话 我也想一次性更新两章,奈何臣妾做不到啊,所以下一章晚上十点见 倒是明天可以试一下,都一次更新两章 加油! ☆.第2903章 巡视(给书友“慕容qingqing”的打赏加更7) 当时白善和宋老爷的谈话已经传到外面,现在宋家的威望大受打击,即便他现在走通了郭刺史的门路,除非白善能被他排挤出北海县,不然宋家就永远被白善压一头。 路县令心里复杂不已,还有些快意,“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比他筹谋两年才敢动手,动手了还输了强多了。 路县令差点儿流下激动和伤心的眼泪来。 郭刺史就没他的好心情了,他派了人再去一趟北海县,“仔细看清楚了,白善是否真的不在县衙里。” 白善还真不在县衙里,既然要做戏,那就要做得真一些,所以他第二天便下乡去了。 只是现在农忙也过了,地里庄稼长得好,他似乎不必要下乡去,于是他想了想,干脆去了龙池。 他就站在龙池的海边往外看,问陪同的赵明,“那边是莱州?” “是。” 白善微微点头,举目望去,海湾上有些许船只而已,便问道:“你去过莱州的渡口吗?” 赵明摇头,“我没去过,但方县丞是莱州人,他应该去过的。” “不知莱州的渡口和我们这里相比如何……” 赵明接不上话来,他觉得这话很危险,大人这是想在龙池建渡口和莱州抢出海的商船吗? 白善回头看了眼不远处的旧盐场,眼睛微眯,“大家洼那边的盐场不错,这边的旧盐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得换个生计。” 赵明默然无语。 白善便顺着龙池这一条海岸走起来,走了三天,将附近的地形和村子都走了一遍后转身就去了大家洼看新盐场。 周立威雇了不少人开出不少盐田,他算计好了每一块田晒盐的时间,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很是辛苦,每天晚上看着记下来数据和画下来的盐田掉头发,但熟练之后就轻松很多了。 有时候他就是不去盐田看情况,看着自己画下来的图和记下的数据也知道哪块盐田快可以收盐了。 现在盐场基本每天都有盐田出盐。 白善到的时候,周立威正带着人在挖沟壑。 他打算将沟壑一路挖进去,通往每一块第一排晾晒的盐田,晒过一次的海水依次进入后面第二块盐田,过筛后再进入第三块…… 再收获的盐便可以用了。 根据白善和周满给的书,其实晒出来的盐还有个办法再加工一下,就是将盐搓开,加水后过滤,再晾晒,出来的盐又白又细,周立威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白细的盐。 不过这个太耗费人力,而且耗时也长,也不能粗粗在田里晾晒,问过白善后,他们便放弃了这个操作,觉得现在不必要将人力放在这个上面。 周立威头上戴着斗笠,裤腿卷到了膝盖上,可能是太热,他懒得穿长袍,直接穿着短卦,手上拿着锄头正在挖土,白善到的时候,村民们叫了两声他才一脸是汗的抬起头来。 白善看了看他潮红的脸后问道:“你中暑了?” 周立威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摇头,“没有吧?我觉着挺好的。” 白善皱了皱眉,招手让他上来。 周立威就把锄头放到边上,抬脚就要往上一跳,结果踉跄了一下,整个人往后一倒…… 白善眼疾手快的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整个人被带的往前一步,也要摔下去时被大吉拉住。 大吉一手拉住白善,另一手去拉周立威,一下将人拉了上来。 周立威只觉得眼前花了一下,再一回神已经坐在了地上。 白善倒出一丸药往他嘴里一塞,不让他咽下去,“含着。” 一股奇怪的气味儿就从舌头往脑袋上冲,周立威精神了一下,他苦着脸问,“这是什么?” “消暑丸,你小姑做的药丸,”白善有些幸灾乐祸的问道:“效果好吧?” 周立威说不出话来。 白善已经对赵明道:“让大家都收工吧,这个时间还是太早了,让他们酉时再来。” 周立威瞪眼,“谁家酉时才出工呀?” 白善道:“现在太阳这么晒,人晒出个好歹来算谁的?酉时正好,干上一个时辰天才要黑,足够了。” 白善坚持,周立威便只能听从。 村民们欢呼一声,都扛着锄头、筐子和铲子回家去了。 他们来挖沟渠并不是服役,而是作为雇工来的,周立威给他们的工钱和给盐场长工的工钱一样,不少,比打渔强。 虽然很晒,但他们并不觉得很辛苦,因为出海也要晒太阳,甚至更危险,一不小心要死人的。 在旱地上挖沟渠要安全得多,而且周立威还包吃的。 这两个月来他们吃到的米面是历年来最多的了。 把村民都遣散了,白善便扶着周立威回屋。 他们在山脚下,临近盐田的地方建了一排排的房子,现在他们主要雇佣的还是小洼村的村民,所以房子主要是罗巡检的士兵们住,还有就是周立威了。 他媳妇兰馨也在这里。 他们扶着周立威回来时,兰馨正在屋里缝补衣服,听到动静出来一看,立即迎上去,“小姑父,您来了。” 看到周立威脸色不太对,有些着急,“你这是怎么了?” 白善和他道:“有些中暑,家中可有烧开的水吗?温一些来给他喝下。” 兰馨道:“有。” 兰馨立即去厨房里取水。 白善扶着周立威进去,大吉打了一盆冷水进来,拧了毛巾给他。 周立威往脸上一放,加上舌头下压着的药丸,感觉晕晕的脑袋清明了不少。 等他缓过劲儿来,白善就上下打量他,啧啧摇头道:“这才多长时间,你怎么就黑成这样了,让你小姑看见,还以为我多委屈你了呢,别这么拼命,便是干活儿也应该劳逸结合,我们并不需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周立威:“……不是您说县衙没钱了,就等着官盐卖钱进帐吗?” “是啊,但命比钱重要,而且我们现在库存的官盐也不少了。” 白善素来惜命,就算是忙,也一直掌握一个度,绝对不会损害到身体。 这一点儿上周满与他尤其像,除了个别特殊的时候外,俩人基本上不透支自己的身体。 特别是白善,所以他总给人一种做什么事都慢悠悠的感觉,周立威看了有些着急。 所以他明智的转开话题,问白善:“是不是需要官盐了?要运去县城吗?” “不用,”白善道:“时间还没到,继续放在库房里。我就是……在县衙里闲着没事做,所以来看看你们。” 周立威瞪眼:“做县令这么清闲?” ※※※※※※※※※※※※※※※※※※※※ 作家的话 明天见,撒花 ☆.第2904章 巧了 白善叹气,要不是郭刺史给他找麻烦,其实还是挺清闲的,因为他手底下的县丞和县尉都用起来了。 和别的县架空县丞县尉,除了县令便是将权势下放到主簿身上不一样,白善基本上将县务交给县丞,治安方面则交给了董县尉。 所以方县丞和董县尉现在都是实权,且权力不小。 也是因为这个,方县丞和董县尉对白善和县衙的事都很上心。 正当壮年的年纪,谁不想着建一番事业呢? 别说一直被冷落的董县尉,就是方县丞也很高兴有白善这个上司。 他感念路县令的知遇之恩,但不得不说,就算他是路县令的心腹,路县令也做不到将这么多县务交给他来做,然后自己隔三差五的下乡不在县衙。 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人的心也是会偏的,方县丞此时的心就有点儿偏了,他不由的找董县尉商量,“你说要不要找路县令帮帮忙?白县令总躲在外面也不是事儿,现在宋家派了人在县衙外守着,青州城那边隔一天来一个人问,我看县令也躲不了多少日了,他再不回来,青州城那边怕是会直接派人下乡去找。” 白县令要是那样被请回来便有些难看了。 董县尉:“这可是和郭刺史做对,路县令能帮忙?” 方县丞也不肯定,只能道:“试试?” 董县尉就鼓动他,“你和路县令熟,你去试试。” 方县丞:…… 他挠了挠脑袋,最后叹息一声道:“明日我找个借口去青州城一趟吧。” 董县尉想了想后道:“白县令不是说今年六月要招役丁修一下路和水利吗?要不拿着公文去青州城里审批?” 这种服役只要不是大规模抽调和占用农时,基本上不必要报备刺史府,自己县就可以拿主意,但报备也没错,显得亲近些,最主要的是,他们现在需要一个理由去刺史府。 董县尉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于是看向方县丞等待夸奖。 方县丞瞥了他一眼后道:“明日休沐,我带妻儿去青州城置办些布料器物不行吗?服役这种事为什么要经刺史府的手?万一他和白县令生气卡住了怎么办,今年我们还招不招役丁了?” 董县尉:……好有道理,是他少想了。 方县丞第二天果然带上家人去了青州城,而此时,被烦得不行的郭刺史也在想着是不是去北海县一趟。 他看了眼博古架上的珊瑚树,上前摸了摸,如玉一般的莹润,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珊瑚树。 既然拿了人家的好处,那就得替人消灾,不然这东西肯定要退回去的。 郭刺史是不太舍得的。 想了想,他还是高声叫来下人,吩咐道:“让他们准备车马,我们去北海县走一走。” “郎主何时启程?” 郭刺史道:“今日晚了,明日吧。” 想了想,他还是不愿和白善把关系弄得太僵,于是道:“派个人去北海县传话,就说我明日去县中巡视,让他们县令赶紧在县衙候着。” 下人应下,派了人去北海县通知。 公文是给了董县尉,董县尉给了周满,他苦恼道:“周大人,郭刺史亲自来,是不是要把白大人叫回来?” 周满收起公文问,“你知道你们白大人在哪里吗?” “在大家洼,县城过去并不远。”所以现在去通知,白善还能摸黑回来,或者第二天一早快马加鞭的赶回来也行。 周满抬眼瞥了他一眼道:“不,你不知道。” “啊?”董县尉一头雾水的看着她。 周满道:“我是说你不知道白县令在何处,我也不知道,他下乡去了,北海县那么大,其中不乏偏远贫困之地,谁知道他带着人去了哪里?重要的几个地方都找了,找不到人,县务是你和方县丞协理的,你们先招待郭刺史吧。” 董县尉听明白了,“……周大人,明日是休沐日,方县丞去青州城了。” 难道要他一个人面对郭刺史吗? 他做不到啊。 周满见他额头都开始冒汗了,也不为难他,道:“罢了,我们医署来招待他好了。” 周满想了想后道:“正好,北海县这边的医署已经上了正轨,这几天陆续有一些村落的人相约来看病,病人还不少,正好让郭刺史看看成效。青州城的医署也该办起来了……” 这些可都需要钱啊。 董县尉也听出了周满潜在的意思,半晌无言。 所以郭刺史过来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 第二天,周满就特特把自己绯红色的官袍拿出来穿上,然后拿着一把蒲扇坐在县衙里等郭刺史上门。 董县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不时伸长了脖子往外看,知道刺史要来的其他吏员衙役也有点儿紧张的在院子里晃荡。 周满觉得大堂还是有点儿热,就从椅子上换到了廊下坐着,一边吹着偶尔吹过来的风,一边呼呼的扇着蒲扇,见他们如此紧张,不由道:“我说,今天休沐,你们都不休沐吗?” 连宋主簿都没回家,破天荒的来县衙加班,他笑了笑道:“周大人,下官们还没见过郭刺史这么大的官儿呢,一时紧张和好奇,让大人见笑了。” 周满就用蒲扇点了点自己身上的官袍道:“看过来,看过来,什么叫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儿,本官不就在这儿坐着吗?” 院子里的人闻言一起扭头看向周满。 她穿着绯红色的官袍,官帽也戴上了,唇红齿白,脸又白嫩,因官袍是圆领长袍的男制,所以穿上去雌雄莫辩…… 周满掀起眼皮淡淡的扫了他们一眼,问道:“好看不?” 众人一个激灵醒过神来,立即偏开头去不敢再看。 周满便哼了一声道:“不就是四品吗,值得你们这样大惊小怪的,本官的这四品还是京官呢。”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论尊贵好似周满更在郭刺史之上,只不过部门不一样而已。 大家互相看了看,好像不是那么紧张了。 周满摇着蒲扇抬头看了一下天上的太阳,叹气,“明天就是六月了,可真是太热了。” 众人一起点头,很热啊,很热。 ☆.第2905章 我知道 “所以这么热的天,郭刺史为什么到现在都还不来,赶路不应该起早一点儿吗?这会儿就算坐的牛车也该到了吧?” 一语落,一匹马飞奔而来,在县衙门口勒住,不等停稳就从马上跳了下来,他冲进县衙大声叫道:“白县令呢,白县令呢?” 坐在栏杆上乘凉的周满被他这一声惊叫差点儿栽倒在地,她扶了一下柱子才坐稳,没好气的问道:“喊什么,吓死我了,郭刺史到哪儿了?我……” 她抬头看了一眼大太阳,勉为其难的道:“我代白县令去迎接好了。” “哎呀,白县令呢?迎接什么呀,郭刺史回刺史府去了,京中有贵人来,要见白县令,快请白县令与我一起去青州城。” 周满眨眨眼,从栏杆上跳下来,摇着蒲扇道:“京城的贵人啊~~好说,好说,来人,快去找白县令啊,看看他到哪儿了,昨晚便说今儿一早就能回来,怎么现在还没到?” 董县尉看着她睁眼说瞎话,代大家应下,立即点了两个衙役出门,“快去马厩里选马,要最好的,去大家洼那里找县令,就说京城来了啥贵人,周大人让他赶紧回来呢。” 周满手上还拿着扇子在摇晃,又慢悠悠的坐到了栏杆上,心中则有个小人在欢快的转圈翻跟斗,她忍不住和科科啧啧两声,暗道:“贵人来的可真是太是时候了。” 科科也觉得他们两个运气好,再差上一天,等郭刺史到了这里,即便有周满这个官职不小于他的官员在,白善不在,他们双方的关系也会恶化的。 必定不能像以前那样和睦。 来通知的差役见周满又坐在了栏杆上慢悠悠的扇凉,不由焦急的跺脚,“周大人,您怎么一点儿也不急啊,刺史大人和贵人都在青州城里等着呢。” 周满急什么呀,她一点儿也不急,以太子那脾气,他要是着急,直接带着人就来北海县了,还能被郭刺史拦住? 太子不来,那必定是不急,他又刚到青州城,那不得洗个澡,换个衣服,吃个饭什么的? 不急,不急,一点儿也不急。 她还安慰差役,“天这么热,你看你头上都是汗,别着急了,白县令还在路上呢,我已经派人去找了,等他到了我们就过去,放心,贵人不会怪罪的。” 见他脸被晒得通红,便连忙叫衙役们带他去洗脸休息,“我家厨房做了酸梅汤,去小门那里叫人给你们盛一桶来,都喝一碗消消暑……” 衙役们立即上前簇拥着差役离开,差役反抗不得,只能拼命的往后面看,叫道:“周大人,周大人,刺史大人在等着你们呢……” 周满挥了挥蒲扇,看他走远了便呼出一口气来。 董县尉回来,禀报道:“周大人,人已经派出去了,不过什么贵人这么厉害,竟然让刺史这么着急?” 周满不在意的道:“没事儿,我们等等白大人。” 可是等白善收到消息再从大家洼回来,天都快黑了吧? 周满也想到了这一点儿,唉声叹气道:“这个时候露宿好多蚊子的。” 但她还是决定回家叫五月收拾一下行李,等白善回来了他们便往青州城去,可以在城外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再进城。 周满计划得很,正要往后院去,差役从一堆衙役手里挣脱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碗呢,他脸色涨得通红,和周满叫道:“周大人,郭刺史说了务必让你们快些去,您别耽误时间了,快把白县令叫出来吧,那贵人我们得罪不起啊。” 周满摇着扇子一脸同情的看着他,“孩子,你莫不是脑子有问题?要不要我给你把把脉看一看?” 董县尉也有些生气,和差役道:“我们白县令是真不在,你以为我们县令是在躲着你们吗?他是真的不在,真的不在!” 董县尉强调过后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又缓了缓语气去拍差役的肩膀,安抚道:“兄弟,我也知道你着急,我们也着急,但我们大人是真的不在,不过你放心,我们已经派人去找了,他估计是在路上,说不定过不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差役怀疑的看着董县尉,又去看周满,“真不在?” 周满摇着蒲扇认真的点头,“真不在。” 差役见她还是这样慢悠悠的,差点儿哭出来,“周大人,青州城里真的来贵人了啊。” “我知道啊,”周满不太理解的看着他,“我没有不信。” 可您的表现分明就是不相信! 差役总觉得白善就在这县衙里,说不定躲在哪儿看着他呢。 周满见他快要哭了,连脖子耳朵都变得通红起来,不由蹙眉,“虽说太子殿下身份贵重,但只要没人特意去招惹他,他还是很好说话的,你这么怕,难道你们郭刺史得罪太子殿下了?” “那也跟你没关系啊,你一个差役,殿下也怪罪不到你头上来吧?” 差役一呆,愣愣的看着周满。 周满见他脸上的潮红似乎下去了一点儿,微微松了一口气,安抚他道:“行了,别怕,殿下要是因为我等去晚了怪罪你,我们会帮你承担的,真的!” 差役:“……您知道贵人是太子啊?” 周满顿了顿后颔首,“听说而已,不是太子吗?” “是太子啊,”差役回神,然后问道:“白县令真不在县衙?” 周满:“……真不在,他下乡去了,跑得远,昨天我们收到郭刺史的消息后就派人去找他了,以为他晚上就应该回来到了,谁知迟迟不回,应该是路上有什么事耽误了。” 差役闻言心里好受了点儿,总算不那么着急了。 周满立即对后面呆住的衙役们道:“愣着干什么,快带他下去洗脸喝酸梅汤,多喝点儿,别嫌弃。” 衙役们回神,拉着差役深一脚浅一脚的下去了。 董县尉也恍惚了一下,咽了咽口水问周满:“太……太子来我们青州城了?” 周满瞥了他一眼,颔首。 “我滴个乖乖……”他长这么大,连刺史都没见过呢,现在竟然要见太子了? 不对,他好像见不到太子,人家要见的是白县令。 ※※※※※※※※※※※※※※※※※※※※ 作家的话 晚上七点见 ☆.第2906章 我的官盐 周满扇着蒲扇回到后院,算了一下白善回来的时间,叹息一声,招来五月三个道:“收拾两个包袱,我们晚上要出门。” 又道:“将家里的东西规整规整,回头太子要是来北海县,有可能会住在我们这儿,到时候我们得搬出去。” 便是五月等也有点儿紧张,“太子殿下来了?” 周满颔首,挥手道:“去收拾吧,对了,除了官服,再往里塞两套好点儿的衣裳,人靠衣裳马靠鞍,咱现在可不能让人小瞧了。” 既然要好衣裳,那就得要好鞋子,好配饰来装点,这么一打点,东西就不是两个包袱能装得下的了。 五月便道:“娘子,装在箱子里放在车上吧。” 周满转了转眼珠子,颔首道:“好主意,去,让人将马车准备上。” 白善此时什么都不知道,正背着手优哉游哉的在库房里看晒出来的盐呢。 晒出来的盐都装在了细麻袋里堆在库房中,为防止受潮,地面用石头和木板隔出一手宽的空间来,盐袋就堆在上面。 白善数了数,对照了一下账本后微微颔首,账目没问题,依照现在的盐价,他们这个库存量出手,北海县一年的财政支出都够了。 盐果然赚钱啊。 白善伸手拍了拍盐袋,叹息。 周立威每次来库房都很有成就感,也很高兴,他不太能理解小姑父的叹息,“小姑父,这盐少了?” 白善摇头,“不是,我是想着,盐这东西我们平日用得少,却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东西,但必不可少的东西都这么难低价到百姓手中,这能是好事吗?” 周立威听不太懂,“那盐不一直是这个价吗?” 从小到大,似乎就没怎么变过。 白善道:“但现在获得盐的成本降低了,不煮盐,对木材的消耗也会减少,只要气候适宜,人力跟得上,我们就可以大范围的晒海盐……” 白善顿了顿,将许多话压在了心底,只道:“不知到那时盐价可几何?” 周立威想得简单,笑道:“盐多了,肯定会便宜的。” 白善没有点头,却也没摇头,目光从他的这些官盐中一点一点的扫过,带着些心满意足的出了库房。 周立威将库房上锁,和守在外面的士兵点了点头。 大家洼最重要的两处,一处是盐田,另一处便是这打通的三间大库房了,所以罗巡检都派了心腹把守。 但进出库房的钥匙只有周立威有,也只有周立威能带着人进出。 白善和他走出一段路,回头看了一眼后道:“盐场应该有自己的士兵。” 周立威:“啊?” 白善垂眸看了他一眼后摇头,“罢了,为长远计,还是应该交叉着来才好,等回头盐场的人多了,你从长工里挑选出一些来做盐场护卫,和罗巡检的士兵一起值守库房和盐场。” “当然,主要的巡察防守之责还在于罗巡检身上。” 周立威还不太懂,白善正想细细的传授他一些制衡之道便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 他扭头看去。 大吉看出来的是县衙的衙役,于是招手叫了一声,吸引住还在往盐场跑的俩人。 两个衙役听到声音扭头看了一眼,立即打转马头跑过来。 俩人累得不行,马也累,跳下马便道:“大人,刺史府昨日来了信,说郭刺史要亲来我们北海县,但今儿又派了差役来,说是青州城里来了贵人,让大人赶紧去青州城,周大人让我们赶紧来叫大人,让大人快回去。” 衙役一口气说完这么长的话,一口气差点儿没接上来。 周立威还不知道他小姑父来大家洼是躲刺史来的,闻言立即催促道:“小姑父,那你快回去吧。” 又好气,“什么贵人啊,这么急着叫您回去?” 白善已经猜到了,高兴起来,“回头你就能见着了,你留在这里看好盐场,我这就回去了。” 周立威:“我也能见着?” 但白善已经快步往住所去,没回答他这个问题。 他带着大吉和随行的衙役快马回到县城,不过他们没进城,因为到城门口时天已经有些黑,虽然城门未曾关闭,但也开不了多长时间了。 周满让人将马车停在城门外的路边,她就坐在车辕上,腿一晃一晃的,看到他们一行人快马而来,立即用帕子捂住口鼻和他们挥手。 尘土飞扬,白善到了跟前后勒住马,打量了一下她带来的马和车,问道:“这是要赶夜路?” 周满点了点头,“郭刺史现在肯定又生气又心虚,我们还是早一点儿去的好,别把关系弄得太僵了。” 明天城门一开他们就进城,郭刺史看他们如此辛苦和努力,一定能体谅他们不是故意放他鸽子的。 白善想了想,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于是回头对衙役们道:“你们回去吧。” 董县尉也在车队中,他非常想和白善周满一起去青州城,但他不能,因为方县丞此时就在青州城中,北海县这边肯定要留人镇守的,不然县令县丞和县尉都不在县衙中,宋主簿还不得翻天啊? 果然,白善看到了董县尉,微微一笑道:“县衙就托付给董县尉和方县丞了,对了,方县丞呢?” 这里人太多,董县尉不好告诉他方县丞去青州城找路县令帮忙了,只能道:“正巧是休沐日,方县丞带着家小去青州城买东西了。” 白善:“……今儿休沐,可明天就上衙了呀,他现在还没回来吗?” 董县尉一脸无辜的望着白善,希望他能读懂他的眼神。 白善没读懂,但他在心里推测了一下便猜出了个大概。 方县丞给白善的印象就是个工作狂,给他越多的工作,他就越开心,一点儿也不嫌弃繁重。 这样的人会翘班陪着家小去青州城逛街吗? 他不拿着休沐日来加班就不错了。 所以他肯定是去找路县令去了。 白善琢磨过来,和董县尉点了点头,叮嘱道:“县衙这边董县尉便多盯着些,过不了两天我们就回来了。” 董县尉一听,有些激动的问道:“大人,要不要征用城中富户的大宅子备用?” “不用,”白善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后道:“你别乱来,贵人若来,住在县衙后院就可以。” 征用谁家的? 宋家的吗? 他是脑残吗这时候给宋家送一条大腿去? ※※※※※※※※※※※※※※※※※※※※ 作家的话 今天见识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法——自血疗法,疼死宝宝了 晚上十点见 ☆.第2907章 精致(给书友“慕容qingqing”的打赏加更8) 白善将马拴在了车后面,让它自己跑着休息,自己坐到了车上。 大吉也接过车夫的活儿,将自己的马也栓在了后面,然后就赶着马车走了。 周满带出来的白家护卫就打马跟上,一行人走了不到两刻钟,天就黑了。 周满早有准备,都不用她吩咐,护卫们就点了火把赶路,马车两边也点上了灯笼,有两匹马走在前面,大吉就着他们举着的火把勉强可以看到路。 一行人走得都不是很快,就这么溜溜达达的走了一个时辰,估摸着走了小一半的路便停了下来,在路边找了块平坦的地方停下露宿。 白善白天出了一身的汗,这会儿也有些不舒服,只能用水湿了帕子擦一擦脖子,他看到低调跟在队伍中的差役,冲周满抬了抬下巴,“你没把人放走?” “他一人回去复命不是找抽吗?所以我把他留下了。” 好吧,明天一起进城,要么他和郭刺史你好我好大家好,依旧是和和睦睦的;要么就是他迎接对方的怒火,的确会连累到差役。 白善收回了目光,和周满道:“我们明天早些启程。” 周满看着他乐,原来你也不是不害怕,不担心的? 白善点了一下她的鼻子道:“冤家宜解不宜结,赶紧休息。” 他和大吉在车上啃过干粮了,此时不用再吃东西,将火生起来,把蚊虫驱一驱后便上车去躺着。 躺在车上的确比躺在外面要好一些的。 第二天天还没亮,周满就被科科叫醒了。 于是她伸手去推白善。 白善一脸懵的下车,看着黑乎乎的天空上挂着的满天星,很怀疑周满的判断,“寅时了?” 周满肯定的点头道:“对!” “也没有沙漏,你是怎么知道的?”白善觉得自己才闭上眼睛睡了不到一刻钟,怎么可能就寅时了? 周满却坚持,“就是寅时了,赶紧洗一把脸走吧。” 黑夜行路是要慢一些的,他们要在城门打开前到达城门口,这会儿就得起床。 白善抹了一把脸,还是将众人叫醒,大家举着火把前进。 事实证明周满的时间是很准的,等他们到青州城外时,天上的星星已经稀疏了许多,天有些微微亮了。 城外也等了一些人,有一大早便挑着菜蔬等东西进城卖的,也有昨天没来得及进城的商队。 白善他们的马车停在城外,见城门还没打开,悄悄松了一口气。 时辰到,天也更亮了一些,城门打开,白善他们的马车立即往旁边的小门去。 守门的官兵看到对方全员衙役服装,便微微瞪眼,上前查探他们的来历。 白善撩开帘子,冲后面招呼了一声,差役上前,一脸一言难尽的和守城官说,“这是北海县白县令,奉刺史命令进城的。” 守城官立即放行。 进了城门,周满便看向白善,“你是要直接去呢,还是……” 白善正在纠结中,“虽说这样去见郭刺史显得我很有诚意,但也太狼狈了,而且此时郭刺史起了吗?” 周满当机立断,“那我们先去驿站。” 白善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还是让护卫和差役先去一趟刺史府,“就说我随后就上门拜见郭刺史和贵人。” 差役道:“不然我等等大人梳洗好以后再一起去?” 白善见他这么担心害怕,也不想为难他,点了点头,让他跟着,然后让护卫先给刺史府递个帖子。 一行人先去了驿站。 此时驿站里只住着几个花钱住店的商旅,白善他们虽然来得太早,但驿丞还是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白善受不了身上的汗臭味,和驿丞道:“让厨房给我们打两桶热水来,其他的先放一放,不着急。” 驿丞一愣,问道:“大人不先用饭吗?” 这显然是连夜赶路来的,肚子不饿吗? 饿是饿的,但白善不喜欢驿站的饭菜,他宁愿出去吃外面小摊位的包子,不过话是不能这么和他们说的,因此笑道:“不急,先洗漱,吃的嘛,我们一会儿要出去见人,在外面吃也可以。” 厨房人手也有限,驿丞一听他们不在驿站里吃,也高兴起来,立即保证马上给他们准备好热水。 白善和周满洗了澡,还洗了头。 西饼将他们的官服拿出来仔细的熏上香,又将他们能戴的配饰等拿出来摆好…… 白善和周满穿上香喷喷的官服,总算觉得活过来了,神清气爽。 他心情好了便大方起来,扭头和周满道:“给我点钱。” 周满:“你没钱了?” 白善:“我下乡带着钱做什么?身上没多少了。” 周满便去看向西饼,西饼就去箱子里抱出一个盒子来,打开,里面有两吊钱,还有好几块肥胖的银锭。 白善看了一眼后道:“给我一吊钱就行。” 西饼就直接取了一吊钱。 白善接过,拿出去给大吉,“让大家出去吃个好的吧,这一晚上你们也折腾得不轻,我们带上两个人就行,其他人让他们补眠吧。” 大吉接过钱应下,拿下去分给了众人。 白善看了一下时间,外面天已经彻底亮了,街上渐渐有了人烟,但因为还早,所以来往的人并不是很多。 白善一边上马一边嘀咕,“也不知道郭刺史醒了没有……” 刺史府里的郭刺史不仅醒着,还特别的精神呢,因为他一个晚上没睡! 他睡不着啊! 一开始是惊讶,然后是害怕,最后则是愤怒。 惊怕是因为青州城里突然来了这么多贵人,说是巡察,但一听他们出京的时间,显然一路上就没停留,直接奔着他的青州来的,他能不害怕吗? 愤怒在于,白善竟然直到晚霞落下,城门关闭也没来青州城,他也太不把他这个刺史放在眼里了吧? 之前的谦逊友好都上哪儿去了? 各种情绪之下,加上贵人是突然来临,安保,吃穿住行等等事情需要安排,他就一个晚上没睡。 当然,他的幕僚们也没得睡。 所以白善的护卫送了帖子到刺史府,不到两刻钟他就知道了。 听到说白善是真下乡,因为和去找他的人错过了,又走得远,所以回城慢了,昨天收到消息后他就连夜赶路,一大早就在城门外等着了。 城门一开他就进门,只是因为连夜赶路,身上狼狈,不好来见郭刺史,所以先去驿站洗漱。 郭刺史的脸色总算好看了点儿,知道对方不是故意的,他的面子总算回来了一些,但依旧严肃的坐着等待,这一等就等了半个时辰。 ※※※※※※※※※※※※※※※※※※※※ 作家的话 祝我们的党生日快乐,祖国繁荣昌盛,我们今日的生活如先烈们所愿,大家七一快乐! 明天见呀 ☆. 第2908章 糊弄和糊弄 白善和周满香飘飘的到达刺史府时,郭刺史的脸已经重新黑下来了。 但见俩人衣裳整洁,脸也白皙干净,整个人神清气爽,满面带笑,就是心情浮躁的郭刺史也感觉舒适了一些。 白善一身绿色的官服,周满则是绯红色,俩人进到书房便赶忙上前和郭刺史行礼。 郭刺史瞥了白善一眼,只对他挥了挥手,起身和周满回礼,然后请周满坐下,这才问站着的白善,“为何到现在才来?” 白善一脸愧疚道:“大人,前几日有人私自穿过关卡混进大家洼里查探新盐场,您也知道,北海县才发生过匪患,下官总怕地方上还有类似的事存在,只是下官身居高堂,不知底下的凶恶,所以为了不让百姓再受暴力威胁,下官便带着人下乡暗访去了。” 白善列举了自己走过的村庄和一些基本情况,有些小村子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别说郭刺史,就是白善都是到了地方问了村民才知道有这么个村的,所以郭刺史两眼一抹黑,连忙打断他的话,“行了,本官知道了,所以你回过县衙了吗?” 白善一脸惭愧的说“没有”,他道:“下官昨天是在回县衙的路上碰见出来报信的衙役,紧赶慢赶,也才赶着天黑前到北海县县城外,周大人怕臣耽误了大人的事,因此早早收拾好了行李在城外等着,我们一汇合就立即往青州城来了,赶了半晚上的路,这才赶在天亮前到达,城门一开我们就进来了。” 一副完全不知道郭刺史想走后门要放了宋民的事。 郭刺史没说话,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幕僚后低头喝茶。 幕僚悄悄的退了下去。 屋里一下安静下来,白善身姿如松的站着,虽然气氛有些怪异,但他似乎并不受影响。 周满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干脆也不说话,微微一笑便端起杯子来喝茶,只一口她就想吐出来。 她勉强咽下一口,低头看了一眼才发现这是一杯浓茶。 她立即放下茶杯,感觉口中的苦味淡去了一些才看向郭刺史,打量了他用一下后问:“郭大人不会一夜没睡吧?” 郭刺史就叹气,“睡不着啊~~” 幕僚进来,隔着人群对郭刺史微微点头,郭刺史便又叹息一声,指了旁边一个座位和白善道:“坐下说话吧。” 这才扭头和周满道:“没办法,你知道昨日谁来我们青州城了吗?” 不等周满回答他便自己道:“太子殿下!” “一位太子,一位公主和一位驸马,带着朝中的文武众臣一起到了青州,周大人你说我能睡得下吗?” 周满一愣,瞪眼,“公主和驸马?是白二吗?咳咳,我是说,是明达公主和白驸马吗?” 白善也惊住了,愣愣的抬头看向郭刺史。 郭刺史听到周满的称呼便悄悄松了一口气,脸上也不由带了笑意,颔首道:“正是明达公主和白驸马。” 周满便忍不住去看白善,白善也看向她,俩人默默地对视了一下,按下心底的雀跃,努力绷着脸做出倾听状。 郭刺史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兴奋,轻咳一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后就一副忧愁的样子,“就不知道殿下为何直奔我们青州而来?” 他怀疑人是白善和周满招来的,毕竟不说周满,她是崇文馆编撰,有上折的渠道和权利,就是白善,他从中书省出来,肯定也有联系京中的渠道。 实际上,人也的确是白善招来的。 白善和周满隔空对视一眼,白善便低头道:“大人,或许是为了盐场而来。” 郭刺史便眉头一跳,问道:“你们北海县的盐场也存在几十年了,殿下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起来了?” 白善:“或许不是突然对北海县的盐场感兴趣,只是因为需要了解官盐,所以才过来看一看盐场?” 郭刺史的心脏跳得更快了,这意思是朝廷要对盐政出手了? 如今大晋大半的盐都出自江南,虽说各地井盐和海盐也有不少,但能够大量提供给各地,并且缴纳了大量盐税的,便是江南。 而江南的盐税和盐政…… 就算郭刺史没到过江南,只是想一想就觉得头皮发麻了,那不知是多少钱,不知涉及了多少人的利益…… 他咽了咽口水,明智的没有再问,而是道:“时辰也不早了,太子殿下他们应该也起身了,你曾是太子伴读,肯定更了解太子的习惯,不如你们二人去问问太子住得可习惯,看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告诉我,我好叫人准备。” 白善起身应下,看向周满。 周满便也起身,和他一起行礼后退下。 等人一走,同在屋里的两位幕僚便道:“大人,难道朝廷要对江南的盐税出手?” 郭刺史:“你问我,我问谁呢?” 他伸手揉了揉额头,“我们这位陛下心思深沉,也能屈能伸,谁能知道他此时心里想什么?” 但不管想什么,他知道了白善来北海县怕不只是来当个小县令而已。 他就说嘛,就算外放,也不至于从一个中书舍人外放成一个下县县令吧? 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郭刺史想了想,最后还是叹息一声,有些心痛的道:“把宋家送来的珊瑚树和银钱都还回去吧。” “大人……” “既然白善没有回过县衙,那此事就当没发生过,你再派人去北海县衙走一趟,白善既然判了,那就依律来处置吧。” 太子在此,此时一动不如一静。 幕僚一想也是,只能应下,不过他还是有些怀疑,“大人,白县令果然没有收到消息,对县衙里的事一点不知道吗?” 郭刺史哼哼两声道:“本官不管他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他既找好了理由,也果然着急的来见我,我便当他没有怠慢我,也当他是真的不知道。” 而且,白善也给了他他想知道的消息,他已经不单单是他的下属了,他们更多的是合作的关系,既如此,那就不能以一般属下的目光来看待他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909章 高兴 太子他们就住在刺史府中,他们来得突然,郭刺史就算心里想给他们造出一间行宫来也来不及啊。 所以郭刺史将正院和最好的两个院子让了出来,自己带着家人住到了一个小院中。 不过他一晚上没睡,目前看不出来对他有什么影响。 下人给周满和白善领路,带着俩人去正院。 但白善没进去,和守住院门的两个侍卫对视了一眼后果断的问下人,“白驸马也住在正院里?” 下人愣了一下后道:“公主和驸马在那边院子。” 白善立即道:“太子殿下可能还没醒,我们先去拜见驸马。” 周满也连连点头,“先去拜见公主。” 下人迟疑了一下后便带他们转弯去另一个院子。 白善和周满就遥遥与守门的两个侍卫打了个招呼就走。 俩侍卫:…… 那院子也不远,就在正院的隔壁,嗯,隔了一条路而已。 这次守门的是公主府的婆子,她们和周满熟啊,看到俩人便咧开嘴笑,屈膝行礼道:“周大人和白大人来了,二位稍后,奴婢这就进去通禀。” 白善和周满便笑着颔首,站在门外等着,顺便打量一下刺史府的后院。 比他们县衙后院可大太多了,好像他们带来了不少人呢,不知道他们县衙后院能不能住得下…… 正思索着,俩人听到蹬蹬的脚步声,扭头过去看,就见白二郎拎着袍子就跑来,蹦出院门后就看着俩人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我们会在此见面吧?哈哈哈……” 白善和周满也忍不住笑眯了眼,一个上去狠狠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个则上去狠狠的拍了拍他的胳膊,也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白二郎嘶的一声,往后一缩,左右手摸了摸自己的胳膊和肩膀,有些不满,“你们故意的吧?” “没有,”白善否认,高兴的道:“是真的激动,你们是怎么来的?陛下竟然同意让你和公主一同出来?” 白二郎便骄傲的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和公主求了好久的,主要是公主没出过远门,这次正好太子出行,来的又是有你们在的青州,不然别的地方陛下也不让我们出来了。” 白善就问:“你们来的人多吗?” “多得不得了,不过除了我和明达是来找你们玩儿的,也就殷或是闲人,其他人皆要跟着太子,后面还要去别处呢,你不用担忧花销的事。” 白善:“……殷或也来了?” “来了呀,跟唐学兄他们住在另一个院子里呢。” 周满:“唐学兄也来了?” “是啊,”白二郎理所当然的道:“太子要巡视,身边总要有个擅长断案的人,陛下就钦点了唐学兄,除了唐学兄,御史台那边还出了两个御史呢,你们可要小心点儿,这两位御史很是铁面无私,要是被他们发现有贪污受贿或是怠政严苛等行为……” 白善轻咳一声,压低声音道:“这话儿你可以过后找个隐秘之处悄悄与我们说,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个做什么?” 但此时压低声音也玩了。 隔壁正院的太子本来也才醒来没多久的,正半闭着眼睛抬手让人服侍穿衣服,白二郎一连串的“哈哈哈”让他一个激灵醒过神来,差点儿没站稳。 太子睁开眼,斜着眼睛扫了一眼隔壁院子的方向,收回手去接过内侍奉上来的湿帕子,才要擦脸又听到两声熟悉的“哈哈哈”大笑,他就顿了一下,看向外面,“白善和周满来了?” 吴公公也竖起耳朵听了一下,弯腰细声回答:“好像是的,奴才出去看看?” 太子乱抹了一下脸,丢下帕子后道:“去看看,让他们过来回话。” 吴公公知道太子是不习惯青州的气候和这边居住的习惯,笑着应了一声后退出去。 一出院子他就问守门的侍卫,“看见白大人和周大人了吗?” 侍卫:“看见了,在公主和驸马处。” 吴公公好奇的问:“他们才来过?” 侍卫:“……就到了路口,往门口看了一眼后就离开了。” 吴公公便去找他们。 明达也梳妆好了,出来和周满相见,俩人手拉着手悄悄说话,“我和父皇母后说了,京中炎热,所以出来度暑后再回去。” 周满咋舌,“青州比京城还热呢。” 这是明达没想到的,“不是说青州近海,海边凉快吗?” 周满想了想后道:“风倒是挺大的。”就是太阳也没少晒,汗也没少流就是了。 明达想了想,也不纠结,挥手道:“不管了,能出门就好,你不说,我不说,父皇也不知道这边比较热啊。” 周满一想也是,问她,“你要跟着太子去巡视,还是留在青州?” 明达道:“我倒是想跟着太子哥哥四处走一走,但他嫌弃我们得很,这一路上就不断的嫌弃我们走得慢了,反正到了青州他就不怎么管我们了,我打算和二郎留在青州,若是可以,到附近几个州县走一走,见见世面也好。” 周满:“听说莱州有个渡口,那里有船可出海,不仅可以南下江南,去到岭南,还能渡过大海去新罗和百济呢。” 明达听着神往不已,不过她也知道自己肯定不能渡海,周满也知道不行,于是提建议道:“去渡口见识见识渡海的船只也不错呀。” 明达狠狠的点头,心中雀跃不已。 “可惜长豫姐姐大着肚子不愿出门。” 周满:“长豫公主就是不大着肚子也不会愿意出远门的,我们到时候去海边看看有什么土产,到时候给她带一些回去。” 明达颔首,眼睛亮晶晶的,俩人对视,皆看到了各自眼中的兴奋。 明达问她:“青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周满正要回答,吴公公找了过来,哎哟一声,“白大人,周大人,您二位怎么在这边儿,太子殿下等着要见你们呢。” 白二郎和明达干脆就陪着俩人一起过去见太子。 太子却很嫌弃白二郎和明达,直接和俩人道:“不知今日刺史府准备了什么早食,合不合你们的口味,你们去看看。” 明达一听就是太子有机密事和俩人说,干脆就拉着白二郎出门。 屋中的下人也陆续退了下去,只留下了吴公公一人奉茶。 太子问白善,“如今新盐场那边晒出了多少盐?”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910章 长高了 谈起正事,白善也收起了脸上的嬉笑,正色道:“不是很多,目前是一百八十袋官盐。” 太子挑眉,“我记得你新盐场才开了两月左右吧?” “是。” 这就很不错了,太子的手指忍不住敲了敲桌子,颔首道:“孤要去盐场看一看。” 白善表示没问题,“殿下打算何时去?” 太子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便道:“吃过饭就走吧。” 白善:“……殿下不在青州城多停留吗?” 太子就瞥了他一眼道:“孤是为盐场来的,在这儿停留做什么?” 他最看不惯白二郎的就是这点儿,到这个地方,觉得稀奇要留一留,到那个地方觉着不错也想住一晚上玩半天,他时间很多吗? 白善摸了摸鼻子,在心里对郭刺史说了一声抱歉后应下,“殿下想怎么看?” 白善意有所指的道:“两位御史和唐大人那边……” 太子嘴角微翘道:“带上,还有你们的刺史,都带上。” 他目光炯炯的看着白善,问他,“盐果然是晒出来的,且出产果然有这么高,也能食用?” 白善正色道:“是真的。” 太子便点了点头,严肃的道:“孤带着这么多人去给你捧场,你可不要砸了场子。” 白善瞬间明白了太子的打算,起身郑重的行礼,“臣必不负殿下信任。” 太子点了点头,这才转头看向周满,“明达和驸马要留在青州,说是要避暑。” 太子说到这里一脸的嫌弃,“在比京城更湿热的地方避暑,啧,罢了,孤懒得说他们,你多注意些,别让他们生病了,他们出门还是孤给做的担保呢。” 周满立即应下,笑嘻嘻的问,“公主他们能留到什么时候?” 太子就瞥了她一眼后道:“留到京城的暑气过去。” 这么一算时间似乎也不长。 太子不乐意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起身道:“走吧,去用早食。” 早食是分开的,郭刺史倒是很想和太子同桌用一顿早食,但太子拒绝了,并让吴公公让他们准备准备,一会儿他们要直接去北海县。 郭刺史没想到太子竟然这么急,很想热情招待一下对方,奈何他现在连人都见不到。 “白大人和周大人呢?” 郭刺史的幕僚道:“太子留下俩人一同用早饭了。” 他顿了顿后道:“还有公主驸马一起。” 不愧是太子的伴读和驸马的师兄师姐,待遇和他们有很大的不同啊。 郭刺史也能叹息一声,转身去招待太子的随行官员。 白善和周满在陪同太子用早饭。 刺史府给太子准备的早食还是很不错的,俩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太子胃口本来就好,一抬头,看到胃口同样好的周满白善和白二郎,他的胃口就更好了。 明达细嚼慢咽的吃了一碗小米粥,又吃了半个肉饼便用不下了。 才吃了一碗面的白二郎便接过那半个肉饼啃了,又吃了一个馒头一个鸡蛋…… 太子见状甚是满意,吃得多长得壮,这才是男子汉嘛。 不过太子还是有些嫌弃白二郎,道:“以后每日早起练剑,不指望你上战场杀敌,也不能手无缚鸡之力。” 白二郎抓着筷子,“……殿下,我是文官。” 太子更嫌弃了,“你进翰林院多少年了,修出一本书了吗?打算什么时候出翰林院进六部轮习?” 白二郎:“……翰林院也挺好的。” 他暂时还不想离开翰林院。 太子颇有点儿恨铁不成钢,虽然明达不需要白二郎给她争取荣华富贵,她本身就很荣华富贵了,但太子依旧对不思进取的白二郎很看不上。 明达却很喜欢白二郎的这份淡然,和太子道:“太子哥哥,朝中还有哪个地方清贵过翰林院吗?” 太子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白善和周满端着碗,眼睛却不由悄悄的抬起来瞥向白二郎,抿嘴一乐。 用过饭,太子便出去见郭刺史等人,他们只带了简易的行李,显然并不打算住在北海县。 但是白二郎和明达公主他们的行李都带上了,太子看见了也没说什么,而是叮嘱道:“去了北海县你们就留在县城里,别到处乱跑。” 明达立即表示反对,“太子哥哥,我要去看大海。” 太子想了想,很快妥协,“也行。” 周满总算知道太子跟来的好处了,要是皇帝,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口舌呢。 郭刺史看到太子立即上前道:“殿下,车马都准备好了。” 太子微微点头,“走吧。” 太子先往前去,白善和周满落在了后面,就悄悄的溜到唐鹤和殷或
相关推荐:
寒门少君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重生纪事
大奥爱憎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总裁越过界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都市之绝世杀神
重置
长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