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别暗恋了,快去撩 > 第114章

第114章

花了三天时间,两人开着2688潜艇,将周围海域都走了遍,还真有新发现。 在海底深处遨游,声呐前后发现有十几处障碍物,经排除有三处是集装箱坠落点。 不幸中的万幸,掉落的地方不算特别深。 看来,板块碰撞不止将陆地震碎沉没,连海底的沟壑都填的差不多。 两人全副潜艇专业装备,一前一后游向集装箱。 海洋生物五彩斑斓,见穿着奇形怪状的动物过来,体形较小的纷纷闪开。 也有胆大不怕死的过来,但并没有做出攻击。 将三个集装箱收进空间,姜宁刚要往上游,霍翊深眼尖发现有公牛鲨从远处游过来,连忙拉绳预警。 姜宁连人带绳收进空间。 在空间休息十几分钟再出来,公牛鲨已经不见了。 心情好,感觉海底生物漂亮极了,哪还有之前的丑陋。 下海三次,总共捞了3只集装箱,加上之前总共26只。 再次外扩了一圈,并没有新发现。 霍翊深设定新坐标,对着豆豆跟可乐微笑道,“我们要去华夏新家园看看,开心吗?” 豆豆微笑,“哥哥,去了新家园,是不是就遇到小牧哥哥跟秦叔叔?” 霍翊深不知道,但有希望总是好的,“或许吧。” “汪!”它想阿笨了。 看着两只兴奋激动的样,姜宁不禁感叹,人果然还是群居动物。 其实,她也不是没有期待,突然想起了很多人。 隐约有了份憧憬。 前路凶险未知,但坐标是确定的,现在要做的是乘风破浪。 板块碰撞后,洋流错综复杂,有些海域风平浪静,有些则怒海狂涛。 霍翊深稳扎稳打慢慢来,不赶急路不跟恶劣天气对着干,很多时候顺着洋流绕远路。 出发的第9天,2688再次碰到一母同胞的兄弟0945。 南部基地生产了接近3000艘特殊潜艇,只要在海洋遨游够久,碰到伙伴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不知是0945运气好,还是他们技术过硬,火种箱竟然没有断开。 见识过天灾残酷,哪怕同胞兄弟相见都要打暗号。 0945的艇长姓周,到目前为止已经牺牲3人,其中1个是海啸中撞伤失血过多,另外1个是病逝的,还有1个患上深海禁闭恐惧症,上浮换气休整时,精神失常跳海自杀。 剩下的12个,好几个已经被天灾折磨到发蔫,还能坚持多久没谁知道。 不过,得知新家园坐标时,漆黑无光的眼睛亮了。 他们还不想放弃。 周艇长邀请2688同行,姜宁看了看剩下的行程,痛快答应下来。 两艘潜艇,一前一后遨游在深蓝海域。 海底无法见面,似乎彼此都挺开心的,豆豆每天会在2号窗打光,通知0945一日三餐该吃饭了。 姜宁心情同样不错。 上浮见面的时候,周艇长说基地预警小行星即将碰撞时,0945上的成员靠岸调整,他们十万火急赶往深海码头,潜艇刚入海没多久,滔天海啸就袭来。 她记得刘诚说过,张超陆雨他们是第一批入海的,连第二批入海的0945都能撑过来,他们应该没事的。 东部军方基地应该派出不少飞行员,坐标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如果他们走运的话,要么已经到达新家园,要不正在赶往新家园的路上。 不知是板块碰撞结束,还是水球受到公转自转的影响,正在不断自愈中,接下来行程遇到的灾难,并没有像以前那样频繁跟严重。 有次海上风云突变,浪还是挺大的,但潜艇在海洋遨游久了,应对风浪的经验丰富,快速逃离风浪区的同时,增加压载提高抗风浪能力。 成功抵御后,两艘潜艇上浮换气。 周艇长也是许开泰带过的学生,是姜宁跟霍翊深的师兄。 休息时,她给了几斤绿豆芽,“发多了,麻烦你们帮忙消耗下。” 新鲜的豆芽,0945都记不得多久没尝过了。 盛情难却,推辞无果后,0945感激收下,打算拿回去拌玉米糊糊吃。 聊天时,姜宁一时没忍住,“你们知道军方基地的高层是怎么撤退的吗?” 第443章 肉夹馍怎么做的? 周艇长等人不清楚,但身为军方高层会坐镇指挥,他们估计是最后离开的。 坐军舰或飞机的可能性较大。 姜宁神情不太好,“最后撤退?” 霍翊深看穿她的担忧,朝周艇长问道:“你们知道其他军方基地的任务吗?” 周艇长摇头,如果不是遇到2688,他们根本不知道东部军方基地的任务是建设新家园。 天气好,两艘潜艇休整了两天,就在准备起航时,0945发现3点钟方向有艘轮船。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688想要下潜离开,周艇长等人眼尖发现轮船侧边画着红色五角星。 这是信仰。 周艇长等人想了解一下。 姜宁怕不安全,扔给他扩音喇叭。 “对面的朋友,你们打哪来的?” 远轮的轮船同样发现了潜艇,顿时有人出来瞭望,听到熟悉的语言,顿时激动挥手呐喊,“老乡,我们是西北官方基地的。” 西北官方基地? 高兴归高兴,周艇长还是挺谨慎的,“西北官方基地在哪?” “秦都。” “秦都是吧,请问肉夹馍怎么做的?” 果然,人活着吃饭最大,姜宁差点没笑出来。 光知道肉夹馍的做法还不够,周艇长再次抛出难题,“相逢即是缘,你们唱首信天游听听。” 真的,对面个个饿得皮包骨,哪还有力气唱歌。 姜宁要是对面的,恨不得拿拖鞋抽死他。 没想到,还真的有人唱了。 刚开始没几人,后来慢慢附和的多起来。 周庭长全程观察着他们的嘴形跟表情,神情逐渐严肃起来。 他跟2688商量,“我们潜艇上有西北的,觉得对面轮船上的幸存者没多大问题,都是血脉相通的同胞,要不要带上他们?” 轮船在海上跑,潜艇在深海游,对方真要有什么歪心思,距离也是安全的。 姜宁没意见,“行啊,由你们指引他们前行。” 能做潜艇长的,无一例外都是老兵。 轮船上有几百幸存者,周艇长出于安全考虑,并没有告诉对方坐标位置,而是说国家建立新基地,可以跟着他们一块走。 对面同样谨慎,打探两艘潜艇的出处。 得知是南部军方基地的,对方抓住机会反呛过来,“你们喝早茶都喜欢点什么?” “早茶什么都有,鸡爪,虾饺,肠粉,菠萝包。” 对方还不放心,“你们骂人是怎么骂的?” “我顶你个肺啊,死扑街!” 听到熟悉的问候话语,对方非但没生气而喜出望外,商量半个小时同意了。 于是,2688在前面带路,中间的0945伸出潜望镜给轮船引指方向,不忘观察船上动静。 连续三天航行,白天海面状况好的话,开足航力赶路,晚上适当停下来休息。 这几天连着观察,并没有发现轮船上异常。 有了新目标,轮船上的幸存者逐渐活跃起来,“老乡,我们在船上种了青菜,你们要吃吗?” “什么青菜?” “上海青,鸡毛菜,黄芽菜。” 姜宁还真不带客气的,将无人机拿出来。 海面风平浪静,霍翊深将无人机调到姿态模式,飞到轮船上空拍照。 呦呵,真的种了青菜。 用破罐子破瓶子种的,而且长得还不错。 多疑的周艇长讪笑,“嗨,你们怎么不早说。” 确定了,骨子里自带种菜基因的,全球只此一家。 于是,痛快把新家园的坐标说出来。 天公作美,周艇长凭借丰富的海军经验,连着几次及时避开海上风浪。 经过20多天的航行,终于离新家园坐标不过两百多海里。 海底地势不断抬高,洋流没有其他海域复杂。 声呐检测反馈,海底才三百多米,不像半个月前横度九千米的。 上浮换气休息,一架歼系战斗机从头顶飞过。 轮船上的幸存者激动到跳起来,“战斗机,我们国家战斗机!” 天啊,真的有新家园,他们又有家了! 歼系战斗机在天空盘旋两圈,接着上冲离开。 0945同样兴奋,忍不住上浮庆祝。 2688倒是淡定许多,继续默默向前。 离坐标越近,碰到幸存者的几率越大。 2688碰到大家伙,035型明级攻击核潜艇,天灾前就属于国家利器。 霍翊深略懂军事,看清潜艇编号时解释道:“这支原隶属北海舰队,现在归哪个军方基地就不清楚了。” 潜艇上浮,缓缓往前。 远处,只见海上高塔耸立。 初见,以为是海上钻井平台,八根橙红色的巨型钻柱犹如定海神针打进海底深处。 任由巨浪拍打,我自岿然不动。 钻柱之上是搭建的巨大平台,平台上焊接着长方形的集装箱,纵横排列整齐划一。 平台呈八角宝塔缕空往上,每一层都搭有集装箱,总共高达七层。 搭建平台周围,有巨型作业船辅助,将集装箱不断往上吊…… 随着视线不断拉近,只见每个集装上有八道门,里面应该是隔开的房间。 房间不大,但是构建的平台足够大,估计一个平台能住几千人。 巨型平台每隔五公里就有一个,同时在建的就有六个。 就这是基建狂魔的实力,他们能说住10万人,10万人就是最低的标准。 远洋运输船,航母,战舰,各种巨型海建设备,直升机吊运…… 没来之前,每天孤独面对日升日落,姜宁经常忍不住会想,如此级别的天灾,活下来的幸存者到底能有多少? 她甚至会做梦,梦到所有的人都死了,最后只剩三人一狗慢慢老去。 只剩三人一狗的文明,到底算不算文明? 如今面对庞大的海上基地,她才深深觉得个人的力量有多渺小,以前的想法有多荒诞可笑。 眼前所见,才是国家力量。 人类是渺小的,可国家力量却如此庞大。 面对天灾末世,它或许遍体鳞伤,却从未陨落。 它一直都在。 顶天立地! 第444章 欢迎你们回家 2688路过的是C平台,上面挂着醒目的红字大标题:欢迎祖国同胞回家,右转5公里到A平台报道。 A平台设有深海码头,用廊桥跟平台连接起来。 2688停在79号槽口,爬上岸举目四望,竟然看到好几艘同款潜艇。 天灾物资匮乏,绝大多数幸存者长期营养不良,瘦得跟麻杆似的。 三人一狗不想引人注意,姜宁翻了些没扔的旧衣服,不忘画上沧桑颓废妆容。 至于狗子嘛,现在还不熟悉新家园情况,只能将它塞进登山包由霍翊深背着。 怕它不习惯会露出端倪,姜宁连哄带骗,“外面有坏人,他们想要吃狗肉。” 吃狗肉?可乐顿时火冒三丈,想要冲出去干仗。 姜宁连忙改口安抚,“不是,他们没有见过狗,遇到你这么雄壮威武的,万一吓坏了找我赔偿怎么办? 要是赔偿的话,我只能拿你喜欢的腿儿去抵,到时你就只能喝粥了。” 看在腿儿的份上,狗子憋屈钻进登山包。 铁锁廊桥有3公里,人走在上面比较摇晃,足足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A平台。 A平台很大,是对外的行政跟职能部门,办公区同样由特制集装箱组成。 为了减少风浪的阻力,集装箱高不到3米,跟普通商品楼差不多。 钢板很厚,踏在上面很踏实,如果忽略外面的汪洋大海,还真有种脚踏陆地的错觉。 新家园取名华城,目前所有幸存者加起来有一万多名,其中随东部军方基地的开拓者就有五千人左右。 板块碰撞时肯定不止这么多,只是队伍长时间在惊险万分的海洋中寻找新家园的过程中,又折损了不少幸存者。 十年天灾,十几亿人的国家,如今成功抵达新家园的才一万多。 不禁令人唏嘘万分。 至于以后还有多少同胞会来,工作人员起初心里没谱,但最近倒是乐观很多。 随着家园坐标的公布,越来越多的幸存者纷纷赶过来。 前几天来了一条鲁省官方基地的运输船,一下子多了五百多名幸存者。 得知他们的历险过程,工作人员眼珠子掉下来。 他们在几个月前居然遇到变异的本子怪,说不但有神秘人帮忙灭了本子怪,还送了两船的物资。 刚开始,工作人员以为幸存者出了精神问题。 可不止一个人这么说,而是整条船的人都这么说。 事情很严重,工作人员连忙将军医请过来。 鉴定结果是,确实有过半的人精神有问题,除了有小批彻底疯掉的,其他经过调理应该问题不大。 但这种事……怎么说呢,工作人员只能当故事听了。 又有新的幸存者过来报到,工作人员连忙热情迎接,“欢迎你们回家。” 看到活生生的人,豆豆挺高兴的,“哥哥姐姐们好。” 华城目前暂时只接收本国籍的幸存者,所以问询工作特别仔细,哪里人士,之前在哪个基地,避灾工具是什么等等。 这些对姜宁几人都不难,毕竟南部军方基地的潜艇摆在那里。 工作人员无比惊讶,“你并非火种计划员,怎么会有潜艇?” 姜宁如实道,“我们外出收荒找了批稀有金属,刚好解决了军工厂的燃眉之急,这才换了艘潜艇回来。 问得很仔细,在海上这几个月怎么过来的,吃什么喝什么等等,比居委会大妈还要啰嗦。 信息审核通过后,需要进行体检。 体检?姜宁疑惑。 对方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让他们去隔壁房间,男女是分开的。 有军医检查,望闻问切,有什么病史,哪儿不舒服等等,最后来了句,“把衣服脱了。” 姜宁不解,“为什么要脱衣服?” “常规检查。” 还好不用脱内衣,姜宁强忍着不适配合。 医生打量了两眼,“可以了。” 姜宁若有所思,“你怀疑我变异了?” 医生跟姜宁差不多年纪,看她身体素质挺好的,点头道:“很多幸存者生存环境恶劣,为了活下来会捕食海洋生物,或者吃……,总之吃了不该吃的,身体容易出毛病。 基地条件有限,只能进行简单的排查,有病的需要想办法治疗。” 说完将带有签字的体检结果给了姜宁,“你拿回接待办就行。” 姜宁瞟了眼体检单,A+。 她在门口等了会,霍翊深跟豆豆先后出来,都是A+。 刚要说话,里面突然有幸存者大喊,“放开我,我没病,我没病!” 门被打开,两名军人架着中年幸存者出来。 中年幸存者神情激动,歇斯底里地挣扎,“老子没病!” 姜宁眼尖,看到他脸上长了几颗疙瘩。 不算大,但绝不是痘痘。 姜宁拉着豆豆,连忙后退闪开,生怕沾染上他。 男人皮肤晒成古铜色,身体瘦削皮肤皲裂,眼眶突出来,眼底发黄浑浊。 他应该是凭自己本事活下来,并顺利找到基地的幸存者。 长期在海上漂,不吃海洋生物或同类的话,靠什么活下来呢。 姜宁彻底理解,华城基地为何要给幸存者的体检分等级。 人心有善恶,道德有底线。 海上漂流几个月,很多人的身体或精神都出了问题。 如果把病人跟正常人分到一块住,可能会造成感染或酿成悲剧。 毕竟,天灾把人逼疯,疯子举刀屠戮早就不是新鲜事。 分类管理,有病治病,没病的开始新生活。 三人回到招待处,工作人员看过体验报告,给三人分配到B区居住。 吃喝拉撒都要交粮食,而赚粮食有两种方式,一是参与基地的建设赚取工资粮,二是靠种植养活自己。 当然,如果财大气粗吃老本也没问题。 鉴于幸存者历经劫难,能活下来已经是大幸,到生死关头哪还有存粮,而且能找到新家国的,要么是军方基地的,要么就是官方基地的。 不管是军方还是官方,本质上都属于国家的。 像姜宁这种私人小团体有,但屈指可数。 所以,基地出台相关政策,房租跟物资最长可以赊欠三个月。 但赊欠的话,只能给一间房,前3个月只需2斤粮食,后续会涨到5斤粮食。 第445章 他们到底丢了什么? 生活物资的话,每个月发3斤红薯粉或土豆粉。 说是粉,其实直接将红薯或土豆晒干打成粉,口感什么的就别想了,能活着就行。 另外,基地可以赊欠3斤土豆种,等种植收获功可以抵扣赊欠的房租跟物资。 见三人没说话,工作人员安抚道:“这是高产土豆,2个月就能收获,别看现在很苦,但请相信国家,后面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房间逼仄,挤得三人一狗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 姜宁手里有物资,打算一人要一间。 基地困难,能出台赊欠的政策已经是极大让利,目的是让更多的幸存者活下来。 姜宁手头有物资,不想占这个便宜。 亲自来一趟,看到新家园比想象中强千百倍,姜宁的心舒坦不少,人类远比她想象中强大。 不知要待多久,姜宁选择月租,从大背包里拎出9斤陈玉米抵房租,以及换来3斤土豆种。 工作人员惊讶她的富有,微笑道:“我们这边还有其他种子,你要换吗?” 于是,姜宁又用3斤粮食换了好几样青菜种子。 走好流程,工作人员给三人录资料。 新的居民身份证,姜宁的编号是0012730。 总共14亿人,到现在的12730,流落在外的不知还有多少,不禁让人五味杂陈。 见他们服务态度不错,她趁机打探起来,“请问南部军方基地的幸存者多吗?” “有,但不多,到目前为止来了一艘军舰还有几艘潜艇,不过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的。” 姜宁报了张超等人的名字,“帮我查查有他们吗?” 工作人员帮忙查询,“没有。” 姜宁有些忐忑,“南部军方基地的首长呢?” 工作人员印象中没有,但还是问道:“叫什么名字?” “顾庭林。” “没有。” 姜宁诧异,怎么会呢? 他身为南部军方基地的首长,应该知道东部军方基地的任务是新建家园,按理说早就应该到了。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居然迟迟没有出现? 豆豆隐约带着期待,“姐姐,有嘉城官方基地的幸存者吗?” “好像有。”工作人员查了下,“前段时间来了条船,有200多名幸存者。” “有叫秦牧的吗?” “没有。” 豆豆报上秦川的名字,谁知还是没有。 不想让哥哥嫂子担心,她隐去眼中的失落。 凭着体检A+,姜宁等人分到B区的房子。 身体跟精神没问题的集中分在B区,出现各种精神问题的则分到D区,身体有问题的则在E区,精神跟身体都有问题的在F区,以此类推等等。 走的时候,姜宁多嘴问了句,“同志,我们一直住在海上吗?还是说有机会返陆地。” 工作人员怔了下,微笑道:“基地有填海造岛计划,等20个平台搭建起来,将来会围绕着这些平台建成一座岛屿。 请你们放心,我们会重返陆地的。” 见他们说得如此自然,姜宁不禁纳闷,他们到底丢了什么? 一切基建项目都井然有序,感觉什么也没有丢,难道掉的只是多余配件? 没了解清楚前,姜宁不会贸然把东西拿出来。 毕竟这里是军方基地,海里到处是战舰,天上的战斗随便飞,就连放个屁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 稍有不慎就会暴露空间。 三人出了A区平台,沿着廊桥返回潜艇。 B区没有深海码头,潜艇只能停在A区,想抵达居住区只能选择水上交通工具。 基地接送渡轮,但只能三个小时往返一次,会在各个平台循环。 初来乍到,登山包装着狗子,姜宁不想跟陌生人过多接触,以免穿帮就麻烦了。 这里不比南部军方基地,军犬什么的就别想了。 要被人知道她养狗,瞬间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 走回潜艇,让狗子出来放风。 姜宁跟霍翊深商量住处,基地的房子太逼仄肯定住不习惯。 不过可以先过去看看,如果实在不适合,到时可以住在潜艇里面。 种土豆什么,白天可以搬到潜艇上面来,还不怕被人惦记。 国家大方向是没错的,只是相比普通幸存者,三人一狗的日子要好过很多。 守着满空间的物资不动,跟他们过吃一顿饿三天的日子,除非脑子有问题。 所以,不管是姜宁或是霍翊深都没把话说满。 只能说停脚歇歇,适合就留下,不适合就离开。 在潜艇里吃了顿大餐,休息片刻后将狗子装进登山包,三人出了潜艇将冲锋舟拿出来,朝几公里以外的B区驶去。 马达发动,海上波涛滚滚,三人朝B区前进。 二十分钟左右,B区巨型平台出现在视线中。 B区已经建设完成,八宝塔形状从远处看着不大,可当冲锋舟驶近时,才发现建筑恢弘壮观,人如蚂蚁般渺小。 天气晴朗,平台上有幸存者在晒太阳或忙碌。 晒破旧的衣服,或者将种植物拿出来光合作用。 大白天,男性幸存者大多出去做苦力赚工资粮,而女性则大多数留下来,或则选择更轻松的工作。 天灾九年,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极少还有完整家庭的。 所以当姜宁三人登上平台,不少看似神情麻木的幸存者,实则在暗中偷偷打量。 尽管选了破旧的衣服,可比普通幸存者还是要好。 哪怕化妆技术再厉害,身上的肉哪能藏得住,一逮一个准。 姜宁忽视令人不适的目光,带着东西走向管理处。 居住管理处接过资料,给安排了3楼4区的070紧挨着三个房间,居所要保持干净卫生,每天早七点晚五点到可以到平台打水,每人有半桶的额度。 淡水是海水净化的,口感不是特别好但是能喝。 已经消毒过的,不用担心有病毒或细菌。 一楼平台东南角有泥土,需要种植的可以自取。 至于肥料嘛,自产自销就行了,特殊时期没必须太过讲究。 姜宁诧异,“土是从海底捞起来的吗?” 管理员点头,“嗯。” “海水这么深,用绞吸挖沙船?” 第446章 姐啊,你是我唯一的姐 姜宁问,“海水这么深,用绞吸挖沙船?” 管理员服务态度一般,冷眼瞟了过来,“具体怎么挖的,跟你讲你也不懂,好好工作好好种植,生活中要团结友爱,基地怎么做的别管太多。” 好奇的人太多,先解决肚子问题再说,把心思用在新生活上面,别有事没事就叽叽歪歪。 基地要解决的困难太多,跟普通幸存者讲了有什么,他们有能力解决? 姜宁果断不说话,拿着钥匙爬楼梯上三楼。 B区住宅是最先完工的,1-3区住的在役军人,4区住的是普通幸存者。 不管之前是哪个军方基地的,到了新家园只要你还愿意为人民服务,全部重新服从安排。 12000多名幸存者,绝大多数都是军人,剩余的是条件过硬的官方基地,个人单打独斗能活下来的凤毛麟角。 军人要工作,白天几乎都不在,有些出海的甚至十天半个月都不回来,所以B区并不热闹拥挤,普通幸存者甚至将1-3区的私人种植区霸占,想要种更多的粮食。 姜宁来到370房间,门口已经摆了种植盆。 她用脚挪到旁边,开门走出去。 集装箱格的房间很小,宽1.5米左右,长约有2.5米,除了右上角有个透气的窗户外,什么都没有了。 让人惊喜的是,房间是用活动钢板隔开的,两边都有推拉式顶闩,只要双方同意的话,可以将钢板挪开。 三间房打通成一间,合成2.5*4.5的房间,顿时有十来平方,没那么逼仄窒息。 钢板比较厚,走动会发出声音,但踩着挺平稳安全的。 幸好不是极热,否则钢制的房子能把人烤熟。 霍翊深把可乐放出来,告诫它不可以吠出来。 跟训导员配合快十年,狗子听得懂他的指令,雀跃地摇着尾巴。 房子新搭建的还没有住过,三人休息片刻开始清理起来。 姜宁从空间拿出简易的折叠沙发,白天折起来可以当沙发,晚上拆开可以当床睡。 能进家具博览馆的,设计跟价格都不简单。 简约而时尚,却显得低调奢华。 基地没有通水电,但沙发自带USB充电接口,还配有收缩灯罩,晚上可以拉出来当照明。 沙发床不会特别占位置,姜宁又拿出张小圆桌摆着,再弄几张布艺软凳,算是有了暂时的家。 依旧很逼仄,但比起其他幸存者要好很多。 B区可以停泊轮船,来自同一个基地来的幸存者果断抱团,不少身体亏损严重,无法以劳力换工资粮的,觉得自己还不起房租赊欠的,干脆住在船上省房租。 船上环境差,但起码能住。 真要再遇上大风浪什么的,也能及时转移到平台避灾。 基地理解他们的苦衷,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住房统一规格,没有贫富差距。 想要更好的房子有,但都是凭军衔的。 姜宁跟霍翊深都是普通幸存者,人手最多租一间房,想另外出粮食多租几间是不可能的。 到午休时间,姜宁将沙发摊开,又给豆豆拿了张单人的。 房间不是特别隔音,听着外面海浪撞击巨型钻柱的声音,以及偶尔传来人说话声音,似梦非梦的不是特别踏实。 迷迷糊糊睡到五点,打开门站在走廊透气。 西照的阳光映在脸上,晃得有些刺眼。 不少人拎着桶或盆下楼排队打水。 回到房间,姜宁从空间拿出两只木桶,豆豆在家陪狗,她跟霍翊深排队打水。 这年头不再以美丑论,个个瘦得头大身体小,发蔫的五官透着病气,第一眼吸引别人目光的不再是脸,而是身上长的肉。 两人鹤立鸡群,吸引不少目光。 群居就是这点不方便,跟看耍猴戏似的。 等了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两人打水。 水过滤得不错,咸腥味减轻了很多,不凑近闻几乎没有味道。 姜宁看到有人直接捧起来喝的。 拎着桶上楼,发现门口站着个穿红裙子的女人。 很瘦,破旧的裙子空空荡荡的,也不知穿了多少年,打了好几个补丁。 女人手里拿着菜刀,看着过道上打翻的种植盆,说的话很泼辣,“哪个王八犊子把老娘的土豆盆踹了?” 说着就去拍370的门,扬起手里的刀想要干仗。 姜宁顿时不悦,“你的盆堵在我家门口,我们没办法出入就往旁边挪了下。” 听到声音,女人下意识扭头,瘦削的脸满脸泼辣彪悍不好惹。 她刚要开口骂,却在看到姜宁的模样时震惊,“你……” 姜宁不想高调,“抱歉,不小心把你

相关推荐: 逃离之阴谋锁   躺中师公[电竞]   [综]夏目世界变给了   我也有耶耶耶   天降三宝,爹地宠妻甜如蜜   重生后侯府夫人开始止损   一个尽忠职守的炮灰   据说我是大魔王[快穿]   绝代翘楚   太子府的小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