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灭…… 那个时候,九黎倾巢出动,是因为姜曌看上了九黎圣女,不顾元晁这个臣子的脸面,将她扣留在宫里凌虐致死。 可现在呢? 现在他们又为何冒出来? 总不能说,还和死掉元晁有关系吧? 突然想到元晁的死,皇帝心头咯噔一下,一瞬间变得非常敏 感谨慎,竟是盯着沈玉三人道,“你们可有什么猜测?” 沈玉装傻,道,“儿臣猜不到。” 战云枭也摇了摇头,“本王也不理解。” 沈辞道,“有没有可能,是楚惊天说动了九黎帮忙,兴风作浪?” 说着,看向战云枭,道,“今天夜里,王爷在送葬的路上,也遇到了刺客袭击,死了十多个人。那刺客四十多人,全都是死士,现如今尸体已经运了回来,要不要移交给大理寺去查一查?” 皇帝闻言眉心紧皱,看着战云枭,“暝阳王也遇刺了?” 不等战云枭回答,惊道,“这不是调虎离山么?吉时选的那么巧!这么说来,礼部有人出了问题?” 沈玉道,“礼部侍郎已经死了,他身上带着吸引猛兽的药,和孙采薇里应外合,应该是孙家的爪牙。” 皇帝闻言脊背发凉,四下一扫大殿,警觉地自己所在的皇宫犹如四面漏风的茅草屋—— 究竟,还有多少别人的探子,安插在他身边? 第九百零九章 屋里沉寂好一阵子,皇帝才沉沉道,“那今天晚上,你们三个前来,是想说什么?” 总不能,只是告诉他这些事情吧? 那要他们何用? 皇帝莫名的,憋了一肚子怒火。 沈玉进宫来,要的当然是让他寝食难安,道,“前朝末年疫毒泛滥,最后百姓怨声载道,儿臣担心有人兴风作浪,会扯到父皇身上来。” “只是有些话,儿臣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着,抬眼看向皇帝。 皇帝眼底晦涩一闪而逝,蹙眉道,“你说。” 只是眼神定定落在她脸上,难不成她想说,是他无德,才让上天降下灾祸,想让他写罪己诏,向天下人致歉不成! 前朝末年,姜曌就是被人逼迫,堵在大殿里写的罪己诏。 这罪己诏一写,就坐实了他的德不配位,当场被人拉下台…… 他盯着沈玉,不由想到黑羽卫和沈忠达那事儿,心生狐疑。 沈玉又何尝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可她虚晃一枪之后,话锋一转道,“九黎的人和楚惊天一起出来,多半是为楚惊天所用。可楚惊天这么做,除了能让我朝朝堂不稳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呢?” “他要对付北齐,只需要杀了暝阳王便够了。” “只要暝阳王一死,南边在无人能抵挡他的大军,他何必费尽心思,下疫毒祸害百姓,平白落得个残暴无德名声?” “便是那南楚的百姓,也都不希望自己的君王视人命如草芥。” “除非,楚惊天背后还有人,能从这疫毒泛滥当中,获得真正的好处。” 沈玉抬眼,无视皇帝刀锋般的眼神,道,“儿臣怀疑,朝中有人狼子野心,想要替父皇坐龙椅,不然犯不着毁父皇名声。” “当年,父皇也经历过前朝末年的事情,我想父皇心里有自己的判断!” “……” 随着她话音落下,大殿里一片死寂。 严公公呼吸的声音都变得微弱,无须的脸显得更加苍白,烛火摇曳起令人心悸的幽光,气氛变得十分压抑。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沈玉就差点名,说元氏皇子有人想篡位。 那能是谁? 元丰死了,元宸废了,只剩下二皇子和四皇子,还有明玉。 明玉刚下山,男扮女装,皇上早就打算将皇位交给他,他犯不着这个样子。 元朔还小,最近病的重,还在宫里躺着。 只剩下一个二皇子…… 皇帝一瞬间,就想到了庆功宴那天,卢德耀送上来的各种证据。 元祐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他的脸色阴沉如铁石,瞳孔微微抖动,盯着沈玉半晌,沉沉道,“你说的这些话,朕会好好考虑……夜已经很深了,你们先回去休息。” 除了元祐,他还想到了别人。 但是这些,一切一切都不能和沈战两家的人说。 沈辞趁机跪地,道,“皇上,末将还有个请求。” “你说。” 皇帝没心思和他纠缠,随口问了句。 沈辞道,“末将今天被狼群所伤,腕上的筋脉断了,玉儿说即便是回去之后接上,也要养半年,半年之类连茶壶都拿不住,恐难以再胜任御前行走一职,还请皇上准允末将回家休养。” 一抬手,腕上竟是血肉模糊! 第九百一十章 皇帝心下震惊,“你怎么伤得那么重?!” 沈辞垂眸,道,“兽群被笛声驱使,不知痛,不知惧,疯狂攻击。末将实力不济,若非玉儿身上带了些毒,挟制住了孙采薇,恐怕我们两人今夜都会死在路上。” 他也没说东方离的事情。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沈家和东方离勾结…… 说着,眼尾余光下意识看了眼沈玉。 东方离约了沈玉。 若沈玉答应了东方离的条件,沈家可不就是勾结东方离了么? 只不过,相对于龙椅上这位血海深仇的敌人,东方离的确可以暂时合作。 皇帝坐在深宫当中,消息的确不是很灵通,也没从沈辞脸上看出别的来,便点头道,“那你回家休养吧,等好一些了再说。” 他的心情还是有些矛盾的。 一方面,沈辞离开他身边,他恨不得放鞭炮庆祝一下,终于把沈家的人从他身边弄走了。 可另一方面,朝中武功高强,脑子好用的人就那么几个,沈辞下来了换谁上? 谁又能靠得住? 这是个麻烦事儿。 只不过,沈辞得了应允,心下便高兴起来,也不管他怎么想,赶忙谢过皇帝隆恩之后,起身告退。 沈玉与战云枭,也退了出去。 皇帝注意到,沈玉和战云枭之间,隔着沈辞,两人不似之前那般亲密……之前,沈玉可都是推着战云枭的轮椅的,今天晚上,却根本没理会战云枭。 应该是因为明玉吃醋了? 皇帝眼神复杂,一时间不知道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也暂时顾不上这个。 等人走后,赶忙将卢德耀和钟吾叫出来,问,“刚刚他们说的话,你们可有听清楚?” 卢德耀点头,眉心紧皱,“皇上,难不成,二皇子真的按捺不住,想要造反了吗?” 皇帝眉心拧得紧紧地,嘴唇僵硬抿住,鼓起的嘴角彰显着他的怒意。 半晌才道,“二皇子那边的确要盯着,但是朕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事情……” 说着,看向卢德耀,“你可还记得当年随明珠之死?” 卢德耀眼底露出一片回忆之色,片刻才点头,道,“那件事情震惊朝野,臣虽然年纪不大,但还是记得的。” 说着,讳莫如深道,“当年,先皇原本就对皇位有野心,加上儿媳妇被抓凌虐而死,便借此机会揭 竿而起,联合沈战两家推翻姜氏皇族……” 忽的,话锋一转,“皇上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那随明珠死了已经二十六年了,再说她又不是元家害死的,九黎就算是想要算旧账,也算不到咱们头上来啊……” 突然之间,他想到了什么! 一下子,看着皇帝说不出话来,只是嘴巴张得大大的,忘了合拢。 君臣两人四目相对,都想到了很可怕的事情,许久卢德耀才道,“皇上是怀疑他回来了?!” 皇帝闻言瞳孔缩了缩,眼神变得极其晦涩,道,“当年,元晁死的时候,他儿子正好去了南边行宫,追杀的人虽然说他死了,但是始终没见尸体……” 话锋一转,“你去通知萧丞相进宫一趟!” 当年那件事儿,是萧丞相办的! 第九百一十一章 宫门外。 等没人盯着了,沈辞才看向沈玉,问,“你今天故意说那些事情,是想要打草惊蛇?” 沈玉点点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很快皇帝就会宣萧丞相进宫……” “他藏得那么深,也是时候拉出来遛一遛了,否则我们几家此消彼长,他萧家最后坐收渔翁之利,算盘珠子打得不要太响亮。” 战云枭叹息,“是啊,等到了那个之后,萧家一家独大,我们难以自保。” “萧家的实力,还是要削弱一下的。” 沈辞明白了,“是这个道理,萧家这些年藏得太深了。” “而且照着玉儿的说法,萧丞相看起来温文尔雅,实际上心狠手辣,就连自己的亲生女儿、外甥都当成弃子,这样的人一旦得逞,沈战两家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沈玉喉头有些发干,道,“只能说,能混到位极人臣的,都不是善茬。” 她走在这条路上,是丝毫不敢大意。 恐怕一个打盹儿,便是粉身碎骨。 三人上了马车,叫暗卫把车子停在不惹人注意的拐角处等了片刻,果然便见严公公匆匆忙忙出宫,朝着丞相府的方向去了。 “走吧,和我想的差不多。” 沈玉放下车帘,没再理会外面的事情,只是道,“先去一趟安王府。” 马车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绕道去了的安王府。 已经过了子时,月亮也缓缓落下,只余漫天星子,空气凉飕飕的。 北齐的夏天比较短,到了夜里隐隐已经有了秋意。 沈玉靠在战云枭身上,心下就在想着,自己曾答应过他,要在八月十五嫁他为妻…… 以前,是她被人蒙蔽不乐意。 如今乐意了,倒是天公不作美,状况百出不让她好好嫁了。 沈玉来到安王府门口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 侍卫通传之后,元枳出来,有些沧桑地看向她,道,“这么晚了,我以为你不会来了……” 看到沈玉身上的血,突然惊道,“你怎么浑身是血?” 转瞬,又有些感动。 他没想到,沈玉受了伤,还来。 沈玉下车来,随着他往里面走,道,“路上遇刺了,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儿。” 元枳点点头,“没事就好。” 沈玉看向他,“已经几天了,选好下葬的吉时了吗?自己选个日子吧,礼部不靠谱了,我爹最近不管事儿,下面的人都是乱来。” 元枳琢磨着她这话,逐渐也琢磨出一点意思来,道,“你今晚遇刺,和礼部选的时间有关吗?” 沈玉点点头,没多说。 转眼到了灵堂。 便瞧见安王跪坐在蒲团上,头发蓬乱,衣衫脏污,整个人像个乞丐一样,听到动静好一阵子,才缓缓扭过头来,看向沈玉,“麻烦凤缨公主了。” 沈玉早知安王夫妻感情好。 此时看他这个样子,难免安慰几句,道,“事已至此,安王叔节哀顺变……验毒本也简单,怎么没寻旁人?” 安王嗓音沙哑犹如厉鬼,“本王不希望脏东西玷污了她的身体。” 沈玉点点头,上前拿出一根银针。 棺材里,安王妃睡在花瓣当中脸色紫青,死相痛苦,看得沈玉有些揪心。 然而银针落入穴位,上面的变化更是让她心惊! 第九百一十二章 沈玉脸上一变。 元枳见状赶忙上前,“怎么了?” 安王也抬头,看向了沈玉,“这毒……可是有什么问题?” 沈玉凝眉,缓缓将银针转了一圈儿,指着安王妃额头上鼓起的青紫色血管,道,“这不是纯粹的毒,是毒蛊!” “什么?” 安王一震,迷信紧皱。 元枳双眼猩红,嘶哑道,“谁给我母妃下毒蛊?为什么啊?” 沈玉又下了两根银针,封死了毒蛊的游动方向,看向元枳和安王,“毒蛊能取出来,但是这样会留下一个小伤口,还是在脸上……取还是不取?” 安王咬牙,道,“取!” 沈玉点点头,拿出一柄五寸长的匕首,消毒之后,在安王妃太阳穴的位置,割了一道半寸长的小口子。 一股黑紫色的血涌出来。 其中,夹杂着一只黑色的东西蠕动着,令人作呕,沈玉将那东西挑起来,丢进了旁边供桌上的酒樽当中! 那东西上面的黑血散开,露出原本的模样。 元枳捂着嘴巴,突然吐了起来。 沈玉胃里头也一阵翻腾,恶心得不行,又想着战云枭身上的蛊,便看向安王,道,“这个东西,能送给我去研究一下吗?如今东方离入京,我怕他使同样的手段对付我身边的人。” 安王点点头,脸色难看得要命,“这东西,是怎么下的?” 沈玉道,“这个东西,应该是混合在食物当中的,可以查一下安王妃去世前一个时辰之内吃过什么温凉的东西。” 安王闻言正经,“那这么大个东西,她应该能看到啊!” 沈玉轻轻摇头,“看不到,别人下的卵,这东西是吸食了她身体里的血,又在毒药的催动之下,才长到这么大的,等它长出骨骼,就会钻透天灵感,钻到脑子里去,控制尸体作乱。” 沈玉原本是对蛊虫不了解的。 但是战云枭身上那个蛊,也让她后来研究了一下,毒经后面附着了一些常见蛊虫的习性和状态,这个正好对应上。 沈玉感到毛骨悚然,“这个事情变得麻烦了,今晚我要是没来,等到了第三天夜里,安王妃的尸体就会从棺材里爬出来,在下蛊之人的操控之下作乱……” 她说着,看向安王,“如果我没猜错,他应该会操控安王妃却杀什么人,安王还是查一下吧,毕竟……你府上一些事情,我也不清楚。” 沈玉说着,洗了手道,“时间不早,我就不打扰了。” 时间不多,留给安王和元枳去查。 沈玉举步出门。 安王见状,却突然一把拉住了她,道,“沈三姑娘,你帮我查一下!” 沈玉怔住,扭头看向安王,想到战红绡,以及战红绡身边那个嘴脸刻薄的嬷嬷…… 安王和姜氏皇族不清不楚,他难道不知道她和姜氏皇族不共戴天吗? 还是说,他府上没什么秘密,怕被她查出来? 然而出乎沈玉意料,他红着眼睛,道,“我怀疑是天子教的人!” 沈玉一下子怔住,没忍住问了句,“那战红绡与王爷,又是什么关系?” 四目相对,一下子触及到了最敏 感,也最危险的部分。 第九百一十三章 安王猛地一噎,回神之后叹了口气,“我就知道,这个事情迟早瞒不住沈三姑娘的眼睛。” “既然你问,那我也就说了。” “左右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好瞒着的了。”他的眼睛里,浮现出一丝丝恨怒,道,“那战红绡的养父母,叫姜汝海、柳千丝,曾救过我妻性命。” 说着,看了眼停在前头的棺材。 沈玉眉心皱起,“柳千丝?” 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沈玉不由想起了柳氏。 安王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丝歉意,颓然道,“那柳千丝,其实也不是真的叫柳千丝,而是姜绾绾占用了她的名字和身份。” “那柳千丝到底是谁?” 沈玉听得心下震惊,她真的没想到,战云枭曾经居然离姜绾绾那么近! 他能活到现在,可真是一个奇迹! 安王自己也意识到了什么,干脆当着沈玉的面跪下,道,“这个事情,开始是我们做错了,沈三姑娘若因此怪罪,我也无话可说。” 沈玉眉心紧皱,盯着他,也没让他起来,道,“到底怎么回事?” 她的嗓音里,的确夹杂了一丝丝杀意。 元枳见状,赶忙拉她一把,辩解道,“沈三,你莫要怪罪我爹,我爹他不是故意的,这个事情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可后来有了我娘一份人情……” 沈玉没理会他,只是盯着安王。 安王冷汗直冒,之前原本还想着报答他们救过安王妃的恩情,但今晚这毒蛊一冒出来,他就感觉不对劲儿,恐怕当时他们救人,也是故意设下的套。 一念及此,只剩下悔不当初,懊恼道,“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因为欠了人情,那姜绾绾提出让我帮忙的时候,我就答应了。” “左右将姜绾绾与姜汝海安插到暝阳王身边也不是太难的事情,毕竟那时候,暝阳王还是个孩子……” 沈玉闻言,心头狠狠一颤。 是啊,当年战云枭领兵出征的时候,才十二岁。 十二岁,入了云州军大营,能站稳脚跟带领云州军打出胜仗,已经是苍天庇佑,又怎能要求他火眼金睛,看透那么多人尔虞我诈呢? 况且,当时谢长留已经在云州军多年。 便是没安王府从中牵线,姜绾绾与姜汝海混到战云枭身边,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沈玉现在只是庆幸,当时姜绾绾和姜汝海只是为了拿捏战云枭,将自己的女儿送到送到战云枭身边,并没有想着杀了他。 否则的话,那年望月亭一别,恐怕就是天涯永隔。 想想都觉得一阵后怕。 沈玉站在屋檐下浑身冰凉,嗓音沙哑至极,“那柳千丝呢?” 安王闻言闭了闭眼,破罐子破摔道,“那柳千丝便是柳氏的亲姐姐,孙尚书为了帮姜绾绾,便抓了和她长得像的柳千丝,扒了柳千丝的脸做成面具,给姜绾绾用。 沈玉心口犹如万箭穿过。 做面具,要将人的面皮活生生扒下来,那柳千丝死得有多惨? 柳氏搭上
相关推荐:
爱到深处随风飞
五千年来谁著史
清都城记
妻不如妾
国师是个受
不死冥王
我的精灵太强了
小猫逃婚记
重生之回到军营
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