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利益又确实与这场战争的结果息息相关。 所以哪怕只是偶尔传入内廷的零星消息, 也很容易引起后妃们的紧张。 特别是战争刚开始, 朝廷接连失利, 各地纷纷响应叛军,大片国土被攻陷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其实都很恐惧, 只是谁都不敢说出来。 沈菡虽然知道历史上清廷打赢了这场仗,但这里不是历史书, 这是她的现实。 而她距离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权力中心又是这么近, 所以她也很难摆脱这种紧张的情绪。 现在仗终于打赢了,悬在众人头顶的这把铡刀也终于移开了。 沈菡内心当然很高兴, 但同时,身为一个穿越者,一个……汉人,她的心底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感受, 难以言说。 之前玄烨难得的一番内心剖白,沈菡虽然不能完全理解, 但有一点她听出来了——这场战争让玄烨对满汉关系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了。 他意识到了满汉之间存在的巨大裂痕,双方的矛盾不是用表面的政策就能缓和的,需要更加怀柔的手段和国策。 但同时……他也对汉官、汉人更加警惕了。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以前沈菡对这个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红旗下倡导的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就算她穿越成了满人,这种满汉之间的差异给她的感觉也好像隔着一层纱,朦朦胧胧的。 无非就是吃喝习惯,穿衣打扮,语言风俗有些不一样。 她身处内廷,能接触到的也就是这几样,宫中汉女虽然地位低下,但她自己不会去歧视她们,接触又少,感觉也不太鲜明。 但上次玄烨的话,和战争胜利带给她的现实感觉,却一下子把她心里这层自欺欺人的纱彻底捅破了。 ——她现在的身份是满人,是嫔妃,是皇室,是这个国家最大的获利者之一,也是……汉人最大的敌对方。 她的血统、出身、位置、立场,全都变了。 纵使她的心里再如何不愿接受,这也是她必须面对的现实。 …… 胤禛见额娘的面色不太好,关心道:“额娘,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吗?” 沈菡摇头:“没事儿,快吃吧。” 她递了个饽饽给他:“你现在的课多了,光吃馄饨不顶饿,就着粥再吃个饽饽。” 胤禛听话地接过来吃。 满洲食俗,每餐必有饽饽。 满族饽饽并不是汉族北方人常指代的馒头,通常是对所有点心类食物或非正餐类小餐的统称。 满洲饽饽品种繁多,花样各异。 民间流传比较广的,有水煮饽饽,也就是汉人的饺子、扁食。 打糕搓条饽饽,类似打糕。 豆面饽饽,也就是后来民间流传甚广的驴打滚。 其他的还有像酸枣糕、淋浆糕、五花糕、铜盆糕等等。 宫里各位主子和大小筵宴、祭品供献用的饽饽,主要是由内务府‘掌关防处’,也就是平日所说的关防衙门下的内饽饽房和外饽饽房供应制作,送往各处的。 除了民间这些比较常见的种类,还有很多做法更精致的饽饽品种。 有的沈菡在现代也见过吃过,原以为是他们汉族的传统食品,没想到竟然是满洲饽饽流传下来的。 其中最传统、最常见、最受欢迎的就是萨其马了。 沈菡初次在宫里吃到这个的时候还挺惊讶,她一直以为这是个现代点心,原来这么早就有了吗? 宫里的萨其马是用冰糖、奶油和面,制成形如糯米粒似的小颗粒,用木灰木炉烤熟,外裹蜂蜜切成方块,因为是纯天然食材,纯手工现烤出来的,味道更醇香一点。 不像民间饽饽多是只由米面制成,宫里的饽饽大多都是带馅心的。 因为比起物资匮乏的普通旗民,宫里各种食材应有尽有,满人又喜甜,主子们当然更爱甜甜蜜蜜的饽饽,普通饽饽多是下人们吃的。 饽饽的馅心种类很多,有糖馅、澄沙馅、椒盐馅、果料馅、甜酱馅、枣泥馅等等。 其中每一种品类还分成无数种小品类,单是果料馅就有蜜南枣、蜜瓜条、蜜山楂、蜜桂花、桃脯、苹果、桂圆、橘饼、青梅、花生仁、松子仁、榛子仁等十多种南北特产配制而成。 这里面有一些是宫中原就有的做法,有的是满人入关后,受到汉俗侵袭,兼容并包了汉家传统点心的做法,然后又影响了汉家点心。 就像豆沙包,原本在沈菡的印象里,这是汉人的传统小吃,结果最早竟然是源自于澄沙馅的满洲饽饽吗? 可能是随着清朝入关日久,各种饽饽往后流传的时间久了,到了后世,慢慢地就演变成京津地区的传统小吃了吧。 不过,不管到底是汉影响了满,还是满影响了汉,如果站在满清历史的终点看,这个融合都无疑是成功的…… 胤禛见额娘盯着他面前的豆沙包看,伸手拿了一个递给她:“额娘,给你。” 沈菡接过来咬一口,又甜又糯。 其实在现代,大家吃豆沙包的时候,哪有人会在意它是满族点心还是汉族点心呢? 好吃就行了呗。 可惜……她现在站在起点。 而真正的满汉融合也不能像饽饽和点心融合起来这么简单啊…… —— 沈菡不过是有感而发,真正为此头疼万分的是前朝的玄烨。 不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在一时之功,现在的玄烨和朝廷且顾不上这个事,排在日程表前面的大事还多着呢! 云南大捷公布后,京城大喜!这次真称得上是举国欢庆,终于打完仗了啊! 亲王以下及文武官员齐聚乾清门庆贺行礼,玄烨高兴归高兴,但回顾这八年艰难的平叛历程,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襟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① 胜利固然可喜,来之不易却也是真不易。 座下的群臣却不考虑这些,只管一味地歌功颂德。 这个说:“天下太平,皆赖皇上一人功德所致!” 那个说:“万岁真乃不世出的奇才英主!” 这种是只会无脑吹的,没意思。 但也有吹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的。 比如明珠这等精明人,说话就好听多了:“今有如此之功,全赖万岁不辞辛苦,统揽全局……” 明珠先是道,万岁这几年每天要手批军报三四百封,夜以继日地召集大臣,颁布御令,实在是辛苦已极呐! 明珠:“万岁祁寒盛暑,不敢少闲,偶有违和,亦勉出听断,倘或中夜有机宜奏报,未尝不披衣而起……” 话里的情感十分丰沛,好像他亲眼见过一样,恨不能潸然泪下,道有如此勤奋之君,实乃我大清之福! 又道为什么说皇上是天纵英才呢? 因为皇上虽然未至前线,但只靠研读前线主帅绘制的敌我双方营垒形势图,就能‘发纵指示,洞的中窍’,决定作战方略。 明珠:“遵命者罔不摧敌,违机者罔不钝驽!” 皇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是天才呀天才! 最后明珠又说,此次胜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朝圣主与旁人不同,于战时竟能克制己心,招抚得当。 赞颂玄烨战时,既能及时拉拢那些尚未公开表示支持吴三桂的汉族将官,又能用恰当的政策招抚叛将,把大部分背离朝廷的人重新拉回朝廷一方来。 明珠:“圣上能始终禀公心而不移,才是此次制胜之法宝啊!”
相关推荐:
我也有耶耶耶
天降三宝,爹地宠妻甜如蜜
豪婿临门王锐
我的宝阁开在天道之上
太阳熄灭后的高武世界
万法之主
花之双翼
医圣记
云隐飘渺录
星芒万丈:Kiss明星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