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北宋末年一小兵 > 第221章

第221章

是为了掌握满洲八旗包括宗亲勋贵、内务府三旗的婚姻自主权,继而扩大皇室在八旗的影响力,让八旗对皇家、皇帝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很简单的一个手段——满洲待选的姑奶奶们在大选前不必跪亲长,不必跪任何人。因为她们将来可能成为皇妃甚至皇后。 单只皇室预备身份赋予她们的天然地位,就足以令秀女们从懂事起就对皇家充满向往…… 而沈菡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玄烨之前说年底举行贵妃的册封礼,是最好的时机。 ——大选需要提前一年开始准备,由各旗都统衙门按照户籍档案,将所有满洲、蒙古、汉军旗分佐领下人符合条件之女造册呈递,咨询户部。 然后由户部呈于皇帝,请旨决定挑选日期。 日期决定之后,再由户部行文到各旗都统衙门,准备挑选各项事宜。 中间各种流程十分繁琐。 而这次大挑的预备流程启动后,不知从哪里传出了一条消息——皇上要在明年的秀女中,为太子和大阿哥择选嫡妻。 京中哗然! 比起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失宠的贵妃,太子妃、未来皇后的位置显然更值得他们关注。 满洲勋贵群情涌动。 * 佟家。 佟国维听到消息后就有些意动,立马过来找兄长佟国纲商量:“咱们家与太子年纪相当的女孩子也不少,未尝不可一博!” 佟国纲琢磨:“咱们家是汉军旗,别的不论,只看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这太子妃估计得从满军旗里出吧?” 佟国维差点让他这不会拐弯的脑子噎着:“哥,咱们家原就系满洲出身,不过是开国那会儿没那么多讲究才划进了汉军旗。这会儿和那会儿可不一样,汉军旗现在差满军旗多少?咱们早就该请归满洲了!” 佟国纲两眼一亮:“请归满洲……” 这倒是他之前没想过的法子。 皇上登基后倒是给佟家抬了旗,但也只是把孝康章皇后一系从汉军正蓝旗抬到了汉军镶黄旗。 若是请归满洲镶黄旗…… 佟国维:“家里这么多女孩子,若真能归满洲,以后前程可就都不一样了。” 旁的不说,以他们家的地位,这么多皇子,皇子福晋总能捞一个吧,太子妃也未必没有机会! 佟国纲让他说得有些头脑发热,在屋里转着圈激动道:“你说得对!我这就给皇上上折子,皇上必定不会驳我!” 佟国纲才是佟家的族长,这等大事,还是得他上折子才行。 佟国维:“那哥你可得尽快,太子选妃这事儿一传出来,我估计意动的人家不在少数。咱们能想出这法子,旁人不见得想不出来。这要是奏请的人太多了,保不准皇上一块儿都给否了。” 佟国纲不屑道:“他们想出来就让他们上,他们也配跟咱们比。皇上否了谁家,也不会否了咱们家!” 佟国维一笑:“这倒是。” …… 叶克书见佟国维回来,连忙迎上去:“阿玛,大伯同意了吗?” 佟国维点头:“同意了,我估摸着照他那个急脾气,不出两日就会上折子。” 叶克书松了一口气,高兴道:“那就好,若是赶在报选之前批下来畩澕獨傢,大妞、二妞都还赶得上明年的大挑。” 佟国维看一眼儿子,摇摇头没说话,自己走到桌前坐下。 叶克书不明所以,连忙上前倒茶:“阿玛,可是有什么不妥?” 佟国维捧着盖碗品茶,慢条斯理道:“你这个脾气,不大像我,倒跟你大伯像得出奇。” 性子直,脑子也缺根弦,人家说什么信什么。 叶克书摸不着头脑。 佟国维说他:“就算请归满洲的事儿成了,这太子妃也不见得就是咱们的囊中之物。你说你高兴个什么劲儿?” 其实要照佟国维看,若皇上真要选太子妃,佟家纵归了满洲,中选的几率也极小。 叶克书:“啊?”那干嘛还要请归满洲。 佟国维懒得给他解释,子不类父,奈何奈何。 * 在京中为了“太子妃即将诞生”振奋不已的时候,玄烨紧接着又扔下了一个大炸弹——文华殿修缮工事即将竣工,拟于明春举行经筵大典,令太子正式出阁读书。 宛如热炭之上浇了满满一桶热油,让京中的情势更为火热。 此时,距离康熙十七年,詹事沈荃第一次提及太子出阁一事,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 ...... 作者有话说: 1、德妃其父去世于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蝴蝶了。 2、佟国纲、佟国维兄弟性格参考《康熙皇帝一家人》。 3、《清代后妃杂识》载,玛颜珠其实是德妃二妹的名字,嫁给阿灵阿的那个妹妹名字不详,这里换一下。威武也不一定只有三个女儿,但目前考证到的就是一子三女。 4、康熙和太子之间的事很复杂。 感谢在2023-05-03 18:29:53~2023-05-03 22:26: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且行且珍惜、21230390 5瓶;iene、小朋友算爱情了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33 ? 博弈 ◎初现端倪。◎ 朝中遗留有许多前明时期的汉官, 而以明朝祖制,东宫出阁读书讲学,举行经筵典礼, 才意味着东宫的地位得到正式承认。 是以太子出阁一事一直是赫舍里家和朝中汉臣们关注的大事,时不时就要寻个由头提起来, 给玄烨上折子。 康熙十七年时, 沈荃甫任詹事之际, 连疏以上, 言青宫在于豫养,引经据典地暗示玄烨,明朝孝宗太子及世宗太子出阁之时, 年龄皆是四岁。 ——彼时胤礽正是将满四岁,虚龄五岁。 沈荃此人, 乃是顺治九年的探花郎, 他与董其昌是同乡,自幼即倾慕董书, 书法极得董书的笔法特点与风神。 因沈荃善工书法,很快便得到了玄烨的赏识,得以到内廷论书,并教导玄烨习字。 十六年玄烨建立南书房, 召侍读学士张英、高士奇等人‘常侍左右,讲究文义’时, 沈荃便在其列。 沈菡对这个人印象还挺深的,因为玄烨曾在教她习书时提到过这人很多次,对他的评价很好, 说他的书法‘美好’, 他又姓沈, 很好记。 玄烨当时给沈菡看沈荃之前入懋勤殿时写下的一些卷轴。 有‘忠孝’、‘光明正大’等大字,也有《千字文》《百家姓》等文章,玄烨留下了很多他的作品,可见对此人的书法十分满意。 玄烨:“此人书法遒劲,想来专心习书已经有些年故。朕曾给他看过许多宫中珍藏的晋唐宋元名家的手迹,他对此颇有些独到的见解。”① 玄烨对董字的情有独钟,不得不说也有当年跟随沈荃习书受到的影响。 这样一个天子近臣,甫任詹事便上疏请太子出阁,朝中群臣无不以为是出自玄烨的授意。 于是拥护正统的汉臣和赫舍里家群情汹涌,纷纷附议。 索额图当时觉得此事十拿九稳:“吴三桂一日不死,皇上不管如何外示优游,内里必定心焦似焚。” 而此时皇上若想要收拢汉族士人,太子出阁当是极大的一步好棋,正可彰显朝廷承奉中原正朔之心,比之前在全国征召博学鸿儒更为有效。 高士奇却不太有把握:“我看此事却未必,若真是皇上之意,提及此事的该是张英,

相关推荐: 开局被黄皮子讨封   云隐飘渺录   这款游戏绝对有问题   张阳李玥   我的宝阁开在天道之上   太子府的小厨娘   诊金太贵   万法之主   [综英美] 有来栖你好事尽做   神奇伴侣>原贝颖的随身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