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座之下有的是这样的人。可那些人都只是皇帝需要的,不是玄烨自己需要的。 他珍惜的,是她的真心实意。 至于努力的结果如何,那不重要。 玄烨从桌上拿了条丝绦把她的长发扎起来:“你不要把这些事当成压力,干得开心就干,干得不开心就不干。凡事都有朕在呢,你简简单单过你想要的日子就行了。” 沈菡心里酸酸软软,眼眶红红——钻进这个人的怀里,她好像又变成了一个小姑娘…… 玄烨把丝绦打上结:“宫里的环境是不如园子……”封闭又压抑,闲杂人等还多。 人一多,心思嘈杂,她这个性格就容易多思多虑。 想起这个,沈菡也忍不住感慨:“是啊,园子真好。” 没住过园子时也没觉得宫里这么让人待不下去,现在却是一刻都不想留在紫禁城,恨不能立刻飞回去! 想起园子里的山和水,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每天只需要尽情地吃喝玩乐,带着孩子嬉戏玩耍。既不用见妃嫔,也不用应酬交际,简直是天堂一般的日子。 紫禁城真的太压抑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呐! 园子一半会儿却还回不去,宫里还有几件大事没处理完。 玄烨:“再忍两天,等都忙完后朕就带你回园子住。”以后还是得想个办法,老这么来回折腾也麻烦。 沈菡继续靠在他怀里解压,好吧,有他在,这宫里的日子还能再忍忍。 * 转过年,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是太皇太后的七十四岁大寿。 早先太皇太后中风一事着实吓到了玄烨,从那之后,他对太皇太后的事比以前更上心了。早晚只要一有空,就会去陪太皇太后说话,这次大寿自然要好好办。 雅利奇献宝似的给玄烨和沈菡看她准备好的寿礼,是她自己做的一幅手工画。 雅利奇回宫之后有些无聊,关在承乾宫中,除了去逛一逛御花园,再没有什么能玩的。 沈菡想起现代很多小姑娘喜欢用一些小珠珠、小配件自己制作手工画,于是也让人给雅利奇做了一套。虽然没有现代那么多种类,但也足够她玩儿的。 这次给太皇太后的就是她自己粘的一幅画。 雅利奇:“我黏了好久,四哥帮我画得乌库妈妈,六哥帮我挑的颜色。” 沈菡和玄烨看着这幅一团孩子气,五颜六色的太皇太后画像:“……” 玄烨不吝赞赏:“雅利奇真是孝心可嘉,阿玛瞧着这画做的特别好,乌库妈妈见了定然十分高兴。” 雅利奇得阿玛夸奖,高兴得小脸红扑扑。 胤禛其实很想说,我一开始画的乌库妈妈不是这个样子。 沈菡拍拍他的肩,也很想说,儿子,下次还是你来给妹妹配色吧,不要让弟弟来了。 …… 作者有话说: 女主的成长一直是被限制的,再给她二十年也不见得会很厉害。 一来,整个大环境参考真实清朝,女主除了拿宫务练手,最多听男主分析一些事情,被带着出去走走,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还在男主身边被保护着,也没有事业可做。 二来,她本人的能力天花板也有限,放到现代这种信息爆炸时代,受过高等教育后,她也只是个普通人。 她有勇敢坚强的时候,也有害怕软弱的时候,打鸡血受刺激了就积极向上,可能还想改变世界,努力一段时间可能又累了,想躺平。 在长时间的压抑环境中会心情郁闷,自我怀疑,在放松舒适的环境中就爱玩爱笑,开开心心。 她不够强大,但喜怒哀乐足够真实。 男主喜欢就行了,咱们就别要求她了。 标注:梧桐双兔绢本设色画,出自冷枚,不过冷枚历史上现在才十几岁,就当这不是他画的吧。 ??143 ? 推进 ◎白驹过隙。◎ 今年的寿宴仍是开在慈宁宫, 比往年盛大许多。 玄烨费尽心思为太皇太后献上了两件珍贵的寿礼。 一件是一尊高约两尺许的黄铜镀金四臂观音像,莲座下刻有满、蒙古、汉、藏四种文字写成的铭文“大清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永念圣祖母仁慈,垂佑众生, 更赖菩萨感应,圣寿无疆云尔”。 另一件是玄烨亲笔书写的‘上太皇太后万寿表’, 上面写道:“臣幼荷深恩, 长资明训, 孝养难酬, 罔极尊崇……” 文辞诚挚,言语间尽是玄烨对太皇太后的感戴,以及期盼她健康长寿的真切心愿。 太皇太后当然感动至极, 甚至在宴上玄烨诵读之时忍不住当众泪下。殿内当时的气氛十分感人,众人皆为圣上之孝所感, 跪地恭贺千秋。 大宴礼仪繁复, 玄烨体谅太皇太后身体撑不住,献完寿礼后便亲自送太皇太后回屋里休息:“皇玛嬷不用受这个累, 好好休息,晚上孙儿再陪您好好过生辰。” 太皇太后心里欣慰,拍拍他的手:“知道你孝顺。” 前面的寿宴是做给人看的,晚上的生辰宴才是真正的家宴。 桌上坐的都是太皇太后的血亲, 从巴林淑慧公主,到皇上、裕亲王和恭亲王, 再到最小的十阿哥,望着眼前这四世同堂的盛景,太皇太后心中欢喜无限, 兴尽而归。 * 冬去春来, 万物复苏, 笼罩在紫禁城的寒意终于一点一点褪去。 春夏交接之际,满朝瞩目、重臣期待已久的东宫出阁经筵大殿,终于在文华殿正式举行。 虽然玄烨很少会在沈菡面前提及太子和其他皇子的事,但此事纠缠太久,来回闹腾的次数又太多,数年下来连后宫都尽人皆知。 沈菡记得有一次大约是朝上吵得太厉害了,把玄烨烦得不行,忍不住对她吐槽了两句:“前明所谓的太子出阁,全然流于形式,根本毫无意义。” 在玄烨看来,讲究这些繁文缛节根本没有必要,还不如他自己好好教导太子。 太子出阁的真正意义,该是让太子洞彻书史,有裨于治道。而不是让太子与属官另成系统,造成父子并立,致至亲父子疏离,所以他一直更倾向于自己亲自教导太子。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文华殿已成,经筵大典势在必行。 沈菡没资格去看,典礼的情况是后来胤禛来请安时讲给她听的。 胤禛提起当时的情形很感慨:“二哥平日读书真是刻苦,我等兄弟都远远不及。” 典礼开始之前,阿玛将太子自六岁正式开始习书后,所写的满汉字帖一并抬了出来,让大学士与詹事们一起阅看比较。 胤禛佩服道:“二哥六岁开始习满书,十岁开始习汉书,每月一册,每年一匣,至今八载不曾间断过一天,如今积累的卷册已经几可等身。” 胤禛从小自持,又素喜读书,原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向学了。没想到与太子一比,他的用功程度不值一提。 沈菡摸摸他的肩膀以示安慰:“太子年纪比你大两岁,你们学习进度不一样,等你到他这个年纪,也会掌握这些的。” 太子,对玄烨来说终究是不一样的。 他对每一个儿子的学习要求其实都很严格,但对太子更甚。玄烨在乾清宫处理事情的间隙,几乎每天都会查看太子的功课,有时还会叫他过去亲自教导。 而太子肩上的重任也格外不同,他坐在这个位子上,本就需要负载更多的东西。 胤禛倒没有特别沮丧,额娘一直教导他要劳逸结合,他已经听进了心里。 虽然他很羡慕二哥现在的学识,但看
相关推荐:
[泰坦尼克]梦幻之旅
星际之生而为零
花之双翼
待,阳光洒落之时。
诊金太贵
寻觅
Halo之下[双重生救赎]
重生后侯府夫人开始止损
吞噬星空,我维妮娜绝不居于人下
军旅生涯从特种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