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推荐教导太子的,皇上骤然对他二人发难,他左思右想,只能是冲着太子。 索额图摇头:“不是太子,我估摸着,皇上大约是冲着汤斌去的。” 常泰惊讶:“汤斌?” 汤斌并无党派,一直极得皇上信任,又是皇上亲选的太子师,皇上怎么会突然冲着他去? 常泰小声道:“难道他不小心犯了什么忌讳?” 索额图现在只是内大臣,内阁被明珠一党把持着,什么消息都慢半拍。 他思量这些日子朝中的事,唯一与汤斌牵扯上的只有董汉臣上疏一事。 ——五月里,玄烨下诏‘求直言’。 钦天监一微末小官董汉臣痛切上书,言辞激烈地指斥了十件大事。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两句‘谕教元良’和‘慎简宰执’,矛头直指太子之师汤斌和权倾朝野的明珠、余国柱。 谕教元良,是说要好好教导太子,董汉臣认为汤斌作为东宫师傅,教法未善,尚未尽心。 索额图当时听说后便忍不住大怒,他看似针对汤斌,但此言一出,岂不是在说太子有失教养? 史书留下这四个字,后世之人将如何议论太子? 其心可诛! 好在汤斌自担了罪过,将此言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承认是自己施教不妥,这才免去众人对太子的议论猜测。 索额图心里有些迟疑,汤斌的应对其实没问题,他看皇上当时也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为何突然转了态度? 索额图烦躁地翻动着眼前的各种消息,如今朝中明珠势大,他能第一时间得到的消息很少,这让他们显得很被动。 就像这次,汤斌、耿介都是汉臣、太子师,为何突然失去皇上的信任被针对,他们毫无头绪。 常泰也急:“此事拖不得,再这么下去,万一两人出了事,太子的处境将极为尴尬。” 两人都是纯臣,尤其是汤斌,在汉臣中一向有人望。 今受此大辱,虽然不是出自太子的授意,但外人不知内情,只会认为太子不尊师重道。 作者有话说: 参考文献:同上章。 感谢在2023-05-29 17:16:45~2023-05-30 17:10: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啾咪、ZJN、21230390 10瓶;爱尔索隆 9瓶;繁花似锦 2瓶;鹿鹿橙?、emm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56 ? 旧症 ◎重归紫禁。◎ 索党本就与满洲勋贵一派不对付, 若再失了汉臣和中立派的支持,太子还剩下什么? 索额图冷静下来想了想:“我看此事必有明珠等人从中作梗,不然皇上绝不会突然发难汤斌。” 皇上比任何人都重视自己在汉臣中的圣誉, 又一向优待汉臣,示下以宽。 现在竟用上这种手段, 可见怒极, 必定是有人对圣上说了什么于汤斌极不利的言论。 常泰:“叔父的意思是, 明珠等人设计馋陷?” 索额图摇头:“他们究竟跟皇上说了什么, 咱们无从得知,但我估摸着八九不离十。” 对皇上而言,‘谕教元良’四个字, 绝比不上‘慎简宰执’的触动大。 如今内阁学士是两满三汉,满人是明珠和勒德洪;汉人是王熙、宋德宣、余国柱。去掉已回苏州养病, 遥领虚衔的宋德轩, 实际上为两满两汉。 明珠现为大学士的首脑,余国柱是其死党, 对其言听计从;王熙见风使舵,依附无为,勒德洪无足轻重,因人成事。 ——内阁可谓明珠一人的天下。 因此, ‘宰执’一词出来,想必他们格外刺心害怕。 常泰未解其中逻辑, 那这和汤斌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若是害怕,自去向皇上请罪就是,搞死汤斌, 皇上也不会从轻发落他们啊? 索额图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问问问!就知道问!我哪知道明珠那老家伙怎么想的?!” 他要是事事都知道, 不早就把他们那伙人干掉了! 索额图:“你管他们和汤斌有什么矛盾, 为什么要针对他。现在咱们的当务之急是先把太子摘出来,可别汤斌没玩完,太子先被卷进去了。” 原本汤斌作为太子的老师,该是铁杆的‘太子党’。 谁知这家伙软硬不吃,一心只做纯臣,索额图正好也看他不太顺眼。 没了汤斌,有的是能做太子老师的人。 不过他倒归倒,可万万不能牵连了太子。 索额图:“太子一向规行矩步,我猜皇上不见得有牵连太子之心,许是一时怒极没顾上。” 他得上个折子给皇上,提醒一二才是。 果然,折子呈上不过两日,无逸斋便接到了皇上的谕旨:“向来讲书,尔等皆坐,今以皇太子委付尔等,应坐应立,宜自言之。尔等侍立,朕焉得知?皇太子欲赐坐,未奉谕旨,岂敢自主?” 索额图心里松了一口气。 不管汤斌等人敢不敢坐,至少皇上的旨意在那明摆着,这罪过不用太子担着了。 * 畅春园的讲书,对汤斌来说当然是极难容忍的。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里得罪了皇上,是以也无法辩驳,只能以病请辞教导太子一事。 然而这却给了满汉臣工竞相弹劾的借口,认为他并无疾病,却以病请辞,更显得不真不诚,有欺君之嫌。 还有人弹劾他在教导太子之时“擅执朱笔”,但汤斌当时不过是应太子所请,接过太子给他的朱笔,将太子书法功课内写的较好的字圈出来罢了。 总之,汤斌突然被群起而攻之,一时应付不暇,名声日坏。 之前曾赞其为恺悌君子之人大多转了口风,认定其为‘假道学’,自己只是为其虚名所无误,离他而去。 引人唏嘘。 * 前朝风云变幻,后方一无所知。 玄烨之前一副再也不想提起汤斌此人的样子,沈菡当然不会没眼色地再去追问。 倒是后来胤禛来请安时,沈菡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一点儿新的端倪:“你说太子的先生出事了?” 难道汤斌短短不过几日便过世了? 胤禛说起此事也很困惑:“并非过世,太子原本一直受教于工部尚书汤斌,却不知为何,前些日子汤先生突然自请归山。” 胤禛等人年纪渐长,虽然功课进度不一,导致众人不方便在一起上文课。 但前段时间玄烨在无逸斋新建了皇子的演武场,骑射还是可以同上的。 现在众阿哥下午的骑射课都改到了无逸斋,众人与太子接触的频率直线上升。 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一增多,很多消息自然而然就会传到耳朵里。 胤禛:“二哥这些日子情绪十分低落,我看他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现在无逸斋为太子上文课的先生更换十分频繁,并无具体承教之人。” 等于说现在教导太子的官员全是临时工,所谓的东宫出阁,再没了主讲先生后,恐怕也名存实亡,难以为继了。 沈菡想起之前玄烨的愤怒,心里隐约猜出点儿什么。 之前玄烨曾与她说过,大清立国以来,直到现在,入仕朝廷的汉人,心中隐隐仍以‘道统’自居,妄图对满人,甚至对皇帝、皇子‘为师为相’…… 难道汤斌作为当朝大儒,竟也不小心犯了玄烨的忌讳…… 不过只是一瞬,沈菡就将这心思掩下了。 她看看眼前的儿子,斟酌提醒道:“你和弟弟平日勤习汉书并无不妥,但也不要忘了祖宗
相关推荐:
我也有耶耶耶
天降三宝,爹地宠妻甜如蜜
豪婿临门王锐
我的宝阁开在天道之上
太阳熄灭后的高武世界
万法之主
花之双翼
医圣记
云隐飘渺录
星芒万丈:Kiss明星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