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北宋末年一小兵 > 第165章

第165章

笑,逗乐子,体贴他们,教育他们。晚年他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还会给小儿子做凉帽,给内务府说你们这个帽子用的材质太硬了,孩子戴着不舒服,换一种等等。还给阿哥做小刀,小弓箭玩。 对大臣:会在回奏折的时候问你之前的病好了吗,我得了好药你试试,下次还会关心,还会关心大臣的家里人。 精神和感情对他影响比较大,感性这方面大概来自于顺治的遗传,不过他更内敛。 像承祜去世时,他对外努力表现镇定,但实际上影响了他本人的身体健康,包括十八阿哥死、废太子都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总结:康熙私下对内的性格,呈现出体贴、细腻、观察入微,感性等特点。 3、矛盾之处。 康熙这个人在性格上呈现出来的矛盾之处,正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血统、所受教育完美契合。 要说他的举动有没有政治上或者功利的目的,肯定有,他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比如他对太皇太后和太后尽孝,自己就公开直言,他这么做一是有利于维护满蒙关系,二是要引导臣民和儿子秉持孝的思想,希望他们向他学习,是他用‘孝’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 那他这些举动就没有真心了吗?不是的。 只能说康熙是一个皇帝,而对皇帝来说是没有公事和私事之分的。皇帝的一个举动,能影响很多事,达成多个目的,是他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就像他体贴后妃们,后妃得了实惠,他也得到了后妃的忠心,后宫稳固,也不能说一点关怀的意思都没有。 比如给郭常在、答应这种不受宠、地位和女奴差不多的庶妃做衣服,有什么政治必要呢。 所以这就是之前我写“帝心和凡心”,皇帝也是个人,做每一件事都既有皇帝的考量,也有本人的性格在里面。 康熙对待长辈后妃孩子兄弟甚至亲戚的做法,显示出他本身对“家庭和睦温暖”的极大追求,他试图以自己的努力,维系一个不同于寻常冷漠皇室关系的“家庭”,只是哪怕是皇帝,事情也不一定能如愿。 4、如何看待 这里插一个讨论话题:古代人看皇帝,古代女人看丈夫,后妃看皇帝,阿哥看皇父,特别是看康熙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有为皇帝,和咱们现代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说特例,只说大部分普通人。) 在分析这些史料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尽量站在当时的环境去看,设想一下在当时那个背景下(皇帝、大汗是神,是天子,不是人),收到这种关怀的古代后妃、大臣、阿哥会是什么感想,我觉得他们心里的震动会比现代人想像的要大的多,甚至现代人可能根本无法理解那种心态。 比如在我们看来,老公关心一下,出门在外发个消息很正常。 但对后妃来说,她们本来就是皇帝的所有物,皇帝想怎么对她们都行,她们是伺候皇帝的,却被这样关怀,那她们对这个皇帝会不会死心塌地呢? 这里有一个前提是,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清朝这种浓厚的主奴思想下,后妃基本出自上三旗包衣,她们思想从本质上就是臣服的。 皇帝的每一点关怀,带给她们的幸福感都是成千上百倍的(文中其实弱化了许多)。 这大概也是康熙后宫比较平和,后妃长寿者也很多的原因之一(详见《康熙皇帝一家人》各朝生育比例存活长寿比例对比)。 5.皇帝1V1的问题。 康熙这个人历史上有没有真爱呢?不知道。 (但从细节的档案看,德妃此人,四五十岁的时候康熙还带她去南巡,她应该是本身就有点儿呼吸道疾病,可能是哮喘,在南方水土不服,发作了,然后康熙写信让老四和十四一起来迎驾,让她赶紧见见儿子,心里舒服点。这个病德妃一直有,康熙去亲征的时候写信回来“我走的时候德妃有些小恙,现在全都好了吗?”据说她五十岁还被翻牌子,史料不详。不过这也不代表她是真爱,只能说感情比较好。) 历史上除了明孝宗,确实没有1V1能坚持到最后的皇帝,就是公认真爱的马皇后、长孙皇后这些,也是妃嫔一大堆。 讨论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站在男女两方的角度看,分析为什么那么多“真爱”没能1V1。 1)先说女方的需求问题,即古代女人是怎么看待“爱情需要忠诚”这回事的。 这又说到教育、环境、身份对人的影响,不啰嗦了,大家都懂。 思想启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女性经历了上千年的思想yan割,除了少数先驱者和觉醒者,大部分都处在思想蒙昧,甚至根本不了解什么叫自我需求的阶段。 她们天然处于一个‘三妻四妾’合法化的环境和教育里,甚至还有‘分担生育压力必须给丈夫纳妾’这种现实残酷需求,大部分女性可能根本理解不了‘男人应该对我忠诚’这件事。 哪怕自己心里不舒服,甚至被环境逼迫的不得不雌竞,可能也会认为是自己嫉妒,不够贤惠,而不会产生‘是你必须对我专一’这种认识,意识指导行动,意识不到她们当然也不会去要求男人。 所以哪怕是‘皇帝的真爱们’,估计也很少会有人有这方面的需求。环境和被yan割的思想,让她们屈从于男性附属的身份,觉得即使互相真爱,皇帝也可以睡别人这件事,没有问题。 2)再说说男方。 剖析两性关系的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对男女双方在‘认识需求和满足需求’方面的差异,我觉得解释地比较切合实际。(只说书中作者结论) 女人是付出型思维,如果爱一个人,她就会用付出来表达爱,也会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审视男人,即如果你爱我,你也应该主动付出,在我没说出口之前就明白我的需要,继而满足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可是男人的思路其实完全相反。 男人认为,如果女人不要求我付出,那说明我付出的已经够多了,甚至远远超过她。我现在只需要站在原地,等她付出就可以了。 而如果女人要求我付出,那说明我付出的不够,男人是个公平型思维,当他觉得他在‘情感积分表’上低于女人,他才会付出。 也就是说,如果女人有需要,她不让男人知道,干等着他自己意识到,然后主动满足她,基本不可能。 必须让他意识到女人有这种需求,希望他付出才行。 可女人又陷在自己的思路里出不来——你爱我就该主动做这个做那个。 很多两性矛盾便因此产生,归根结底在于两性思维方式不同。 如果从两性关系上分析皇帝1V1这件事,上面也说了,后妃极少能有人意识到自己有这种需求,极少的极少能意识到这种需求是正确的,而几乎没有人会向皇帝,这个和她真爱的男人提出这种需求,要求他做到。 在皇帝本身也觉得‘三宫六院’正确的情况下,‘真爱的女人’又没要求这个,两人还很和睦感情很好,皇帝主动去做的概率,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不过如果这些女人要求了,这些皇帝能不能做到也存疑。 当然我觉得也没必要批判,双方都是古代人,在供需层面讲,双方都很满意他们之间的真爱,只能站在那个时代看。 就好像德妃,她被康熙这样关怀,作为一

相关推荐: 神在眷顾(NPH)   骚气满满(快穿,高H)   青城(女攻)   有瑕(父女,高H)   含苞欲放(后宫1V1HHH)   林太太她没心没肺(人妻出轨,NPH+SM)   以身谋权(父女,np)   柔枝颤   【女攻、GB、古代、虐男主】殇   权主(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