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可惜,便?找来了?当地?的老农询问原因,这才得知因为当地气候过于寒冷, 进入白露后气温骤降,很多作物都无法成熟,所?以?无人种植。 沈菡看玄烨盯着这片地?不甘心的样子,想了?想, 提议要不要也在这儿圈块地?,试种一下御稻:“虽然这里有点儿冷, 但不是说御稻的成熟周期比一般的稻子短吗,说不定就能赶在白露之前成熟呢?咱们也不图它一年两熟, 哪怕只有一季, 对本地?百姓来说也是大功一件。反正只是一块试验田, 就算失败了也不亏什么。” 万一成功了?, 北地的百姓便能多一项上等主食, 受益无穷,那可就赚大了?。 玄烨之前没想起御稻,因为长城以北很少有种稻子的习惯, 但他思量过后却觉得沈菡说的未必不能一试, 反正也不亏。 之后玄烨便?就找人在附近找了?个庄子, 圈出地?来开始了?漫长的试种工作。 沈菡听说成功了?有点儿惊讶:“真的在白露之前成熟了?吗?” 她真的只是随口提议,没想到?会成功啊! ——朝臣们同样没想到?! 亲耕礼当日, 玄烨指着丰泽园稻田中?的幼苗给众人介绍:“此稻名为御稻,朕在康熙二十一年的时?候,偶然在西苑的玉田稻中?发现了?一株早熟的嘉禾, 谷粒饱满,稻穗高大, 远胜其?他稻穗……” 太子和一众皇子都站在稻田边听着,胤禛之前从?没听额娘说过这事儿,现在听到?阿玛为了?得到?早熟的良种,竟然从?一株稻穗开始培育,花了?十年的时?间悉心育成如今的御稻良种,心里的佩服之情简直难以?言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样的耐心,这样的锲而不舍,只为了?叫百姓多一些收成! 胤禛只觉阿玛的德行?便?如巍峨高山,他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望其?项背。 玄烨说完育种的过程,又拿出了?曹寅的这些年在南方试种和长城以?北试种御稻的记录:“此稻早熟,朕在木兰试种多年,已?经确定此稻在长城以?北,可在白露之前收割,且御稻抗旱高产,推广开来必定能够增益百姓活口之资。而在南边气候温暖之地?,此稻可达一年两熟!” 群臣有些攘动——一年两熟?!真的吗? 沈菡作为皇后也陪同玄烨来参加亲耕礼了?,不过这是皇帝的主场,她一直默默无闻在装背景板。此时?听完玄烨一番激情高昂的介绍,沈菡忍不住悄悄打量了?一眼玄烨。 ——虽然他说这事儿的时?候面上表现的十分沉稳,仿佛这只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但沈菡还是听出了?一点儿得意和炫耀——我厉害吧? 沈菡:“……” 朝臣们的敏感度显然不必皇后娘娘差,纷纷开始赞叹皇上天?纵英主,一心为民!我朝圣主德行?感佩上苍,竟降下此等良种!这御稻真是太牛叉了?! 巴拉巴拉巴拉…… 沈菡在一旁端详这些人的表情——虽然他们嘴上一个劲儿的夸赞,都快把玄烨夸成三皇五帝了?。但她总觉得看?起来有些假,沈菡觉得这些人好像不是真心相信的……? 玄烨听沈菡说完干笑了?一下:“呵呵……不奇怪,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时?人做事都讲究天?时?,讲究一个万事万物要顺应自然和天?理。 能够一年两熟的水稻,在现在的大多数人看?来,确实属于‘逆天?而行?’的产物——逆天?而行?是要遭天?谴的! 想让人们接受御稻并没有那么容易。 玄烨无奈道:“朕知?道,别看?他们嘴上说的好听,其?实心里还不定怎么想呢。我估摸着多数人应该是不信的,可能都以?为这是朕在给自己制造‘功绩’吧……” 就算一部?分人真的相信这水稻真能一年两熟的,估计也不会太当回事,或者心里正觉得此事实属‘大逆不道’。 沈菡不太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不至于吧,就是个水稻而已?,而且这明明是好事呀?” 玄烨摇摇头:“人对未知?总是恐惧的,大多数人还是更相信已?知?的、已?经习惯的东西。哪怕新的东西有更大的益处,很多人为了?避开风险也宁愿用旧的。” 这倒是,沈菡记得之前他们讨论过这个问题,百姓并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宁愿不要新事物带来的收益,也不愿冒风险——尽管这稻种已?经经过数年的验证没有问题。 这也是人之常情,她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出去吃大餐都只吃固定那几家觉得好吃的店,轻易不会尝试新饭店,生怕白花了?钱还不好吃——哪怕这家店的评分很好。 何况更换作物这种影响全家生计的大事。 沈菡皱眉道:“那这个事儿还能推广吗?如果连官员都不能从?心里认可,百姓更不可能接受,这怎么往下执行??” 皇帝总不能自己一个县一个村的下去走吧,办事还是要靠基层。御稻推广最终需要基层的官员一家一家去说服百姓,让他们能相信朝廷,相信御稻,而不是强迫、强逼着百姓种植。 玄烨展开手中?的舆图:“推广是肯定要推广的,不过御稻的种子虽然培育成功了?,但也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 玄烨指着舆图给沈菡看?:“育种是在京西和长城以?北完成的,南方也实验了?一部?分,但这并不能说明全国的土地?都适合种御稻。” 他拿着笔在舆图圈出了?几个县:“所?以?这事儿不能操之过急,就算是在百姓里推广,也是先从?水土相似的地?方开始。其?实只要把一个地?方的根基打好,之后以?此为中?心慢慢向外辐射扩散,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所?以?最开始的这第一步试点尤为紧要。 沈菡看?他在舆图上做的标记:“山东……你打算先在山东试点?” 玄烨点头:“山东自古就是农耕大省,作物众多,距离京城也近,水文风土气候都与京城相近。且山东巡抚佛伦主政地?方多年,长于庶政。”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山东,自然要从?此处做起。 玄烨:“ 至于长城以?北,民风不比京里这边开化,百姓也尚未养成种植水稻的习惯,推广起来更难,也更耗时?间,先放一放吧,朕打算先主攻北方。 沈菡听完他的计划算是服了?,合着这第一个十年还不算什?么,这要是想把御稻推广到?全国,少说还得有个几十年? 沈菡:“ 这也太磨人了?吧?” 玄烨继续在舆图上写写画画:“移风易俗本就是世上最难的事之一,没有耐心怎么行??若是到?朕闭眼的那一天?能干出点儿成绩来,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好吧,农事沈菡一窍不通,也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不过涉及国家层面的项目,可能就是应该这样谨慎吧。 说起来,沈菡这么多年最佩服的就是玄烨的这份耐心,这也是沈菡觉得玄烨最像皇帝的一个地?方。 不是生杀予夺,也不是沙场征战,而是能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一件事,谋后世而不是当世。用数年、数十年甚至一生去为一件事布局,达成自己的目标。 她有时?候甚至会想,要是他不是满人的皇帝,没有了?那份限制和桎梏,该有多好。 可惜,他偏偏就是。 玄烨说干就干,很快就开始行
相关推荐:
父皇(H)
江湖异闻录(H)
一手抚大_御宅屋
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
怀了病娇师弟的孩子后h
奇奇怪怪的男人们(高H)
艳星(撤换版)(H)
孕夫大改造
约炮网聊对象是弟弟(高H)
骚乱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