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爱你已足够文集 > 第30章

第30章

不该感慨,王神爱在不按常理出牌这件事上,着实很有本事。 王神爱说得坦然:“人人都知道,当年桓温大司马手段了得,威势逼人,庚戌土断也几乎用了十年的时间。如今外有强敌,内不安定,上有天幕,下有怨声,我们何来十年可用!” “我也不过是想说……” 她的语气忽然温和了下来:“大赦天下固然是个常例,也算是显示君主的恩德,但既然以如今的情形,难以惠及更多的百姓,为什么不换一种办法呢?要安民心,当然要行之有效才好。” 谢琰点了点头,先前悬起的心快速落了下来。 原来是要说这个。 这听起来就合适多了。 也怪他被那天幕说的永安大帝吓着了,看谁都像激进派。 “土断”这东西吧,不能说不是个好政策,就是太得罪人,容易让本就风声鹤唳的各方世家直接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现在敌人还没找到是谁,就先往同盟身上捅一刀,谁听了都得说不像样! 要是动刀的还是自己人,那就更不像样了。 他道:“那麽皇后殿下是什么想法?” 王神爱抬了抬手,示意宫人将一沓名册递到了谢琰的面前。“右将军和左将军不一样,您是认真领过兵的人,连令尊都说,您有统军治国之才,那麽应当知道这条军规。” 王珣捂住了脸,发出了一声轻嘶,不知道王神爱这又是在搞什么,一句“右将军和左将军不一样”,便成功往王凝之的脸上又踩了一脚。 但肉眼可见,谢琰对王神爱的态度更显亲近了些。“哪条军规?” “亡叛连坐的军规。”王神爱答道。 谢琰神情一凛。 同在此地的刘裕、刘牢之等人也是一惊。 “兵士叛逃的情况,这几年间不在少数。朝廷统兵无方,兵吏减少,竟沦落到征发承担赋役的编户百姓补充兵力。若只是如此也就算了,还将叛逃连坐弄得愈发严苛,这是什么道理?” “一个士卒逃跑了,就要从他的家中补充兵员。一家人逃跑了,就要从他们的亲戚旁支里补充士卒。甚至是扩大到一个人逃跑了,就要将整个村子的人全填进来。是我说的这样没错吧?” 谢琰忍不住辩驳:“但若不加以约束,人人都想做这个逃兵,朝廷哪有军队可用,怕是北方的胡人早就打来了。” 王神爱摇头唏嘘:“右将军,我说过,你是统过兵的人,有些在名册上被列为亡叛的,真的是不堪忍受从军,偷偷逃走的吗?当然,若你觉得这话说了得罪人,劳烦刘将军来说吧。” 刘牢之接收到了上方传来的鼓舞目光,张口就道:“早年间会稽王克扣军粮,导致有士卒饿死,也记在了叛逃名录上。还有些死在战场上认不出尸体身份的……为了少发恤银,补充兵力,上头也要求记成叛逃。所以很多时候,叛逃的真不一定是逃走了,只是——” “说白了,只是朝廷需要一个叛逃的结果。”王神爱接下了这句判断。 “……”朝臣之中知道此事的也不在少数,此刻纷纷低下了头来。 不知道这回事的更是面面相觑,又在心中痛骂了一轮死去的司马道子,和那个死得更早的皇帝。 怎麽回事啊! 这两个人为了自己的享乐囤积财富,在建康城里潇洒,本以为只是凭借着占据的庄园盈利,哪知道还有这样惊人的操作。 王神爱的声音从前方传入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耳中:“比起所谓的大赦天下,我看,还是废除叛逃连坐的制度更为合适,也更实际吧?” 百姓苦连坐制度已久,可惜先前根本没有任何一条渠道,能让他们发觉这其中的奥妙,又将其反馈上去。 兵户战死的战死,连坐的连坐,像是消耗品一般,飞快地消失在晋朝的户口当中,可惜…… 就和北府军中军粮不足的情况一样,从不会让有些人低头去看。 这便是如今的真相。 一想到这里,刘裕已无声地咬紧了牙关。 刘牢之先前的一番话说得轻巧,但他刘裕比刘牢之还要更贴近底层士卒,也远比他清楚,那些因连坐而被拉入破产深渊的百姓,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全家被拉入军营之中,远不只是要服兵役这麽简单,而是直接被钦定了家破人亡的结局! 他已数不清,自己看到这样的情形多少次了,几乎看得麻木。 直到当日王神爱跟他说起军粮一事的时候,他才试图以旁敲侧击的方式说起过,却从未想到,她刚刚从太子妃变成皇后,便已将这件事提到了台面上。 还是在朝廷众臣之前! “我看庾将军似乎有些不同的建议?”王神爱一副谦恭问询建议的表情,让庾楷连忙收了收神色。 若是先前王神爱还是太子妃,他必定要说,这话说得越俎代庖了些。 偏偏正是他们这些人默许了王珣的提议,将她推到了皇后的位置上,还因司马德宗无能,给了她摄政的权力。 现在,他们希望尽快拯救民心,在排除掉那个最为激进的选项和最无用的选项后,竟确实只剩下了她说的这一条。 可是…… “臣只是在想,日后再有逃亡,以至于兵力不足,该当如何?” 王神爱嗤笑了一声:“恕我直言,任何一位将领都应该先反思反思,自己麾下的士卒为什么要逃亡,而不是先问逃亡之后怎麽办。不过,庾将军也是为边防着想,情急之下说出了胡话,不能怪你。” 庾楷:“……” 他总觉得自己又被骂了一句。 但还没等他开口,王神爱已接着说了下去:“至于兵力不足的问题,我虽然没统领过兵马,但我会下棋,听过一个道理。” “兵力不足,那就以战养战,大鱼吃小鱼好了!” 一旁的谢琰猛地抬起了头。 他刚才还觉得,王神爱不算是个激进派,怎麽现在就忽然丢出了这样一句话来!什么叫做,兵力不足,那就以战养战好了! 他惊道:“您要进攻荆州?” 吞下荆州兵,确实能填补朝廷缺损的兵力,但荆州兵早在桓温时期就听从桓氏指挥,如今落在桓玄的手里,绝对称不上是“小鱼”。 若真要这麽做,简直糊涂! “谁跟你说我要进攻荆州了。”王神爱皱眉,仿佛对于谢琰能得出这个结论极是不满,“右将军是没听天幕说吗,荆州军在桓玄的指挥下,和建康城的守军在石头城决战,以完胜告终,怎麽会是能够轻易解决的弱者。” 谁强谁弱,多明显的事情! 天幕? 提到天幕,谢琰的脑海中顿时闪过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像是要印证他的猜想,他旋即就听王神爱问道:“新皇登基,王刺史屯兵之地,距离京口只有数里,抵达京城也就是三两日的工夫,为何没来?” 谢道韫要解决家中的事,再从会稽动身赶来,没能赶上司马德宗的继位大典,还在情理之中。 桓玄杀死了原本的荆州刺史,算是半个叛党,不来朝贺也属应当。 那麽,王恭呢? 谢琰瞪大了眼睛:“他……” 若是他没猜错的话,王恭一方面怕自己因天幕中提及的表现,摆明了站在永安大帝的对立面,甚至变成了对方心态转变的导火索,会遭来暗中报复。 另一方面,他也怕天幕提到他带兵来了又走,枉顾司马德宗和王神爱的性命,会让新任帝后对他做出贬斥之举,所以干脆留在原地不动。 反正他手中的兵马在寻常情况下足以自保,想来朝廷也不会愿意在这等紧要关头给自己多树立一个仇敌。 但恐怕王恭怎麽也没想到,王神爱人虽年轻,却出奇地决断分明,直接来了一句“王恭怎麽没来”! “他偏听偏信,自己没有统兵筹划的本事,明明手握大军,却还能被人不费一兵一卒,拦截在建康城外,那就打他好了。”王神爱说得理直气壮,就差没多问一句,这样的将军到底算不算是“小鱼”。 “庾将军——” 王神爱又将目光转向了庾楷:“若是朝廷统领北府军即刻出动,征讨王恭,将他手中督辖六州军事的大权收回来,还会面对兵力不足的情况,还会被荆州的桓玄所制吗?” 庾楷的后槽牙因轻微的战栗叩击了一下,也让他猛地清醒了少许,立刻以更为冷静客观的方式,评判王神爱的这个建议。 相信此刻的朝堂之上,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等等,这好像并不是一个随口说出的建议…… 有一句古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王恭能得到这样大的兵权,和他是先帝器重的外戚不无关系,但归根结底,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已不是先帝,而是司马德宗。 王恭并不是司马德宗的亲舅舅,太原王氏也与王谢桓庾几家玩不到一起,确实没这个必要再享有这样的优待。 朝廷先放出取消连坐的政令,让百姓感恩戴德,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讨伐王恭,夺回他手中的兵权,正是要用两条相辅相成的手段庇护中央的安全,庇护他们这些朝臣的安全。 这对他来说,反而称得上是一件好事了! 这也确实是一条绝妙的计策! 想通了这一点,他抬头看向王神爱的眼神里,已多出了几分认同。 难怪啊…… 难怪皇后当日要说,让他们将眼睛往前看,而不是在建康的一亩三分地里翻腾。 等兵权到手,等民心安定,还怕那不知藏匿在何处的永安大帝做什么? 庾楷和谢琰几乎是同时答道:“皇后高见。” 王神爱抿唇,颇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两位过誉了。我尚年轻,接触的政务不多,遇事难免要比旁人敢想,若是先前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

相关推荐: 每天都在羞耻中(直播)   被弟子玩弄的师尊【np】(H)   鬓边有朵栀子肥   罪恶之花   【快穿】神明与蜜糖(np)   升温【糙汉 高干H】   想做你的母狗(H)   海的女儿NP   淫乱闺蜜带乱全家人   市长和他的两个美丽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