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不停抹泪的崔晋庭,心中百感交集。这孩子,上次被打成了那样,都不曾掉一滴眼泪,今日却……“行了,别哭了。这么大个人了,成何体统。” 崔晋庭爬了起来,转个身去了溪边,蹲下身去用溪水洗了把脸,好歹把眼泪止住了。然后转回官家面前乖乖站好。 官家稳了稳心神,“你去把那名老者悄悄地接进宫来。朕要当面听听他哭什么。” 官家又对吴公公道,“你与他同去,不要让无关紧要的人知道。” 吴公公连忙称是。 待两人带着车马赶到了东市,只见肖蘩易一身破落青衫,手里拉着一柄奚琴,悲凉之音不绝于耳。许多人聚集在他身边,有人流泪,有人叹息,却无人敢大声的说一句。 吴公公眼见,看到了几个御史台的便衣。他摁住了崔晋庭,只让随行的便衣兵士前去请了肖蘩易上车。随即驾车离去。 宫中的痛哭自然只有三人知晓,但东市的恸哭围观者足有百千人。可是隔日御史台仍未上报。于是负责巡查东市、查访民情的御史还未从阮家那里得到赏赐,便领了一份圣旨,被一路贬往岭南去了。 没两天,殿中议事,官家当着众臣的面,突然问了阮相一句,“不知太师身体如何?” 阮相自然是说亲爹这个不行,那个很弱,都是昔年为了朝廷操劳累积下来的沉疴。 官家甚是关切,朝廷岂能亏待功臣啊,来,御医随着阮相同去,务必等太师康健再回。至于阮相,自然是回去侍疾,等到太师康健了再回来,放心,朕准假的。 阮相一头雾水,官家这是怎么了?不过既然是官家“恩旨”,那他也松快两日,奉旨孝顺老子去也。 阮太师与阮相理所当然的缺席了这个月的大朝会。就在百官们等待着那声“有本启奏,无事退朝”时,突然有侍御史知杂事跳出来,向官家请罪。 嗯?百官顿时就懵了。御史台本来就是个四处打人小报告的讨厌鬼,可这讨厌鬼居然自己告自己一状,这是怎么了,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吗? 侍御史知杂事姓善,名言嘉。此人人如其名,一张利口,好生厉害,给自己部门挑错也毫不留情。 先从东市有人恸哭时弊,御史知情不报开始,将整个御史台骂了个狗血喷头。 众人还没从他这种疯狂的自杀式行为回过神来。善言嘉就犀利地支出御史台问题的根本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御史中丞的任命不是由官家决定的,而是有丞相决定的。朝廷之口舌不是把持在天子手里,而是把持在官员手里。胳膊拗不过大腿,嘴巴再犀利,也得脖子决定它朝哪儿喷啊。 所以,御史台的一把手指任“当出圣意”。不应该有阮丞相决定人选,应当有官家您说了算才是。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纷纷想挑着大拇指道一声,“小子好胆!” 但现任的御史中丞脸色可就没这么好看了!他可是阮太师挑出来的,要不是他在御史台压着,阮家怎么可能这么消停。 他自然要出来申辩一番的。 善言嘉冷哼一声,就说了两件事。 第一,为保证御史有效地监察百官及防范朋党弊端,首先就得避嫌,请问,您家大姑爷好像就姓阮吧! 第二,您说身正不怕影子斜。那好,请问,数日之前有人在东市痛苦阮党误国,请问御史台为何隐匿不报?别说您不知道啊,围观者数以千计,这些日子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说的都是这件事。您要是连这个都不知道,您老也好意思说这个御史中丞您能胜任? 御史中丞被他问得面无人色,冷汗直流。 官家冷冷地看着他,“爱卿还有何申辩?” 御史中丞勉强辩解,“那些道听途说,岂能贻误圣听!” 善言嘉都不用皇帝开口,直接怼了过去,“中丞大人难道不知道御史可以风闻奏事?” 谏官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就算错了,也无罪。 御史中丞伏地无言。 官家叹了一声,“天下之兴,始于台谏,御史中丞,关乎紧要,选拔任命,必由中旨,此事当立为定制。” 他这一句话,便把阮太师经营了几十年的半壁江山划拉挖出了一大块。盾被砍破了,矛也没有了。 阮党顿时都傻眼了。要是阮太师和阮相在此,还好争辩一二,可是他们其他人出来跟官家说,官家啊,不行啊,你这样做侵犯了阮太师的利益啊。他们的脑袋还要不要了。 官家轻描淡写地嘱咐,各方可推荐合适人选。说完便退了朝。 一石掀起千重浪,各方挖空了心思挑选己方人马举荐。可是半个月后,圣旨下来了,御史中丞落到了一个陌生又有点熟悉的人的身上,肖蘩易。 而原来的那位御史中丞,便贬去西南种荔枝了。 第72章 只要你家看得上 肖蘩易的归位一时引得各方瞩目。 阮相爷也顾不上“服侍”阮太师了。父子二人立刻从城南的庄园赶回
相关推荐:
和大叔奔现后(1V1)
生米煮成熟饭(h)
苏家嫡氏(祖孙,父女,兄妹,禁忌,nph,he)
奴儿女皇下_np文
调教师的职业道德(H)
老公喜欢当绿帽(np)
穿成少年秦始皇的小宫女(1v1,h)
共妻性福田
被重生的舔狗强制爱了(1v1)
张柠檬长大后(捆绑调教SM)